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2022-05-16 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教案6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一、教学目标:

  1、初步懂得要取得战争的胜利,必须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2、读准“率”、“遣”、“惯”、“渡”、“策”、“盔”等字,认清它们的字形,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调兵遣将”、“自不量力”等词语的意思。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反复地读中感悟“火攻”计策之妙。

  二、教学重点、难点:

  在反复地读中感悟“火攻”计策之妙。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教师板书:3万 80万 ,引导学生比较大小,师述:但是在特定的情况下,“3万”不仅不小于80万,甚至还大于“80”万,你们信吗?在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中就有这么一个故事,板书:赤壁之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地朗读的课文,要求:

  ①读准生字新词,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请多读几遍,直到读通为止。

  ②边读边体会,自在读课文时有什么感受?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①教师出示几幅有关“赤壁之战”的图片,引导学生:看到这幅图画,你想到了课文中的哪些词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立体感受。(听觉、视觉、心理的角度等)

  ②出示词语,教师引导学生认读:

  率领、夺取、调兵遣将、相持、计策、定惊、兵营、不计其数、丢盔弃甲

  ③出示几个难读的句子引导学生朗读。

  ④读了这篇课文以后,你有何感受?

  (三)研读课文,体悟“火攻”之妙。

  1、赤壁之战,东吴只有3万,却打败了曹军80万,原因何在呢?不要说我们,就连东吴的许多士兵在战争胜利以后还迷惑不解?为此,周瑜打算让黄盖在庆功会上来点破迷津,假如你就是黄盖,你会怎样在庆功会上摆事实、讲理由,让大家心服口服呢?仔细研读课文,从课文里找依据。

  (学生展开研读,教师参与其中,与学生对话。)

  2、学生展开交流,教师点拨。

  (可以用“记者招待会”的形式进行。)

  例:

  黄盖看准了敌人的强与弱,也分析了自己的强与弱,从而攻敌之弱,扬己之长。

  引导学生读悟相关语段,重点是读中悟情,以情促读,达到读悟浑然一体——

  1、“曹操的兵士都是北方人,……就下令渡江。”

  2、“曹军80万,我军才3万,……像逃也逃不了。”

  3、“东汉末年,……周瑜的兵在南岸。”

  △从“隔江相对”的形势联系后文周瑜趁东南风向北火攻曹营体会火攻的可能性;

  △从“曹军80万,我军才3万,相差太远了。”体会火攻的必要性;

  △从“船尾接船头,船头接船尾,……想逃也逃不了。”体会“火攻”的合理性。

  (四)存疑结课,保持研读热情。

  东吴这方面在开庆功会,总结胜利的经验,曹军其实也在总结,你认为他们会总结什么?(失败的教训)他们又会怎样联系实际总结这次惨痛的教训呢?下节课我们再来研究。

  (五)作业

  1、完成作业本练习。

  2、摘录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板书随课堂动态生成)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背诵积累送别诗。能正确默写名句。

  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深厚的情谊。

  3、抓住“冰心”“玉壶”理解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播放古典音乐,教师配乐讲述,引入课题。

  导语: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瑰丽的文化遗产,它就像一颗闪亮的明珠,散发出熠熠的光辉。本学期我们一起轻叩诗歌的大门,感受了《诗经·采薇》中远征战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诗圣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喜悦心情;宋代词人辛弃疾那忘怀于大自然中所得到的快乐……今天,就让我们再一次步入古诗的殿堂,跟随着唐代著名诗人王昌龄,来欣赏他写的一首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

  二、知诗人。

  (出示王昌龄像)师:这位就是诗人王昌龄,课前大家查阅过了他的相关资料,你们都了解到了些什么?(课件出示诗人简介)

  三、释题。

  师:学习古诗,应从题目入手。你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芙蓉楼”是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送”是送别的意思。“辛渐”是诗人的一位朋友。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吗?与朋友分别时,诗人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呢?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情感来读课题。

  三、整体诵读,品评朗读。

  过渡:辛渐既是王昌龄的同乡又是他的好友,辛渐即将回到家乡,王昌龄在芙蓉楼为他送行,这首诗描写的就是诗人在芙蓉楼送别好友的情景。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

  1、初读古诗

  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诗,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1)指导读得正确。

  师:谁来读一读这首诗?其他同学注意听,听他有没有把每个字的读音都读准了。

  (2)指导读出节奏美。

  师:我们知道,古诗具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大家试着读读看能不能读出节奏来。指名读一读《芙蓉楼送辛渐》,其他同学注意听,他在读时是怎么停顿的,有没有读出节奏与韵律。

  2、师配乐范读。

  3、学生配乐朗读。

  四、感悟诗歌内容。

  1、自读自悟。学生结合注释仔细地读一读,想一想这首诗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可以把自己读懂的内容跟同桌讲一讲。

  2、集体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从这首诗中知道了什么?

