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2022-06-05 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具体目标:

  知识与技能: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诵读古诗,能背诵并默写诗文。

  过程与方法:初步了解古诗的一般特点,简单概括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在合作中初步理解古诗的意思。

  情感与态度:初步理解古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能联系生活去感受和领悟。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2、教学重点:

  创设情境,利用画面和音乐等帮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从而达到有感情的诵读。

  教法和学法:

  本节课采用合作式学习方式进行教学,向学生渗透合作交流,体验感悟的学习方法。

  课前准备:

  为了使学生们在课上更好的理解诗的意境,我提前布置了以下两点预习任务:

  1、积累描写祖国壮丽景色的故事。

  2、预习《登鹳雀楼》,试着理解诗意,查阅相关资料。另外,为了帮助学生很好的体会诵读古诗的韵味,我还制作了一个简单的课件,给学生提供了有形的画面和意境深远的音乐。

  环节设计:

  一、导入:

  1、在很小的时候爸爸妈妈就教我们背过好多古诗,上学以后我们也学了很多古诗,古诗已经是我们的好朋友了。那你们能说说这位好朋友有什么特点吗?(学生回答,师板书:每首四句或八句,每句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字数相同。)

  2、师:现在我出几个题目考考你们,看谁能背出这些古诗?

  《鹿柴》空旷的山林,斑驳的光影,偶尔传来的说话声,让我们体会到静中有动的山林景色。

  《早发白帝城》高入彩云的白帝城,猿声不断的两岸青山,滔滔不绝的长江水,让我们领略了祖国山河的壮美。

  《望庐山瀑布》一道白练飞流直下,让我们怀疑是九天银河从天而降,这是何等壮观的景象啊!

  这一首首流传千古的诗文,让我们再次得到了美的享受。一首好诗不但能带给人美的享受,还能引起人们的思考。本课里面的两首古诗,就既给我们描绘了景色的壮美,又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在下面的学习中我们一起体会,看谁能发现并理解它们。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地一首古诗《登鹳雀楼》。

  二、检查预习,呈现目标。

  1、出示整首诗文。

  师: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相信每个人都能把这首诗读的正确、流利,现在就给你们一个展示的机会,谁愿意给大家读一读古诗?

  (这里读的时候要注意提示本诗题目的读法:登/鹳雀楼)2、师:请大家想一想,学习一首古诗,我们要学习哪

  些方面的内容呢?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整理并板书在旁边:了解作者、诵读、理解诗意、背诵、默写。

  3、提出合作时的要求:

  今天我们就围绕着几个方面,通过小组合作来学习《登鹳雀楼》这首诗。在学习中,大家要积极发言,把自己的想法拿出来和大家交流。同时将重点内容记录下来,并选出一名中心发言人。最后咱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最有收获。

  三、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学生合作交流前面总结的五个方面的内容,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并适时指导。

  四、全班交流,展示成果。

  1、请一组派代表介绍作者情况。大致了解一下内容即可:王之涣字季凌,绛州人。唐朝著名诗人。但作品在《全唐诗》中只流传六首。擅长描写边塞风光。如《凉州词》。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常有鹳雀栖息,因此得名。

  2、请一组派代表谈谈对诗意的理解。只要求整体感知诗意即可,不要逐字逐句的解释。重点指导学生体会诗的深刻内涵及意境。

  3、指导诵读。

  (1)师:我们已经大体了解了诗的意思,下面就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这首古诗,请大家边读边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指名学生朗读,其他人边听边想象画面。读完后请学生自由谈想象的画面及感受。

  (2)师:谁能带着这种感受给大家读一下前两句古诗?再指名读前两句,指导学生读出黄河的宏大气势。借助课件里的画面和音乐,让学生体会前两句所描绘的画面的雄伟和壮丽。再请学生配乐朗诵。

  师:诗人站在鹳雀楼上,极目远望,见到远处雄伟的高山,辉煌的落日,听着耳边传来的黄河的怒吼,望着脚下波涛汹涌的河水,不觉吟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播放这个画面的同时,我逐一示意了四名学生朗诵这两句诗文)诗人看着眼前这波澜壮阔雄伟壮丽的景色,突然感悟到了一个深刻的哲理,又缓缓吟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又示意了三名学生朗诵后两句。

