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

2022-12-12 观后感

  当观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

  你相信一个人用了二十年时间做一件别人认定六百年才能完成的事,并且最终出色完成了吗?

  你相信一个人在几乎没有一点儿公正可言之地仍坚持自我,并以此感化他人,布一盘大局吗?

  被常人扣上"绝对不"的事情在肖申克监狱实在太多,但好比《飞越疯人院》中所说:不试试,怎么知道呢?在这个微型世界里,我们可以看到随处的压迫笼罩在无边的黑暗中,给人以窒息的感觉。

  斯蒂芬·金直至卑微。肖申克绝不仅仅是矗立在那里的一个监狱,它就是一个巨型的肮脏下水道,除了所谓"犯人"自我安慰和狱警放肆给予的"慈爱"外,再无任何自由可言。大家在这里都面临严峻的拷问,身体和心理都不尽相同。典狱长作为幕后一切推手早就表明一切:"来到这里,把心理交给上帝,把身体交给我"因为这里隔绝,因为这里冷酷,所以即使大多数关押的人都无罪,这也只会封闭在这个空间。这个桎梏给了人们太多的限制,但人们都"身老沧洲"了吗?

  答案是否定的。安迪的锒铛入狱我们看到这个地方潜在的巨大动能和一种不可名状的感情。大家会沿袭"传统"弄哭新来的人,也会在劳役时一同发力。作为优秀的银行家,安迪洞察一切。同时他又怀揣希望,不忘大梦,赋予了大墙中、穹顶之下的众人新的苍穹。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费加罗的婚礼》为干瘪的种子带来生命的气息,将所有人濯洗得澄清无比。当整个监狱回荡着莫扎特的曲调时,当两个意大利女声吐露出听不清的歌词时,所有人感到前所未有的自由,酷似一边喝着狱警"请"的啤酒,一边干劲十足像在修自家屋顶。安迪的到来,改变了许多。也曾有过瑞德这样三十年狱史的反对:"有希望很危险,它无用,你最好认命。"但他终没有堕落,石墙关不住的,在人的内心,是完全属于自己的希望!

  当囚犯心底里一丝尚未完全泯灭的东西被再度唤起。或许这片刻的清醒,刹那的释放,将带来更沉重的压抑,就如揭开伤口上的血痂。但更多的,绝对的,如同纯粹的友谊相遇在太平洋小岛的阳光沙滩上。笑了。

  我相信,瑞德不后悔自己输了两包烟,安迪也不后悔自己前进的步伐。他是有思想的极突出人物,从小锤和海报的交易开始,到帮典狱长洗黑钱。实际上都按照他的设想步步进行。他作为脱离"制度化"苦海的人,摆脱内心一切无用功后,坚定要出去的信念,为的是对自由的渴望。

  面对权威,潜移默化的经历教导我们:不应该在制度化下失去自我。即使我们从小接受,即使它只是约定俗成。我们被告诫墨守成规做好一切来获得认可,甚至也许我们也变成它的一部分,但统一的节奏中总有无形的力量,让我们去追求,去留住一些东西。在它们消灭殆尽之前。此可谓自由,也可谓价值。是成熟后不再向周围呼告的大气,是成熟后不再向他人乞求的无奈。

  步履匆匆的我们应该偶尔驻足,跳出来看看自己的模样。我们终会知道,习惯于另类的人们将付出巨大代价来习惯本来属于每一个个体的自由。

  在屋顶上,安迪脸上露出异样的微笑。这一幕在私自播放乐曲时再次展现。最终这一切都成为了那个爬出五百里下水道向天呐喊,闪电做陪衬的世纪性一幕。我们仿佛看到信念刺穿重重黑幕,在暗夜中打了一道夺目霹雳。亮光之下,我们懦弱的灵魂纷纷在安迪张开的双臂下现形,并且颤抖。

  如果我在肖申克,我会是谁?如果你在肖申克,你呢?

  呈现在我们眼前的一切,包罗万象,又万物归一。《肖申克的救赎》把生命变成了一种残酷的选择。肖申克的救赎是我们简单生活中值得一再回味的东西。相信自己,不放弃希望,不放弃努力,耐心地等待生命中属于自己的辉煌,这就是肖申克的救赎。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2

  当某一天,睁开惺忪睡眼,却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不属于自己的公堂对决,面对的是那些腐朽昏庸的官员丑恶狰狞的嘴脸。挣扎中,芳华逝去,流年已改,在监狱的铁栏杆中穿梭徘徊的陌生身影记录着匆匆流逝在鬓边的时光,你会怅然吗?

  银行家安迪,却在十九年汲汲而生的时光所结成的厚茧中,冲破了那本不属于自己的天空,从肉虫横行的饭菜,到19年来从石灰质高墙破茧而出的新生;从借用一刻闲暇满足内心的自由,到匍匐在泥泞破烂的半公里下水道终于在管口鱼跃而出的身影,无不镌刻着19年来的彷徨和内心独白。他冲破了高墙禁地,重获自由与新生;这个世界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阴暗无法达到,也接触不到,那就是希望。

  正如安迪所说:“那是一种内在的东西,他们到达不了,也无法触及的,那是你的。”曾经,他希望能够在自己的一念之间铲除罪孽的妻子和那狼狈为奸的第三者,但他没有。他战胜了自己,放弃了谋杀的念头。他明白,是他过分他专注于工作,忽略了妻子的感受,亲手酿成了这般悲惨的过错。他把那丧心病狂般的期望,换作对妻子倾注更多的爱。这种内在的渴望唤醒了他的良知,真正触及了失去理智的心,让他学会了理解和信任。然而,却因一种时间上的巧合背负上19年来的重任和永远无法赎清的罪孽,成为肖申克监狱长诺顿洗黑钱的重要工具。所幸的是,在这世界阴暗猖獗的角落,不失一丝光明曙光的召唤。他仍为狱中其他还拥有美好前程,依然肩负着重大使命的青年们一次次向州政府要求拨款重建图书馆,用阑珊篝火照亮了他人,重建了那被阴霾逐渐侵蚀的心灵所搭砌成的一道散发出万丈光芒的心墙。

  有些鸟注定是不会被关在笼子里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同样,安迪在狱中的真心朋友,生死患难之交也朝向着曾经的允诺和自己罪行的赎过而不断奋斗。他用那在乱世之间不断磨砺出的成熟而厚实的心窥透一切黑暗,用一番真诚的话语打动了假释审核员的内心:“回首曾经走过的弯路,我多么想对那个犯下重罪的愚蠢的年轻人说些什么,告诉他我现在的感受,告诉他还可以有其他的方式解决问题。可是,我做不到了.那个年轻人早已淹没在岁月的长河里,只留下一个老人孤独地面对过去。”他看破了世间悲欢离合,深邃而落寞的吐露着一番内心的独白。终于,在40年的辄返中重获新生。面对喧嚣的尘世间变迁的万物,却霎那间无所适从。但他放弃了老布那般轻视生命的想法,朝着昔日许下的愿望永不停息的奔驰而去。终于,安迪和瑞德两个老朋友在墨西哥阳光明媚的海滩重逢。与当一片满载着希望的羽毛缓缓飘荡的时候,生活便被幻化成了一首优美的圆舞曲。无论最终得到的是什么,永远是最值得回味的。因为拥有愿望,拥有梦想,一切都值得永远珍藏。

  画面在黑色的边衬下悄然消逝,演员表在黑白间轮回。思绪淡出淡起,回到现实。恰逢考试后的失意与落寞,然而正是这部欧美励志大片,用那阑珊篝火唤醒了我那尘封在不可饶恕的细小差错中的心绪,驱散了心中的阴霾与晦暗。为何不在那街角富有挑战性的挑衅下孤注一掷,朝着现在似乎可望不可即的梦想冲刺呢?尽管结局是未知的,或许会不尽人意,但只有那些重获自由即将踏上新征程的人们才能感受到这种即将揭开未来神秘面纱的激动心情。我希望跨越边境,与朋友相见握手。我希望太平洋的海水如同梦中一样的蓝。我希望一切的一切都能振奋每一颗摆渡浪子的心。

