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学习时代,大家一定都接触过文言文吧?文言文是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相信很多人都在为看懂文言文发愁,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1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0分)
牛头马肉①
灵公②好妇人而丈夫饰③者,国人尽服之。公使吏禁之。曰:“女子而男子饰者,裂④其衣,断其带。”裂衣断带,相望而不止。晏子见,公问曰:“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裂断其衣带,相望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对曰:“君使服之于内⑤,而禁之于外,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公何以不使内勿服,则外莫敢为也。”公曰:“善。”使内勿服,不逾⑥月而国莫之服⑦。
【注释】①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②灵公:齐灵公,公元前581—554年在位。③饰:服饰,装 饰。④裂:作动词,撕破,撕毁。⑤内:内宫。⑥逾:越,过。⑦莫之服:即“莫服之”。之 ,代指“男子饰”。
小题1:用“/“给文中画线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划一处)。(1分)
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
小题2:解释文中划线词语。(2分)
⑴国人尽服之( ) ⑵相望而不止( )
小题3:说说“犹悬牛首于门而卖马肉于内也”的意思。
小题4:全国女扮男装的事屡禁不止,齐灵王非常苦恼,晏子为他出了一个什么主意?理由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
小题5:请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评价一下晏子和齐灵公。
参考答案:
小题1: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
小题1:妇女穿男子的衣服 停止
小题1:这就好比是肉店门口高悬牛头的招牌, 而里面卖的却是马肉一样的道理。
小题1:首先禁止内宫女扮男装,然后再禁止宫外女扮男装。因为上导下行,内外统一,臣民自然心服口服,自然效仿。
小题1:晏子聪明机灵、能言善辩、思维敏捷、治国方略层出不穷;齐灵公善于礼贤下士,善于知人善用,善于采纳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办事当机立断、雷厉风行。
译文
齐灵公喜欢内宫的妇女女扮男装,结果上行下效,一时成风,全国妇女都穿起男服来。齐灵公使官吏禁止,下令说:“凡是女扮男装的,一律撕毁所穿衣服,扯断所系带子。”然而,尽管人们亲眼看到有人受罚,女扮男装的`风气还是煞不住。齐灵公对此很伤脑筋。这天,晏子进见,齐灵公问道:“我让官吏严禁国中女扮男装,还下令毁掉她们的衣带,这一切人们都亲眼所见,为什么还禁止不了呢?”晏子回答说:“您允许宫廷嫔妃女扮男装,却对外禁止,这好比肉店门口高悬牛头的招牌, 而里面卖的却是马肉。您为什么不首先禁止内宫女扮男装呢?那样,外面的人就不敢犯了。” 齐灵公听了,说:“好。”于是,下令禁止宫中女扮男装。不过一个月,果然全国便没有人再敢女扮男装了。
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2
周美字之纯,灵州回乐人。少隶朔方军,以才武称。赵保吉陷灵州,美弃其族,间走归京师。天子召见,隶禁军。契丹犯边,真宗幸澶州,御敌城北门,美慷慨自陈,愿假数骑缚契丹将至阙下,帝壮之,常令宿卫。
天圣初,德明部落寇平凉方渠,美以边侯戍边,与州将追战,破之于九井原、乌仑河,斩首甚众。累迁天武都虞侯。元昊反,陕西用兵,经略使夏竦荐其才,擢供备库使、延州兵马都监。夏人既破金明诸寨,美请于经略使范仲淹曰:“夏人新得志,其势必复来。金明当边冲,我之蔽也,今不亟完,将遂失之。”仲淹因属美复城如故。数日,贼果来,其众数万薄金明,阵于延安城北三十里。美领众二千,力战抵暮,援兵不至。乃徙兵山北,多设疑兵。夏人望见,以为救至,即引去。既而复出艾蒿寨,遂至郭北平,夜斗不解。美率众使人持一炬从间道上山,益张旗帜,四面大噪,贼惧走。获牛羊、骆驼、铠甲数千计,遂募兵筑万安城而还。敌复寇金明,美引兵由虞家堡并北山而下,敌即引退。迁文思使,徙知保安军。元昊大入,据承平寨。诸将会兵议攻讨,洛苑副使种世衡请賫三日粮直捣敌穴。美曰:“彼知我来,必设伏待我。不如间道掩其不意。”世衡不听。美独以兵西出芙蓉谷,大破敌。世衡等果无功。
自陕西用兵,诸将多不利,美前后十余战,平族帐二百,焚二十一,招种落内附者十一族,复城堡甚多。在军中所得禄赐多分其麾下有余悉飨劳之及死家无余资。
(《宋史·列传第八十二》)
18.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间走归京师 间:抄小路
B.德明部落寇平凉方渠 寇:侵犯
C.徙知保安军 知:了解
D.不如间道掩其不意 掩:袭击
1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少隶朔方军,以才武称 苟以天下之大
B.破之于九井原、乌仑河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C.仲淹因属美复城如故 不如因而厚遇之
D.乃徙兵山北,多设疑兵 今君乃亡赵走燕