  (3)师:现在就让我们跟随诗人一起,站在鹳雀楼上,感受一下当时的情景,完整的朗诵一遍这首古诗。

  这里我请几名学生展示配乐朗诵,根据每人朗读时的不同特点进行评价。最后齐读一遍全诗。

  4、指导背诵。

  请两名学生试着背诵这首古诗。

  说一说怎样可以很快的背下来?向学生渗透:理解记忆的方法和熟读成诵的道理。

  学生自由背诵。

  在班内展示背诵。

  五、课外拓展练习。

  1、默写《登鹳雀楼》。

  2、搜集王之涣的《凉州词》,试着背下来。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快速了解小猴子下山的路线。以此为线索学习并积累“又( )又( )”形式的词语,并会迁移运用。能够正确区别“摘、扛、捧、抱、追”等动词。

  2.能正确朗读故事,并能结合插图、板书等讲述故事。

  3.由故事得到一定的启示:在成长过程中,我们总会像小猴子那样犯些错做些傻事,而事后难过后悔是无用的,重要的是能以今天的教训为基础,用积极的心态展望明天。

  课前准备:

  课件、卡片

  教学预设:

  一、预习回馈,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提醒注意“猴”的书写。

  2.游戏中复习回顾。出现大量故事中曾出现或没有出现过的事物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图片中的事物是故事中有的?旨在复习故事中的要点。

  游戏过程中,将故事中出现过的“玉米、西瓜、桃子、兔子、猴子”等图片贴到黑板上。

  3.指导读好这些名词。强调“桃子、兔子、猴子”等带“子”的轻声。

  二、整体读文,明确路线

  1.接读全文。

  师:小猴子下山来(板画:山),它先后走过了哪些地方?(板画:路线)咱们请几位小朋友来接读这个故事吧?(接读课文,正音)

  2.排列图片。

  师:听完故事,你能把这些图片按小猴子下山的先后顺序放进这幅路线图里吗?

  3.练说量词。

  排图片后,辅助贴图练说: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 )玉米地,再走到一( )桃树下,接着走过一( )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 )小兔子。

  三、以小猴子所见为线索,积累并学会运用“又( )又( )”的词语

  1.找出课文中“又( )又( )”的词语。

  师:这一路走来,不知小朋友们发现了没有,小猴子脸上的表情一直都是──(非常高兴)。是啊,因为他看到的可都是好东西呢!,故事告诉我们啊,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贴词卡。那么其它的呢?你能说说吗?

  贴:又大又红,又大又圆,蹦蹦跳跳

  2.练读词语。我们来读读这些词语,要让大家感觉到是好东西哦!

  3.拓展运用

  这些好东西光是看看(画眼睛),就是那么的吸引小猴子了!像这些好吃的,要是小猴子尝一尝的话(板画:嘴巴),也许还会品尝到怎样的好味道?选一种说说:(甜除了品尝到甜,吃起来还有怎样的感觉?(脆、鲜、嫩、糯、松、爽、软……)如果用鼻子闻一闻呢?还会觉得?(香)你能像故事中那样,用又( )又( )把这些好味道连起来说一说吗?

  如:又香又甜又鲜又嫩又松又脆又甜又脆又甜又糯(提示要点:完全不可能同时存在的两个特点是不能用“又…又…”来连接的)

  那这蹦蹦跳跳的小兔子你也能用这样的“又( )又( )”方式来说一说它吗?

  四、以“小猴子所做”为线索,积累并学会精确地使用动词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认读并理解:掰、扛。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师:哇,这一路上有那么多好吃的、好玩的,还等什么呢!我们赶快一起出发吧!看,玉米地到了!(课件出示)咦,画上怎么没画小猴子呢!是这样的,课文中写小猴子来到玉米这部分没有配插图,我想请小朋友帮我想想,这幅图上该画一只怎样的猴子呢?别急哦!还是先读读这部分故事是怎么写的吧!

