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锦里导游词作文400字

发布时间:2017-01-27

  各位旅客朋友:

  大家好!欢迎来到有“成都版清明上河图”之称的锦里民俗一条街。这条街与三国文化圣地武侯祠相连,武侯祠英雄众多、高手云集,旁边的这一位也不甘势弱呀。大家请看,大门上“锦里”二字就是里面这一位“英雄”的名号。那为什么他要叫“锦里”呢?大家不禁要问了,不要急,请听我细细道来。所谓“锦里”,有人说是“锦上添花,里有乾坤”之意,其实大谬不然。《华阳国志.蜀志》记载:“锦江,织锦其中,则鲜明;它江,则不好;故命曰锦里也”。口说无凭、耳听为虚,现在我们来看看这里货真价实的解释吧,墙上这一块石碑,写了锦里得名的由来。 好了,明白了锦里的得名,我们就开始打探打探这位英雄的内功修炼如何吧。顺便提一下,我们的这位英雄是有洁癖的喔,请大家尊重一下英雄的癖好,爱护环境哈。

  锦里就是锦官城,后来成了成都的代称。著名诗人李商隐就曾写道: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余。锦里由成都武侯祠博物馆恢复修建,作为武侯祠的一部分,占地3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余平方米,街道全长550米,是成都著名的步行商业街。古街布局严谨有序,酒吧娱乐区、四川餐饮名小吃区、府第客栈区以及特色旅游工艺品展销区错落有致。锦里于2004年10月正式对外开放,其延伸段锦里二期大胆将水流引入锦里循环,形成“水岸锦里”的新景观,并于2009年1月开肆迎客,至此成都文化名片之一的锦里古街全面升级, “拜武侯 泡锦里”已成为成都旅游最具号召力的响亮口号之一。2005年锦里被评选为“全国十大城市商业步行街”之一,与北京王府井、武汉江汉路、重庆解放碑、天津和平路等老牌知名街市齐名,号称“西蜀第一街”,被誉为“成都版清明上河图”。2006年,锦里又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传说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今天的锦里依托武侯祠,以秦汉、三国精神为灵魂,明、清风貌作外表,川西民风、民俗作内容,扩大了三国文化的外延。这条街浓缩了成都生活的精华:有茶楼、客栈、酒楼、酒吧、戏台、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充分展现了三国文化和四川民风民俗的独特魅力。

  相对国内很多人造景观而言,锦里是完全草根的,本土的,家常的。商店里卖的是筷子、茶叶、灯笼、蚕丝被以及土特产,餐厅里的张飞牛肉、三大炮、肥肠粉,一杯一箸都是冲着味儿去的,不花哨,讲究的是实惠。还有手艺人的玩艺儿,捏个泥人,转个糖画儿,买张剪纸,都是包含童趣的东西,既是怀旧也是享受。街上色彩缤纷的花灯和幌子,是大俗,图的是个热闹。而街上最吸引眼球的,还是那些让人热烈思慕的成都粉子。她们在酒吧里嗑着瓜子打着牌,喝着外国酒,说的却是绵软的成都话。

  好了,说了这么多,至于锦里到底怎么样还是得靠大家亲身体验后才会有更深的感受。剩下的时间就交给大家啦!两小时后我们在这里集合,希望您玩得开心!

最热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