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2022-05-28 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 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得段落。

  3 解作者对时间流逝得伤感以及珍惜时间得感受,唤起学生得生活体验,体会时间得稍纵即逝。

  4 感受语文得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得方法。

  教学重难点

  1 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

  2 积累语言,学习作者得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整体感知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很美,很有意境。同学们想听吗?(讲述故事《虚度得日子》)同学们,你倾听出什么?谁能告诉我?

  (浪费时间,不再回来)

  你说得真好。是啊,时间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刘庆不会也不能让时间倒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由伟大得诗人、学者、民主战士、散文家朱自清写得一篇关于时间得优美散文:匆匆(板书课题)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课前同学们进行预习,你来告诉我,读几遍课文?你呢?

  很好,下面有请三位同学读一遍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看他们读得是否正确、流利。

  读完,谁能评价一下他们读得怎么样?()

  你说得真好,你能读读这句话吗?

  3、读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 谁能说一下?

  4、小结:

  同学们做得非常好,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得出自己得体会。收获真不少。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好,同学们,再读课文,你会有更多得发现。

  二、精读课文,感受作者情感

  1、 选择自己喜欢得读书方式(如轮读,小组读,默读等)来读课文。

  师范读(配乐朗诵)

  2、划分层次,再读课文

  我们得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走他们罢:

  那是谁?

  又藏在何处呢?

  是他们自己逃走罢:

  现在又到哪里呢?

  3、生再读课文(配乐)

  非常好,能体会散文得意境,诗一样得语言。

  你体会到什么?有什么发现?

  A、句子

  B、词

  C、段落

  读第三段,你觉得哪些句子能体现匆匆呢?(交流讨论)

  洗手得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

  吃饭得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

  默默时,便又从凝然得双眼前过去

  4、小结:

  同学们做得真好,能做到边积累边运用,全体训练,从而感悟时间得匆匆。作者又发出怎样得感慨和叹息呢?(徘徊、叹息)是啊,不能只是徘徊和叹息,他决定不能白走这一遭。我们呢?我们能吗?

  对,不能。

  三、拓展延伸,情感倾诉

  1、同学们,有一篇文章也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今天我推荐给大家!

  (补充《时间布》)

  2、老师寄语:

  时间得宝贵就在于它得一去不复返,请珍惜生命中得每一段时光吧!

  3、同学们,课下还可以搜集一些关于珍惜时间得名言警句,上课时我们再交流。谢谢大家。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单元整体感知:

  本单元以“我的快乐生活”为主题,编排了《自己去吧》、《好奇的孩子》、《我和我的小伙伴》、《小黄莺唱歌》,以及一个综合学习和一个口语交际《我小的时候》。课文素材大部分来源于一个个生动而有趣的小故事,从不同角度启迪孩子们养成美好的精神品质,这需要在成长过程中一点一滴的去培养:小猴、小鸭、小鹰学本领的经历告诉孩子们从小要学会自强自立;小木船和小禾苗得救靠的是小水滴们的团结合作、齐心协力;小黄莺的成功得益于它能够克服自卑与胆怯,变得勤奋又自信 ;爱迪生的成才源于他幼年时期就有的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认字:正确认读四十九个生字。

  2、写字:正确书写田字格里的二十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书写工整、漂亮。认识新偏旁“土字儿旁”。

  3、阅读: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对读书感兴趣,在读中体味文章所含主旨,联系生活理解课文,用自己的话表达课文内容。

  2、在口语交际时能用普通话说一段连贯完整的话,愿意与人进行口语交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语文学习的情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学习活动,培养孩子自强、自立、自信、积极探索和互助友爱的精神品质,感受生活的有趣和快乐。

  课时设置:

  21《自己去吧》…………………………………………………… 2课时

  22《好奇的孩子》…………………………………………… 2课时

  23《我和我的小伙伴》………………………………………………… 2课时

  24《小黄莺唱歌》…………………………..…………………2课时

  口语交际:《我小的时候》………………………………….1-2课时

  综合学习 五……………………………………………………………1-2课时

  本单元共用去12课时,还剩余5课时用于扩展阅读,或做书写练习等。

  21 《自己去吧》

  教学目标:

  1、写田字格里的四个生字,做到笔顺正确。

  2、正确拼读十三个认读字。

  3、借助汉语拼音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强自立、勇于实践的精神。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2、录音机;3、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激情引趣,直接导入

  1、询问孩子们喜欢小动物吗?喜欢哪些小动物?知道它们有什么本领吗?

