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总结经验

2023-02-23 家庭教育

  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为此要我们写一份总结。总结怎么写才是正确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家庭教育的总结经验,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家庭教育的总结经验1

  xxxx年,我校继续加强家庭教育专题研究,组织开展家庭教育公益活动12次,持续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培训指导家长近3万人次,对促进家长更新家庭教育观念、学习必要家庭教育知识、掌握科学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开展家庭教育专题研究,取得一定研究成果

  一年来,我校以幼儿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为平台,积极开展家庭教育专题研究,专著《今天我们如何做家长》xx月份即将出版;在《教育探索》《现代教育科学》等期刊发表《对“言传身教”教育意蕴的再审视》《从危机到转机:对家庭教育现代化的再思考》《别再这样逗孩子了》《幼儿挫折教育应厘清的五种关系》等多篇论文;论文《幼儿自发性活动需厘清几个基本问题》入选“儿童在幼儿园中的地位”专题研讨会论文集;课题“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伍协同培养机制研究”获批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十四五”课题规划;著作《幼儿成长:共同的责任》荣获xx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xx省教育研究成果奖三等奖。

  我校当选xx省学前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

  xx月xx日上午,xx省学前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理事会在我校成功召开。省学前教育学会副会长赵桂丽出席会议为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授牌并发表讲话。会议由省学前教育学会副秘书长薛xx主持。我校校长蔡飞、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杨雄博士、xx教育局学前办主任韩莹应邀莅临大会。

  王xx副会长宣读了xx省学前教育学会关于成立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的决定,薛xx副秘书长报告了第一届理事会理事以及班子组成人员推荐情况。专委会理事会由各级教育部门推荐的幼教专家学者共27名理事组成。会上选举产生了家庭教育专委会第一届领导班子。xx幼专李xx教授当选为xx省学前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第一届理事会主任。

  我校当选为xx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单位

  xxxx年xx月xx日,“协同育人筑梦未来”xx家庭教育xxxx年度峰会在xx举办,我校被选为xx市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单位并授牌,其中,李xx教授、王xx园长被聘为xx市家庭教育研究会讲师团讲师。

  我校启动xx省第二届家庭教育宣传周活动

  今年5月的第三周是《xx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实施以来的第二届家庭教育宣传周,xx月xx-xx日,我校以“名师助力赢在童年”为主题,邀请6位高校学者、育儿专家献言献策,共推出2期微课程,话题涉及面广,实践操作性强,受到广大幼儿家长的好评。

  我校“家庭教育公益行”持续为家长提供指导服务

  01“家庭教育公益行”走进xx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xx月xx日,我校“家庭教育公益行”走进xx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为广大家长开展了一场精彩的线上学术讲座。李xx教授围绕“学习做一个‘明白’家长”这一主题,从“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家长的`职责是什么”“如何做一个‘明白’家长”三个层面进行了阐释,引导家长进一步明确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重视以身作则与言传身教,时时处处给孩子做榜样,以自身健康的思想、良好的品行影响和帮助孩子养成好思想、好品格、好习惯。

  02“家庭教育公益行”走进xx市大黄山幼儿园

  xx月xx日,我校“家庭教育公益行”走进大黄山实验幼儿园,我校幼教研究所李xx教授做了《今天我们如何做家长:沟通篇》的报告。李教授从生活中的几个典型案例入手,对亲子沟通的重要性、亲子沟通存在的问题、亲子沟通有效实施的建议进行了阐释,引导广大家长走出亲子沟通的误区,要学会倾听孩子,积极反映孩子的感受,对孩子进行正确、合理的引导。

  03“家庭教育公益行”走进xx市东环中心幼儿园

  xxxx年xx月xx日,我校“家庭教育公益行”走进东环中心幼儿园。我校附属幼儿园副园长王xx开设专题讲座《小故事大妙用—巧用故事改善亲子关系》,在轻松愉快的互动中,引导家长进一步明确故事可以有效促进孩子多种能力的提升,帮助成人树立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从而建立更加密切的亲子关系。

  召开《家庭教育促进法》线上研讨会

  xx月xx日,我校组织召开学习贯彻家庭教育促进法线上研讨会。家庭教育专委会理事长、xx幼专李xx教授、副理事长丹阳师范学院院长吴春明、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院长刘娟、20多位理事出席会议。会议由家委会秘书长、xx幼专于涛老师主持。与会理事围绕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分别发言,基于自己的学习与工作实践从促进法颁布的意义、家长的指导服务、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家庭教育指导服务队伍的建设、国家支持的制度、社会协同的现实困境等问题展开了讨论,在高校家庭教育理论研究、家庭教育专业课程建设、家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家庭教育指导读本、家园社协同培养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建议打算。

