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文章

2023-03-13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文章1

  《虎妈猫爸》热播,让家庭教育成为了时下热门话题,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父母双方该扮演怎佯的角色,也成为了现实生活中让很多家庭困惑的难题。而就这个话题,记者采访了北京西城教研中心王老师,她用自己的切身体会,阐述了一个观点:身为孩子的父母,本就不该成为“猫”,威为“虎”,而是要用人的思维和孩子进行沟通,这远胜过当“猫”做“虎”。

  王老师告诉记者,无论是虎妈猫爸,还是虎爸猫妈,这样的定位在家庭教育中非常不人性化,这无异于把父母双方划分成了两个类型,而这两种类型恰恰是强弱对比分明的“虎”和“猫”。这样的局面对于孩子的教育,其实是非常不利的。“若孩子年纪尚小,在家庭内部这样小小圈子中都感受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日子一长,那在他(她)幼小的心灵中,就会产生心灵的扭曲和对人生的误解――准强势谁有理。倘若孩子逐渐长大,这样当‘猫’做‘虎’的局面无法改观,那孩子就会有意识地去钻空子――要么糊弄‘猫’,要么糊弄‘虎’,这是孩子寻找亲情呵护的天性。可是,正因为如此,家中的‘老虎’便更不能容忍,而‘猫’也会更深度地做和事佬。在这样家庭成员之间都不能做到人与人平等的'教育,最终极有可能导致失败,这种失败往往不是表面现象,而存在于孩子的内心深处。”

  王老师表示,在自己的家庭教育中,父母首先是平等的,相互尊重的,同时,在教育孩子前,一定先私下达成共识,而后在家教的过程中,让孩子看到父母态度的一致,思想的―致,不仅没有“猫”和“虎”,甚至连一个昌红脸,一个唱白脸的都没有。当然,教育孩子的过程也是让孩子体会被尊重的过程,而不是在责备训斥一只“虎仔”或“猫仔”。王老师说:“用人的思维彼此沟通,远胜过在孩子面前当‘猫’做‘虎’。反过来,当孩子渴望自己的想法能够有人倾听的时候,他完全可以作为―个完整独立的人,向自己的父母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不是战战兢兢地面对无法沟通的‘猫’和‘虎’。”王老师坦诚地告诉记者,“虎妈猫爸、虎爸猫妈其实是我们家庭教育存在多年的误区,而这个在家长中普遍存在的误区,正在潜移默化地伤害着我们的孩子。这不是危言耸听,所以希望打算或正在做着虎妈猫爸、虎爸猫妈的家长们,赶紧收手,给孩子―个身心更加愉快的生活空间。”

家庭教育文章2

  3岁的彬彬性格开朗活泼,已经去幼儿园半年了,很适应幼儿园的群体生活。平时上下课由奶奶接送,一天,妈妈早下班去接彬彬放学,妈妈一看到彬彬大叫了起来,原来彬彬的手臂上有一块青色的牙印,应该是被哪个小朋友咬了,妈妈大声质问:“怎么回事?谁咬的?”

  正在玩的彬彬被妈妈突然的语气吓得哭了起来,妈妈一边说,一边用眼睛凌厉扫视彬彬的小同学们,似乎每个小朋友都有嫌疑。“谁这么野蛮?告诉我,我陪你去找老师!一定要好好地处罚他!"彬彬把头低了下来,哭声止不住,拉着妈妈的收就要走,”妈妈,我不玩了,我们回家吧,我们回家吧……”妈妈不依不饶,怒气冲冲的拉着孩子跑去了老师的办公室。这件事情过后,彬彬变得话少了,越来越不想去幼儿园,奶奶多次询问下,彬彬才说:“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不肯和我玩了……

  彬彬妈妈的这种做法,不光丢了孩子的脸,还破坏了彬彬在幼儿园里的人际关系。仔细想想,妈妈到底是出于爱彬彬,还是这就是妈妈坚持的“不吃亏”原则。有很多的家长告诉孩子:“我们不占别人便宜,但绝对不让人欺负。”或者直接告诉孩子:“你不要主动打别人,但是别人打你,你一定要还手,如果你不还手,回家我就打你。”认为这就是加强培养男孩子气的方法,事实孩子的世界往往没有成人想的这么复杂,他们的.矛盾,无非就是抢玩具或者打闹间没有分寸,总是把孩子之间的矛盾看成是欺负和被欺负的关系。

  家长应该不要真正的为孩子的矛盾生气,否则因这种小事生气是对孩子一个最坏的示范,这是在引导孩子变成一个斤斤计较小气没有格局的人。家长应该相信孩子有能力协调好和小朋友之间的关系,寻找同伴并迎合同伴,有所付出,本来就是孩子天性中正常的表达。这就是为什么孩子之间就算发生矛盾或者打骂,但是很快他们又能快乐的一起玩耍,不记恨的美好天性。

  家长们需要谨记的是,你对孩子的态度,是你自己本身性格和心理的反应,有时甚至和童年时父母对你的态度的翻版。为了孩子,我们应当让自己变得更好。

家庭教育文章3

  文明礼仪是孩子学习、生活的根基,是他们健康成长的臂膀。没有了文明,就没有了基本的道德底线,那么我们的孩子纵然拥有了高深的科学文化知识,终将不会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如何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恪守文明礼仪之人?我的做法是从小抓起,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而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对孩子的行为习惯一直比较关注,生活中,既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又关注细节做到及时引导,从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开始。

  比如,我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灌输尊重长辈,尊重他人,关心他人的意识。记得孩子在上幼儿园时,有一次,我的母亲-----孩子的外婆在我家,孩子关门时用力特别大,外婆就说了一句“你这么用劲,门都给你关坏了”结果,我的孩子不但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反而回了外婆一句“我们家人关门都是这样的”。在一旁的我,看到孩子的这种态度,我立刻收起自己脸上的笑意,把孩子叫到我的房间:你知道你刚才你错了吗?才4岁的孩子一脸茫然地看着我。“第一,你不该关门太用劲;第二,你不该这样大声的对外婆说话……对待老人,不能大呼小叫,要尊重他们……老人和小孩一样,也要关心他们”。令我没有想到的是,孩子竟然记住了我话。在一次下公交车时,我带着孩子先下的车,我的母亲跟在我们后面下车,没想到孩子的双脚一着地,就回头对正在下车的奶奶说:“奶奶,你小心点!”这句奶声奶气的关爱之语,让当时坐在车上的乘客发出了唏嘘声,赞叹声……为了让孩子明白她今天的表现是正确的,是值得表扬的,我赶紧指着车上乘客对孩子说:“你看,叔叔阿姨们都在夸奖你呢!”

