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作文

2021-08-11 国学

  在日常学习、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国学作文9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国学作文 篇1

  导语:国学经典,不但给人们学习、生活带来了帮助,还让人都知道了做人的道理,也是人们生命里一盏明亮的灯,照亮了人们前行的路,未来的路就算再崎岖坎坷,我也会迎难而上。

  所谓“国学”,即中国之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学术与文化,它的内容涵盖文学、医学、音乐、戏剧、绘画、书法等很多方面,蕴藏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血脉。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学习、传承、发展国学经典?在教育实践中,我校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

  一、国学经典进教材,物人交互使国学经典更显生机

  中国思想和文化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国人对国学经典的继承和发扬。作为炎黄子孙,批判地继承中国古文化,辩证地学习外来文化,两者的有机结合,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使国学经典得到不断丰富和延伸,从而使中华文化更具有生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纵观中小学教材,内容无不渗透着国学经典的精髓。孔孟之道、国学精粹在每个学科中都不断呈现。在学习的过程中,现实与历史的交汇,学生与国学的交融,让国学经典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得以延伸和发扬而显得生机勃勃。

  二、经典诵读进课堂,师生互动使国学经典流光溢彩

  现阶段的学校教育中,除了教材中渗透着国学经典外,我校积极探索“经典诵读进课堂”。我们的做法是:

  在经典诵读内容上,采取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分配原则,分学段进行古诗文的诵读。低年级的以语文课本、唐诗、《三字经》为主,重点是诵读,意在培养兴趣和习惯;中高年级扩展到《弟子规》《增广贤文》《论语》片段等,其中对《弟子规》的学习纳入每学期考试考核的范畴,重点是理解,意在引导学生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

  在经典诵读方式上,创造“三条途径”,即“听”“抄”“赛”。听,即听广播。学校开设有“校园之声诗文小广播”,其内容有诗文朗诵、赏析以及有关古诗文的趣闻轶事等。抄,让学生做诗文卡、办手抄报、制诗文集。赛,即按班级、年级、学校逐层举办诵诗会活动,全校师生参加。

  在经典诵读过程呈现上,力求灵活、多样、有特色。我们通过“古诗角”“古诗配画”“诗词表演”、伴奏诵读、改编诗文剧表演、书写古诗文等形式,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学生在精彩的学习过程中,兴趣更浓,参与度更高,创新意识更强,达到“抛砖引玉”“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三、国学思想进家庭,家校共营使国学经典发扬光大

  通过“小手牵大手”“家校联手”等方式,使学校与家庭因教育联系得更紧密。我们学习国学,我们诵读经典,目的就是要让国学思想得到继承和发扬,能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能影响社会形成健康的舆论、习俗。国学思想通过学生带到家庭、带到社区,我们欣慰地看到通过孩子,国学经典在影响家庭、影响社会。

  家校联手“国学思想进家庭”,我们的做法有:发放或推荐国学书籍资料、影视制品给学生;动员广大学生家长陪孩子一起学国学、诵经典,探讨国学伦理道德精神和哲学内涵;利用寒暑假举办“国学进家庭”主题实践活动;举办亲子诵读活动等。通过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一方面,家长乐于利用国学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家长的言行举止必然受到国学影响,国学思想警示家长,劝诫家长,逐渐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这样,国学的作用发挥到最佳境界。

  国学经典传承文明,接续未来,让我们的人生更加丰盈优雅。学习国学经典,有利于培养孩子高尚的道德情操,可以提高孩子的文化素养,能促进学校、家庭的和谐,是培育优秀子女的法宝,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重要武器。在中小学大力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不但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而且是社会和谐、国家繁荣、民族复兴的重要法宝。让国学走进教材,走进课堂,走进家庭,让国学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作为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

国学作文 篇2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办公室丁丽娜老师是个女诸葛,听其言,经常令我脑洞大开。这不,本次的“舌尖体”就是从她那里获知。

  很喜欢玩文字游戏。带着一帮学生,玩文字游戏更是不亦乐乎。以前玩过“说明书”、玩过“剧本”、玩过“控告信”、玩过“宝塔诗”。这次,一听可以玩“舌尖体”,全身细胞顿时活跃起来,这个学生一定喜欢玩,也一定能玩得得心应手。

  “舌尖上的中国”也看过几集,其语言很有特色,也很风趣。往俗了说,就是“有话偏不好好说”,偏要“折腾着说”……

  适逢本单元介绍民风民俗,可以结合这个写法介绍民间小吃,就这么定了!

