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特别的作业》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6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特别的作业》教案。第6单元主要以“爱护”为主题,教育学生要爱护自然界中的植物,懂得怎样与自然和睦相处,从而培养环保意识。
学生分析
本班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语文学习,已具备了一定的自学生字的能力,能借助拼音自己朗读课文,能就某一个问题展开初步的合作学习与讨论,能够用比较通顺的语言回答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有一定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的能力。
教学目标
1、会认个生字
2、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爱护自然界中的植物,懂得怎样与自然和睦相处,从而培养环保意识。
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爱护环境的认识。
教学流程
一、悬念导入:
1、师:春天到了,王老师布置了一项作业:去大自然里找春天,把春天带到学校来,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特别的作业》教案》。第二天,小朋友们有的手里拿着红红的桃花,有的手里拿着嫩嫩的桑叶,有的拿着细细的柳枝,还有的带来了青青的小草。只有小丽手里什么也没有……同学们,小丽怎么会没完成作业呢?她会不会挨批评呢?你们想知道吗?
[给学生留下一个悬念,通过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别着急,今天我们就来读一读小丽的特别的作业。
2、板书课题,学生跟着书空。
3、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学文识字
1、初步感知课文
(1)生自由读课文,画下不认识的字。
(2)在读课文时遇到了不认识的字,你打算用什么样的办法解决呢?谁来介绍介绍好办法?
2、学习生字
(1)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认识课文中的生字。
(2)用电脑课件出示本课带有生字的句子。边读边简单指导朗读。
(3)开火车读词
(4)组长检查组内同学的识字情况。
三、游戏巩固识字
找朋友对卡片
[学习之余,做个游戏,既让学生休息,又巩固了刚学过的知识]
四、理解课文
(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同学们刚才提出的问题:小丽的特别的作业是什么?
(2)通过自己读课文,刚才提出的问题,你们找到答案了吗?小丽的作业到底是什么呢?
(3)她的作业和其他同学的作业有什么地方一样?又有什么地方不同呢?
(4)为什么大家认为小丽的作业最好?
五、听音乐,看课件,感受春天的美。
[将音乐引进语文课堂,既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
(1)同学们,刚才你们看到了、听到了什么。
(2)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3)你想对小花、小草、小鸟……说些什么呢?
[结合自身谈谈在环保中,自己应怎样做。]
(4)引导学生自评、互评。
[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学会反思,正确地认识自己,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六、扩展延伸
你能写一条爱护花草树木的话,提醒每一个人吗?
[课外拓展延伸,训练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充满趣味的实践活动中,
学生的能力会不断得到提高。]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纪的人。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父亲为什么一定要“我”把钓到的鲈鱼放回湖里的原因。
2.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培养学生的语感。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从这件事得到的启示,体会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阅读“单元导读”,引入新课
1.指名读单元导读,说说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在学习本组课文时有什么要求。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课文中描述了怎样一件事?(板书课题)
↘检查预习,通读课文
1.检查预习情况:生字字词,标自然段。
2.理解重点词语:乞求、不容争辩、诱惑、告诫、抉择等词语。
3.检查朗读,要求正确、流利、有语气。
4.通读全文,思考课文大意。
↘揭题质疑
读课题你有什么疑问?教师归纳:“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中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为什么钓鱼会使我
从中受到启示?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大家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解决疑问。
↘初读理解
1.“启示”的意思是:
2.再读课文,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画出有关语句?(“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3.在我钓到鱼、放走鱼的过程中受到启示。
↘复习生词
1.认读生字、词语:捕捞、鱼饵、溅起、鱼钩、小心翼翼、操纵、鱼腮、皎洁的月光、嘴唇、沮丧、诱惑、告诫、实践、抉择、翕动。
2.谁还记得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第二课时
情景导入,细读感悟
在我十一岁那年的一个夜晚,和往常一样我和父亲来到了附近湖中的小岛上钓鱼,而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却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这是为什么呢?
1.自由读第三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①“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诱人的大鲈鱼:
来之不易:“我小心翼翼地一收一放,熟练地操纵着。”“我等那条鱼挣扎得筋疲力尽了,迅速把它拉上岸来。”
诱人的大鲈鱼:“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腮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②分别指导朗读相关句子,体会鲈鱼的来之不易和诱人。
③整读第三自然段。
2.多诱惑人的鱼呀!我和父亲是多么兴奋、得意呀!可不久父亲却让我把这条鲈鱼放回湖里去。
请默读第4自然段,同桌说说这是为什么?