  良好的文明礼仪习惯的养成,贵在持之以恒。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经常给孩子讲一些小故事,借故事来说明生活中的一些道理。记得我曾对孩子说过这样的故事:一只红狐狸,它为了捕获野鸭子,常常可以连续几天潜伏在冰天雪地的沼泽地,它是那样顽强而有耐心,慢慢的毫无声息得贴在地上接近野鸭子。当野鸭子无意中游开的时候,红狐狸就用舌头舔一下嘴唇,失望地退回原处等候着。为了填饱自己的肚子,红狐狸可以这样往返几十次,直到几天之后,野鸭子由于一时疏忽,终于被它逮住为止。讲完故事后,我就问孩子:如果这只狐狸一次没有抓到野鸭就离开了,那么它能吃到野鸭吗?孩子当然明白:如果狐狸放弃了,肯定是吃不到的。同样在生活中,凡事都要有坚持到底的好习惯。

  文明教育也需要见缝插针。在一次下楼时,当时,我是送孩子上学,但恰好遇到楼下的奶奶拎着大包小包的菜正上楼。孩子和那位奶奶在狭小的.楼道里相遇时,孩子并没有让开,而是从奶奶的身边挤了过去。在我们下到楼下时,我没有直接批评孩子,而是给他讲了一个列宁的故事:列宁在一次下楼时看到提着重物的女佣,就主动站在楼梯的拐角处等着,女佣看到后赶紧叫列宁先过,列宁说:您提着东西,你先走。孩子听到这,赶紧对我说:妈妈,我刚才错了,以后我一定不会这样了。在这件事之后,我留心做了观察,发现自己的孩子确实兑现了她的承诺。当然,我也没有吝啬我的表扬和鼓励。

  总之,经过我的多年努力,经过众多老师的教育和引导,我的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再到初中,一直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同学身边的好伙伴,更是我们家长眼中的乖乖女。在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中,孩子更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以总分716分(满分750分)位列全年级第三名。我们家长以自己的付出有了回报而兴奋,也为自己女儿不仅仅只是学习好,而且还是一个全身蕴涵着文明礼仪之风的新时代少年而骄傲!

家庭教育文章4

  这是一个美国孩子写给父母的信:我的手很小,无论做什么事,请不要要求我十全十美。我的脚很短,请慢些走,以便我能跟得上您。

  我的眼睛不像您那样见过世面,请让我自己慢慢观察一切事物,并希望您不要过多地对我加以限制。

  家务事是繁多的,而我的童年是短暂的,请花些时间给我讲一点世界上的奇闻,不要只把我当成取乐的玩具。

  我的感情是脆弱的,请对我的反应敏感些,不要整天责骂不休。对待我应像对待您自己一样。

  我需要您不断鼓励,不要经常严厉地批评、威吓我。您可以批评我做错的事情,但不要责骂我本人。

  请给我一些自由,让我自己决定一些事情,允许我不成功,以便我从不成功中吸取教训,总有一天,我会自己决定自己的生活道路。

  请让我和您一起娱乐。孩子需要从父母那里得到愉快,正像父母需要从孩子那里得到欢乐一样。

  河南七色花福利幼儿园园长蔡蕾说,每个大人都曾经是孩子,也都有一颗隐藏着的童心,种种生活让大人们失去了童心,又找不到开启孩子童心的钥匙。父母要跟上孩子的发展变化,了解孩子不同时期的心理特点,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性格的变化,理解孩子的欢乐和苦恼,这是保持童心,缩短与孩子之间的距离,心灵接近、心理相通的基础。

  家长的忽视 会使孩子“感情阻滞”

  3岁男孩楠楠从幼儿园回到家时,高兴得手舞足蹈,缠着妈妈给他讲故事。当时,恰恰碰上妈妈为工作的.事烦心。“去、去、去,一边玩去。烦人!”妈妈大声训斥楠楠,楠

  楠不知自己犯了什么错误,吓得躲在一边不吭声。

  乐乐的妈妈对孩子的管教十分严厉,5岁的乐乐变得十分内向,说话很少,在陌生人面前显得胆怯。在妈妈面前,乐乐不敢哭,笑的时候也显得勉强,其实乐乐心里有许多想

  法,但他很少对妈妈说。因为,妈妈个性强,乐乐没有机会和妈妈谈心。金水区新建幼儿园园长阴凤云说,好多父母忽视了孩子感情上的需求。孩子的气愤、痛苦、委屈或者愉快、兴奋、得意统统藏在自己心里,不愿坦率表达出来。孩子若是长期处于这样一种“感情阻滞”状态中,会认为无人同情他,无人理解他,渐渐对亲人失去信

  任,等父母发现问题的严重性后,已经无法与孩子沟通。

  孩子执拗 家长不妨冷处理

  妈妈:“宝宝,今天的天气太冷,你要穿裤子,不然会感冒的。”

  宝宝:“不,我就要穿裙子,我不怕冷。”

  妈妈:“不行,等天气好了再穿。”

  宝宝:“不,我不穿裤子。”

  ……3岁女孩佳佳最近一段时间不知怎么了,经常和妈妈顶牛。一向听话的佳佳突然变得

  固执、认死理、软硬不吃,你让她干吗,她就偏不,跟你对着干,要么就大哭大闹。郑州市金拇指幼儿园孙园园老师分析,两岁以后的孩子,突然变得任性、固执、不听话、爱发脾气,这是正常的心理发展表现。因为两岁之后的孩子自我意识逐渐明确,“我”的概念逐渐清晰,如果成人的语言或行为妨碍了孩子独立的发展需要,孩子就会哭闹、焦

  虑、反抗,这一时期称为“第一执拗期”。

  孙园园提醒家长,对待“执拗期”的孩子,成人不能因为图清静一味地顺从、迁就孩子,或是不耐烦、压制甚至用武力使孩子妥协听话。相反,家长应该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孩子的变化,理解孩子;对孩子的任性要耐心调教、善于等待,因为当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有自我反省的能力。当孩子不可理喻时,家长不要和孩子对着干或是用武力,可

  以采取“冷处理”的做法,等自身的情绪稳定下来后,再和孩子沟通。

  多倾听孩子心声

  怎样才能有效地约束孩子的盲目任性,又不委屈孩子,不致让他陷入感情阻滞状态中呢?阴凤云园长介绍这样一些方法:

  一是要区分孩子的行动与感觉。孩子在马路上乱跑,动不动打人,乱扔东西,这属于孩子的不良行为,要告诉他这样不好,及时纠正这些错误;孩子兴奋、苦恼,或喜或怒,

  或恐惧或害羞,这属于孩子的感觉,父母不要压抑或控制这些感情的流露。二是要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即使是咿呀学语的孩子,也想说出内心的感受和愿望。孩子长大了,有时多嘴多舌,问这问那。对此父母不可厌烦,绝对不要把他们的话当作取乐的笑料。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耐心地倾听孩子。

家庭教育文章5

  读了这本书,我真的百感交集,每天我们都在为孩子的成长而操心。当父母的是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成长中能够一帆风顺。健康快乐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

  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那么优秀,我的女儿也是一般,在生活中,打、骂、冷嘲热讽。有的时候,我们利用母亲的权利情不自禁的就把这些都用上了。看了这本书,我深深的觉得我们这种错误的教育方式。应该放在一边,彻底的改变一下,这样的`方式达不到想要的预期效果。仅此而已,我不会再用这样的方式。

