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反思作文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反思作文 篇1
走进田园 热爱乡村
《走进田园,热爱乡村》是第八册语文园地六的习作内容,乡村的景物,乡村的趣事,对于乡村的孩子是很熟悉的。所以我选择了这一内容作为研讨课。我首先出示了一幅幅美丽的乡村图,当同学们看到一幅幅美丽动人的乡村图时,惊喜万分,争先恐后的发言:“春天,我们的乡村好美呀,看,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金黄的油菜花,它们争奇斗艳……”
对于孩子们而言,这是一堂快乐的作文课。对于老师而言,也是一堂收获惊喜的作文课。孩子们细致入微的观察,以及喜悦的心情,在习作中都得到了详尽的描述。作文的过程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在本节课得到了充分体现,这节作文课引发了我的如下思考:
一、孩子感到快乐是写好作文的前提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要想动笔习作,首先要喜欢习作,要让孩子从内心深处真正体验到作文是件快乐的事情。观察自己的家乡、做游戏等都是作文课的形式,习作可不是只有一种形式,不是只有一个阵地──课堂。广阔的大自然,应是孩子们学习的大课堂,到操场上去,到大自然中去,让孩子们感到高兴,增加体验,增强学习的信心,这样对于孩子们来讲,作文的过程将是一个快乐体验的过程。
二、知识积累是写好作文的保证
“我们的乡村,无论什么时候,什么季节都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红红的柿子像一个个红灯笼,挂在树上,你挤我碰,等着人们去摘呢。”这些语句,是需要平时在阅读中去积累的,在习作中才能灵活去运用。有的同学在习作中能写出优美的语句,有的同学就写不出来。因此,平时建立一个摘抄本,是解决在写作时腹中空空,无话可写的好方法。在阅读时,把碰到的好词好句随时记下来,积少成多,这样就会在习作时产生下笔如有神,文如泉涌的奇妙境界了。
三、充分利用好身边的资源是作文的源泉
第六单元的习作内容是写乡村的生活,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我组织了学生去观察乡村的田园风光,了解乡村的生活,拍摄乡村的图片,搜集乡村的资料,然后在课堂上介绍自己的乡村,学生讲得生动有趣。有个学生说:“我们乡村有趣的事很多,有时钓鱼,有时放牛等,我们玩得最有趣的是‘西班牙斗牛’……这是一节很成功的作文课,我充分利用了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相信孩子们对于这样的作文课一定会很喜欢。
通过这节作文课,我体会到我们的语文课堂有着广阔的学习空间,让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接是我们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
反思作文 篇2
反思, 回头、反过来思考的意思。近代西方哲学中广泛使用的概念之一。这一难题就落在语文老师的头上,那么,语文老师,怎样上好作文指导课呢?
一、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作文指导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首先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读题,找到作文“要写什么,为什么写,怎样写”,教师只在学生不懂或有困难的地方帮助解释即可。其次,教师要注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独立审题,独立作文的能力。因此,在作文指导课上,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如审题的规律、确立中心、选材的方法、布局谋篇的方法等,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自如写作。再次,鼓励学生说真话。让学生把自己所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以及做过的事真实记录下来,哪怕是错的也要如实记录。只有这样,作文才能有血有肉,令人信服,作文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二、帮助学生拓展思路。
第一,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角度去考虑问题。面对话题,多方求问就是激活思维的有效途径。比如:围绕话题“爱心”这一话题,学生可以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具有爱心的人和事,小事大事,不同领域的典型事件,多角度解读话题,使学生的作文立意更深刻、更新颖。第二,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从小事中抽取出带有本质性的东西,丰富学生作文的选材。教师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小事,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从这些小事中提炼出中心,这对丰富学生作文的素材,开拓学生作文的思路是十分重要的。