  面向全省开展家庭教育系列公益讲座

  为认真贯彻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重要指示和中央有关文件精神,促进我省家庭教育理论研究与指导服务工作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水平,xx月xx-xx日,我校作为xx省学前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委会理事长单位,邀请6位高校学者、育儿专家、一线园长组成的团队,连续6天陆续推出六场主题报告,共有2万7千多名家长收看并参与了本次活动,收看次数接近13万次。

  本次家庭教育公益讲座把发现问题、剖析问题、解决问题作为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增进我省关注家庭教育、重视家庭教育、参与家庭教育的良好氛围,提升幼儿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家庭教育的总结经验2

  1.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

  2.如果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在学校就可能会过的比较辛苦,孩子很可能会成为学校的“问题儿童”。

  3.成绩好的孩子,妈妈通常是有计划而且动作利落的人。父亲越认真,越有条理,越有礼貌,孩子成绩就越好。

  4.贫穷是重要的教育资源,但并非越贫穷越有利于孩子的成长。做父母的,需要为孩子提供基本的文化资料,不让孩子陷入人穷志短的自卑深渊。

  5.富裕是另一种更高级的教育资源,西方人的经验是:“培育一个贵族需要三代人的努力。”“阶层是会遗传的。”但是,更高级的教育资源需要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如果没有更高级的教育技艺,富裕的家庭反而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灾难。

  6.不要做有知识没文化的家长。有些人有高学历,但不见得有文化。如果家长不懂得生活,不知道善待他人,甚至不懂得善待自己的孩子,无论他拥有多高的学术水平,他也是没有文化的人。

  7.父母可以把孩子作为世界的中心,但是不要忘了父母也要过独立的生活。如果父母完全围绕孩子转而没有了自己的生活主题,这样的父母常常会以爱的名义干扰孩子的成长。有时侯,并不是孩子离不开父母,而是父母离不开孩子。

  8.父母需要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不过,也不要因为教育孩子而完全取消了自己的休闲生活。“没有责任感伤害别人,太有责任感伤害自己。”(吴稼祥语)

  9.如果孩子一哭闹父母就赶紧抱起孩子,那么,孩子就会利用父母的这个特点时常纠缠父母,提出更多的要求。所以,孩子哭闹,不要着急把孩子抱起来,父母最好让自己有事情做,让孩子看着自己动作麻利地做事。

  10.夫妻关系影响孩子的性格。一个男人如果不尊重他的妻子,那么,他的儿子就学会了在学校不尊重他的女同学。一个女人如果不尊重她的丈夫,那么,她的女儿就学会了在学校瞧不起她的男同学。

  11.教育就是培育人的精神长相。家长和教师的使命就是让孩子逐步对自己的精神长相负责任,去掉可能沾染的各种污秽,培育人身上的精神“种子”,让人可以呼吸高山空气,让人可以扬眉吐气。

  12.有修养的父母是“伏尔泰主义者”,“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他们从孩子出生的那天就开始跟孩子讲道理,耐心的征求孩子的意见。不要指望打骂孩子就能让孩子学会服从。杀鸡给猴看的结果是:猴子也学会了杀鸡。

  13.让孩子成为既有激情又有理智的人。“没有激情,任何伟业都不可能善始,没有理智,任何壮举都不能善终。”

  14.让你的孩子成为有教养的人,有教养从守时,排队,在公共场合不大声说话,不轻易发怒开始。

  15.做人要厚道。如果你的孩子比较厚道,请不要嘲笑他的软弱。喜欢占小便宜的人,往往吃大亏,因为他被别人厌恶。愿意吃小亏的人,将来会占大便宜,因为他被人喜欢。

  16.身体的活力能够带来精神的活力。身体好的'人,性格阳光。身体不好的人,做事犹犹豫豫,躲躲闪闪,说话吞吞吐吐。

  17.不要以为孩子1到6岁只是长身体的年龄。如果父母让孩子一到六岁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那里度过,等到孩子六岁时父母再把孩子接回来上小学,那么,这个孩子在小学要么成为默默无语的沉默者,要么成为无法无天的捣乱者。

