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民俗作文8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民俗作文 篇1
众所周知,深圳是一个移民城市,既然是移民城市,五湖四海的人难免会聚集在这里。其中,有和我们肤色不同的,有和我们国籍不同的,也有和我们居住在同一片华夏土地上,只是信仰不同、习俗不同的56个民族的朋友们。
深圳的习俗可以说,是聚集了各个民族的精华部分,主要由广府民俗、沿海民俗和客家民俗这三个部分组成。每个部分都蕴含着千年文化的精髓,比如说广府民俗的:鞭打土牛催春耕,集市贸易有墟期,敬祖睦宗大宗祠,金狮献瑞闹新春,初入学堂拜孔子。客家民俗的:迎神驱鬼打大醮,祥瑞麒麟舞鹏城,龙腾四海庆太平,凉帽遮颜唱山歌。还有沿海民俗奇特的:天后庙前“辞沙”祭,浮家泛宅水上人,沙头角街舞鱼灯。
这些民风民俗可谓是各具特色,但有些人会忍不住发问:“深圳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前沿的高科技城市,这些看似有趣但质朴古老的东西,对于我们深圳来说,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呢?在现在这样的时代,我们还要不要将这些习俗延续下去呢?”
其实,任何一个古老的东西,都是由厚重的历史叠加而来的,一个没有历史的地方则是可怕的。而这些民风民俗不但历史厚重,还结合了许许多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比如说,广府民俗的“初入学堂拜孔子”,就是这样一个仪式“广府人八百多年来演绎出多姿多彩的广府民俗。由于有重教崇文的优良传统,当地初入学堂的学生,都要先举行“进孔门”的祭孔子仪式。”这个仪式恰恰体现出了广府人注重修养和学问,而这样的修养和学问,在以后的发展中而起到了重大作用;还有沿海民俗的“沙头角街舞鱼灯”,舞鱼灯是一项传统的民俗,早操清朝就已经广为流传,鱼灯不仅仅样式美观,还蕴含着人民美好的祝愿,慢慢地,就从庄重的祭祀活动演变成了轻松的娱乐。别忘了“金狮献瑞闹新春”,这就是最早起源的舞狮的本体,可以说是民族文化史上的一大突破。
“民俗的,才是世界的。”任何东西都不能像一个值得纪念的民风民俗那样长久地存在在某一个地方。可以说,我们的民风民俗已经成了深圳的另一个闪光点。
民俗作文 篇2
秋日的晚风带着落叶,一起飘荡在小路上,夕阳烧红了天边的白云,眼前那棵高大而粗壮的柏树,尽显沧桑。耳边传来是“咿呀”的声音。
儿时是在老家度过的。夏日是炎热的,姥姥喜欢在正午躺在那藤椅上,拿着一把又大又圆的扇子,轻轻地摇。旁边放一个略显破旧的收音机,放着是那“咿呀咿呀哟”的京剧。姥姥很喜欢听着戏,她什么戏都听过,像是黄梅戏、豫剧、吕剧等等。不同地方的戏,从她那破旧的小收音机里传来。
我那时还小,听不懂里面在唱些什么,想和姥姥说说话,她一边扇着扇子,一边做了一个“嘘”的动作,示意我不要说话,我只好趴在她的腿上,借着扇子的清风,进入夏日凉梦。
后来,再大些,勉强可以听清一两句,但是仍然不懂意思。中午陪姥姥听戏已经成为了习惯。不同的是我喜欢趴在风扇前,听戏。风扇的风吹的总是很大,将我的头发到两边,猛烈的清风扑到我脸上。耳边依然传来的是“咿呀咿呀哟”的唱戏声。
那天早上姥姥起得很早,在院子里忙来忙去,我揉了揉朦胧的眼问她:“今天有什么好事吗,为什么这么忙?”