  2.你会画一只怎么的猴子?(提示:表情、动作)随机学习:掰、扛。(指导书写:掰)

  3.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二至四自然段,理解并积累“摘、捧、抱、扔、追。

  1.自由读,找一找小猴子的动作,并圈一圈。

  小猴子继续走啊走,来到桃树下,走过西瓜、还看见了一只小兔子,在这些地方小猴子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去读读写这三部分的课文吧!拿起笔,边读边圈一圈像这样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语。

  2.回馈。教师故意打乱顺序贴动词。

  3.学生评价,并谈理解。

  讨论要点:

  (1)区别:捧、抱,

  (2)理解“摘”可以跟桃子、西瓜搭配,但不能跟玉米搭配。

  (3)扔:应该扔了三样东西。老师把这些动作都贴到了。(正是所有的东西都被扔了,兔子又没追上,小猴子才会两手空空回家去。趁机将另一只垂头丧气的猴子贴图贴上去)

  五、体会小猴子当前所感,并能积极展望未来

  1.复述故事。

  2.所有的好东西都被扔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了。看着小猴子两手空空、垂头丧气的样子,我想他心里一定装满了后悔和难过。其实啊,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总会犯些错,做些傻事。经历过一次次的教训,我们才会变得聪明能干起来啊!

  3.课件中出示配乐动画:今天,太阳下山了,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了!可太阳下山还会升起,瞧,新的一天又来了!今天的小猴子下山,又会发生怎么的故事呢?我们接着往下编一编吧!(课件定格在:小猴子第二次下山)

  4.回家编一本题为《小猴子第二次下山》的图画书。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一、设计思路

  1、在初读课文和激发动机中——入情

  要让儿童的情感伴随着学习活动,这有一个过程,其间包含着儿童的心理进程,首先需要启动。如果把儿童的情感比做“小河”要它漾起涟漪,泛起微波,需要外力的推动。或是像一只蜻蜓在水上轻轻一点;或是像一阵微风悄悄地掠过水面,那它就平静不下来。新课启始,教师要放飞一群“蜻蜓”,要送过一阵“微风”,让孩子情感的河水荡漾起来,使他们对新课的学习,形成一种期盼的欲望,关注的心理。为此,我设计了如下环节来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先来猜两个谜语“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开在炎炎烈日下,长在清清碧波中,身陷污泥心地洁,芳香扑鼻醉人心。”这么美的荷花,大家喜欢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课件展示各种美丽的荷花图,配上优美的音乐。)有个小朋友在看过荷花后,也跟我们一样被荷花的美丽给迷住了,陶醉了,还写下了一篇文章,题目就叫《荷花》。而后请学生初读课文。

  如此激情导入新课,学生的听觉、视觉、思维、想象,“多频道”运作,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的课堂基调。教学也因为学生的入情,而进入了积极的状态。

  2、在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中——动情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儿童的情感总是与他们对教材的认识相联。而作者的情感是寓于他们所描绘的对象之中的。因此,重要的一环是要让学生去认识,去感受教材寓寄情感的形象。儿童只是通过形象去认识世界的。没有形象的感受,就没有情感。因而,教师在引导儿童从初读进入“细读”的过程中,应该饱蘸着情感,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用图画的、音乐的、表演的艺术直观,让学生仿佛看到,也听到,整个心灵感受到,在学生眼前再现课文中描写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

  教材中有一幅精美的插图,形象地描绘了几种不同形状、不同姿态的白荷花和碧绿的荷叶,色彩清丽,充分展示了荷花素洁、高雅的本色。我依据这个材料制成鲜活的课件进行展示,并配上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瞧,这就是小作者看到的荷花开放时的样子,放眼望去,微波粼粼的水面上,漂浮着碧玉盘似的绿叶,透过荷叶的缝隙,一枝枝荷花从水里探出头来,就像穿着洁白衣裙的少女,在微风中亭亭玉立。它们当中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了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则微露笑脸,含苞欲放;有的还未绽开,看起来饱胀得马上就要破裂似的。啊,小鱼儿在荷叶下快活地游着,蜻蜓在荷花上快乐地舞蹈。这是多么生动的一幅荷花图啊!同学们,你们听了老师说的话有什么感想呢?课文第二段具体而生动地展现了荷花的形状美,与插图最为照应,我就采用“直奔重点段”的方法,以“课文哪一段最具体地写了荷花的美”引入第二段的学习。

