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的作文

2021-03-01 腊八节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尝试过写作文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怎么写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腊八节的作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关于腊八节的作文1

  农历十二月(即腊月)初八,是我国汉族传统的腊八节,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和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而中原地区的许多农家却喜欢吃腊八咸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小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肉丝、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或佛成道日,原来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祭祀仪式,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后演化成纪念佛祖释伽牟尼成道的宗教节日。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的腊日在冬至后的第三个戌日,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关于腊八节的作文2

  【腊八话民俗】

  农历腊月初八是一年一度的腊八节,为了庆祝这一传统的民俗节日,铜陵日报社小记者工作室为我们小记者组织了一场“穿越千年,体验传统,我们来过腊八节”活动。

  活动这天,早上一起来,我吃完早饭就迫不及待地来到了小记者工作室,和大家一起坐大巴车前往安徽老家酒业。

  刚进酒厂大门,我们就感受到浓郁的节日氛围,只见一面面彩旗随风飘扬,好像在欢迎我们的到来。那锣鼓声声,打鼓的人们笑容满面,更是感染了我们,我们也不由跟着快乐起来。

  老师首先带我们来到了存放酒的地方,只见屋子里到处是红红的酒坛子,大的、小的,各种各样,五花八门。用鼻子轻轻一吸,你会闻到粮食发酵后的香味,一阵阵沁人肺腑。

  接着,我们又来到了酿酒的地方,一进屋子里,大家就围住了一个巨大的酿酒器,议论纷纷,“哇!”“这也太大了吧!”“里面装的是什么呀?”我们你一句我一句地议论起了这个酿酒器。这时一个更大 的 盖 子往酿酒器上面一盖,便开始酿酒了。老师对我们说:“过十几个小时后,一些液体会通过酿酒器下面长长的管子流出来,这些液体便是酒。”我们转过身来,只见酿酒器后面还有一个一个的坑,上面盖着一层层塑料布。老师指着那些坑对我们说:“这坑里有小米、玉米、糯米、小麦、高粱,把它们放在坑里经过发酵,就可以通过酿酒器制作成酒了。”哦,原来酒是这样酿出来的。

  走出酿酒车间,我们又来到了讲座现场,一位老爷爷告诉我们腊八节的来历。原来,人们将十二月称为“腊月”,十二月初八被称为“腊日”。腊八节一般有两大习俗———吃腊八粥,做腊八蒜。腊八粥一般由红豆、花生米、红枣、莲子、薏米、葡萄干等放在一起熬制而成。而做腊八蒜就是在这一天腌制大蒜,等到开春再吃。腊八节居然还有这么多知识,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

  这次腊八节活动不但让我们了解了酿酒的过程,更感受到我国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我们应该多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关于腊八节的作文3

  腊八节到了,在腊八节要喝腊八粥,我们都知道,但是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喝腊八粥吗?别看只是一碗小小的粥,里面的知识和里面的材料一样丰富的很!就让我来给大家介绍介绍关于腊八粥的知识吧!

  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经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家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要向文武大臣赐腊八粥。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腊八”还是佛教的盛大节日。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煮粥供佛。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还可以增福增寿。所以人们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

  中国各地腊八粥的花样很多,其中以北京的最为讲究,粥里有红枣、莲子……总计不下二十种。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洗米、泡果,在半夜时分开始煮,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好了。你想,这样复杂能不好喝吗?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各种花样,再放在锅中煮。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

  腊八这天,要熬腊八粥、泡腊八蒜,以便过年吃饺子用。腊八过后,人们就得选择吉日,打扫卫生了。城市过年与农村过年差不多。打工的大人们盼着过年,盼的是回家团圆;小孩也盼,盼的却是无忧无虑的玩耍,没有人拘束,没有人责骂。孩子们还可以买各种食物、各种玩具和鞭炮。尤其是男孩子,好像不放鞭炮不过年似的。孩子们玩的同时,大人们得去采购年货了。他们必须预备好过年的东西。

  腊月二十三是小年,在这一天人们基本将年货都预备好了,打开冰箱,鸡鸭鱼肉、糖、饮料、糕点,样样齐全,便有了些年的味道。

  过了二十三,大人们领着小孩去挑选新衣服,等待着新年的到来。多数店铺已关门,回家准备过年了。 一碗粥有这么多知识,中国真不愧是文明大国啊!我真自豪自己是中国人!

