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的科普知识

2022-10-17 科普知识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截至2021年1月,中国大熊猫野生种群增至1864只。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熊猫的科普知识,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陕西大熊猫与四川大熊猫不一样

  我国至今保留有2000年前,大熊猫在华中、华南、西南、西北等地区多个省(市)活动的痕迹与记载。目前,大熊猫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东缘的岷山、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凉山和秦岭等6个山系中。其中秦岭山系的大熊猫与其他山系的大熊猫隔离时间较久,在外形和行为上已经有所区别,从外观上来看,秦岭大熊猫鼻吻较短,头部更圆。

  大熊猫属于食肉一族

  大熊猫保留着跟食肉祖先一样相对较短的肠道系统,没有食草动物那种很长的肠道和复杂的胃,所以虽然喜欢吃竹子,但它们对竹子的消化程度很低。

  为了应对低营养价值的食物来源,大熊猫采取了大量取食、迅速排便的策略来获得足够的能量,平均日进食量可达到20公斤以上。此外,为了减少能量消耗,大熊猫活动强度很低,平均日活动距离只有400-500米。最新的研究显示,大熊猫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调节自己的代谢水平从而降低能量消耗,也会利用某几种纤毛虫来帮助分解竹子中的纤维素。

  大熊猫也有彩色照

  记得小时候,有一个脑筋急转弯游戏,问大熊猫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每次绞尽脑汁,总也答不对。最后公布答案:是想拍一张彩色照片!

  秦岭发现棕色大熊猫后,这个愿望终于实现了。因为近30年来,在秦岭共9次观测到野生棕色大熊猫。其成因至今仍是未解之谜。全球唯一人工圈养的棕色大熊猫“七仔”健康生活在陕西省林业科学院秦岭大熊猫繁育研究中心。如今,“七仔”已到了当父亲的年龄,它的后代是否能保持独特的棕色基因,牵动着每一个科研人员的心。

  秦岭大熊猫作为“大熊猫秦岭亚种”,其脸更圆、头骨较小,牙齿较大,多数胸腹部被毛略带棕色,很多人说,秦岭的大熊猫看起来是像“猫”的大熊猫,也因此被誉为“国宝中的美人”和“最美大熊猫”。

  曾为保护大熊猫建立67个保护区

  为保护大熊猫,中国政府于2017年全面启动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但在此之前,自然保护区在大熊猫保护过程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中国,为一个物种建立67个保护区的,恐怕也只有大熊猫了。

  我国最早的大熊猫保护区成立于1963年,在四川省汶川县的卧龙林区、南平县的白河、平武县的王朗、天全县的喇叭河等地建立了4个以大熊猫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后来陆续增加保护区。截至2013年,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束,有大熊猫分布的`保护区达67个,这67个保护区覆盖了53.8%的大熊猫栖息地并保护了66.8%的野生大熊猫种群。

  目前,我国已建立总面积271.34万公顷的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区。大熊猫国家公园试点区内有野生大熊猫1631只,占全国野生大熊猫总量的87.5%。

  扩展资料:

  1、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为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体型丰腴富态,头圆尾短,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

  2、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物种,现主要栖息地为四川、陕西和甘肃的山区。那里有充足的竹子,地形和水源的分布利于该物种建巢藏身和哺育幼仔。

  3、大熊猫善于爬树,爬树的行为一般是临近求婚期,或逃避危险,或彼此相遇时弱者借以回避强者的一种方式。

  4、大熊猫每天除去一半进食的时间,剩下的一半时间多数便是在睡梦中度过。大熊猫99%的食物都是竹子,可供大熊猫食用的竹类植物共有12属60多种。野外大熊猫的寿命为18-20岁,圈养状态下可以超过30岁。

  形态特征

  大熊猫体型肥硕似熊、丰腴富态,头圆尾短,头躯长1.2-1.8米,尾长10-12厘米。体重80-120千克,最重可达180千克,饲养的熊猫略重,一般雄性个体稍大于雌性。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但黑非纯黑,白也不是纯白,而是黑中透褐,白中带黄。秦岭地区的个体偏大,体毛粗糙,腹毛略呈棕色色泽。岷山(尤以青川平武)则个体较小,体毛也较前者为细,腹毛棕色不明显,但凉山的个体并不偏小。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相对锋利的爪和发达有力的前后肢,有利于大熊猫能快速爬上高大的乔木。

  大熊猫皮肤厚,最厚处可达10毫米。身体不同部分的皮肤厚度也不一样,体背部厚于腹侧,体外侧厚于体内侧,皮肤的平均厚度约为5毫米,并且色白而富有弹性和韧性。

  大熊猫的视觉极不发达。这是由于大熊猫长期生活于密密的竹林里,光线很暗,障碍物又多,致使其目光变得十分短浅。此外由于它的瞳孔像猫一样是纵裂的。因此,当夜幕降临的傍晚,它们还能活动。

【大熊猫的科普知识】相关文章:

动物科普知识11-30

藻类科普知识12-02

橘子科普知识11-05

月球的科普知识09-06

基因科普知识12-11

豆粕科普知识04-04

汉服科普知识12-11

环保科普知识09-22

海洋科普知识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