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美味作文

2021-09-29 家乡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肯定对各类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乡美味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乡美味作文1

  我的家乡在衡阳,而我最喜欢的美食是衡阳的臭豆腐。

  臭豆腐你们应该经常见到吧?它的颜色是灰黑色的,味道闻起来特别臭,可当你吃上一口的时候却很香。今天我刚好要做臭豆腐,就跟你们说一说它的做法吧!首先把花生米和芝麻捣碎,再把臭豆腐放在盘中准备待用。等油烧红了之后把鸡粉放入锅中,接着把臭豆腐放入锅中炸制,大约四到五分钟,就可以出锅了。再把臭豆腐装在碗中,放入自己喜欢吃的调料,就这样一碗臭豆腐就完成了。我忍不住闻上一闻,“哎呦,可真臭啊!”这时爸爸走了过来:“儿子,虽然臭豆腐闻起来很臭,但是只要你吃上一口绝对回味无穷呀!而且这臭豆腐可是你自己亲手做的,你确定不亲口尝一尝吗?”我听了心里念道:“对呀,这是我自己做的,我应该尝一尝!”于是我鼓起勇气,下定决心,夹起了一块臭豆腐放入嘴里,吃了一口感叹道:“哇,真的很好吃诶,我下次还要给自己做臭豆腐。”

  说起来臭豆腐的来历也很不简单呢!据说在清代末期的时候,有一位叫王致和的考生,准备进京赶考,可由于发挥失误,没有考上。想回家吧,又没有盘缠,于是他就在北京做起了卖豆腐的生意,等待下一次的考试。因为他的祖上就是做豆腐的,所以做起来还算顺手。夏天的时候,他的豆腐因为没有卖出去而发霉了,可是又舍不得丢,于是他就把这些发霉的豆腐放入坛子中封闭起来。秋天到了,他要去考试了,这些豆腐就被他给遗忘了。谁知他考试又失败了,灰心的他决定放弃考试,继续在北京卖豆腐。这时他想起了夏天他放到坛子里发霉的豆腐,刚揭开坛子,便有一股臭味扑鼻而来。他试着尝了一尝,发现味道好极了,就忍不住跟邻居一起分享,邻居吃了赞叹不已。随后臭豆腐就这样流传了下来。

  怎么样?听了我的介绍,是不是迫不及待地想来我的家乡品一品臭豆腐了呢!我爱家乡的臭豆腐,但我更爱我的家乡。

家乡美味作文2

  烙馍,也叫烙饼,是徐州三大面食之一,但在我们老家农村,它却比不得煎饼那样深入人心——餐餐必备,如果哪个嘴刁的男人娶了个手脚麻利的女人,才会隔三差五,惬意的享受烙馍的美味。

  说起来,烙馍在农村不能常登餐桌,这并不意味着它的美味逊于煎饼,主要在于它的制作比起煎饼,相对繁琐:需要一个人擀坯子,一个人在鏊子上翻;而煎饼只要活好面糊子,把大鏊子支下,点上火一个人即可操作。

  记得小时候我们家吃烙馍,一定得趁着农闲时候,母亲早早起来,先活上一大块面,放在一旁醒着,然后忙着在院子里支鏊子:寻上三块大小相仿砖头或石块,成等边三角形放好,把用铁或铝倒成的状如锅盖的鏊子支上去,鏊子的三个脚一定要支在砖头和石块上,如果感觉不稳当的,还需要再找一个瓦片垫上,而一旁的我们总是不用吩咐就会主动背上粪箕子,跑到家前或院后草垛上扯上满满一下子柴草,堆在鏊子前备烧火用。

  小时候,要想吃顿烙馍,母亲总要提前一天和东院的婶子或西院的大娘说好,请她们来帮忙,两个人说着笑着,手脚麻利不一会一摞香喷喷、热腾腾的烙馍就出炉了,一旁的我们一边享受着美食,一边期待着“嘎嘎”的诞生,母亲每次总会把最后一个面剂子,擀成小鸭子的形状,熥熟,我们雀跃着,迫不及待争抢着 “嘎嘎”, 由于太烫了,抢到手的人只好一边用嘴吹着,一边从左手倒腾到右手,一不小心,又落到了别人手上,一时间满院子充斥着我们的嬉闹声,这时候的母亲总是站在一边笑吟吟的看着我们。

