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2022-05-15 语文教案

  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教案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十个生字,重点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中写好“渠”字。

  3、让学生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美好的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本课重点是:读懂、读好课文。认识生字,记住字形。

  2、课难点是:感受水乡秀丽的风光和美好的生活,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及录音磁带。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并查找有关江南水乡的相关资料,形成初步感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1、小朋友,你们去过水乡吗?水乡是什么样的,想去看看吗?(教师放音乐,出示水乡风光图,师轻轻地念课文,给图配上旁白。)

  点评: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教学氛围的营造,不是单靠教师的语言功力就能达到的,它还需要教者借助其他的教学手段、教学艺术,诸如音乐艺术、美术图案…

  2、学生小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初读课文

  1、同学间互相推荐读课文,思考:课文介绍了水乡的什么?

  2、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水多

  船多

  歌多

  三、细读课文

  (一)

  1、谁对水多的这部分课文感兴趣?就来读一读。

  2、指导读好问话、答话。

  3、你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水多的呢?先读一读,小小组再讨论讨论。

  点评: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除了文章本身要有吸引力以外,还应在教学方法上有所改变。使学生能真正自主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为此我在课堂上努力为学生营造自学思考和平等对话的良好氛围,恰时采用小组讨论,多让学生各抒已见,多听学生意见,有问题随时提出,有想法随时发表,使生与生、师与生默契配合,达成思维共振与感情共鸣。

  4、根据学生学习汇报情况,教师相机出词:“渠”以及“水渠”的课件。

  指导读“千条渠”“万条河”“一个连一个”等词语,感受水乡水多。

  5、教师在学生学习基础上再次渲染情境,和学生一起读读这段再次感受江南水乡的水多。

  (二)

  1、谁对船多的那部分内容感兴趣,就来读给大家听。

  2、引导学生进行评价,并根据学习情况相机出词:“驳”以及“驳船”的课件。

  “像”,为什么说“白帆片片像云朵”?说说你的看法,小小组交流。

  3、教师在学生学习基础上再次渲染情境,和学生一起读读这段再次感受江南水乡的船多。

  (三)

  1、课文最后一部分讲了歌多。自己小声读一读,能不能读懂?如果有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大家来研究。

  2、学生读后,质疑:“什么是新生活?”

  “新生活能唱吗?”

  “歌怎么能往箩里装呢?”

  师:同学们很会提问题,下面我们就来边读书、边讨论你们提出来的问题。“生活”是什么意思,小朋友都懂,在“生活”前面加了个“新”字,说明生活的怎么样?

  生: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生:生活改善了。

  师:(引导学生读书、看课件、回忆课前查找的有关资料)你们从哪里知道现在水乡人生活一天比一天好,生活改善了呢?

  生:我从课文前面讲了“千只船、万只驳,飘满湖面飘满河。”可以想象出水乡人忙碌的场景,不难看出他们生活改善了。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通过认字,引导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2、通过读句子,发现多音字;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3、引导学生积累好词好句,优秀段篇。

  4、口语交际,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

  自主识字,主动积累词汇。

  【教学课时】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师:小朋友们,欢迎来到语文园地!语文园地的主人在向我们致意呢!我们来看看本期园地里有些什么?

  (出示语文园地四)

  二、我发现

  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自主识字。

  请大家翻开书,读一读我的发现这部分的汉字,看一看有什么规律。

  学生A:我发现目字旁的字和眼睛有关。

  学生B:我发现月字旁的字和身体有关。

  学生C:我发现足字旁的字和脚有关。

  学生D:我发现提手旁的字和手有关。

  1、我们读一读这些字。

  2、指名读要求会认的字:

  擦、抄、拾、摔、拔、拦、摸(老师出示生字卡片),练习扩词,说句子,还可以让学生做动作来理解意思。

  3、教师小结:

  形声字分两半。形一半,声一半,形旁相同是同类,形旁不同意思变。从这些汉字,我们可以看出偏旁总是跟字的意思有些关系。你还能说出一些偏旁表义的汉字来吗?

