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人口爆炸的未来
我乘着时光机来到了3090年的一个不知名的城市。
转眼间,我站在了大街上。“哇,怎么到处是黑鸦鸦的人啊!”街上的人你推我,我撞你,互不相让。街上的汽车排成了一条长龙,动弹不得,我该怎么办啊?我逆着人流,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来到了快速公交中心,本以为车上会空一些,可没想到也挤满了人,压得我快喘不过气来。
我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想在这里找一份合适的工作。我好不容易在人才招聘所站下了车。我傻眼了。这里怎么铁将军把门,一家招聘单位也没有。我问了路人才知道,原来这里的人太多了,没有空余的岗位,全被抢光了,在这里根本找不到工作。
烈日当头照,我又渴又饿,找到了附近的餐馆,花了老长时间才找到了一个空位。我点好菜,不一会儿,服务员就端着菜盘微笑地向我走来。“咦,这盘酱爆小青菜怎么才两片菜叶?这饭才这么点儿,怎么够啊?”服务员不耐烦地回答我:这里人多,粮食紧缺,每个人只能供应这么点。
我饥肠辘辘地走在大街上,花了我好多钱才找到了一个住处。黄昏时分,我像往常一样出去散步。只见人行道上铺盖卷一个接着一个,真是“壮观”。原来这里人太多,没有这么多住房,这又是人口爆炸惹的祸。天呐,这里简直乱了套!
第二天,我正准备离开,这时才发现时光机没有能源了。我要永远留在这个混乱的世界里了。我又惊又怕,又哭又喊……“起床了啦,小懒虫,太阳照到屁股上啦。”妈妈的一声大喊,让我惊醒了……原来是一场可怕的恶梦,我长吁了一口气。
我暗暗庆幸自己生活在一个人口得到有效控制的时代,庆幸我国的人口政策终于结束了“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
专家点评:
这是一篇想象类的文章。小作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对“人口爆炸的未来”进行了细致地描述。生动细腻的笔触,充满童趣的语言,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是一篇值得推荐的习作!
篇二:新余人口与环境
随着新余的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人口发展速度之快,简直令人惊叹不已。从2000年的110万人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119万人,别看增长率并不高,但是如果全国乃至世界都以这样的速度增长,那简直可以用“人口爆炸”四个字来形容。人类如不加以自我约束,其未来将令人担忧。
如果把我们所生存的新余比作一方池塘,那我们就像生活在池塘中的鱼儿,尽管勉强能赖以生活,但生活的质量并不乐观。如果池塘中鱼儿数目不断增加,那么每条鱼所拥有的生活空间和食物空气将不断减少,最终会让池塘中的全部资源耗尽,到那时,鱼儿都将坐以待毙。而我们赖以生活的新余不也是如此吗?它坐落于地球,而地球是一个有限体,地球上的各种物质以其有限的数量,参与各种循环和反应。而矿物的循环需要亿万年时间。人口的增多,使得各种循环产生不平衡性。由此观之,控制人口增长的速度是当今保护环境的一个重要措施。
可虽然人口的不断增长给环境带来巨大影响,但是人类对于地球也是不可或缺的。以新余为例,假如生活在新余的人类突然消失,新余将会是什么样?科学家们用技术手段,向人们展示了人类在新余消失的景象:人类消失一周后,新钢储存煤气的两个巨型煤气罐将发生灾难,剧烈的温度导致罐体爆炸,你能想象两栋20多层楼高的罐体爆炸吗?这将导致一场熊熊大火,如果没有人类的存在,这场大火会持续一个多月,加上氧气管的泄漏,其他工厂的可燃液体、气体的泄漏,最终会使新余化为灰烬。这说明人类与环境是相依相存,不可分离的,同时又互相影响,因此我们不能一概地把错误归结于人类,要看到人类对整个地球的重要性,我们不更应该爱护这没好的家园吗?