  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教育不能尊重孩子的天性。这样的教育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残酷的、是违背人性。因此,我们教育起孩子也是困难重重,让他玩了,学习不进步,不让玩,还在脸上灿烂花朵般的笑容没了,真是矛盾的很,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我觉得孩子的童年时快乐无忧无虑的。所以没怎么在学习方面管他。结果在一年级的时候就落后,玩与不让玩做到适度真的很难。

  教育孩子有的时候会很生气,有的时候孩子进步了,也感觉很享受。和孩子一起生活是一种快乐。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进步,真是一种无法言表的快乐。一种美好的享受。希望我们都在快乐中教育孩子,为了孩子父母都乐此不疲。

家庭教育文章6

  按照传统观念,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其中首先是父母)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则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为了适应当代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需要,家长必须认真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理论,转变家教观念,提高家教水平。家长学校则肩负着宣传党的教育方针和现代家教理论,帮助家长转变家教观念,提高家教水平,协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任务。当前家长学校要着重抓好:

  1、家庭教育观念的更新

  过去,家长的养儿防老、教育子女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观念,必须代之以为国教子的观念,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把孩子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以适应未来社会的生活。

  传统的德育观念必须改变,如子女必须无条件服从家长,听话才是好孩子;不为人先,不为人后;“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不冒险)……应该培养孩子的科学与民主、自立与自强、公平竞争与合作等精神。

  传统的重智轻德体,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实际水平的观念必须改变,应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学习知识与发展能力并重,重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人际关系协调能力的发展。

  2、学习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

  ①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不要要求太高,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揠苗助长,不仅无益,反而害之。

  ①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不要要求太高,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揠苗助长,不仅无益,反而害之。

  ②因材施教和全面发展相结合。既要重视孩子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又要重视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

  ③态度一致,教育统一。家长的教育态度要一致,要一以贯之,而且要与学校教育保

  持一致和统一。

  ④说服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

  ⑤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相结合。

  ⑥感情与理智相结合。

  ⑦及时教育与持恒相结合。

  3、交流家庭教育信息和家教经验

  研究家教中的新问题。家长学校应在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方面作出更大努力,以便共同完成培养高素质的一代新人的任务。

家庭教育文章7

  一、转变观念

  带孩子的过程中,我有很多想法,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一是责任。孩子是我们的,更是社会的,从一棵幼苗长成栋梁之才,孩子的每一点进步,都需要我们付出心血和汗水。也许很多家长说对孩子我已经尽上了最大责任。但我的观察却不是这样,我们在渴望孩子成材的同时,为了自己轻松把孩子放在老人那里“全托”的大有人在;我们在参加一些必要的应酬以外,为了一些纯粹的娱乐我们可以把孩子一个人扔在家里,独享我们自己的快乐;还有的家长因为有钱了,把孩子送到了贵族学校,等等。我对这种选择的看法是,当你把孩子送到贵族学校的时候,你至少输掉了一半,因为你把本来属于你的一份责任也推给了学校。好多家长说,现在的社会竞争的这么激烈,一方面要忙于工作,一方面要忙于应酬,哪有时间带孩子。再说我现在所做的这一切也是为了孩子。我也承认这个现实,但我最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对多数人来说,就现在的基础,追求权利,混到个市委书记了不起了;追求金钱,就目前而言,这辈子挣1000万顶天了,这也算是给孩子创造了发展的资本,但换一个角度,就算当了市委书记,能把的孩子提携到什么位置?就算提携到了那个位置,假若他干不了呢?就算有了1000万,也许不够他花一天的,也许他根本就不会花,这样的孩子又有什么用呢?所以我们还是尽量挤出点时间陪陪孩子。在带孩子的过程中,我和爱人只要能抽出时间,我们就一定陪孩子。我在济南听过一个讲座,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一句话对我触动很深。他说:如果一个男同志一周能辞掉两次喝酒的时间,一个女同志能把每天化妆、卸妆的时间拿出来陪孩子,那你的孩子就是半个天才。前段时间,方正周考得了第七名,李老师搞了个“方正现象”让同学和家长讨论。我不想对这件事情本身说什么,只是后来我看了孩子和家长写的感受后,很受感动。我感受了孩子的自尊心和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殷切的希望,但也从中发现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几乎每个孩子写的部分都有个别错别字,没有家长给予改正;另一个是绝大多数是妈妈签的字,不知我们的爸爸们忙什么去了,是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忙,还是这件事情根本就不重要。

  二是观念。经历了贫穷愚昧之后,我们这些做家长的懂得了知识了重要性。一方面现实是残酷的,经常听到一些家长对孩子说,光考上大学还不行,还必须考上重点大学才行。但在这同时我们一些教育孩子的观念还很落后。我们在座的家长大都是75-80年后出生的,这个年龄段意味着我们都经过了贫困年代的边缘,今天我们在尽情享受改革开放带来的实惠的同时,也不免对过去充满了回忆。常听一些家长说,过去我们也没有早期教育,也没有这么多作业,我们不也上了大学、甚至是研究生。我不否认这是事实,但社会发展太快了,大家对77年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高考应该都记忆犹新,我说让现在任何一所普通高中的孩子回到当年,那一定是北大、清华,因此,处在这样一个知识爆炸的年代,我们必须对如何教育孩子进行反思。有家长说对孩子的发展要“顺其自然”,这个观点很对。“顺其自然”就是顺应孩子发展的规律,引导孩子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但绝不是“任其发展”。说到这里我想说一下关于孩子玩电脑的事,社会发展到今天,电脑已经成为一种工具,说道底就像自行车和汽车一样,在玩不玩的问题上,很多家长对此意见不一,应该说02年北京发生的“蓝极速”事件给了我们很深刻的教训,在孩子玩电脑这个问题上只能疏不能堵。我主张让孩子玩,但有一个如何引导孩子玩的问题,第一,要诱导孩子对电脑有正确的认识。电脑不仅可以用来娱乐,更是学习的工具。除了查找资料我们是否可以尝试把作文、语文、英语的一些作业让孩子在电脑上完成。第二,玩可以,必须先把作业做完,第三,每次玩之前我都和他约定玩多长时间,让他自己说,到了时间就得下。还有一个对孩子投入的问题,一方面现在条件好了,家长用在孩子身上的支出也大了,我们在孩子吃穿上,高档玩具、名牌服装、麦当劳、肯德基,少则几十元,多则上百元,一点也不心疼,但我们用于孩子教育上的投资又有多少了。麦当劳、肯德基常常是人满为患,书店什么时间能看到这种场面。请问,你带孩子去过几次书店,你给孩子买了多少课外书?从孩子出生到现在,经过几年的积累,我孩子的存书达到了一千多册,我认为这是给孩子最宝贵的财富。另一方面,我们的投入还受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我们可以把钱存在银行里,我们可以买房子、买汽车,甚至孩子结婚的钱都准备好了。前几天听张校长说,今年考入某高校的个别学生,尽管学校给出了分期交纳学费的优惠条件,但还是因为没有钱放弃了。他们的理由似乎也很充分,因为买房子,钱都花光了,并且还贷了款。说到这里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了,我理解不了住宽敞房子让孩子上普通学校的滋味。朋友乔迁,有时带孩子去祝贺。有一次我问孩子,叔叔家的房子好不好,孩子说,好是好,就是没有书。说到投资,我的态度是:我不会给孩子攒钱,如果我在他18岁之前有能力给他攒够100万的话,我会把这100万从现在开始投到他身上,等到他18岁时留给他一个零。他有本事生存他就可能有更大的发展,他没有能力生存我也问心无愧。