  从网上找了一些“舌尖体”语言,读给大家听,引来一阵笑声:“老师,这‘舌尖体’不难,不就是把蔬菜当作人来写吗”?

  孺子可教也!

  挑选自己熟悉的一道菜,动笔开始涂鸦,不一会儿便交上来片段若干,读罢,顿觉赧然:六年级学生,已然情窦初开,感情生活貌似比成人还丰富。所有的蔬菜,但凡是A炒B或炒C的,一律谈起了恋爱。其语言之俏皮之老练,令我惊讶。只是在描写的时候,一味夸张地写它们之间的相遇,倒把制作方法和口味给遗漏了。

  拿了学生习作,再度讲评,夸张要有度,描写要结合材料介绍、制作过程、佐料、菜品的色香味……讲完,继续修改。

  少顷,学生习作基本完成。一读,口水狂飙。虽介绍的均是下沙本地家常菜,然,在它们的笔下,却成了一出出充满感情色彩的艳遇,且色香味俱全。读之,令人捧腹。

  “舌尖体”文字游戏结束,欲罢不能,心里不禁浮想联翩,接下去我们该玩什么呢?三国体?甄嬛体?古文体?红楼体?对,一个个玩过去,玩它个天翻地覆。让他们看看,六年级学生,玩文字游戏,一样能玩得风生水起。

国学作文 篇3

  学校自开展国学经典诵读以来,师生风貌发生可很大的变化,语文学科建设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学习着,实践着,收获着,快乐着,我们有这样的体会:

  一、有效地促进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发展。诵读国学经典活动的开展,不但拓宽了语文教学的时空,而且推动了学校德育工作、校园美化等各项工作的开展,也促进了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的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校园文化建设。诵读活动实现了育人和学校“三风”建设的结合,使教师的思想观念得到转变,师生的“精、气、神”得到提升,使学生的行为习惯进一步规范,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进一步得到提高。

  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国学经典,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好材料。首先,国学诵读对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起到了积极健康的作用。其次,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对经典一遍遍地诵读,每一遍都是一个感知过程。在反复诵读中,诵读的水平在步步提高,诵读者的理解、体会也在层层加深。“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学生在朗读水平大面积提高的同时,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大大提高。然后,是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不但提高文学修养,而且开阔了视野,知识面不断扩大。最后,促进了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俗语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厚积薄发”。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素材,才能“厚积薄发”,“下笔如有神”。诵读可以使学生积累大量的妙词佳句,他们的语言“材料库”在诵读中不断地丰富,而且在诵读中也学习到一些表达方法。从学生的一篇篇习作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天天在进步。

  为了培养学生们的诵读兴趣,我尝试了多种方法,以下就培养小学生诵读兴趣的探索和思考与大家分享:

  一、介绍诵读意义,教师体验先行

  经典中蕴含着大量的“言外之意”和“弦外之音”,这些内容只有通过我们亲身的诵读才能深刻体味,也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我们才能够亲近和获得圣人们的“不言之教”。诵读,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学习方式,最核心的原理不是当今科学界所采用的'逻辑推理,而是一种“直觉启发式”。这一点作为当前我们学习内容与方法的重要补充,理应保持与国学经典内容相匹配的特有的学习方式,而这一学习方式能否教给学生,首先与教师自身是否正确认识诵读密切相关。教师对诵读意义的了解和介绍是以其具备一定的诵读实践为基础的。对于诵读的意义,我在教学之前已经实践过一段时间,取得了一些初步的体验,这一点恰恰是非常关键的教学准备环节。因为,教师体验先行是学生诵读的第一步。

  二、建构诵读环境,体验清静自然

  在诵读之前,给学生放一些轻柔的民族音乐,引导学生在音乐的伴奏下,放松身心,感受心灵和身体的宁静自然,缓解和消除平时的紧张或压抑感,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现代社会环境下的传统文化教学,如果是在喧嚣忙碌的城市氛围中,这种氛围本身与经典文化所要传递和表达的宁静、悠远是不一致的。如果学生们找不到清静自然的身心感觉,那么经典诵读也往往停留在动口不动心的状态,难以深入体会经典的博大精深。事实证明,学生也非常喜欢这种音乐沐浴下身心放松的体验。也许在人们日益忙碌的现代社会,哪怕是片刻的身心放松,找回清静自然的感觉,