20.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周美是灵州回乐人,在赵保吉反叛时,不顾亲族,投奔朝廷,受到皇帝的赏识,让他隶属于禁卫军。
B.德明部落反叛时,周美作战勇敢,消灭敌人众多,升迁作了天武都虞侯,并且受到经略使夏竦的举荐。
C.当数万敌兵迫近金明,在延安城北三十里布阵时,周美率领二千人奋力作战,他将军队转移到山北,多布置疑兵,让夏人误认为宋救兵到,慌忙撤退了。
D.元昊进攻大宋,周美为种世衡出主意,种世衡不听,结果周美打了胜仗,种世衡却劳师而无功。
21.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在军中所得禄赐多分其麾下有余悉飨劳之及死家无余资。
2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⑴愿假数骑缚契丹将至阙下,帝壮之,常令宿卫。(4分)
⑵金明当边冲,我之蔽也,今不亟完,将遂失之。(3分)
18.C(知,主持,掌管。)
19.A (两个“以”都是介词,解释为“凭借”。B.代词,一个第三人称,一个第一人称。C.一个解释为“于是,就”,一个解释为“趁着”。D.一个解释为“就”,一个解释为“竟然,却”。)
20.B(经略使夏竦的'举荐是在元昊反叛时。)
21.(3分)在军中所得禄赐/多分其麾下/有余/悉飨劳之/及死/家无余资。
【评分标准】错划、少划、多划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
22.(7分)
⑴我愿意凭借几个骑兵把契丹将领捆绑到宫中(皇帝面前),皇帝认为他很勇敢,常让他在宫中担任警卫(负责保卫工作)。(4分)
【评分标准】关键词“假”“阙下”“壮”“宿卫”各1分,共4分。
⑵金明正处在边疆要道,是我们的屏障,现在不赶快修缮好,我们又将要失掉它。(3分)
【评分标准】关键词句“当边冲”“我之蔽也”“亟完”各1分,共3分。
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3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乙]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舟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选自《世说新语?任诞》)
【注释】①山阴:今浙江绍兴。②眠觉:睡醒。③左思《招隐诗》,表现隐居的乐趣。④戴安道:戴逵,字安道。⑤剡(shàn):县名今浙江嵊县。⑥就:拜访、访问。⑦经宿:一整夜。⑧造门:这里是到门口的意思。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① 欣然起行( )
② 念无与为乐者( )
③因起彷徨( )
④人问其故( )
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作者发挥奇特的想象用了两个新奇的比喻来描写月色。请你写出一句他的其它作品中关于描写“月亮或月色”的诗句或语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两段文字都写了月色、月夜请说说它们什么异同点(可从目的、原因、结果、情感、性格等方面考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愉快地,高兴地 2.想到,思考 3.于是 4.原因
2.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各种水草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3.明月几时有,……;月有阴晴圆缺,……;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千里共婵娟。/缺月挂梧桐,漏断人初静
4.两段文字都表现了他们那种旷达的胸襟,都是触景而想找自己的`好友;目的和起因不同:甲段文字为了找好友一同游玩,找同乐者,最终找到了;乙段文字注重找的过程,是想念好友,最终没找到。
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4
阅读文言文,回答11—13题。(11分)
(甲)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齐景公为高台,劳民。台成,又欲为钟。晏子谏曰:“君者,不以民之哀为乐。君不胜欲,既筑台矣,今复为钟,是重敛于民也,民必哀矣。夫敛民而以为乐,不祥,非治国之道也。”景公乃止。
【注】为:筑 复:又 敛:征收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齐之习辞者也 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君不胜欲 既筑台矣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君者,不以民之哀为乐
小题3:甲文中晏子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反击楚王,乙文则反映晏子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2分)
小题4:读完甲乙两文你认为晏子是个怎样的人。(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熟练、善于 只、仅仅 经得住 已经
小题2:课内略
做君主的是不能把老百姓的悲哀当做快乐的。
小题3:橘化为枳 关心民生或爱国忧民
小题4:机智勇敢 能言善辩,以国事为重,以民为本的人 意对即可
小题1:
试题分析:做此题时,课内重点字词的解释要严格按照注释来答,而课外字词的解释一是要以课内相关词语为基础,二是要结合所在句子的整体意思来理解。做此类题,关键是平常的积累,在学习课内文言文时,对重点常用字词的解释和用法要掌握牢固,并能灵活运用。
小题2:
试题分析:翻译句子1时,要注意“非”不要漏译,以及“焉”的用法;翻译句子2时要明确这是一个判断句,同时要注意“以……为……”这一句式的翻译方法。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当然课外的文言语句翻译时,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翻译文言句子时要关注每一个词的意思,同时还要注意特殊句式。
小题3: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对人物形象的分析,细读甲文不难概括出故事内容,由文中人物表现也可以推断出人物的特点。
小题4:
试题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对人物的评价。两文均讲了晏子的故事,所以在评价人物时要结合两篇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结合人物的言行举止,很容易分析出人物机智、善辩、以国事为重等特点。
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5
彭越者,昌邑人也,字仲。陈胜、项梁之起,少年或谓越曰:“诸豪杰相立畔秦,仲可以来,亦效之。”彭越曰:“两龙方斗,且待之。”居岁余,泽间少年相聚百余人,往从彭越,曰:“请仲为长。”越谢曰:“臣不愿与诸君。”少年强请,乃许。与期旦日日出会,后期者斩。旦日日出,十余人后,后者至日中。于是越谢曰:“臣老,诸君强以为长。今期而多后,不可尽诛,诛最后者一人。”令校长斩之。设坛祭,乃令徒属。徒属皆大惊,畏越,莫敢仰视。
汉王追楚,为项籍所败固陵。汉王乃发使使彭越。使者至,彭越乃悉引兵会垓下,遂破楚。项籍已死。春,立彭越为梁王。十年秋,陈豨反代地,高帝自往击,至邯郸,征兵梁王。梁王称病,使将将兵诣邯郸。高帝怒,使人让梁王。梁王恐,欲自往谢。其将扈辄曰:“王始不往,见让而往,往则为禽矣。不如遂发兵反。”梁王不听,称病。梁王怒其太仆,欲斩之。太仆亡走汉,告梁王与扈辄谋反。于是上使使掩梁王,梁王不觉,捕梁王,囚之雒阳。上赦以为庶人,传处蜀青衣。西至郑,逢吕后从长安来,欲之洛阳,道见彭王。吕后白上曰:“彭王壮士,今徒之蜀,此自遗患,不如遂诛之。”上乃可,遂夷越宗族,国除。
【小题1】下列句中划线的“之”与“逢吕后从长安来,欲之洛阳”中的“之”的`意义和用
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汝心之固,固不可彻B.属予作文以记之C.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DD.水陆草木之花
【小题2】下列对原文概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A.彭越出身江洋大盗,却极富军事才能。面对“泽间少年”及其众人,他以“后期者斩”予以约束;以诛最后者一人,来杀一儆百,震慑了这伙亡命之徒。 B.彭越虽是一介武夫,但有勇有谋,在高帝讨伐陈狶时,他按兵不动, 想借机谋反。 C.刘邦既有雄才大略,又很阴险,功臣彭越被诛与韩信被诛都耐人寻味,正如韩信所言:“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 D.彭越攻城略地,屡立战功,一生轰轰烈烈,仅仅因汉王征兵未亲自前往就获罪,后又由于吕后进“诛之”言,而遭到夷其宗族的命运。
【小题3】解释下列句中划线字。(4分)
①诸豪杰相立畔秦 ( ) ②遂破楚( )
③欲自往谢( ) ④太仆亡走汉( )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2分)
与期旦日日出会,后期者斩。
答案: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①通“叛”背叛 ②打败 ③道歉,谢罪 ④逃跑
【小题1】跟他们约好第二天太阳出来集合,迟到的人杀头。
解析【小题1】C与例句“之”都是“去、往”。
【小题1】“想借机谋反”说法不够合理。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准确地理解课外文言文的重点字词。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如:期、旦日。
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6
惠子相梁①,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②,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③不食,非醴泉④不饮。于是鸱⑤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⑥!’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注释】①相梁:在梁国当宰相 ②鵷鵮:yuān chú 传说中像凤凰一类的鸟 ③练实:竹实,即竹子所结的子 ④醴lǐ泉:甘泉,甜美的泉水 ⑤鸱chī:猫头鹰 ⑥吓:hè,模仿鸱发怒的声音,下文的“吓”用作动词
11.解释下列句子里加点的词(4分)
① 或谓惠子曰( ) ② 非梧桐不止( )
12.对划线句翻译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现今你想用你的梁国(宰相的职位)来吓唬我吗?