三、读与写相结合。
教师要把读和写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读”去解决写作当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典范的文章,非常适用于“写”的指导。尤其是教材在安排训练上,很多都照顾到了“读”与“写”相结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些范文的写作特点,也可以在学生写作中,遇到实际问题时,引导学生再读课文,从中受到启发,找到方法。“读”也可以是教材外的内容,在选取内容时,通常是为了解决作文中的某一问题,而选取一个片断,让学生通过阅读,对作文的一些方法有所感知和领会。
四、作文与做人相结合。
作文指导课,教师很少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造成一些学生在作文的立意上出问题。
教师必须在指导学生作文时,结合具体的类型作文,同时渗透理想、道德教育。例如:在指导学生写“人物”的作文时,教师一方面要求学生选取先进的典型人物,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描写,刻画出人物的特点,启发学生写出人物的高尚品质。
反思作文 篇3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作文教学应该树立大语文观,努力做到生活作文化、作文生活化,积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关注生活,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周围的世界,然后将自己观察、感受、所得付诸于语言文字。作文教学要遵循“从学生生活出发,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的思想,培养学生留心关注生活的意识,能文从字顺地记录自己的见闻、感受,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写一个印象深刻的人”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第十册第七单元的一篇习作。这一单元紧紧围绕“作家笔下的人物”铺展开来,使学生感受了各具特点的鲜活人物形象。本次习作要求“运用课文中一些写人的方法反映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对于写人,学生并不陌生,关键是要突出人物的特点,而捕获人物特点的,正是自己心灵的感动、激动,甚至冲动。因此,只有那些平时留心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积累生活的孩子,才能获得生活的赐予。怎样让学生找到足以激发自己表达欲望的素材呢?这是我在执教这次习作指导时重点考虑的问题。
在这节作文指导课的教学中,我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
1、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目前,好多学生都害怕作文,一提到作文,他们就“头疼”,不知从何下手。如何让学生喜欢作文,并且乐于表达?这就得激发学生的兴趣。这节课教学伊始我让学生先玩一个“人物竞猜”游戏,学生的兴趣便来了。我让学生听我的语言描述,猜课本中或生活中他们看到或听到的人物。因为感兴趣,学生听得很仔细,也因为我的语言描述中抓住了人物的身份、外貌、工作等鲜明独特的特点,所以学生一下子就猜出所指的人物来了。我顺势追问他们猜对的秘诀,渗透成功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为这节课的作文指导奠定了基础,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参与兴趣,获得初步感悟。
2、确定写作内容是写好作文的关键
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校长曾经强调:作文教学要注重六个“重要”,其第一重要就是:写什么永远要比该怎样写重要。因此,在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后,我揭示了习作任务:让学生自由读第七单元的习作提示,用圈画关键词的方法自主审题,在学生汇报时及时点拨。教会学生抓住关键词进行审题的技巧,突破审题关,从“习作对象、习作要求、修改要求”三方面明确本次习作要求,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任务。为学生写好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3、说写训练有效结合是写好作文的妙方
我们的好多学生讲起话来头头是道,滔滔不绝,但“写”起文章来就不怎么样了。因为“说话”在生活中再普遍不过了,有充分的实践机会,而“写”的实践的机会就很少了。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应遵循从说到写的原则。