3.读5至8自然段,思考:11岁的我好不容易钓着了一条漂亮的大鲈鱼,父亲却要我放回湖里去,假若你就是文中的“父亲”和“我”,请你们讨论讨论“这条如此诱惑人的‘鱼’该不该放”?各说出自己的理由请联系上下文,与周围的同学合作、讨论!
小组汇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找到描写我心情的词语,一起来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4.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任何人的影子,尽管没有人看到我们,更无人知道我是在距捕捞鲈鱼还有两个小时的时候钓到这条鲈鱼的。但在父亲不容争辩的声音中,我依依不舍地把鱼放回到湖中。
对读第3.9段,对比感受我钓到鱼时的喜悦以及放鱼时的不舍。
5.转眼间三十四年过去了,当年沮丧的我,已经成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师了。我对父亲当年的举动有了新的理解。
①出示:“我再也没有钓到像三十四年前那个夜晚所钓到的那样大的鱼。但是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
②默读感悟:这里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究竟指的是什么呢?结合父亲告诫我的话谈感受:放不放鲈鱼只是个简单的对与错、是与非的问题,但是做起来却是那样的艰难!
③齐读“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拓展延伸,积累运用
正因为如此,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在作者的脑海中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我相信,这个故事也一定给大家带来了启示。读了父亲告诫“我”的话,你是怎么想的?这篇课文对你有怎样的影响?请同学们结合今天你所感受到的对文中的作者或父亲说一句话,还可以写一句话,送给你的朋友;也可以背诵文中你最喜欢的一两句话。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一是积累词语,感受语言艺术的丰富;二是知道同一意思可用两字词语和四字词语分别表达,体会语言艺术表达形式的多样性.
2.知道”夸张”是民间文学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感受这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初步认识古文,感受中国古文化的魅力.
4.告诉学生默读的方法,并在平时阅读中运用.
5.用恰当的音量说话,能体现一个人的良好修养.
6.学习<格列佛游记>的写法,让学上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
教学时数:
六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一读, 你发现了什么
1.先让学生自由读一读词语
2.想一想, 你明白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3.请小组合作,让学生用形象的动作解释词语的意思
4.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发现了什么
小结:这组词语虽然意思相近,但不是近意词,因为每组词语的字数不等.
二.读一读, 说说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学生初读句子,感受三句话表达的意思.
教师简单介绍”夸张”: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的修辞方式.
2.再读句子,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疑问.(第一句和第三句分别使用缩小夸张和扩大夸张.第二句也使用了夸张,让我们知道了燕山原来有这么冷,让人难以想象)
3.学生品句子,请说一说夸张的作用是什么?
夸张的作用:
A.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B.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C.增强联想,创造气氛.
教师提醒应该注意的地方.
A.夸张不是浮夸, 不能失去生活的基础和根据.
B.夸张不能和事实距离过近.
C.夸张要注意文体特征, 如科技说明文, 说理文章就很少使用夸张手法,以免歪曲事实.
三.读一读,记一记
1.激情导人.
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
,古代许多贤人学士写了许多为人处世方面的警句,激励我们博爱广敬。
2、学生自由诵读,注意读准字音.
3、尝试理解:学生交流对这些名言警句的大致理解。
第一句:一件事情不亲眼看见只光听说,而根据猜测判断,可以吗?
第二句:亲眼看见才是真,传言未必是真.
4.背诵名言.
5、交流其他收集的以及老师推荐的,拓展积累.学生读一读、说一说、背一背.
6、鼓励学生课后将自己喜欢的读书名言制作成书签.
第二课时
一.读一读
1.默读短文,读文章后知道了什么?
学情预设(1)刚才不出声的阅读形式叫默读.
(2)默读的方法是眼到,心到.
(3)默读的习惯该如何养成?