B.现今你想用你的梁国(宰相的'权威)来赶走我吗?
C. 现今你因为是梁国的宰相就能够赶走我吗?
D. 现今你因为是梁国的宰相就能够吓唬我吗?
13.庄子是惠子的朋友。庄子来见,惠子不但不高兴,反而恐惧。惠子恐惧的原因是(请用自己的话回答)(2分)
14.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庄子笔下的“鵷鵮”是高贵与圣洁的象征。
B.“鸱得腐鼠”是庄子对惠子及相位的嘲讽。
C. “不止”“不食”“不饮”,是庄子暗示要与惠子绝交。
D. 庄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功名利禄的态度。
答案
11.有人 栖息
12.B
13.担心庄子取代了他梁国宰相的职位
14.C
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7
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尝谓文者,礼教治政云尔其书诸策而传之人大体归然而已而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云者徒谓辞之不可以已也非圣人作文之本意也。自孔子之死久,韩子作,望圣人于百千年中,卓然也。独子厚名与韩并,子厚非韩比也,然其文卒配韩以传,亦豪杰可畏者也。 (节选自王安石《上人书》)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中的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20.文中“子厚”与“韩子”,分别指 ▲ 、 ▲ (2分)
21.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的观点。(2分)
【参考答案】
19.(6分)礼教治政云尔/其书诸策而传之人/大体归然而已/而曰“言之不文/行之不远”云者/徒谓辞之不可以已也/非圣人作文之本意也。
20.(2分)柳宗元(柳子厚)、韩愈(韩退之)
21.(2分)文章应服务于礼教治政。
参考译文:我曾认为,文章不过是表现礼教政治罢了。那写在书本上传之于人的,大体上都可以归属于这些方面。所谓“言语若没有辞藻彩饰,流传就不会久远”的说法,只是说文辞是不可以不讲的,但这不是孔子关于文章的.根本意见。孔子死后,过了很久,出了韩愈,仰望圣人于千百年后,继承圣人的道统,很是超卓不凡。只有柳宗元和韩愈齐名,柳宗元并不足以和韩愈相比,但他的文章终于能配同韩愈并传,也是位值得敬畏的文豪。
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8
周昌
周昌者,沛人也,及高祖起沛,于是从沛公。从入关,破秦。沛公立为汉王,以周昌为中尉。汉王四年,拜为御史大夫。尝从击破项籍。以六年中与萧、曹①等俱封,为汾阴侯。
昌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等皆卑下之。昌尝燕时②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于是上笑之,然尤惮周昌。及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之,莫能得。而周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既罢,吕后侧耳于东厢听,见周昌,为跪谢曰:“微君,太子几废。”
是后戚姬子如意为赵王,年十岁,高祖忧即万岁之后不全也。高祖独心不乐,悲歌,群臣不知上之所以然。赵尧进请问曰:“陛下所为不乐,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郤邪?备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自全乎?”高祖曰:“然,吾私忧之,不知所出。”尧曰:“陛下独宜为赵王置贵强相,及吕后、太子、群臣素所敬惮乃可。”高祖曰:“然,吾念之欲如是,而群臣谁可者!”尧曰:“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且自吕后、太子及大臣皆素敬惮之。独昌可。”高祖曰:“善。”于是乃召周昌,谓曰:“吾欲固烦公,公强为我相赵王。”周昌泣曰:“臣初起陛下,陛下独奈何中道而弃之于诸侯乎?”高祖曰:“吾极知其左迁,然吾私忧赵王,念非公无可者。公不得已强行!”于是徙御史大夫周昌为赵相。
高祖崩,吕太后使使召赵王,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使者三反,周昌固为不遣赵王。于是高后患之,乃使使召周昌。周昌至,谒高后,高后怒而骂周昌曰:“尔不知我之怨威氏乎?而不遣赵王,何?”昌既征,高后使使召赵王,赵王果来。至长安月余,饮药而死。周昌因谢病不朝见,三岁而死。
(选自《史记·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有删节)
注:①萧、曹:指萧何、曹参。
②燕时:“燕”通“宴”,即闲居时。