  过渡:结合注释,我们已经对这首诗的内容有了大概的了解。有人说,古诗是语言的钻石,它凝练、隽永,值得我们细细地品味、琢磨。让我们先来品品第一、二句。(出示一、二句诗)

  五、品诗,悟情。

  1、教学一、二两句,感受含蓄的离别情怀。

  (1)请同学们认真读读一、二两句,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相机板书:寒雨 孤山)……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说你看到的情景吗?面对着这样的凄风冷雨,这样孤零零的楚山,又要与好友分别了,诗人心中是怎样的感受呢?(板书:孤寂)诗人表面上写楚山孤独,其实是在表达自己孤寂的内心啊!

  师:让我们带着这种情感,再读这两句。(指导朗读)

  师:芙蓉楼一别,辛渐即将回到故乡洛阳与亲人团聚,而这里就只留下诗人一个人了,再没人陪他饮酒,陪他吟诗,与他交心了……想到这些,他的心中更感到……(学生说感受)所以在第一、二句这样写道: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师引生再读)。

语文教案 篇3

  一、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你们看今天谁来和我们一起上课,(出示图片—小鸽子)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比一比》。

  师:小鸽子给姜老师带来了一封信,信上说的什么,想知道吗? ---------播放录音。

  生:听

  师:小鸽子把邀请信就放到了你们的桌洞里,快找一找,看谁收到了信,看看谁收到了信?看看谁邀请了你,告诉周围的小伙伴。

  师:来告诉大家好吗?并把它贴到黑板相应的图片中。

  师:他们当中谁是动物?谁是水果?

  师;今天他们还邀请了6个生字娃娃,想和他们交朋友吗?

  二、 识记生字、交流方法

  (出示生字娃娃)

  1. 拼读生字

  (1)自身拼读 (2)开火车拼读

  2.去掉拼音认读生字

  (1)自身试读 (2)找同学读 (3)小老师指读

  3.认识提土旁,说一说以前吧学过的哪个字有提土旁?

  4.交流识字方法

  三、朗读儿歌,使用量词。

  1.朗读课文

  (1).自由朗读 (2)找生读,并让同学评价 (3)齐读

  2.比一比

  师:小鸽子也特别好学,他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大家:

  (1)说一说儿歌中谁和谁比一比?

  ( 2 )是怎么比一比的?

  (先同位两人商量一下)

  同学回答教师用卡片演示,然后同学边说边用卡片演示,教师板书:大----小 多----少

  师:在大家的协助下,小鸽子知道了同一种事物之间可以比大小、多少。

  (3)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比大小、多少?

  3.游戏:找朋友-------量词的使用。

  师:小朋友们,能不能用你们的聪明才智帮这些小伙伴找朋友呢?

  (1)游戏—找朋友 (对卡片)如:一头 黄牛 一只 花猫

  (2)找同学读一读。

  (3)扩展:一只小鸟,小鸟除了说“一只”,还能说什么?……

  4.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师:小鸽子想再请大家读一读儿歌好吗?

  (1) 小组内用自身喜欢的方式读儿歌

  (2) 小组朗读扮演。

  (3) 教师参与。

  师:小朋友读得这么好,老师也向参与进来,欢迎吗?(师一行,生一行)

  四、拓展延伸―――续编儿歌

  (1)神秘礼盒

  将礼盒中的物品抽出后用“一……”的形式说出来。如:一辆汽车

  (2)续编儿歌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劝学》这首古诗的学习,体会读书、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准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初步理解诗意。

  3.在识字、写字过程中,进一步巩固识字与写字的方法。

  4.认识9个生字,会写“更、书、劝、学、首、迟、发”7个生字,掌握一个新部首。

  教学重点:

  1.认识9个要求会认的字,会写7个要求会写的字。学会新部首。

  2.关于读书、学习的名人名言。

  3.生字卡片。

  4.学生提前查阅有关读书的名人名言,以及颜真卿的资料。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大家进入学校,每天都在读书、学习,大家知道关于读书、学习的名人名言吗?