  小时候我们姊妹四个对烙馍 “嘎嘎”的喜爱,毫不逊色于现在小侄子对美羊羊和喜羊羊的着迷,我不晓得烙馍“嘎嘎”是母亲的独创,还是老辈就留下的念想,小时候总是不解其意,现在想想一定是因为它状如小鸭嘎嘎叫,故而得名,在那个贫瘠的年代,我们没有电视,没有图书,更谈不上拥有精美的玩具,而一个充满着爱心的 “嘎嘎”给予我们童年的却是幸福的回忆。

  而我与烙馍,还曾有过一次记忆犹新的故事。

家乡美味作文3

  我的童年是在恩施度过的。

  孩童时期的快乐总是与"吃"紧密联系在一起。在恩施,有许多美味可口的食物。

  孩童时代最爱吃的是麻糖。麻糖又名苞谷糖,是用玉米做出来的一种糖。苞谷糖有淡淡的黄,苞谷糖是一大块一大块的,不是零散的,如果你要买,卖家就会用锤子从那一大块上面敲几小块下来,装在口袋里,然后递给你。我小时候最喜欢吃麻糖了,原因有两个:第一是因为麻糖特别好吃,你用手拿起一块麻糖放在鼻子前闻一闻,啊,还散发着一阵阵玉米的清香,你把麻糖放进嘴里,先是硬硬的,过几秒后它就变软了,和棉花糖一样软,你可以用牙齿去嚼它,几分钟后,麻糖就化成了水,流进了肚子里。第二是因为麻糖叫卖声很独特。卖麻糖的人的手里总拿着一个锣,敲来敲去。那声音好吃极了,它不如钟声的深沉,也不如尖叫的细长,它是活泼的,可爱的,清脆的……每次上街碰到卖麻糖的,我都会让妈妈给我买半斤,好给我解馋!

  最令我回味的还有恩施的合渣。合渣白白的,有一点淡黄色,放进被切碎了的萝卜菜。冬天,你可以把合渣买回来做香辣合渣。往合渣里面加一个鸡蛋,放点油,放点辣椒粉,放点盐,香辣合渣就做好了。尝一口,啊,味道好极了,简直可以上《舌尖上的中国》了。夏天,你可以做冷合渣,把买回来的合渣煮熟,放进水箱里,口渴时喝冷合渣,不仅解了渴,还给你补充了蛋白质。小时候跟妈妈上待,碰上卖合渣的,我总是痴痴的望着,久久不愿移开,因为我认为推合渣的石磨是个魔法宝箱,放进去的是黄豆,流出来的却是合渣,肯定在中间使用了魔法。所以我总想自己去推一下石磨。

  早晨,摘一朵金银花,将喇叭口捏扁,轻轻一吸,沁人心脾的花蜜便被吸到了嘴里;早晨,接一滴松针上的露水,放进嘴里;下午放学了和伙伴们上山去摘野果子,给童年的我们带来了多少享受啊!

  恩施,我的家,我爱你!

家乡美味作文4

  提起我的家乡,昆山,那可是要有许许多多的特产名点要说了。但,最有名气也最美味的就莫过于阳澄湖大闸蟹了。

  一般,江、湖里面产出的蟹叫螃蟹,唯独阳澄湖内产的蟹叫闸蟹。据说是捕蟹的时候是专门设闸,故而得名;又因据《唯亭志》载:“蟹出阳澄湖者最大,壳青,脚红”,金爪蟹“重斤许,味最鲜。”最后就得名为“阳澄湖大闸蟹”。

  早在唐代,阳澄湖大闸蟹就已列为朝廷贡品。民国早年,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施今墨,是个出名的爱吃螃蟹者。他把各地的蟹分为六等:一等是湖蟹,阳澄湖;二等是江蟹;三等是河蟹;四等是溪蟹;五等是沟蟹;六等是海蟹。天下螃蟹,以阳澄湖大闸蟹为首,最为好吃,美味。

