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作文

2022-04-11 冬至

  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实现文化交流的目的。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冬至作文10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冬至作文 篇1

  今天早上,我刚刚走下楼梯,就听见奶奶对妈妈说道:“要过冬至节了,得要吃糯米饭,今天一定要早点回家!”

  冬至节?我心里一阵纳闷,有这个节日吗?冬至只不过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呀,难道它也有个节?真是稀奇!这是怎么回事?我连忙问奶奶,奶奶回答说:“心宜啊,难道你不知道?冬至节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是从冬季到夏季的一条明显的分界线,要吃糯米饭,就是因为怕晚上肚子饿了,所以要多吃点,特别是像你这样的人!”“哦。原来是这样!”我若有所思,停!奶奶话中有话,竟然说我胖!我气极了,腮帮子鼓鼓的,满脸通红。

  来到学校,为了迎接冬至。我班也举办了迎冬至的活动。

  同学们对这次包汤圆活动的兴致都很高,来到红案实训室,大家就分工明确,忙的不亦乐乎。同学们用水磨糯米粉揉成团,剩下的同学就拿出老师事先调好的三种馅料开始包汤圆和煮汤圆。

  经过同学们的相互配合和老师在一旁的教导,同学们精心包制的汤圆终于下锅煮了。我们每个人都都尝到了自己亲手包制的“战利品”,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我们班的同学在分享美味时,当然也不会忘记任课老师们。课代表们给每位任课老师也带去了甜蜜滑腻、装满我们满满祝福之意的汤圆。

  原来冬至节也这么有意思,哈哈,我又学到知识了。

冬至作文 篇2

  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最重要的节气之一。冬至是按天文划分的节气,古称“日短”、“日短至”。冬至这天,太阳位于黄经270度,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相应的,南半球在冬至日时白昼全年最长。《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十一月十五日,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通纬·孝经援神契》:“大雪后十五日,斗指子,为冬至,十一月中。阴极而阳始至,日南至,渐长至也。”《恪遵宪度抄本》说:“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故曰冬至。‘至’者,极也。”

  冬天来了,这个冬天注定会很冷,很冷。只是不知道老外婆在那头过的怎样了,冬天来了,她会冷吗?

  爷爷是丰城人,和南昌人一样,冬至这天有扫墓的习惯。虽然恰逢星期天,学校下午没课,但爸爸说是上午扫墓,所以硬是将我拦了下来。

  听说老外婆和老外公的坟头在不到几月的时间竟有小树长出。出生,在寒风刺骨的冬季,在那带着绿意的坟头,孤孤单单的……

  记得,小时侯印象中的老外婆总是拿着小火炉子坐在沙发上,落寞的睁着她那双枯黄的双眼看着门外的形象。但有时门外出现了陌生人,她却像没看见一样。惟有我们这帮子嗣来了,她才会拄着她那根翠绿色的拐杖,慌慌悠悠的走到门口问是谁家的孩子。而后我就会很孩子气的握着她那如枯木般的手,大声在妈妈或爸爸的配合下念出自己的名字,直到老外婆脸上露出那久违的微笑……

  记得,小时候老外婆总会在我们将要走时,匆匆进到她房里,那间空气中充满木头腐败气息的房间取出准备好的包裹递给我们,然后紧紧的用她如枯木般的手握住我的手,紧的就像一只藤蔓,直到我初中毕业也无力挣脱那只手。她边握着,边对着我爸爸和我说:“歇两天,再歇两天再走。”这时,我会无助的望着老爸,直到老爸老套的说出那句:“颢颢要去读书了,不读书以后就没饭吃了。”她才放手。老外婆是典型的中国农村妇女,一个经历了晚清,民国和现在的农村老妇女。斗大的字不认识一个,不知道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不知道高考这段桥梁是这不公的世界上唯一算的上公平的东西。她只知道,她的小孙儿不能没饭吃,于是放手了。静静的幕送着我们到转弯口,一个落寞的身影消融在夕阳里……

  记得,老外婆在吃饭时看到有别人家的鸡或狗跑入,都会用她那根翠绿的拐杖将它们驱走;记得她那是最爱吃大块的肥肉;记得,她一天只吃两顿,晚饭之前就早早的进到房间中睡觉;记得,是为了让自己不再忘却。我真的很害怕,害怕有一天记忆会被时间的潮水冲淡。我怕自己忘了老外婆……

  记得,老外婆是因为为了帮着奶奶收衣服而被门栏拌倒,才一病不起。没有叫任何医生,没有任何治疗,大家就这样坐在老外婆身旁,看着她躺在床上的气息越来越微弱,直到离开。我问爸爸:“为什么?你们为什么不请医生,不把老外婆送到医院治疗?”爸说:“不行了,你老外婆她太老了,没用的!”