  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教师也找到了一些这们的名人名言。出示:学而不厌;天才出于勤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古人的目的就是要告诉后人,要从少立志读书自强、勤奋刻苦、珍惜时间,不能虚度过光阴,否则到老的时候会后悔的。今天我们要学习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写的一首诗《劝学》。颜真卿这个人物很有名,哪位同学能根据自己查到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一下?

  学过书法的同学都知道,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大书法家,他创造的书法具有雄伟刚劲、大气磅礴的独特风格,被称为颜体。但是大家也许不知道,他所有的这些成绩都来自于他从少的勤奋好学,后来他把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体会写了出来,为后人留下《劝学》这首诗。

  二、朗读古诗,初步体会诗意。

  1.教师示范读诗,诗的节奏为: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2.教师领读。

  3.学生自由读诗。

  4.个别学生读诗,教师纠正字音。

  5.学生齐读古诗。

  6.学生自由读诗,同时找出要求会写的字。

  三、在文本中学习要求会写的字。

  1.学习“劝”:“劝”有两个意思,一是拿道理说服人,使人听从,如“劝告”;二是鼓励,如“劝学”。谁知道“劝”字在诗有是哪个意思?

  2.学习“学”:朗读诗的前两句。

  3.学习“更”:指导发音。

  4.学习“书”:前两句诗的意思是晚上要挑灯夜读,早上鸡叫就要起订读书。

  5.学习“发”:“发”是多音字。

  6.学习“首”。

  7.学习“迟”:后两名诗的意思是有的人青少年时期不勤奋,等到白头时再想学习,恐怕已经晚了。

  8.认读要求会认的字:学习“灯”“读”“勤”“悔”。

  四、再读古诗,感情诗意。

  诗的用意是勉励青少年及早努力,不虚度光阴。

  五、背诵古诗。

  六、巩固生字

  1.送字宝宝回家。将诗文抄在黑板上,学生将生字卡片贴到正确的位置。

  2.多音字练习。

  3.字理识字练习。

  出示“道”字的.演变过程,让学生练习讲述。

  七、课后作业

  熟练背诵古诗。

  第二课时

  一、复习

  二、背诵古诗

  三、认读生字卡片

  四、指导书写

  可按字形结构分类。

  五、课后练习

  1.读一读。

  生自由读、开火车读。学生选择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体会背景图的作用:小蜜蜂非常勤劳,我们要向它们学习。

  2.写一写。指导学生把这些词写在虚宫格里,写美观。

  3.背一背。指导学生熟练背诵《惜时》和三句名言,不必强调理解诗意。

  六、课后作业。

  1.书写生字。

  2.书写词语:劝学、头发、学生、迟早、首长。

语文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把握作者笔下的白鹅的鲜明特点,体会作者对白鹅的喜爱之情。(重点)

  2.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1.请学生齐背骆宾王的诗《鹅》,问学生:诗中描绘了鹅的什么特征?

  2.出示白鹅图片,请学生自由说说鹅还有哪些特征。(提示:从鹅的生活习性、对人的贡献、叫声、走路姿势等方面说)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丰子恺笔下的《白鹅》,看作者是如何抓特征刻画这只白鹅的。

  二、自主预习

  1.走近作者

  丰子恺(1898-1975),名仁,浙江崇德县(今属桐乡市)石门人,长期居住上海。是中国现代漫画家、翻译家、文学家、音乐教育家。他初学西画、音乐,继而以漫画著称于世。他的散文在我国新文学史上有较大的影响,主要作品有《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随笔二十篇》《甘美的回忆》《艺术趣味》《率真集》等。

  2.字音字形

  北碚(bèi) 麒麟(qí lín) 猥鄙(wěi bǐ)

  呵斥(hē chì) 叫嚣(xiāo) 净角(jué)

  譬如(pì) 窥伺(kuī sì) 盛馔(zhuàn)

  岑寂(cén) 分娩(miǎn)

  3.词语解释

  窥伺:暗中观察,等待机会。

  从容不迫:是指非常镇静 、不慌不忙的样子。

  局促不安:形容拘谨、不自然、不安定的样子。本文指鸭子的步态急速,很不自然。

  三眼一板:比喻有条理,合规矩。眼、板,民族音乐和 戏曲中的节拍 。

  丝毫不苟: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在课文里指鹅的吃法每天都一个样,一点儿也不马虎。

  不胜其烦:受不了其中的厌烦搅扰。胜,能够承受。

  4.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课文中的白鹅最根本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傲慢(高傲、最傲人、架子十足)。

  (2)白鹅对我们一家有哪些贡献?