  是的,这个世界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我们无法达到,也接触不到,但它可以唤醒一颗被晦暗侵蚀的心,用阑珊篝火照亮心中晦暗的幽径,那就是——希望。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3

  第一次看《肖申克的救赎》是在高三的时候,当时充满了敬佩。现在,当我第二次读这本书时,我想到的不仅仅是钦佩:肖申克的救赎,谁得救了?那是安迪吗?好像是。

  安迪被指控杀害妻子和她的情人,被判处无期徒刑。但是随着故事的发展,我知道安迪是无辜的,但是谁又能说他是无辜的呢?故事的最后,安迪在越狱前对他的好朋友瑞德说:“我杀了她,因为我可怜的忏悔让她离开了我。”人与人之间的爱,再伟大,也需要彼此诉说。也许,如果安迪善于向妻子表达爱意,这场悲剧就不会发生了。这可能是安迪需要救赎的地方。

  安迪在监狱里救了自己19年。因为他在监狱里的所见所想,他深深明白爱别人是要表达的,也正因为如此,他冒着生命危险,用自己的知识为自己的“同事”在修房子的时候赢得了一点自由。

  “宽容的犯人,五月的上午十点,喝着冰镇啤酒,被肖申克监狱最无情的监狱官请来。太阳照在我们的肩膀上,像一个自由的人,像在修理我们自己的屋顶,我们像创造之主一样存在。”这一刻,安迪和他的同事们得到了精神上的救赎。那就是生而自由,当然还有安迪自己乐于助人。正是通过这种行为,他表达了对他人的爱。

  自我拯救从这里开始。

  当然,监狱生活也不怎么样。从第一天开始,他们就洗澡撒虱子粉,把他们带进监狱生活。老鸟对菜鸟的把戏给了它们一个残酷的教训。然后,三姐妹对安迪的骚扰和殴打并没有让安迪屈服。他仍然坚持自己的原则。每当看到安迪被三姐妹打,我的心总是悬着。心里矛盾。希望安迪不要屈服于三姐妹的欺凌,希望他少受点苦。然而安迪真的很好。他通过他的行为告诉我们什么是强大的。

  后来,安迪开始给议会写信,一周一封,写了六年。正是因为他的坚持,监狱终于拿到了一笔钱,捐了书。他欣喜若狂的时候就玩《费加罗的婚礼》。面对典狱长的愤怒和威胁,他笑着放大了声音。“如果有音乐,就不会忘记。它不能被石墙封闭。在我心里,他们控制不了的完全是你的,希望。”也许,这就是安迪演奏音乐的目的。他想给所有囚犯带来希望!

  “监狱里的高墙真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的,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后你会发现,你要靠它活下去。这就是制度化。”也许,安迪害怕他的伙伴们会在这种制度化中扼杀自由的希望。他利用自己的知识为典狱长洗钱,从而为自己的合伙人获取更大的利益。

  他每周给议会和慈善机构写两封信,把监狱里的储蓄所变成了新英格兰最好的监狱图书馆。此外,他们还帮助囚犯获得中学文凭。日子就这样过去了。虽然安迪已经在地上挖了一个洞,但他从未离开监狱,因为他觉得他应该赎回他的囚犯和自己。他妻子的去世深深地打击了他。也许,他是这样赎罪的。但是汤米和他悲惨的死亡促使他越狱并揭露了典狱长的罪行。

  于是他爬出了自己挖了19年的隧道,逃出了监狱。当他终于逃脱时,他脱下衣服,伸出双臂在暴雨中迎接新同学。我只知道自由永远在他心里。那一刻,我忍不住泪流满面,不仅为他的自由而高兴,也为他的坚持而感动。

  安迪的自我救赎,在他努力适应环境,运用自己的知识,通过朋友的相互帮助,救赎了自己,也救赎了别人的心!

  当然也救了我!我知道救赎的意义。面对厄运,不要抱怨,努力去适应。运用你的知识,和你的伙伴互相帮助。坚持信念,永不放弃!也许,面对不尽人意的环境,

  我会自我消沉;面对人际关系的困惑;我会黯然;面对学习的压力,我会放弃。但是,从安迪身上,我看到了他写信时的坚毅,挖地道时的不放弃,帮助别人时的不抛弃。他,就是我心理上的支撑点。

  从此,自我救赎,正在开始……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4

  在肖申克的'监狱里,大多的人都失去了人生的目标,失去了希望。他们被那些“叫你吃就吃,叫你拉就拉”的规矩制度化了,他们的思想被束缚住了,可怜,他们连心的自由都没有了。可是,安迪没有,他没有让那些规条束缚住自己的心。他依然有自己的爱好和理想,所以他还会有闲适的心去雕刻石头,去建立图书馆,去帮助那些囚犯找回自己。瑞德说:“希望是危险的东西,是精神苦闷的根源。”而安迪说:“希望是好事,甚至也许是人间至善,因为美好的事永不消失。”他就这样怀着坚定的信念和对世间美好事物的希望,在监狱中那度日如年的生活中找到方向,找到了救赎自己的办法。而博斯,那个年老的监狱管理员,就因为几十年来的制度化生活让他在离开监狱后迷失了自己,对生活失去了希望,最后在小旅馆里自杀。如果不是安迪一直在鼓励着,在经历过40年的监狱生活的瑞德或许也会走上博斯的路。安迪说“人生只有两种选择,要不是忙着生活,要不是忙着死亡”这是一种信念。很多时候我们也会像博斯,像瑞德,在不断的挫折失败后,我们就变得安于现实,安于失败的困境里,不愿意走出来,失去了希望。人生最可怕的不是失败,最可怕的是失去再来一次的勇气和希望。

  在后来,剧情峰回路转,安迪的徒弟知道他是被冤枉的,他知道真正的凶手不是安迪。就在安迪兴奋不已,以为自己终于有救的时候,他忘了,自己已经是典狱长的赚钱工具了,典狱长又怎么会放他走呢?在他关禁闭的时候,残忍的典狱长把他的徒弟偷偷地杀了,然后欺骗他说他徒弟是越狱不成被杀的。但是那时的安迪已经不再相信他的话了,于是,他打算自己救自己——越狱,带着典狱长的罪证越狱。这也是对自己犯罪的一种救赎。影片之所以在后来给了安迪自由人的身份,就是因为安迪已经为自己的行为受到了惩罚,坐了二十年的牢。这二十年并不是冤狱——安迪自己也这样认为——他已经为罪行受到了惩罚。所以,尽管安迪的越狱依旧是一种犯罪,但是他还是获得了自由。片子教育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我们都可能有过错,但是当过错罪不至死时,我们要身体力行并从良心上进行忏悔,但是一定不要放弃希望,要努力的解救自己,从希望中得到力量,从而走向光明!

  在这部片里有提到过关于《圣经》,典狱长曾经引用过圣经里的话语,但是,毫无疑问他只是一个伪,他是借基督之名行魔鬼的事。但是他说过一句话是对的“你们得救的道就在里面了”真正的救赎不是肉体的救赎,而是灵魂的救赎,而这个只有上帝才可以做的。

  其实我们的社会现实中也有这样的事情发生,一些囚犯在走出监狱后,得不到妥善的安排,社会对其又歧视和不尊重,导致他们失去了面对世界面对生活的勇气和希望,因此很多人再次放弃了自己,有的是不断地在犯罪,为了生活;有的在犯罪是为了回到监狱中;更甚的是,一些人彻底对世界绝望,选择死亡。这都是为什么?当然他们自己也有责任,因为没有学会坚守自己的信念,但更多的是因为社会,没有愿意再给他们一次机会。所以我们更应该反省一下现在的社会行为,是否公平。

  我想,就算是一个犯人他都会有自己的自尊。也会有平等对待的权利。所以何不用爱和宽容来接纳他们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犯罪的原因,无论知不值得同情,我们都要相信人心灵深处的那点的善良和真挚。走进一个人的故事的时候,你可能会找到原谅他的理由,可是很多时候我们只是他们的旁观者,但是我们可以学着去用爱心接纳和相信他们。

  《肖申克的救赎》给了我很多的感想,它给我最大的感想是相信希望,持守信念,努力行动!

