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见天堂》观后感

2021-08-07 观后感

  周末在宿舍无聊,打开电脑观看了思修老师推荐的影片《听见天堂》。一个人戴上耳机静静的观看这部意大利的影片,虽然全是意大利文,但从屏幕上的中文字幕丝毫不影响我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影片主要讲的是一个意大利小镇的男孩米可,因为一时的贪玩和好奇,被猎枪射伤了眼睛,只能够看见朦朦胧胧的影子,从此他的世界从天堂掉到了地狱。 更悲惨的是,根据当地的政府规定,年仅十岁的他被迫离开了父母的身边,来到了一个陌生的教会制盲人学校里住读,在那里认识了许多和他相同的盲人小孩,以及顽固保守的校长,善良的引路人唐老师,可爱的法兰丝(米可的女朋友),炼钢厂的盲人青年艾瑞特等各式各样的人物。

  影片中唯一的反派校长先生,虽然同为盲人,但他却早已经被眼前的黑暗给彻底吞没了,也许他根本没有去努力,去奋斗过,早早就现实妥协,他无法理解孩子们对光明和颜色的渴望,在他的眼中,孩子们就该好好地去做个纺织工或是接线生,走大人们已经规定好了的路,而不是突发奇想搞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当他无法制伏和改变米可的时候,他唯一的方法就是想把米可赶出学校,不要让他带“坏”了别的盲人孩子。

  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是真有一种灵魂深处的某种东西被唤醒的感觉良知被所谓的传统压制,自由被所规定条条框框。如果说应试教育是一间铁屋子的话,对于这些昏睡的孩子,你怎么办?

  有百年历史的这所意大利盲人学校的教学方法很简单,就是让盲童学会简单的识字,然后重点学习纺织和接线一类的工作,将来做纺织工人或者接线员,有一个可以糊口的一技之长。因此,在这里只有训诫,并无真正的自由可言。唯有极具天赋的盲童米可,借一个录音机来捕捉和表达自己对世界的感受,最终影响了一批盲童,他们录制了自己制作的故事,在优秀的唐老师的协助下,感动了所有家长,改变了这所学校。

  片中有一幕让我感触很深,就是米可与法兰丝带着四、五个盲生,夜半时分偷溜出学校,只为了体验此生从未有过的经历──「看」电影。或许听来很不可思议,盲人要怎么看电影?但这群小孩透过电影声音的辅助,加上米可、法兰丝在一旁解说,也能融入剧情笑到乐不可支,没有画面,依然「看」得津津有味。

  就像电影里面米可老师说的,「人有五官,你不过是眼睛瞎了,为什么要放弃其它的感官呢?」这个世界的任何事都不是只有一种可能,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去感受,或许有不同的乐趣与体会。

  过时的教育体系限制孩子们只能按照既有的模式思考、只能走师长与父母安排的路,不知扼杀了多少的天才与创意,试想如果米可没有那位老师的帮助,那么被退学回家、天份被抹杀、没有任何专长的他,日后可能成为一位卓越的音效师吗?这部片所要表达的意涵不言可喻,值得所有教育体系的工作者深思。看这个影片之前,我好像在豆瓣的哪里看到说它可比《放牛班的春天》,等我看完再去找这句话时,却怎么也找不到了。我想,如果要拿这个影片与《放牛班的春天》相比的话,我会觉得这个影片比《放》更好。因为,在我看来,那部影片突出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而这部影片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性。 观看整部影片得到的结论就是: 缺陷虽然使人无法很方便,但是却不代缺陷会使人废掉,缺陷没法使人变残废,只有自己才会让自己完全的残废。缺陷虽然会使人在主流的路中,动弹不得,但不代表失去前进的能力,而是要换条路前进,一样还有前进的能力,只是不是这主流的路上,而是在其他多数人所不能走的路上,但都还是可以到达终点。所以前进不了,不该怪环境,也不是没能力,只是没有去找路或没有走对。

【《听见天堂》观后感】相关文章:

《听见天堂》观后感05-22

听见天堂观后感1000字09-16

听见天堂观后感-初一-议论文01-08

看见听见歌词05-21

听见初中作文05-24

听见的声音作文11-19

《你听见没有》歌词06-02

听见花开的声音作文06-09

听见风里的声音作文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