  三是榜样。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很重要,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指责;如果孩子生活在敌意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打架;如果孩子生活在嘲笑的环境中,他就学会难为情;如果孩子生活在羞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内疚;如果孩子生活在宽容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大度;如果孩子生活在鼓励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信;如果孩子生活在公平的环境中,他就学会正义;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的环境中,他就学会信任他人;如果孩子生活在赞许的环境中,他就学会自爱;如果孩子生活在互相承认和友好的环境中,他就学会在这个世界上寻找爱。我们家长要求孩子回家不玩电脑、不看电视,可我们家长做的怎么样,我们好多家长往往是让孩子做作业,自己玩电脑、看电视,这对孩子没有说服力。其实孩子有他的思维和判断方式。我儿子4岁时对我说过一句话,对我触动很深,有一天他突然对我说,***的家长是混蛋,天天打扑克,不管孩子。我想也应该引起我们在座的家长的思考。

  二、注重方法

  孩子是可爱的,教育孩子,首先要被孩子感动。我想我们的家长肯定被孩子感动过,反正我是经常被孩子感动着,孩子给了我太多的快乐。孩子幼稚、纯洁的心灵对我们来说很多时候带给我们的是心灵的震撼。很多人问我教育孩子有没有秘诀,我说有啊,四个字“三心二意”, “三心”就是爱心、恒心、耐心,“二意”就是不经意、不介意。其次,教育孩子最有效的方法是鼓励或者叫欣赏。我看过一个故事,大意是说,一个孩子考试的了59分,他怕回家挨揍,就怯生生的找到老师说,你能不能给我加1分,老师说,加1分可以,但这是我借给你,这次借给你1分,下次考试你要还我10分,孩子答应了。下次这个孩子考试得了71分,老师说你很讲信用,这次我再借给你10分,结果下次这个孩子考了81分,以后这个老师继续借给这个孩子分数,孩子的学习成绩继续提高,最后这个孩子成了一个优秀的`学生。作为家长要抓住一切可能奖励孩子的机会,激发他的学习兴趣。我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实践证明效果不错。比如周末孩子要我带他出去玩,只要时间允许,我会马上答应他,但我也会给他提出条件,今晚先做完作业,再看完几本书,结果孩子学习的高兴,我的目的也达到了。其实,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尊心,关键是我们要懂得尊重孩子、欣赏孩子、引导孩子。方正在小学时当过班长,来新元后曾一度为没当班干部耿耿于怀,我就对他说,以你的表现,当个班干部没问题,主要是李老师考虑到你小,再说你的成绩还要再提高提高。为了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我有对他说,李老师让你给她当助理,这个职务比班长还大。前几天我在学校门口遇到了张老师,说起了孩子数学课存在的问题,正好孩子过来了,我就转过脸去对孩子说,刚才张老师说了,你最近进步很大,期末考好了,下学期让你当数学课代表。谁都免不了做错事,孩子更是如此,孩子是在纠正自己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重要的不是孩子是否犯错误,而是父母采取何种态度。父母的态度恰如一把双刃剑的两面,它可以割破孩子的心,留下无法愈合的伤疤,也可以从中崛出生命的新水源。孩子做错了事,我就对孩子说,你认为你做的对吗?孩子一旦认识到错了,我就接着对孩子说,人没有不犯错误的,只要认识到自己错了,就是进步,关键是以后尽量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再就是玩是孩子的天性,作为家长要尽可能给予孩子最大的自主空间,现在物质条件好了,家家户户防盗门、防盗窗,在防盗的同时也把我们的孩子隔开了距离。其实防盗门、防盗窗只是一种形式,关键的是如何看待孩子之间的交流。我鼓励儿子带同学来我家玩,几乎每天晚上都有一两个孩子在我家玩,我住的离公园很近,到了周末,家里能有5、6个孩子,我的朋友都说我们家是儿童乐园。

  我陪他们玩玩具、玩电脑、看书,带他们去公园。给他们做饭吃、陪他们去麦当劳,在与孩子的交流中真正体会到了带孩子的乐趣。孩子在一起玩时发生矛盾是经常的,我一般不干预,让他们自己去解决。有一次看到我的孩子太不象话了,我就对他说:我很尊重你的朋友,如果你不尊重你的朋友了,我就干脆把他们撵走,让你从此没有了朋友。再以后他就知道尊重同学了。第三,教育孩子的最大成功是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他对自己的认识。我们在座的可能都有体会:孩子只有自己想学习,他的学习才能见到效果;若他自己不想学习,你怎样逼他也没用,做家长的就要想办法把孩子学习的内动力调动起来,让孩子坚信自己不笨,自己不比别人差,他学习才会有劲头。孩子还小,今后的路还很长,学习差了今后可以努力,一旦孩子失去了自信,也许就失去了整个人生,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据我观察,我们身边的好多家长在看似关爱孩子的同时,不自觉的伤害了孩子的自尊,抹杀了孩子的自信。比如说有的家长很关心孩子的学习,晚上陪孩子做作业,遇到孩子不会的问题刚开始还耐心地给孩子讲解,等到讲了两遍三遍孩子还不会时,就开始指着孩子的额头说,你真笨,你真笨,再没有比你笨的了。我说这种做法最不可取,孩子还小,他可能因为害怕你,不敢反驳你,等到孩子大点了,他就会说,我就是笨,你怎么了!真到了这个地步,你也就没有招了。我在辅导孩子时,也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结果是我还没失去耐心,孩子就着急了。这时我就会安慰孩子,我会说这道题确实很难,我和你这么大时也不会,听了我的话,孩子开始有了自信,然后我再仔细的讲给他。还有的家长看到孩子的考试成绩,马上就问考了多少,你看人家,你就是不行。我对孩子,从来就是以表扬为主,方正来这里第一次测验39名,我知道后第一句话就是:你考的很好,第一次你考这个成绩已经不错了,以你的成绩再加上你的年龄优势,你已经是第一了!下次一定考的更好,接下来的几次测验不断上升,期中考试也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但是,说出来你们可能不相信,我经常开玩笑喊孩子“傻瓜”,原因很简单,我已经给孩子建立了绝对自信。孩子经常反驳我:我是傻瓜你就是傻瓜的爸爸大傻瓜。