在这样的背景下,要处理好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一是要处理开发与保护并重的关系,二是正确处理人口与资源相适应的关系。从大局来看,解决人口与环境的重点在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提高新余地区科学技术的整体水平,新余的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环境持续破坏,导致原先着有“江西省的一颗璀璨明珠”称号的新余,如今已大不如前,因此我们更应处理好人口与环境的关系。过去邓小平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他人致富,现在我们新余也可以鼓励一部分技术先发展起来,加上人口多,即劳动力多的优势,带动其它项目的科技发展,到那时,建成美丽新余的追求指日可待。
从个人来看,我们应在生活中做到降低能耗、节能减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节能减排做出一份低碳的生活方式,这些都是我们力所能及的。
当今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需要你我共同努力,这是一场永无止境、造福子孙、眼光长远的战斗,让我们加入这场战斗,一同为可持续发展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
专家点评:
这篇文章介绍了新余人口和环境。本文开篇从现状出发,运用一连串数字告诉我们新余人口增长之快。接着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如何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人口和资源相适应的关系,结构完整,层层深入。
篇三:中国人口死亡大揭秘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面积约为96万平方千米,位居世界第三,而且我国还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位居世界第一,这是我国的重要国情。
据统计,中国每年约有50000人死亡,其中一半死于非命。金鸡年,人口死亡路程上升趋势。中国正在一步步的发展,为什么人口死亡率却逐年增加?中国现在仍处于贫困时期,随人中国从建国以来一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但却不见成效。(如:1993年,我国国内总产值达5446亿美元,居世界第7位,人均占有量却处在第125位)当触及中国的资源问题时,国人总会骄傲的答曰,我国是资源种类繁多,数量丰富,是世界上的资源大国。殊不知,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早已被分割的寥寥无几(如:我国耕地在低26位)由于资源分布不均,从而导致有的人占有极少的资源,贫困潦倒,且缺水严重,从而导致许多人渴死,饿死。
中国由于人口众多,曾被称作“骑在自行车上的国家”,现在,虽然家家户户都有了自己的私车,但交通繁忙,很可能导致交通事故,且许多司机“执法而不依法行事”(如:酒后驾车,硬闯红路灯,横冲马路)从而导致许许多多的人死于非命。
我国的工业不仅发达,而且工厂遍布全国各地,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差。截至至今,我国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仍相当严重。无锡人有一段歌谣,描述了大运河税制的变化:“50年代淘米洗菜;60年代水质变坏;70年代鱼虾绝代;80年代洗不净马桶盖”环境的污染,更是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向肺结核,矽肺病,非典等不易治疗的病症,像一把锋利的尖刀,刺杀了许许多多无辜的生命。综上所述,是中国死亡人数的主要原因。
我认为,国家应该用可施行的好办法,使人懂得生命的重要性,更好的落实改革开放政策。
我呼吁: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专家点评:
这是一篇关于“中国人口死亡”的议论文。全文主题鲜明,立意深远,论证层次清晰,结构有序。论证材料的选择上,作者将数据资料信手拈来,足见其调查的丰富性。尾段一气呵成,极富感染力。
篇四:计划生育好
我国是人口大国,上一次人口调查人口在13亿左右,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总数的三人之一。我国地大物博、石油、陆地、矿产……资源应有尽有。我国资源多,人口也多,资源总会有用没的时候,可是人总要繁衍生息。面对这一难题,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这一政策,暂时解决了一部分难题。
姥姥给我讲述了她那年代的苦:那时,因人们受养儿防老、儿多福多和传宗接代等传统思想影响,很多人家生育无节制,形成了越穷越生,越生越穷的恶性循环,我姥姥就是受害者之一。婚后短短的几年时间,姥姥就生下了5个孩子。姥姥、姥爷在队里拼死拼活地干,春天挑野菜、冬天拾柴草,捞鱼摸虾样样来,五个孩子还是吃不饱,穿不暖。姥姥还落下了一身病根,她的关节炎就是因为生活苦而落下的。说到这里,姥姥留下了悔恨的泪水,“这哪是什么儿多福多?儿多老命苦才是真。”后来国家提倡计划生育,五叔五婶家响应计划生育号召,只生一个孩子,勤劳致富,过上了幸福美满的小康生活。
看看现在,国家计划生育只允许生一个孩子,人们也自觉遵守,人人都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想一想,还是计划生育好,有关部门发挥作用,实现资源共享计生、公安、卫生、民政、劳动等部门各司其职又互有关联,及时识破个别无诚信人员瞒骗,避免结婚、出生漏报,从而更好地为育龄群众服务。回顾历史,总结经验,要想彻底办好计划生育,还要找准症结,综合治理……
俗话说的好:计划生育好,致富又养老。少生孩子快致富,父母60岁有扶助。经过多年计划生育的管理,我国人口增长也越来越慢了,人们的生活条件也慢慢的提高了,都住进了高楼大厦,干起了小买卖,连农村人都可也当老板。现在我国发展飞突猛进,我相信再过上几十年,中国一定会成为最先进,最好的一个国家。不管怎么说,计划生育政策就是一个字:好!