  那一次,我终于尝到了阳澄湖大闸蟹的美味。

  那是国庆节的第一天,我们要去外婆家吃饭。那时爸爸正好收到了俩箱螃蟹,阳澄湖大闸蟹,一路拿到外婆家去。外婆马上就开始烧了。等啊等,等啊等,终于烧好了!金灿灿的大闸蟹端到桌子上去了!妈妈帮我拿了只雌的,我迫不及待地把壳扒开:金光灿灿的壳下是金光闪闪的蟹黄!妈妈又帮我把八角肉内脏之类的东西搞掉。我开始吃了;恩~味道居然这么好,名不虚传!香喷喷的蟹黄甜美地融化在我的舌头上,那一刻真是无比享受!!吃完了螃蟹,我再来吃蟹腿。肥嘟嘟黄橙的蟹腿,里软外硬,咸淡结合,真是妙啊!太美妙了!!后来,外婆又做了面拖蟹,也别有一番风味!!!!

  我爱家乡,我爱家乡的特产。如果你想尝到令人醉生梦死的阳澄湖大闸蟹的话,那就赶快来我美丽的家乡——昆山吧!

  老师点评:昆山的阳澄湖大闸蟹天下闻名,你在习作中引用了不少资料来证明这一点。再辅以自己品尝的感受,使人信服。

家乡美味作文5

  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乡村,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清澈的河水,巍峨的山峰,友好而和谐的村民组成了一个温馨而宁静的乡村,在这里还有许多美味的小吃,让我来一一来为您介绍吧!

  俗话说人以食为天,可见饮食的重要性,在很久很久以前,需要解决的是温饱问题,而对于现在已经不是问题了,重要的是讲究的健康和美味。每当在外面街边逛街的时候,饿了时常会买一两个包子来解馋,虽然也很美味,却总是吃不到家乡的那种味道,在我的家乡,做得肉包子,原汁原味,非常可口,可是现在的都是瘦肉沫,本来是没有多少油的,偏偏加了还有很多的'红油,倒是成了肉味不是肉味,油味却也变了。说到这里还真是怀念以前家乡的包子了。当然还有家乡的雪桃,又红又甜,而且带着一股清香味,令人爱不释口,但是看看现在的这些桃子,一个一个好大,其实也很漂亮,但是以前却没有见过那么大的桃子,感觉好不真实,而且听有人说很多东西是转基因的蔬果,不禁心里打起了寒颤,还是觉得家乡的美味最安全。另外,在我的家乡,人人都爱吃的一道家常小菜叫做合渣,其实就是黄豆粉末,将黄豆磨成粉以后,在水里煮开,煮熟,然后加点喜爱的蔬菜沫,比如白菜或者萝卜菜、南瓜叶等等,以前我最爱吃用南瓜叶切成沫做成的合渣,想在想想还真是想吃。还有我们家乡的腊肉,那可是我们的特产噢,又香又美味,跟辣椒炒在一起简直就是绝配,色香味俱全,还有谁会不爱吃呢!

  当然家乡的美食远远不止这些,比如豆腐皮、橘子、梨、柚子、各种各样的蔬菜,还有米酒,米豆腐,街边的麻辣串串、以及烤串果汁、酸豆角、酸辣椒以及干豆角黄花菜等等应有尽有,虽然我知道现在的地方也有这些食物与小吃,但是品尝起来,却是有着不同的味道。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小吃。

家乡美味作文6

  “唉,作业真多啊!真是烦死我了!”我满脑子的烦恼就像即将爆炸的火药桶。阳光早已直射在我的作业本上,时钟敲过十二点了,我的肚子早已唱起了“空城计”,摸了摸前胸贴后背的肚子,我不禁咽了一口又一口口水。突然,一阵清香扑鼻而来,仿佛勾住了我的饿魂。我寻味来到窗边,“啊!是豆皮的香味”。真是“垂延直下三千尺”,我顿时三步并作两步冲出家门,向“老通城豆皮店”奔去,那速度真可谓“迅雷不及掩耳”。