  记得,在老外婆还没走的前几日,爸说老外婆她不行了,让我回去看看。我来到老外婆床前,握着她的手,那双如枯木般的手,她的手似乎已经没有从前那种力量了。她的口中喃喃到:“我没死,没死......”“恩~!没死,你不会有事的。”说完这些我像个做错事的孩子,将手匆匆收回,竟回到偏房看起电视,心中出奇的平静。一道墙隔绝了我们,一道墙的前后,是两个世界。没想到的是,这会是我最后一次握她的手,没想到这一面竟成了永诀……

  记得,老外婆走的那天,我正在考试。匆匆回去,见到老外婆的尸体被白补盖着,静静的'躺在过堂上。我的心依旧平静如水,泛不起一丝波澜。但考试却是一团糟。

  记得,在老外婆走后的某晚,我手中我着她的相片,靠着墙壁,哭的一塌糊涂。从小到大像那样的哭只有一次,那次是98年洪水,我不顾爸的警告,想去被洪水淹没的西街找外婆。被爸发现时,水已经没过了我胸口,回去被爸很揍了一把掌,直接将左脸打的发肿,红的发紫。于是,委屈的哭了。那年我9岁~!

  记得,现在我在电脑前敲下这段文字,在冬至来临时,用纪念来祭奠老外婆。

  长吐一口浊气,心中很乱。

冬至作文 篇3

  冬至,我国的传统节日孕育着新年将要到来,春天也将悄然而至。也寓意着雪将来降。

  早上起来,玻璃上因为寒冷而凝结起来的冰霜在月光下变换着色彩,若隐若现地闪烁着。霜以它千姿百态,神奇异常的独特风姿,给人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外出晨跑河堤上那一层薄薄的白霜,像巨大的轻软的羊毛毯子,又像是有数亿颗细致,小巧玲珑的钻石丝绸,覆盖在这河提旁的草坪上,闪着寒冷的银光。河堤两旁那一株株沾薄霜的柳树上,净是树挂,像是一根根银条悬挂在树枝上,满树银花格外壮观。难怪人们叫它银花树挂。那河上与两岸之间的晨雾,时而聚合,和形成一片乳白色的雾海。时而散开,像朵朵在空中盛开的雾花。那浓雾像牛奶一样浓稠。抓一把软绵绵,吸一口甜津津,跺一脚轻悠悠,身体的一切感觉都放松了。我贪婪地呼吸着这大量的雾气,仿佛一切烦恼和与学习有关的事都忘却了,只剩下了这美好的感觉。渐渐地,随着晨跑的距离与时间的流逝,河堤小山坡的那一边越来越红,雾也慢慢的消失了。莫不是扯着太阳的手飞上了天空,一轮鲜艳的红日光芒四射的从山坡上升腾而起。把起霜后的草坪树映照的耀眼明亮。阳光总是不需要吩咐,便洒下一大把,照在身上,也照在心里暖暖的,使人感到舒心愉悦。

  晨跑完已经七八点,回家的路上走进一家胡辣汤店,便闻到了鲜香辛辣的气息。在这寒意逼人的冬天,一碗香鲜酸辣的胡辣汤下肚人变活了起来。香味直往人鼻子里钻,配上几片油饼或者油条,外脆里香的水煎包,就是一顿丰盛的早餐,有汤有肉,有菜,所有的疲惫不堪尽数消解。心尖儿都是满满的幸福感。对河南人来说,一碗胡辣汤足以慰风尘,一碗胡辣汤就是人间烟火气儿,最抚凡人心。“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至味是清欢”,一碗胡辣汤吃的是烟火气味,品的是人间清欢,人生百味,汇成一碗汤,五味杂陈,酸甜苦辣的胡辣汤里,熬着一部千年河南史。最是人间烟火,得有味处处是清欢。

  饭已吃完,新的一天也拉开了序幕。回到家,正式开始了备战中考的一天。

冬至作文 篇4

  假如亲情可以延续

  又是一年冬至,细雨蒙蒙。站在墓碑前,相片上您的笑容依然那么和蔼。

  亲爱的爷爷,您在天堂过得好吗?天堂里有您最爱的红烧肉吗?您孤不孤单,有知心朋友吗?