  3、在领悟课文的神韵中——移情

  儿童在感受课文形象为之动情时,情感趋向高涨,应牢牢把握,并顺势将教学过程推进,从细读进入精读。所谓“精读”即是读课文精彩片段词句,读出其神韵。课文语言不仅承载着人、事、景、物的形象,更重要的是通过形象寄托着作者的情感、意愿,及至整个心灵。因此在精读读出语感神韵时,要引导学生更深地理解语言,将学生的情感移入课文描写的对象上,从而使已激起的情感深化。然而,这虽是儿童情感的一种不自禁的情感流向,但还是需要外力作用的。这就是:①借助比较区别;②借助想象展开;③借助语言媒介。通过这些,学生的情感会向深层发展,并产生移情活动。

  课文第三段中没有对荷花的“姿势”进行具体描写,因此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1、课件展示:看图想象说话: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____,有的____,还有的_____。小小组讨论,指名说,集体评议。

  2.指图引读这一段最后一句话。

  讨论:作者为什么把这一大幅画看作是“活的画”呢?这幅画怎么会活起来的?用这么美的词句来描写荷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这样的设计,既锻炼了学生的想象力,训练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加深了对荷花美的认识,使学生更深地体会到作者对荷花强烈的喜爱之情,可谓一举三得。

  4、在表情朗读和语言训练中——抒情

  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被激活起来了,他们会不容自遏地想抒发自己的情感。情感的抒发,可以使学生之间的内心感受得到交流,可以相互启发,相互感染。表情朗读,虽然读的是作者的语言,但是,因为要求表情朗读,这就包含了学生自己的主观感受。他们往往用恰当的语调、语速、语气来表达,抒发他们对作品中人物、角色、场景是热爱的或者是憎恨的,喜悦的或是悲伤的,同情的或是厌恶的,留恋的或者是憧憬的情感。因此表情朗读是抒发学生内心感受的一种常用形式。

  因此,在课文第二、三段的教学中,我都设计了美读环节。特别是第二段,还安排了背诵训练。在反复品读欣赏后,荷花的美跃然纸上,呼之欲出。图文对照,学生定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感叹。此时,学生的情感达到了高潮,这一背诵环节,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语言文字美的品味,而且促进了学生对优美语汇的积累和内化,从而更好地抒发了学生的情感。

  二、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谜语激趣,课件激情,揭示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轻声地读读课文: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呢?

  2、学生畅谈感受。

  3、小作者看到的荷花是怎样的呢?课件展示,教师用语言进行描述。

  (三)细读第二段

  1、课文哪一段最具体地写了荷花的美?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第二段,想想这段有几句话,你最喜欢读哪几句,为什么?

  (2)反馈,估计学生会出现两种情况。

  ①后三句:为什么喜欢?让学生在课件上找出三个句子所写的相对应的荷花。引导学生把这三句话的意思说出来:有的刚开,有的全开了,有的将要开。并将它与课文原句在读中比较,在比较中读,想象荷花的美。以“荷花是那样美,谁能把它读得很美很美呢?”激发读的兴趣,让学生练读、指名读、评读。

  ②第二句:为什么喜欢?并进一步讨论写荷花为什么先写荷叶?感情朗读写荷叶的句子。

  2、男、女生分读写荷花荷叶的句子。

  3、指导背诵第二段。

  (四)学习第三段

  1、过渡:荷花的形态引人入胜,值得观赏,荷花的美姿更有迷人的魅力。

  2、课件展示:看图想象说话。(具体内容见设计思路)

  3、指图引读这一段最后一句话,讨论。

  4、白荷花的美姿的确是太有魅力了,作者被眼前这池荷花深深地陶醉了,让我们也用陶醉的语气来美美地读读这一段。

  (五)略读第一段

  (六)配乐朗读一至三段,再次感受荷花的美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生日吗?在过生日的时候,你们最希望的是什么?

  平日里,你们会向别人借东西,也会把东西借给别人,你们听说过借生日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关于《借生日》的故事。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所学知识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就越感兴趣。学生爱过生日,而借生日学生没有听说过,这就引导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未知欲。

  二、学习生字

  1、提出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

  (学生根据要求独立读课本。)

  明确读的要求,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十分必要,这样可以提高读书的效率,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认读带有拼音的字词:

  布熊、放着、快乐、怎么、礼物、今天、早饭、正要、拿着。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大胆自信地发言,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努力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3、去掉拼音再读生词。

  4、学生在句子中识字:

  ⑴ 这是怎么一回事阿?