2.教师补充默读的方法
二. 口语交际。
(一)创设情境,激发口语交际的热情
在学校图书室里,同学们在安静的看书,两位同学在一旁高谈阔论.你正在看书,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二) 合作讨论,丰富话题
1.小组内交流.组织小组成员轮流发言,相互启发,提问,评价,推荐说得好的同学到班上交流.
2.指名试说,教师点评.
3.想一想,同学们在哪些场合要小声说话?
4.全班交流.
第三、四课时
习作:《荒岛生存记》
一.回顾原文,激发兴趣
请学生将课外阅读的《格列佛游记》摘抄内容小组内讨论.
二.课堂讨论,揭示规律
你认为要写好此文,必须把握那几点?学生归纳,教师小结.
(1)要结合荒岛的环境来写,让自己置身其中,当成格列拂写在荒岛上的种种经历.
(2)想象要大胆,合理,假设的推测是有理有据,情节要生动有趣.
(3)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要描述清楚,特别是在荒岛上遇到的困难的过程要重点写,几件事之间要注意详略得当.
三、全班交流,由说到写
1.小组推荐一位
同学介绍,师生共评。
请这些小组派代表上台发言,每个代表发言完毕,教师组织学生对代表的发言做适当的评价或补充。
2.拟订提纲,起草。
3.片断展示,组织评价
教师请几位同学读出自己所描写的片断,然后说出自己是否满意自己的片断习作,为什么?其他同学要认真听,然后给与适当的评价和修改意见,同时,也要对自己的片断习作进行自我修改。
4.独立撰写,完成写作
师:同学们,你们已经成功的为你们的习作进行选材,并且还写出来精彩的片断。老师已经隐隐约约的看到你们笔下家庭中的趣事了。现在老师想看得更清楚一些,老师希望你们笔下的人物能够活灵活现的展现在读者的面前,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形象,好吗?就请大家拿起你们的笔,完成习作。
第五、六课时(习作讲评)
一、集体评改
1.选择优秀习作,请习作者上台朗读展示。以“你欣赏这篇习作的哪些地方”或“这篇习作有什么地方值得你学习”“你对这篇习作还有什么建议”等引导语,引导学生展开互相评价;老师亦可指出写得好的地方和修改建议。
2.投影或宣读一篇中等水平的习作。
(1)说出这篇习作哪些地方写得好?
(2)哪些地方要修改?
(3)应该怎么改?
二、同桌互改
1.导语:根据刚才同学们的修改意见,同桌之间互相交换读习作,进行互相修改。
学生互改,教师巡视,发现修改较好的例子。
2.展示改得好的典型。
(1)修改后的文章比原文好吗?
(2)好在哪里?
三、指导自改
1.通过互改后,请学生归纳出修改这一类习作应注意的问题:
(1)叙述过程是否具体,是否突出“趣”。
(2)词语的使用是否恰当、生动?文章是否通顺?
(3)文章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书写是否规范?
2.学生自改。
请每位同学根据大家总结的修改注意事项及老师、同学的修改意见,再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让家庭趣事能够更加活灵活现地展示在大家面前。
四、总结课堂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仅修改了自己的习作,还掌握了一些修改的方法,请大家牢牢记住这些方法,用以指导今后的习作,争取每次的习作都能更上一层楼。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二年级上册》是以第三次全教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写的,供二年级实验班第一学期使用。为帮助教师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更好地使用教材,现就本册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教材的编排、教材特点、学习目标、教学内容及提示几方面作些介绍。重点围绕“语文园地”这一版块展开。
一、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
(略)
二、教材编排
本册教科书设计了八个专题,围绕专题以整合的方式组织了八组教材内容。
每组教材都包括了“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特点及字词的一些规律,掌握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复习学过的字词,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口语交际——在双向互动的口语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课内外学习所得的舞台。
三、教材特点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每一组教材均以“导语”的形式点名专题,识字课、课文以及“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展示台等内容都围绕着本组的专题安排。如第二组,简短的导语点出了本组的专题——学校生活。“语文园地”里“口语交际”的话题是结合课文《我选我》的内容设计的,让学生谈谈对王宁选自己当劳动委员的看法,讨论如果班里改选干部,自己会不会选自己。“展示台”则引导学生展示在课外活动中学到的本领。
再如第六组,导语(“如果我有一支神笔,我会画很多东西给需要的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点出了关爱他人的专题,“语文园地”中的儿歌(《谁和谁好》)、“口语交际”的话题(讨论怎样帮助残疾人)、“展示台”的内容(唱《爱的奉献》这首歌),均与本组专题有一定联系。这样安排,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教材要避免繁琐、加强整合的思想,便于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2.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3.课文的`内容丰富,体裁多样,具有时代感,贴近儿童生活。