  来到豆皮店,我找位入座,眼前老师傅魔术般的技艺让我目瞪口呆,他熟练地将鸡蛋液打入锅中,左手不断地旋转铁锅,右手的铁靶子早已将鸡蛋液磨平,接着铺上糯米饭团,撒上干子、摸上酱汁葱蒜,五花肉,包上豆皮,用手一翻铁锅。奇迹出现了,整块豆皮像孙悟空翻了一个跟头,躺在锅里;最后,用铁铲均匀地分成小块。就这样,一锅金灿灿,散发着诱人浓香的豆皮出锅了,我正看得出神,一碗香喷喷的豆皮就端了上来,“啊!金灿灿的鸡蛋皮,棕色的干子和鲜红的肉,光看就让人胃口大开,于是我夹了一块豆皮到嘴里,顿时口中香气四溢,鸡蛋皮鲜香酥脆,啊!这味道真棒!真是“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品着这回味无穷的味道,仿佛身临其境,陶醉在美食之中……

  不一会儿,盘子般大小的一碗豆皮被我吃得一干二净,望着底朝天的碗,我摸摸肚皮,打着饱嗝儿离开豆皮店。

  回到家中,我辗转反侧,家乡的美味除了“老通城的豆皮”,还有“蔡林记的热干面”,“四季美的汤包”和“清蒸武昌鱼”。武汉美食历史悠久,独具特色,我希望将来有更多的中外游客来到我的家乡,吃遍全武汉美食!

家乡美味作文7

  我的家乡是在美丽的小镇纳林希里,小吃花样不是太丰富,但人们却对一样美味百吃不厌。炎炎夏日,方块凉粉占据了排行榜第一,也占据在我心头,我最喜欢吃这道小吃了。

  记得在一次暑假,我去姥爷家时坐了整整三个小时的车,刚下车我就晕车了,想吐,走入院子,看着桌子上都是我爱吃的东西:羊肉串,包子,牛肉丸,干炸小鱼,风干牛肉等小吃,但是我却一点胃口也没有,随便扒了几口饭,就去休息了。这时,我的大姨不知从什么地方端上了一道菜,我可从来没见过,勾起我的好奇心,我隐约看见,白色的透明块在清清的带一点香菜汤里,白里透绿,十分好看,令我食欲大增,立刻飞奔到饭桌边等着品尝。

  大姨看见了说:孩子,饿了吧。"我点了点头,大姨给我盛了一碗,香气四溢!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勺子,装了一大勺子,便往嘴里送,太好吃了!那白块像豆腐一样,却比豆腐硬一些,十分好吃,汤也是酸辣可口,一勺吃完之后,嘴中留香,我那如狼似虎的胃口被勾了起来。

  我立刻吧唧吧唧又吃下一碗,吃的十分快,仿佛有人跟我抢,吃下了一碗,又立刻换了个十分大的碗,又连吃三碗,我的肚子饱了,嘴还没饱呢,天呐!我这不争气肚子已经"招呼"不下了。

  姥爷从门外回来看到一大盆方块凉粉,只剩半盆了,大吃一惊,我擦擦嘴,把半盆方块凉粉推到了姥爷跟前。让他老人家以来品尝一下,他还说我贪吃,真是小馋猫啊!

  "此味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尝啊!”我爱我家乡的美味,方块凉粉。

家乡美味作文8

  我的家乡在淮安,淮安最有名的是龙虾,“猎奇”牌盱眙龙虾,就非它莫数了,它来自于盱眙的洪泽户,盱眙龙虾已走进北京、上海、南京等重大城市千家万户,畅销大江南北,在饮食行业有很高的名誉,淮安盱眙是最早吃龙虾的地方之一,淮安市盱眙县人名政府20xx年来多次举办了中国盱眙龙虾节,邀请了各界名人到观光品尝盱眙龙虾。