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汉王四年,拜为御史大夫 拜:授予官职
B.微君,太子几废 微:如果不是
C.非为赵王年少而戚夫人与吕后有郤邪 郤:嫌隙,感情上的裂痕
D.备万岁之后而赵王不能自全乎 万岁:对君王的敬称
5.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周昌直言不讳、敢于据理力争的一组是( )(3分)
①陛下即桀纣之主也 ②而周昌廷争之强
③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④御史大夫周昌,其人坚忍质直
⑤周昌固为不遣赵王 ⑥周昌因谢病不朝见
A.①②③ B.①⑤⑥ C.②④⑤ D.③④⑥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周昌早年曾跟随刘邦参加推翻强秦、攻打项羽的战争,官职也一再升迁。汉朝建立后,他被封为汾阴侯。
B.司马迁通过描写刘邦骑在周昌脖子上的动作和周昌斥责皇帝的语言,即刻画出刘邦的丑态,又非常突出的表现了周昌耿直、倔强的性格。
C.从吕后、太子到满朝文武都对周昌怀有敬畏。因此,尽管他不愿意离开高祖,但高祖依然提拔了他,让他去担任赵国相国辅佐赵王。
D.周昌本来就口吃,再加上是非常气愤的时候,所以就口吃的`更加厉害,作者以“期”、“期”的口吃声来写周昌当时的情态,很确切的表现了他的憨厚和正直。
7.把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 陛下独宜为赵王置贵强相,及吕后、太子、群臣素所敬惮乃可。(5分)
(2)高祖崩,吕太后使使召赵王,其相周昌令王称疾不行。(5分)
4. D (万岁:国君去世的委婉说法)
5. A (④是赵尧所说,不是“直接表现”;⑤⑥不涉及“直言不讳”)
6. C (依据原文,不是提拔,而是“左迁”降职)
7、(1)您最好为赵王安排一个地位高贵而又坚强有力的相国,(这个人)还得是吕后、太子和群臣平素都敬畏的人才行。
(“贵强”1分,“素”1分,“敬惮”1分,句子通顺2分。)
(2)高祖去世之后,吕太后派使臣召赵王(入朝),赵王的相国周昌让赵王称病不去。
(“崩”1分,“使使”1分,“不行”古今1分,句子通顺2分。)
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9
唐进士赵颜,于画工处得一软障①,图一妇人甚丽。颜谓画工曰:“世无其人也,如何令生,某愿纳为妻。”画工曰:“余神画也。此亦有名,曰:真真。呼其名百日,昼夜不歇,即必应之。应,则以百家彩灰酒灌之,必活。”
颜如其言,遂呼之名百日,昼夜不止。乃应曰:“诺。”急以百家彩灰酒灌之,遂活。下步言笑,饮食如常。曰:“谢君召妾,妾愿侍箕帚②。”终岁,生一儿。儿年可两岁,友人曰:“此妖也,必与君为患!余有神剑,可斩之。”其夕,乃遗颜剑,剑才入室,真真乃泣曰:“妾,南岳③地仙也,无何,为人画妾之形,君又呼妾名。既不夺君愿,君今疑妾,妾不可住。”言讫,携其子却上软障,呕出所饮百家彩灰酒。睹其障,唯添一孩子,皆是画焉。
(选自唐?于逖《闻奇录》)
【注释】
①软障:屏风。②箕帚:此指家内洒扫之事。③南岳:衡山的古称。
【练习】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
(1)颜如其言 ( )
(2)乃遗颜剑 ( )
(3)言讫 ( )
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
从文中看,赵颜具有哪些性格特征?
(五)1.(1)按照 (2)送给 (3)完2.不久,被人画了我的外形,您又呼唤我的'名字。3.赵颜做事能坚持到底,但容易轻信他人。
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10
杜畿字伯侯,京兆杜陵人也。少孤,继母苦之,以孝闻。举孝廉,除汉中府丞。荀或进之太祖,太祖以畿为司空司直。追拜畿为河东太守。
是时天下郡县皆残破,河东最先定。畿治之,崇宽惠,与民无为。民尝辞讼,有相告者,畿亲见为陈大义,遣令归谛思之,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乡邑父老自相责怒日:有君如此,奈何不从其教?自是少有辞讼。班下属县,举孝子、贞妇、顺孙,复其徭役,随时慰勉之。渐课民畜柠牛、草马,下逮鸡豚犬豕,皆有章程。百姓勤农,家家丰实。畿乃日:民富矣,不可不教也。于是冬月修戎讲武,又开学宫,亲自执经教授,郡中化之。(《三国志.魏书.卷十六》,有删改)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①少孤,继母苦之( )
②苟或进之太祖( )
③若意有所不尽,更来诣府( )
④亲自执经教授,郡中化之( )
2.下列与文中畿亲见为陈大义中为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B.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C.行拂乱其所为
D.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3.翻译下面的句子。
有君如此,奈何不从其教?