  2、 生畅所欲言。

  3、 示课题。

  二、揭题引疑

  启发质疑:如题目中的“自己”是谁?去哪里?去干什么?为什么要自己去等等

  三、配乐听读感知,自读课文,学习生字

  1、 教师在一段轻松活泼的音乐中进行范读。

  2、学生自己读课文,勾出不认识的生字。

  3、师指名读课文(2——3名)。

  4、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认自己不认识或认不好的字。

  5、教师指名识字、正音(2——3名)。

  6、小组检查识字、组长对全对的学生进行奖励,并说说不好认的字是怎样记住的。

  7、小老师进行检查。(检查时个别字可让学生组组词、或说句话。) 四、再读课文,大概了解课文内容

  1、师明确读文要求:要把字音读准、句子读流利。

  2、采用个别读、集体读、两人轮读等多种方式,力求读通畅。

  五、精读体悟

  在学生初步感知、感悟课文后,指导学生精读体悟第一段内容。

  1、多媒体出示句子,指导朗读:“妈妈,我要吃果子。”——对妈妈的依赖、请求;“树上多着呢,自己去摘吧。”——突出“自己”,表现妈妈的鼓励以及对孩子的严格要求;“这样,小猴学会了爬树。”——突出“学会”,体会小猴经过艰难的努力,终于学到本领的喜悦心情。

  2、讨论小猴是怎样学会爬树的,理解自己亲自去做的必要性。

  3、指导学生进行联想:如当妈妈要小猴自己去时,它是怎么想的?它又是怎么学会摘果子的?它学会后会怎么想等等问题,然后四人小组针对联想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得出结果。

  4、交流各小组联想内容。

  5、小组同学合作学习第二、三段,然后全班讨论学习。

  6、分角色朗读。配上音乐,使学生在读悟中受到“遇事要相信自己,勇于尝试,不要依赖他人”这一积极的人生态度的熏陶和感染。

  六、作业

  1、通顺、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把这个故事讲给你认识的人听。

  2、制作好你喜欢的文中动物的头饰,准备下节课表演课本剧。

  第二课时

  一、演读见悟

  在经过精读体悟后,让学生带上自制头饰进行课本剧表演。整个过程可分为以下几步:

  1、自报角色。

  2、角色定位(即把自己与角色融为一体,揣摩角色的语言、动作、神情,使之合乎角色要求)。

  3、同桌或四人小组演练。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方法。

  2、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

  3、正确书写句子,激发写句子的兴趣。

  4、熟读背诵《花园果园》。

  教学重难点:

  识字,口语交际。

  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引导学生发现识字规律,自己小结识字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图:春天的花园,春天来了,你们看,花园里的花多美呀!瞧,花园里来了几个字宝宝。你认识他们吗?

  (二)我会认

  1、出示:哥――歌 直――植 星――醒 古――故 丁――灯 鸟――鸣 底――低

  我们来和这些好朋友打个招呼吧!学生自由读字。

  2、小组学习:小组里的小伙伴互相交流一下,读了这些字,你们有什么新发现吗?

  3、集体交流:小组派代表汇报,总结识方法。

  4、出示:平――评(评论) 方――访(访问) 齐――挤(挤满) 油――邮(邮局) 桥――轿(轿车) 线――钱(花钱)

  按照刚才小朋友发现的识字方法“熟字加偏旁”、“熟字换偏旁“,同学们来认一认这生字,看看哪组的同学认得又快又好。

  5、小组学习:互相认读生字、记忆生字。

  6、抽读生字卡片,学生说一说怎么记住这个字。

  (三)展示台

  1、只要我们做个有心人,每天都能结识新的汉字朋友呢!

