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香作文

2021-09-15 端午节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端午粽香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端午粽香作文1

  一转眼,又是农历五月初五,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到了。往年,我吃的都是奶奶或是外婆包的棕子,今天,在学校里亲手包了一回粽子。

  我们带着兴奋与期待一起走进了食堂,不一会儿,食堂的阿姨搬来了糯米赤豆,取来了准备好的箬叶与棉线。

  首先,一位阿姨为我们演示。瞧她那娴熟的动作,包粽子好像真的很简单。我迫不及待了,照着阿姨的样子挑了一片青翠的竹叶卷成一个小漏斗形,别的同学也都笑嘻嘻地动手了。

  接着便是灌糯米和赤豆,我用手将盆里的糯米大把大把地灌进竹叶里,结果却发现,米放多了,一挤便涌了出来。我只好倒空重头开始。这次我吸取了教训不敢灌太多,但却拿不定主意到底灌多少,我推推一旁的王青青:“哎,这点够了吗?”她看了我的粽子一会儿,不确定地说:“应该……应该够了吧?”

  米灌好了,现在要把粽子给绑牢了。听周校长说,包粽子一定要捏紧,不然就会漏米粒甚至赤豆。我也不晓得应该怎样将竹叶裹牢,就胡乱地凭着想象将棉线往粽子上绕,哪儿有缺口我就往哪绕,粽子被我“五花大绑”,上面缠满了白色的棉线。我心里猜想:要是哪个倒霉的吃到我的粽子光拆线就会让他累得心发慌、急得直跳脚……

  我速度挺快,一连包了三个质量“上佳”的粽子。突发奇想,干脆将粽子串成串拎在手中——啊,真是有趣极了!

  再看看我身边的同学,有的熟门熟路三下两下便完成了一个;有的折腾了好几回,包了散,散了又包,叫苦不迭;有的同学将“小漏斗”卷得老长,棉线缠得比我的还要多,简直成了一只鸡腿……

  下午,我们品尝到了我们的劳动成果。当香喷喷的粽子端来时,同学们都很兴奋,我吃到的虽然不是我自己亲手包的,但却感到比往年任何一次吃的都要可口!

端午粽香作文2

  众所周知,六月是考试日,众所周知,六月是放假日,众所周知,六月是端午节如约而至的月份。这个六月,她也来了,带着一身飘香四溢的粽味,坐在龙舟上,提着一箱的粽子和作业,悄然而至。

  端午的早晨总是被饿醒的,你还在被窝里就能闻到从厨房里飘在的粽香,它们在你的鼻尖跳舞,誓要把你馋死,待你终于和被子恋恋不舍地告别,它们还会变本加厉的引你去餐桌旁坐下,使你迫不及待地要开始早饭,今天,可是一年中为数不多的有肉的早饭啊!父亲笑着端出一大盘热气腾腾的粽子,“起得真早啊!”,我看着那一盘的粽子,垂涎三尺,不住地点着头。

  用勺子拨拉半个粽子到自己盘子里,我仔细地端详它,糯米在蒸煮后染上荷叶的淡绿,又被内部的肉汁渗入,呈现出淡淡的粽色,泛着油光。热气盘旋在其上,用筷子轻轻一戳,又露出红色的咸蛋黄,那蛋黄的香漫出,与肉香、米香,一同游荡在空气中,刺激我的味觉。我小心翼翼又充满期待的夹起一坨粽子,放入口中。每一粒米看似粘糊糊的,但实际上,每粒米都由那倍儿香的酱汁连在一起,入口后便分开,每粒都圆滚滚,香喷喷,与扬州炒饭有异曲同工之妙。我吃的是一个咸粽,猪肉的油都被糯米化解,融在蛋黄中,肉虽偏咸,黄虽偏涩,但两者与糯米的完美融合,让人挑不出一丝毛病。吃粽子是不会有闲工夫停下感叹其味美的,人人都沉浸在粽香之中,唯有当你抬起头,看到人们脸上洋溢的幸福时,你才明白,粽子的独道之处。