  ⑵ 早晨,妈妈吃过早饭去上班。

  ⑶ 妈妈送给我的'生日礼物是一个小布熊。

  ⑷ 他正拿着一束鲜花向我跑来。

  句中识字虽然给学生增大了一定的难度,但可以检查学生是否真正认识了这个汉字。

  三、学习课文

  1、这篇课文共有多少个自然段。

  2、你喜欢读哪个自然段就给大家读哪个自然段。

  (先自由练习读,然后指名自由选自然段读。)

  打破传统的“串讲”形式,以学生的自主阅读为主,学生自己能读懂的教师就不再去讲,充分让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学会主动学习。

  3、同学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吗?

  小云为什么把生日借给妈妈?

  感悟妈妈和小云说的话:妈妈笑着说:“我忘了”。

  妈妈真的忘了吗?小云把生日借给妈妈前,心理会想些什么。

  (先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组内交流和讨论,再以小组的形式发表讨论和交流的结果。)

  妈妈听了小云的话是怎么说的,又是怎么做的?

  妈妈的心情怎样,会怎么做?

  4、读了课文,你们觉得小云是个怎样的孩子?

  (学生各抒己见,从中知道小云在妈妈的影响下,懂得关心妈妈了,使学生受到感染。)

  5、小结:

  我们的妈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她总是只想着别人,而唯独没有自己,所以我们也应该向小云一样,来关心自己的妈妈。

  6、练习分角色读课文。

  四、总结全文

  1、通过《借生日》这一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许多生字,知道文中的小云关心妈妈的事我们也应该像小云一样关心妈妈,关心身边的人。

  2、想象故事的结尾,交流识字方法。

  想象故事的结尾,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发展学生的思维;交流识字方法,巩固所学生字。

  五、板书设计

  18、借生日

  小云 爱 妈妈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自学字词,理解本课“天才”、“干涸”、“祈祷”等词意思。

  2、阅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能读懂“爱心”在课文中的具体表现。

  3、熟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4、感悟一个人,哪怕是天才要走向成功必须要得到别人的帮助和赏识,而要得到别人的帮助和赏识,自己也要懂得知恩图报,懂得去帮助别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板书:“天才”:你认为哪些人能称之为“天才”,为什么?

  2、小结引入新课:是啊,你们所说的艺术家,运动员,甚至自己身边的同学都在某方面有着过人的才能。今天我们学的课文,讲的就是一位天才小时候的故事。

  3、出示课题,组织学生齐读。(课件出示)

  二、整体感知

  1、组织学生初读课文。(课件出示) 初读课文小建议

  (1)轻声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课题中的“天才”指的是谁? 他在哪方面有过人的才能?

  2、交流

  (1)分小节读课文。

  (2)正音:干涸 祈祷 完毕 准确 别墅 圣诞节(课件出示)

  (3)理解词语: 干涸——(河道、池塘等)没有水。(先组织学生查字典了解“涸”的意思,最后告诉学生这是一个用近义词组成的词语。) 祈祷——一种宗教仪式,信仰宗教的人向神默告自己的愿望。

  (4)交流:课题中的“天才”指的是谁?他在哪方面有过人的才能?

  (5)出示“贝利”的简介,读一读。(课件出示)

  5、小结过渡: 刚才,大家都读了球王贝利的简介,我们惊叹于他在踢足球方面的过人才能,都被他为巴西足球立下的汗马功劳所折服。

  三、研读课文

  1、贝利获得了成功,他的成功之路怎么铺成的呢?让我们来读读文中的这句话(课件出示) 天才之路都是用爱心铺成的,并且在铺成这条路的爱心中有天才自己的一颗。

  (1)指名读。

  (2)齐读。

  2、句中的“爱心”指什么呢?请大家再读读课文,从贝利和足球之间,贝利和教练之间找一找。

  3、交流体会。

  (1)贝利和足球之间:(热爱踢球) 于是就踢塑料盒,踢汽水瓶,踢从垃圾箱捡来的椰子壳。他在巷子里踢,在能找到的任何一片空地上踢。 小男孩得到足球后踢得更卖力了。不久,他就能准确地把球踢进远处的随意摆放的一只水桶里。