专家点评:
本篇议论文“计划生育好”,基调大气磅礴,论证内涵丰富,论据更是纵观世界历史,一针见血,视角独到,文采斐然,显示了作者与不拘于年龄的丰富的积累和开阔的视野。
篇五:世界人口问题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使得人口出生率和成活率迅速提高,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引起全球人口急剧增长。
世界人口递增的时间越来越短。工业革命时期1800年到1839年,世界人口由10亿增加到20亿,到1960年为30亿,1975年为40亿,1987年7月为50亿。发展中国家占世界人口比重由50年代的66.8%上升到80年代的74.9%。至2000年全球人口增加到61亿,其中85%的增加大多集中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而在未来的30年中,人口增加率将会减缓,到2030年时,世界人口的总数将为80亿。人口增长率将达到历史性的低点。
从文化教育程度看,目前,全球有9.6亿文盲,其中1.3亿儿童。发达国家许多成绩优秀的高中毕业生不愿选择理工等相对艰苦的专业,使得在培养艰苦岗位上所需合格人才陷于困境。发展中国家无力培养更多的人才,而人才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的流失更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人才危机。以印度为例,到1990年为止,在外谋生的科学家和熟练技术人员达41万,到2000年达54万。
从健康的角度看人口素质,许多疑难病、奇特病的增加表明人口素质的下降。如艾滋病、变异链球菌、奥罗凯病毒、登革热病毒、非典病毒等,正以惊人的速度吞噬人类的生命。
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
人口总规模萎缩,人口老龄化。1991年,瑞典老人比重18%,英国16%,日本12%。造成的问题:①社会经济负担加重②劳动力老龄化③生产率低④社会问题多。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
农业人口多,出生率高,“越穷越生,越生越穷”恶性循环。引发的社会问题是,①贫穷与饥饿②失业③奇型城市化,其后果是失业加剧,人口分布奇型,出现大量工棚区。
专家点评:
本文作为一篇介绍“世界人口问题”的说明文,翔实的数据,井然有序的说明以及高度的概括了,是本文的突出优点。随着作者的介绍,我们了解了世界人口问题的许多知识,介绍相当条理清晰。
篇六:中国人口问题的真相
“你如果要体会什么是沮丧,你就在春节前后到北京或广州的火车站去看看。一张张怆惶的脸在人群中涌动。你这时才知道了一个民族的伤口在哪里。”刚分到国家计生委的研究生小M对几位作家这样描述。他工作的国家计生委在二十年中使中国少生了5个亿,这个数字推迟了灾难降临中国大陆。但他们要忍受很多来自国际上的谴责以及国内的不理解、甚至基层工作人员被暴力侵害。而且这个单位一直被忽视……
人口灾难是否会降临,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知道未来一个世纪中国大陆最大的问题(比环境、腐败、经济、教育更严峻)是人口问题。
大陆老农穷贫到极点却不忘生孩子。“你猜我们家的保姆家里有几个小孩,你保准猜不着,她兄弟姐妹9个。”女作家项小米对我叹道:“太可怕了!他们陕西那什么县,普遍如此,都是七八个孩子。没活干,没田种,树全砍秃了,地慢慢变成沙漠,这些人要吃饭,就都跑到城里。把城里弄的脏乱差,犯罪率激升。就冲这我也要把我女儿送到美国……”
记者在近一两年中发现,这种一家生五六个、七八个的现象在大陆许多地方相当普遍。计划生育的国策,各地执行是很弹性的,有的地方甚至变成干部敛钱的工具,你不是要生吗?拿钱来。
实际上,独生子女政策已经成为汪洋大海中的城市孤岛的一块招牌。
记者几年前到国家贫困县山西大宁采访扶贫款被贪污案时,曾到一个家徒四壁的山民家里走访,这家主人,一个四五十岁的低矮老农,连遭不幸,不仅被干部用他的名字领扶贫款,却分文没给他,最小的男孩子还被山草中的蛇咬伤,性命垂危。当我们走进他山坳中的窑洞时,他哭了起来,我们力所能及地给了他一点资助,他扑通跪在地上以表感激。当知道他有多少孩子时,我们几个人都大吃一惊,八个。
这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多年来计划生育大好形势的宣传,使我们觉得农村最多能生两个,即使那些一味抗法、被扒屋毁灶的人,也只能有三到四个孩子。
而八个是什么数字?那是比1949年前还多的一个数字。也可能这些家庭比起1949年前,住房改善不大、食物够吃了但质量没好多少,但抗生素等类药品的普及确实使死婴现象少多了。1949年以前,一个农民家庭也能生很多孩子,但最终成活的只有一半强。所以虽然现在有计划生育的约束,农村人口还是猛增。
