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飞越老人院》有感

2022-05-11 观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作品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观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观《飞越老人院》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观《飞越老人院》有感 篇1

  《飞越老人院》这个电影讲述了老人们在老人院里的孤单生活。

  在老人院里,老人们被儿女抛弃,孤单极了。后来,由癌症患者“老周”组织起来的“表演团”想到天津演出,因在演出中出了差错而没有让院长准许。在一天,老周犯了病,疼痛难忍,不得已下告诉了老葛。老葛凭着这个信念在一天夜晚组织“麻将”演员们逃跑,但在逃跑的途中,遇到飞驰追赶的院长,最后感化了她。到了天津,他们以本场最高分而闯入决赛。在海边,老周眼含泪水望了望日本——他唯一的女儿在哪里,安心地走了。

  观看后,我已是眼含泪水:这在老人院里孤独地老人不就是想演个出吗?为什么一波三折呢?我马上想到了答案。

  同学们听过这样一个故事吗?在一颗大树下,父亲问已长大的儿子:“那是什么?”“那是麻雀。”父亲一遍一遍地问,儿子不耐烦了:“麻雀!还得告诉你多少遍!”父亲拿出日记本告诉儿子,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一样的问题,一样的反复问,父亲都是耐心地回答。

  现在的儿女们有的却“恩将仇报”:有的搜刮父母的财产,有的嫌父母拖后腿,把父母送到敬老院……他们也不想想:是谁带他们来到世界?是谁给予了他们幸福?是谁抚养了他们十几年?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现在,“常回家看看”已经正式写入法律,导致这样的原因是什么呢?《飞越老人院》教给我太多太多的道理,希望天下儿女都能记住父母的爱,多看望孤单的父母。如果我们的父母七十岁了,我们每年真正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候也就两三个小时,再过二十年,父母去世了,回头再算算,这二十年只与父母在一起十几天!

  同学们,珍惜好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光吧!

  观《飞越老人院》有感 篇2

  这个电影讲述的是一位姓周的老人他得了一个病——膀胱癌晚期,他鼓励大家去参加【超级变变变】其实是为了移自己的注意力,让自己能够高高兴兴的离开人世间。其实他还有一个愿望,他有一个女孩远嫁到日本了,已经七八年没联系了,只要进入了决赛就能够去日本。不过很可惜,他在初赛结束时,病发,身亡了。他的确是无牵无挂的离开了。

  我觉得,这些老人真的很可怜。他们本应该在儿女的照顾之下暗度晚年的,可是他们去被送进了老人院。在养老院中每天都做着相同的事,亲人们隔上好久才会来看他们一次。而且有些老人的儿女已经不在自己的身边了。他们整天都只能呆在养老院中,而且被种种条列束缚着:不让喝酒,不让做剧烈运动……他们想去天津参加【超级变变变】的初赛,尽他们的女儿不同意,觉得他们无法照顾自己,怕出什么危险,那可划不来。有的老人便说了“自己是个老东西了,没人会稀罕。”

  在电影中有一部分,是老人们看到万马奔腾,欢呼了起来。我觉得他们仿佛就是那群奔驰的骏马,自由自在的奔驰在那辽阔的大地上。

  看完这部电影,我细细的想:我以后才不会让自己的父母住进养老院。

  真希望这个世界上没有养老院啊,因为那是一个充满悲伤的地方……

  观《飞越老人院》有感 篇3

  忙碌的生活,总是让人忽略很多。很久没看电影了,第一是因为没有时间,第二是因为感觉现在的电影越看越没味道的,就和流行歌曲一样。然后这个闲暇的午后,一部《飞越老人院》却让我哭得一塌糊涂。

  在这所充满着爱的老人院里,有这么一群老人,他们的平均年龄已有70多岁,他们要么是无儿无女的孤独老人,要么就是被儿女抛弃和忽略的落寞老人。老人院成了他们的第二个家,他们有着共同的特点,他们都很有爱,他们都像个小孩,他们有着沧桑的过去,他们经历过很多,他们都还拥有自己的梦想。就是在这个家园里,他们都凭着自己的能力和毅力实现了各自的梦想。

  在这部电影里,我看到了那群老人的心酸,看到他们的悲伤,看到他们的绝望。我还看到他们的固执,对自己梦想的固执;看到他们的天真活泼,在经历过了人生的各个阶段,放下负担后的豁然的童真。他们真的像一群孩子,一群沧桑写在脸上,渴求被关爱的孩子。这是别人的故事,但是也是反映着现实生活的故事,正是别人的故事的分享才让我们能够留意到身边的真真切切的故事,毕竟这是代表着老年人那一辈的故事。我想天下的父母都一样,辛辛苦苦一辈子是为了孩子,到了老了,甚至死的那一刻惦记的还是孩子,他们总是不求回报,要的只是孩子的一声问候和一丝关爱。大家总是说老人家就像是小孩子,需要儿女去哄,但是又有多少个儿女能够做到这点呢,像当初自己的父母哄童孩时的自已一般,充满着爱心和耐心呢。