她回过头,脸上带着笑,以至于她脸上皱纹都变成优美的弧形:“今天村里要来唱戏的,一会去看啊!”说完她又去忙活。看着她弯的似弓的背,在清晨的曦光下留下了一个弯弯的背影。
临近中午,姥姥便领我去占位。走到柏树下,已经有很多人了,姥姥找了一个地方放下马扎,坐下。而我偏要挤到前面看个清楚。
终于等到开场,台下的人纷纷鼓掌,帘子被掀开,从里面出来一个脸上抹满油彩、身穿戏服的人出来,身后跟着些和他一样的人。一场下来,人们喝彩不断,我也跟着鼓掌,似懂非懂地看着台上人所唱的悲欢离合。
一直表演到下午才结束,我一直坐在最前面,不曾离开,生怕别人抢了我的位置。这中间有人来,有人走,有人骂故事里的人物,有人笑故事里的情节。
再后来,我离开了家乡,便再也没有看过戏,直到那天突然很想看戏,那种思念涌上心头,我终是买了一张票去听了一场戏。听的人很少,不似当年那般热闹,耳边依然是“咿呀咿呀哟”的声音,可终究感觉少了些什么。
台上的人唱着一个个不同的故事,台下的人越来越少,我依然坐在那里听他唱完,他们热爱传统文化,并且愿意传承下去,他们值得尊敬。
迎着风走在路上,看着人来人往,世界终是变了,变得越来越好,很多高科技产品进入我们的生活,可有些东西却在慢慢消失。人生中,有些人来了,有些人走了。就像戏里唱的悲欢离合,就像诗里说的月有阴晴圆缺。
落叶跑到我脚下,我将它们轻轻踢起,耳边回荡的刚才的戏,不禁哼了两句,一切刚刚好。
民俗作文 篇3
说到民俗,人们都会说:民俗就是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答对了!民俗其实就是一个地方的风俗习惯。东北人认为春节是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也是最热闹的一个节日。
在我们这儿,年的气氛可不是只有到了除夕才能体会得到。过了小年,人们就开始准备年货了,这时,你到集市上,那景象可谓是壮观啊!集市可以说是人山人海,。大人们忙着筹备年货,而小孩子便是左蹦右跳地跟在大人们身旁,脸上充满着幸福的笑容。而这一切的一切都告诉人们:新的一年就要开始了!
过了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老人就开始有讲究了,不准大家说不吉利的话,打碎了东西,要赶紧说岁岁平安。
到了大年三十那天,每家更忙碌了,首先是贴春联,春联是红色的,春联的内容很多,都是吉利的话,预祝新的一年要迎福接财。红红火火。
最热闹的莫过于除夕夜,东北民间有守岁的习惯,要做好多好吃的,鸡鸭鱼肉样样不可缺。吃鱼很讲究,鱼要大个的,还不能全吃完,要留点到初一早上吃,象征着年年有余。最重要的是除夕夜要吃饺子,一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时,要在众多饺子中包几个里面带硬币或糖果的,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另外,在过年时,有一样是必不可少的,就是放鞭炮,鞭炮声越响越好,越长越好,注意中间一定避免中断现象出现,那样表示新的'一年会顺顺利利。
吃过午夜饭,还有一样好东西要吃,是冻梨和冻柿子,在冷水中解冻后的冻梨和冻柿子,果汁充足,酸甜可口,有解酒解油腻的功效。
到了初一,大伙要穿着新衣服,走街串巷地拜年,大人都会给来拜年的小孩一些糖果,祝小朋友新的一年里快快乐乐。
在东北上年纪的老人讲究很多,在初一初二这两天不可以把垃圾扫出门外,怕把好运气,财气扫走。
怎么样?东北过年的风俗有意思吧!这些可不是没有依据的,这些可都是一辈一辈传下来的,都是先辈们说的,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些说法的,我也不太明白,其他地区的小朋友们,听到我说的这些,你们感到好奇吗?那就快来东北过一次年吧!来品尝这儿的美食,享受东北风俗吧!
民俗作文 篇4
快乐的事情就像一颗颗珍珠,今天我就要挑最美丽、最有光泽的一颗展示给大家。
那天是我们学校一年一度的民俗节。我早早的起床穿上妈妈给我准备的汉服,兴高采烈地来到学校。
我刚走进教室就发现平常安静的教室今天却像炸开了锅一样,大家嘻笑着、谈论着。所有人都对今天的民俗节充满了期待。
活动开始了,同学们被分成五组,由老师和志愿者阿姨们带领着去各个班级闯关盖雏鹰章。不一会儿大家都分散开来。我们小组先去了三(10)班。在那里我们进行了托乒乓球大闯关,所有同学用乒乓球板托着乒乓球保持平衡,大家都卯足了劲不让球从板上滚下来。很快大家都挑战成功了。接下来我们又进行了口诀背诵大闯关和绘画、猜歌名等十几种大闯关。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立硬币大闯关,进教室之前,我从窗户把头伸进去左看看右瞧瞧,想从前面挑战的同学手中学习一些立硬币的技巧。只见大家都慢慢地、轻轻地把硬币书在桌子上,可是硬币一点也不听话。一下子往左歪一下子向右倒。很快就轮到我了,我坐下来仔细观察了桌面和硬币,然后调整了硬币的方向,手一松,哇!我竟然第一次就成功了,我激动得从座位上跳了起来!