答: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意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杜畿幼年时死了父亲,因为孝顺继母被推举为官员,后来又被太祖加封为太守。
B.在河东执政的时候,杜畿对老百姓实行宽松优惠的政策,对他们之间的诉讼晓以大义,让他们尽量自己解决。
C.为了鼓励百姓都勤于农业生产,杜畿命令增加属县里所有孝子、贞妇、顺孙的徭役。
D.杜畿认为社会安定、物质富足之后,就要让老百姓习武修文,提高文化素质。
参考答案:
1.①让(他)吃苦头或者虐待(他)
②推荐,举荐
③到
④教化
2.D
3.有这样好的官员,我们怎能不听从他的教诲呢?
4.C
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11
比较阅读甲文《答谢中书书》和乙文《记承天寺夜游》,完成问题。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文】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用/为文中画线句子标出停顿。
解衣欲睡月色人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释下列加粗的词。
(1)晓雾将歇( )
(2)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3)怀民亦未寝( )
(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沉鳞竞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与步于中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填空。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增添动感的语句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乙文写景的名句是__________。
(2)甲乙两文都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__________之美,乙文描写了__________之美。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__________的语句中。
参考答案:
1.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2.(1)消散(2)参与,这里指欣赏(3)睡觉(4)只是
3.(1)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2)我们一起在庭院中做步。
4.(1)猿鸟乱鸣 沉鳞竞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山川月色(月夜) 热爱自然,沉醉山水(意思对即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12
树欲静而风不止
孔子出行,闻有哭声甚悲。孔少而好学,周游天下,以殁吾亲,失之一也。子曰:“驱之驱之,前有贤者。”至,则皋鱼①也。被褐拥镰,哭于路旁。孔子辟车与之言,曰:“子非有丧,何哭之悲也?”:皋鱼曰:“吾失之三矣!高尚②吾志,简吾事,不事庸君,而晚事无成,失之二也。与友厚而中绝之,失之三矣。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往而不可追者,年③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吾请从此辞矣!”立槁而死。
孔子曰:“弟子识之,足以诫矣!”于是门人辞归养亲者十有三人。
——选自《韩诗外传》【注释】①皋鱼:春秋时期人。②高尚:清高。③年:岁月。
1.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
①被褐拥镰( ) ②弟子识之( )
2.文后一句,孔子教导弟子:皋鱼之事“足以识矣”。在孔门师徒言论作品中有哪些言论是针对皋鱼的教训提出的`,请你用学过的《论语》中的名句回答。(2分)
①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