这节作文课,在学生明确了写作要求,回顾了课文中写人的方法后,我为学生提供了一篇范文。这篇范文是以我们学校一位高部学生都非常熟悉的教职工——华姐姐为写作对象的。我让学生读范文,思考范文运用了哪些写人的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举例说明。很好的强化了从课文中学到的写人方法,而且也让学生明白了“生活处处皆语文”,只要用心观察身边的人就能积累写作素材。
在此基础上,我分三个步骤训练学生的表达。第一步骤是“我会说”,设计梯度提示“我印象深刻的人是 他(她)的一个特点是 ,我准备用这个事例来表现他(她)的特点: ”,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尽情地表述出来。学生回忆、描述的过程既是平时观察生活、真实感受的自然流露,也是用“嘴”作文的过程,接下来只需将语言稍做组织润色即可成文。这样,根据老师或同学的点拨评价,稍做选择整理,就可用笔说出来,也就找到了“下锅之米”。进入第二个步骤“我会写”环节。由于时间的关系,我只能要求学生即兴现场写一个精彩的片断,表现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在学生写片段时,我为学生提供了“语言积累”,给予学生一定的词汇储备。这样将“说”和“写”有效地联系起来,说说写写,写写说说,学生“会说不会写”的问题就解决了。而在第三个步骤“我会评”的环节中,我又出示了评价标准:人物特点是否鲜明?选择的事例是否典型?描写是否具体生动?语言是否通顺流畅(即文从句顺)?这时的评价标准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和实效性的,虽不能面面俱到,但在于引导学生正确、高效地继续修改自己的习作,努力做到“妙笔生花”。这环节中由于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基本掌握了写人的方法,再加上有老师提供的评价标准,所以学生写起来有章可循,评起来头头是道,出现了许多精彩的点评,如有的学生从同学写的片段的遣词造句进行点评,有的则对片断中运用的修辞手法、细节描写,甚至是段落结构进行精当的点评。学生准确精彩的点评也说明了他们通过这节作文课的学习已较有效的掌握了写人的方法。
4、精心预设,催化课堂生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因为教学是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教师必须在课前对自己的教学任务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与安排,因此要重视预设。这节课课前我认真地钻研教材,全面的备好学生,预设好课堂上可能发生的每一个细节。所以这节课上起来可以说是按部就班,每个环节都朝着我预设的方向前进,学生也在我精心地准备中渐渐学会写人的方法,最终还写出了许多精彩的片断。
尽管如此但我还觉得课堂少了些生成的动态美,这样的课堂是不完美的。不是说这节课中没有生成,而是太少。之所以会这样是我预设的太细致,也是我太担心这节课没办法完成目标导致的。其实预设是为了更好地生成,一堂充满“生成活力”的课离不开恰到好处的预设。只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生成才会更加精彩。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这节作文指导课,虽有精彩之处,但也给我留下遗憾和深深地思考。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谨慎地把握好生成与预设的关系,让我的课堂充满活力与人性的光辉。
反思作文 篇4
我承认,这段时间,我做错了很多事,作文 反思。很疯,很可笑。
我不该这么做的,那晚妈妈的话,每一句都那么让人沉重。
妈妈爸爸对我真的很好。我该长大,不可以一直像个小孩,做事顾头不顾尾。
爸爸说:“妈妈最近心里很闷堵得慌睡不着觉。”
妈妈说:“看到我这样心真的很痛。”
其实我也很痛。
我也搞不懂我到底在干嘛!为什么后来我会变成这样!成绩就这么落得一发不可收拾。。。
像陈敏说的,我就是一千古罪人。好吧,有一点外在因素,但那并不可以构成全部理由。
是我,不务正业了!是我,贪玩的心蠢蠢欲动了!是我,没有把学习放在第一位了!是我,放弃了我的梦想了!最初的壮志,被我找了太多理由抛弃。到最后,补也补不回来了。。。
陈雪峰说过,我只有3分钟的热度,一过,就没了。是的,他是说对了。
成绩出来后,妈妈对我是大大的失望。而我对自己,视乎麻痹了。
志愿上的学校,该是一个也进不去吧!
我在家不多说话了,不代表我抱怨妈妈给我的安排,妈妈说,要我读中专是有多么委屈吗?不是,但是我还有什么脸面让妈妈花大量的钱供我读一门技术。我想复读妈妈不同意了。后来想想我也觉得不行,那是浪费钱浪费青春的做法。听妈妈说让我读后溪,我是笑了,因为一开始我就在琢磨着要去那里的。不图别的,就图近吧。还有,在家学习。有妈妈看,兴许,我就会自觉了。
佳丽说过,我们没有多少时间可以在家陪爸爸妈妈的了。只有高中这个机会。离家里近,可以找回小学那种感觉,挺好!
妈妈说:“高中3年决定一生。”
晓敏说过,高中是会很辛苦的。
妈妈说:“考不好,就是打工了!”
妈妈说:“你的大学梦。”
爸爸说:“有没有信心?”
昨晚你们的争吵我很自责。嘀嘀咕咕的你们问我说什么,其实我是在说:“只要你们不吵架,我会在最坏的学校读出最好的成绩!”
