论流行网络用语议论文作文

2022-04-08 议论文

  相信大家都写过作文吧,特别是占有重要地位的议论文,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文章体裁。那么议论文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论流行网络用语议论文作文,欢迎大家分享。

  论流行网络用语议论文作文 篇1

  近几年来,网络流行语正以不可抵挡之势席卷而来。从年流行的“神马都是浮云”,“蒜你狠”,到年的“正能量”。这些网络流行语正冲击着我们的汉字文化区域。面对这些,大多数人选择了接受并苯还承担着传播的角色,但仍有少部分人坚持着规范汉字的原则。

  网络让世界变成一个村,在文化传播与信息交流上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让你的“天涯若比邻”的梦得以完成,但是,你确定作好准备了吗?当网络游戏让你迷失心智时;当电脑辐射危害你的健康时。面对这些,你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面对日益上涨的物价,网络流行语反映了人们的不满与无奈。前些日子,网上流行了一句:“古时候,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现如今,物价容易把人抛,薄了烧饼,小了蛋糕。”这一极具调侃色彩的话语,在网络上一窜而红,成为广大网民对物价上涨的新的诠释。这幽默的语言中,反映的是广大网民对物价的不满与无奈。除此之外,还有前几年流行的“蒜你狠”、“糖高宗”等,恢谐地运用一语双关,极度表示对物价上涨的不满和恐慌。

  网络流行语通常是与现下流行的事物挂钩的。前不久的“神马都是浮云”则是根据现在人们压力过大,所衍生出来的一类流行体,用东北幽默的语言特点将其形象的描绘了出来。

  我们不否定,网民们运用汉字来进行一系列对情感的宣泄。但是这样一窜而红的网络用语真的好吗?

  前不久,曾有学校明确指出,在作文里不得出现网络流行语,如“神马”、“给力”在这里我们先不说他们的做法是否正确,但是仍可反映规范汉字的重要性。

  我们无法阻止网络流行语渗透我们的日常生活,但我们必需规范汉字,汉字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藏着中华民族伟大的精神。

  作为炎黄子孙的你我,不正应该维护我们民族的民血与荣耀吗?当然我们也不能一味去抵制网络流行语,因为这些能在日常生活之余给我们带来快乐,我们应当用正确的眼光来看待网络流行体。

  今天,你准备好了吗?

  论流行网络用语议论文作文 篇2

  由于时代的进步,人类的语言也日渐丰富。不管你是老人、中年人、青年人还是儿童,都一个接着一个走进了网络语言的大门。网络用语这一概念词展露在当今社会,第一时间席卷到了我们这些青少年的口中。比如我们所说的“蓝瘦、“香菇”、“神马”、“河蟹”、“杯具”、“稀饭”等等网络用语,已经在我们的生活中“炸”开了,几乎每个人都略懂一些。因为这类的网络用语,让我们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贴切、更加亲近。

  一个周末,我见天气晴朗,温度适宜,我便约了几个小伙伴一起去打篮球。比赛开始了,对方队有许多大个子,我悲伤地对队友说:“蓝瘦,香菇!”而队友一脸大义凛然地回答我说:“虾米,照样盘他!”听到队友的一串网络用语,那叫一个爽,使我信心陡生。激烈的比赛白热化地进行着,有几分钟,我们被那些大个子欺负得毫无办法,我真“扎心”呀,忍不住对队友“老铁”叹了口气说:“坑爹呀”!“木油事儿,皮一哈”。说着,他便以闪电般的手速把球从对方夺过来,他还“傲骄”地说:“下面,看偶来秀一波儿。”这话引得所有人都笑了起来,可能是认为他在吹牛,可他却没有受到一丝儿影响。