  (蚊、蚂、蜻)(赶、起)(认、说、话)

  二、我会读

  积累词汇,丰富语言。

  1、教师出示题板,学生观察这些句子,句子中有什么特别的吗?

  (有的字下面加了点)

  2、教师范读,听一听,你发现了什么?

  (带点的字读音不同,意思也不同)

  3、自由读:

  注意带点字的读音。

  4、指名读,齐读。

  第二课时

  1、出示图画,提问:

  你去过海边吗?那一定见过浪花吧,自豪地告诉大家,浪花是怎样的?

  2、没见过浪花的同学别着急,读一读这篇短文,你就知道了。

  3、老师范读。

  4、学生试读,把句子读通顺、连贯。

  5、请同学接龙读短文。

  6、说一说:

  现在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浪花怎样?

  (可爱、淘气)

  7、齐读,指名读:

  (指导朗读)

  露出可爱的笑容,带着微笑读短文。读了短文,让别人听了好像真的见到了淘气的浪花。

  8、配乐朗读短文。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续讲故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插图。

  2、出示小兔插图:

  有一天,小兔在乡间的小路上散步,两旁的景色可美啦,但正看得入神。再出现小松鼠,小松鼠急急忙忙向他走来了。小松鼠为什么急急忙忙呢?向小兔走来是想干什么呢?老师讲到这儿,讲不下去了,请同学们帮帮忙,仔细看图,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这个故事续讲完,看谁讲得好。

  提示:

  小松鼠可能为了什么事才急急忙忙找小兔?小兔会怎么说?

  怎样帮助小松鼠?

  ⑴ 自由发挥讲,讲给同桌听。

  ⑵ 小组内交流。

  ⑶ 指名上台读,其他同学认真听,他讲的故事什么地方说得好。

  ⑷ 评价(学着评价同学的优点,再补充自己的看法)。

  过渡:大家讲得真好,讲得更生动,老师都听得入迷了。现在请聪明的你把自己讲的故事画一画,看谁画得好。

  二、画一画

  1、学生自由画画,老师巡视。

  2、先画好的同学放在实物投影仪下让同学们欣赏,评价。

  3、小组交流。

  4、评出小画家。

  三、拓展活动

  根据自己画的画,把这个故事完整的讲给家人或朋友听。

小学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品评课文语言。

  2、领会课文写法,认识夸张的手法,感受课文借助动作、神情、语言来刻画孙悟空形象的方法,学习选择材料。

  3、感受孙悟空神通广大以及敢于斗争、足智多谋等性格特点,培养学生阅读我国古典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品评课文语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三借芭蕉扇这个故事中写到了哪几个人物?最主要的人物是谁?

  2、过渡:今天,我说是来和大家一起上课的,实际上,我是想请各位同学帮我一个忙的。还要感谢你们的老师给了我一个请各位同学帮忙的机会。事情是这样的,我们知道,课文是根据原著改写的,我觉得有些地方写得不是特别好,课前我对课文的6处句段进行了修改,重写了一篇课文,我对自己改写的课文很满意,我甚至还想请这本书的主编把课文换成我改写的课文。同学们想不想看看我写的课文?

  二、品读课文

  在把我改写的课文寄给教材主编之前,我想先征求一下各位同学的意见。因为课文是给大家读的,所以各位同学的意见非常重要。接下来,就请同学们帮我比较一下,究竟是课文好,还是我改写的课文好。

  1、自主品读,要求

  先读读改写的课文,再读读课文,找出改写的课文和课文6处不同的地方,在改写的课文中画出来,想想:是老师改写的课文写得好,还是课文写得好?大家可以自由发表见解,只要能说出理由就行。你想到的可能就是的答案。

  2、互动品读

  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关键句段品读。

  品读目标:

  (1)感受课文“夸张”的手法。

  (2)感受课文是如何通过动作、语言、神情等具体表现主要人物孙悟空的性格特点的。

  (3)感受、理解、欣赏、评价

  设想重点品读句段:第一自然段描写火焰山的句子,孙悟空借扇被扇出五万多里的句子,钻到铁扇公主肚里借到假扇的句子,越扇火越大的句子,变成牛魔王骗到真扇的句子,大战牛魔王的句子

  随机品读要点预设:

  (1)这山有八百里火焰,四周寸草不生。若要翻过此山,就是铜脑袋、铁身躯,也要化成汁水。

  点拨要点:我写得不是简洁明了吗?这句话好在什么地方?点出夸张的手法,想象:假如你就站在火焰山的旁边,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2)铁扇公主不但不借,反而取出扇子一扇,把悟空扇出五万多里。

  点拨要点:“无影无踪”是一个成语,有什么不好的?