记者到陕西靖边采访时,发现那里的农民虽然被各种杂税弄得苦不堪言,而且土地日益干旱和荒漠化,生活很艰难,同样也生很多孩子。一个家庭有四五个孩子是很普通的,甚至是数量最少的。
一位女记者在山西大宁县一个很穷的山村金疙瘩村采访时,发现那里农民平均六个孩子。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告诉她,她有四个哥哥和一个妹妹。有人指着另一个红衣女孩说:“这孩子的父亲弟兄三个,每个都有六个孩子。”女记者了解到,金疙瘩村几乎没有三胎的,大多是五、六胎,最多的一家七胎,且大部分家中有二、三个男孩。
在连吃水都困难的地方,却要生那么多的孩子,他们一起向大地索要,于是,大地更加贫困和病态。
贫穷、愚昧、受欺压,生孩子,这四者是紧密相联的。
专家点评:
这是一篇说明文,文章就“中国人口问题的真相”进行了说明,运用了逻辑顺序,说明顺序合理。说明语言平实准确,从发自内心的感受和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两方面说明了独生子女政策的重要性。
篇七:谁动了中国的“人口红利”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中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较低,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经济成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红利”在很多情况下和“债务”是相对应的。因此在我们享受“人口红利”丰厚回报的时候,前往不要忘记今后可能会面对人口的“负债”。
春节刚过,东部沿海地区就出现大规模用工荒,珠三角缺口超200万。据了解,不仅是河南企业,外省一些政府部门专门出台文件,限制劳动力外流,以满足本地企业的用工需求。
其中,广州预计缺口量达15万人。特别是餐饮业的前台和楼面服务员,平均1名求职者,有进5个对应岗位可供选择。东莞缺工更为严重。此外,沪苏浙闽和广西北部湾等地,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缺人。
中国农村富余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情况,在未来几年将会出现变化。该情况在中国第一大省--河南省已经初显端唲,劳动力供应预计在2013年到2014年到顶。
河南目前拥有近亿人口、3200万富余劳动力不仅是中国第一大事更,也是中国劳动力输出第一大省。到去年底,全省劳动力转移就业人口总数超过2200万人。不过,河南的劳动供应总量增速近几年明显降低。2007年新增劳动力200多万,2008年则不到110万。
中华国劳动力供给已发生“无限供给”变为“有限剩余”的重大转折,意味劳动力的结构性短缺将会经常出现。
新年伊始,长江珠三角等沿海地区频呼“用工荒”,就连安徽、河南等劳工输出大省,也纷纷出台措施,鼓励省内就业,部分西北地区,甚至出现了限制劳工出省的现象。
事实说明,“未富先老”的老龄化趋势,提前进入的低生育阶段,80、90后青壮年的就业观、结构性劳动力失衡,都展现出不少专家的忧心正在变成现实,中国经济赖以高速增长的“人口红利”正在消失,十年后可能将难以为继。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加强市场信息的沟通,劳动密集型企业也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不然越来越高的劳动力成本会把企业拖垮,除非政府降低税收,才有能力支付高的工资,但那并不是长久之计,收入和劳动生产率实现良性循环,农民工本身也要技术进步,与不断升级的企业需求同步,这才是根本的出路。
未来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进一步推动“人口红利”从质量型向数量型的转变,逐步改变目前过度依赖出口、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的粗放型增长模式,要加速人力资本形成、生产结构升级、自主创新和科学发展,自有这样,才能保证中国经济又好又快的持续健康发展。
以上的种种情况已说明:中国正在不断进步中,从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以来,中国向着建设现代化的强大国家迈进,人民的生活也将会越来越好。只是在发展的狂潮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起起伏伏,人民只要站住脚跟,打下坚实的基础,做好面对一系列新困难的准备,我相信,胜利会属于我们的!