  最近我读了阳光家庭亲子书系《最伤孩子心的10句话》一书,把这10句话送给大家共勉。“笨蛋,没用的东西”,“一看你就没多大出息,将来就捡破烂吧”,“都是一样的孩子,你怎么就不如别人”,“我说不行就不行”,“住嘴!你怎么就是不听话”,“就知道玩,一提学习就没了精神”,“我再也不管你了,随你的便好了”,“你又做错了,真笨”,“你可真行,竟做出这种事!”“你若考100分,我就给你买什么什么”。

  最后我想对父母们说,作为父母不应该不精力都投入到孩子的分数上,而应该放在教育孩子怎样做人上,这是最重要的。世界上的人千千万万,出类拨粹的人只是少数,如果我们的孩子能成为其中的一个,我们会很高兴,如果我们的孩子不能成为其中的一个,也不应该难过,因为我想,以现在这样的教育方法,教出一个有道德感、能约束自己、有相当的兴趣、又能在喜欢的领地里自由自在的人,应该不是一件特别难的事。

家庭教育文章8

  为了子女的锦绣前程,每一个做父母的都用心良苦,而最后的结果常常不尽如人意,原因何在呢?主要是由于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不正确所致。其实为人父母,最重要的是要

  有“三心”。

  “平常心”——抛开“神童”情结

  许多父母比较重视孩子的分数,带有严重的“神童”情结,结果忽略了对孩子健康人格的构建。其实培养孩子成人比成才更重要。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一个人是否能成才

  和成功,智力因素往往仅占20%,而另外起作用的80%却是人格因素”。

  “狠心”——让孩子经历磨难

  很多父母总是千方百计为孩子遮风挡雨,以为这是对孩子最大的关心和爱护,殊不知,这样等于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挖了一个温柔的陷阱,掉进陷阱里的孩子由于被剥夺了失败和挫折的机会,不会犯错误也不懂得改正错误,自然也得不到经验和教训,因而永远不会学到过硬的本领。失败和挫折是人生的学校,它能折磨人,更能考验人、教育人、锻炼人,使人学到许多终生有益的`东西,所以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只会造成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和

  欠缺的人格,使他们没有自我奋斗的意识,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而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精心”——树立良好的榜样

  家庭是孩子性格着色的第一个染缸,家人就是孩子行为塑造的第一任教师,孩子通过观察和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去学会生活,有时父母不经意的一笔,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或是大写意的泼墨画,或是污染了整张白纸。所以为人父母言传身教尤为重要。如今,有些父母自己挥霍浪费,却要求孩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自己看不起读书人,却要求孩子学有所成,最后教育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所以,为了孩子明天的灿烂,父母要精心

  描绘着自己言行举止的一笔一画。

家庭教育文章9

  1.看看书架上有几本书

  现在多数家长都非常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也想方设法地让孩子上各种培训班、补习班,看不到效果的也很多。

  前年到侄子家去,侄子的儿子因为学习不好,没少挨揍。看遍他家里全部,只在他儿子的书桌上发现了基本课堂上学习用的书。多数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家庭都是这样。父母没有从学习中找到乐趣,也没有从学习中看到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孩子凭什么要对学习有兴趣呢?几句说教能起到作用吗?

  也有不识字的父母培养出优秀的孩子,但那一定是爱书如命的父母,他们不会把孩子读过的书当废品卖掉。

  孩子是天生就喜欢去学习、去尝试的。没有了学习兴趣,一定能从父母那里找到根源。

  2.学习成绩

  决定成绩好坏的是有效学习时间!

  以前也总想让孩子考第一,但有隐约觉得不妥。长远来看,考第一的孩子并不比别的孩子强。

  书本上的、可以表达出来的是显性知识,考试第一只能说明显性知识掌握得好。显性知识以外还有大量的隐性知识,有人估计到目前显性知识只占到人类总知识的10%左右。工作、生活中用到的很多是隐性知识(情商、胆商等等),这些是孩子在生活、社会交往、活动、运动、甚至是游戏中学习的。有很多文章比较中美教育的差别,中美教育的最大差别也在这里。

  3.机会成本

  有一得,必有一失,所谓鱼翅与熊掌不可兼得。亚当·斯密曾经说过:国王会羡慕在路边晒太阳的农夫,因为农夫有着国王永远不会有的安全感。而要有农夫那样的安全感就不能有国王的权势。

  当选择做一件事的时候,必然会放弃另外一件,那个被放弃的所带来的收益就是机会成本。

  通过自己勤奋努力积累了大量的资源,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回头看或与周围的人比较时却发现自己失去了太多。在一条路上走的越远,机会成本越高,重新选择的难度就会越大。

  孩子要走的路,不一定是父母指定的路。

  4.愿景

  刚接触这个词时,我总把它当着“远景”。愿景是对未来的愿望;发展前景;希望、愿意看到的景象,与“愿望”是近义词。

  愿景是永远为之奋斗希望达到的`图景,是一种意愿的表达,是未来的目标、使命及核心价值。

  愿景可以激励孩子;

  愿景是在困难时或不断变化时代的方向舵;

  愿景是在竞争中取胜的有力武器;

  愿景能够把父母和孩子凝聚成一个共同体。

  5.使命、责任、危机

  开博一段时间后,家庭教育的理念掌握了,教育技能也娴熟了,但却觉得自己过得越来越单调,越来越琐碎,脑子里空荡荡的,像一部被人操纵着的机器,再加上很少得到团队领导、博友们的肯定和表扬,这样就很容易产生一种莫名的无助感,找不到自己这种所谓“单一”工作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教育孩子就是长期、单调、重复的工作,作为家长应该有一种使命感。

  有一则寓言,说的是一只小鸟正在飞往南方过冬的途中,由于天气太冷,小鸟冻僵了,从空中掉在一片农田里。一只母牛走了过来,在它身上拉了一泡屎。冻僵的小鸟躲在牛屎里,觉得牛粪真是太温暖了。牛粪让它慢慢缓过劲儿来。它蜷在牛粪里,暖和得忘乎所以,情不自禁地唱起歌来了。这时,正巧一只路过的猫听到了小鸟的歌声,走过来查个究竟。顺着声音,猫发现了躲在牛粪中的小鸟,非常敏捷地将它刨了出来,可怜的小鸟于是成了猫的口中美食。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恶劣”的环境充满危机,固然是坏事,但“温暖”的环境也未必不是坏事,因为它同样也暗藏着危机。如果不居安思危,反而得意忘形,悠然自得,那么迟早会像那只被牛粪温暖得忘乎所以的小鸟,成为猫的一顿美餐。

家庭教育文章10

  今天读了《家庭教育》上的一篇文章《家长要学会与孩子一起学习》,里面有许多好的做法,值得借鉴学习。

  其中有一条说到:家长要学会宽容,敢于放弃“完美”。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功利思想驱动下,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常常是情不自禁的.追求“完美”。这种完美主义在于其他孩子攀比的过程中,难免对不同层次的孩子的要求过于苛刻,孩子得到的只是父母的唠叨、不满、抱怨、指责,长期这样,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断的遭到打击,从而产生了厌烦感。

  聪明的家长都是从孩子的实际出发,密切与孩子接触,从深切智慧的爱出发,用“赏识”的眼光代替“挑剔”的眼光;用热情赞美代替讽刺、挖苦,宽容孩子的缺点和过失,认为孩子的优点和缺点都是与生俱来、与生相伴的。于是,家长就会发现和挖掘孩子的优点,用有点去点燃孩子的自信,用自信去点燃孩子对生活和学习的热情。

家庭教育文章11

  教育,就是要努力使良好的行为成为习惯.如果学习成为一个人的生活习惯,那么他的学习成绩就没有理由不优秀.