关于腊八节的作文4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汉族传统腊八节,这天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习俗。腊八粥是用八种当年收获新鲜粮食与瓜果煮成,一般都为甜味粥。而中原地区许多农家却喜欢吃腊八咸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萝卜、白菜、粉条、海带、豆腐等。

  腊八节又称腊日祭、腊八祭、王侯腊或佛成道日,原系古代欢庆丰收、感谢祖先与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祭祀仪式,除祭祖敬神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傩(古代驱鬼避疫仪式)。史前时代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后演化成纪念佛祖释伽牟尼成道宗教节日。夏代称腊日为“嘉平”,商代为“清祀”,周代为“大蜡”;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先秦腊日在冬至后第三个成日,南北朝开始才固定在腊月初八。

  《说文》载:“冬至后三戍日腊祭百神。”可见,冬至后第三个戍日曾是腊日。后由于佛教介入,腊日改在十二月初八,自此相沿成俗。

  何故岁终之月称“腊”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意思(《隋书·礼仪志》记载);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荆楚岁时记))中记载)。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据传,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修行深山,静坐六年,饿得骨瘦如柴,曾欲弃此苦,恰遇一牧羊女,送他乳糜,他食罢盘腿坐于菩提树下,于十二月初八之日悟道成佛,为了纪念而始兴“佛成道节”。中国信徒出自虔诚,遂与“腊日”融合,方成“腊八节”,并同样举行隆重仪礼活动。

关于腊八节的作文5

  腊八节由来有各种各样说法,今天我就来为大家介绍两种说法吧!

  传说一:腊八节是农历腊月(十二月)初八,起源于元未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中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朱元璋竟然从监牢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美美享受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传说二:腊月初八,我国人民有吃腊八粥习俗。据说腊八粥传自印度。佛教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在这六年苦行中,每日仅食一麻一米。后人不忘他所受苦难,于每年腊月初八吃粥以做纪念。“腊八”就成了“佛祖成道纪念日”。“腊八”是佛教盛大节日。解放以前各地佛寺作浴佛会,举行诵经,并效仿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传说故事,用香谷、果实等煮粥供佛,称“腊八粥”。并将腊八粥赠送给门徒及善男信女们,以后便在民间相沿成俗。据说有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南宋陆游诗云:“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据说杭州名刹天宁寺内有储藏剩饭“栈饭楼”平时寺僧每日把剩饭晒干,积一年余粮,到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分赠信徒,称为“福寿粥”“福德粥”意思是说吃了以后可以增福增寿。可见当时各寺僧爱惜粮食之美德。

  怎么样,听了我介绍是不是现在就想喝一碗热乎乎腊八粥呢?

关于腊八节的作文6

  每年农历的十二月俗称腊月,十二月初八(腊月初八)即是腊八节,习惯上称作腊八;腊八节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传统和历史,在这一天喝腊八粥、做腊八粥是全国各地老百姓最传统、也是最讲究的习俗。加之近期全国各地天气普遍十分寒冷,南方冻雨,北方冷空气,在这种情况下,喝粥暖胃正是借节气养生的好时机。

  民间有“腊七腊八,冻掉下巴”的说法,虽然有点夸张,但足见人们对于寒冷腊八时节的感受。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是冬季的主气,易伤人体阳气,这一阶段养生的关键是“养肾防寒”。中医学还认为,早餐口味不开,而进清淡软柔之汤粥,可滋润胃气,生津滑喉,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季,这个时节最宜滋补,这就是俗话说的“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而喝粥更能促进营养吸收,达到养胃养生的目的。

关于腊八节的作文7

  腊八节,经常被称为“腊八”,古时候,人们在腊八节祭祀祖先和神灵,以祈求来年的丰收与吉祥。在我国的佛教中,这一天是其创始人释迦牟尼成道并创立佛教的日子,因此它还有另一种说法“佛成道节”。不论是古时还是当今,一提起腊八,人们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腊八粥、腊八蒜。