  听奶奶说您以前是个“懒汉”,可自从我出生后,您立刻变得勤快起来,每天一早买菜、烧饭,变着花样做各种好吃的,把我养得白白胖胖。春天,您带我去公园赏花;夏天,您陪我去嬉戏玩水;秋天,您带我去田园采摘;冬天,您陪我去洗澡搓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您的“三不骂”。每当我做错了事,爸爸妈妈难免会责骂几句,这时,您就会挺身而出,拿出您的“三不骂”观点:早上不骂,影响心情;中午不骂,影响吃饭;晚上不骂,影响睡觉。可见您对我有多宠爱!那时,我们全家多么幸福啊!

  可天有不测风云。那一次,您陪朋友去医院检查身体,却意外发现自己患了肝癌。多次的手术、化疗、放疗把您折腾得面黄肌瘦。那次我去医院看您,您躺在病床上,早已没了往日的风采。我见了,眼泪不禁在眼眶里打转,走上前想拥抱一下您,您却摇摇头,用尽全身力气,虚弱地说道:“宝贝,爷爷感冒呢,别传染给你,等我好了再抱你。”当时年幼无知的我,还真以为总有一天您会好起来的,没想到几天过后,医院却宣告回天无力,我们只能让救护车送您回老家。一路上,窗外一片朦胧,不知是玻璃上的雾气模糊了外面的世界,还是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

  时光飞逝,转眼间,您离开我们已经三年多了,可我们还是时不时地想起您。多么希望有一天我能够发明一种仪器,这种仪器能发射一道光波,使阴阳两界建立一条虚拟沟通渠道,我们可以使用全息虚拟成像技术,面对面地交流,彼此倾诉一番。我多想告诉您一个好消息:我们家去年又添了一个新成员,我有妹妹了!她雪白的肌肤,莲藕似的手臂,长得和爸爸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可爱极了!要是您知道了,肯定也会乐开花呢!

  爷爷,我以后一定会更加努力学习,希望这个愿望早日成真,让我们浓浓的祖孙情得到延续!

冬至作文 篇5

  冬至那一天,一大早我便吆喝妈妈早点起来和我一起包饺子,因为小时侯,妈妈常常对我说∶“冬至不吃饺子,耳朵会冻掉的。”

  小时侯总会在妈妈的怀里哭呀,害怕耳朵会冻掉。(因为我不爱吃饺子。)现在一想起就会发笑,我当时是多么幼稚。妈妈买来饺馅,我们全家总动员,开始包起来,告诉你我可不是第一次包饺子了,已有一年的历史了。我托着饺子皮,惬意的往饺皮里放了一大块饺子馅,用手轻轻地捏了捏饺皮边,呵,第一个饺子包好了,我把自己的得意之做拿给了妈妈,妈妈只是微微一笑,我转开了话题,和妈妈爸爸亲昵地交谈着……过了一会,饺子熟了,看着那一碗碗热气腾腾的饺子,我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我拉着妈妈的衣服撒娇地说∶“妈妈你给我讲冬至为什么吃饺子。”妈妈说:“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张仲景是南阳稂东人,他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

  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祛寒娇耳汤”医治冻疮。他把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

  我听后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呀,以后要多吃饺子以免耳朵冻掉,不一会儿饺子就吃完了,但妈妈跟我说的话我永远不会忘记的。

冬至作文 篇6

  今岁又冬至,灯影伴只身,理乱尘年事,归故远行人。岁月如佛手,心无杂念,翻开了冬的一页,淡定了然。落记,这一时刻寒冷的时节,随笔,画下这深沉苍茫的音质。就这样么?轻轻地、敲着除旧的鼓,满腮的白须,叫人着了冷,带些许迷朦。

  缩在冬的棉袄里,也就把心怀装入了冬。那些臃肿的日子,被剥落外壳,着上绵绒绒的衣裳,安静地睡在岁月的怀抱和冬的季节里。静听时针敲响这深沉之夜,料想有多少如此刻的回望,在头顶盘旋萦绕不歇,翻去覆雨,掀风舞雪地歌唱。这是漫长的旅行,雪中行,多了几份雅致之情和烂漫心怀,踏冬踩雪,仿佛可听到冬在歌唱,它在与岁月对话,在与生命倾诉,仍可感觉轻如缦纱的隔帘,隐着我的眼,还带了迷朦的白,晃晃颤颤地向我包来。