反思作文 篇5
一提到作文,学生怕,老师也怕,学生怕写,老师怕教,而传统的作文教学,却只能在低谷中呻吟、徘徊。对于农村小学来说,作文更是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所以,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我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注重平时的积累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阅读一样需要积累,比如好词、佳句、精彩片段等。
1、根据课文内容来积累。“重视文本”也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了铺垫,能够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2、通过写日记来积累。坚持写日记是积累材料的最好方式,也是练笔的最佳途径,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也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现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能够写真实的事情。比如:每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二、形式多样,及时有效
作文评价与批改结果的呈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书面的,也可以是口头的;可以采用分数、等级来表示,也可以用评语来表示;还可以采用多种评价形式进行综合评价。平时我们常说的精批细改只是作文批改中的一种重要方法而已,但不是惟一的方法。那种认为老师把学生的作文改得越细越好的看法是片面的,如果教师在所有作文批改中均采用精批细改这一方法,要把每一篇小学生作文均改成小学生优秀作文的想法和做法那是不太现实的。因为好的作文是很难一次成功的,学生的能力提高也是循序渐进的,教师绝不能急功近利,揠苗助长。
三、注重作文的评价
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十分重要。评价得当,能激励学生敢于作文、乐于作文,因而对学生的文章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棒打死。应根据不同水平的学生给予不同要求的评价,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有较高的要求,基础差的哪怕是用了一个好词、一个佳句也应该及时表扬。记得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平时作文很差的学生在文章中准确地用了一个表示时间过得很快的词“刹那间”,于是我在批语中这样写道:今后能多看点书,认真作好记录,教师相信你的作文会更上一层楼!这样做,能让一些差生得到鼓励,看到希望。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件容易的事,教师必须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
反思作文 篇6
这天,语文第二单元的测试卷发下来了。我一看,啊!92分!怎样这么低?昨日考试的时候还认为蛮不错的,可这天……
我看了看卷子,嗨,又是错别字!光这一项就扣了3分。我哪次考试没有错别字?这但是老毛病了,怎样就是改不了呢?再往下看,“阅读”也扣了5分。犯错的地方,一是有一个自然段的段落大意归纳的不够好,二是选取题有一个选错了。一个-2分,一个-3分,就这样,5分又没有了。
放下试卷,我掩面沉思。错别字,这但是我每次考试都要失分的地方。细细回想起来,每学完一篇课文,老师都要我们把课后的生字写会。自己生字也写了,作业也做了,可为什么一到考试就老写错别字呢?嗨,我想起来了,前几次考试后,爸爸曾多次叮咛过我:“对于生字,首先要认会,其次要多写,要透过查字典,搞清每个生字的字义,记住它的结构和特点,会用它组词、造句,明白它的近义词和反义词。只有这样,生字就不再生了。”
可我自己是怎样做的呢?每次写生字,每个字只写5遍,多一遍都不写;不查字义,不记字的结构,更不用说用生字组词、造句了。每次妈妈说我,我就说:“我都写会了,不用再写了,再说,我还有许多事要干呢!”就这样,爸爸的话我根本就没在心里去。
再说阅读吧。平时每次预习课文时,我先把课文初看一遍,然后拿出《字词句篇》,看着上面的课文分析就抄起来。由于当时只想着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对课文资料也没有认真分析,抄完了,就完事了。所以这次考试时的阅读,尽管自己把文章资料也多看了几遍,可总结的段落大意总是不太全面,语言也不够精炼。尤其是选取题,几个选取的资料都很接近,自己一时竟没了主意,糊里糊涂的选了一个,结果还选错了。
透过这次考试,我要记取的教训很多。首先,我要端正学习态度,干什么事都要认认真真。尤其是写生字和预习课文,要舍得花时间,认真写,认真读。对每个生字,要多写多练,先查字典把词义搞清,会用它组词造句,还要搞清楚它的近义词和反义词。这样,我对生字就记得住了。其次,学习时要认真思考,认真体会文章的主要资料。这样,我的阅读水平也就会提高的。
嗨,期望下次考试,再不要犯这次的老毛病了!