  他的目光紧紧地锁定在篮筐,只见他的双脚踏着鬼影迷踪般的步法,双手像打太极的老者般拍打着球,他做出一个投篮姿势,一个大个子以为他要投篮了,便扑过去,他凭借瘦小而灵敏的身体猛地一个加速,竟“闪”过了第一个大个子。这时,另一个大个子见防守失败,瞬即也扑过来。因为他有了同伴大个头先前的前车之鉴,大个子并没有太发力,防守得很稳,此时,我的神队友就把球做出要传球的样子来,但转瞬间又用他那令人眼花缭乱的步伐强行转体,猛地“华丽丽”地把球往大个子的背后砸去,瞬间又像风一样的男子,快速地绕过大个子追上了球,虽然与一个大个子的身子撞碰在一起,但却强行把球着实投进了筐。嘎嘎,俺队友的动作酷毙了,真是“一顿神操作猛如虎啊”!心底简直是疯狂打call的节奏,666……当天,虽然最终我们输了比赛,可我们都沉浸在网络词语交织于篮球比赛的喜悦中,应景入心。

  网络用语可以用于生活口语中的许多地方,可你要在中运用这些词语可一定要小心。

  论流行网络用语议论文作文 篇3

  我真的好怕怕,将来我去看病会有这样的场景:

  我:“医生,您看我这是虾米(什么)病?”

  医生:“he,he(哈哈),小病e(一)碟。”

  我:“要多少money(钱)?”

  医生:“8(不)贵,880元。”

  我:“……”

  医生:“8要,那我886(拜拜了)。”

  我:“5(我)的好医生,天下最Qoo(酷)的医生,行行好,偶(我)没那么多money。”

  医生:“我可没那么多时间和你耗,你在PMP(拍马屁),偶就再加点钱……”

  我:“那算了,880就880吧。”小声地说“7456(气死我了)YYP(呀呀呸)。将来你落到我的手里看我不KO(整)你一顿”

  的确,网络语言是该规范一下了。

  我认为,现在网络语言之所以以如此之快的速度流行,主要在于这些语言具有简洁、幽默的巧妙的特点,在利用了谐音、暗喻、借喻等技巧,使人读起来有点“满口生津”的感觉。还有,时下有一种趋势,也可以说是网民们无形间形成的一种共识――起码在网络里的聊天室上,你不或很少是用这种网络语言,就会被人家看不起,认为你是菜鸟(笨蛋),不愿与你再聊了。由此造成心理上的不平衡,也使这钟语言流行起来。

  有人认为网络语言扭曲了语言的本质,歪曲了语言的意义,有悖于传统文化,应该杜绝。可事实上网络语言是杜绝不掉的,因为它是附于网络之上的,除非你能关掉所有网络,可网络作为信息高速路在信息社会是无法被关掉的,网络语言也就不可能被杜绝。

  既然不能杜绝就应加以应用,因为网络语言也有它的优点如:应用了谐音之类的技巧,所以比较简洁,运用起来比较方便,好的词还是应该提倡的。如,在实际写作时,写“再见”不如写“886”来得快,像这样的词还有很多,如果大家达成共识,认同这些词,可以大大提高写作速度、效率;还有,我个人认为,有些骂人的词语,像“菜鸟”之类的,比“笨蛋”要委婉、幽默一些,也可以适当保留。

  而且网络语言推广容易,只需要稍作宣传就可以了,毕竟我国已有1亿网民,过不了几年,可能就会翻番,他们的宣传效果无疑是相当好的。

  不过网民自我也应该加强自身的素质,积极抵触不良的网络语言;政府部门要参与其中,利用投诉电话,市场广告的监督等来做起,使语言不被扭曲。学校也应该帮助、增强学生对母语与网络语言的区分,不然,过不了多久就会有学生问老师:“老师,“再见”是什么意思?”老师想了好久才回答:“就是886的意思嘛。”

  总之,我以为,网络语言是应该推广,但要取精去伪摒弃肮脏的部分保留简洁明了的优势,在不取代母语的地位的前提下,循序渐进地普及起来,让它能成为我们的帮手而不是杀手。

  论流行网络用语议论文作文 篇4

  网络,已经成为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包括高中生在内,在网络这本百科全书中,汲取了各种各样的营养成分,包括“网络词语”。

  每条“网络词语”的产生,都有一段众人皆知的故事。或催人奋进,或悲催无奈,或醒世育人。人们知其意迷其态,为“网络词语”的出现叫好。一个“正龙拍虎”,把人们从“叶公好龙”的远古拉回了现实。一句神马都是浮云,让人深知故事其后的深刻内涵。一个给力,解决了许多研究文字之人在某些句段里找不到恰当之词的困惑。