  在电影里,老人院院长说了一段话让我很感动,她给我们算了一笔账,按照她的年龄阶段,父母都已经70多80岁了,假设父母还能活二十年,而他们常年在外工作,能在家的时间一年就那么五六天,而每天真正能陪着父母的时间只有这么两三个小时,一年就是十五个小时,二十年就是300个小时,折起来就是十几天。她说的很实在,我们去想20年会觉得还很长,然而如果是这样子算呢,十几天的时间听起来是否会很害怕。

  我生长在农村里,平凡的生活却也是各种心酸和无奈的凝聚。我从家人口中听过很多很多的关于老人的故事,都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所有的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儿女有本事了,找到好的工作了,住在城市里的大房子里的,却嫌老人家脏,嫌老人家烦,嫌老人家给自己丢脸了,于是各种奇招,把老人逼回农村自己生活或者直接把他们丢到老人院就心安理得了。在我的村子里,有一位老大伯,老伴走了,儿子在城市成了家,搬去儿子那里住了一个星期,各种悲惨,家里的活全部都是老人家干,包括儿子、媳妇、孙子的衣服都要洗,不能和他们同桌吃饭,每吃一顿饭,老人家用的那个碗都会被媳妇扔掉,最后,他含泪回到家乡。现实总是很残酷,起码电影里的剧情总会安排一个好的结局。

  电影中老林和老周的那番话让我很有感触,很生活化的问题,父母累了一辈子,从来没有机会为自己去着想一下,等到老了有机会了,却被儿女抛弃了,老人院就是他们的牢笼啊,他们像还不涉事的孩子,也渴望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他们也有自己的梦想要实现,他们也有自己的追求,他们能为儿女做的就都已经做了,而对于自己的梦想,也就渴望去实现,即使死也有没有遗憾了,然而却得不到想要的一切,即使小小要求。我想我们做晚辈的也许永远没有办法完全懂他们的想法,直到我们到了他们的那种境界。

  我总是以为自己很懂事,我自己很鄙视那些嫌弃父母的所谓的大人,但其实自己真的足够懂事了么?我生活在一个极为复杂的家庭中,妈妈去世八年了,爸爸已经62岁了,他八年孤苦伶仃的生活,我有真正为他做过点什么吗?我记得我高一时,我爸爸有一次打电话给我说要给哥买车,后来从爸爸的好朋友口中得知爸爸的一番话,因为哥成家了,爸想着车、房子都为哥哥准备好,那就算是对他没有太大牵挂了,就可以安心地供他唯一的女儿读书,直到出来工作然后结婚有人替他照顾我了,他就可以安心了。其实世上所有父母表达爱方式不同,但所有都是为了孩子。当我看到电影中院长算的那笔帐,我很愧疚,爸爸他62了,真的老了,我为读书,哥哥为工作,我们在家的时间不多,而我却为爸爸脾气暴躁,固执各种不好的问题而抗拒长时间呆在家里,很愧疚,没有理解爸爸的怪脾气也许是因为孤独,很愧疚,没有发现自己能够陪在爸爸的时间其实也很短了。我想,我长大了,虽然还是个学生,但是有些事情该面对的还是要面对了,有些责任不能因为自私而忽略了。

  我想算另外一笔账,从我们出生到读完大学,我们要用多少的钱,每个人都去算一下,你会发现原来我们的父母很厉害,可以赚到那么多钱。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父母的工资一直都不高,那钱怎么来的呢?是的,那是他们一生的赚的钱,还是自己省吃俭用然后全部花费到我们身上了。所以那些认为父母老了没有把钱分给你们,认为父母欠了你们的该好好学学算账了,也该去想一下你能否还得清父母的那笔帐。

  我想,老人院的最初目的不是像今天这样的,它应该是一个给那些无儿无女的老人家的一个家,而不是所有老人的,老人院那个家再温暖,也比不上有自己亲人的那个家。无论是什么理由把父母给忽略了,为工作也好,学习也好,那都是借口。如果说自己无法兼顾工作和照顾父母,那是你没有能力,不能成为理由,想一下父母曾经沧桑的过去吧。工作了的,把父母接回家里,好好陪着,像当初他们爱你们那样去爱他们;还在读书的,好好读书,不要辜负父母,多打电话回家,放假多点陪在父母身边!我想,这个责任是所有人要付起来的!