  粽子,有甜、有咸、有的腻、有的滑、有的多油。中华民族根据各地的喜好,创作、改良粽子的味道,并造就了现在的端午。

  放筷,合掌,一个咸粽吃完了,一个端午也开始了,这次的端午是在浓浓的粽香和满满的精神之中开始的。

  现在虽然随时都可吃到粽子,但唯有端午节吃的粽子是最香甜的,最独特的。

端午粽香作文3

  又是一年五月五,粽香满堂飘。

  端午节上午,阳光招呼微风,裹着邻家粽香,穿过窗户,给室内涂上一层淡淡的金色。蜜枣红豆糯米,勺子棉线粽叶,桌子上早已摆得满满当当。我站在桌旁,一眼不眨地看着妈妈包粽子。

  只见妈妈拿起两片煮过的粽叶,交错叠在一起,折弯成圆锥状,放入一勺已经搅拌好的红豆糯米,塞入一个蜜枣,再补上一些红豆糯米。然后,双手抓住粽叶,上下轻轻震动,将糯米压结实。接下来,左手抓住粽子,右手翻折粽叶,将粽子封口。最后用棉绳将粽子“五花大绑”。一个个棱角分明的粽子就这样在妈妈手中变出来了。

  “多简单,我也会!”我跃跃欲试,抓起粽叶,学着妈妈的样子,把粽叶卷起来,放入糯米。我正要将粽子包起来,忽听到窸窸窣窣的声音。不好!糯米从下面漏出来了。原来粽叶没卷紧,成了漏斗。怎么到我手里,糯米、粽叶就不听使唤了?我失望地看了看妈妈。

  “没关系,再来一次。”妈妈给我讲了一些技术要领,又示范了一遍。果然,在妈妈的指导下,我将粽子包成形了。我喜滋滋地拿起一根棉绳,将粽子扎起来。谁知刚缠了一圈,手一滑,粽子“啪”的一声,掉在桌上,粉身碎骨。唉!到了最后一步,还掉链子。我无奈地望了望妈妈。

  “有进步,再试试。”妈妈鼓励着。我吸取了前面的经验教训,小心翼翼地做好每一个动作,终于完成了最后一个步骤。“成功了!”我兴奋地叫了起来,拎起粽子给妈妈看。妈妈的嘴角顿时漾起欣慰的笑意,好像在说“这手艺后继有人了”。

  没过多久,厨房里就飘来丝丝清香。香气越来越浓,越来越醇,钻入我的鼻子,刺激我的味蕾。一会儿,我就“口水直流三千尺”……

  有一种传承叫做粽香飘飘,有一种记忆叫做粽香浓浓。感谢这美味的粽子,它让我明白劳动的成果最香甜,还让我懂得“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道理,更让我铭记住这流传千年的端午节。

端午粽香作文4

  缓缓的水流声将我从梦中拉出,优美、缓慢,仿佛处身于山间小河边。惺松中望见母亲忙碌的背影,空气中迷漫着艾叶的清香。

  母亲的细碎的步伐,在厨房中穿梭,满是裂痕的手掌清洗着水中的艾草,我想在这仙境中再赖会儿床,可艾草的清香不断钻进我的鼻子,使我睡意全消。

  端午的香先是粽叶的香,偏黄的叶子仿佛是大版的竹叶,还带有艾草的清爽气味,母亲将两束叶子散乱地铺在铁盆中,再烧一壶滚烫的炎,水汽渐渐升起,袅袅清香似乎被裹在里面,如同茉莉花开,将花苞里蕴着的香气点染出来,清香四溢,不由令人陶醉。

  我去看那泡了一夜的米,个个饱满,相互倚着,似是喝了一夜的琼浆。母亲没做过粽子,这是第一次,虽然包的粽子简单至极,但那种味道令我深深迷恋,永不得忘。

  母亲将三层粽叶错落着搭好,轻轻展开、抹平,两手笨拙地一弯,弯出小小的圆锥形状,取一小撮米添在尖尖的角内,将一颗蜜枣放置中央,周围再填上几撮米。母亲尽量不让枣露出来,那汁也不会流出,使所接触的糯米更加香甜。母亲捍着盛满馅的粽叶,却好像举着十几斤重的石头,手不停颤抖,生怕缠线的时候系错一步。最后,粽子只是三个角的平面,母亲笑道:“我做的不好,这么丑!”端午耀眼的阳光照在母亲的背上,我坐在母亲身旁,要是时间永远停留在这一刻,该多好啊!