②与友厚而中绝之——( )
3.从“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得见者,亲也。”一句中,我们可以悟出怎样的道理?(2分)
参考答案:
1.①同“披”,穿 ②同“志”,记住
2.①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3.逝去而不可追回的是岁月,去世后再也不可见面的是双亲。母亲发丝已经不再像儿时记忆中的那般轻柔,父亲的面庞早已没有了年轻时的红润,我们更应该多去理解父母,关心父母,及时、随时尽孝。
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13
王拱辰,字君贶,开封咸平人。原名拱寿,年十九,举进士第一,仁宗赐以今名。通判怀州,入直集贤院,历盐铁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庆历元年,任翰林学士。
契丹使刘六符尝谓贾昌朝曰:塘泺①何为者?一苇可杭,投箠可平;不然,决其堤,十万土囊,即可路矣。仁宗以问拱辰,对曰:兵事尚诡,彼诚有谋,不应以语我,此夸言尔。设险守国,先王不废,而祖宗所以限敌人也。至是,又使六符来,求关南十县,斥太宗伐燕为无名,举朝莫知所答。拱辰曰:王师征河东,契丹既通使,而寇石岭关以援贼。太宗怒,遂回军伐之,岂谓无名?乃作报书曰:既交石岭之锋,遂有蓟门之役。契丹得报,遂继好如初。帝喜,谓辅臣曰:非拱辰深练故实,殆难答也。
至和三年,复拜三司使。聘契丹,见其主混同江,设宴垂钓,每得鱼,必酌拱辰酒,亲鼓琵琶以侑饮。谓其相曰:此南朝少年状元也,入翰林十五年,故吾厚待之。使还,御史赵抃论其辄当非正之礼,异时北使援此以请,将何辞拒之?湖南转运判官李章、知潭州任颛市死商真珠,事败,具狱上,拱辰悉入珠掖庭。抃并劾之。除宣徽北院使,抃言:宣徽之职,本以待勋劳者,唯前执政及节度使得为之,拱辰安得污此选?乃以端明殿学士知永兴军,历泰定二州、河南大名府,积官至吏部尚书。
元丰初,转南院使,赐金方团带。再判大名,改武安军节度使。三路籍民为保甲,日聚而教之,禁令苛急,往往去为盗,郡县不敢以闻。拱辰抗言其害曰:非止困其财力,夺其农时,是以法驱之,使陷于罪罟也。浸淫为大盗,其兆已见。纵未能尽罢,愿财损②下户以纾之。主者指拱辰为沮法,拱辰曰:此老臣所以报国也。上章不已。帝悟,于是第五等户得免。
【注】①[塘泺]在泺水边筑堤设防。筑堤防水叫塘;泺水在今山东境内,时与契丹为界。
②[财损]裁减。财通裁。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至和三年复拜/三司使聘/契丹见其主/混同江设宴/垂钓/每得鱼/必酌拱辰酒/亲鼓琵琶以侑饮/[:]
B.至和三年/复拜三司/使聘契丹/见其主混同江/设宴垂钓每得鱼/必酌/拱辰酒亲鼓/琵琶以侑饮/
C.至和三年/复拜三司使/聘契丹/见其主/混同江设宴/垂钓每得鱼/必酌拱辰酒/亲鼓琵琶以侑饮/
D.至和三年/复拜三司使/聘契丹/见其主混同江/设宴垂钓/每得鱼/必酌拱辰酒/亲鼓琵琶以侑饮/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翰林是我国古代官署名。它的由来可以一直追溯到唐朝。由于翰林学士参与机要,有较大实权,当时号称内相。
B.河东代指山西西南。因黄河流经山西省的西南境,则山西在黄河以东,故这块地方古称河东。秦汉时指河东郡地,唐代以后泛指山西。
C.掖庭,古代营建皇室宫城时,都以一条南北向的中心线为主,再向东西两侧去延伸其余宫区。
D.元丰(1078年1085年)是宋神宗赵顼的一个年号,共计8年。元丰八年二月宋哲宗即位沿用。
6.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拱辰得到皇帝的赐名。他的名字本来是拱寿,因为在19岁时考中了状元,宋仁宗于是赐给他拱辰这个名字。
B.王拱辰对契丹的挑衅应对自如。他既看出了契丹使者刘六符的虚张声势,又能够针锋相对地驳斥刘六符的无端指责,受到了皇帝的赞扬。
C.王拱辰受到御史赵抃的多次弹劾。赵抃认为王拱辰接受契丹不合常规的礼节,又因王拱辰参与李章、任颛买卖死去的商人的珍珠,此事也被他一并弹劾。
D.王拱辰反对保甲法。三路登记百姓为保甲,每天聚在一起训练,禁令严苛,王拱辰认为这样做的结果是使财力困乏,耽误农时,让百姓被逼为盗。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宣徽之职,本以待勋劳者,唯前执政及节度使得为之,拱辰安得污此选?