  每条“网络词语”的作用,显然给力了文学的发展,推进了社会进步。相对创造力、好奇心都很强的高中生,接受并用上“网络词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在高考作文中,用上几个或多个“网络词语”,无非想表达一下自己最真实最想表达的感受和判断。如果高考作文卷不能容忍“网络词语”,那就是否定了网络,否定了进步,否定了年轻人的创造力。

  虽然上海语文阅卷的负责人已经明确否认上海今年高考语文作文出现“神马”等网络词语将被认定为错别字扣分,但他的“必要提醒”也充满让考生和家长恐慌的威胁:许多人包括阅卷教师都不明其意,用在作文中就有可能被定为错别字而扣分。

  显然,连这位负责人心里也没底,不敢保证“网络词语”在高考作文卷中免遭封杀。这对涉世未深的高中生来说,心里可能满是疑惑、迷茫与不解。作为老师和家长,要做好叮嘱和引导,在“网络词语”不为认可的时候,还是告诉考生不要用了。

  虽然负责人说的很委婉,叫谨慎使用。但万一遇到有些阅卷老师真被“网络词语”考住了,他的大笔一挥给个红叉,那可是决定考生前途命运的大事。所以,对负责人“谨慎使用”的劝告,我们应该理解为“绝对不用”,这样才是对自己负责。

  “网络词语”不被高考看好,貌似和“许多人包括阅卷教师都不明其意”没多大关系,不可太冤枉老师们不懂网络。主要还是某种制度的保护层太厚,一些“网络词语”上不得台面之嫌。但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二者迟早会经过磨合而“合作共赢”,那是广大考生和老师的幸事,也是这个社会发展进步的好事。

  论流行网络用语议论文作文 篇5

  “李泓!给力啊!”耳畔传来同学们给我加油打气的呐喊声。我疲惫的身体顿时变得有力起来!“加油!”“加油!”

  事情其实是这样的,今天我参加了学校的运动会,正在比最后一项比赛,跳远。经过漫长的比赛,我已经没有力气背着这班级的巨大荣誉来一战到底了。正在我绝望时,班里的同学高喊“李泓!给力啊!”我顿时信心倍增,最后以优异的成绩结束了这场比赛。

  “给力!”不知道是谁,发明的这个词。是啊,真“给力”,多亏了这个“给力”,让我得到了冠军。

  说到“给力”,还真有不少的话要说。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人类的语言也日渐丰富起来,网络词语也登上了舞台。这不,除了“给力”,还有“蓝瘦、香菇、鸭梨、神马、666”等等。无论是小孩,还是大人,都已经广泛的运用到生活中。

  网络词语是非常有趣的。在科学课上,科学老师提到细胞这个词,同学们都晕了,细胞种类太多了,没有办法一一列举出来。“细胞无处不在,大多数物体都是细胞组成的。”老师的话刚说完,就有一个同学喊道“666”。“666就是牛牛牛”。“哈哈哈……”一片哄堂大笑,教室里的尴尬气氛一下被赶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热烈。

  网络用语不仅仅有趣,还是非常有内涵的。“吃瓜群众”指的是一排凑热闹的人。“9494”指的.是“就是就是。”“神马”指的是什么。这些词会让我们放松心情,会心一笑。

  虽然网络用语很有趣,它也有很多坏处。在考卷上,如果你写了太多的网络用语,会让一向坚持传统文化的老师扣除你大多数的分数,你那考卷的好心情就“蓝瘦香菇”喽!

  网络用语有好有坏,不要过量使用,不要在不恰当的地方使用。要不然,你就迎来一场“杯具”啦!