  粽子在锅里不停地响着,这是端午的伴奏。香气从厨房溢出,氤氲在整个房间上空,我不住地往锅内望,怎么还没好!母亲踢踏舞着从锅内取了一个粽子,解开绳子,第一口,是叶的清香;第二口,是米的甜糯;第三口,是蜜枣的甜蜜。

  我在母亲的抚养中成长,田里的小树隔年盈尺,母亲却随着光阴逝去逐渐白头。我现在吃过许多地方很有名气的各种各样的粽子,却都不及母亲亲手包的粽子,母亲所做的粽子,是世上最甜的!

端午粽香作文5

  端午节快到了,我很想包粽子,于是,就和妈妈一起去超市买了粽米、粽叶、豆沙和肉,准备回家包粽子。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一个大盘子,准备把包好的粽子放进大盘子里。接着,我拿出一个大碗,把豆沙到了进去;然后又拿了一个小碗,把切好的肉装了进去……

  好了!一切准备就绪!

  “妈妈,过来教我包粽子啦,我准备好啦!”

  妈妈正在晾衣服,一听到我叫她,赶紧走过来,说:“准备好了,那我们就开始包吧!对了,你是想先包豆沙馅的还是肉馅的啊?”

  我想了想,说:“先包豆沙的吧!”

  “好吧!”妈妈拿来了黑绳和白绳,说:“要不这样吧,黑绳用来包肉粽,白绳用来包豆沙粽,你看行不?”我爽快地答应了。“话不多说,赶紧包吧!”妈妈说,“接下来我教你怎么包粽子。”

  妈妈先拿起一片粽叶,把它卷成一个圆锥形,我也学着卷成一个圆锥形,但手一松,不小心叶子散开了,“你要紧紧地握住它。”妈妈说。

  我又重新卷了一下,终于卷好了。总算完成了这一步,妈妈又说:“接下来,你要把糯米塞进粽叶里,但不要全塞满,要留出放豆沙的位置。”我开始把糯米塞进粽叶里,但糯米不听话,全洒在了桌子上。妈妈见了,说:“没关系,再试一试。”我又试了三次,还是没成功。最后,我试着一手把卷好的粽叶捏紧一些,一手用小勺舀糯米、豆沙,这一次竟然成功了,我兴奋极了。

  “下一步,你得把口封上。”妈妈说。妈妈把叶子的上面折下来,封了个口。我学着妈妈的样子,一下子就成功了。

  “最后一步了,就是用白绳把整个包好的粽子缠上。”“这一步真是太简单了!”说着,我就完成了一个粽子。

  接下来,我和妈妈一起包了很多粽子,还有肉粽呢,只不过把馅儿换成肉的,绳子系上了黑的,以便于区分。

  第二天,我吃上了香喷喷的粽子,吃上了自己亲手包的粽子,我特别有成就感。

端午粽香作文6

  今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早上9点,参与人员已到达参赛地点(公司后花园),这次活动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亲子活动,以家庭为单位比赛包粽子,在30分钟内最快包完20个粽子的家庭获胜。第二个,知识抢答,这是关于端午节的问题,每答对一题获得2个粽子,答错一题则扣掉1个粽子,最后获得粽子最多的家庭获胜。第三个,玩“曲水流觞”游戏,每个家庭坐在旋转的圆桌边,用一个杯子盛半杯醋(因为小孩子要参加,不能喝酒)放到桌面上,当桌面停止转动时,醋杯停在谁的面前,谁就要喝下醋并表演一个节目。