  我也是一个“龙虾迷”,记得我第一次去吃的时候。

  我和爸爸妈妈来到家乡淮安,回到村里,家家户户都在忙活计,我们随便找了家盱眙龙虾店,来到店里,一只只活蹦乱跳的龙虾,让我垂濂三尺,立刻找了个位置坐了下来,点了餐,我就高高兴兴的坐在椅子上等,爸爸给我们介绍这家店,他对这个龙虾蛮了解的,盱眙龙虾一洪泽户天然野生的龙虾为原料,配13种药材烹饪而成,他们的工厂实行规范管理,严格执行国家卫生标准,制作时均选个大,表面明亮,虾身硬挺的活虾,精良选用雌虾,做出的味道更为鲜美,使用传统的烹制方法配以13香(数十种中药组成)精工细作而成,时间过得真快,一阵扑鼻的香味令我陶醉,原来龙虾上来了。

  一大盆的美味,我立即抓起一只大虾,“哇!”我放开了手,烫死我了,原来要戴个塑料手套啊!我再次抓起大虾,大口大口的吃,哇,爽!细嫩中带点辣味,真带劲!我品尝着著名的盱眙龙虾,但点中药都没品尝到,因为香味把中草药的苦味浸没了,他的药用价值有很多,比如化痰止咳,促进手术后的伤口生肌愈合等等。

  我们家乡的龙虾真是天下最好吃的龙虾,回想起那美味的龙虾,就想到了家乡。

家乡美味作文9

  在中国的中部,有一个地方叫做陕西省。那里非常的有名,曾经是古时候十六个朝代的古都,但是被公认的却只有十三朝。而且在陕西还有很多的名胜古迹,如:鼓楼、钟楼、华清池、兵马俑、秦始皇陵、大雁塔、小雁塔等等。同时,陕西还有很多的美食,比如好吃的腊汁肉夹馍、美味的羊肉泡以及甜甜的甑糕,不过最让人垂涎三尺的还是香喷喷的葫芦头了。

  要制作葫芦头,需要把猪的肠子用刀切成一小段一小段的,然后将其清洗的干干净净。然后再用一只母鸡放在锅里去炖汤,而且只有炖上好几个小时才能把那令人垂涎三尺的、香喷喷的味道给炖出来。然后再将我们吃的托托膜掰成一小块一小块的,放入刚刚炖出的鸡汤中,和一段一段猪肠一起炖上一两个小时,就完成啦!虽然制作葫芦头的材料比较多,但是吃起来还是非常美味的呢!如果哪一天你来到陕西去旅游,那么热情好客的陕西老乡准会给你做一碗香喷喷的葫芦头,让你把肚子吃的想一个大大的皮球!

  对了!你们知道葫芦头的来历吗?现在我就给你们讲一讲吧:葫芦头,来源于宋代街市食品中的“煎白肠”。1929年以前,西安市有两家“杂羔摊”(即用猪内脏制作的食品),其中何乐义经营的杂羔以猪大肠为主最出名。因猪大肠油脂较厚,形状象葫芦,因此叫葫芦头。到了30年代,葫芦头已由肉类发展到包括海味类的众多品种,猪肉类葫芦头在用料上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如汤中增加了骨头和鸡,使汤味更加浓醇,质量提高,成为秋冬时节的风味小吃。

  相传唐代孙思邈在长安街头一家“猪杂肝”店品尝后,觉其腥味大,油腻多,便从“药葫芦”中倒出西大香、上元桂、汉阴椒等健胃祛腥之物,教以使用方法,并连葫芦一起赠与店家,从此“猪杂肝”一改旧味,香气四溢,顾客盈门。店家不忘医圣指教之恩,特将药葫芦悬挂门首,并改杂肝为“葫芦头”。

家乡美味作文10

  临近春节,电视里面不时播放的,最多要算中国各地传统美食的介绍了。看多了,连嘴也馋上了。所以,等不到春节回乡,我已经迫不及待地嚷着叫妈妈也教我做一个!

  “叶麻”亦即糍粑,是家里乡亲们在节日里常做的家乡小吃。因生活比较贫困,所以用料也比较简单,只用上便宜的糯米粉,红糖和绿豆扁就可以了。

  要做出一个甜美可口的叶麻,看似容易,但工序却不少啊!第一步我最喜欢,也是自愿负责的,就是攀上屋前的菠萝蜜树摘叶子,这事情可难不倒我。三下五除二,不须一刻钟,我已采摘了足足一篮子绿油油的叶片,然后把它们洗干净备用。勤快利索到不得了,连爸爸也夸我呢!