  奶奶和爷爷从来不会忘了这一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新升的太阳犹如花朵被包裹在薄雾形成的花苞中,还未绽放。这时,两位老人便已经将这马上要做的事准备好了——红枣、小米、核桃、红豆,从我出生到现在,我们家的腊八粥中,这四样是必不可少的。身体还蜷缩在被窝中,但两只耳朵却已经被锅碗瓢盆的碰撞声所叫醒。侧耳倾听,便可以听到奶奶用她那粗糙、布满老茧的手在细细打磨着一颗颗金黄的种子。四周很安静,两只手在水中翻滚,可以听到一阵一阵的水波声,与戏水声截然不同,这种声音是很有规律的,这也是老一辈人的手艺啊;爷爷早已熟练,他将枣分为两类,一部分放在瓷碗中,另一部分放在案板上,前者都是外表光滑,由里向外透着大红,放在洁白如玉的瓷碗中,好似碗壁上开出了红花;后者则甚是不好,都是一些有虫眼、表皮粗糙的,便放在案板上等候处理。枣与物体碰撞的声音十分清脆,连续不断。爷爷岁年岁已高,但眼睛十分明亮,好枣坏枣看上几眼便分得出来。很快,这两种声音便戛然而止,接着再有声音,那边是大家该吃早饭了。

  打开大灯,一碗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此时已经摆在了桌子上,淡黄色的粥中,点缀着花生红豆,只是看上去,就让人食欲大增。大家就坐后便开始享受这古老而传统的腊八粥了,听说喝完以后整个人就再也不怕这严冬的寒意了。大家一边聊着,一边将这碗腊八粥细细品尝,我尝了一口,甜滋滋的,暖暖的,粥留到心中,我似乎能感受到它的暖意,能感受到爷爷奶奶对我们的爱意……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新年马上来了,要说新年是为新的一年增添色彩的话,那么腊八节,一个温暖的节日,便是为这茫茫冬日,增添了一抹暖意了吧……

关于腊八节的作文8

  今天是农历的腊月初八,是要喝粥的。

  腊八粥是一种很讲究的食品。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家家户户都要制作。传说有的寺院于腊月初八以前由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将收集来的米、栗、枣、果仁等材料煮成腊八粥散发给穷人。传说吃了以后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也有穷人把它叫做“佛粥”。怪不得这种粥材料五花八门,十分好吃了!

  前一天,就为这顿粥忙活起来。用凉水泡起了黄米、黑豆、红枣、花生等谷物。光看着就让人联想到了美味。

  清晨一早,奶奶就用木材点起火炉,架起大祸,加好了水,轻轻放进了准备好的谷物,锅中马上变成了五彩,花花绿绿的,散发着微微的清香。奶奶用大勺柔柔的搅和了一下,锅中马上就翻腾了起来。奶奶满意的盖上锅盖,去看电视去了,可是我依旧对这十分感兴趣,细细的等待着,我现在终于懂了奶奶用木炭的道理,木炭染出的火柔柔的,轻轻的烘托着锅底,如此做出的粥才会更加香甜可口。木炭一点点向下延伸,我便把它往前推一下,那条坚实的木头为了我们的一顿美味,变成了灰烬。

  过了一个多小时,锅盖沿冒出了白气,锅中也发出了咕咚咕咚的,我兴奋的大喊,奶奶走来拍拍我的脑袋,“等等,就来了,你这个小馋猫!”

  她揭开锅盖,里面的水几乎消失待尽了,缠和在一起的米粒间不时有一个个小气泡,仿佛一个个喷发的火山。膨大的红枣们漂浮在上面,像一群可爱的胖娃娃。我和奶奶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好了!”话音未落,我就捧出了碗筷,叫唤起了家人们。

  一家人围坐在一桌,每个人前面都是一碗火红的腊八粥,我迫不及待的吃了一口,哇!这粥米糯糯的.,十分可口!还透着一丝滑爽,仿佛吃亲亲果冻时的浅唱。诱人的红枣更是香甜美味……

  一碗粥下肚,整个人都暖融融了,冬日的寒冷一扫而光。神话故事说:“腊八粥既可口有营养,还能增福增寿。”

  唉,如果天天都是腊八节该多好,如果天天都能吃到腊八粥该多好!