  2、小组内互相传看作业本,识记同学的名字。

  3、想认识谁的名字,就下座位去向他请教吧。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积累有关春天的词语。

  2、正确书写句子,激发写句子的兴趣。

  3、熟读背诵《花园果园》。

  教学过程:

  (一)我会读

  1、过渡:(出示春景图)春天的景色真美呀,我们来读一读几个和春天有关的词语。

  2、学生分小组自由读词语,要求把字音读准。

  3、抽读词语卡片。

  4、扩展练习:你们还知道哪些和春天有关的词语。

  (二)我会写

  1、过渡:我们已经会写很多字了,我们知道字可以组成词,词可以组成句子,现在我们来写两个句子吧。

  2、看看谁最先知道我们要写的是什么句子?(学生自由读拼音)

  3、教师范写“春”字。

  4、比一比,哪个同学写的句子最漂亮?(学生书写)

  5、小组互相评议,推荐写得好的同学在展示台展示。

  (三)读读背背

  1、过渡:春天里,花园里的花开了,果树上的花也开了,到了秋天,果树上还会结果子呢!

  2、学生自由朗读短文《花园果园》。

  3、小组互相读。

  4、小组互相交流短文写的是什么。

  5、比一比哪一组的小朋友最先把短文背下来?

  6、给能背的小朋友配乐朗诵。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春天景色的特点,学会用恰当的`语言、歌声、图画等表现春天的美景,并通过交流丰富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2、留心观察春天。

  3、培养审美情趣,陶冶爱美情趣,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出示课件,进入“日积月累”天地,揭示课题

  春回大地 春暖花开 春风拂面 柳绿花红 百花盛开 万物复苏

  1、指名读,齐读。

  2、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3、谈话揭题:是啊,春天来了!瞧,小朋友们正在寻找美丽的春天呢!让我们一起加入他们的行列吧!

  (二)创设情境,口语交际

  1、创设情境1:“说春天”

  (1)出示图,谈话导入。

  (2)学生找好朋友说一说、背一背和春天有关的故事、古诗与课文。

  (3)指名说、背。

  (4)说说春天是一个怎样的季节?

  2、创设情境2:“找春天”

  (1)出示图,谈话:在这美好的季节里,你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呢?快和小伙伴们说说吧。

  (2)分小组交流。

  (3)指名说,评议。

  3、创设情境3:“赞美春天”

  (1)谈话:既然大家都找到了春天,想不想用我们动听的歌声、多彩的画笔来表现它,赞美它?

  (2)自由组合成“创意组”、“演艺厅”和“剪贴组”。

  (3)明确要求。

  (4)各组依次上台展示介绍。

  (三)总结

  1、教师谈话:春姑娘就在我们的身边,她是一幅七彩的画,一首无言的诗,一曲悠扬的歌,一个讲不完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进入美丽的春天吧!

  2、学生唱《春天在哪里》。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学生汇报自学情况,师相机点拨。

  1、订正读音:艇(a吧)、纵(山ng)、拥(y5nJ、梁(1i吨)读后鼻音;纵(z6nJ读平舌音;叉(cha)读翘舌音。

  2、订正练习题一

  艇(小艇)梁(桥梁)纵(操纵)又(交叉)

  挺(挺身)粱(高粱)丛(草丛)又(又有)

  3、汇报对词语的理解,并要求说明理解词语方法。

  新月:农历月初形状如钩的月亮。

  操纵自如:本课指驾驶小洒熟练灵活,得心应手。

  祷告:信教的人向神祈祷,乞求保佑。

  哗笑,高声喧哗谈氮

  五、结

  学习字、词,有一定的方法,掌握了方法,就能得心应手,变成能力。现在,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这个方法。

  第二课时

  一、启

  明确本课时学习内容,完成程序三的部分内容,程序四、程序五。

  二、读练一——自学程序与方法三(自学第一段)

  学生借助旁批,采用读、想、划、批、说、写方法,自学第一自然段,教师巡回辅导。

  三、知

  学生汇报自学情况。

  1、朗读第一段,引导其余学生评议。

  2。理解“纵梭交叉”。

  3、联系:“纵横交叉”这个词语回答“小蜒为什么会成为减厄斯主要的交通工具,要求用“因为……所以”句式回答、

  四、读练二——自学程序与方法三(自学第二段)