  三、有声有色,音声相合

  针对很多学生诵读一段时间之后出现的兴趣减退和注意力分散的问题,笔者曾运用“内观经典诵读法”,让学生们尝试在熟背的基础之上,闭目回想经典中的字句。这种方法不仅可以解决注意力涣散的问题,还可以激发学生右脑的图像思维,让整个诵读或背诵的过程不那么枯燥,而是“有声有色”,进一步提升诵读的兴趣。

  尽管国学经典诵读有以上诸种方法,但并不是所有学生都能感受到诵读的兴趣。这时,教师的亲身示范与表演,鼓励学生勤于实践,经受住最初一段时间的“无聊期”,逐步找到诵读的乐趣与感觉,是非常重要的。 前一阶段如果唤起了学生的思考和共鸣,那么下一环节学生就会更有热情和参与意识,自然也会把这种学习的喜悦感和收获感带入到诵读环节中去,有助于他们静下心来专注于诵读体验。总之,培养学生的诵读兴趣,是让学生接近国学经典、体会国学精髓的重要方面。

国学作文 篇4

  国学,你是沙漠中的绿洲,给我希望;国学,你是黑夜中的明灯,给我光明;国学,你是阳光雨露,沐浴我茁壮成长。国学,是我的最爱。

  现在,我已经跨入国学的大门,准备去这浩瀚的知识海洋畅游。国学,能让我读圣贤书,立君子品,做有德人,与经典通行,与贤为友;国学能让我解更多的课外知识,让我学习做人的道理。让我们做国学的好伙伴,国学的读者吧!

  《论语》教我们做人要政治磊落,要视仁德;《弟子规》教导我们为人处事的规范;《孔记》告诉我们修身做人的准则;而《大学》教导我们要格物致和……

  说实在的,我觉得古人挺幸福的:小时候就有这么一套叫你怎没做人的书,使自己不断改善。“德”是《弟子规》主要讲的内容,他教会你如何尊重长辈,爱护小辈,孝敬父母老师,关心兄弟姐妹。时时刻刻都要以“德”为先,分分秒秒都要以“孝”为重,真正的做到尊师重道、尊老爱幼。

  学习《弟子规》之后,我感触特别深刻,因为自己平日里的一些举动,使自己对《弟子规》有更深刻的解。当我读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的时候,我想到自己,脑子里浮现出一幅画面:在学习的太少太少!时间抓得不紧;在处事做人上还有很大差距。

  记得有一次,我正在聚精会神、津津有味的看着电视,忽然听到奶奶叫我:“吃饭彤彤!”而我对着电视机跟奶奶说:“知道,一会就来。”接着又埋头看电视,奶奶一而再再而三的催促才来吃饭,这是多么不应该啊!

  国学是我们中华民族丰富的传统,文化瑰宝,传承国家有利于提高民族文化素质,使人们共享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提升境界,我们一定要抓紧时间学习这经典的国学,去品味其中的真情实感,学会出事,学会做人。

国学作文 篇5

  窗外,梧桐细雨瑟瑟其叶,随风摇记忆。

  手捧一卷古书,端一杯清茶,如今于我已成为了一种享受。

  《三字经》、《大学》、《论语》、《笠翁对韵》……怎能不感叹,中国国学,实在是博大精深。“人之初,性本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知止而后善”,“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晴空”……莫道不消魂,却不禁想起初识“国学”二字时,是怎的另一番模样。

  那时年纪小,约摸五、六岁光景。外祖母不知从哪寻来一个“国学诵读班”,连哄带骗地把我送了进去。说是对小孩子的将来有好处。可怜我那时,《三字经》对于我来说无异于天书,虽说因从小就开始认字所以认得来,但我哪知道“人”哪里“本善”、“性”哪里“相近”而“习”又哪里“相远”呢?都是些枯燥无味的无用东西吧!哭着闹着不愿去,自打上第一节课后便开始了。父母亲没办法,只好让我不去上课。但外祖母不知怎么知道了,大道理小道理说了一堆又连带着将父母亲骂了一顿,便担起了“押送”我去上课的担子。没办法,迫于外祖父的“淫威”,我只好屈从,哭哭啼啼不情不愿去上了课。一直到小学二年级时,那个幼儿园搬迁了,国学诵读课也没有了。但国学的意蕴我未曾忘却。

  随着时间的流逝,年龄的增长,对于那些国学经典我已不再厌倦。而对于他们的意思,我也方能略知一二。如今再想来,倒是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国学,如“逃之夭夭,灼灼其华”。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其意味,便都蕴在其间。