关于腊八节的作文9

  农历十二月俗称腊月,因为古代在年终腊祭百神,所以叫做腊月。南朝梁宗懔枟荆楚岁时记枠云:“十二月八日为腊日。”依佛教故事,腊八日为佛之生日,佛于是日降伏六师外道,。宋代以此日为浴佛日,作浴佛会,并送七宝五味粥与门徒,民家亦以果子、杂拌煮粥而食,供佛斋僧,称为腊八粥,又名七宝粥。

  据周密枟武林旧事枠记载:“八日则寺院及人家用胡桃、松子、乳蕈、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在武则天的时代,腊八出了一件逸闻,留下一首名诗,录以备考。

  腊日宣诏幸上苑武则天

  明朝游上苑,火急报春知。

  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

  据枟唐诗纪事枠记载,天授二年(691)腊日,大臣们诈称上苑花开,请武则天观赏,密谋制服她,武则天预感到其中必有阴谋,于是灵机一动,作了这首诗,当作命令传到上苑,次日凌晨,果然百花盛开,大臣们一看都傻了,反而增加了武则天的威信。事情虽属虚构,但是这首诗却因此愈传愈广,大有名气。小说枟镜花缘枠就是从此演绎出来的。

关于腊八节的作文10

  似乎只是眨眼之间,曾经以为会是多么的明天,摆在眼前时也不过如此,原来,幸福只是一种感觉。

  今天是,可惜好多天天被工作和生活搞的晕头转向如我的人是记不清这些日子的。一早起来,我用高压锅做了小米粥,煮了鸡蛋,这才跑到网上,这也算一种统筹安排的方法吧,做饭上网两不误。看到社区首页有关于腊八的来历,教做腊八粥之类的帖子,这才恍然,原来是腊八啊。

  曾经,我也很喜欢喝腊八粥。用红枣、花生、大米、核桃仁、栗子、绿豆、红豆之类加上白糖熬成的热腾腾的粥在我眼里曾经是不可多得的美食,当然,并不需要在腊八,平常也可以吃得到,但是要看妈妈有没有时间,有没有心情。每当妈妈说要熬腊八粥了,那我会开心的帮妈妈剥栗子、花生等等,还热心的尽可能凑着八种原料,回想起来,吃腊八粥是一件很麻烦很热闹的事。

  而如今,小吃摊上随处都可以买得到的八宝粥让腊八粥对我的吸引力消失贻尽,只要想吃,出门就可以买的到。我再不会对妈妈央求:“今天我们做腊八粥吧。”只因为,实在没必要费工费时去准备那些东西,真想做,超市里就可以买到一应俱全的材料,而失去了准备的那番忙碌,喝腊八粥也便没有了以往的乐趣。有时候,我们所在意的,真的并不是事情的结局,而是完成这件事的过程而已。就象腊八粥,没有了为其忙碌的必要,品尝起来便仿佛失去了当日的香甜。

  腊八是如此,中秋、等传统节日也是如此。当月饼不再是只有八月十五才可以吃到的美味,中秋节在我的眼里便黯然失色。当新衣服不是只有在才能穿上身,只要想买,随时随地就可以购置新衣;当麻花、丸子、耦合之类不在是必须在年前准备的美食,只要想吃,随时都可以吃得到,春节在我眼里便也成了越来越不热闹的节日。为什么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只因为,已经没有什么能令人企盼的东西。曾经和妈妈忙碌着拧麻花、炸耦合的我已经一去不回了,取而代之的,是年关将近却暗暗叹息又老了一岁。似乎只是眨眼之间,曾经以为会是多么幸福的明天,摆在眼前时也不过如此,原来,幸福只是一种感觉。

关于腊八节的作文11

  在我的家乡,每年的农历十二月初八,即腊八节,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就是用八种当年收获的新鲜粮食煮成的甜味或咸味粥。而我们家乡的人却喜欢吃咸味腊八粥,粥内除大米、小米、绿豆、豇豆、花生、大枣等原料外,还要加萝卜、白菜、粉...