本册教材的课文体裁多样。童话、寓言、诗歌、散文、故事、科普文章以及日记等应有尽有,有较强的可读性和趣味性。
4.课后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5.突破传统教材的呈现方式,增强了亲和力。
本册教材在呈现方式上有很多创新和突破。
首先,编写角度由关注教师的“教”转向既方便教师的教,又方便学生的“学”,使教科书由“教本”变为“学本”。这册教科书,无论是导语,还是课后练习或者“语文园地”中的练习,均不再以问题或要求的方式呈现,而是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提出学习与练习的内容,拉近了学生与书本的距离,拉近了学生与学习的距离,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增强了教材与读者的亲和力。其次,教材的呈现方式,有利于引导学生发现、探究。教材中,每个“语文园地”都编排了“我的发现”这一栏目,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及字、词的一些规律。如,“语文园地二”中,引导学生发现表示动作的词“扫、提、搬、推、挑、抬、捕、捉、抓”都带有提手旁;“语文园地三”中,引导学生发现每组的两个词意思相反;“语文园地四”中,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规律。为加强趣味性,还设计了游戏式的内容,如,“语文园地七”中,引导学生从一幅组合字形图中发现,汉字分分合合可以形成许多新的字。这样编排,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养成注意发现的习惯,不断积累学习方法,而且可以使学生从发现中提高自信,不断获得学习的动力。
再次,在“语文园地”里设有“展示台”一栏,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成果和才能的机会。教材以学习伙伴的展示为引导,鼓励学生从不同方面展示自己的本领和学习收获,使学生不断产生成就感。如,“语文园地一”的展示台,引导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书签、贺卡,自己写的儿歌,画的图画;“语文园地三”的展示台,引导学生展示自己课外识字成果、收集到的北京风景明信片以及自己的文艺才能;“语文园地四”的展示台,引导学生制作、交流识字卡片。教材以这种方式,激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进而不断产生学习动力,并逐渐使学习成为自身发展的需要。学生经常有机会展示课内外学习的成果,还能促使他们有意识地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成为学习语文的有心人。现代社会要求学生学会与人友好相处,与人团结合作。我们要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教材的编排方式体现了提倡学生合作学习的思想。这一思想在语文园地的学习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6.教材内容具有开放性和弹性。
展示台鼓励学生随时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目的在于使所有学生在已有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与发展。这些,都体现了教材内容的开放性和弹性。
四、学习目标(略)
五、教学内容及提示
这册教科书采取了以专题整合内容的编排方法。因而,教师备课时,要注意每组教材在内容上的联系,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内容,设计教学方案。如第一组,《秋天的图画》之后,学习伙伴说:“我想画秋天的果园。”“我想捡几片落叶做书签。”“把咱们的作品带来,办个展览吧!”实际这是在为“语文园地”的展示内容作准备。学到这里,就要布置学生画秋天,收集描写秋天的好词佳句,用落叶做书签、贺卡等,为举办作品展览做准备。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比如,《黄山奇石》课后,学习伙伴建议大家收集黄山奇石的图片,“语文园地一”的展示台就可以补加展示这一内容。教师要根据当时、当地和学生的实际,活用教材,随时利用身边的语文教育资源,丰富语文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拓宽语文教学的渠道。总之,教师备课时胸中要有全局,创造性地设计教学,创造性地进行教学,做到既符合教材编写意图,又不拘泥于教材。使教学充满活力。
下面重点介绍“语文园地”的教学。