  冬至。冬就真到了眼前。我已然觉得融入冬有一个世纪了。我是踩在岁月的背上,踏在生命的头顶从天空划过的候鸟,是冬的追随都者,是冬的幻影。我每攀爬一步,都要抬头数数天宫上的碑,看它距我愈来愈近,它在云里雾里淹没着,似冰冷无言的卫士,每个头顶都竖着羽毛一样的获花,仍有跟我塞上一样悠远的调子,弹破一天的雾,惹得获花纷纷扬扬而坠。落下,只为去那辽远遥迢的故乡。我的灵魂骑了它飞来,赶在冬至的一刻,我看到了故乡的原风景,仍那么清秀可人,霜贯横白。

  我是挂在故乡枝头的一枚叶子,是贴在她额头上的一枚邮票,或者可说是长在岁月河堤上的一株守望草。我看聚天地呼吸的雾,瞬隐带了冬至而归,遮住了苍白的天幕与它一同粘连成冬的样子。故乡的冬就那样,听冬,如同品尝深沉厚重的大提琴,悠然飘止浑厚如山。

  冬至大如年,在我生命最顶峰的时候又翻过我不多的光阴,它是随意柔和的,也是皙颜动人的。“守冬爷长命,守岁娘长命”,我守着一个个冬至踏过了岁月的长河,在冬至那一刻,我看到父亲翻开的旧黄历,在不停地说:“冬至了,冬至了”,母亲也忧心忡忡地凑上前去看,尽管不认得其中的字,还满脸疑惑地自言自语,怀疑这冬的到来,与去年时分的差异。冬至,就是我的望亲石,我站在石头上,仰头看它,那是一道黑油漆的门和那道门坎儿。画面定格在老屋子的门口,还是父亲翻阅冬至的严肃,冬至既到就是节衣缩食的开始,日子就变成坚硬冰冷的石头,是走向“年关”的开始……。

  一杯新岁酒,两句故人诗。推着日子,又一个冬至不约而来,在既近换岁的时候换了人心,将我从毫无顾忌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忧心忡忡的人。父亲与母亲为生活维艰而忧心,我呢?只会站在物质丰沛的日子里头,望故兴叹。望着生命的长廊朝一个不知名的地方走,多深?多远?却从未想像过。我唯愿让我的思想慢慢延伸了去,如轻烟一样散开,飘柔地去,走向冬至的深巷,带着岁月霉腐的味道,去收集它沿途的风景,还有风景里那些惨淡寂寥的遗骸。我且用迎接新岁的美酒,洒向生命的归宿地,成两行清浅的诗句,朝着亲情的灵魂处,寄千串厚重的祷告!

  岁寒见冬至,早春接清明,节气如挂在季节枝杆上的一张张纸条,我是走在季节里的行者,到了冬的驿站,撕下,看它上面写给我为数不多的话,或是淡淡的无字书。我嗟叹流年,在这一时刻安静地掰着手指,计数自己最大的峰龄。春在一个对话的距离,欲催梅绽,我在花开花残,无心拾起落红那刻,看冬至放大成生命的门坎,生活之隔档,随着年关更替,附着生命的歌唱,举着生活的祈祷,我虔诚地叩拜岁月,并悼念被岁月剪成的清苦,还有被它遗失了的生命!

  心在清明飞,飞过端午、掠过重阳、冬至收容。

冬至作文 篇7

  过几天就是冬至节气了。爸爸告诉我说:“我们临海有吃冬至圆的习惯,也是祭拜祖先的日子。”

  爸爸还告诉我,冬至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最重要的节气之一,是我们这个地方白天最短的一天,冬至前后几天也是一年之中最寒冷的天气。

  星期六,爸爸到菜场买了许多,让我打电话叫外公、外婆、舅舅、舅妈,他们一家六口以及爷爷、奶奶一起过来吃冬至圆,我们一家人团团圆圆、和和睦睦吃着冬至圆,高兴极了。

冬至作文 篇8

  冬至,又叫冬节,它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过了这一天以后,北半球的晚上将逐渐变短,白天逐渐增长,因此古人把它作为“阴尽阳始”的标志。每逢冬至时,民间都会有盛大的祭奠。历代皇帝在冬至举行的仪式都非常隆重,仅次于新年元旦,所以代代相传,都视冬至如新年,因而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因为我国幅员辽阔,所以大江南北的人家在冬至这天举行祭祀仪式的祭品是各有不同的。台的祭品通常用糯米粉、蔬菜、糖、花生等为馅儿,做成半月形的菜包,蒸熟后用来祭祖并且和邻人分享。河北、山西等地则是用水饺,河南用馄饨作为祭品。另外,福建、台都爱用糯米粉搓成汤圆作为祭品,有团圆、吉祥的象征。