反思作文 篇7
“国培计划”学习到第六模块,打开各地教改成果,迅速吸引我的眼球的就是《山东:体验式作文教学》
打开,下载,一口气读完,又相见恨晚之感。
说来惭愧,崔老师对作文教学现状的反思中列举出的低效作法,我都做过。执教以来,我一直尝试在作文教学上寻求突破,但是各种尝试都感觉收效甚微。以至于开始为自己找借口,好作文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是学生通过阅读自己积累感悟出来的。
不可否认,学生的主动阅读感悟在个人写作中起相当大的作用,但是,老师的引导也应该是不可或缺的。山东省的这个《体验式作文教学》成果提供了系统的作文教学思路,而且教学策略切实可行,操作性极强,又鼓起我自己在作文教学方面探索尝试的勇气。
首先,主题作文教学设计与我现在正在进行的单元整体阅读教学尝试相契合,而且我现在在单元整体阅读教学方面的尝试已经基本稳定,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其中。下一单元教学时我在学生整体感悟全单元文章之后就可以给同学布置本单元的作文教学主题,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收集资料,去主动了解、体验作文主题。作文教学时可以让每组代表展示自己最近收集的资料,谈谈自己对作文主题的感悟,同学交流对作文主题的想法。在同学们思想的火花碰撞之后,再进行作文写作。
其次,作文文体训练的完备性是我以前也进行的一种尝试,除了学生必须掌握的记叙文议论文外,其他诸如说明文、调查报告、宣传海报、颁奖词、短信、表扬信等都进行过尝试,但是以前的作文教学是游击式的,缺乏系统的指导。山东省的这个教改成果促使我思考,怎样把学生的写作训练变成系统工程。
我校现在正在进行校本课题、校本作业的研究,《体验式作文教学》为我及我校语文组作文教学的改革探索,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蓝本。本周要把山东省的这个教改成果印发给各位老师,供有兴趣的老师学习交流。
作文教学,从体验式作文教学从新开始
反思作文 篇8
在我因为心中比较杂乱写不出文章的日子里,我除了玩些游戏消遣之外,我还在阅读倪匡的科幻故事,可能是这几篇都是在讲述人性,是以我的心中十分的杂乱,或者说我本身就是一个人类,所以在看到这么严厉的指责的时候,从心底深处十分的接受不了,我在记录到这里的时候突然想到,那么在倪匡当年写下这些事情的时候,来指责人性的时候,他自己的心中是怎么想的呢!
如果说邪恶是外星球移居而来的,是寄生在人身体里面的,是外来侵入的,那么算不算是一种病毒?就像是计算机被木马破坏一样,那么就会有排斥现象吧!就算是人在生病时候注射药物一样,即使是为了让自己变得健康,但是也会有排斥过敏的反应不是吗?那么为什么这些外来侵入的邪恶没有排斥的现象?如果说人性里面本来就带有邪恶,那么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在反思这种现象,在呼吁人类要保护自然,放弃战争!
如果是植物的话呢?会不会比较简单,它们可能只是想着长大,只是想要阳光,会不会是他们比较简单一点,单纯一点,我记得之前看过一篇同样是倪匡的小说,记录的是在人猿进化到人类的时候,曾有另一批植物和动物结合的另一种人也在同时进化,他们因为同时兼有动物和植物的特性,所以外形和人类一样,但是内心则是一株植物,一株不懂伤害任何人的植物,因此,他们虽然拥有着高度发达的思想和科技,却无法生存,只是因为他们没有保护自己防备别人的心思,他们不懂侵略和占有!就像是一个拿着真枪的孩子,虽然你的手里拥有消灭任何人的武器,可惜你想的不够多,甚至自己在拿着这种杀人利器的时候自己也在害怕,也在颤抖!那么,你拿着这样的东西除了让自己陷入危机之外还有什么?
在这个现实社会中,有很多的人为了各种各样的目的去奋斗去占有,说的好听一点是为了自己的理想为了自己或者所在乎的人的未来和幸福!说的难听一点就是为了要站在别人的头顶,接受被人羡慕的目光!
有没有哪一个人敢说,我这一生从出生的那天直到今天,我没有做过一件让自己或者别人受到伤害的事情?我可以问心无愧的活着,因为我没有动过伤害别人的念头,因为我没有害过任何一个人呢!只怕是孔子活到现在也不能给出肯定的答案吧!有些人说,就算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活到现在也可能分开了,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如果说一个国家的领导者一个企业的领导者是为了让我们这些处在下层的老百姓活的更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幸福的话,那么在他们的心中是不是也存在的对权利的向往,在他们走上这一截截的楼梯的时候,是踩着多少人的失败,和多少人的血和泪!可能在那个封建的朝代那些帝王是踩着无数人的尸骨走上他们的宝座,在这个所谓的文明的世界中,就真的没有人因此而牺牲而死吗?我每天都会听到各种各样八卦的传闻,是不是真实的我不去想,但是不可否认,却有这样的那样的潜规则在默默的顺着每个人的心游走!每个人都是淹没在一片潜规则和被人潜规则的海浪里!或许你会说,我不去潜规则别人,我就会被别人潜规则!只是这种不伤害别人就会被人伤害的想法到底是从哪一个时代就开始出现的呢?难道说,在还是猿人的那个时代就已经出现了嘛?我不信,我不信,不信人世间连一分钟的寂静都没有!连一分钟的单纯都没有!以前我们还会说,孩子是这个世界上最单纯的!但是现在呢?看着网络上一篇篇的报道,你还能说的这么理直气壮嘛?孩子真的单纯吗?