  18.时常和孩子一起做三件事:一是和孩子一起进餐,二是邀请孩子一起修理玩具,家具或衣物,偶尔邀请孩子帮忙解决工作中的困难。三是给孩子讲故事并邀请孩子自己讲故事。

  19.如果没有特别困难,父母最好每天赶回家和孩子一起进餐。家庭的共同价值观,就在全家人围着一张桌子吃饭的过程中建立起来。

  20.给孩子讲故事并邀请孩子自己讲故事,让孩子从听故事开始建立阅读和写作习惯,让孩子尽早学会独立阅读,尽早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只要还在读书的人,就不会彻底堕落,彻底堕落的人是不读书的。”从来不给孩子讲故事的父母,是不负责任的父母。

  21.孩子的成长有三个关键期:第一个在三岁前后,第二个在九岁前后,第三个在十三岁前后。如果错过了成长的关键期,后患无穷。

  22.不是“三十而立”,而是“三岁而立”。孩子三岁前后,就必须建立自食其力的勇气和习惯。凡是自己能够做的,必须自己做,凡是自己应该做的,当尽力去做。

  23.如果你的孩子在十三岁的时候喜欢弗罗斯特的诗句:“两条路在树林里分岔,我选择走人少的那一条”,这很正常,不要担心,他以后也许会选择人走的多的那一条。

  25.父母给孩子讲道理是必要的,但给十三岁前后的孩子讲道理时,要注意自己讲话的姿态,姿态比道理更重要。否则,孩子会厌恶,反抗。孩子会说:你讲的话都是对的,但你讲话的那个样子很令人讨厌。

  26.心底秘密是人成长,成熟的标志。如果孩子有心事,他不想告诉你,那么,不要逼迫孩子把他的秘密说出来。

  27.在孩子三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一个无为的放任型父母。在孩子9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一个积极的权威型父母。在孩子13岁前后,他的身边最好有个消极的民主型父母。有效的教育是先严后松,无效的教育是先松后严。

  28.必须留意你的孩子的学习成绩,但也不必太在意他的名次。倒是需要警惕那些学习成绩总是第一名的孩子。有些孩子学习成绩好,性格也好,有些孩子学习成绩很好,但性格却自私,缺乏同情心,没有生活情趣。

  29.必须让你的孩子学会与他人交往并愉快的接受小伙伴。“如果父母对自己的邻居不满,对孩子的小伙伴也十分挑剔,或者不让自己的孩子和他们交朋友,让孩子觉得好像自己跟别人很不一样,那么,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就很难与任何人自然地相处。

  30.孩子的成长需要同伴,让孩子有自己的朋友,但不要有太杂乱的伙伴,在孩子没有形成成熟的理性和判断力之前,警惕孩子沾染同伴的坏习惯。

  31.让你的孩子尽早建立健康的审美观。有出息的男性一定会喜欢健康的女性。不要让孩子的审美观陷入低级,病态。不要以为小的,有病的,就是好的。不要以为强大的,就都是坏的。不要以为小麻雀,小绵羊,小狗都是可爱的,也不要以为狮子,老虎,狼都是坏的。不要以为豺狼都是吃人的,豺狼只吃比他弱小的。

  32.《麦田里的守望者》为世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

  33.告诉你的孩子:认真听讲的孩子偶尔成绩好,认真自学的孩子永远成绩好。

家庭教育的总结经验3

  家庭是孩子一生的土壤。没有人生来就是好父母,但想要养育好孩子,需要爱和正确的方法。

  20xx年1月1日开始,《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全国人民从此进入了依法教育的时代,可喜可贺。

  作为一名新手父亲,平日里我会买一些养育相关的书籍来看,给自己建立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至少要了解我还不知道什么东西,要到哪里去获取这些知识。趁着这股风潮,我还在公众号上花了1块钱买了一个为期5天的家庭教育指导课,想看看能讲出哪些花样来。除去课程自带的广告不说,5天听下来,我感觉收获还是挺多的,部分知识让我耳目一新。因此,我打算把我的收获跟大家分享出来,也许你也有相同的困惑,你也面对类似的问题,希望这些内容能给你带来一点点启发和收获。