  观《飞越老人院》有感 篇4

  飞越老人院电影开始后,温馨的画面和老戏骨们自然的表演让我知道名字只是一个噱头,飞越老人院观后感。一群年岁已高的老人们因为各种原因被家人们送到了老人院,身体的每况愈下和精神上的孤独让他们十分憧憬老人院外面的生活,可是迫于家人的担心和院长的管束他们不得已一次又一次地放弃自由生活的权利。直到老金的一次提议,他在老人院里召集身体健康的老人跟他一起去参加超级变变变的节目,当他们设计的节目博得了大家的笑声,他们更加坚定了要到节目现场去参加表演的信心。商量过后,他们的想法虽然遭到了家属和院长的反对,老金和其余老人们仍旧决定这一次一定要出去看一看走一走,不想再只活在老人院里。于是大家齐心协力买了一辆大巴,逃脱了老人院保安的管辖,偷偷溜出了老人院,一路歌唱欢呼,活出了他们想要的激情,脱缰的野马自由地奔跑在大草原上让我想到了这群老人们真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并不是只有年轻人可以活出自我,老人们也应该比年轻时更热爱生活。

  这部电影里的老人们是一个大家眼中的弱势群体,可是他们虽然在生理上不如从前,心理上却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热爱自由和生活,他们有自己的'烦恼,虽然被忙碌的孩子们冷落在老人院里,可他们心系子女渴望温馨的家庭生活,渴望化解跟子女们的矛盾。

  电影里很多细节的刻画都让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常常想起自己的父母来。让我们这些在喧嚣之间忽略家人的孩子们重新审视自己,主动去呵护和父母之间无比珍贵的感情。我记得最清楚的一个情节是老葛跟自己的孙子说的那个麻雀的故事,我流了眼泪。老金在参加超级变变变的舞台上被采访的时候说之所以参加节目是为了在日本的女儿能在电视上看到自己,我听到影院里有此起彼伏的抽泣声。没能在海边看到日出的老金终于在老人院里看到了大家特意为他准备的节目,坚强有爱的他们用自己的身体为老金表演了最美的一次海边日出,谱写了不老的生命乐章。

  其实老人们想要的很简单,有时候只要我们一句温暖的话,尊重他们的眼神,不嫌弃他们的态度。只要我们换位思考,只要我们静下心来细细体味,这一切都是来得及的,不要等到父母头发斑白或远离人世才后悔莫及。让这部电影给我们一个反思的空间,也给我们敲响警钟,重视跟父母在一起的每一分每一秒。

  观《飞越老人院》有感 篇5

  一对父子,坐在树下。年迈的父亲在儿子身旁,父亲问儿子,树上的是什么?儿子看了看,回答道:“树上的是麻雀,父亲。”过一会儿,父亲又问:“树上的是什么呢?”儿子又回答到:“爸,我刚刚告诉你了,树上的是麻雀。”又过了一会儿,父亲又用同样的问题问儿子。

  “树上的是什么呢?”“麻雀,麻雀,麻雀啊!”终于,在父亲第5次问儿子同一个问题的时候。儿子生气了,不耐烦地说道:“那是麻雀啊!我都告诉你多少次了!你有病吗?”

  这时,父亲从口袋拿出一本日记给儿子看,是他年轻时候写的。儿子看到这么一段:“今天是孩子的三岁生日,我带他到公园玩,坐在一棵树下。孩子问我,树上的是什么呀?我说,那是麻雀,宝贝。一会儿,孩子又问我,那是什么呀?我又开心地回答到,那是可爱的小麻雀,我的小宝贝。孩子足足问了我十次,我就回答了十次,每次我都开心得不得了。”

  “当年,我就是在这棵树下抱着你,回答着你的。”父亲说道,只见此时孩子已经热泪盈眶。

  故事讲完了。而讲故事的却是另一个故事的主人公之一。今天,终于考完了试。我们在课室观看了《飞越老人院》这部催人泪下的感人影片。上面这个故事中的故事,是最最触动我的一个情节。讲故事的是以为70多岁,被继子赶了去老人院的老人,听者则是自己的亲孙子。而老人的亲儿子,此时还对老人心存怨恨。只因,当初没给钱他。可见,影片反映的就是现实中,不少老人的生活现状。现代生活节奏快,很多人工作十分忙碌,加之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不少老人被自己的子女冷落,至于送到了老人院。表面是冠冕堂皇的“为了他们的安全着想”,实际上其实就是丢包袱一样把老人们丢进监狱似得老人院。我不得不感慨,现实真的太恶心了!