实验教材中的“语文园地”实质上与以往教材中的“基础训练”基本相同,但二者相比较而言,“语文园地”除了帮助学生对所学的语文知识、技能进行系统地梳理、整合、巩固以外,更注重在学生心中培植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语文园地”中题目的安排都以“我会”的形式出现,“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说”“我会画”都是激励学生满怀自信地进行自主的语文实践活动的有效形式。因此,从“基础训练”到“语文园地”,不仅仅是提法上的改变,其最根本的变化体现在观念、认识上的更新,课程改革与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理念在其间得到了凸显。那么,我们应该赋予“语文园地”什么新的内涵?我的理解是它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有了理念上的更新,如何进一步在操作上让“语文园地”走出传统“基础训练”的模式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乐园呢?以下结合具体教学设计,从“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展示台”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我的发现”。设计这一栏目的意图是鼓励学生自己思考,自己发现,使之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发现的习惯。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现,引导他们相互交流自己的发现。教师还要鼓励学生把从这里发现的识字方法迁移运用于今后的学习之中。八次“我的发现”内容如下:
(1)第18页:①发现用熟字去偏旁的方法学习生字。②发现汉字中的许多字都有相同的偏旁。
(2)第38页:①发现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学习生字。②发现带提手旁的字与手的动作有关。
(3)第55页:发现每组的两个词意思相反。
(4)第79页: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即形声字形旁表义,声旁表音。
(5)第100页:发现汉字偏旁表义的构特点。
(6)第118页;①发现生字是由两个熟字组成的。②发现汉字具有一字多音的特点。
(7)第138页:发现汉字分分合合可以拆成或组成许多新字。
(8)第162页:①发现许多汉字都有相同的部件。②发现凭借图上的圆柱体可以说出许多反义词。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本课的12个生字,并初步了解它们在本课中的意思,3 诚实的孩子。
2.学习用“互助”、“注意”练习说话。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勇于承认错误,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能按事情发展的顺序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做错了事要勇于承认,做个诚实的孩子。
2.重点指导“岁、表、互、承”等字的字形。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学习书写。
(二)正确认读,理解本课的7个词语,能区分哪些“作”与“做”的意思和用法。
(三)熟读课文,分清段落。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学会本课10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学习书写。
(二)理解7个词语的意思。辨析“作”与“做”的用法。
三、教学过程
(一)直示课题。
师:今天我们学习第3课,师板书课题:3 诚实的孩子
生:齐读课题。
问:课题写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诚实的孩子)
过渡语:课文里讲诚实的孩子是谁?谁夸他是个诚实的孩子?下面听老师读一遍课文,边听边想这个问题,读后请同学回答。
(二)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找问题的答案。
读后学生回答问题。
生:课文里诚实的孩子是列宁,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3 诚实的孩子》。姑妈夸他是个诚实的孩子。
过渡:为了更好地学习、理解课文,我们先来学习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的词语。
(三)自学生字。
(四)汇报自学情况。
1.指组带音节读生字。
2.指组不带音节读生字。
3.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记住每个生字的?
重点指导:
承:笔顺:
互:笔顺:
表:第三笔是“丨”,而不是“丿”。笔顺:
形近字辨析:
“宁”和“安”
问:两个字有什么不同?你是怎样记忆“宁”?
“注”和“住”
师:这两个字既是形近字又是同音字,都念zh)。
(1)区别两字不同点。
(2)掌握记字方法。
(3)两字的意思。
住:居住;住宿。
注:灌入;注射。
4.词语的意思:
表兄弟:对父亲的姐妹、母亲的兄弟、姐妹的儿子的称呼。
承认:表示同意、肯定、认可。
互相:表示彼此对待的关系。
5.口头组词。
列:列车 排列 列队 列国 列兵
宁:安宁 宁静 宁日 宁边
岁:年岁 岁数 岁月 岁出
做:做工 做事 做法 做客 做梦
客:客人 客车 客机 客气 客厅
表:手表 表白 表面 表情 表扬
兄:兄弟 兄长 父兄 表兄 兄妹
房:房子 平房 楼房 书房 房间
间:课间 午间 时间 中间
互:互相 互助 互让 互补 互利
相:相对 相处 相传 相当 相反
音:声音 音乐 口音 音色 音量
6.用“互相”练习说话。
7.齐读黑板上的词语。
(五)巩固复习。
1.组字。
歹 儿
宀 刂
小学语文教案 篇6
一、导入
猜谜语、谈话、图片、音乐、提问
(简单明了,1分钟以内)
二、初读
3、4年级还可以分小组读、分角色读
任务:带问题、课文内容、围绕讲几件事(结合课后练习1)此处停顿1、2秒
师:谁来交流这个问题,重复提问,抽生回答
三、细读感悟,品读感悟:找重点段、抓重点句子、抠字眼方式交流汇报:点拨、板书
四、拓展延伸:抓住课后练习题、某人物评价、感悟、小练笔(还有什么句子也让人印象深刻)
五、总结:根据课文内容、情感价值的总结(有没有同学补充,不同想法、见解)