随着我们人类的科技一天天的进步,在遥远的外太空真的就没有比我们更加和谐更加爱单纯的智慧生物吗?为什么每一部小说每一部电影讲述的都是外太空智慧生物是如何如何的单纯!就好像是《变形金刚》里面那些爱好和平的汽车人一样,为什么他们之中会有人那么的爱好和平,不存在侵略性?为什么在倪匡的小说里面会有一些外太空的智慧生物为了拯救地球想尽办法甚至牺牲自己,在那么多的智慧生物为了我们这些人类牺牲的时候我们却总是学不乖,学不会回归单纯!为什么我们会越来越喜欢看青春偶像剧,是因为单纯的时候最简单嘛?记得《死神少女》里面的渡说过,只有在你们渡不过的时候我才会出现,才会成为死神带走你们,把你们变成奈何桥的基石为我支撑奈何桥!有多少人在人生的关卡中渡不过,而变成了基石呢?
当你每次出门,面对着那么多目的明显却又装出纯洁的人的时候,你会是什么想法?除了应付这些人虚伪的笑容,和他们沦为同样的人!你还有多少是你自己!难道你都不觉得这些人是机器嘛?是一群不会表达自己想法,只会隐藏只会虚伪的机器!甚至每一个人的话语和表情居然是那么惊人的相似!比双胞胎更有默契,比亲人更容易相通的举止!
真实的灵魂躲在自己建筑的壳里,到底是因为怕被伤害,还是不敢面对真实的自己!害怕看到现实的自己是那么的狭小,虚伪,残忍,充满攻击性!要是这个时候有人说,在伤害别人攻击别人的同时我也受到伤害,受到自己心灵的谴责!那么为什么你还是要不知疲倦的去攻击呢?只是因为害怕被别人伤害吗?会不会是,你已经习惯了这种生存的方式,一旦让自己不去攻击别人的话,你甚至不知道要如何存活?就是说攻击别人,笑到最后,已经不知不觉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不可以分割的那一部分!像不像是蜗牛?没有了壳的身体脆弱的一阵风都会伤害到自己!所以只能带着会伤害别人壳,看着被自己伤害的人,微笑着离去的同时,还要嘲笑他的柔弱!还用冠冕堂皇的理由安慰着自己,我做的对,要不然的话被伤害的就一定是我,与其看着自己孤独的伤心的舔着伤口,还不如看他们失败比较有趣!
所以,在未来,人类真的会因为自私,残忍,而消失吗?再或者,曾经地球上的那些可能出现过的无数文明都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消失?甚至移居至外太空,只是为了摆脱人性邪恶的一面!那么在现在这个时刻,我只是希望在我的有生之年,甚至在我的孩子或者孙子的有生之年不要看到这一天的发生!
人性的贪婪,无情,侵略性,攻击性,残忍,自私和那不安全的不信任感!我实在是不想见到的更多,表达的更清楚!
在这么大的一个地球上,在这同一片土地同一片天空之下,真的就不存在绝对纯净的一篇乐土吗?
望着这些不停忙碌的'人们,我只是想问上一问,还有多久你们才会醒过来,才会真正的找到自己?才会从新的认识这个世界!
在这个社会里,有多少的人完全的找不回自我,完全的迷失?即使你给了他机会,也是绝对找不回自我的!有没有那么一点悲哀和惋惜?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你这样完全的迷失,不肯面对找回真正的自己!是对现实社会对人类的彻底失望,还是惧怕见到那个不一样的自己!