  明确:物质上:白鹅蛋成为我们一家人难得的“美食”,为我家创造了不少价值;精神上:白鹅为我们荒凉的居所增添了生气,为我寂寥的生活增添了乐趣。在作者看来,精神上的贡献尤为重要。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白鹅的傲慢的?结合课文作分析。

  明确:作者从头颈、叫声、步态、吃饭四个方面进行了描写:

  (1)头颈: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似有一种傲视群雄的气概。

  (2)叫声:音调严肃郑重,有 似厉声呵斥。

  (3)步态:步调从容,大模大样,显得器宇轩昂。

  (4)吃饭:食料并不奢侈,但吃法三眼一板,丝毫不苟。

  2.作者之所以能对白鹅作如此生动传神的描写,是因为他对白鹅观察得非常仔细。描写鹅吃饭的第4段的文字,最具代表性,试作分析。

  明确:作者细致地描写了鹅的食料、进食的程序以及吃饭时的动作神态,特别是花了不少笔墨描写鹅与偷食的狗之间的争斗,令人忍俊不禁。

  (二)深层探究

  1.“傲慢”一词常被用以形容人轻视别人,对人没有礼貌,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来形容白鹅?作者对白鹅怀着一种怎样 的感情?

  明确:首先,用形容人的词语来描绘鹅,把鹅写 得富有灵性。长长的脖子和“轧轧”的叫声是鹅的生理特点,而从容不迫的步态和三眼一板的吃法反映了鹅的生活习性,是动物的本能,这些都与性格无关。但作者却将其说成是“傲慢”性格的表现,显然把鹅当成了自己生活中的一个朋友,读来非常富有亲切感。

  其次,“傲慢”本为贬义词,但作者在描绘鹅的种种傲慢姿态和表现时,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却是一种欣赏的态度,反映了作者内心对于这只鹅的喜爱之情。

  2.谈谈你对文章结尾的两句话的理解。

  明确: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人们的生活条件艰苦,而更难以忍受的是精神上的痛苦。由于战争,作者不得不居住在郊外荒村的简陋小屋里,与外界绝少往来,于是感觉到一种“岑寂”的苦闷。作者在文章中说:“因为我们这屋实在太简陋,环境实在太荒凉,生活实在太岑寂了。”是这只颇有个性的白鹅打破了寂寞,使荒凉的死气沉沉的环境有了生气,使作者苦闷的心灵得到了一丝安慰,所以作者对这样一位能够“慰我寂寥”的朋友怀着一份感激和留恋之 情。

  四、板书设计

  白 鹅

  一、特点:高傲头颈:傲视群雄

  叫声:厉声呵斥

  步态:从容不迫

  吃法:三眼一板

  二、贡献物质上:生蛋食用、卖钱;

  精神上:增添生气、乐趣。

  三、感情:喜爱

  五、课外拓展

  针对“喜不喜欢白鹅”这个问题,让学生分成两个对立的小组,展开辩论。

  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赏析描写白鹅的方法,体会白鹅的特征。

  2.品味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难点)

  3.学习本文用对比、比较的手法突出白鹅特征的技巧。(重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作者在1943年辞了教职,在重庆沙坪坝庙湾这个地方自建了一个极其简陋的小屋,恢复了战前的闲居生活。他对外绝少往来,每日只是读书作画,饮酒闲谈而已。凄风苦雨之日,手酸意倦之时,推窗一望,死气沉沉;唯有这伟大的雪白的鹅,高擎着琥珀色的喙,在雨中昂然独步,好像一个武装的守卫,使得这小屋有了保障,这院子有了主宰,这环境有了生气。白鹅仿佛成了他的知己,给他那颗寂寥的心送去了安慰。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学习丰子恺的《白鹅》。

  二、自主预习

  1.第2段中,作者分别用鸭、狗的叫声与白鹅的叫声作比较,其目的各是什么?