  还记得安迪给瑞德的信的最后一句吗?“既然你都走了那么远了,那也许你能再走远一点!”所以不要轻易绝望,自己已经走到今天了,就要咬咬牙再走远一点,或许你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加油!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5

  摘要:影片中,牢狱生活到点起床集合,到点熄灯睡觉,还有图书管理员分发书来看,突然闪现的念头是这样有规律的`生活其实挺像学生时期的寄校生活。想到学校鸟笼大的宿舍挤八个人还上下铺,就顺便调侃下牢房能单间,真幸福。

  N年前看的片子,当时觉得真不错。具体不错在哪里?或许是因为结局不错,主人公最终成功越狱到达梦想之地,观影者借以给自己希望,以为自己也能达到自由的彼处。

  第一次看完后其实只记得了故事情节大概和那无比美妙的结局。多年后看到豆瓣评分介高,揣着“有那么好吗”的疑问,忍不住重温了一遍。依然觉得这是个精彩的电影,依然不明白为什么豆瓣分数给得这么高。

  影片中,牢狱生活到点起床集合,到点熄灯睡觉,还有图书管理员分发书来看,突然闪现的念头是这样有规律的生活其实挺像学生时期的寄校生活。想到学校鸟笼大的宿舍挤八个人还上下铺,就顺便调侃下牢房能单间,真幸福。

  如果说主人公Andy的毅力和坚持不懈,我们常人只要努力也可以做到。那么他的天才加全才已经不是常人单纯想要靠努力就能达到的。不得不承认有基因这种东西的存在。圣经信口背来,第几章第几节记得一清二楚,印证了一句名言:天才必是记忆力极好之人。所以作为一个银行家熟知税务章程事项自然不在话下,会计活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还是个地质学热爱者,很懂石头,似乎是雕刻家,又懂音乐,也很会教书。

  被深深打击到了。因为像我这样过目就忘的人是很容易妒忌记忆力好的人的。像这样的天才花几个月时间记得滚瓜烂熟的,常人得花个几年,天才一年间熟读的书,常人要花一辈子,于是人的学识深度和广度的差距就这么显现出来了。

  Andy这样的人是人中神品,就如同乔布斯之类,不是常人读几本励志书看几部励志电影能达到的境界。可是常人容易为这样的天才及天才的成功激动。搞不懂激动个什么劲,又不是我们拥有高智商外还付出牛逼百倍的努力。

  或许给这部片那么多的五星是因为它讲出了我们对自由的渴望并实现了我们自由的希望。可看了两遍后发觉其实它给了大多数无天赋无毅力的普通人无法自由的绝望。

  像主人公这样的天才靠毅力靠天赋也要花近二十年青春已流逝的时间去搭建自由的高塔,那些鲜有天赋却坚持不懈的人在临终闭眼前能实现愿望也算够万幸。而多数双无的普通人只会在看到自由的海市蜃楼时瞎兴奋一下。

  我说多数人没能力自由,这“能力”,不仅仅是IQ、EQ之类的资质,还有一个人内心对自由到底有多少的渴望和尊重,让自己获得自由不是基于破坏别人的自由。自由亦不是众人无病呻吟地把它当作嘴上的追求和梦想,而内心却是“我爱体制,它给我保障给我安全感”。

  与其说给这部电影评一颗星,倒不如说我们这些人只值一颗星:口口声声说着向往自由,抱怨体制化,实则心甘情愿地享受着体制化带来的好处(既然体制自有体制的自由,那就请别抱怨了);我们叫喊着崇尚自由,却在节假日欢笑着挤在人堆里去动物园海洋馆看那些被关起来的动物和它们的表演,以为动物都爱被囚禁起来给人看给人表演呢,(不知有多少动物是习惯了这样的生存方式如同影片中在监狱呆了一辈子的BROOKS,又有多少是真的爱show),当看到天鹅只能在动物园沟渠大小的水域中十秒一个来回地游来游去,飞鸟们被罩在三四米高的网下面无法飞翔,海豚不是在大海里自由跳跃,这时如果我们还能欢笑,那就请别说我们多渴望多尊重自由,也不配给这部电影五星。

  ——以此文写给自己,激励自己和那些同样缺乏或快失去毅力的人,如Andy般坚持下去,终有一天获得自己内心想要的那份自由!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6

  剧中的安迪因为妻子及其情人被杀而被诬陷入狱,并被判无期徒刑,由一个风光的银行家副总裁变成了一个囚犯,并在监狱里饱受着各种精神和肉体上的摧残,就是在这种条件下的一个人,心里还满怀着希望和梦想,就是这样的一个坚强的不可理喻的人,在那种很绝望的环境下生活了20年以后,在出狱根本就没有希望情况下,还能有勇气向他最好的朋友瑞德绘声绘色地描述他出狱后想要的生活。他在监狱里所说的那些好象天方夜谭的梦想,都是有根据的:让吝啬的警长请狱友们喝酒;会在太平洋的某小岛度过余生……最后都实现了。不管现实怎样,即使是在绝境面前,我们都应该心存希望,不是吗?就像安迪,当他最开始憧憬着要在泽华塔尼开个小旅馆买一条小船,日落看星辰,走到沙滩,踩着海浪,感受自由的时候,泽华塔尼还在墨西哥,远在天边,而他在美国的肖申克,在监狱里,连最基本的自由都没有。然而他最终还是到了那个他梦想中的没有回忆的地方,美的像天堂一样的地方。希望就是这样的一种东西,无论你自由还是不自由,在困境中或是在悠闲地享受生命,还在挣扎着或是已经置所有的一切以度外,你都可以拥有,并让你可以更加坚强地面对现实。人是要活在希望中的。

  当瑞德告诉安迪:“希望是危险的东西,是精神苦闷的根源。”面对残酷的现实,安迪却以实际行动告诉瑞德:“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它们的羽翼充满希望的光辉”。怯懦囚禁灵魂,希望还你自由。人就是不能失去希望,有理想才会对未来有必胜的信念。是的,就因为希望,安迪坚持了整整二十年的时间。二十年的时间。安迪拿来干吗去了呢?他不断的在活出自己的价值和展示他自己的才华,他一丰在鼓励着其他人要拥有梦想,不要轻易放弃。在那样的绝境下他都能深谋远虑,足足用了20年时间去打造一条自己的人生路。安迪说:“有人忙着活,有人忙着死。”。