  每年的冬至,我们都要回姥姥家吃一顿热乎乎、香喷喷的饺子。“冬至不吃饺子,耳朵会被冻掉的。”姥姥总是这样对我说。我想,虽然现在已经不用举行什么祭奠活动了,但是冬至吃饺子的习俗还是保留了下来。

冬至作文 篇9

  今天是冬至,所以我们班举行了迎冬至的活动。我本想早去画板报,但画板报的人太多了,我便回到了座位上,专心致志的欣赏饺子。

  活动开始了,先品形,观色,最后再吃。我们先进行知识抢答的活动。从抢答中我知道了冬至开始的时间,还知道了风俗、谚语、古诗等。

  我顾不上品形、观色,直接开吃了。我大口地吃了几个自己的饺子后,便吃了其他人的饺子。比如煎饺子,海鲜饺子……其中,我还是最喜欢同桌“郭沫若”的咖喱土豆泥饺子。我尝了一个饺子后,便失声叫喊道:“太好吃了,真是人间美味呀!”后来又和别人交换饺子,也是人间美味!丁丁(丁家瑞)的,他的饺子也是人间美味,因为它外焦里嫩,咸香可口。今天每个人的饺子都太good了!

  今年的冬至我大饱口福,而且还是和同学老师一起过的。下一年也这么快乐就更好了!

冬至作文 篇10

  今天,外婆起了个大早,又是买菜又是煮饭,忙活了一个大早。我好奇的问:“外婆,你忙活了这么久,在干什么呀?”外婆说:“你不知道啊,冬至大过年,我们在冬至祭奠祖先”我奇怪的想:祖先早就去世了,现在干嘛还要装模作样的啊?我对外婆说:“外婆,你不要这么迷信啦,祖先早就去世了,现在还打躬作揖啊!”没想到平时对我一向很好的外婆竟阴沉着脸,低吼了一句:“小孩子别乱说话。”我被突如其来的声音震住了,回过神来时,外婆又忙活去了。

  我穿好衣服,下了楼外婆在端菜,爸爸在摆桌椅连我们家的两只小狗都想蹦上椅子看个热闹,咦?妈妈呢?我去问爸爸:“爸爸,妈妈在哪里呀?”爸爸没回答,手指了指一个小小的木板门。我想:家里什么时候多了一扇门呀?哦,一问才知道,这扇门是放一张照片的,因为以前阿婆总是把东西放在门边上,连冰箱也在门对面,这扇不起眼的小门当然看不见啦。

  转动门把手,像探险家发现新大陆一样小心翼翼。门开了,这横竖都不到1米的小空间里,放着一张灰白色的照片,妈妈正精心擦拭着照片:张片上的人看起来三四十上下比较年轻妈妈说:“这是你阿公的照片。”我问妈妈:“妈妈,你知道冬至是什么吗?”妈妈随意对给我一句:“自己在电脑上找去。”我在电脑上查找了一下,原来呀,冬至是一年中晚上最长的一天。我想:难道冬至就是为了睡觉么?不大可能吧。于是我又继续看了下去:古人认为到了冬至,虽然还再寒冷的季节,但是春天已经不远了,这时外出的人都要回家,表示年终有所归宿,如果不回家,就是对祖先的不尊敬。

  原来冬至是这样来的啊,看来妈妈也很孝敬啊!

【【必备】冬至作文集锦10篇】相关文章:

【必备】冬至作文集锦3篇04-10

【必备】冬至作文集锦五篇04-02

【必备】冬至作文集锦5篇04-02

【必备】冬至作文300字集锦九篇03-23

【必备】冬至作文300字集锦8篇03-14

【必备】冬至作文300字集锦10篇03-14

【必备】冬至作文300字集锦7篇03-13

【必备】冬至作文300字集锦八篇03-09

【必备】冬至作文300字集锦五篇03-08

【必备】冬至作文300字集锦六篇03-01

冬至的作文 冬至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