  活动中最激烈的是第二个知识抢答,由杨爷爷主持,他念完题目就说“抢答开始”,每个人就立马开动脑筋,积极地抢答,现场气氛十分热烈,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游戏中,拍桌子声、抢答声、欢呼声响彻云霄。通过激烈的竞争,我家取得了胜利。

  最有趣的是第三个游戏,每当桌面转起来的时候,每个人都很紧张,心里默默祈祷,醋杯千万不要在自己的面前停下,大家都怕喝那酸酸的醋。“桌子停了”不知谁叫了一声,紧接着又是一阵欢呼声,醋杯停在了唐伯伯的面前,唐伯伯叹了一口气,之后只见他皱了皱眉头,左手捏着鼻子,右手端着醋杯一饮而下,“好酸啊!”大家给了他热烈的掌声。可就在这时,他忽然起身跑了出去,一到厕所把刚才喝下的醋全部吐了出来,大家这时笑得更开心了。

  活动结束了,杨爷爷说,这次活动大家吃了自己包的粽子,玩了游戏,拉近了同事之间的友谊,增进了亲子关系,让孩子们了解到了端午节的文化和传统习俗,大家度过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端午节!

端午粽香作文7

  我的奶奶被分配到我们组,她一笑起来,嘴边和眼角挤出一团肉来,此时,她脸上是没有任何“鱼尾”的。她熟练地抓起一把箬叶,数都不数,像理扑克牌一样轻松,在指尖铺开,煮箬叶的水,在罅隙间流过,指缝也变得香香的。我们八个人把奶奶护得紧紧的,小屏风一样,硬生生围了个圈儿。

  “我的可是大肉粽!”肖大仙在后面大吹牛皮。

  “我的也是,我看到了一点米,是深色的,看!”周城宇喜出在望。

  我没有心思去理会他们,只在旁边似教徒一样祈祷。

  “南无喝罗惮那哆罗夜耶……”我双手合十,念着佛教歌曲《大悲咒》。

  周城宇特想趁老师不注意的时候偷吃粽子,被我这“花和尚”的慧眼看见,她恼羞成怒骂了我几句,肖遥也笑了。我又开始打趣肖遥——你那个是姚承佑那组包的,肯定没肉。

  “好了,同学们开吃吧。”刘老师才是老大,一声令下,我迅速抽开绳子,瞬间,只剩下香甜的糯米托在手中。

  我咬一口,清香、浓香、鲜香,都充斥我的唇齿间。我一口吞了半个粽子,里面竟有约三厘米长的大肉,呵呵,我真是一口十个满足,三口回味无穷呀!每咬口,吃一个角,四口刚好吃完一整只,我转向肖大仙,笑容不禁有些邪恶。

  “啊一一我找不到肉!我再咬,再咬……”情绪崩溃的他,不断哀叫,“只剩一个角了,还没有肉!是酱油和米欺骗了我,是谁包的,给我站出来!”最后他只能含泪咽下这“糯米疙瘩”。

  “哎呀,真是肉的,太好吃了。”高天昊像我一样,虽好吃,但从不懒做哟!

  “别看我!”周城宇生气了。

  我忽然一转头,看见粘稠的糯米粘在了周城宇的脸颊上,我差点笑出鼻涕泡泡来。

  ……

  教室里,粽叶飘香,笑声朗朗!