  论流行网络用语议论文作文 篇6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我们沟通的语言也日渐丰富起来,网络用语也随之应运而生。回想起古代的沟通方式是“飞鸽传书”,因此,也流传着“家书抵万金”的名句。到了爷爷奶奶的年代,就是通过邮递员传递书信沟通;爸爸妈妈小时候,已经进步为用电话沟通;现代社会沟通方式更加多元化:书信、手机短信、QQ、微信、电子邮件等……

  说到网络用语,我就要来考考大家了,你们知道“吐槽”是什么意思吗?反应快的同学就会说“牲畜会将吃过的东西后从它们胃里再吐出来,也就是反刍。”可我想讲的并不是这个“吐槽”,而是网络上的“吐槽”。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发泄不满情绪。记得有一次周末,我在家里写作业,这是一旁的平板电脑“叮”了一声,探头一看,原来是翟思涵发来的消息“大宁,我要向你吐槽!”我“噗嗤”一下就笑了,难道要她会反刍吗?经过一番聊天后,我终于知道了“吐槽”的意思,忍不住哈哈大笑。

  记得还有一次,我睡过头了,连忙将书包背起,穿好鞋子,手上拿着包子就向学校飞奔而去。途中我摸了摸书包口袋,发现忘了带一样重要的东西——红领巾。“完了完了,这下‘杯具’了,红领巾没带!”我又着急跑回头。我一到家就对外婆说“外婆,完了,杯具了杯具了!”外婆眼巴巴地看着我,走进厨房仔细翻找了一会儿,和我说:“没看到杯子啊,早上给你放书包里了呀!”刚刚还着急忙慌的我立马被逗笑了,“哈哈哈,外婆,不是那个杯具,是红领巾,我忘带红领巾了!”外婆似懂非懂,从沙发拿起红领巾递给了我,我扭头又奔向学校。

  网络用语有好有坏,优点在于它是时代进步的标志,又具有极大的趣味性。而缺点在于可能会产生误会或者歧义,考试写作文时如果用上这些网络词语,老师如果看了一头雾水,那可就真“悲剧”啦!所以我们要运用的恰到好处,不然,哼哼,你就慢慢“吐槽”吧。

  论流行网络用语议论文作文 篇7

  886、汗、虾米、BS……这些都是网络语言。随着互联网在现实生活中的普及,网络语言的使用已经不是一件稀奇的事了。现在,我们就来谈谈网络语言的利与弊。

  一、网络语言之利:

  1、标新立异。网络语言对已有词语的变异、使用及新词创造方面作用较大,对常规语法是一种突破。

  2、简单明了,用字少。网络语言虽然简单,但意思明显,容易理解。

  3、形象传神。在网络交流中,网民们可以充分利用键盘上的符号,创制许多生动有趣的表情和动作、图形,用以表达自己的心情。

  二、网络语言之弊:

  1、粗俗泛滥。网络语言有部分很粗俗,甚为轻佻。

  2、过度流行。如今网络语言已开始走出虚拟的网络世界,有的进入现实生活的倾向,这些语言夹杂着大量错别字,结构上、语法上错误较多,混淆了青少年对规范汉语的正确认识。

  3、语意模糊。网络语言给我们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出现了一些网络语言是我们这些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所看不懂的。

  4、过度求新。网络语言在求新方面有些过头了。

  5、代沟拉大。现在的学生大多以用网络语言为时髦,许多的老师家长都说,现在的孩子写的东西越来越看不懂了。

  对于网络语言,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如何对待呢?网络语言与汉语相比,前者有简单、新颖、幽默的特点,在网络这种特殊媒介中起到交流作用,对此,我们应抱有一种宽容的态度,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对网络语言的研究,认识,分清有利与有害,学会扬长,提倡自律、不盲目追赶潮流,自觉学好、用好规范的语言。

  论流行网络用语议论文作文 篇8

  今天,我在做语文作业时,发现了一道题:很多的同学在写作业时常常用”呆萌,666,酱紫”等类的词,那么是你如何看待的?

  看到这些词,除了火了一段时间的“666,呆萌”也算是网络用语?还有,“酱紫”是什么?在问过百度之后,原来是把“这样子”合起来说,就说成了酱紫!挺神奇的哈?

  但是,在初次认识这些词后,我们就要谈一谈对于这些词的看法了!首先,这些词可以反应出现在青少年中很多人都在使用网络。首先,这一点是十分不好的,不仅仅视力会下降,更严重的不过于沉迷了网络,同样也影响了学习和成绩,这是十分不值得的!