  二十年,如果换成是我,我会怎么样?是会变的和肖申克监狱里任何一个普通的犯人一样,被现实折磨的放弃思想和希望,变成一个麻木的体制化了的人,被彻底改造,混的好一点的话可能会和老布差不多,再好一点最多也就和瑞德一样了,在监狱里做一个能够弄到东西的人,继续发挥自己的作用,活得更接近一点正常人。还是和那个与安迪一起进来的胖子一样,在一开始就向现实投降,不再挣扎,哭着求饶,最后被狱警活活打死。这些人我都不要做,我一定要成为安迪一样的人,不放弃希望和梦想去改变现实。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没有象安迪承受的那么多灾难,就更没有理由放弃勇气和希望,努力就是救赎,就有希望。换个角度来想一下,其实我们现实的生活和他们也是一样的,只是环境不同罢了。在我们的这个环境里面,我们都活的和他们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不管一开始我们会有怎么样的理想,会有多么坚定的意志,不管我们是多么的想要把现实的生活变成自己想要的种种,最后我们都只能是被它所同化了,这也许只需要一瞬间的时间,也许会用上10年、20年、30年甚至是像瑞德一样的40年,我们的意志一点一点地被各种事实消磨殆尽,我们的理想最后也会被自己所抛弃或者忘记,然后我们会象肖申克监狱里的犯人们一样,懒散地接受命运给予我们的各种安排,这就是生活——大多数人的生活。其实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做什么样的人。在我们的生活中,我看到太多的人因为一点点的挫折就轻言放弃;当环境不如自己所想象的那样时就只会埋怨这个社会,看完了这部片子后我一直在想我应该怎样面对困难和挫折,应该活出真我的价值呢?我又将怎样去影响身边的人呢?将来我们又能给自己的人生道路上留下什么样的回忆呢?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7

  信念,是一种力量,即使在残酷的监狱中,也能给人带来希望。即使身处困境,也向往自由。永不磨灭的信念,带给了人们在逆境中向往自由的动力。

  肖申克,这座监狱见证了人的丑恶,大部分人都被冤枉,在这里,度日如年,过着没有意义的生活。可就在这,在被冤枉的情况下,安迪怀着信念,忍受着痛苦,要逃出监狱,洗清自己,纵使三姐妺儿侵犯他,汤米被杀,他也永不磨灭自己的信念,永不放弃希望,找朋友帮助,发挥自己的才干,最终证明自己的清白,监狱长的罪行。

  对比生活,我们也曾深处逆境,时不时会面对挫折,而我们是否失去了信心,失去了信念?不,我们应抱有永不磨灭的信念,在困难中,永不放弃,怀着信念砥砺前行。

  永不磨灭的信念,它虽不是人人都有的,但,对自由的向往,对胜利的渴望,使它油然而生,主人公安迪诠释了这一点,在审判面前,他没法抵抗,可是,他不愿就这样在牢里度过一生,他凭着对自由的向往,信念,坚持努力,看到牢外的光。我们应从现在开始,就怀有信念,为信念而奋斗。过有意义的生活。

  同样的信念也能使我们找到志同道合的人,与他们成为朋友。安迪在监狱中能逃出来,也是靠着瑞德的帮助,两人都有着对自由的向往,致使他们互相信任与支持。

  失去了信念,即使自由,那也不过是身体上的解脱。布鲁克爷爷在狱中是和蔼的,充满信仰。然而,当他被假释时,他内心充满了对未来恐惧,社会变了,他失去了信念,茫然无措。一个人,没了信念,就好比失去了方向,这一生,都将变得黯淡无光。

  怀有坚定的信念,不要失去它,它的力量是伟大的,使我们拥有充实的生活。用信念,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三

  我观赏了电影《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给我带来了很大的触动。

  《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受冤入狱的安迪·杜佛兰不屈不挠,用一把小小的鹤嘴锄偷挖通道最终逃出肖申克监狱,成功越狱后,他以证据使洗黑钱典狱长山姆·诺顿畏罪自杀,并用与其合作时捏造出的不存在之人的身份生活,还给了狱中好友瑞德在假释出狱后的生活保障。

  这部电影深受好评,原因之一就是它的剧情跌宕起伏,出人意料,并不乏味。主人公安迪是一位敢于与命运抗争,他不被挫折打败,机智聪明、勇于行动、乐观善良、善于察言观色,成功在肖申克这所残酷的监狱中将自己救赎出。

  事实上,很多事情的发生都应该熄灭了安迪的希望,让他感到肖申克监狱根本不可能还他清白或是允许他逃脱,——比如刚入狱的无名胖子因大声哭喊遭狱警毒打致死,“姐妹花”对他的殴打,老头布鲁克斯因无法习惯处于新生活而自杀,汤米了解真相、愿为安迪证明清白却被典狱长指使人射杀了他——,可是安迪并没有绝望,他仍实行着自己周密的计划,不可思议地逃离了肖申克监狱,并过上了向往的、无人能触及的生活。

  安迪越狱后爬出下水道在雷雨中得意地张开双臂仰天大笑的那个画面,使我看到了自由、希望、自我、狂野、不羁、嘲笑。只需爬过这么一段肮脏的路,即可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他沐浴着这雷雨,感谢来自自己的馈赠,这一刻,肖申克的枷锁再控制不了他,它能够使那些曾凌驾于他之上的人都受到制裁。但这美好,当然并不如此轻易就能够得到,他需要付出的,是他人所不能忍受的。别人都不相信能够做到的、更不愿意去做的,他做到了。

  人生便是这样,不幸也许就会降落到你的头上,来击溃你一切的信念,想得到你所想要的,必然要遭受磨难。只有动用你的智慧与力量,才能够将你自己救赎。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8

  有人曾这样说过:经典作品的魅在于它不是塑梦,而是打破你的白日梦。而人却是很奇怪的生物,当那份曾恐惧害怕的被极尽全力逃避的事实血淋淋地展现它本来的面目时,人却可以战胜自己,获得精神自由。诚然,法院的一纸判书成了安迪?杜福伦下半生的决断书。即便如此对待杀人犯安迪,这一切又显得如此正常;而且,民众几乎都是这样决断:站在罪犯旁边的狱警是正义凛然的人民公仆,而凶狠的罪犯是同类中的蛀虫。因此,在社会的默认与支持之下,鲨堡监狱俨然是一个人权无法涉足的禁地。自由的狱卒是支配一切的上帝,罪犯是乞丐而自由则是永远无法满足的恩赐。显然,安迪?杜福伦是个异类。

  走在放风的广场,他的脚步悠闲地像在自家后花园;沐浴在房檐的阴凉下惬意地似在修葺自家屋顶;倾听《费加罗的婚礼》闲适地像鸟儿自由飞翔。

  我看到安迪另一个百花盛开的世界:朝着阳光,适意安详。即使置身最黑暗惨淡的牢狱,仍不能对他那份热爱生活的心态造成丝毫损伤,因此他不曾放弃也让周围的人受益:图书馆成立、瑞德拾起久搁的口琴、囚友拿到中学文凭……安迪如鱼得水。虽然这一切都得由他人向典狱长买单,但那又如何,就像他自己说的:即使关在鸟笼里也要努力飞翔。

  然而老布的假释显然带来了一个让众人意外和震惊的结果,而这似乎又是情理之中,就像老布看到的:整个世界忙成一团——忙着生或忙着死;相比而言牢狱中的生活显得简单又让人放松。瑞德假释后也遭遇了类似状况,那种乍一出狱面对着陌生世界迷茫,夜半惊醒时不知身在何方的恐慌差一点让他们再一次疯狂有趣的是这一次他们不是为了任何名利而是为了重回监狱。也许相比之下,那里让他们多了安全感,就像瑞德说的:“监狱是个怪地方,刚开始进来时你会痛恨它,而后适应它直到离不开它”;相比之下安迪似乎固执地让人诧异。二十年的时光没有耗掉他对自由的渴望,就在他过着轻松自由生活的同时谁也不会想到他竟没有放弃重归自由的念头。尤其得知自己确实无罪而又无法通过正当途径免罪时,那份渴望通过狭窄的通道直击心脏。即使几个月的独自监禁让人绝望,偿还对妻子的内疚后的轻松也足以重燃希望。我们无法体会到当安迪爬过长长的充满异味的管道时那份即将自由的坚定信念和无可抑制的愉悦心情,但至少看到海利和典狱长获罪的心情却是一样的。即使我们很难生出正义获胜的成就感,生活似乎并不那么直白与简单,就像影片自身表象的那样但至少看到这里的我有种直接的快意。当听到安迪用近乎直白的语调陈述当年被背叛的无奈与心痛,我得了一点直面生活的力量。诚然,那一片如梦般湛蓝的太平洋给了我们太多的回味与联想。但那又似乎无关紧要,只因那份感动与勇气怎么也驱不散打不掉。