端午粽香作文8

  盼望着,盼望着,夏天来了,端午节也随之而来了。

  端午节主要为纪念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战国时期楚国的大夫屈原。他因政见不合被楚王赶出国都,后得知楚国已亡,便悲愤地跳入汩罗江自杀了。人们便于他跳江的日子——农历五月初五包粽子、赛龙舟、挂艾草来纪念他。

  对于屈原,我真是太熟悉了。在我的老家湖北武汉的东湖边上,就矗立着一座屈原雕塑,旁边有一座行吟阁,名字来源于他的“行吟泽畔”一句。再者他也是我几千年前的“老乡”,提起来总有一种亲切之感。

  据说屈原跳江后,人们向江中投米,以免鱼虾吃掉他的身躯。正因如此,去年端午,我也尝试亲手包了粽子。首先要泡粽叶和糯米,准备材料。然后将干净粽叶窝成漏斗形,托在掌心,盛点糯米在粽叶中间压实并包好,不能漏。最后紧紧地缠上棉线,一个粽子便大功告成,也可加红枣、肉等,会更“色香味俱全”一点。

  除了吃粽子,赛龙舟算第二项活动。所以端午假期,我不仅用美味的粽子满足味蕾,还大饱眼福,在潮白河边观看了一场精彩的龙舟赛。随着一声号令,龙舟们冲出了起点,在水面上滑行。只见那些壮汉们有节奏地划动手中的桨,大声喊着口号,鼓手使劲敲鼓。一时间,河上水声阵阵,人声鼎沸,鼓声震天。岸上的观众们纷纷为自己看好的龙舟加油,我也不例外。这样热闹,河里的鱼虾一定早就吓跑了,我们不用担心它们吃掉屈原的身躯了。

  我做的第三件事是挂艾草,它有驱蚊杀菌的效果。我和父母都亲手挂了一个艾叶包,屋里飘出浓浓的艾香,“碧艾香蒲处处忙”,真好!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我们的“国宝”,我们更应爱护它,珍惜它,让“国宝”永存!

  端午已过,我仍记忆犹新,粽子的香甜还荡漾在舌尖,龙舟手们的身影还浮现在眼前,我伴着这美好的回忆,盼望着下一个端午佳节……

端午粽香作文9

  今天艳阳高照,天空湛蓝而又深远。同学们欢笑声一阵接着一阵,如银铃声般飘散在清新甜润的空气中。小草和花朵好像也被这快乐所感染,显得格外鲜艳。

  为什么呢?因为今天到五月初五——端午节了。这是千百年来人们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家家户户吃粽子,挂菖蒲,熏艾草,好不热闹!

  为了庆祝节日,下午,学校组织家长与孩子一起包粽子。两点刚过,我吃完午餐回到教室,便看到叔叔阿姨们已经到场了。他们有的有说有笑,开心的聊着;有的俯着身弯着腰,整理着包粽子需要的食材,一盆盆洁白的糯米和粳米、色泽鲜艳的猪肉、细细密密的白砂糖、翠绿的竹叶整齐的摆放着,看得我口水直流……我迫不及待地希望活动早些开始!

  不一会儿,开始包粽子了。只见一位阿姨,先拿起一片长长的竹叶,把它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进调配好米,包出棱角。然后把陷放在米里,把竹叶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然后麻利地用绳子缠上几圈,打一个结。擦干上面的水,一只粽子就包好了。

  我和小伙伴,有模有样的学着。我左手拿着叶子,右手拿着勺子,慢慢地往里面倒着糯米、肉和糖,不一会儿我也包好了一个。可把我的棕子和人家的一比,为什么我的棕子奇形怪状,可人家包的端端正正呢?哎,的确,我包错了。

  于是,我锲而不舍的再来,可是包出来的依然不对。低头看看我包的粽子,它们有的是五边形,有的是歪歪扭扭的三角形,还有的是长方形,包了好久,我终于包出来了几个端端正正、不大不小的棕子了。我按捺不住心头的激动,给老师展示了一下,老师赞不绝口,我美滋滋的!

  活动很快就结束了,同学们都开开心心结伴回家。走在回家的路上,我回味无穷,不禁感叹道:“学习时间,度秒如年;游戏时间,度年如秒!”开心的包粽子活动和飘香的粽子,伴我度过了一个难忘的端午节。

端午粽香作文10

  一阵清逸的香气从蒸笼里飘出,充斥着整个厨房,端午节便从这一刻开始了!