  还有一点,就是这些词虽说是可以使我们的文章更加得显得“呆萌”一点,但是,真的不利于我们写日后的文章。写一些古诗句子在文章中,不也可以代替这些词吗?是吧!让文章“生动”的方法还有很很多多的。

  网络方面,我也想说一说这方面的利与弊,虽说有很多人写过这类的文章,并且还做过这类的反思,但是,从生活中的种种事情中可以看出很少的人可以改正。所以,言行一致也是我们需要去做的。但是,利用好网络也是一种学习呀!可以知道各种国家大事,积累各种各样的好词好句,得到的知识可能比书上的还要多的多!这就是为什么人们说把网络利用好了,是十分好的一件事。

  ……

  少看网络吧!多积累一些好词好句吧!

  论流行网络用语议论文作文 篇9

  某天早晨醒来,我们照例打开手机,发现“蓝瘦香菇”一词在社交网站上频频出现。这是什么意思?我们不禁为自己的无知陷入短暂的惶恐。为了消除这种对未知的恐惧,我们迅速上网查找它的来源、含义。仅仅理解还不够,必须窥伺时机加以运用,直到为了表达自己郁闷的心情时,在朋友面前自然而然地说出一句“蓝瘦香菇”,我们才确信自己已经熟练掌握了这一网络新词。

  娴熟运用网络用语会带给我们一种安全感,它让我们感受到与外界的紧密相连以及对当下社会时兴文化的捕捉。通过主动用网络用语进行表达或对他人的运用以相同方式做出回应,我们在交流中寻求到认同感,提升自己的存在感。我们常在生活中看到中老年人乐此不疲地络用语并积极在年轻人面前展现自己的“网络语言功底”。出于害怕被时代抛弃的心态,他们用网络用语为自己塑造出紧跟时代的形象,既迎合了年轻人,又敦促自己保持年轻的心态。政府部门也时常在发布消息时融入一些网络词汇,给人以亲民之感,从而获得民心。从这个角度来看,网络用语增强了个体与社会的联系,帮助人们在社交活动中获得认同感。

  网络用语为何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从这种语言形式自身来看,它具有生活化、口语化、简短凝练的特点。它往往诞生于日常生活,为的是传递某种情绪、情感,并以轻松、搞笑、通俗的语言放大人的主观感受,并使得这种情感更容易被他人所感知、所接受。因而无论在日常生活的何种场合,恰到好处地运用总能使周围人会心一笑,引发共鸣。从客观条件来看,科技的发展与网络的普及又为网络用语的传播助力。发布者的一句无心之语,借着网络这股东风,就可能在一夜之间吹遍大江南北,成为人尽皆知的流行语。

  网络用语之所以为人诟病,是因为其中存在不少低俗的用词,它们出现的原因是制造者哗众取宠的心理,本质上也是博取认同感的表现。这些网络用语能否传播取决于我们能否自觉抵制低级趣味。拥有这种定力的前提是我们自身的文化素养必须过硬,如此才能对纷繁复杂的网络用语加以辨别,使低俗用词丧失生长空间。

  也有时候,我们明知一些用语低俗不堪,却仍不自觉地使用它们,似是“明知故犯”。我们害怕与主流文化背道而驰会使自己显得格格不入,也担心因为这种格格不入而遭到排挤,变得孤立无援。需知主流文化并不一定正确,尤其是在文化泛娱乐化的风气下,越来越多的网络用语制造者为获取关注不惜戏虐历史,产生了诸如“杜甫很忙”的网络文化。如此解构历史而产生的流行语,不仅破坏了传统文化的崇高与严正,更对年轻人的审美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面对这类网络用语,我们切莫为了迎合而抛弃了对文化的崇敬之心,而是应该勇敢地拒绝它们,净化网络用语的传播环境。

  帮助人们加强与世界的联系、获得认同感的网络用语着实能促进文化的发展,但切莫让网络用语沦落为低俗用语的代名词。

【论流行网络用语议论文作文(通用9篇)】相关文章:

“网络用语”方面观作文11-23

论流行与永恒作文2篇03-04

论网络作文(11篇)01-23

论网络作文11篇01-23

论网络_700字01-21

论幸福议论文01-12

我论网络_700字12-27

网络的利与弊作文800高中-论网络的利与弊作文10-18

论君子高中议论文01-08

谈网络暴力议论文(通用6篇)01-26

正确对待网络议论文 网络利与弊的议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