  可以说,影片的制作绝不华美,以第三人称陈述的语调却让人很容易接受,尤其旁观者的身份让观众无法直接窥探到安迪的内心世界也无法判断他的下一步行动,对演员的演技要求也甚高却也使影片更加神秘与吸引人;瑞德在狱中呆了四十余年,看过许多的牢狱之事:或大或小,却以安迪的故事更为深刻,尤其他第三次假释考核的那段话让人眼前一亮,可以说这个角色必不可少与安迪相得益彰;与此同时,影片其他角色的刻画也充分显示了影片的用心:暴躁易怒的海利、残酷贪婪的典狱长、心酸偏执的老布……虽然每一个涉及到他们的情节不长却也是让人影响深刻。更让人感慨的是,抛却了美女这部影片也很有看头;而最让我影响深刻的时他用了一种深沉忧伤的氛围讲述了一个本应跌宕起伏的英雄史,成熟的剪接技巧却又突出了让人感动落泪的真感情,这或许是一个简单却有深刻的道理:生活中没那么多的大众英雄,每个人都该学着对自己负责,认真地活出自己,朝向阳光释放真性情。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9

  《肖申克的救赎》值得看两遍,甚至更多遍。大部分电影如同时装,赶一个时髦,过上一把瘾,就永远过去了。但是确实有些电影是可以沉下来的,它将在这个世界永存,比如《肖申克的救赎》。有些电影,给我们感官上的快感,让我们暂时降低智商,如孩童般地快乐;有些电影,给我们人世间没有的奇景,满足我们白日间想入非非的幻想;而《肖申克的救赎》不同,它是一部感动我们心灵的电影。

  最初听到《肖申克的救赎》这个片名,以为肖申克是个人名。实际肖申克不是这部片子中两个男主人公的任何一个,它是一个地名,即 "鲨堡监狱"。这个监狱,是座人间炼狱,不仅是因为它那里狱卒残暴、狱霸横行,而且是因为它对人的精神的磨蚀。在那种漫漫无期的禁锢中消磨生命,似乎只有全部放弃希望变成行尸走肉才能生存下来。但是在监中服无期徒刑的安迪不同意这样,他像是用一件无形的护身罩护住自己,心中永远有希望。

  《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什么感动了我们?是安迪历经20年的牢狱之灾、20年水滴石穿般地不懈挖掘,终于在一个雷雨交加之夜从500码长的污粪管道中爬出,奔向自由?是安迪的朋友阿瑞在被关押40年后在假释审查官面前那番看似无谓,却令人动容的话?("我没有一天不在后悔,我回过头去看看往昔,那个愚蠢的男孩儿犯下了可怕的罪行。......小男孩早已不见了,只剩下这个厌物,垂垂老矣。")

  ──是这些,却又不仅是这些。电影是在一点一滴的叙述中渐渐渗入我们的心灵的。如果要全讲述出来,就要把电影整个重讲一遍。是的,一点一滴地叙述,那撞击我们心灵的东西在你不设防间直触你的内心深处。即使在唯一能证明安迪是无辜的证人被监狱长枪杀了以后,安迪仍不肯放弃希望。阿瑞看到他在神思恍惚间讲述自己心中最美好的记忆与梦想,以为他快要精神崩溃了,"人的忍耐总是有限的......"他这样解释安迪。其实如果真是这样,我们也会如此原谅安迪:曾有多少人被残酷的环境毁掉啊!

  但是──这真是好莱坞式的──电影竟然不给我们这个充满必然的悲剧结局。安迪没有被命运毁掉,他获得了一个完满的结局。他重获自由,惩罚了监狱长等恶人,还与老友阿瑞在海边重逢。知道这情景是梦,好莱坞制造的梦,但我们仍然感激这梦,因为它实在是太美好了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1)篇故事。回想一下这部影片,虽然讲了那么多残酷的事,但留在我们脑海中的竟然都是美好的记忆。比如安迪冒死向看守队长进言,为狱友们赢得了一箱啤酒,大家在阳光下畅饮的情景;比如安迪不顾一切进入监狱长办公室为大家播放《费加罗的婚礼》的场面:你从来没有觉得自由的阳光是如此灿烂,莫扎特的音乐是如此美妙。那些平日里最粗劣最愚昧的人在这一瞬间都变得高尚美丽,容光焕发......这时你就明白了:为什么人类在经历了那样多的苦难与沉沦之后,还能生存,因为美好永在,希望永在。

  《肖申克救赎》值得看两遍,甚至更多遍。大部分电影如同时装,赶一个时髦,过上一把瘾,就永远过去了。但是确实有些电影是可以沉下来的,它将在这个世界永存,比如《肖申克的救赎》。有些电影,给我们感官上的快感,让我们暂时降低智商,如孩童般地快乐;有些电影,给我们人世间没有的奇景,满足我们白日间想入非非的幻想;而《肖申克的救赎》不同,它是一部感动我们心灵的电影

  最初听到《肖申克的救赎》这个片名,以为肖申克是个人名。实际肖申克不是这部片子中两个男主人公的任何一个,它是一个地名,即 "鲨堡监狱"。这个监狱,是座人间炼狱,不仅是因为它那里狱卒残暴、狱霸横行,而且是因为它对人的精神的磨蚀。在那种漫漫无期的禁锢中消磨生命,似乎只有全部放弃希望变成行尸走肉才能生存下来。但是在监中服无期徒刑的安迪不同意这样,他像是用一件无形的护身罩护住自己,心中永远有希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0

  故事是从1948年说起的,缅因州的一位银行家安迪被指控谋杀而被判终身监禁,成了肖申克监狱的一名重罪犯。在服刑期间结识了同样被判终身监禁的雷德,并成为了好朋友。安迪在狱中饱受毒打,接着凭借他超强的理财能力为狱警们作投资咨询,并帮忙典狱长洗钱。一天,安迪告诉雷德他将在墨西哥的齐华坦尼荷开家旅馆,面对既没有记忆,又温暖无比的太平洋度过余生。1975年安迪通过常年的毅力和苦工成功越狱,1976年,雷德假释出狱。二人共赴充满希望的明天。故事以雷德为叙述者,通过雷德与安迪间的谈话和雷德本人对整个故事的猜测和想象成功地塑造了安迪这个人物形象---精明,沉稳,勇敢,坚韧,坚守希望,怀抱对自由的向往。让人既满怀同情,又满心佩服。我超级喜欢作者的这种叙事策略,不温不火,娓娓道来,又不乏悬念并以此来满足读者的好奇心。

  放它们走,否则哪天你打开笼子喂它们时,它们也会想办法扬长而去。”在安迪内心深处有个牢笼,他自我禁锢的牢笼。那里面关的不是人,而是一只老虎,那只老虎的名字叫“希望”,这只希望的老虎被放了出来在他的脑子里咆哮着。对自由的渴望,对普通人生活的向往,对未来的憧憬,这几团火苗在他心中丝毫未被冰冷的铁窗熄灭,丝毫未曾因牢狱的残酷而动摇。在通往自由的道路上,纵使道路艰辛坎坷,手段有待商榷,但他却从不曾迷茫。而内心极度的压抑,众多的苦楚,以及所有付出的高昂代价在自由面前如一屡轻烟,微不足道。然而对每一个狱中服刑者来说,几十年的铁窗生涯就像一只鼻涕虫粘在他们身上,不仅甩不掉,还粘手得很,旨在消磨你的意志,软化你的精神。而安迪却像这些鼻涕虫的天敌,在战斗中,越勇,并最终获得胜利。这种胜利来之不易,集惊人的毅力和果敢于一身,实在是钦佩。