  今天是端午节,家家户户喜气洋洋。我们当地的端午节也叫“五日节”,“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划龙舟”,一连过五天。我最喜欢的就是初二吃粽子了!瞧我们家正在包粽子!

  制馅

  制作粽子的第一步当然是做馅了!只见妈妈拿出一大袋糯米,将米放在已经盛好的一盆水中浸泡,同时将其他的一些杂粮也放进去。再过了几个小时后,妈妈将水倒出,那些被浸过的杂粮就有点粘稠了,妈妈说这样做出的馅会更好吃。

  洗叶

  制作粽子的第二步便是洗粽叶。妈妈让我把放在阳台的粽叶拿来,我一听,立马拿了过来,妈妈接过粽叶,把粽叶放在热水中浸了十分钟,接着解释到:“这粽叶放在热水中,一来是为了消毒,二来是为了使粽叶变软,包粽子时更好包,一举两得!”

  包粽子

  接下来的一步便是包粽子了。妈妈将浸好的叶子从中间卷成一个圆锥形,留出一部分粽叶,再在圆锥中放入做好的馅,就像盖盖子一样把留出的那一部分粽叶一按,再把粽叶的前端往粽子身上一缠,用绳子一捆,便大功告成了。

  品粽子

  一个小时下来,已经包完了将近二十五个粽子,然后妈妈把它们这些“胖小子”放入蒸锅中,蒸出来后便可以吃了。到了晚上,所有粽子都蒸熟了,打开锅盖,香气直往鼻子上扑。我们就拿出粽子,几个小孩子好像不知道烫、不怕烫一样,从我们手中“抢”过几个粽子立马吃了起来。就这样,端午节在洋溢着浓郁的快乐气氛和甜蜜的粽香中过去了……

  传统节日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是对一种文化温暖的记忆。我最喜欢的便是端午节,你们呢?

端午粽香作文11

  不知不觉,传统节日端午节来临了,我特别高兴,让妈妈教我包粽子。

  端午节清晨,还在睡梦中的我被妈妈叫醒,说要包粽子啦!我一听,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跳了下来,三下五去二,穿好衣服,疾步如飞地跑了出去。

  到了厨房,看到包粽子的材料已经准备妥当,我立即洗了手脸,准备投入“战斗”。“别慌,先学会观察。”“遵旨!”妈妈看到我调皮的样子,撇撇嘴:“别得意,有你叫苦的时候!”包个粽子能难倒我吗?我绝不相信!

  妈妈开始包粽子了。只见他把几片粽叶平整重叠在掌心,然后把糯米,大枣,花生等小心翼翼地卷成圆锥形粽叶中,包好后,再用绳子捆扎结实,一个粽子就出炉了。

  看到这里,我跃跃欲试。学着妈妈的样子,把粽子叶摊在手中,粽叶似乎不听我指挥,怎么卷都卷不成圆锥形,我的脑门上急的直冒汗,有心请教妈妈,可是不好意思,一阵手忙脚乱之后,我终于包成了一个粽子。

  看着自己包的粽子,像小丑似的,刚才的兴奋劲儿荡然无存。妈妈在旁边抿嘴笑:“咱可以当逃兵。”知女莫如母,妈妈的激将法果然有效,我内心又燃起了火苗,鼓足勇气,又重新向妈妈讨教 ,在妈妈的悉心指导下,我第二个粽子大功告成!比第一个俊俏多了,我信心大增,接着,我又包了好几个粽子……

  粽子下锅了,我等啊等,粽子终于煮熟啦,阵阵香味,让我流起了口水,咬上一口,真香,香中带着清甜,吃着自己包的粽子,我心中无比高兴。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好吃粽子。