  佛教的创始者释迦牟尼本是古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他见众生受生老病死等痛苦折磨,又不满当时婆罗门的神权统治,舍弃王位,出家修道。初无收获,后经六年苦行,于腊月八日,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

  再有几天,就该过腊八节了。说起腊八节和喝“腊八粥”大家可能都不会陌生,若是讲起腊八节的来历和喝“腊八粥”的缘由,恐怕不少人还真说不上个子午卯酉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

  腊八节诗词腊八节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历史上,许多文人墨客争相咏颂腊八节,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北齐魏收《腊节》诗曰:凝寒迫清祀,有酒宴嘉平。宿心何所道,藉此慰中情。

  早上,远方的朋友短信提醒,今天是农历腊月初八,又到吃腊八粥的时候了,让我不禁想起了小时候的情景。腊八是过年的序幕,从这天开始,妈妈就会为过年做准备了,一直要忙到除夕。

  腊八节又要到了,邻里几位大妈又凑在一起商讨着怎样做腊八饭了。近几年,每到腊八节,做腊八饭让大妈们煞费苦心,她们既要做的有滋有味,让孩子们能吃得下去,又要做的具有传统文化的韵味。这不,大妈们又唠叨开了。

  腊八节作文不知道是听谁说的,腊八这天采来的映山红花(就是野生的杜鹃花),放到瓶子里用水生上,到了年三十这天一定盛开。那个时候,也没有卖鲜花的,要是大年三十,家里有一瓶子盛开的鲜花也不错!我和我的同学一起,在郊区的东山上,踩着...

关于腊八节的作文12

  腊八粥熬好之后,要先敬神祭祖。之后要赠送亲友,一定要在中午之前送出去。最后才是全家人食用。吃剩的腊八粥,保存着吃了几天还有剩下来的,却是好兆头,取其"年年有余"的意义。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

  腊八粥在民间还有巫术的作用。假如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腊八这一天,除了祭祖敬神外,还有悼念亡国、寄托哀思的。

  在东北也有谚语“腊八腊八,冻掉下巴”的之说,意指腊八这一天非常冷,吃腊八粥可以使人暖和、抵御寒冷。

  “腊八粥,吃不完,吃了腊八粥便丰收”。农历腊月初八,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腊八节”。关中一带到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煮上一锅“腊八粥”,美餐一顿。不光大人、娃娃吃,还要给牲口、鸡狗喂一些,在门上、墙上、树上抹一些,图个吉利。

关于腊八节的作文13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每当到了腊八节,我的心情也跟着舒爽起来,嘴里自然而然地哼起这通俗易懂又好听的童谣。

  妈妈听了,便神秘地对我说:“你总哼唱腊八粥,想不想亲自动手做一次啊?”“好啊!好啊!”我开心地跳起来。

  我和妈妈从网上查到,腊八粥是由红枣、莲子、红豆、花生、黑豆、麦仁、百合、糯米、香米等材料制成。接下来就去购买材料,我和妈妈去了超市,经验不足的我把豆子、花生、香米们各抓了一把放进袋子,妈妈赶紧阻止了我的手,并对我说:“豆子要挑没有虫眼的,米要颗粒饱满的。”我又把那些豆子,花生分类放回去,然后又按妈妈的要求一粒一粒精心挑选。回到家,妈妈先泡好红、绿豆和莲子,然后去淘糯米。红豆和绿豆像是一对好兄妹,一起遨游在海洋里。过了一会后,妈妈叫我把材料洗干净然后放到电饭煲里,再放上清水。我问:“妈妈,不放糖?”妈妈把电饭煲插好,对我说:“先放糖会粘锅,所以等煮好以后再放。”

  腊八粥要煮一个小时,在这期间要不定期地查看和翻搅,才能保证腊八粥不粘锅。一个小时之后,妈妈揭开锅,放进了糖,我再旁边看了一眼,原来粒粒分明的材料都变成糊糊的棕红色,跟我以前吃的红豆汤的颜色很像,看起来十分好吃,飘出的香味引得我想大快朵颐一番,可妈妈说放完糖还得搅拌煮一会,然后盖上电饭煲,烹煮5分钟。我在一旁看着电饭煲中的一缕缕香气飘出来,钻进我的鼻子,又从嘴巴出来。5分钟终于过去了,我觉得这5分钟比一小时还要长。