  我们的女儿叶何铭,现在滨江小学上五年级了.在学校和老师的良好教育下,孩子身心各方面全面健康发展,学习成绩优秀,还当了班长.我们在关心女儿在校学习的同时,注重女儿的家庭教育,努力建设学习型家庭,使家庭成为女儿学习的第二课堂.以下,是我们在女儿家庭教育方面的一些做法.

  一、培养孩子的学习精神.我们夫妇原来的学历都很低,中专毕业参加工作后,都坚持在职学习,先生参加了成教大专、本科学习,我也参加了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可以说,女儿是在我们夫妇边自学边育儿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我们的“身教”,在家庭中为孩子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在“身教”的同时,我们还注重“言传”.例如,我们给她讲她自己名字的含义,“何名”就是什么名,告诉她一个人有什么名全靠他自己,希望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为自己挣一个名.我们经常给女儿介绍名人名校的事迹,到春晖中学、浙江大学参观游览,让她感受学习环境.先生还以赠言的形式,对女儿进行教育.如,“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闻过则喜”,等等.女儿对赠言也能熟记于心.现在,女儿的学习精神很强,去年,先生去香港游玩的时候,他叫女儿请假一起去,女儿听说要请假,就一口拒绝了.

  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一是习惯学习.教育,就是要努力使良好的行为成为习惯.如果学习成为一个人的生活习惯,那么他的学习成绩就没有理由不优秀.先生给孩子讲古人读书的“三上”之功(马上、床上、厕上),现在家里到处是翻开的在读的书.二是快乐学习.我们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避免交给她不喜欢甚至厌倦的学习任务.我们帮助她将作文在网上“ ”发表,来培养其作文的兴趣.我们也采用适当奖励形式,来激发其学习的动力.去年除夕夜,女儿花了两个小时时间,把三册英语课文全部背诵了一遍,我们给“压岁钱”的时候,她特别高兴而且自豪.三是效率学习.学习必须有高的效率,必须得法.低效甚至无效的学习,只能增加孩子的学习压力,影响孩子全面发展.所以,在家里,我们给孩子提出学习要求时,总是思之再三、慎之又慎.如,我们要求他每天听读一小时英语,对提高英语成绩很有好处.

  三、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身心健康,是学习的基础,是学习的本钱.我们十分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一是关心孩子的饮食营养,保证其身体正常生长发育.二是鼓励多做游戏,督促进行体育锻炼.三是加强谈话沟通,掌握孩子的所思所想,进行及时正确的教育、引导,促进孩子心理健康.

家庭教育文章12

  顺其天性更重要

  对孩子教育更重要的是顺应孩子的天性,然后才是适时因势利导。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要学会放手,善于把握好“有为”和“无为”之间的度。

  以往的家庭教育,往往以家长的意志为主导。孩子学什么、怎么学,完全由家长说了算。孩子大都只有服从的份儿。以家长的意志为主导势必会限制孩子的天性,不利于发掘孩子的天赋。因此,我们要改变以家长为主导的教育模式,走向以孩子为主导的教育模式。看孩子想学什么,再引导孩子怎么学,要勇于走出应试教育的束缚,让孩子自由地成长成才。

  多沟通常反思

  家长应放下架子多与孩子沟通。当孩子出现什么问题时,我们不要总以家长自居,总是板起面孔,一味地训斥孩子;要首先反省自己、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反思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方式上是否存在问题。要多听听孩子的想法,了解他们,理解他们,而不是以成人的思维,去一味地否定、指责孩子。比如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总把一些观点强加给孩子,给予孩子的自由度不够,不了解孩子的爱好、兴趣,强迫孩子学这学那,导致孩子厌学;或过分溺爱孩子,凡事越俎代庖等。

  孩子固执怎么办?

  Jane:我的孩子快14岁了,性格很固执,家长说不得,真不知道该如何纠正!

  霞菲菲:都说孩子到了中学之后很难沟通。

  巧克力:怎样当好知心朋友?如何来当?能否指导一下?

  一生何求:老师的大部分精力用在了教学生知识上,而父母的职责是要给孩子创造优越的学习环境。如果父母在家看电视,却让孩子去学习,而且还唠叨个不停,何以能让孩子有优越的条件去学习。这时候家长说什么孩子不会去听、去做的。

  风伴花:我家孩子天天小嘴嘟嘟个不停。

  一生何求:把孩子当知心朋友,他会把心里话讲给你听,你就知道他心里想什么,就会把性格固执改过来。

  一生何求:多陪陪孩子,知道孩子和什么人交往,为什么和他们交往,是不是有很多优点值得学习?在孩子面前适当把威信降低,让孩子接近,没有惧怕,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娱乐。

  茉莉花:抽空跟孩子谈谈心。家长给孩子讲讲生活中开心的事情,工作、生活中的难事也给孩子讲讲,让孩子帮忙出主意,让孩子参与家里的事,打开孩子的心扉,慢慢地,孩子就不再固执。

  从引发兴趣开始

  像往常一样,我慌慌张张地将锅碗瓢盆洗刷干净,然后轻轻推开书房的`门,开始给女儿出题。女儿不情愿地斜我一眼,但不再怨声载道,她知道,怨也没用,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必须再答好我出的题才能获得自由身。

  这种生活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已记不清了,只依稀记得,我有半年多没看过电视,而且每晚11点之前没有上床睡觉过。因为监督女儿学习之后,我还要拖地洗衣、收拾零乱的屋子。我有一年多没轻轻松松过周末,因为周六要陪女儿上两个培训班、周日除了家务和看望老人,我还要抽时间陪女儿复习上周学习的功课、预习下周将要学习的内容。虽然有时候也不忍心剥夺女儿的业余时间,可眼看着邻家的孩子钢琴过了四级、同事的孩子舞蹈在省里荣获第三名……我的心便揪了起来,我不能让女儿输在起跑线上。

  洗好衣服之后,我蹑手蹑脚地去为女儿掖蹬开的被子,转身时忽然听到女儿梦呓:“妈妈,我要是小鸟就好了,那样就不用每天学啊背啊,就能自由自在地飞翔……”

  刹那间,我百感交集。

  是的,虽然女儿每天花费在学习上的时间很多,可学习成绩并不理想!究其原因,其实就是女儿只为成绩而学习,而并不是为兴趣而学习。而自己小时候,虽然业余时间几乎没摸过书本,可成绩总是保持在年级前三名,原因恰是对学习感兴趣,因为感兴趣,所以学习的时候才会集中精力,才会事半功倍。