  与国学结缘,而今已近十年。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十年,我从一个稚气的小丫头片子长至如今这番,对于国学的理解也方能更深一个层次。国学,让我回味无穷。一个句子,能体味出千百种情千百种感,看你有的是哪般心。

  其实,国学也像一杯清茶,刚入口时,你不懂它,便感觉到十分苦涩。但细细品尝体会后,诗茶香化开,弥漫在舌尖上的就是无尽的甘甜。余味袅袅,茶香不断。回味,便也无穷。

  国学,让我回味无穷。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国学作文 篇6

  两点五十五分,准时调到少儿频道,诵读经典、传承美德、知行合一、学以致用,听过好几遍的口号,早已牢牢地记在心里。

  又该播出“国学小名士”,经典诵读大赛的节目了。

  第一轮比赛,我爱记诗词,根据关键词回想学习中积累的古文,诗词,第一个出局的五分,然后十分,十五分,依次排列到第五个,也就是唯一留在场上的一个,二十五分。

  这一轮比赛,不仅仅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实力,也让我们积累了许多从不知道的知识,是那么的深渊。就连最小九岁的一个孩子,也非常强。

  第二轮比赛,名家对对碰,由孩子们扮演的不同角色的诗人,手中的题目分别是代表不同的分数,选手选择人物进行答题,答错后,扣除诗人代表的分数,答对后,加上分数。但不会出现负分 这一关是好笑的一关,也是至关重要的一关,如果分数清零,那么就很难追分,容易对分数排名造成影响。

  第三关,是我认为最有意义的一关,德之考验,这关的测验看以看出孩子们对不同时间和地点,不同人物发生的事情会有哪样的做法。又会有怎样的解释,每一位评委只能投一票,一票代表十分,投完票后,将选手按分数多少排入总名单,比赛就到此结束了。

  这场比赛,很激烈,选手们又像兄弟姐妹一样互相关爱,有欢笑,有泪水,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快乐。

  经典诵读,真是个有意义的活动。

国学作文 篇7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着五千年文明的民族。五千年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让无数的中华儿女为之敬仰,为之骄傲!然而,丰富多彩的,多元化的传统文化却遭到越来越多人的误解。

  当今国学更多的被误认为就是儒学,更多的人其实只是在放大儒学,并非真正发挥国学。其带来很大的负面效果,直接影响着当代人对多元化传统文化的误解,特别是学生。导致他们将个人追求和兴趣锁定在不一定适合自身发展的仕途或钱途上。要真正有效果地发扬中华国学,重塑中华文化,使中华文明再获辉煌,国人必须正确认识国学。

  国学,实乃“一国之学问”。中华国学不单单指儒学,其包括了诸子百家,显学隐学,庙堂江湖,正史野史,主流民俗的一切智慧与建树。

  正确认识国学,我们可以发现,如果中华国学是一片生机勃勃,广阔无际的森林,儒学是一棵最高大,最茂盛的参天大树。但我们不能因为一棵树,而忽略了整一片森林。儒学是中华文化这顶华丽皇冠上最耀眼的明珠,我们喜爱它,崇拜它,可我们不能沉迷它,更不能只看见它而忽略了皇冠上其他的金银珠宝。纵使再好的东西,都有不好的一面,正所谓金无足赤,儒学也并非圣学,总会有瑕疵的。君不见范进被科举制度的腐害,孔乙己的清高无赖,整天“之乎者也”……古人过分地推崇儒学,到头来,只是苦苦的载进了无底的深渊,忍受着身体上,心理上的无尽折磨。现在的人们也同样一味地追求儒学,大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何谓圣贤书,无非乃儒家之经典了。如今很多人除了会读书,基本什么都不会了,无数所谓的考试状元,都只是考试中的统治者,生活中的无知者。发挥中华文化的重担,他们是否能挑起呢?

  更何况,要发挥中华文化,不是只发扬儒学,更应发扬诸子百家的优秀学问。只有正确认识国学,联系儒学和诸子百家之学,中华之学问才更加博大精深,才能辉煌依旧。

  细细品读诸子百家之学,你会为其卓绝的智慧而赞叹。你能学习到墨家的兼爱思想,道家的“道法自然”,法家的法律术治,阴阳家的风水地理天文历法,纵横家的政交谋略,名家的逻辑推演……

  认识中华国学,重塑中华文化,再创辉煌文明!