半天的时间一转眼就过去了,我们都顺利敲得了19个雏鹰章,每个人拿到了19个民俗币。
午饭过后我们开始了中午的动活动。我们先是看了电影、画了年画,接下来就是猜灯谜活动。现场的灯谜实在是太多了,我和几个同学相约到不同的地方去猜不同的灯谜,然后在一起分享自己的答案。很快我们就轻松猜出56条灯谜,高高兴兴地回到教室。
下午就是期待已久的换小吃环节了。现场一排排的小吃摊,摆放着各式各样的美食。我们带着闯关得来的民俗币,来到各自喜欢的摊位前。我一下子就被一个川剧变脸的玩具吸引了,立刻换了一个。随后我又换了两个零食和一小桶鸡米花。可是怎么越吃越饿了呢?肯定是还没有吃主食。于是我又换了一份泡面,上面还有大大的丸子!总算有点饱了,这时我的好朋友告诉我前面还有更好吃的火腿肠裹蛋。我毫不犹豫一下子换了两根。吃完火腿肠,猛然发现我只剩下两个民俗币了。没办法我只能再换一杯可乐了。换好可乐,我学着李白饮酒的样子一边喝着我的可乐一边走回了教室。
愉快的民俗节就这样接近尾声了,我们不仅玩到了非常有趣的闯关活动,还吃到了美味可口的各式美食。我已经开始期待明年的民俗节了。
民俗作文 篇5
春节的民俗时必须举行的,而春节的民俗是非常的美,给人一种说出的快乐心情。
春节分为小年,大家和元宵这三块,而这三部分是必须经历的。
小年是的年之前的一个年,而这一天家家户户的男人都会来拜访那些死去的亲人,我们这里叫“上坟”。上完之后回家,妈妈做好饭等着回来吃。
这一天还不算太热闹,到了正月初一,也就是大年的时候,鞭炮声响彻整个村庄,非常的多,而这一天去拜年的都是成群结丢的。有的是十几个人一伙,有的是小孩子们去拜年,还有的是男人们去拜年,以前小的时候拜年的时候都给钱而现在不同,是给几块糖。这一天就这样热闹过去,。到了另一天,每家每户都出庄拜年,有的去亲朋好友的有的去亲戚的,还有钱自己的娘家,在我们这里俗称“出门”。
这样连续好几天都出不完,有的甚至十几天都不行,一直到正月十五。
说起正月十五这天是最热闹的一天了。早上起来切馅子,和面。等到中午包饺子,包好了放在一边,然后去上坟,这次不同,拿着香,鞭炮和花去。这到坟前先烧香,点上以后在放鞭炮,那种场面和精彩。放鞭是因为这样可以让死去的亲人知道来了。
在这以后回家吃包的饺子这已经快晚上了,人们在吃着饭,元宵小晚会,那个开心场面啊!
吃完以后,人们把买来的花,鞭炮拿出来放,放完以后,在看别人家的,非常开心。有的人出去玩,去人多的地方打牌。
在家里看花,天空中,非常美丽,有各种各样的鞭炮,给天空添加了色彩,给天空穿上一件彩色的衣服。看完花之后,继续看元宵晚会,里面的节目很精彩。在外面玩的人到很晚才回来。还有这一天晚上要吃美味的元宵。元宵节要吃汤圆是必须经历的。到了下一天,元宵节过去了,也恢复了正常的秩序,去工作的去工作,去上学得去上学,每个人都有事可干。
这就是春节的整个过程,在这过程中有许多美好回忆,这就是民俗,春节的民俗。
民俗作文 篇6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人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描绘我国人民欢度春节盛大的喜庆情景。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喜庆心情的流露。经商人家。放爆竹还有另一番意义:他们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为新的一年大发大利。不过,据旧习认为,敬财神要争先,放爆竹要殿后。传说,要想发大财者,炮仗要响到最后才算心诚。
我的故乡浙江和全国许多地方一样,过年时都有一样的风俗。如:
守岁
我国民间在除夕有守岁的习惯,俗名"熬年"。守岁从吃年夜饭开始,这顿年夜饭要慢慢地吃,从掌灯时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据宗懔《荆楚岁时记》的记载,至少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守岁的习俗,既有对如水逝去的岁月含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吃年夜饭