  我爱粽香四溢的端午节!因为我学会了包粽子。

端午粽香作文12

  今年的端午,与以往不太一样

  节日的前两天父亲就宣布,今年我们不包粽子了,仔细想想也难怪,奶奶的身体每况愈下,爷爷还得一直陪着她,而父母工作在外,更抽不出时间来,震惊之余,更多的是无奈。

  我不禁回想起去年的端午,那时奶奶的身体还很硬朗,提前好多天,节日所需的物品就已经买好了。此时家里便弥漫着粽叶的清香,不仅是端午,更酝酿着整个夏天的热闹。

  我最喜欢的事还是看爷爷,奶奶包粽子。材料自然是很重要的,选好粽叶,还要在水里泡上一段时间,以此达到最佳状态,棕馅也有很多种,红枣,葡萄干,花生……当然还有我最喜欢的咸肉粽。

  开始包粽子了,其实呢过程说难也不难,可是自己做起来却总是失败。只见他们熟练地扯出两片粽叶,双手灵巧地一翻,将粽叶卷成一个漏斗状,在里面塞满糯米和粽馅,再用剩余的粽叶将他们包裹好,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将粽叶尖穿进针里,以针为引,将它从另一边带出来,一个不好,弄断了粽叶,一切又得重头再来,我也尝试过几次,但无一例外都失败了。

  再熬过几小时煮粽子的时间,我们终于能享受到那难得的美味,此刻,每片粽叶似乎都褪去了她们的青涩,泛着微黄。香气也因此被完全的激发出来,老远就能闻见。此时,我们也顾不上烫了,抓起一个,剥掉粽叶,张嘴就咬,糯米独有的清香和咸肉的美味混合在一起,经久不散。

  可是今年我却再也没感受到那种味道。

  节日那天一早,我起来洗漱,竟发现桌上有两个粽子,听了父亲解释,我才知道这是他从街上买来的,算是营造气氛吧。我只吃了几口就不愿再动,虽然也不错,却少了家的气息。

  逝去的端午,我何日才能与你重见?

端午粽香作文13

  端午是一个一年演一次,但永远也演不玩的戏。

  端午的主角是粽子。粽子吃起来方便,包起来难,先把苇叶卷成碗型,放入少许糯米,也可在中间放红枣、腊肉等,然后捏紧,卷为斜四角形,用绳子捆起来,苇叶也要在水里浸软方适用。粽子在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做法,总是蘸糖食用,个头较小,煮熟后粘韧而清香,保你未尝便开始口水“飞流直下三千尺”了!熟糯米脆而嫩,尤其是还热气腾腾的,吃进嘴里,心里就暖暖的,粽香会回溢在喜欢嘴中,久久不散去。谁能不这小巧玲珑[注:小巧:小而灵巧;玲珑:精巧细致。形容东西小而精致。],且散发出诱人清香的粽子呢?

  端午的配角是赛龙舟。在这一天里,湖的四面八方[注:指各个方面或各个地方。]都挤满了人。在这热闹非凡的场面,几支龙舟飞速行驶,舟上坐着一群强壮的小伙子,他们都卖力地晃动船桨。“加油”声一阵比一阵高,湖水也一浪比一浪高。在比赛中,他们也用起了“杂技”:有的把龙尾踩低,使龙头高翘,船头的急浪便从龙嘴中喷吐出,如同吞云吐雨一般;有的船头船尾的人有节奏的顿足压船,使龙舟起伏,如游龙戏水一般。

  艾草也把端午点缀了一番。端午前夕,家家户户[注:每家每户。指所有的人家。]都在门口悬挂了艾草。据说艾草是百福的象征,是一种治病的药草。也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的俗语。