国学作文 篇8

  搁下笔,拿出一本《唐诗三百首》,一头扎进诗中,品味那世世相传的诗。

  我从小就爱国学,依稀记得小时候摇头晃脑地吟诵《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那三字一句的《三字经》,在我心田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后来,我变本加厉,有空就钻进国学中不能自拔,藏在国学里,陶冶情操,放松心情。

  我爱那气势磅礴的豪放词,一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扣人心弦,激荡人心;“浊酒一杯家万里”,把平静的心激起一道道巨浪……

  我也爱杜甫的悲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也爱李白的激情“将进酒,杯莫停”;还爱柳永的凄清“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更爱岳飞的豪情“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在我爱着的国学中,我知道了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认识了屈原,认识了他的爱国情怀。

  在藏入国学的时光里,一切尘世的烦恼皆抛掷于外,到处是国学的甘霖。

  有一次,我正在埋头阅读国学,“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离骚》字字刻骨。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蜀道难》铿锵有力。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柳永笔下的杭州繁华至极。

  “红酥手,黄藤酒”,《钗头凤》凄凉悲哀。

  抬头,国学经典在脑海中投下一道影。回头,妈妈板着脸,双眼紧盯着我,“我说多少次了,让你去洗漱睡觉”。不好,藏在国学中的时间长了点。

  藏在国学里,不仅消除了烦恼,也熏陶了心灵。

国学作文 篇9

  “国学热”成了时下最热门的词眼,从易中天到纪连海,从于丹到王立群,从《三国》到《清史》,从《论语》到,《史记》,我们深深感觉到国学正脱去古老的外衣,穿着新裳向我们走进,或从我们传承的血液中走出来。也许国学从未消失,它一直埋藏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一旦触及,全体炎黄子孙们都将响起同样的共鸣,这就是国学。

  也许易中天的如日中天很大原因要归于老少皆宜的选材上——三国。三国是一段历史,并不仅仅是小说的演义,无论真实的历史是否如罗贯中笔下那么传奇,神气,惊险,我们都乐意被这位讲者吸引,站在肃穆的讲台上,这个总是穿着朴素中山装的老先生用他幽默而不失严谨的语言将我们深深抓住,久久驻足。是他,让我第一次看完了《三国演义》,也是他让我首次隐约触到国学的裙边。每每看到他讲课,总觉得那些纸上的人物都一跃而起,争吵,打架,言和,结盟,不得不佩服他的三寸不烂之舌。

  不知是百家讲坛造就了易中天,还是易中天唱响了百家讲坛,想必是个双赢的局面。

  偶尔回想起第一次看百家讲台时,惊叹于它的广告之少;而现在,当易中天一炮打响后,悄然发生的变化便是广告的随着而来,想到此,心中便有种啼笑皆非的感觉。不过,仍然会时常庆幸,在节目泛滥的今日,仍有一方讲台留给那些有热情,有知识,有能力的讲师们将国学娓娓道来。国学的确需要这样一个载体,将她从遥远的古代带回现代,让现代的人们偶尔逃离喧嚣和浮躁,偶尔瞻仰,甚至触摸国学的一角。感谢这些讲师,毫不吝啬地将他们有限的知识传播无限的人,将他们有限的能力抛砖引玉出全体国民内心深处萌动的国学冲动。也许不该称他们为“国学大师”。因为我们深知“大师”不是三尺讲台就能造就的,而“国学大师”更是百年一遇,也许裴松之算上一号吧,用一句易中天很喜欢用的话来说:其实我们都是裴松之,陈寿的粉丝。

  而在这些讲师们名利双收的同时,不同的声音也越来越强烈,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也许那些所谓专家真的有话要说,也许他们只是不甘心。不论他们是出于什么目的,他们的出现是及时的,也是必要的。将国学平民化的道路上需要他们来提醒我们。莫将国学当成通俗文学,即使我们能触及她的裙摆,并不意味着我们了解了国学,我们必须深知,讲师们有限的知识在国学面前就如沧海一粟。

  无论如何,当国学掸去身上厚厚的积灰后,向我们走来时,难道我们不该张开双臂,膜拜着拥抱她的归来吗?

【有关国学作文汇总9篇】相关文章:

1.有关国学作文汇总5篇

2.有关国学作文汇总7篇

3.有关国学作文汇总九篇

4.有关国学作文汇总8篇

5.有关国学作文汇总五篇

6.有关国学作文汇总八篇

7.有关国学的作文:我与国学

8.有关国学的作文

上一篇:我爱国学作文 下一篇:小学作文350字:有趣的国学经典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