反思作文 篇9
评优课已经结束,回顾整个备课与授课过程,感触良多。这是我第三次公开教学《想北平》,三次教的内容与教法都不尽相同。语文似乎就是这么一门“不科学”的学科,同一篇课文,可以教这个,也可以教那个;可以这样教,也可以那样教。语文学科的科学性体现在哪里?这次执教,我深切领悟到,语文的不科学或许也正是她科学性的体现。语文的教学内容与教法由文本、学生和学科性质综合决定:在文本,要尊重文本特征;在学生,要关注学习的学习经历;在学科,则要重视语言文字。而在这三者中,学生的学习经历与学习需要对教学目标的确定与教学策略的选择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堂课如果有所得,那就在于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经历,从学情出发,确定了教学目标与策略。
一.教学目标的设定:
《想北平》是1936年老舍先生应《宇宙风》杂志征稿之作,其时他已离开故乡北平十多年,而此时的北平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形势岌岌可危。特定创作情境、丰富复杂的情感,以及作家本人的创作风格等,造成了本文的丰富性和独特性。如果我们用惯常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朗读课文——品味语言——把握主旨,学生或许能够很快捕捉到作者思乡这一主题,但本文形式特色、审美趣味和独特性恐怕就只能雁过无痕,作者的苦心经营也必然被视为寻常笔墨了。
基于这种思考,我在设计前,先布置学生预习,撰写阅读体会并就文章内容与形式进行质疑。我希望从学生的阅读体会和质疑问题中发现教学点。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来看,大部分学生不太喜欢这篇散文,他们提出的问题很多,五花八门。相对集中的问题有“为何反复说说不出口,后面又说了很多?”“为何要落泪了?”等等。其中有个学生的阅读体会令我印象深刻,她写道:
“语言我觉得很平淡,而且涉及的方面很多、很杂,我面对这类文章是理不了思绪的。我不是特别喜欢读老舍写的散文。读文章时我的脑海里没有画面感,所以,我并没有被作者思乡情所触动。一直都不太喜欢抒发思念、写景的文章。”
这个学生的问题很具代表性。她其实提出了两个文本阅读的难题,一是如何理清文脉?二是如何读懂情感?对于《想北平》这类不以写景、叙事取胜的,且在行文思路、情感表达、语言风格等方面非常个性化的抒情散文,的确有不少学生会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似乎读明白了,又似乎什么也没读出来。不知道该怎么读,读什么?由此,
我确定本堂课就以这个学生提出的两大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试图帮助学生形成一种阅读思路:即从文本矛盾之处切入,理清文脉,体会作者匠心之所在;同时学会通过品味语言,关注表达,来走进文本深处,触摸作者心灵。
二.教学策略的选择:
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为了有效落实两大教学目标,我采取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帮助并引导学生把握文脉,走进文本。主要有以下两点:
1、比较品评,还原意脉。
学生阅读本文感到没有头绪,主要原因大概在于此文与他们过去读过的一些散文有较大不同。在他们过去阅读经验中,散文或以叙事为主,有明确的行文线索可供把握,或借景抒情,以景物为抓手,总之文章的意脉比较容易捕捉。但是《想北平》与一般抒发思乡之情的散文行文方式不太一样,开头几段似乎没有在写《想北平》,这就令部分学生费解甚至误解,全然读不出作者匠心独具的妙处。而这正是本文独特性之一。
为了帮助学生解决这一阅读障碍,我设计了一个比较品评的活动环节,用《故都的秋》的开头与本文开头进行比较,旨在引发学生发现本文开头与一般抒情散文开头的不同之处,进而激发思考:这看似没有直接入题的开头,与文章题目的内在联系在哪里?稍加讨论,学生很快拨云见日,理解老舍开篇的文字真实意图是告诉读者,本文要写的是“我想我老舍的北平”,也就是确定了本文独特的写作视角,后文的一切内容都是从这一视角出发来写的。接下去,让学生运用同样的方法,即以标题来观照各段内容,辨析文章内容与标题的内在联系。很快就理出了各部分之间的逻辑联系,还原了文章的脉络。
2、揣摩联系,披文入情。
学生阅读本文最大的障碍恐怕是无法理解作者丰富复杂的情感。作者爱北平,想北平,这是显而易见的,谁都可以读出来,难的是无法被作者的思乡情打动,无法理解作者何以想到“要落泪”。