  较之于安迪,雷德身上显然不具备安迪的那种锐气和对自由的那种狂热。在监狱体制化的管理下,他显然也被体制化了。就好比《摩登时代》里卓别林所塑造的工人形象,在转动的机器面前自己也变成了铁打的机器。雷德适应了监狱里一层不变的生活,固定的作息时间和在肖申克“快乐的小家庭”。以至于被假释了之后,适应不了外面陌生的世界,还有再在商场或超市里犯点事再度回到那个曾经“快乐的小家庭”的想法。从这个角度看,安迪代表着自由,一种作者所崇尚的高贵品质,而雷德则象征着吃人的体制。这种社会的毒瘤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成了它的代言人或者牺牲品,让他们循规蹈矩,终老一生。安迪像是上天派来的天使,不是在外面为监狱中的服刑人员打理牢狱之灾的“天使”(亲戚朋友为狱中的犯人买通关系,被犯人们称作“天使”),而是给予希望和真正救赎的天使。正是在他的影响下,雷德摆脱了重回肖申克的愚蠢想法和自毁的道路,沿着安迪所走过的充满希望,自由,和美好憧憬的道路,沿着没有体制束缚,满是自由和光明的道路大踏步前进。可以说自由冲破了一切阻力最终解救了被束缚的心灵,也可以说是一次探寻内心的心灵之旅了。

  在现实生活中,其实一旦投入工作,就难免不被体制化。准确地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与社会的接触越加频繁紧密,被体制化是在所难免。以前不谙世事,曾经热血沸腾讨论过的话题现在已荡然无存,正应验了那句话,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但话说回来,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个雷德和安迪,一个是被体制化了的自己,一个是为自己而活的自己,只不过是哪个占上风罢了。有时候不说别人了,连自己都很鄙视自己的被体制化。但无论怎样,每个人又都有权利自由规划自己的人生,对吧!

  雷德:“当你生活在压力锅中时,你得学会如何生存,也学会放别人一条生路,否则会有人在你的喉咙上划开一道口子。你得学会体谅。”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1

  “我希望太平洋就和我梦中所见的一样蔚蓝。”

  “我希望…”

  故事的最后,安迪循着心中的光,去往了梦里的太平洋,一叶扁舟载起了他所有的过往;瑞德没有放弃生的希望,走向了布好的棋盘,找回了最初的梦想。他们不再被那些有罪或无罪的言论所支配,不再为堂而皇之的改造而羁绊。瑞德说:“人,要么忙着活,要么忙着死。而他们也真如此言所讲,不仅活,而且活得光亮。

  他们始终,向着光亮那方。也许过程曲折,也许人走茶凉,也许不尽人意,但我想,他们一样,真正得到了救赎。

  一、关于自由

  真正能关住一个人的。不是钢铁铸造的房子,而是心中矗立的高墙。

  谈到自由,我脑子里的第一个人,不是精心策划20年终于逃离苦海的安迪,而是那个会因为你鸟儿受伤而流泪的老布鲁斯。他的结局也许没那么完美,可我想他获得了真正的自由。我一直都认为,监狱最可怕的地方并不是劳役,也不是危楼高百尺的黑暗,而是在剥夺一个人的自由后,又摧毁了她找到自由的能力。当布鲁斯手紧紧攥着电车扶手,宛若孩童时,当他因没见过如此多的汽车,而差点被撞时,他的身体或许自由了,可他的思想却被永远关住了,瑞德说他被彻底“体制化”了,因此他才为了留下,而将尖刀逼向另一个人的喉咙,他至死都没有从心灵的围墙中翻越出去,因此只会永远被禁锢。

  如果人心是自由的,那么即使如安迪一般被关禁闭,也能在心中高歌,真正的自由不是环游世界,而是心灵的解脱,自由,与他人无关,由自己定夺。

  二、关于希望

  希望,是影片的另一个主题。安迪曾说:“希望是一个人内心的夺不走的东西。”因为心怀希望,才不会放弃活着,因为心怀希望,安迪才能坚持20年的“雕刻”。希望是最可怕的东西,因为它是一切的根源,在暗无天日的日子里,在北风萧瑟的寒冬里,希望是光明,是暖意。

  心怀希望的人不会认输,因为他相信他肯定,草木顽强,人亦坚韧,一切生命都能创造奇迹,只要心怀希望,就能如安迪一般绝处逢生,活的光明。

  三、关于救赎

  “主的审判终将到来。”

  影片名为《肖申克的救赎》,可单从内容来看,很难发现何存救赎,人性的黑暗,三姐妹的欺压,典狱长的罪恶,汤米的惨死,无处不折射着一个字――恶。很难想象,五六十年代的社会已如那般污浊不堪,但我们发现,无论何时恶终会被打败。光明会到来。只要我们相信正义的存在,他就一定会如期而至。三姐妹之手再不会兴风作浪,典狱长饮弹身亡,我想,这是上帝对苦厄之人的救赎。主的审判终将到来,有好有坏,何种救赎都取决于一个人的自身。

  自由,是安迪的救赎,死亡,是布鲁斯的救赎,重逢,是瑞德的救赎,地狱亦是典狱长的救赎。

  身处苦难的人,请坚信,救赎终将到来,主的审判终将降临在黑暗身边。

  四、关于重生

  安迪重生了。

  瑞德重生了。

  故事的结局,每个人都如获新生。安迪挺过几百码肮脏的污水,来到了蔚蓝的太平洋。而这新生,来源于他内心的光芒,因为他始终向着光亮那方。心中有光,时刻都能宛如初入世般干净坚毅。凤凰涅磐,500年一次,他心存洗涤尘世的微光,获得了重生,在人生这段长途跋涉的旅程上,或许困苦,或许也有幽暗的小道和肮脏的污水,可只要心中有光,始终向着光亮那方步履不停的走,一定会来到那片蔚蓝的太平洋。重生的含义,并不是转世投胎,奈何桥旁,而是大病初愈,而是如安迪一样心怀向往,是救赎,也是心中的光。

  也许,影片里不乏黑暗桥段,亦有灰白时光,可我想说想看到的,不外乎自由,希望,救赎,和重生。

  “我希望太平洋就和我梦中的一样蔚蓝。”

  “我希望…”

  我希望拥有生生不息的希望和没有枷锁的自由,我希望像安迪一样,拥有永不退却的梦想。

  我希望,永远向着光亮那方。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2

  《肖申克的救赎》确实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片,我看了十几遍了,每次都感触良多,还有几次激动的流眼了,男人是不太随便哭得,也许经历中想到自己类似的曲折吧。很多人在介绍上都说,安笛是在看到了监狱的黑暗才计划出逃的,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自安笛一进监狱就没打算地会待着那里,就象RED说到:他好象不属于这里,在他身上似乎有个隔离区,他迟早会离开这里的。这我觉得也就是这个人物的魅力所在,即使安分也是一种无奈。当他看到墙的质地以后,即使还没有发生后面那些使他绝望的遭遇,他就开始挖洞酝酿出逃了。

  电影给我们的启发在于:

  1、在极度艰苦绝望环境下的坚定的意志

  当主人公被冤判两个终生监禁,从人生的高峰跌入低谷以后,并没有怨天由人, ;

  只是默默忍受,积蓄力量,等待那个不知何时才能到达的机会。甚至被毒打,X奸,种种从身体到心灵的折磨。这与我们现实的一些思维不是很相似吗?合理是训练,不合理叫磨练,也许在这部电影是最好的注解。现实中很多人都在抱怨,抱怨自己的学历,遭遇,自己的工作。难道我们的情况比安笛还惨吗?要知道,成功的前提是坚强和忍耐。

  2、培养自己的朋友圈子

  主人公进监狱以后,就和red搭上关系,red也很照顾安笛。一起修屋顶就是red搞来的好差事。当然安笛马上抓助了帮狱警队长继承遗产这件事,回报了red一伙, ;