  在开始之前,有几点我想先强调一下,因为它们真的很重要,很重要。

  如果你的孩子已经成人

  或许你会想,我已经费尽千辛万苦把孩子拉扯大了,他怎么样与我已经无关了;或许你会想,现在知道了又有何用,孩子已经长大了,不需要我了。

  但,有句话说得好,“七十要个家,八十要个妈”。你与孩子的关系是绑定一生的,你永远是他们的父母,而他们也永远需要父母。不论在任何年龄,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不仅决定了孩子的幸福,也影响着父母自身的幸福。不管你的孩子是否在你的身边,只要你想要改善与他们的关系,那任何时候都不算晚,即使他们已经成人。因为,能够治愈孩子的,只有父母,不管多大。也许你的一句嘘寒问暖,就能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

  如果你的孩子还处在成长期

  不用多说,本文的内容最适合的就是你了,直接往下看,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同时,我还想提醒你,或许你在阅读的过程中,会意识到自己小的时候,父母在教育方面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甚至直到现在也没有。你可能会因此产生对他们的埋怨、责怪之情,这很正常。但我更希望你能够重新审视他们的“过错”,或许他们不懂得正确的方法,或许他们忙于生计,或许他们自身存在着性格的缺陷……不管怎样,你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抓着过去不放只会让自己深受其害,不如放过自己,也放过父母。毕竟,我们还有当下和未来可以改变。我们可以从自身做起,为自己的孩子做一个好的榜样,以身作则,用正确的方法教育他们。我们也可以和父母来一次坦诚的交流,告诉他们你的感受和想法,同时与自己和解。

  如果你已经成年但还没有孩子

  了解这些知识能够帮助你重新审视自己成长过程中可能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尽早地进行自我治疗,完善自己的人格。同时,如果你准备要孩子,那这些知识就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养育他们。

  如果你还未成年

  或许你会认为这些内容应该给你的父母看,但别急于下结论,你也是自己的主人,不是吗?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你认识你自己,同时给你提供了一个自主能动的方法来自我教育。也许你的父母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他们没有掌握正确的教育方法,但如果你知道了,你可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你可以尝试自我教育,或者至少能够意识到,原来还可以这样。如果可能的话,你也可以把本文的方法告诉给你的父母,说不定他们也会有些改变呢。

  正餐开始

  性格有差异

  我们常说一句话,“性格决定命运”,那性格分好坏吗?外向的人一定比内向的人有优势吗?敏感的人一定不如乐天派的人幸福吗?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不妨先思考一下,“我是什么样的性格?”,“我的孩子是什么样的性格?”

  每个人的性格都不相同,不同的性格也就有着不同的养育方法,找到适合的是关键。

  我们以4种典型的性格为基础,来聊一聊不同性格特点的孩子应该如何养育。

  力量型

  有一种孩子,性格比较固执,好胜心强,干啥事儿都得听他的,你批评他,他不听,而且脾气还特别大。有这类特点的孩子,我们归纳为力量型。

  典型的人物是谁呢,李云龙!

  这类孩子优点特别明显,那就是自信、坚强、有责任心,在感觉到被需要的时候能够挺身而出。

  同时,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强势、易冲动、易引发冲突,不善于表达情感。

  这类孩子养育好了,他能够做领导,别人也愿意跟随他,因为跟着他能赢啊,跟着他放心啊。

  但如果养育不好,就有可能因为一些冲动的行为而陷入违法犯罪的泥潭中。

  因此,合适的引导很重要。那我们应当如何养育这一类的孩子呢?

  在此我们给出3个技巧:

  给他身份。

  跟他比赛。

  约定结果。

  给他身份,指的是我们要承认他的能力,给他机会让他能够独当一面。他不是喜欢干啥事儿都听他的吗?好,给他身份,给身份的同时,也是在给他责任。比如,可以把家里扫地、拖地的任务交给他,或者出去玩的时候,把照顾弟弟妹妹的任务交给他。一旦他有了明确的身份,他就有了目标。这类孩子,一旦有了目标,执行力是杠杠的,你不用担心过程中间他会拖延、会放弃,他一定会给你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

  有些家长就喜欢自己包办,甚至不让孩子干这干那,这样就会挫伤这类孩子的天性,同时,他心里一定会攒着一股劲儿,在你不留意的地方非得做出什么东西来证明自己。

  跟他比赛,指的是我们要创造机会让他体验赢的感觉。比如我们可以跟他约定,看谁能坚持一个月天天都跑1公里,赢了有什么奖励。因为这类孩子好胜心强,一旦有了对手,就会想方设法地赢对方。那么,我们就可以顺其自然,在养育活动中创造一些比赛,让他的天性得到释放,同时达到我们预期的养育目标。