  我开始改变教育方式,不再追究女儿是不是取得了好成绩,不再将女儿从开心的玩乐中拉回,逼着她学习。只是在不露声色地给她讲有趣的地理、历史故事,给她讲文学,想方设法激发她对知识的探索欲。

  孩子没了学习的压力,成绩开始稳步上升,前几天期中考试,女儿捧回了数学100分、语文98分的好成绩。

家庭教育文章13

  母蟹对小蟹说:“孩子,你怎么老是横着爬,为什么不能直着走呢?”小蟹委屈地答道:“妈妈,我是照着您的样子走的呀。”这是说,母亲必须正直地生活,正直地做人、行事,才能正确引导孩子。

  “不管我死在什么地方,请不要把我同贵族、名流、富豪们葬在一起,请把我埋在普通的犹太工人、老百姓中间,让我的墓碑能够点缀周围普通的石碑,也让他们装饰我的墓碑。”这遗嘱出自俄国籍犹太作家肖洛姆·阿莱汗姆的手笔。与这份遗嘱一起留给后世的,还有一个厚厚的笔记本,记满了尖酸刻薄、谩骂诅咒的语言。例如:“吃——让蛆虫把你吃掉!”“叫——让你牙疼得叫起来!”“缝——让缝衣针扎死你!”……

  原来,肖洛姆幼年失去了母亲,父亲给他娶了个心肠毒、脾气坏的继母。继母经常用恶毒的语言谩骂他。肖洛姆从不顶嘴,只是躲在角落,把继母嘴巴里“吐”出的词语,记录在笔记本上。后来,他成了作家,在他的作品中,许多咒骂和尖酸刻薄的'词语,都是从继母那里“借”来的。

  事实证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往往不知不觉影响着孩子。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生活中的“镜子”,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父母首先应是那样的人。

家庭教育文章14

  首先在建立家庭教育计划之前,要根据父母自身的身体状况和家庭经济条件来定。在适宜的条件下建立,以如何才能落实在孩子身上为前提。

  一、要先考虑孩子的能力,如果自己的孩子在语言、艺术或体育上有特长或有发展潜力,首先要考虑能把握孩子现阶段的能力,但大多数父母会以希望孩子能达到某种程度为培养目标。但对于孩子而言,无论是从年龄、心智,还是自身的学习情况而言,提出问题的能力都是有限的;同时还要考虑孩子的身体状况是否能承受现阶段的安排。

  二、家里的经济能力,培养一个孩子并非一蹴而就之事,是一个长期的计划。而在整个计划实施阶段,是需要耗费大量金钱的,因此需要按照家里的经济状况来定。

  三、建立具有连贯性的计划,现在的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早教,甚至家长会给孩子报很多特长班;同时家长受到培训机构广告的影响,出现一些跟风的现象。导致有些家长也跟风,出现左右摇摆的现象,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当你的育儿计划是有效的情况下,就不要左右摇摆,否则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到最后花了很多钱也只能是一事无成。

  四、随时修正不适合的计划,整套的教育计划很容易制定。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并不是计划中的每一步都适合孩子的。在出现这种情况后,一定要及时修正;不能还用原来的计划继续执行,以免出现与期望相反的结果。有必要的情况下,还要及时修正计划大纲。

  五、把握可能突出的时间,即使是做同性质的工作,有些人早上比较有效率,有些人则晚上效率较高。因此,把握自己的做事时间集中效率,上班族的父母不要回家后还要继续工作,专职妈妈不要整天像是有做不完的事一样,而减少了与孩子相处的机会。

  总结:给孩子提供良好的教育是每一个家长的初衷,相信每一个父母也都曾为孩子的教育计划绞尽脑汁。在给孩子制定教育计划的时候,一定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原因,不可盲目去做计划,否则有可能制定出来的计划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同样也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父母如何教育孩子的四大方法

  方法一:尊重孩子的“狡辩”-----反馈效应

  每当家长指出孩子的错误时,孩子总会找出很多个理由来证明自己的清白。这时,家长一般都会气愤地称孩子的这种行为为“狡辩”,其实,这并不是狡辩,而是孩子对家长教育的一种反馈。

  教育是双向的,家长不仅要教,还要接受孩子的反馈,教育才能达到最完美的效果。然而又很多家长却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只管自己“教”,一点都不在意孩子反馈回来的信息,这样的教育往往达不到家长想要的目的。

  方法二:分析并尊重孩子的反馈

  当孩子对我们的教育作出反馈时,我们首先要对孩子的这种反馈作出分析,当然,这种分析不仅仅是针对孩子的语言进行分析,还要连同孩子的动作及神情进行分析。

  但是值得家长们注意的是,不管是孩子的反馈是不是“狡辩”,都务必要尊重孩子的反馈。在上面的教育案例中,当孩子说出“我们班小朋友搜这样说”的理由时,那位妈妈没有对孩子的反馈进行分析,就对孩子大吼,这是不是不尊重孩子反馈的一种表现。所以,这位妈妈也并知道孩子反馈的真正还以----并不认为“你真蠢”是脏话。

  可以想象,家长误解孩子的反馈,并对孩子的反馈进行压制,长久如此,孩子就再也不会对妈妈的教育进行积极反馈了。没有孩子的配合,家长势必将更没有办法对孩子进行教育。

  方法三:针对孩子反馈出的`问题,对其进行有目的的教育

  当家长分析出孩子反馈出的问题时,就可以针对孩子的反馈进行有目的的教育。例如,如果孩子反馈出的问题时他不知道将礼貌的重要性,家长就再也不会,就可以通过实例,道理来讲述讲礼貌的重要性,引导孩子做一个讲礼貌的好孩子;如果孩子反馈出的问题是他不想知道承担最近错误言行所造成的责任,家长就要孤立孩子做一个知错就改,敢作敢为的人……

  总之,不管孩子对家长的教育作出任何反馈,尊重和认真分析孩子的反馈,都是达到教育目的的首要前提。

  方法四:家庭教育不能前后矛盾-----手表定理

  心理学家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给一个人一块手表,当别人问这个人时间时,这个人能够快速而且自信地说出时间;然而,当给这个人两块不同的手表时,这个看表的人反而不能很快地说出时间了。因为两只手表并不能告诉一个人更准确的时间,反而会让看表的人失去对准确时间的信心。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手表现象”,并由此而引伸出了一个结论:在做事情时,只能有一个指导原则或价值取向。后来,人们把这个结论称为“手表定理”。

家庭教育文章15

  说起孩子,大概每个父母都有说不完的话题,孩子的成长倾注了我们太多的心血与爱,当然孩子也带给了我们数不清的欢乐。孩子们一天天在成长,从牙牙学语、蹒跚学步,到如今的小小儿童,他们的变化带给我们一个个的惊喜。其实孩子的成长过程也是我们为人父母的成长过程,我们在父母这个学堂里也在不停地学习和进步,真不知道是我们教会了孩子还是孩子教会了我们?