专家点评:
这篇议论文“谁动了中国的人口红利”,开篇点题,论证充分,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述有理有据,逻辑严密,文章多次运用反问,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结尾更是蕴含哲理。
篇八:人口资源短缺建议
“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们珍惜、节约资源时喊的一个口号。可是,又该怎样才能真正做到节约资源呢?为什么要大力推荐节约呢?下面请听听我的心声吧!先说水资源。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平方米左右,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水量为2100多立方米,只占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属于缺水国家,全国600多座城市中就有400多座缺水。特别是西部地区缺水非常严重,一些山区地方连人、畜饮水都非常困难。我国的用水面临着严峻的问题,所以我们要珍惜水资源,节约用水。比如:用完水后,要拧紧水龙头,以免造成“一江清水向东流”的浪费现象,如果发现水龙头坏了,要及时修理,避免损失大量的水,大家也别小看废弃的电池,因为一粒纽扣电池会污染600吨的水,如果你把它扔到水里,水将无法饮用。我们应该把电池收集起来,送往回收站,这样既可以避免污染水源,又使电池得到回收,一举两得。大家不能只是口头说说而已,要行动起来呀!不仅仅要节约用水,还要节省森林资源。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森林覆盖率只有18.21%,相当于世界森林平均覆盖率的61.52%;全国人均森林面积和人均森林蓄积分别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和六分之一。森林质量不高,平均每公顷蓄积量只有84.73立方米,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84.86%。这就是森林资源向我们发出的警报!我们要节约利用森林资源,首先,不能乱扔稿纸,也不拿没写过的纸张折飞机之类的小工艺品,更不要乱砍乱伐,任意践踏花草树木,要植树造林,爱护花草树木;不使用一次性的东西,如纸杯、木块等等。在学校,我们要建立“绿色银行”,捡起以前丢弃的纸屑、小手帕等。外出就餐时,自带勺子、筷子。
同学们,我们一起行动起来,节约利用我们有限的森林资源。我们生活中到处都离不开电。电,给我们带来各种便利,但是我们要节约用电,因为电几乎是烧标准煤产生的,而在我国储藏的煤只够开采100年了!大家想想,100年以后,我们的子孙后代该怎么办呢?所以,我们要节约用电。首先,从自我做起,我牢记“人来灯开,人走灯灭”,盛夏时节,开空调时,不要把温度调得太低,适合就可以了。平时的照明灯,尽可能用节能灯,因为普通灯泡把大量的电能转化为了热量,只有小数转为光线,而节能灯把电能几乎转化为了光明。“珍惜资源,崇尚节约”,是我们每个公民的义务。为了我们的明天更美好,请快快行动起来吧!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是地球母亲,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春天。4月22日,当第37个“世界地球日”踏着春天的舞步来到我们身边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想一想:我们应该如何善待地球母亲,应该怎样珍惜地球母亲赐予我们的万里春光。善待地球——珍惜资源,持续发展,是这个春天的主旋律。但是,当前在我国,无论土地资源还是矿产资源,其保护、利用和永续利用的形势,都不容我们乐观。我们不得不问一问:地球的春天,是永远的吗?尽管我们实行的是世界上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可在一些地方,乱占乱用农地和基本农田的事,还时不时地发生;我们大大小小的城市,由钢筋混凝土铺就的“大饼”,仍在一个劲儿地向四面八方扩张,吞噬着周围的万顷粮田……尽管矿产资源供给已经成了经济快速发展的制约瓶颈,可在一些地方,以浪费和破坏资源为标志的无证小矿山,仍在不停地乱采滥挖;即使在大矿山,“吃一半扔一半”的粗放开采方式也还在继续;乱堆乱放的尾矿,不但使本来可以利用的矿产资源惨遭抛弃,还可能在雨季形成泥石流,变为摧毁田地、庄稼和百姓生命财产的杀手;矿山采空区的地面塌陷和地裂缝,不但使农民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也威胁着他们的居住安全;我们本是世界上最缺水的国家,可生产和生活用水还在被随意地挥霍着,珍贵的地下水被过量开采或者污染着;我们的能源已经十分短缺了,可雨后春笋般新建住房的粗放供暖,仍在浪费着油和煤炭资源……在土地、矿产资源供求全面紧张的今天,我们必须改变国土资源利用粗放、效率低下、浪费严重的现状。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要求我们在战略机遇与矛盾凸显并存的关键时期,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广阔的世界眼光,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为了建设节约型社会,“十一五”期间国家立下了几个必须达到的约束性硬指标:耕地保有量保持1.2亿公顷,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60%(预期性)。
现在,各级政府和企业正在为实现这些目标努力,我们每一个公民都要为实现这些目标努力。资源短缺、能源危机就在我们身边,“电荒”、“油荒”、“煤荒”、“水荒”等等,正无时不刻在困扰着我们。珍惜资源靠你我他。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使我们摆脱快速发展中的资源困境,走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会。珍惜资源,保护资源,节约资源,人人有责。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珍惜地球母亲赐予我们的一切自然资源,使我们的家园年年春光灿烂……
专家点评:
这篇演讲稿结构严谨。首段总领中间的2段—4段,尾段深化。文字大开大合,说“人口资源短缺建议”,语言整齐,善用整句,表达了紧迫之感。文章语言激昂澎湃,感染着听众。
- 相关推荐
【以人口为话题的写事作文】相关文章:
关于以心灵之桥为话题的写事作文08-25
关于西安为话题的写事作文(精选42篇)04-07
关于以观察为话题的写事作文(通用67篇)09-30
初三以贝壳为话题的写事作文(精选25篇)06-07
写以奋斗为话题的作文09-21
写读书为话题的作文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