  含辛茹苦养育我们的父母,老了无依无靠,不过是想自己儿女在身边陪伴,他们并没有欠我们什么,而我们却欠他们太多太多了。把他们丢在老人院,实在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庆幸,《飞越老人院》反映的除了现实的恶心,还传递了正能量——老人们的梦想。

  老人们幸苦忙碌一辈子了,除了想晚年有儿女在身边陪伴,最想的莫过于出去走走,出去看看。好让自己人生更加精彩,更加没有遗憾地离开。只可惜,现代人陪老人的时间都没有,更别说带他们出去玩了,诶!

  其实,人是可以选择的。我觉得吧,再忙也总有时间陪伴老人,只是愿不愿意。想想父母多年来为我们的一切一切付出,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冷落他们,让他们有儿女却孤独终老?!多陪父母吧,多陪父母出去走走吧!至少,我一定会这么做的。

  观后感,除了影片,我还想说说看影片的过程。一场电影,看透了多少人心,多少本性。一个男同学,从影片开始就叫喊着,就不满着,一直怂恿关掉、快进。畜生,不就是这样的吗?!一个女同学,哭了,真的哭了,就当着全班50多人的面上,哭了!她是无法控制自己澎湃的情绪,谁能说,她不是仁者?!

  同是爹妈生的,同是吃饭长大的,怎么就有仁者和畜生之分?我觉得,教育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多少年了,我们的教育制度一直存在问题,急功近利的尖子生教育,灭杀了多少本该有才能在其他领域发展的人。更抹杀了,多少本该存在在这些人心中的“善”“德”“爱”?!

  无力改变什么的我们,也只能这么深思了。庆幸吧,不少开始起哄的同学,看着看着,也还是动情了。人非草木,除了是畜生的非人类,还是有感情的,会动情的。这次这么一看,不少同学心中的善还是能被感受到的。

  也许,越是恶心的社会,这种“真善美”的真感情越是会发展开来吧。

  观《飞越老人院》有感 篇6

  刚看《飞越老人院》便想到了《飞越疯人院》,两者虽一名词之差,内容很大程度上有些许雷同,但表达的意思在我看来是迥然不同。

  《飞越疯人院》大概是一两年前看的片子,它被拍的很早,印象之所以很深刻倒不是因为它获得了很多奖项,而是里面自我,本我,超我的一种精神让我费解,我时刻被困惑,于是便牢牢记住了。

  今天看的《飞越老人院》最大的特点就是里面都是些老艺术家,如电影宣传所说,里面老艺术家的年龄加起来达3000多岁,我想这是任何一部电影也不能所比拟的吧。《飞越老人院》的导演说他所拍摄的电影是追求励志,青春,疯狂的。并没有刻意反应现在老人在老人院的生活,实际上具有一定的娱乐性。我也看到电影上的标签,有写喜剧。看完电影,我觉得确实也达到了导演所说的追求了,励志,青春,疯狂。

  励志

  在关山养老院里,老人们过着都是一潭死水般的生活,定时吃饭,吃药,由护士陪着,喂着等等。但片中的老周一直娱乐大众,变魔术,鼓励大家也参与世人都觉得老人在做一些不可能做的事:超级变变变。自己掏钱买材料制作麻将道具,其中“演员”的选定,麻将的排练,充满各种嘻哈,逗人发笑。经过一点时间的排练众人都觉得自己可以去天津参加比赛了,于是向院长提出了这个请求。院长本着医院要注意老人的安全,要对老人负责,对他们的家人负责,不同意。于是说老人们的孩子都同意的话,养老院也不会有什么意见。老人在孩子们面前的麻将表演,也确实逗乐了他们,但最后结尾,有两个老人脖子扭到了,正好给了一个不能出去的理由,太不安全了!众人陷入低谷,这样闲下来的几天,老周的病情也恶化了,被老葛发现了,老葛决定一定要完成老周的生前的愿望,去天津表演。养老院的老人们于是偷偷背着院长练习新的活动。这让人觉得这些老人就是老顽童啊。为了自己的愿望不愿意坐以待毙,积极进取,失败了不可怕,可怕的是生活在一潭死水之中,在老人院等死。

  青春

  我们经常感叹时间是把杀猪刀,感叹青春在流逝,不再回来,青春在我们眼中就是年龄,二十一过,我们在奔三......但青春在这部影片里让我们看到了它的另一个新的含义,青春不再是年龄,是一种心态,做着年轻的事,影片中老人们的青春,让人羡慕,可敬可叹。