  夸张,让我们有什么样的感受?我们比一比,我读我改写的句子,你们读课文,如果你们读得效果确实比我改写的句子好,我就接受你们的评价。

  (3)悟空在里面脚蹬头撞,铁扇公主痛得满地打滚,大喊饶命,忙将芭蕉扇给了孙悟空。

  点拨要点:你认为这句话中哪几个词用的?好在哪里?听同学们这么一说,我仿佛看到了很多,也听到了很多,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从大家的交流和朗读中我感受到了孙悟空的性格特点?谁能猜到我感受到的孙悟空是怎样的人?

  (4)他尽力一扇,谁知火焰竟然烘烘腾起;再一扇,火更大了;又一扇,那火足有千丈之高。

  点拨要点:火苗比人高,不也能说明火很大吗?一扇比一扇大,怎样读?这样的情况有没有想到?哪个词?没有想到一扇比一扇大,怎样读?

  (5)说到孙悟空借扇一事,假牛魔王故意捶胸道:“可惜,可惜,怎么就把那宝贝给了猢狲?”铁扇公主笑道:“大王息怒,给他的是假扇。”假牛魔王道: “真扇子你藏在哪儿了?仔细看管好,那猢狲变化多端,小心他再骗了去。”铁扇公主说:“大王放心。”说着将真扇从口中吐出,只有一片杏叶儿大小。悟空大喜过望,连忙抓在手中,问道:“这般小小之物,为何能扇灭八百里火焰?”铁扇公主道:“大王,你离家两年,怎么连自家的宝贝也忘了?只要念一声口诀,这扇就能长到一丈二尺长短。”悟空记在心上,将扇儿噙在口里,把脸一抹,现了本像,径自出了芭蕉洞。铁扇公主气得一下子跌倒在地。

  点拨要点:你觉得这段话好在哪里?

  孙悟空装牛魔王装得像不像?从哪儿体会出来的?学做捶胸动作,练读孙悟空的第一句话;想象说孙悟空第二句话的动作、神情;体会第三句话中悟空的细中还有粗。分角色读孙悟空和铁扇公主的对话。朗读体会最后悟空和铁扇公主动作行为中的`得意和气绝的心情。(读到最后的句子“悟空记在心上……径自出了芭蕉洞”我好像看到了孙悟空脸上的一种表情,也感受到了他的心情,是什么表情和心情?)我觉得这段话也能让我们感受到孙悟空的一些性格特点,你们能感受出来吗?

  (6)孙悟空大怒,叫来猪八戒,又请来众神,把一座翠云山围得水泄不通。孙悟空和牛魔王展开了一场恶战,直杀得岭动山摇,天昏地暗。牛魔王抵挡不过,大败而逃。铁扇公主连忙把真芭蕉扇献了出来。

  点拨要点:你觉得这段话好在哪里?战斗如何?用什么词来形容?文中哪几个词能体现出来?夸张,练读“水泄不通、岭动山摇、天昏地暗”表现“恶战”

  孙悟空带着怎样的心情与牛魔王恶战的?怒读。孙悟空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3、拓展品读

  承认课文比改写的课文好,并质疑:难道课文就达到最的程度了吗?提出要求:快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还有哪些地方还可以展开想象,写得更具体些、生动些?