  接着我将蒸软的绿豆扁加上红糖混合搅磨成豆泥馅料放在盘子里。而这时,妈妈也正忙着将糯米粉加入糖水搓成面团后,再切成大小等分的小面团。然后爸爸,姐姐和我一起动手,将手中的小面团捏成小圆盘形状,将豆馅放在中间再搓成小圆球,由妈妈小心翼翼的放进“饼模”里均匀挤压,之后反转轻轻一拍,一个个漂亮精致的糍粑便做好了,最后再放在叶子上面就可以了。

  终于可以上灶蒸了,看着缕缕白烟徐徐升起,还不时传来一阵阵的米香,巴不得马上就把它放进嘴里。漫长的三十分钟终于过去了,终于可以出锅了,晶莹剔透,还飘散着阵阵甜香的糍粑,我连忙伸手拿了一个,迫不及待的要咬上一口,品尝一下自己亲手做的糍粑是个什么味?啊!好烫啊!差点没拿稳掉到地上了。咬上一口,感觉软软糯糯,甜丝丝的,好美味啊!真的要说上三遍,好吃!好吃!好吃!

  一个小小的糍粑,令我深深体会到制作人的那一份心意和诚意,心中的幸福和温暖实在是刻骨铭心,永世难忘。那也是最弥足珍贵的家乡味道,妈妈的味道!

家乡美味作文11

  我的家乡在德州,一提到家乡的味道,德州扒鸡,这个名字就在我脑子里浮现出来,德州扒鸡的商店可谓是遍布了各个大小城市的街头巷尾,想不让它深入人心都不行,我爱德州扒鸡。

  德州扒鸡素有“天下第一鸡”的称号。德州扒鸡外表金黄,里面的肉白白嫩嫩的,散发着阵阵香味,令人垂涎三尺。尝一口外酥里嫩,越嚼越香,让人吃一口就停不下来。

  德州扒鸡的小故事更是有趣,据说康熙年间德州有一家鸡店老板从来都是亲自制作扒鸡,一天因为有事外出,他只好把鸡用各种调料腌制好,叫店小二煮鸡。可是老板走了没多久,小二竟然打起了盹,鸡煮过火了,可是没想到经过这么一煮,鸡得香味完全散发出来,鸡香诱人,引得路人纷纷购买。

  小时候,我家人也做过扒鸡。首先我们捉一只家里养的鸡,去毛,取出内脏,清水洗净,将其左右翅膀和腿骨两爪塞入鸡腹内,晾干水分之后,用各种调料腌制两小时,等入了味,再起锅倒油,加热,油热以后,把鸡放入锅中炸一下,炸制金黄色捞出,沥干油。锅内加清水,把炸好的鸡放入锅,加入调料生姜、花椒等等再煮一小时,尽管家人做得特别用心,但味道就是比德州扒鸡逊色多了。

  妈妈在家请客,必备的一道菜,就是我们家乡的德州扒鸡,每次扒鸡一上,几乎所有的孩子都围了上来,你一个翅膀,我一个鸡腿,不到几分钟的时间,盘里的扒鸡就不见了踪影。

  直到现在,一想到家乡的德州扒鸡,我总会不自觉的咽口水,我喜欢家乡扒鸡那浓浓的香味和那外酥里嫩的口感,如果让我们家乡的人说最喜欢的家乡美食,那肯定是德州扒鸡莫属。

  我爱我家乡的扒鸡。

家乡美味作文12

  我的家乡在湖南,那里的美食别有一番风味。是饺子吗?不。是粽子吗?不。是臭豆腐吗?对了,你们猜对了!下面,就让我为你们解说湖南臭名远扬的美食臭豆腐吧!