  影片一开始就是老葛没地方住,孙子结婚,儿子不让他参加,来到老人院后,院长又说满了,根本没床位再给他,于是他和老周是共挤一张床位,房间的另一个老人老金又总是发“人来疯”,老葛老伴给他留下的一盆植物也摔坏了,一切的不如意让老葛有了自杀的年头,最后被老周发现了,劝了下来。老人心情郁闷,伤心啊,到头来混的如此凄凉。老周也没再说什么,接下来的几天里,养老院的老人们忙活了,推拉木头,做床,手工刺绣,做枕头,完工之后,大家齐齐来到老葛房间,搬进床,送上绣有一朵花和“葛”字的枕头,植物重新找了个铁盆种下了,这样就像有了根,同样也收获了友情,大家互帮互助,温暖人心,日子有了盼头。这种没有利益的友情我们曾经拥有,在青春不谙世事的时候,大家交心互助。当生活的种种关乎生计小事,渐渐迷惑心智,疏离朋友,给自己的内心筑上一道墙壁,自认为有了避风港,但从此孤独着,我们有时会想这是成长需要的代价,其实这些都是借口吧,其实这会青春是真正的再离去......

  疯狂

  养老院就是给老人家养养老,晒晒太阳,和护工聊聊天,准时吃饭吃药睡觉。这是在常人眼里老人院的作用。而老人们在老人院里自己排练活动,想出去参加比赛,这些都是疯狂的事,应该被遏制......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老人们只能决定偷偷溜出去,在新的节目练好之时,运用聪明才智想出偷溜的法子,借助老人们大家的配合,成功飞出了老人院。到之时,老人院外的风景真的好美,蒙古草原的辽阔,有草有河流,有羊有马,这也是一种青春,老人们年轻的时候都是一匹匹骏马在生活中不讲驰骋天涯,那也应该是自由自在的吧。疯狂的外出,被院长得知之后就是加急寻找啦。老周在途中病情明显的恶化的更厉害了,但他们依然是在车中歌唱,去河边郊游野餐,生命的最后,纵死又何妨?当然不能死,还没有到天津,还没完成愿望。院长他们当然找到了老人们,但是被老人们感动了,我想这就是戏剧性吧,当然是真的很感人,让人心酸,老人们生命的尽头想看看外面的世界,如果外面连这个还不能满足他们的,又是何其的残忍。最终参加了比赛,老周也满足了最后个愿望,到了海边,虽然没看到海上日出,那种新生。但他应该也满足了吧。尽管影片后文也有老葛的提议,大家的帮忙合作,一起在老周的遗像面前以生前表演活动的形式表演了海上日出,这也是种升华,影片嬉笑的背后还是让人有丝丝感叹。生命的终结其实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观《飞越老人院》有感 篇7

  电影看完,脑海中留下了这几个画面,老人们充满热情地集体排练,在排练中相互逗趣、设计逃离老人院,驾车“飞越”驰骋公路。一些七八十岁的老头子和老太太住在老人院里,想要离开院子去做一些常人看来比较疯狂的事情。有活力,有激情,像是老小孩,直到他们如愿以偿登上了梦想的舞台,但外表健康、乐观幽默的老周已经到了生命的终点??很现实很写真的片子,反应了现实的社会。虽然整部影片穿插着幽默和温暖,但是却不能掩盖那种儿孙不能膝下承欢的凄凉之感。也许整部片想告诉社会,希望老有所依。

  当老人们在排练节目响起动画片《西游记》的配乐的时候,脑海里浮现出唐僧师徒还有白龙马历尽千辛万苦去西天取经的形象,再联想起这些老人们,心里莫名有种酸楚的味道。看着这些老人,给我的感觉,除了以上的遗憾和不满,更多的是对他们有自己的追求,完成和实现自己心愿的那种精神。

  我们有什么可以埋怨父母的呢!我们总是苛责身边的人,对陌生人却很宽容,这让我难掩痛心。当他们晚景凄凉、茫然的坐在老人院的太阳地儿里放空,接受模式化的探望和慰问,他们是谁,曾经做过什么,都已经不在重要了。他们是模糊的,已然淡出人们的视野。

  《飞越老人院》在讲一群老人们故事的同时,不乏对现实社会的一些令人心寒的事实的揭露。儿孙满堂,子女绕膝,曾经的多么令人向往和羡慕的事情啊!现在这些老人身边,除了自己的影子,和一群同龄人,没有一个家人儿孙的影子了!我想,除了家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还有一个就是社会对老人的关怀问题。很多人认为,把老人往老人院里一送,然后想着以后有空了再来探望探望,这样就算是尽了一片孝心了,甚至送了,根本就忘记还有老人在老人院这一回事儿了!这还像话吗?他们根本不关心老人心里真正想要的是什么。老葛在给他的孙子讲故事的时候,哭了;所有人都哭了。只是一个麻雀的故事,就已经让我们感到如此悲哀!