六、板书
小学语文教案 篇7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中心思想,初步学会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2、本课的4个生字,理解10个词语的意思;了解多义词"生、开"在句子中的意思。
3、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根据段落大意,并能借助课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懂得农村经济发展快,农民生活富裕,靠党的经济政策好。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昨天,我们已学习了《数鸡》的第一段,现在请一位同学说说这一段主要讲什(板书:午饭丰盛竞是蛋的天下)
(二)学习第二段
引:外婆家哪来这么多的鸡蛋呢?今天我们继续往下学习,你就会明白。
1、请打开课文25页,默读课文第二段,想一想:"我"在外婆家几次数鸡?每次怎么样?结果怎样?并填表。
2、交流填表内容,归纳板书:第一次横数竖数数不清
几次数鸡中间几次大--小数不清
最后一次放一只数一只数不清
3、看板书,说说"我"是怎样数鸡的?(要求语言简洁、流畅)("我"一只一只数,从大数到小,从小数到大,放一只数一只,鸡多得这样数那样数都数不清。)
4、"我"几次数鸡的方法各不相同,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多?<第三次>
5、齐读第8节。
6、那为什么结果都数不清呢?(鸡实在太多。)
7、找一找,文章中还有哪些句子、词语明的暗的写鸡多?
1)啊,满满一箩筐蛋:白的,粉红的。<暗寓鸡多>
2)院子里,公鸡、母鸡、白鸡……使我眼花潦乱a、这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b、"眼花潦乱"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3)见这熟悉的声音一窝蜂似地拥来("一窝蜂"什么意思?这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
4)并排十几个鸡筐里都有鸡在生蛋
8、读投影上的几句话
9、外婆家哪来这么多的鸡?这和外婆家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外婆家能办起养鸡场靠的是什么?(养鸡致富靠党的政策,靠勤劳。)
10、小作者这样反反复复写外婆家鸡多,怎么也数不清,有一层没有明说的意思,你认为是什么(外婆家养了那么多鸡,靠鸡致富,生活有了改善,是党的政策引导农民发展生产,发家致富。)
11、对!小作者就是怀着这样一份欣喜、好奇地要弄清楚外婆家到底养了多少鸡,并把数鸡当作一份乐趣,所以这一段的朗读应读出怎样的感情来呢带着喜悦的心情轻声自由朗读、齐读。)
(三)学习的三段。引:那么这份心情在第三段中又是怎么体现的呢?
1、指名朗读,其他学生思考:外婆的话说明了什么?
2、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1)我的心理乐滋滋的仅仅是因为带回了三只小鸡和一篮鸡蛋吗?2)句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3)"我为什么而心理乐滋滋的?"用因果句式把乐的原因说清楚。
3、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说说段意。
四)学习"学习提示"。1、默读提示,这一体示告诉我们什么?阅读文章的要求什么是中心思想《数鸡》一文的中心思想)
2、阅读文章的要求是什么
3、有关的词、句、段刚才已分析,请一位同学运用借助课题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说说本文主要讲什么?
4、还要领会中心思想,那么什么是中心思想呢?《数鸡》一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5、学习提示的表述和我们课堂上说的意思一致的。现在请同学们在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读懂作者的写作意图?熟悉、理解内容,即分析字、词、句,理解内容→抓住重点段,联系课后习题,想想为什么反反复复地写鸡多,它表达出一种什么感情。)
6、老师小结:今后,我们要运用这样的方法去理解、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午饭丰盛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汇总7篇】相关文章: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总10篇05-11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总9篇05-14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总10篇05-12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总6篇05-10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范文汇总5篇05-26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三篇05-16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四篇05-09
【精品】语文教案汇总6篇05-21
【精品】语文教案汇总7篇05-18
【精品】小学语文教案合集五篇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