  使他更加熔入到red一帮人中。他帮了狱警队长,而没有提个人要求,而是请red ;

  他们喝酒这点很值得思考。我们做人的时候,可能为了一点小利益就抛弃了朋友,这样的人是最傻的,因为你永远也无法知道朋友什么时候能帮上你,也许这就讲:帮助别人梦想成真,你一定可以心想事成!而实际上,帮上按笛的人其实只是red,而且是小忙,那个按笛用来挖洞的锤就是red帮忙搞的。但是别忘了,没了这个小小的东西,如何才能实现后面的计划?而且重要的是,没有这些朋友从精神上的支持,他如何度过这些岁月?所以接教什么样的朋友,你就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3、结识或利用有影响力的人

  但是安笛帮忙狱警队长继承遗产,帮狱长洗黑钱,帮监狱里面的警察报税。也不能说他故意巴结,而是他知道如何运用有影响力的人去改变自己的处境,搞好人际关系,自己后来也得到很多好处。

  4、看到机会存在的可能性

  人生至少有一次改变你命运的机会,但大部分人却抓不住。这好象是郑渊洁说的。为什么抓不住,我看还是大部分人看不见那就是个机会。机会蕴藏在小事中。当安笛在墙上刻字的时候,掉了一块土下来。他马上预料到这是个机会。还有他帮狱长洗黑钱时,也看到这是机会,才留了一手。我怀疑狱长的黑钱计划是不是安笛策划的,要不然狱长以前怎么没想到呢?多数成功者都是化忌讳为机会的高手,他们永远想法在解决问题,而不是被问题困住,也许这就是他们注定成功的秘密吧!

  5、有预见性

  未雨绸缪安笛开始挖洞时,并没有打算出逃,因为时机还未成熟。他就有先见,静静等待。也许狱长没叫他洗黑钱,他就没有那么容易出逃。这个时机未来之前,他等了很多年。有时要问问自己有没有这个先见之明和耐性。机会永远关照有准备的人,这是千古真理。

  这些道理其实大家早就听说过,但还是要佩服这个故事《肖申克的救赎》里面的主人公,他把这些素质都天衣无缝得发挥出来了。从那种绝望的环境中获得新生。可以说这个人伟大,体现出了一种真正的强者气息。影片中安笛对red说人始终要有希望,这对red来说几乎是不敢想的。这简单的话说出了何种的自信,何种的王者风范,因为他为自己的希望准备了19年。初次看这部片的时候被深深得震撼了,所感慨的不是上面的什么成功之道,而是一个人的人格魅力,一个看似平凡的强者。但那种感觉我无法用语言形容。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3

  一条漫长的自由之路、一次灵魂深处的洗涤、一部不朽的励志经典,“希望”遵循神的旨意安睡在内页被挖空的《圣经》里,附着在安迪高大的身躯里,匍匐在500码的下水道里,最后,那条仅有的肮脏之路把安迪送往美丽的新世界。这段充满绝望与沉重的救赎之旅来自臭名远扬的鲨堡监狱、来自惊悚小说大师史蒂芬金的原著、来自哲理导演达拉邦特的倾力之作。《肖申克的救赎》带来的是恒久不变的真挚友情、百折不挠的灵魂铸炼和生生不息的命运之火。

  故事发生在1947年,银行家安迪被指控枪杀了妻子及其情人,被判无期徒刑,关在鲨堡监狱里。

  好长时间以来,安迪不和任何人接触,在大家抱怨的同时,他在院子里很悠闲地散步,就像在公园里一样。老犯人瑞德是监狱中的“权威人物”,只要你付得起钱,他几乎有办法搞到任何你想要的东西:香烟,糖果,酒。一个月后,安迪请瑞德帮他搞的第一件东西是一把小石锤,他的解释是想雕刻一些小东西以消磨时光,并说会自己想办法逃过狱方的例行检查。不久,瑞德就玩上了安迪刻的国际象棋。之后,安迪又搞了一幅丽塔海华丝的巨幅海报贴在了牢房的墙上。

  由于安迪精通财务制度方面的知识,很快使他摆脱了狱中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其他变态囚犯的骚扰。不久,声名远扬的安迪开始为越来越多的狱警处理税务问题,同时他也逐步成为监狱长诺顿洗黑钱的重要工具。由于安迪不停地写信给州长,终于为监狱申请到了一小笔钱用于监狱图书馆的建设。监狱生活非常平谈,总要自己找一些事情来做,安迪听说瑞德原来很喜欢吹口琴,就买了一把送给他。夜深人静之后,总可以听到悠扬的口琴声回荡在监狱里。

  其实,安迪都是为了能救赎自己而作准备!

  当天夜里,风雨交加,雷声大作,已得到灵魂救赎的安迪越狱成功。原来20年来,每天都在用那把小石锤挖洞,然后用海报将洞口遮住。安迪出狱后,领走了诺顿存的一部分黑钱,并告发了他贪污受贿的真相。而诺顿在自己存小账本的保险柜里见到的是安迪留下的一本《圣经》,里边挖空的部分放着一把几乎磨成圆头的石锤。

  瑞德获释了,他在橡树下找到了一盒现金,两个老朋友终于在墨西哥阳光明媚的海滨重逢了。

  和以往那些讲述阴暗晦涩牢狱生活的监狱片有所不同的是,《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讲述友情、困顿、希望与梦想的电影,剧中的男主角冷静的心态、不屈的斗志、足智多谋的设计、锲而不舍的精神非常令人感动。这部电影最能打动人心之处,便是自始至终都能给予人们希望。

  希望不需要热情,热情的希望只是灵魂深处一次不经意的冲动。在监狱里,当生命的过程只能以时间为刻度的时候,任何高涨的热情都只能无可奈何地向失望举起双手,宿命地接受命运的安排。只有内心清澈的人才能看清人生的荒谬,否则,人只有在面对冤枉时委屈和无奈、在面对压制时愤怒和狂暴、在困境下腐烂,甚或在平常的环境中寂寞和绝望。

  怯懦囚禁人的灵魂,希望才可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自由是什么?自由就是能在阳光下悠闲自得地呼吸。对于我们而言,它就像空气,平常得让你根本不去想失去它会怎样,但是自由对于那些高墙内的囚徒,尤其是那些注定一辈子都要呆在那里的人们又是多么珍贵而又遥不可及。安迪最后逃出鲨堡监狱,是什么实现了对他的救赎?是他心中对自由的渴望,是希望的存在!

  在《肖申克的救赎》里,我深深地为主人公安迪对自由一刻不息的渴望震憾了,当他从下水道逃向外面的世界时,当他迎着暴雨和闪电怒吼时,我的心也随着他一同律动着,安迪所获得的身体和心灵上的自由让我觉得痛快极了。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值得再三品味的电影佳作。

  郦瑾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4

  最近在读基督山伯爵,里面的一些情节使我想起了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于是,在刮着今年最后一个台风,以致全校停课的日子里,我选择再次重温这部电影。

  这是一部使人心灵受颤的电影。

  这是一部,迄今为止,我看了六遍,却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动的电影。在此之前,我曾几次说服我自己,要好好为这部电影写下点什么。然而我深知,我那苍白无力的文字,是无法承载起它所给我带来的震撼。

  这是一部有关自救与希望的电影。

  主人公安迪,因被律师设计,错入监狱,并为此坐了近二十年的牢,安迪由一个年轻气盛的青年人,变成了经岁月磨侵的中年人。

  在牢里的二十年里,安迪一直默默地干自己的事。脸上不断新添的伤痕,便是安迪在头十年的监狱生活。安迪的后十年,是自救与渡人的十年。他坚持用了五年的时间,写信获批,为监狱修建了图书馆;安迪帮助狱友取得高中文凭。他用一直被迫低头的智慧,救了许许多多的人。而在得知自己的证人被杀后,安迪也终于压抑不住了,最终选择好时机,成功越狱,实现了自救。