  擦擦湿润的眼眶,给远方的奶奶、爸妈打个电话。电话那头开心的笑声让我心酸:对老人来说,需要的只是那么一点点关爱。有一位父亲曾说“我们给孩子打电话,其实就是想听听孩子的声音,知道他们一切都好就行了。”没错,做父母的要求就是这么简单,只要你好,他们就感到放心、安心,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吗——“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有这样一则广告,讲一群老年人不顾年事已高,带着朋友及妻子的遗照,骑着摩托车环岛,最后到海边看日出,打出的广告词是“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的答案谁也没有办法给出,或许它的意义就在于寻找我们活着的意义本身。一群老年人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而设法偷走出老人院,“超级变变变”的舞台表演,就在这样一场路途和表演的过程中,化解了家庭几代人之间的怨结。

  在他们去天津的那一段,路边大片大片的金黄色原野,蜿蜒的河水,蓝天和白云,奔跑的马群。海边看日出时,老人并排着坐在沙滩上,初生的太阳映红了海水,老周就在这样的安详的景色中离世。生命的浮与沉在这一刻交汇,宁谧之间流露出的情怀无法用言语表达。老太太那饱经风霜的脸上和眼神却都清纯得如同初生的生命,沧桑的岁月仿佛完全被遮蔽,一切在他们的眼里都已经无法言语。

  老人院给人的印象一直是阴沉、悲戚、压抑,电影中老人院门口写的“有一天我们也会变老的”。是的,有一天,我们也会变老的。在那时,我们的子女又会怎样对待我们?送往老人院?还是围绕在我们身边,用我们抚养他们长大的耐心来对待我们?一切都是未知的,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关心、尊重老人,给老人一个安心、舒逸的环境,让他们在自己的晚年依然拥有开心,让笑声伴随他们的晚年。

  观《飞越老人院》有感 篇8

  影片开始就有种肃然沧桑的凄凉,老人院的老人们,吃着各式的药丸,打着盹的,喝着奶瓶的,测着血压的,做着复件的,自己扎针的,洗着已经枯槁的身体的,洗牙套的,哆嗦着拿着茶杯喝水的,互相搀扶着过马路的。

  一个模仿节目开始了老人院的飞跃。他们整日的呆在阴冷空窄的老人院里,只好自己为自己的生活增添点乐趣。这个看似心情总是亢奋的老周,不过是在转移和掩饰疼痛,这是影片后来才慢慢讲述的。

  老葛的出现,无疑是一个老人的典型,晚年被儿子撵出自己的房子,得不到儿子对于亲情的无限关爱,最后只落得带着一箱行李和一盆花去投靠当年的友——老周。

  当他深夜被邻床老人的梦呓吵醒时,他定是不习惯的,可是他当时并没有爆发出情感的波动。可是当他发现自己在某些方面失禁时,他想到了自杀,到这时他的情感才强烈而狂放的迸发出来了。那句“老了连张自己的床都没有”顿时就让我泪湿了双目。大半辈子的光阴,到最后连自己可以安心养老的地方都没有。

  在老周和其他老人的帮助下,老葛有了自己专属的木质无漆的床铺,还有印有“葛”字的枕套和被套,他看着那些,噙着泪水再三道谢,然后是无言。这沉默如此温暖而动人。

  老人们不甘寂寞,编排麻将,还各出己见的提意见。这样多方面持久的锻炼还算是有了些成效。

  重阳节,老人院里不是爱心志愿者,就是老人们的亲人们。老葛的儿子和孙子的对段关于钱和罪对话可算得上惊心。老人们安慰老葛说,至少他的儿子和孙子都还健在,至少他还有钱留给后代。

  麻将节目因需到天津被院长驳回了,说是路途遥远,不安全,院方是要承担责任的。最后的争执结果是需要所有家属的签字同意才能同意。聚集家属后,表演了这样一个俏皮而有新意的节目,引得全场大笑,因为最后的时候突发情况,影片的矛盾推上了高潮。