  有些家长可能喜欢挫折教育,就想在各方面都赢过孩子,让孩子充分体验挫折,进而激发潜能,声称,这样当他以后面对失败和挫折的时候就不会一蹶不振。

  我并不反对挫折教育,但我不同意无脑的挫折教育,换句话说,挫折教育要分人,要分时机。比如在孩子小的时候的探索期,一定要让他充分体验赢,体验成功,只有赢过的人才懂得赢的快乐,才懂得如何去赢,这样他才能够建立起自信,建立起面对失败的顽强意志。如果一味地让他体验挫折,那他就不想赢了,因为没有快乐可言。同时,对于力量型的孩子,如果一直都不让他赢,是会损伤他的天性的,他可能因此变得更加暴躁易怒,或者更加冲动。

  约定结果,指的是一定要跟孩子沟通好做一件事的预期结果是什么。因为力量型的孩子执行力很强,但是执行的方向可能会和预期有所偏差。如果你希望他达成什么样的结果,一定要事先和他沟通好,这样他就能够朝着目标坚定不移地执行。如果没有说好结果是什么,很有可能他很快就完成了你交代的事情,结果跟你预想的完全不一样,然后你把他批评一顿,他感受到的是什么?他感受到的是不认可,是委屈,甚至可能转化为愤怒,对你的不信任,等等。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就存在着不少力量型的人,他们干啥事儿都冲到最前面,说干啥一句废话没有,非常果断,但如果干的事情和你想要的不一致,他们可能就会抱怨,甚至指责是你没跟他讲清楚。下次你再让他干啥,他可能就不愿意做了。因此,我们要用恰当的方法和这类人相处,如果这类人恰好是自己的孩子,那么我们就更要用合适的方式去引导教育他。

  敏感型

  有一类孩子,你没说他啥呢,就看他嘴一撇,鼻子一抽抽,马上就要掉眼泪了,你还奇怪,我还没说啥啊,这孩子咋这样。没错,你遇到了敏感型的孩子。

  典型的例子就是许三多。

  敏感型的性格未必是由于家长强势或者家长总忽略孩子的需求导致的,他有可能就是天生的,天生敏感。那么敏感型的孩子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呢?

  先说优点,敏感型的孩子因为对情感有着细腻的体察,因此他往往是温柔的、宽容的、有耐心的、友好的,并且做一件事比较持久。

  再说缺点,首先是做啥事儿都比较慢,晃晃悠悠不着急,甚至会磨磨蹭蹭的,做事情不积极主动,并且不善于表达,对别人的言语或者行为比较敏感。

  这类孩子养育好了,他的性格就会很稳重,做事情有韧性,能够坚持;并且人缘很好,拥有持久的友谊,往往学习成绩也比较好,由此带来的成就感也很强烈。你问一个敏感型的孩子,认识朋友多久了,他可能会告诉你,这我发小,幼儿园就认识了,这都60年了。同时,敏感型的孩子也是艺术家的苗子,毕竟,艺术是情感的语言。

  但如果养育不好,就可能会一事无成,优柔寡断,消极沉闷,郁郁寡欢。而且这类孩子特别在乎别人的感受,别人的眼光,他很容易形成讨好型的人格,希望身边所有人都能满意,但唯独缺少了对自己的关心。如果父母再缺少对他情感的体察和关心,那他就容易产生抑郁的心理疾病。

  我感觉我就属于这一类的性格,现在还能回想起来小时候妈妈辅导作业的时候,甚至是练琴的时候,那眼睛里打转的泪水和莫名的委屈。

  那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应该如何养育呢?

  我们给出2个方法:

  多多陪伴,接纳情绪。

  发掘优势,沉浸其中。

  敏感型的孩子对情感的体察是很细腻的,如果你陪伴的少了,他就很容易被孤独和不安侵袭,因此,面对这样的孩子,陪伴比什么都重要。同时,由于他对情绪很敏感,很容易表现出开心、悲伤、委屈、生气、郁闷等情绪,有时候甚至超出我们的理解。