  关于端午节的历史故事也数不胜数。如伟大诗人屈原为了让皇上相信他的观点而纵身江河,从而人们把食物投入江中,以怀念

  以身殉国[注:忠于自己的国家而献出生命。]的屈原。

  端午着场戏环环相扣,是一场百看不厌的戏。

端午粽香作文14

  “包粽子咯!”外婆和妈妈在楼下喊着。我听到后连忙跑下楼,说:“我帮你们一起包粽子吧?”外婆和妈妈笑着答应了。第一次包粽子,我有些手忙脚乱的,我学着外婆和妈妈的做法,首先,我把粽叶卷成一个漏斗形,然后加上糯米,不知怎么回事,不听话的糯米总是从中间的缝隙中跳出来,我用手去堵这个缝,手一放,里面的米又跑出来了,弄得我满手都是糯米。妈妈看了看我的样子,说:“我给你做个示范吧。”于是妈妈把粽叶卷成一漏斗形,把糯米撒下一层,把猪肉填上几块,再撒下一层糯米,然后把粽叶一片搭着一片,最后一折,一捏,一捆。很快就包好了一个粽子。妈妈问我:“会了吗?”我感觉我会了,我点头说会了,于是又包了起来,这次包得挺好的,正当我得意时,粽子又裂开了。我干脆不包了,妈妈这时耐心地对我说:“学什么都要有耐心,包粽子也是一样的,懂吗?”“噢,妈妈和外婆你们为什么包得这么快这么好?可我?”妈妈笑着说:“熟能生巧,妈妈和外婆也慢慢练出来的。”

  虽然当时是有些失望,但我并没有失去信心,我想只要我认真学就一定能学会。想起妈妈刚刚那番话后,我立刻又包了起来,我又重新卷了个漏斗,认认真真地检查了一遍,把米倒下去,再把猪肉等材料,一次一次地填下去,可又太满了,我挖出了一些米,又学着妈妈一折一捏,一个大粽子就被我包好了,妈妈帮我用绳子捆起来。我高兴得手舞足蹈,兴奋地喊到:“我成功了!”虽然没有外婆和妈妈包得好,但我尽力去包了,妈妈和外婆还夸了我。

  煮完粽子啦!妈妈特意把我包的粽子放在一个盘子里,说:“你看,你包的粽子别有风味,形状各异才特别。”全家人看了我的“杰作”,都说:“非常棒。”

  看着盘子里粽子,我心里美滋滋的,我不仅学会了一门技能,更见证了我的努力和坚持!

端午粽香作文15

  早上,我提着昨天亲手包好的粽子走进教室,教室里还迷漫着淡淡的箬叶香,不禁让我回想起昨天那快乐美好的时光。

  马上要到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了。为了缅怀伟大诗人屈原,学校组织了非常有意义的活动:包粽子。下午,校长伯伯亲自出马给我们演示了包粽子的过程。首先,她精心照料挑选了一大一小两片箬叶,将两片叶子重叠形成漏斗状,再把米放入漏斗中用筷子把它压紧,再用箬叶把口封好,像一个三角形一样。最后用绳子把粽子缠好。一个精美、可爱的小粽子就完成了。

  包粽子看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第一次实践开始,可我们一个个都笨手笨脚的,李思蕊的奶奶看着我们笨拙的样子,便手把手的帮助我们完成了。我深吸一口气,决定要凭自己单独完成这项艰难的任务。我左手拿起箬叶有模有样的包了起来,一边包一边默默地念叨着步骤。可同样的箬叶,校长包的是“大美女”,可我却包的是“丑八怪”。第三次,我用心地包,到封口的最难的时候,让高手奶奶帮我把它也变成“大美女”,真神了,粽子变得更好,更美,更棒!

  我瞧了瞧其他同学,个个都在忙碌着,有的向家长请教,有的正手忙脚乱的系绳子,有的在向同学展示他们的胜利品……

  慢慢地我们一步步熟练起来,还尝试着调出不同的新口味:红豆、绿豆、葡萄干、火腿肠加在一起是什么味呢?

  回到家,我迫不及待的,把我包的粽子煮熟,给家人分享。我们品尝着粽子,虽然不比外面的好吃,但毕竟是我的劳动果实,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赞不绝口。

【【热门】端午粽香作文】相关文章:

1.端午粽香

2.端午粽香作文

3.粽香端午作文

4.端午粽叶香作文

5.端午的粽香作文

6.端午粽味香作文

7.端午粽香作文【精】

8.【推荐】端午粽香作文

上一篇:端午粽香作文 下一篇:粽叶飘香话端午-端午节作文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