  明确:鸭与白鹅的比较,突出白鹅的叫声“严 肃郑重”;与狗作比较,突出白鹅叫声的“严厉”。

  2.为了突出白鹅傲慢的特点,作者是怎样称呼鹅的?有何作用?

  明确:鹅老爷。“老爷”一词原是旧时代对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的一种尊称。作者用以称呼白鹅,可见白鹅在他家中拥有特殊“地位”,享受特殊待遇。作者这样写,风趣幽默,突出了对鹅的喜爱之情。

  三、合作探究

  (一)描写方法

  请判断下面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1.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明确: 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用“从容”“大模大样”写出鹅的傲慢和自以为是的性格。

  2.它分娩毕,就起身,大踏步走进屋里去,大声叫开饭。

  明确:鹅的动作和语言描写。“大踏步”“大声叫开饭”,写出鹅仿佛觉得自己是个功臣,大声地炫耀自己的贡献,向主人 邀功请赏。

  (二)品味语言

  本文的语言生动准确,风趣幽默,请你赏析下面语句。

  1.鹅的头在比例上比骆驼更高,与麒麟相似,正是高超的性格的表示。

  赏析:这句话在前文介绍骆驼、麒麟等动物头部特点的基础上,通过比较推断出鹅的性格,语言准确。如果去掉“在比例上”四字,就不但不符合实际,更显得荒谬可笑了。

  2.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要求饲食时的叫声,也好像大爷嫌饭迟而怒骂小使一样。

  赏析:这里兼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鹅的叫声及反映的傲慢之气写得活灵活现,极富情趣。前一句,用“无论……都……”强调其傲慢到了“铁面无私”的地步;后一句用“大爷怒骂小使”作比,生动形象,引发联想,令人忍俊不禁。

  3.没有吃完,鹅老爷偶然早归,伸颈去咬狗,并且厉声叫骂;狗立刻逃往篱边 ,蹲着静候。

  赏 析:一个义愤填膺,猛烈进攻;一个自知理亏,仓皇逃窜。两相比照,狗的卑琐更衬出了鹅的傲慢。拟人的手法使得描写形神毕肖。使用短句,朴实自然、简洁流畅。

  (三)对比手法

  为突出鹅的特点,作者分别将鹅与哪些动物作了比较?结合课文分析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第1段中作者抓住动物头部的形状来概括各种动物的性格,从而证明鹅的头高正是其性格“高超”的表示。第2段中作者将鹅与鸭、与狗比较着写。

语文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认“莲、玄、驳、雇、肘、蔫、疮”7个生字,会写“玄、斑、驳、缸、雇、藕、肘、疮、剪”等9个字,掌握“玄武湖、斑驳陆离、一缸、雇人、种藕、胳膊肘、欣喜、生疮、萧条、不以为然”等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4.学习结合关键词语,理解重点句子的意思。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的重点词句为人,体会祖母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学难点

  体会祖母为人善良、关爱他人的高尚品质。

  教具准备

  小黑板、教学挂图、轻音乐。

  导学过程

  预习题纲

  1.初读课文,通过查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理解“斑驳陆离、不以为然、萧条、念念有词、一物降一物”等词语的意思。

  2.自由读课文3遍,想想文章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用一两句话概括一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炎炎夏日,莲叶亭亭地舒展开来,看着这一池的田田莲叶,你想到哪些和莲叶有关的好词佳句?(出示挂图)

  2.作者望着那一望无际的田田莲叶,会生出许多感动,还会想起自己的祖母,这又是为何呢?快让我们一起到《莲叶青青》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整体感知

  (一)轻声读文,读准生字,读通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三)检查自学效果。

  1.指名读生字新词,正音。

  xuán玄 chuān来 zhǒu肘 niān蔫

  2.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斑驳陆离:形容色彩繁杂。

  欣喜:欢喜快乐。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

  萧条:寂寞冷落,毫无生气。

  念念有词:指人不停的自言自语。

  3.指名分段读文,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质疑解难

  1.自读全文。找出不理解的问题。

  2.学生交流,师生共同梳理归纳问题。主要解决以下疑难:

  (1)为什么看到一池莲叶,“我”就心生感动,想起了祖母?

