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

2023-11-20 知识点总结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因此我们需要回头归纳,写一份总结了。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

  1.商品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只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才是商品。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商品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属性,生产者购买生产资料或接受劳务,付出货币的目的是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

  购买者购买商品的目的在于取得商品的价值。

  总之,商品是交换价值的基础。

  2.货币

  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可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本身也是一种商品。

  货币在商品经济中广泛流通,成为一般等价物的表现形式。

  货币具有价值,成为商品交换的媒介。

  货币具有流通手段、价值尺度、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种职能。

  货币的五种职能在发达的商品经济中是货币的基本职能。

  3.价值规律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价值规律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作用是促进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4.我国的经济制度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经济特征。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经济制度。

  5.我国的分配制度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我国实行这一分配制度的依据是:我国现实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我国社会主义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社会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体现社会主义的根本性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7.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

  对外开放是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对外开放是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包括: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8.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产业。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随着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将越来越低。

  9.我国工业生产总值居于世界前列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我国工业生产总值已居于世界前列。

  我国已经成为一个工业大国。

  10.科技、教育

  科技振兴,教育为本。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高中政治必修二知识点总结05-12

政治高中政治必修三知识点总结09-02

高中政治必修四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11-30

高中政治必备基本知识点归纳04-19

高中政治个人总结10-20

高中政治教学总结03-15

高中政治个人教学总结05-21

高中政治教学总结_范文11-10

高中政治教学个人总结05-20

高中政治课教学总结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