  老人们在院方和亲属的反驳里失去了斗志,同时老周的病情也开始明显化,他的心绪在此得到了最大的表达,这反倒让老葛有了坚持的信念,只为帮助老周完成最后的心愿。

  在老葛的呼唤里老人们重新选人,重新编排了节目,这些都瞒着院方,然后又偷偷的去编排和安排日程,在这中间,老葛终于得以有机会对孙子诉说了往事,孙子心里关于爷爷的天平开始倾斜了。

  在不出老人院的老人们的假装吵架下,他们几个要表演的老人顺利的出了城。还有两个自告奋勇参与的,一个是把老周当成老伴的老太太,一个是坐着轮椅的老人。

  老人们欢快的出了城,走出了他们从没有出过了天地,分外兴奋,只是老周的病情还是没能隐藏住,只得休息。解决生理问题的时候,老人们调侃老周去帮老奶奶拉裤子的拉链,这平淡而细微的其实也是一种简单真实的幸福。

  在院方和亲属发觉老人们不在院里时,又急切的追赶。院长在车上对一个老人的儿子和老葛的孙子说:“我们的父母现在都有70岁左右了吧,我们假定他们还能活20年,以我来说吧,我每年只有春节那几天回家过,其实也就是五六天,但是每天跟父母在一起的时候也就是两三个小时,五六天是十几个小时,二十年是两百多个小时,想想就觉得可怕,总觉得二十年还很长,可是这么算起来,我们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就也剩十几天了。”这样恐怖的数值真的不敢算,更不敢想。然后他们都是无言,这静默里有无尽的惭愧和反思。

  老人们甚至还和年轻人拼车技,还以为别人是找茬的。他们沉醉在美丽的自然里欢唱,甚至还配合失忆的老奶奶到河边野餐,他们放肆的在大草原上疯狂。他们佩服老奶奶活到一定境界,该忘得都忘了,不该忘得都记着呢。老周还随手采了一束花给老奶奶。

  他们想劝阻他们回头,可是老人们一意孤行的坚持着,抱怨着自己一直都没机会说出的肺腑之言,以一种玩笑的网络常用语结尾,最后他们没有拗得过这群执着的古董们。院长要求一起去才放心,那个失忆的老奶奶竟然分了一株花给院长,真怀疑她的失忆是否属实。

  在大草原上彩排,在蒙古包里喝酒,老人们和藏民融为一体,其乐融融,在空旷的空间里悠远绵长。老葛给孙子讲父亲和儿子关于麻雀的对话。曾经在哪里听过这个故事,再听还是不禁没有忍住眼泪,到此已经不知道哭湿了几张面纸了。孙子听后很是触动,给父亲打了电话,把电话转给爷爷,可是爷爷竟不知道该从何开始,沉默后挂了电话,爷孙两人无言相拥,父亲只听到了电话断掉的“嘟嘟”声,可那表情分明不好过。

  到了天津,也就是他们比赛的地方。老周的病情已经恶化到难以想象的地步了,院长又不敢让他冒险了,可是他还是坚持。失忆的老奶奶在老周人生的最后也算是给了无数的温暖。

  比赛很成功,他们的《照镜子》获得了全场唯一的满分和满堂喝彩,虽然在比赛过程中,老周已经很难继续进行。所有人又是眼泪,又是欢笑。主持人让他们说参赛原因时,老周说,是为了能进决赛,到日本找女儿,想当面道歉,不想带着怨恨离开这个世界,如果女儿听到了自己的道歉,就是死也不遗憾。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长时间掌声。

  场内欢喜,场外思绪万千。电视机前的人也被他们这群执着的老人软化了,眼泪不自觉的滑过脸颊。

  可是老周的人生似乎注定在此快要终结了,老奶奶一直擦拭着老周脸庞的污渍。他们一群人去了大海,他说他已经心满意足。在他期盼的海边日出前,以遥望日本的姿态带着遗憾永远的合上了双目,在场的所以人都哭了,所有人。所有人都清醒地沉默着,仿佛都在思考着自己的去处。花开了,太阳升起了,可是人走了,花在来年还会盛开,太阳隔天还会升起,可是人却不会再次出现。在他们的思绪里,船徐徐飘过海面,然后远去,正如老周。

  老葛为老周拍了一个节目,老葛父子的关系也终于缓和。在老周的照片前上演了一场日出,那正是海边的日出,有海浪,有流星,有船,有太阳。看着他们凝重的神情,连我都觉得分外严肃和庄重。分明看到照片里的老周笑的一脸天真和灿烂。

  影片最后花絮里,一一出现老人们慈祥而安宁的面孔,面对镜头,都还有羞涩之心。

  这部影片让我多次泣不成声,这样的情况以前只有被母亲狠狠的骂过才可能发生。其实这影片只是让我想到亲情,想到衰老,想到死亡。我并不痛,可是却有某种物质恶狠狠的撞击到了我的心脏,我停不住眼泪,好像不受我控制似的。