孩子们在玩耍放爆竹的时候,也正是主妇们在厨房里最忙碌的时刻,年菜都在前几天做好,而年夜饭总要在年三十当天掌厨做出来。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饺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来。这时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着剁肉、切菜。此时,家家户户传出的砧板声,大街小巷传出的爆竹声,小店铺子传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盘声和抑扬顿挫的报帐声,再夹杂着处处的说笑声,此起彼伏,洋洋盈耳,交织成除夕欢快的乐章。
……
除这些以外,我的家乡还有一些不同的民俗。我就举其中一个来说吧。
照田蚕
也叫"烧田蚕"、"烧田财",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民间祈年习俗。腊月二十五这一天将绑缚火炬的长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来占卜新年,火焰旺则预兆来年丰收。
民俗作文 篇7
一年一度的非遗民俗年会又开始啦!年味越来越浓了,我和爸妈也忍不住来凑凑热闹。
在市文化中心广场上,彩旗飘扬,人山人海。花白头发的书法家爷爷们正挥着羊毫,忙不迭地写着春联,送着福字;小朋友们则围拢在一起认真地拓着年画,体验传统年俗文化;隔壁摊位上一件件用面粉捏成的经典人物作品栩栩如生,惟妙惟肖,让人赞叹不已。
年俗会上必不可少的是来自各乡镇的特色美食,有八珍糕、糖画、胡蜂窟、爆米花、宴球、定胜糕、姑嫂饼……品种繁多,琳琅满目,每个摊位前都排了长长的队伍。这些“上了年纪”的,大家熟悉的美食,可都是爸爸妈妈记忆中的“桐乡味道”。等了很久,热气腾腾的胡蜂窟终于新鲜出炉了,表面一层金黄,色泽诱人,咬一口有股焦糖味,里面包裹着甜甜糯糯的豆沙馅,三口五口就被我吞下肚了,太美味了,难怪这家的队伍排得最长!
不一会儿,重头戏来了,一阵敲锣打鼓后,民俗表演队风风火火迎面而来。瞧,首先是舞龙队,一条金龙正张牙舞爪,不停翻滚着,仿佛即将要腾空而去;两只霸气的狮子摇头摆尾,威风凛凛;“孙悟空”、“猪八戒”踩着高跷也来凑热闹啦;一只只漂亮的鱼灯在人潮中欢快地游来游去;高高的抬阁上,《红楼梦》《杨家将》这些经典的剧幕正在上演;时不时还会偶遇“财神”爷爷、“福猪”宝宝,真是喜气洋洋,热闹非凡。
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还有美味可口的传统美食,这里到处充满着节日的气氛,充满着浓浓的年味,充满着幸福、喜悦!
民俗作文 篇8
五千年的悠悠历史长河了,孕育了多少富有魅力色彩的民俗文化。那般如同银河般灿烂的文明,传承了先辈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体现了现代人对幸福生活的想往。
而在我身边,也有一个特别有本土气息和名俗风情的文化传统,那就是在我国南部沿海地区都有一种民风情调的文化——“年例”。或许有人听过,或许也有人没有了解,没有关系,就让我带你们进入“年例”的世界了去感受吧。
在我的家乡,同样也会举办“年例”。所谓“年例”,就是一年一次类似于春节的重大日子。但是这并不乏各地风土情调,因为每个不同村庄所依照来主办“年例”的主题都不尽相同,不免有几丝幽美神秘却总是吸引人的气息。我家乡的“年例”主题,据村中的长辈在夜中促膝长谈中才知道,原来家乡的先人们为了在农闲之际和家人朋友团聚,于是便定下主题,也就是立下规矩,在每年的正月十六都要把亲戚朋友请来,团聚在一起。于是乎便成了我家乡的“年例”。但是,各个村庄的“年例”来源是不尽相同的,充满了他们本土的气息。
到了正月十五晚,也就是元宵。在家里人吃完汤圆后,就要开始准备明日的“年例”的活动事项了。首先通知亲戚朋友,也有的时候提早通知。然后就从养的鸡中挑出适合的鸡,准备第二天用来敬奉神灵和招待亲朋好友。接着就要去了解“游神”的路线。所谓“游神”,就是村里的一些大人和小孩有的身披狮子的服装舞动狮子,有的打鼓敲锣,有的则拿着形形色色的旗子,以示神灵到来过你家并带来福气。确定路线后,就要决定第二天杀鸡的时间,从而能在神灵到来之前摆好并端上桌子。
到了第二天,我们一家人早早就起来了,在决定的时间里杀好了鸡,摆放在碟子里,并且把桌子摆放在家门前,把鸡放在中央。在桌子上摆放了蒜,葱,糖果,茶,酒等许多好寓意的物品。当“游神”队伍走过时,我们要先放鞭炮,然后他们在桌子前舞着狮子大展旗鼓,场面十分热闹,象征着红红火火。“游神”队伍离开之时,我们要递上红包。
接着亲朋好友纷纷到来,于是便开始了全家团聚的美好的团圆饭。
这就是“年例”,充满了本土浓厚的气息。成为众多民俗文化的闪闪银河中的一颗。
【有关民俗作文汇编八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