  交流点拨要点:

  引导学生学会选材:与主要人物有关的内容,能表现他性格特点或精神品质的内容可以再展开想象,具体描写,其他则不必再详写了。

  粗心:不知道变小的法子,扇子又被牛魔王骗去

  守信用:把扇子还给铁扇公主

  点拨:课文主要表现孙悟空神通广大、足智多谋、敢于斗争、疾恶如仇的性格特点,所以对孙悟空的粗心、守信用等没有展开具体去写,说明课文在选材上处理的还是很好的。

  三、布置作业

  在大家的真诚帮助下,我知道我改写的课文没有原来的课文好,但是我一点儿不难过,反而十分开心,因为我发现(认识)了有这么多的语文能力很高的学生。所以,我也十分相信,各位同学一定能改写出比我好的文章来。

  课后,请同学们以孙悟空为主要人物,重新改编《三借芭蕉扇》的故事,或者读读原著,改编一个其他的故事,再请老师给一节课的时间,交流自己创编的故事,比一比,看谁改编的故事最精彩。有时间就写下来,没时间能说出来就可以了。

小学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课文内容,积累语言,学习掌握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课文,掌握文章的结构,理出文章的线索,学习按照空间转换的顺序介绍景物的方法,了解故宫的建筑艺术和历史意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増深学生对于中国历史文化内涵的了解,懂得故宫是古代中国辉煌艺术成就的见证,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从而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掌握课文按照空间移位来进行介绍的方法,通过对重点语句的感悟激发对中国古代辉煌建筑艺术的热爱和讴歌。

  教学准备:

  查阅故宫资料及相关图片,制作教学课件,运用电教手段帮助学生学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引出话题,激趣导入。

  身为洛阳人就从龙门石窟的佛雕艺术价值谈起,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体会说出自己对龙门石窟的认识,从而引出课题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这也能更好的激发学生对古代辉煌艺术的兴趣,为理解故宫的历史价值打下基础。

  2、播放课件,展示故宫的辉煌建筑艺术,先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读通读顺;

  在学生朗读时,要注意指导“重檐屋顶”、“额枋”、“蟠龙”“降龙”等字的读音,让学生读准字音,理解课文内容。

  2、再读课文,分析结构。

  重点分析第1段,了解故宫的历史价值及意义。

  三、精读课文理解内容

  (一)、欣赏建筑艺术

  1、自由朗读课文,说出自己所看到的故宫景点;

  2、把这些景点板书在黑板上,并按照顺序标出来,理出文章线索,学习按照空间移位的顺序写作的方法;

  3、播放教学课件,让学生欣赏故宫中太和殿、乾清宫、御花园等景点的景色。

  4、结合课件中所展示的景点对照课文内容找出,并完成以下问题:

  这座建筑的特点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

  (1)、3、4自然段是略写,重点让学生理出写作顺序;

  (2)、5、6自然段是详写太和殿,是本课的重点段,要在读中分析、感受。

  在第5段中要抓住太和殿之大,殿身的艳丽色彩和殿顶的雕金盘龙图案来欣赏体会故宫建筑艺术之美。第6段主要介绍了太和殿的作用。结合教学课件并配以庄严浑厚的音乐,让学生感受到太和殿神圣、宏伟的气势,在朗读中体会出来。通过多种方式的反复的读,把这种情感植到学生心中。

  (3)、采用同样的方法学习7、8、9自然段,加深对故宫建筑艺术的赞叹。

  (二)、赞叹奇珍异宝

  朗读第10段了解故宫藏品之多之奇之贵种,并出示相关资料增加学生对故宫的了解。

  四、总结课文升华感情

  出示资料介绍“故宫”成为“故宫博物院”以来吸引了中外大批游客的参观,使学生认识到“故宫”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财富,齐声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升华感情。

  五、小试牛刀拓展延伸

  20xx年世界邮展要在洛阳举行,以一名邮展志愿者的身份按照空间移位顺序写一篇小文章给各地游客介绍一下龙门石窟。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四篇】相关文章:

【推荐】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案三篇05-06

【推荐】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案4篇05-06

小学语文《假如》教案03-30

小学语文备课教案03-21

小学语文《泉水》教案03-16

小学语文老师教案02-28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范文合集8篇05-13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模板合集10篇05-13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模板集合五篇05-12

【推荐】小学语文教案集锦7篇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