  父母与孩子的爱从来不对等,亦不公平,当然也谈不了对等和公平。有些东西生来就是公平的,比如死亡,曾在某处看到过一句话,“死亡是大自然最后的公平”,没有人可以逃离,又比如时间,没有谁的时间比谁的时间珍贵,没有谁的时间比谁的时间更快,只有谁的时间用到了最大化。

  没有人愿意去接触死亡这样沉重的话题,可是到了一定年龄的时候就不得不正视。没有人愿意在不知道还有多少时间可以浪费的时间里安静而宿命的等待死神光临。没有人愿意在死前仍旧不能完成人生最后普通而平凡的意愿,然后还要带着这样尖锐的疼痛离去。

  在偶尔平凡的幽默里讲述不一样的老年,用简洁通俗的语言描绘着人生最后的欢乐,用沉重哀怨的声音记录着世界异样的光芒,以无言而无助的姿态表达着对时间的无声愤怒,用多次难得的沉默去陈述老人们被忽视的微小梦想。每帧画面,每个字眼,每个音符,都是导演对于人生深深的致敬。

  观《飞越老人院》有感 篇9

  老人都是容易感动的。老人都是脆弱的。或许武断,但是大多如此。

  这个时候的他们是七零后,是八零后,是九零后。他们声音听不见,他们口齿不清话说不明,他们腿脚不麻利走不快,他们老年痴呆卧床不起。他们有自己的儿子,他们的儿子是某某集团CEO,是大律师,是大医生,是学校教授,但是他们依然在疯人院一样的老人院里面"安享晚年"。并不是一定要描绘一个病态的老年人还有树立一个不孝的后代给大家看,只是事实上的确有很多的子女在口口声声吼着责任的时候却把老去的父母当成是一个负担。

  在电影进行到大概三分之二的时候老周和自己的孙子在夜晚的河边聊天,老周讲了一个麻雀的故事给他的孙子听。麻雀的故事讲的是一位年迈的父亲在和儿子聊天时候像是假装痴呆一样问儿子站在树上的鸟儿是什么,连续问了三次。儿子不耐烦的告诉说是麻雀,最后一次回答甚至吼起来了。这个时候老父亲眼里面噙着泪,从自己的荷包里面拿出一本日记本,上面记录着这个年轻的儿子小时候刚刚学会说话不久父亲带他出去郊游的事情,那个时候,儿子天真的问着父亲树上的鸟儿是什么,父亲高兴的说那是麻雀,儿子每问一次父亲就欣喜的回答一次,说不出有多幸福。讲完故事之后老周的孙子给了老周一个拥抱,爷孙俩都哭了。

  全社会,都应该为我们的老人们做点事情。每个人都会老去,我们不能不顾一切的等到我们老了的时候再去哀叹,人老了不中用了。而是需要每一个儿子,每一位女儿,莫要觉得给了自己的老父母每个月六百块就以为是尽到了孝道,莫要觉得把自己的老父母送去了老人院,就是尽到你们的责任了。他们要的不是六百块,要的只是你在身边,哪怕只是一年短暂的一两次,他们都心满意足了。

  我看着他们表演都不自觉的笑了。是真心的笑,幸福的笑。我赞同他们的生活方式,我觉得他们可以飞跃老人院,不光是老人这样,任何时段的人都不能过得太安稳把梦想搁浅,尤其是这个年龄阶段的我们更应该是这样。他们告诉我要跟着自己的心走,要去追逐自己的梦想,要去迈开第一步。走着走着。我也会在者不自觉中,找到我们自己了。

  再多的误解都会化解的。搞不懂为什么有的子女荣华富贵而自己的老父母却没有落脚之地。这是一种变态畸形的社会发展形态,应该要改善而且必须要改善。

  愿他们就像奔驰的骏马一样,老骥伏枥,却志在千里。拥抱生活去,在阳光下,在河流边。放声大吼放声大叫,该忘得都忘掉,这才叫幸福。

【观《飞越老人院》有感(通用9篇)】相关文章:

飞越疯人院观后感4篇04-11

观信仰有感03-23

观《觉醒年代》有感(通用39篇)04-14

观雷锋有感作文(通用24篇)03-08

观戏剧有感作文04-25

观《觉醒年代》有感03-23

观《绿皮书》有感04-08

观死亡诗社有感04-07

观《暖春》有感600字(通用6篇)03-25

观《七七事变》有感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