  比如你从他本子上随手撕了一页纸,他就伤心的哭了,你觉得没啥啊,大不了再买一个呗,哭啥哭啊。这你就错了,你没有接纳他的情绪,他感受不到你的共情,他就会更加伤心。

  有时候我听到一首音乐,别人可能只是感受到了美妙的旋律,而我感受到的是丰富的情感,回过神来的时候眼眶已经湿润了。

  所以,我们在陪伴的同时,也要接纳他的情绪,允许他表达情绪,并且尝试去询问他为什么会这样,他是感受到了什么。我们也要尝试着去理解他的情绪,让他的天性能够随着情绪释放出来,而不是郁结于心。

  想来我小的时候,常听别人说,有啥好委屈的,哭啥哭,每次听到这儿我就会很难受。尤其是自己的父母对自己说这些话的时候,我就感觉,这世界上别人不理解我就算了,连你们都不理解我,我就更难受了。

  现在我做父母了,我希望我对自己的孩子能够做到共情,如果真的不理解他的情绪,至少我要尝试去询问,了解他情绪背后的原因,让他感受到我是和他站在一起的,是关心和在乎他的,而不是站在我自己的角度去揣测他的。

  由于敏感型的孩子做事的节奏比较慢且持久,我们要学会善用这个特点,找到他的优势,让他能够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深耕。

  有一种幸福的状态叫做巅峰体验,或者说叫做心流,那是一种人事合一的状态,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完全沉浸在了正在做的事情中。而敏感型的孩子是最容易沉浸在这种状态,也是最容易从中体会到幸福的。因此,我们要善于给他们创造这样的环境,让他们能够沉浸其中做自己喜欢且擅长的事情。

  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沉浸在一件自己擅长的事情里是非常快乐的事情。那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充盈和幸福感,同时,这样的事情还能给我带来满满的自信,一种不用在乎别人眼色的自信。这种自信在我的成长经历中不止一次地将我从低谷中拉起来,给我带来了很多宝贵的人生体验。

  活泼型

  有一类孩子,做错了事,家长气得不行,还没训斥完呢,他可嬉皮笑脸地走开了,还劝你别生气了。这类孩子的性格就是活泼型的。

  这类性格的孩子经常比较好动,爱笑,爱说,并且很容易被新鲜好玩的.事物吸引。或许你会看到在一群人里侃侃而谈的就是他,即使别人跟他争执,他也不会往心里去。

  这类孩子的缺点很明显,那就是注意力不集中,写个作业呢,飞过来一只小鸟,这思绪就跑了;而且他们管不住自己,如果不喜欢学习的话,就很容易沉迷手机和游戏;由于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他们也很容易在寻求刺激的道路上被不良少年带跑偏。

  当然,他们也有优点,那就是好奇心强,热情开朗,创意无限,在人群中永远是那个开心果,是最受欢迎的那一个。代表人物就是咱们的汉武帝刘邦。如果教育引导得当的话,他会成为团队的中心,他的乐观能够渲染团队的氛围,他的健谈能够吸引别人跟他一起做事,这种人是领袖的胚子。

  那么,活泼型的孩子要怎么养育呢?

  首先,就是要顺其天性,多给他创造社交的机会,让他能够在与人交往的氛围里不断发挥自己的天性。当然,我们最好能够给他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交环境,也就是和他打交道的人不能是不良少年。

  其次,就是找到他的优势,让他多表达。孩子既然喜欢多说,咱们做父母的就不要嫌烦,不让他说。他的话不对你说,那就会对别人说。如果在父母这里得不到表达的机会,被堵住了,那他就很可能跟社会上的人倾诉。比如他就很可能跟一起玩游戏的网友倾诉心声,但网友是什么人,有什么目的,你怎么会知道,万一他给孩子带坏了怎么办。因此,我们要允许他表达,最好能通过交谈的方式将他的好奇心引导到有意义的事物上,这样也能解决他容易沉迷手机、沉迷游戏的问题。

  完美型

  最后一种性格是完美型,这种类型的孩子的特点就是想得多动得少。他们善于思考,注重细节,有很强的规则意识,做事认真、专注,举止行为端庄优雅。但同时,他们行动力很差,容易拖拉和抱怨,由于注重细节,反而容易钻牛角尖,甚至会有些选择恐惧症,容易焦虑。

  这种性格的典型代表人物便是乔布斯。

  我感觉我也属于这一类的性格,想的多,做的少,生活体验稍微有些匮乏,有选择困难症,有时候会对未来有隐隐的焦虑。

  那么这类孩子应当如何养育呢?