  (2)祖母为什么能毫不心疼地剪下那么心爱的荷叶?

  (3)课题为什么以《莲叶青青》为名?……

  四、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课文主要写了祖母的哪几件事?(种荷;送荷)开头和结尾又分别写了些什么呢?

  2.生自由读文,同桌交流;

  3.汇报交流结果,教师适时板书,引导分段。

  五、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自读,指名读。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指导重点字,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藕:草字头,左下“耒”,右下“禺”

  萧:“肃”的笔顺是横折,长横,横,竖,小撇,点,竖撇,竖

  缸:部首“缶”,字形左高右低

  六、作业:

  读一读“词语花篮”中词语,从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词,写在空花篮上。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

  出示荷叶图。这就是一望无边的田田莲叶。[板书:莲叶]

  到了炎炎夏日,莲叶亭亭地舒展开,色泽碧绿,青翠清凉[板书:青青]

  齐读课题。莲叶青青(读出色彩的碧绿 给人以清凉的感觉 再读 莲叶\青 青)

  二、整体阅读 把握重点

  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哪一部分回忆了祖母那些令“我”心生感动的事?[板书:感动](第5-7自然段)什么事让我如此感动?(祖母拿荷叶给小孩治病)

  三、品读2-4自然段 体会喜爱

  1.过渡:祖母拿几片普通的荷叶给小孩儿治病不是一件很普通的事儿吗?我为什么会如此感动?(因为荷叶是祖母最心爱的东西)

  你是从文中的哪些词句感觉到祖母对莲叶的喜爱?默读课文2――4自然段,找出相应的句子。(引导学生找出重点语句谈体会)

  2.学生汇报,指导朗读:

  相机重点引导学生理解:“小荷叶终于长出来,那是一片太小太小的叶子。孩子们都很不以为然地看着祖母,祖母却是一脸欣喜,就像看一个新生的孙子。”

  这个句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把小荷叶比作什么?(形象地揭示祖母对荷叶的喜爱之情。) 学生评读。

  看插图,祖母种荷花的表情,体会“一脸欣喜”。

  3.读到这儿,感动我的是什么?

  ――祖母对荷叶的喜爱之情。

  4.选择第二至四自然段中感动自己的句子练习朗读。

  四、品析5-7自然段 体会关爱

  1.祖母非常喜爱荷叶。为什么却能毫不心疼地剪下那么心爱的荷叶?

  阅读第五至七自然段。祖母怎么说的?怎么做的?

  2.学生汇报,指导朗读:

  相机重点引导学生理解:

  (1)她醒过神来,赶紧拿一把剪刀,走到荷花缸边,“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

  理解词语“醒过神来”,“赶紧拿……“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此时,感动你的是什么?

  怎样朗读?

  ――想象祖母剪莲叶时的情景。

  “醒过神来”,“赶紧拿”,“咔”的一声,剪下一枝最大的荷叶”语速快,语气坚定、不迟疑。

  (2)老太太却念念有词地说:“真是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荷叶派上了大用场,不开花也罢了。”

  一物降一物,凉气逼暑气:一物指什么?(荷叶)降是什么意思?

  可是今年给孩子治病,才叫派上了“大用场”。

  此时,感动你的又是什么?

  ――祖母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

  读出祖母的语气,体会祖母的心情:“大用场”的肯定,“不开花也罢了”的淡然。

  3.你想对祖母说些什么?

  4.练习用你的朗读表达你的心情。

  组内每人选择一段话朗读,再推荐给全班同学听。

  五、总结升华

  课题为什么以《莲叶青青》为名?

  男生读第一自然段,女生读第八自然段。

  ――体会首尾呼应。表达对祖母深切的怀念,由衷的赞美。

  六、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必备】语文教案模板6篇】相关文章:

【必备】语文教案模板汇编7篇05-14

【必备】语文教案模板集锦5篇05-13

【必备】语文教案模板汇编6篇05-07

【必备】语文教案模板合集6篇05-07

【必备】小学语文教案模板汇总6篇05-16

【必备】语文教案模板锦集5篇05-14

【必备】小学语文教案模板合集10篇05-13

【必备】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锦集5篇05-13

【必备】语文教案汇编7篇05-15

【必备】小学语文教案四篇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