  孩子一出生就意味着教育的开始,教育可分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家长不能仅仅关心孩子的智力开发,学习成绩的好坏。我认为,家长应注重:孩子的身心健康教育;情感教育;社会道德;

  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即家庭教育。知识教学、智力开发这些一定要由学校教育来完成。即便家长懂得这些知识,可能不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甚至和专业老师的方法相矛盾,所以作为家长只要做好家庭教育就是对老师工作的支持。下面,我就对孩子的教育谈谈我的一些心得。

  这过程也的确是凝聚着我们做父母的'一番心血。这其中也有不少困惑。下面我来谈谈我们家庭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心得。

  一、“严”字当头,抓住小学关键期

  大学者胡适曾经这样说:“一个人小的时候,最是要紧,将来成就大圣大贤大英豪大豪杰,或者是成就一个大奸大盗小窃偷儿,都在这家庭教育四个字上分别出来”。现今社会独生子女多了,家庭条件好了,隔代管教,甚至请他人管教孩子的现象也多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家长往往忽略了孩子的严格教育,对孩子

  “错爱”、“宠爱”、把孩子惯得不像样,如对人没礼貌,本该由孩子自己做的事情而由父母、爷爷奶奶代办,一边做作业一边讲话,或者要大人陪伴做作业,做事磨磨蹭蹭等。例如,在我所认识的大学生、高中生中均出现过要父母给盛饭事件。我们绝对不要认为那是小事,我之所以称之为“事件”,是认为这种孩子“娇生惯养”、“自私”、“以我为中心”。没有同情心,没有自理能力,没有克服困难的意志。树大并没自然直,反倒长成歪脖树。

  我家教育孩子的宗旨:要求孩子知道理,明德行,成为一个正心、诚意的人。一切时,一切事正确引导,养成孩子明理重德的习惯,培养孩子要多为公着想,尽量断除自私自利的念头。要求孩子要有爱心,要爱国家,爱父母,爱社会,必须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努力学习,不可懈怠。争取成为德智体皆优的学生。

  我家培养孩子的习惯采取“小时严、大时宽”。幼儿园、小学时期,孩子还比较听话,好管教,容易养成好习惯,这时我对儿子以严为主。孩子只要小时侯养成好习惯,大了宽松一点儿也出不了格。这也就是关键期,任何教育都有关键期,在这个年龄段培养孩子的行为习惯最为有效,如果过了这个年龄段,再进行这种教育,效果可能就差多了。小学阶段,它是建立常规、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最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培养各种良好习惯最易见效,抓住这个环节就等于抓住了孩子的以后。

  二、培养独立意识,使孩子不产生依赖思想。

  孩子一天天长大,但无论怎样长他们在父母眼中永远都是孩子。我们总觉得他们这也不会那也不行,处处都需要我们的帮助。其实孩子的能力经常是出乎我们想象的,关键是我们会不会放手让他们去做。大概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好像一夜之间孩子就会做些我们从没特意叫过他的事情,我们会惊讶:他怎么学会的?这就是孩子,只要我们肯放手让他迈出第一步,他们会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可能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让他们做还不如自己做来得轻松,但孩子一次做不好会有两次、三次,总有一天会做好!

  如果不让他去做,恐怕将永远做不好。我们在家尽量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给大人盛饭、倒茶水、扫地等,现代社会交际能力也很重要,也要重视培养。我们一是鼓励孩子多和他人交往,二是交给孩子一些交往的技巧。

  三、关注孩子的成长,多与孩子沟通,当好慈祥父母亲,及时解疑答难,正确引导孩子。

  我们家庭和睦、幸福,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环境。

  家庭不和睦,对孩子的伤害往往大于大人,会使孩子失去安全感,容易形成不良性格和心理,缺少责任感和爱心,良好的家庭环境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肥沃土壤。同时,我家非常重视德育,会做人才会做事。

  德育我们主要从要求儿子不说谎、不要别人的东西、不乱丢垃圾这样的小事做起,德育内容也是随孩子的成长而变化。当然,家长要求孩子做到的,我们首先做到。身教重于言教,正如孔子所说:“其身正,不令而行”。

  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还有,对孩子进行德育教育,家长不能居高临下,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

  另外孩子教育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一般每天都抽出一点儿时间,关注孩子的成长:作业完成得如何,学习顺利吗?有什么新鲜事,心里有没有不愉快呢?

  尤其在孩子遇到困惑、挫折及犯了错误时,及时与孩子沟通,予以正确引导,调整好孩子的心态。同时,日常生活中从身边的人和事说起,潜移默化地对孩子进行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使孩子从小树立起远大的理想,从而激起心灵深处无穷的动力。同时,爱玩是小孩的天性,我们从不用过多的课外培训剥夺孩子玩耍的权利。

  四、经常与老师联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状态和表现。

  家庭和学校之间要经常保持联系,保持一致,家长应当主动到学校去拜访老师,向老师反映孩子在家的学习情况和思想态度,询问孩子在校的学习态度,听课是否认真、发言是否积极等情况,如果孩子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回家后就能够有针对性地教育孩子。

  这方面我们一直做得不太好,有些事情幸亏老师及时与我们联系,才避免了在教育孩子方面走弯路及孩子一些不好习惯的养成。

  家庭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我家对孩子的教育还做得很不够,而且一些方法还在不断地摸索,我们将不断地努力,汲取别人家庭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与老师、家长们共同探讨,使孩子们能够全面发展,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将来能为祖国效力,为人民大众服务,做一个有智慧、有德行、有觉悟的人,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为人父母者,欲子孙贤者,不染恶习。

  要教育孩子做到勤奋刻苦努力的学习,将来能成为我们国家的栋梁之材。为民造福;首先要做到对孩子进行道德的教育,知道理,明德行,教育孩子能成为一个正心、诚意的人。

  贪婪痴慢,人心堕落要因。一切时,一切事要正确引导,养成孩子明理重德的习惯,培养孩子要一切为公着想,要使其作到断除一切自私自利的念头。要求孩子要有爱心,要爱国家,爱父母,爱社会,要做到爱一切的人事物,更要做到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努力学习,不可懈怠。争取成为德智体皆优的学生。

  将来踏进社会,不为自己,为民造福。

  教育孩子要立大志。人无志向就不能成大器。志向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所以我们家庭是经常督促孩子要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要求孩子要立大志。明确方向,努力学习。

  精进不退,在家中,要求孩子作到“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在学校要求孩子做到“尊敬老师,听从老师的教诲。”

  上课时要做到认真听课,要按时完成老师所布置的一切作业,团结同学,要做到取长补短;在学校要争取多做对大众有益的事情。严格遵守校规,教育孩子力争做到成为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将来能为祖国效力,为人民大众服务,做一个有智慧、有德行、有觉悟的人,这就是我们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和教育的纲领。

【家庭教育文章】相关文章:

家庭教育文章12-17

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07-28

家庭教育孩子的文章03-14

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精选)07-21

[通用]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07-20

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7篇02-26

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7篇)02-26

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精品4篇07-21

关于家庭教育的文章【集锦14篇】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