  安迪是个能够独自咀嚼孤独与罪孽的自救者。它默默地窥视着一切。他向瑞德要了一把小槌子,在孤独的黑夜里一点点挖出在瑞德认为需要花上六百年的逃生洞,而安迪,仅仅用了二十年。安迪利用独特的敏锐力与智慧,在帮监狱长洗黑钱时,捏造出一个不存在的人,以便往后揭穿其行为。安迪用了二十年,赎回了本不属于他的罪孽。

  在这二十年里,安迪是个不断追求自由的囚鸟。安迪敢冒着被毒打致死的危险,为狱友赢得享受破与音乐的片段时光。正如瑞德所说,有些鸟是关不住的,他的羽翼光彩夺目,当他们飞出鸟笼时,会让那些觉得把他们关起来是一种罪恶的人感到由衷的喜悦。无疑,安迪便是这样的一只鸟。

  安迪相信希望永存。安迪在给瑞德的信上有说,希望是个好东西,或许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好东西是不会消逝的。它存在你的心里,这是用石头围不起来的。

  除了安迪的救赎外,“体制化”是影片的又一主题。或者从另一层面说,安迪的救赎,就是为了避免体制化。所谓的体制化,拿监狱做例子,监狱的墙很有趣,刚来的时候,你会恨它,慢慢地,你会习惯它,最后你会喜欢它。监狱把你送来度过余生,这也是它们所想要剥夺的。最后人们竟放弃了反抗,不再愿意拾起遗失大半生的自由,这便是体制化的可怕之处。在我看来,与鲁迅先生所说的“吃人”,大同小异。

  总的来看,强者自救,圣者渡人,才最为恰当地道出影片的中心。

  无疑,安迪当属圣人一类。

  安迪在忍耐与等待,拯救了自身;安迪用友谊,避免瑞德沦入体制化;安迪用自己的智慧,除掉监狱长,为肖申克监狱的每个人赢回久违的欢乐与快感。

  在第六次观看中,我再一次被安迪所感动。在安迪逃出肖申克后,向风雨打开双手,那一刻,我看到了安迪身上的自由,感受到了希望的力量。

  与此同时,我又一次因“体制化”而陷入了沉思。我是否也被生活体制化了?当大多数人选择同一种姿态去生活时,我不也正是随遇则安地跟从他人,在初恨中慢慢习惯,最后失去了挣扎吗?我深深为我而忏悔。

  但安迪告诉我,只有在其中跳出来,才能实现自救。

  一部好的电影,并不亚于一部经典文学作品。肖申克的救赎并没有给我带来太多现代的视觉冲击。我所感受到的是,我的内心,受到了迄今最多的震撼。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安迪之所以能够从肖申克监狱里逃出,因为空间禁锢了他,而时间又拯救了他。一天挖不完的隧道,他用了二十年来挖;一天做不完的事,他用一生来做。

  熊培云在自由在高处一书中提到,如果你的一生都像安迪一样追求自由,知道自由在高处,那么你的一生是自由的。世界像是广场,如果你只知道左右,而忘了更要站在高处张望,你是很难找到自己的方向的。什么时候,当你能超拔于时代的苦难上,人群之上,你能从自己出发,以内心的尺度衡量自己的人生,你才是可能自由的。

  那么,下一个安迪,会不会就是你我?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15

  二十六年后,当安迪?杜佛尼在肖申克监狱外千里之遥的墨西哥边境小城齐华坦尼荷享受阳光、欢愉、自由时,他一定不会忘记二十六年前向瑞德借小锤子的那个上午,他也许不会想到兴之所至的偶然会成就他后半生的自由。

  同样,当瑞德听到安迪到齐华坦尼荷的邀请时,他也绝对不会想到,数年之后,垂暮之年的自己真的会踏上前往这个异国小镇的旅程。

  还有,当读者在卷首独到安迪被判无期,入狱监禁时,也绝对不会想到,二十六年后,安迪会以自己的方式出狱,并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毋庸置疑,《肖申克的救赎》是一本传奇之书,斯蒂芬·金用许多不会想到,构成了读者肖申克监狱的全景旅行式欣赏,也构成了安迪基督山伯爵式的逃亡与救赎,更让每个人都体验了一次自己的肖申克。

  初读《肖申克的救赎》,就已经为斯蒂芬金所构筑的那个世界的真实与残酷所震撼,不禁感佩于作者笔力的深厚,在赞叹的同时也过一些思考与体味,但是因为当时年龄太小,没有能够很好地理解自己的思考,也没能系统的将其整理出来。而今,再读此书,加以自己以前的感受,抛却文学性的因素,感到的只是自由与希望的可贵以及人生命的原始张力。

  我相信,任何人在蒙受不白之冤时,都会委屈、痛苦,也会抗争。但是,当这种冤屈达到了你无法抗争的时候,你会怎么办?放弃,绝望?抑或是继续?我不敢揣测别人会怎样,但对于我来说,我也许会失望并放弃,继续抗争的机率很小。我很难像安迪一样,一直抗争,二十六年一直抗争,并且在数次绝望的情况下还能继续。更为难能可贵的是,他在这个抗争的过程中,还能焕发出个性与理智的光彩,感染并改变着周围的环境和人。我们可以看到,从安迪进入监狱的那一刻起,他就没有停止过抗争,他就没有丧失过希望。他反抗“姐妹”们的骚扰,他挑战典狱长的权威,他改变监狱的环境,他改善狱友的状况,他关心自己的案子,他永远没有丧失过出狱的希望。很难想象,当他听到汤米谈及他的案子的真相时的激动,又是怎样在这种激动中受到诺顿的打击、要挟与报复,并坚持着自己的抗争;很难想象他是如何在几近绝望与窒息的监狱环境中维持着自己的理性与希望,并运用它们周密计划自己的逃亡事宜,充分考虑各种可能性,一直不被发现。不得不说,安迪是一件希望、理性和勇毅加在一起的奇异的作品。他真的能教会我们很多:理智、勇敢、希望。因为希望,他没有沉沦于监狱的环境,磨灭掉自己的个性;因为理智,他能没有过于和诺顿理论;因为勇敢,他敢于同那些违背他价值观的行为抗争。这些是我们应该学也必须学的。

  在当今浮躁的社会,节奏越来越快,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明显已无法适应,他们早已抛却了对生活的希望,失去了作为人的理智,丢掉了起码的勇敢。因此,我们看到自杀率越来越高,年轻人越来越脆弱,社会的神经绷得越来越紧。其实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想想安迪,想想肖申克。我们大可以像他一样,对生活充满希望,即使周遭的环境如肖申克一般:不公、混乱、绝望。我们也不能因此变得没有目标,变得沉沦现实,变得随着这个社会而失去了我们个性中的亮点。尽管有人可能像诺顿一样:伪君子、真小人,并来欺压们,尽管也许你所面临的困难难以与之抗争,我们可以像安迪一样,静下来,好好想想,我们该怎做,有一个计划与方案,去实施,去执行,去追求。真的,我们,应该像安迪一样:我们,应该好好想想自己的肖申克。

  好了,文行至此,话已不多,早该作结,只是突然想到舒婷的一首诗,叫《这也是一切》,其中的最后两句,我觉得可以用来贴切的形容肖申克中的安迪,也可以作为我们的自勉,闲暇无事时可以仔细体味、感受,去体会生命真正的况味——希望,并且为它斗争,请把这一切放在你的肩上。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相关文章: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02-07

《肖申克的救赎》的观后感08-20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07-29

肖申克的救赎 观后感07-31

《肖申克的救赎》_观后感02-17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06-02

《肖申克的救赎》观后感08-08

《肖申克救赎》观后感09-22

肖申克救赎观后感08-16

《肖克申的救赎》观后感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