  妈妈将插头拔掉,用勺子盛了一碗腊八粥给我,咦?怎么那么稀啊!原来没有经验的我和妈妈把水放多了,不过还好,冰糖放得多,味甜不腻人。

  虽然自己做的腊八粥没有街上买的好吃、好看,但是我觉得这个比街上买的更有意义、更营养、更卫生。喝着自己做的腊八粥,我真实地感受到了浓厚的节日气氛,还有中国传统民俗那迷人的魅力。腊八粥中蕴含着祈求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喝着腊八粥,希望来年一定是个丰收年。

关于腊八节的作文14

  今天就是腊八节了,过了腊八节就离过年不远了。大家买好了回家的车票了吗?大家是否开始想念家乡年迈的父母,他们正在为远游的你准备香浓的腊八粥。冬天已经来临,新年也正在靠近,你是否做好了过春节的准备。

  腊月最重大的节日,是十二月初八,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从先秦起,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腊八节除祭祖敬神的活动外,人们还要逐疫。这项活动来源于古代的傩(古代驱鬼避疫的仪式)。史前时代的医疗方法之一即驱鬼治疾。作为巫术活动的腊月击鼓驱疫之俗,今在湖南新化等地区仍有留存。

  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也在十二月初八,因此腊八也是佛教徒的节日,又称“佛成道节”。在了解了腊八节的来历和习俗中的腊八节的来历之后,去看看腊八节的习俗有哪些吧。

  每逢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要煮腊八粥。根据史料记载,腊八节吃腊八粥盛行于宋代:

  腊八粥的传说有三种。

  一是共工的儿子死后变成了撒播瘟疫的鬼,这个瘟疫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豆,故民间有“腊八赤豆打鬼”之说。所以,腊八粥多以多种豆熬煮,就与此有关。

  这就是腊八节的来历

关于腊八节的作文15

  今年腊八大雪纷飞,我们小记者的腊八活动推迟到腊月十八,瑟瑟寒风丝毫没有减弱我们的热情。

  早上8:30我们准时在铜陵日报社集合,乘坐大巴前往老家酒业。一进大门,那扑鼻而来的酒香使人陶醉,讲解员带领我们来到了第一个地点———藏酒阁。这里面储存着上百个陶土罐,罐里装满了陈年老酒,酒罐上的文字介绍了这酒的制作方法及作用;接着我们来到了酿酒阁,一位伯伯向我们介绍了酒的原材料,让我们知道了酒原来是由玉米、小麦、大米、糯米、红高粱酿制而成。然后我跟着队伍又来到了一个大礼堂,礼堂的中央站着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爷爷,经过主持人的一番介绍,原来他就是要为我们讲解腊八节传统民俗文化的俞老师,他告诉了我们腊八节有两大习俗,一是要喝腊八粥,二是要吃腊八蒜。腊八粥主要是由四大食材做成,第一种食材就是米类,象征着人类的健康;第二种食材就是豆类,象征着人类的幸福生活;第三种食材就是干果类,象征着人类的平安;第四种食材是药材类,象征着祝福。而腊八蒜的制作方法是用醋泡制,直到蒜变成绿色。为何要吃腊八蒜?主要是因为过去的人们希望在新的一年里生活都是平平安安、一帆风顺,不希望自己有任何债务。最后老师还教了我们一首腊月歌呢,我来给大家念一下:腊月二十三,炒米糖瓜粘;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腊月二十六,上街去割肉;腊月二十七,磨刀杀公鸡;腊月二十八,黄盆里而把面发;腊月二十九,锅台前面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最后,我们又来到了一个大食堂,还没坐下,一股淡淡的清香就刺激着我们的味蕾,我想那一定是腊八粥,果不其然,工作人员马上就给我们端来了热气腾腾的腊八粥,大家迫不及待地品尝起来,年味儿正在每个人的心里悄悄酝酿……

  传统民俗文化如同封存在这陶土罐里的陈年老酒,它们特有的醇香让我久久回味,真希望下次我还能多参加这种有意义的活动。

【关于腊八节的作文15篇】相关文章:

1.关于腊八节的作文:腊八

2.关于腊八节的作文:腊八节的由来

3.关于腊八节的作文

4.关于腊八节的作文

5.关于腊八节的作文

6.关于腊八节的作文:又逢“腊八”

7.腊八话题作文:关于腊八节的故事

8.关于腊八节的作文:腊八粥

9.关于腊八节的作文:记忆中的腊八节

上一篇:腊八作文 下一篇:腊八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