  据说是一个叫王致和的人,他考试落榜,由于祖传是做豆腐的,为了省吃俭用,他一边学习,一边卖豆腐。时值夏天,有些豆腐卖不出去时,他又不舍得扔,于是就把这些豆腐放在一个坛子里放盐腌制着。第二次考试,王致和依然没考上,就决定放弃考试,继续卖豆腐,他想起了之前腌制在坛子里的豆腐。一打开坛子,一股臭气缓缓上升,瞬间,整个屋子里充满了臭气。可他不甘放弃,拿着筷子沾了一点放进嘴里,发现臭臭的气味里却带着丝丝香气,让人味蕾大开,好吃至极。后来经过街坊邻居的宣传,这豆腐就成了家喻户晓的特色美食臭豆腐。

  今天希希老师就在课堂上为我们带来了臭豆腐。臭豆腐的形状四四方方,披着一身黑乎乎的皮袄,泛着光泽。闻起来非常臭,这气味简直可以传到十万八千里。在希希老师的鼓励下,我鼓起勇气吃了一块,不吃不知道,一吃吓一跳。一股麻辣味瞬间在唇齿间蔓延开来,我的眼泪水不禁夺眶而出,瞬间满脸通红,咽下去之后,口中却莫名地传来一股香味,让我忍不住还想再吃一口,这时候,我仿佛已陶醉在这麻辣的臭香味中,真是此味只应天上有啊!缓过神来一看,其他同学早已经口水直流三千尺了。

  希希老师还告诉我们臭豆腐是怎样制作的。先把油放进锅里,等烧开以后,把豆干子放进去炸,臭豆腐好像孙悟空在锅里翻着筋斗云,直到中间隆起一个泡,再捞上来,接着钻两个洞,把调料放进去,最后加葱花、香菜,来一个锦上添花,香喷喷的臭豆腐就做好了。

  听了我的介绍,怎么样?你是不是已经直流口水了呢,欢迎你来我的家乡品尝臭豆腐哦。

家乡美味作文13

  我的家乡——姜堰的美食,各种各样。有香浓美味的梁徐刘肉面;有清淡而又香醇的甲鱼;还有百吃不厌的四喜丸子。但是,我最钟爱的还是溱湖八鲜中的簖蟹。

  为什么要叫簖蟹呢?这个大家一定都不知道吧。哦,原来这种簖蟹原本也叫螃蟹。可是姜堰人发明了一种叫簖的东西,簖是一个由许多鱼网而组成的大鱼网,簖划分的一些溱湖水域。这些地方是由螃蟹生存的,一些身强力壮的大螃蟹将这片狭小的水域中的食物吃光了,于是它们便要翻过簖,而到另一片水域去生活,繁殖后代。这些翻过簖的大螃蟹便是身强力壮的,被称为簖蟹。而那些没有翻过簖的年老体幼的螃蟹便不能称之为“簖蟹”。

  簖蟹们得以生存下来后,便被拿去到市场上被卖掉,煮熟了吃。簖蟹还没被煮熟食的时候长着两个又大又坚硬的钳子,他们一直挥舞着自己的钳子。钳子上还长着几根黑毛,似乎在炫耀着自己的与众不同。簖蟹全身呈青灰色,如同一位身披绿铠甲的将军,正拿着两把宝剑要和敌人决一死战。

  可是当簖蟹被煮熟的时候,它就威风不起来了。簖蟹全身通红,两个大钳子有气无力的塔拉在盘子上,另外六条腿和两个大钳子一样,无力极了,活像一位被敌人打的落花流水的士兵,侥幸逃得回来,这无力地趴在地上。

  簖蟹,真可谓是一道绝无仅有的美味,俗话说得好:“蟹肉上席百味淡”果真如此,簖蟹肉香嫩美味,再沾上一点醋,真令人垂涎三尺。蟹膏呈半透明,黏糊糊的,吃起来像口香糖一般,还是很美味的。蟹黄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蛋白质、脂肪、磷脂、维生素等营养素,营养丰富。吃上一口能活到99岁。

  簖蟹是一道十分美味的名菜,营养也十分丰富。它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味觉上的享受,还展示了家乡人的勤劳、智慧。希望大家都可以前来品尝一番!