  首先,既然孩子思考和做事比较注重细节,我们可以多多夸赞他们的仔细和认真。得到了来自父母的认可,更有利于放大他们的长处,让他们更有动力将事情做到极致。我觉得这类性格的孩子引导好的话是最容易出大师的。但同时,由于他们行动力差,我们可以适当多多引导他们动手去做,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思考的层面。我们可以尝试和孩子一起做一件事情,让他能够很快地看到自己思考的结果,得到正向的反馈,这样也有助于改掉其拖延的毛病。

  其次,就是要多给孩子创造体验。因为这类性格的孩子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这种情绪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于思考的过多,实践的太少导致的。因此,我们可以带他体验一下不一样的生活,让他从焦虑的困境中走出来,让他明白原来生活有很多种玩法,真实的情况可能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那么糟糕。

  混合型

  看完这些可能你会想,我感觉我的孩子既有敏感型的特点,也有完美型的特点,并不仅属于其中的一种。没关系,这很正常,因为上面这些分类也只是帮助我们更加容易地理解不同性格的特点,因为人的性格很复杂,杂糅到一起我们就不好认识。所以,分开来看,有助于我们理解孩子性格中的特点,明白孩子的心理特征和情绪状态,从而对症下药,找到合适的养育方法。

  此外,不光是孩子,我们也有着我们自己的性格特征,这也影响了孩子性格特征的形成。比如,一个力量型的母亲,她的孩子很可能就是敏感型的,因为母亲很有主见,控制欲也很强,孩子就很容易形成讨好型的性格,察言观色;如果这样的母亲再不擅长共情和沟通,就会导致孩子的情感需求难以得到满足,进而养成敏感的性格。那如果父母是敏感型的性格,过于体察孩子的情绪了,可能会溺爱孩子,这就会导致孩子缺少必要的规则约束,进而强化他的控制欲,形成力量型的性格。

  所以说,想要养育好孩子,不仅要识别他的性格特征,也要认识我们自己的性格特点,找到适合我们自己的养育方法,再来教育孩子,只有双方形成良性的互动,我们才能把孩子养育好。

  我有个朋友,他的父亲是一个力量型的性格,他的母亲是一个活泼加完美型的性格,但两个人都不擅长共情,沟通能力也很差。比如,他生病了,他的父亲会说“该你倒霉,早都说了让你怎么怎么地,你不听,现在生病了,活该”,而他的母亲会说“我都说了让你怎么怎么样,你非得犟,那你就受着吧”。这样的言语让他非常害怕生病,非常害怕去医院,心里难受了也不愿意和父母说。而且,在平日的生活里,他的父母还特别喜欢将事情的责任甩到他身上,比如“都怪你,不怪你怪谁”,“这肯定是你之前弄的”,“人家怎么不XXX,为啥就你XXX”,这导致他的性格非常的敏感,而且非常容易对别人的言语产生误解,同时还很自卑,特别在意别人的眼光。

  我并不觉得我的这位朋友自身有什么问题,他善良,体贴,细心,温柔,做事也很有主见。但是他的父母所带给他的影响是难以磨灭的,即使他已经成了家,但他仍然害怕生病了会被人指责,容易因别人的话产生对立情绪。

  我想,如果他的父母能够改变一点点,哪怕只是改变说话的方式,生病的时候问一句“生病了一定很难受吧,我能为你做些什么?”;遇到事情不要再盲目指责他的不是,而是先搞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说一句“这次没做好,下次我们注意下就好了”,这些都能够大大改善他们之间的关系,改善他性格中的缺点。

  小结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性格,不同的父母也有自己的性格。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我们才能善用孩子和我们自己的性格特点,养育好孩子,让他成为更好的自己。

  父母是孩子的土壤,不管孩子多大,不管他怎么样,他的身上都深深地刻着父母的烙印。什么样的父母养育什么样的孩子,如果你觉得自己的孩子这儿不好,那儿不好,请先问自己一句,我是不是哪里没做好?毕竟,会爱才是爱,不会爱,那就是伤害。

  希望我们在做父母的这条道路上能够持续成长,做越来越好的父母,教越来越好的孩子,与君共勉。

  • 相关推荐

【家庭教育的总结经验】相关文章:

家庭教育的总结经验02-23

备考的总结经验11-19

班会总结经验与不足11-08

学生军训总结经验12-13

工地自我总结经验12-03

从失败中总结经验12-15

总结经验的名言名句大全01-12

总结经验得失经典范文06-11

餐厅店长月度总结经验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