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设施设备管理制度

2022-04-29 制度

  在现在社会,我们可以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分配功能。那么相关的制度到底是怎么制定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特殊设施设备管理制度(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特殊设施设备管理制度1

  电镀操作必须熟悉所使用设备的使用方法及设备的构造性能和维护方法。非本工作人员未经培训的不能随便操作。

  一、安全用电规程

  1、导电线必须有足够的绝缘抢断和机械强度,电线应有保护套管。

  2、工作完后或发生故障而停电时,要切断电源,盖好镀槽,关闭风机防止突然来电时,引起人身事故或烧坏电气设备甚至火灾。

  3、电气设备的非带电金属部分应作接地零处理。照明采用安全电压。

  4、一般不应负荷断电和接电时,应先断相线(火线),后断零线。接线时,应先接零线,后接相线。

  5、手或脚潮湿有水时,不应该接触电气设备。

  6、发现有人触电人员应立即断开电源,进行人工呼吸救护,并立即找医护人员。

  7、发现电机有一相保险丝烧断时,应立即将开关断开。否则,点机会因单相运转而损坏。

  8、不准用铜丝代替保险丝。

  9、漏电现象应由电工排除,不准自行修理。

  10、电源电压过低或很不稳定时,不要开启电机或其他电器设备。

  11、不得随便进入有危险标志的有电场所。

  12、严禁在电气设备上悬挂雨具或坐立。

  二、触电急救:

  1、如触电时,不可用手或其它导电物将触电者拉开,应用绝缘物如木棒等将人拨开,或切断电源。

  2、如触电者已失去知觉,或停止呼吸时,应使他仰卧地上,运用人工呼吸法,使他恢复呼吸,然后灌饮白酒,则易于恢复知觉,此后送往医院症治。

  3、如有电灼伤时,可用烫伤膏涂于患处或者送医院包扎。

  特殊设施设备管理制度2

  电气实验工作是鉴定电气设备的绝缘状态,测试分析设备技术性能,正确判断设备能否投入使用,予防设备损坏,保障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为搞好我厂电气实验工作,特制定本制度。

  1、长期(超过8个月)停止运行和移动后的高压设备在投入运行前必须按运行中设备的实验项目和标准进行实验。

  2、新安装、大修理和检修后的高压设备在投入运行前,必须分别按规定项目和标准进行实验。

  3、本厂使用的各种保安用具必须严格按照实验周期,实验标准,定期实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4、地面电设备接地及防雷保护用的所有接地元件,接地电阻,于每年雷雨季节前测定一次,主要场所如土质不良,应酌情增加测量次数。

  5、厂各机电保护,每年要依据电网系统方案试运行和各负荷变化情况,进行依次整定实验。新安装主要设备在投入运行前,机电作整定实验。

  6、参加实验人员须由有实际检修经验,经考试合格并发给实验操作作证的电工或技术人员担任。

  7、实验人员应熟悉现场和设备的情况,严格执行电气实验规程,严格采取现场保安措施而后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仪表、仪器和设备,准确无误的进行实验。

  8、加强技术管理,建立和健全主要设备和历年实验资料和档案,对实验结果必须全面得、历史地科学地进行综合分析,掌握设备性能变化的规律和趋势,不断提高实验技术水平。

  特殊设施设备管理制度3

  第一条:凡新建、扩建、大小修、预试的设备验收,经按部颁规程及有关规定和技术标准进行。

  第二条:运行设备定期大小修试验及保护均应由当值人员进行现场检查验收,并作模拟操作及跳合闸整组实验。

  第三条:对修、试、校的检修人员所作的现场记录应进行审查分析,必要时应询问清楚,并签字后作验收依据。版权所有

  第四条:在对修、试、校设务验收和施工记录中,发现有重大明显的缺陷时,应立即向值班调度员和生技服务部汇报,提出能否投入运行的意见,由公司技术负责人和负责工程师最后决定。

  第五条:新建工程或进行设备修、试、校均应按质量标准严格检查把关,通过验收后的设备,投入运行后若发生故障,根据具体情况分析责任。

  第六条:设备基建、厂房及辅助建筑土建部分,站应负责检查验收。

  特殊设施设备管理制度4

  为建立设备设施维护保养标准,使设备设施保持安全正常运行,以满足生产需要,减少缺陷率,特制定本制度,要求如下:

  1.实行人员包机制,做到台台设备、条条管线、个个阀门、块块仪表有人负责。

  2.运行人员必须用严肃的态度和科学的方法正确使用和维护好设备。

  3.运行人员通过岗位练兵和培训,对所使用的设备,做到“四懂”、“三会”。“四懂”即:懂原理、懂构造、懂性能、懂用途;“三会”即会使用、会保养、会排除故障。

  4.运行人员,必须做好下列主要工作:

  (1)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设备的启动运行与停车。

  (2)必须坚守岗位,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认真填写运行记录及检查记录。

  (3)认真做好设备润滑工作,坚持做到“五定”、“三级过滤”。

  (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交接班要交设备状态。

  (5)保持设备整洁,及时消除跑冒滴漏,文明生产。

  5.运行人员发现设备有不正常情况,应立即检查原因,及时反映。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果断措施或立即停车,并上报和通知班长及有关岗位,不弄清原因、不排除故障不得盲目开车。未处理的缺陷须记于运行记录上,并向下一班交待清楚。

  6.维修人员(机、电、仪)要明确分工,对分工负责包干的.设备,负有维修责任,并做到:

  (1)定时定点检查,并主动向运行人员了解设备运行情况。

  (2)发现缺陷及时消除,不能立即消除的缺陷,要详细记录,及时上报,并结合设备检修予以消除。

  (3)按质按量完成维修任务。

  7.所有备用设备应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维护,注意防尘、防潮、防冻、防腐蚀,对于转动设备还应定期进行盘车和切换,使所有备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

  8.未经批准,不得将配套设备拆件使用。

  9.设备管理人员应对设备维护保养制度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认真总结运行和维修工人的维护保养经验,改进设备管理工作。

  特殊设施设备管理制度5

  1、医院所有医疗设备必须建立档案,档案有医院设备科统一建立,并设专人专职管理。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就万元以上贵重设备必须单独建档。

  2、档案资料必须完整,不得外借、遗失;有关科室需借阅时,应事先征得有关领导同意。各科复印的资料应妥善保管,未征得有关部门和领导同意不得外借。

  3、仪器设备档案内容包括:科室申购报告、订货合同、发票复印件、出入库凭证付联、验收记录、产品样本说明书、安装调试记录、维修保养记录、零配件耗损及补充记录以及其它有关的一切技术资料。

  4、建立仪器设备管理卡,作为建立管理帐的依据。一式二份,一份由使用科室保存,作为清点和管理本科室仪器设备的依据;一份存放在设备档案内。

  5、保持档案的完整,加强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对于每一件贵重精密仪器均设立一本仪器设备使用维修记录,每次换用新册时,应将旧册存入档案。

  特殊设施设备管理制度6

  1、各科室要加强对医疗设备的管理工作,做到使用有专人,并定期维护保养,要求使用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懂性能会操作,非专门人员禁止操作。

  2、医疗设备要落实专人保管,如因失职损坏、丢失,除及时报告外要按价赔偿损失,对使用年限已久,老化需报废者,需经使用科室、设备管理人员和院部讨论后填写报废单,经院部批准方可执行。

  3、各类医疗设备出现故障需修理者,使用科室要及时向器械科报修,以免影响工作,需请厂家维修者,修理费科室要签字证实并做为各科室的支出。

  4、各种医疗仪器设备和器械不能转让和外借,如遇特殊情况必须填写申请,经业务院长审批方可执行。

  5、院部有权根据全院情况调整各科医疗设备。

  6、仪器使用人员要严格按照仪器的技术标准、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不得擅自更改设备操作程序及维修软件和硬盘格式化。使用仪器前,应判明其技术状态确实良好,使用完毕,应将所有开关、手柄放在规定位置。

  7、按照仪器设备的环境要求做到无尘,温度、湿度符合。保持仪器表面清洁,无灰尘、无污垢。

  8、凡是进入医院的医疗器械(包括购买、试用、实验、赠送、借用及临床验证等),必须报设备处备案。

【特殊设施设备管理制度(通用6篇)】相关文章:

幼儿园特殊设备设施制度(通用5篇)04-28

设备设施保障管理制度(通用5篇)04-28

项目设备设施管理制度(通用5篇)04-28

设备设施安全使用管理制度(通用5篇)04-28

培训学校设备设施管理制度(通用7篇)03-18

生产设备设施的管理制度04-28

特殊的设备管理制度(通用6篇)04-28

食品设施设备维护管理制度04-28

消防设施设备的管理制度(通用5篇)04-28

学校设备设施管理制度(精选7篇)04-28

设备管理部管理制度 医疗设备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