家乡美味作文14

  不知为什么,这几天特别想念家乡的刀削面。今天早上,一直忙忙碌碌的妈妈终于答应晚上给我做刀削面。

  晚上,我回到家,妈妈早就做好了准备。一长条面块正静静地卧在砧板上,它大概有五厘米宽、一厘米厚吧。接着,妈妈把油到入锅中,然后倒入切好的肉丝翻炒起来,等到肉丝半熟,再把番茄块放入锅中,最后倒入热水,放上雪菜。不一会儿,一锅热腾腾的汤就好了。我在一旁催促道:“好了没呀?”妈妈说:“你个小馋猫,面都还没下锅呢!”说着,妈妈一手抓起面块,一手操起菜刀,刷刷刷,菜刀在妈妈手中熟练地挥舞着,面片儿像一条条活蹦乱跳的小鱼纷纷跃入锅中,看得我眼花缭乱。我心中不由暗暗赞叹:“妈妈的手艺真神啊!”

  不一会儿,刀削面出锅了。白净净的面,配上红红的番茄、黄黄的雪菜、绿绿的香菜,就这颜色,早已勾起我胃里的馋虫。这时,一股香味扑鼻而来,我连忙端起碗喝了一口汤。呀,太烫了!真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啊!

  我还是先吃面吧。轻轻嚼下去,绵软又不失嚼劲,清淡中带着甜香。一片两片三片……再小心翼翼喝上一口汤,呵,那么鲜,那么醇!我禁不住这美味的诱惑,一边哈着气,一边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当一片片刀削面伴着汤水一起进入我的嘴,在满足了我的味蕾极大的享受之后,进入我的胃。不知不觉中,四碗下肚。这时,我才发现,肚子已经被撑得滚圆滚圆,像个小皮球。

  这就是妈妈做的刀削面,它比我在别处吃过的任何一家店的刀削面都要好吃。也许,它有着独特的家乡的味道吧。

  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也想尝一尝我家乡的美味——刀削面呢?

家乡美味作文15

  “民以食为天”,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风味小吃,我们阳谷这儿也有一种美味,那就是五更炉熏鸡。即使是北京的烤鸭,德州的扒鸡,山西的刀削面,还是西安的羊肉泡馍,在我的心中都不如我们阳谷的五更炉熏鸡。

  五更炉熏鸡非常特别,因为它是用梨木生火,熏蒸而成的,所以一打开真空包装袋,一股浓浓的鸡香扑面而来,看着都会叫人直流口水。再看五更炉熏鸡的造型,它两腿盘起,爪入鸡膛,双翅经脖颈由嘴中交差而出,全鸡呈卧体,色泽金黄,黄中透红,远远望去似鸭浮水,口衔羽翎,十分美观。至于五更炉熏鸡的味道,那更不用说了。撕下一块鸡肉,放在嘴里,舌头还没品出其美味,就咽进肚子里去了,五更炉熏鸡肉香而嫩,且无渣,连骨头都是酥的。

  如此的人间美味,它是如何来的呢?传说明洪武年间黄河发水,连年战乱,全国各地灾荒连连,人烟稀少,尤其以山东、河南等地最重。于是官府决定从没有遭受战乱的山西洪桐县等地移民,集结到老鸹窝大槐树下一起迁往山东等地。其中有张姓兄弟也在迁徙之列,由于官府规定同族同姓不得迁住同一地方,于是弟弟改姓李,并如愿一同迁往阳谷。第二年中秋节,弟弟五更起床,打算煮只鸡去看望十里之外的哥哥。他忽然看见厨房的梨木,于是顿生一计,用梨木做柴支炉生火将鸡熏蒸起来,以寄离乡之情,思兄之苦。结果到哥哥家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这一做法逐渐被人们效仿起来。后人在此基础之上,改进工艺和配方,演变成了如今的一种地方名吃。

  五更炉熏鸡以独特的口味风靡全世界,出口日本、新加坡、瑞士等许多国家。朋友,想品尝如此美味的五更炉熏鸡吗?那就来我们阳谷吧!

【家乡美味作文(合集15篇)】相关文章:

1.家乡美味作文

2.家乡的美味作文合集15篇

3.家乡的美味作文(合集15篇)

4.家乡美味汤圆作文

5.家乡的美味作文

6.家乡美味优秀作文

7.美味的家乡作文

8.家乡的美味

上一篇:写家乡环境的作文 下一篇:写家乡环境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