  (2)贝利和教练之间: 教练对贝利(关爱): 有一天,当他在一个干涸的水塘里猛踢一只猪膀胱时,被一位足球教练看见了,他发现这男孩踢得很是那么回事,就主动提出送给他一只足球。

  贝利对教练(感恩): 小男孩跟妈妈祷告完毕,向妈妈要了一只铲子跑了出去。他来到一处别墅前的花园里,开始挖坑。 小男孩抬起满是汗珠的脸蛋,说:“教练,圣诞节到了,我没有礼物送给你,我愿给你的圣诞树挖一个树坑。”

  4、组织学生再读课文最后一节,谈谈理解。(课件出示最后一节)

  5、总结: 没有素不相识的足球教练的关爱,贝利连足球都买不起,更别说成为足球运动员了,当然也不可能显露他的足球才华;贝利用自己的爱心去回报教练,因此他得到了更多人的关心,最终获得了“球王”之称。

  四、复习巩固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读句子,联系句子意思,给带点词找近义词。 一个原来不为世人所知......的名字——贝利,随之传遍世界....。 ( ) ( )

  3、想想说说:为什么课文直到最后才揭示这个小男孩的名字——贝利?(调动读者好奇心,激发阅读兴趣;进一步体现文章中心。)

  五、拓展作业

  1、照样子组词: “干涸”是一个由近义词构成的词语,你能照样子再说几个吗? (艰难、恶劣、美丽) ( ) ( ) ( )

  2、制作感恩卡: 一个人只知道被人爱,不知道爱别人,他绝不可能幸福,更不可能成材。请同学们静心写下自己对辛辛苦苦哺育我们的父母或不厌其烦教育我们的老师,或对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同学、朋友的深深谢意。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按声母的顺序连线组成动物图形,通过有趣的练习形式复习声母。

  2、运用事物摆字母的字形。

  3、了解同学的姓,能够拼读姓,明确声母是什么。

  4、拼读音节,区分平、翘舌音和音、形相近的声母,进一步练习拼音。

  5、拼读音节,并将同一类的事物连起来。

  6、能够认读所学的生字,并能给生字组词。

  课时布置: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按声母的顺序连线组成动物图形,通过有趣的练习形式复习声母。

  2、运用事物摆字母的字形。

  3、了解同学的姓,能够拼读姓,明确声母是什么。

  教学过程:

  (一)第一题:俺会连。

  1、卡片认读23个声母。

  2、讲清方法:从声母b开始,按顺序连线,同学用铅笔试连。

  3、问:你是怎么连的?(什么字母和什么字母相连)

  4、连成了什么动物图形。(同桌互相检查,教师巡查。)

  (二)第二题:俺会摆。

  1、看图,猜猜图上摆出的是什么字母?

  2、你能学着他的样子,摆摆俺们已经学过的字母吗?(鼓励发挥想象)

  3、读一读摆出的字母,可背顺口溜。

  (三)第三题:俺会想。

  1、你叫什么名字?你知道同学们的名字吗?

  2、师:每个人的名字都由姓和名两局部组成,在名字前面的是姓,一般都是一个字,如:……,但也有两个字的姓,如:……。跟在姓后面的就是你的名,如:……。

  3、你能说说自身的姓和名吗?同学的呢?

  4、认读声母:g k h j q x zh ch sh,看看哪些同学的姓里有这些字母。

  5、游戏,老师报同学的名字,大家立即说出姓的声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拼读音节,区分平、翘舌音和音、形相近的声母,进一步练习拼音。

  2、拼读音节,并将同一类的事物连起来。

  3、能够认读所学的生字,并能给生字组词。

  教学过程:

  (一)第四题:俺会读。

  1、以组为单位出示音节,指名读。

  2、说说每组音节有什么区别?读和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领读、带读、开火车读、齐读音节。

  (二)第五题:读读连连。

  1、自由拼读音、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教师正音,强调没有标声调的,读轻声,要读得又轻又短。

  2、看看书上连线的一组词语,为什么把它们连在一起?