为了帮助学生扫除这一理解障碍,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北平究竟给了老舍什么?老舍最珍爱的是北平赐予他的什么?让学生带着问题细读4——6段,试着走进老舍的内心。在讨论环节,我着重引导学生关注文字的细微之处,通过联想想象,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联系老舍人生经历,揣摩作者的情感。学生很快就发现枝枝节节中的动人之处,比如“坐在,背后是城墙??”这一段,有个学生品出这样的滋味:“我会想到一种坐在河边慢慢垂钓的那些人,他们虽然不是做出什么大成就,但是他们内心会非常安逸,非常能静下心来与自然融为一体,这就是那种可以在家里感受到的安逸与快乐。”在品读第6段写瓜菜果子的内容时,有学生关注到语气词“呀”的表达效果,并联系到老舍《我的母亲》的内容谈到““人即使活到八十岁,有母亲便可以多少还有点孩子气。”这是老舍在《我的母亲》中写道的。在本文中也有这样的体现。北平作为一个家的象征,也是像母亲一样可以给他安全感,所以他在描写北平的时候,会在内心认为自己还是一个孩子。大家都知道,童年象征着快乐与自由的。他认为,他在北平可以获得
这种快乐与自由,所以他在写本文时,会无意流露出一些孩子般的特性与与天真。” 最后再联系写作背景,让学生聆听最后两段的录音,体会“像我这样一个贫寒的人,或者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点清福吧”,这句话的含义,进而理解“要落泪”的原因。
透过文字,学生渐渐读出北平给予老舍的温暖、踏实、安全与宁静祥和的“清福”,读出老舍最珍爱的清福不仅仅是母亲赐予他的,也不仅仅是家乡北平赐予他的,更是那个和平的年代给他的。披文入情,学生不仅体会到老舍对家乡的浓的化不开的热爱,也体会到一个贫寒的人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一个漂泊的游子对家国岌岌可危的现状之担忧与牵挂,读出了老舍的一片赤子情怀。
以上是本堂课可取之处。当然本堂课也有不少的遗憾,最大的遗憾在于课的整体感略显欠缺。比如教学设计中除了梳理文脉,体味感情之外,还有一个内容就是关注写法。目的是让学生发现作者如何表达深切难言的情感,感受语言大师高超的表达技巧,加深对这种情感的理解。但是从授课情况来看,这一环节显得生硬,没有很好地与前后环节融为一体,和情感的体会有割裂之感。另外,品读完4——6段文字之后,其实作者丰富复杂的情感就有了依托,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前文哪些情感浓烈的词句。如果最后能够再回扣前文,读读品品,那样的话,整堂课的逻辑性或许会更强,学生也能对本文建立起更为完整的认知与体验。
反思作文 篇10
这几天,因为做着每一课时的“导学单”,课堂教学的任务较之以前变得更加明确。学生课前已经做了一定的预习工作,对教学任务心中已经有数了。
从侧重于我个人的教学构思,侧重于我个人课堂的表现,转向了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学习能力,于是这几天的教后反思似乎已经程式化了。
是呀,如果学生能够自己学,还要老师教什么;如果老师教了学生学不好,还要老师教什么。
《7、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第一课时的任务如下:1、了解聂荣臻;2、读通课文;3、学习字词;4、了解故事的过程,概括主要内容;5、初步体会人物形象。
值得高兴的是,在我的努力下,同学们当中终于有人能够直接地讲出聂荣臻元帅的生平经历。卢婷同学课前一定做足了功课,找到了关于聂荣臻的资料,并且花了时间背熟了。因此,课上她能面对全班同学胸有成竹地介绍。我对大家说:“这就是我想要的,我不要你们照着资料来读。卢婷这样的做法很好,以后她一定还会记得聂荣臻元帅的丰功伟绩。这才是真正的学习。”
我个人认为,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在第四个环节。
在了解故事的过程时,我向学生介绍了故事的组成部分:起因、发生、发展、高潮、结局。为了让学生有更深刻的认识,我按照课前的预想,引导他们把同一单元的三篇课文比较着读。回顾前两篇课文,学生说出《卢沟桥烽火》和《半截蜡烛》这两篇课文的故事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再让他们说一说《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这一故事的起因、发生、发展、高潮和结局。三篇课文互相对照,学生们深入地了解了故事的组成部分。
之后,我再让学生把这几个部分内容组合起来,概括成故事的主要内容。学生们纷纷举手,我说,来看看谁说得既完整又比较简洁。在一遍又一遍地交流中,连后进生们也能够轻松地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课堂上,就应该舍得让学生花时间“练”,让更多的学生“练”起来,这才是真正的“学”。
【【实用】反思作文锦集10篇】相关文章:
【实用】反思作文锦集八篇03-27
【实用】反思作文锦集5篇03-06
【实用】反思作文锦集六篇02-28
【实用】反思作文锦集9篇02-23
【实用】反思作文锦集七篇04-02
反思作文锦集5篇02-11
反思作文锦集九篇02-08
反思自己作文锦集5篇03-30
反思自己作文锦集八篇02-28
关于反思作文锦集7篇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