  学生借助旁批,采用读、想成人批、说写的方法自学第二一…四自然段,教师巡回辅导

小学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以及这个方法的由来。

  2、启发学生遇到问题要注意观察,善于思考,比较、联想,并灵活运用。

  3、理解“议论”的意思。

  教学重点、难点:

  能按提示找出有关小节,懂得一小节中的句子前后不能颠倒。

  教具准具:多媒体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进入

  1、揭题,读题。

  2、读准“称”的翘舌音、后鼻音。(个——齐)

  3、象是动物界的庞然大物,谁能读出题目的意思?(个——齐)

  4、这样大的象怎么称呢?

  自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直接写象大的句子,试着读好。

  5、指名分节朗读课文,适时正音

  6、谁能读出象又高又大又重的感觉来?(个——跟老师一起读)

  出示:

  这头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二、引导感悟

  1、引读:要在一千七百多年前称出一头象的重量,这可就难了,你听,曹操手下的官员们议论开了,有的说——,有的说——,也有的说——

  2、请同学们四人一组,去掉旁白,也试着议论一番。

  指名小组上台演示。

  3、通过同学们的议论,我们了解了两种称象方法

  自由读第一节,交流,板书:

  官员们

  砍树 (造称)

  (宰象) 称肉

  4、七岁的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边听边思考,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想出一个好办法。

  引读:他站出来说——

  5、我们知道,曹冲称象有四步,(出示四幅图)

  在理清顺序前,我们先来了解每一幅图的意思。(先共同交流第一幅图。)

  出示:赶象(上船),沿水(画线)

  6、自读课文,看看图上填上适当的词,再从课文中找出依据。

  自由读,填词交流。

  逐步出示:卸下(石头),称出(重量);

  装石入(船),齐(线)停(装);

  赶象(上岸),准备(装石)

  7、按曹冲称象方法,给四幅图排一下顺序。

  交流排序,逐图读小标题。

  8、曹冲称象用了哪两样东西?

  交流,出示:船、石

  9、这种方法与官员们的方法是有联系的,他从官员的议论中得到了启发,而他的方法巧妙在——

  出示:

  官员们 曹冲

  砍树造称 以船代(称)

  宰象称肉 以石代(象)

  10、以什么代人呢?让我们一起看实验。(看多媒体演示)

  出示:以()代人

  11、讲浮力原理

  出示:

  水对船有向上托起的力,科学上我们把它叫作浮力。相同重量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相等的。

  以(水)代人

  三、加深感悟

  1、由此可见,曹冲的方法是——交流,出示:聪明、可行

  相对而言,官员们的办法是——交流,出示:愚蠢、不可行

  2、让我们带着对曹冲的钦佩之情,有感情地读好课文。

  3、你从曹冲称象中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

  注意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把学到的知识进行比较,联想,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你还能想出哪些“以()代象”的称象方法?

  仔细看图,利用图上的条件,请你设计一个称象的方法,说说看。

  出示:

  我称象的办法是:先……,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称一称……,……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四、写话训练

  把你设计出的称象方法写一段话。

  板书设计:

  这头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官员们 曹冲

  砍树(造称) 以船代(称)

  (宰象)称肉 以石代(象)

  水对船有向上托起的力,科学上我们把它叫作浮力。相同重量的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相等的。

  以(水)代人

  注意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把学到的知识进行比较,联想,灵活运用,解决实际问题。

  我称象的办法是:先……,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等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称一称……,……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赶象(上船),沿水(画线)

  卸下(石头),称出(重量);

  装石入(船),齐(线)停(装);

  赶象(上岸),准备(装石)

【【必备】小学语文教案模板五篇】相关文章:

【必备】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合五篇05-25

【必备】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锦9篇05-23

【必备】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编9篇05-21

【必备】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总6篇05-16

【必备】小学语文教案模板合集10篇05-13

【必备】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锦集5篇05-13

【必备】小学语文教案四篇05-14

【必备】小学语文教案三篇05-12

【必备】语文教案模板7篇05-19

【必备】语文教案模板6篇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