  3、同学试着自身连接剩下的词语,并说说理由,教师校对。

  4、说话练习:俺把bō luó和yā lí连在一起,因为它们都属于水果。

  (三)第六题:俺会认。

  1、做摘苹果游戏:一张贴有生字的苹果树插图,请同学认认这些生字,会念的大声念出来,并把这个带生字的苹果送给同学。

  2、领读、带读、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生字。

  3、谁能给这些苹果找找朋友?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海、鸥等14个生字。会沙、海等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数量词的用法。

  3.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尝试用数量词表达熟悉的事物。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画图、看图、学词及联系实际来识字。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字卡、彩笔、画纸

  教学过程:

  教学案例(一)

  一、揭题导入,初读课文

  1.今天学习识字6。有谁发现识字6和前面的识字课有什么不一样?

  2.谁能用数量词说说教室里的事物?

  3.今天要学的是哪些事物的数量词呢?请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

  二、认读词语,自主识字

  1.自由读文,画景物。

  读一读:文中写了哪些地方,描述了哪些景物?用横线画出来。

  画一画:在黑板上分四个方块,让会画的学生画文中提到的景物。

  2.认识事物,识汉字。

  (1)在学生画的图画下面出示生字卡片。谁会认生字卡片上的哪些字?能说说你是怎样记住的吗?

  (学生交流自主认识的生字)

  (2)引导学生发现容易读错的字并正音。

  把鼻韵母读准:滩、军、舰、帆、竿。(前鼻韵母)

  秧、塘、铜、领(后鼻韵母)

  (3)分析字形结构,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记字。

  自编谜语记字:每天都有水(海);干竹子(竿)

  偏旁联想记字:海、滩、溪;舰;秧、稻;塘;鸥;(想想偏旁跟字意有什么关系)

  熟字加偏旁记字:铜(钅+同);领(令+页)

  3.熟读词语,记汉字。

  老师领读,学生当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同桌互相测试读。

  4.练习巩固,用汉字。

  (1)连线搭配词语。

  一只 军舰 一方 稻田 一群 石桥 一把 欢笑

  一艘 海鸥 一畦 秧苗 一道 飞鸟 一面 队旗

  一片 帆船 一块 鱼塘 一竿 小溪 一群 铜号

  一条 沙滩 一座 果园 一孔 翠竹 一片 红领巾

  (2)互对词语。

  师生互对:老师说数量词,学生配上准确的词语。

  两两互对:一人说量词,一人说表示事物的词语。

  5.引导观察,写汉字。

  (1)静态观察:读字。

  学生独自观察田字格里的字,看清字形,找出关键笔画。

  如竹字左边是竖,右边是竖钩。

  (2)动态观察:看范写。

  观察老师范写,注意看清笔顺,如海字的右边最后三笔是、一 、。

  (3)体验观察:临字。

  学生照样子书写,特别注意老师提示的字。注意指导学生写好三点水,关键是把第二点写得靠外一些,三点的外沿呈一条弧线,不要把三点写在一条垂线上。

  (4)对比观察:品字。

  写完后,仔细端详,与田字格中的字比较,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品味汉字的笔画美(如沙、海)、结构美(如桥的木字旁末笔捺变点,竹左右各占一半,其余几个偏旁占三分之一,军、苗上窄下宽。)

  三、品读词语,想象感悟

  1.边读边想,感知数量词的表达方式。

  2.小组分节朗读比赛,看哪组读得最流利、最整齐。

  3.自己选喜欢的一节表演读,让大家体验喜爱之情。

  4.全文朗读。

  四、说画结合,拓展延伸

  1.选择给课文第一节、第二节、第四节中的一节配上插图。

  2.用数量词说事物,看谁说的多。(一只、一片、一艘、一条、一块、一座、一道、一群、一面、一把)

  3.选用所说的数量词和事物说一句话。

  4.让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其它数量词。

  板书设计

  识字6

  海鸥 秧 竿 铜号

  军舰

  帆 稻

  滩 塘 溪 领

  (学生画图略)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总7篇】相关文章: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总6篇05-26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总7篇05-10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总10篇05-10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五篇05-20

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总五篇05-26

【实用】语文教案模板汇总7篇06-02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汇总8篇05-30

实用的小学语文教案汇总五篇05-29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合6篇05-29

【实用】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5篇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