(2)主者指拱辰为沮法,拱辰曰:此老臣所以报国也。上章不已。
参考答案
4.D (画波浪线的部分涉及年号纪年、升任官职等信息,还有王拱辰出使契丹受到的礼遇,断句时要考虑虚词的用法以及语法结构等因素。)
5.A(翰林是我国古代官名。)
6.C (王拱辰没有参与买卖,他只是在审理这个案件时,将没收来的珠子送到了宫廷。)
7.见参考译文画线处。〔(1)待为污各1分,大意2分。(2)沮所以已各1分,大意2分。〕
〖参考译文
王拱辰,字君贶,开封咸平人。原名拱寿,19岁时考中进士第一,宋仁宗赐给他现在的名字。担任怀州的通判,入朝当值集贤院,历任盐铁判官、修起居注、知制诰。庆历元年,任翰林学士。
契丹使者刘六符曾对贾昌朝说:在泺水边筑堤有什么用呢?小船可以航渡,投鞭可以填平;如果不停止筑堤,我们决开堤坝,铺上10万袋土,就可以成为过河的`路了。宋仁宗向王拱辰询问此事,他回答说:兵事注重诡诈,他如果真的有计谋,不应该告诉我方,这只是夸口而已。设下险阻防守国家,先王不加废弃,这是祖宗用来限制敌人的方法。到了这时,契丹又派刘六符来朝,索求关南10县,指责太宗征伐燕是没有正当理由的,全朝上下不知道怎样回答。王拱辰说:王师征伐河东,契丹既然已经通使,却又入侵石岭关援助贼人。太宗发怒,就回兵征伐,怎么说没有正当理由呢?于是,就写回信说:既已在石岭交锋,就有了蓟门之役。契丹收到回信,就继续和好如初。皇帝很高兴,对辅臣说:如果不是王拱辰深通旧时之理,恐怕难以回答了。
至和三年,重新担任三司使。访问契丹,在混同江见到契丹的君主,契丹的君主设宴垂钓,每次钓到鱼,一定给王拱辰斟酒,亲自弹琵琶给他祝酒。对他的宰相说:这是南朝的少年状元,入翰林15年,所以我优厚地招待他。出使回朝,御史赵抃议论他轻易接受不合常规的礼待,以后北朝使者援引此例提出要求,将怎样拒绝?湖南转运判官李章、潭州知州任颛买入死去的商人的珍珠,事情败露,结案上报,王拱辰把珠子全部送入宫廷。赵抃连同这件事一并参劾。王拱辰被授予宣徽北院使。赵抃上言:宣徽北院使的职务,本来是任命有功绩的人,只有前宰相及节度使能够担任,王拱辰怎能玷污这个职选?于是,就以端明殿学士掌管永兴军,历任泰、定二州知州,河南大名府知府,逐渐升官到吏部尚书。
元丰初年,调任南院使,被赐予金方团带。第二次出任大名府知府,改任武安军节度使。三路登记百姓为保甲,每天聚集起来训练他们,禁令苛刻急峻,百姓常常逃离成盗,郡县不敢上报。王拱辰直言它的祸害说:不只是使财力困乏,夺去农时,这是用法令驱使他们,使他们陷入法网。渐渐发展成大盗,其先兆已经显现。纵使不能都免除,希望裁减困难户来舒缓一下。主事者指责王拱辰是在阻挠法令,王拱辰说:这是老臣用来报效国家的建议。不停地上奏章。皇帝醒悟,于是第五等户得以免除保甲集训。
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14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小题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媵人持汤沃灌(热水)B.腰白玉之环(腰间)
C.邴原少孤(丧父变成孤儿)D.凡得学者(能够)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4分)
A.烨然若神人师恻然曰
B.足肤皲裂而不知过书舍而泣
C.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一冬之间
D.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一则羡其不孤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小题4:我们可以分别从甲文和乙文中学到什么?(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AC
小题1:(1)因为(我)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不觉得吃的喝的不如别人。(2分)
(2)你如果立志读书,我愿意免费教你,不收学费。(2分)
小题1:甲文:不畏艰难、专注苦读的精神。(2分)
乙文:贫不丧志、立志求学和学习上勤奋努力的精神。(2分)
小题1:B为挂在腰间的意思。
小题1:B中然的`意思为表转折、表承接。D中则的意思为却、是。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理解作者写作主旨的能力。解答此题只要围绕主旨,说法合理即可。
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15
文言文,完成4~7题。
石扬休,字昌言,其先江都人。唐兵部郎中仲览之后,后徙京兆。七代祖藏用,右羽林大将军,明于历数,尝召家人谓曰:“天下将有变,而蜀为最安处。”乃去依其亲眉州刺史李漓,遂为眉州人。
扬休少孤力学,进士高第,为同州观察推官,迁著作佐郎,知中牟县。县当国西门衣冠往来之冲也地瘠民贫赋役烦重富人隶太常为乐工侥幸免役者凡六十余家扬休请悉罢之改秘书丞,为秘阁校理、开封而推官,累迁尚书祠部员外郎,历三司度支、盐铁判官。坐前在开封尝失盗,出知宿州。
顷之,召入为度支判官,修起居注。初,记注官与讲读诸儒,皆得侍坐迩英阁。扬休奏:“史官记言动,当立以侍。”从其言。判盐铁勾院,以刑部员外郎知制诰、同判太常寺。初,内出香祠温成庙,帝误书名称臣,扬休言:“此奉宗庙礼,有司承误不以闻。”帝嘉之。兼勾当三班院,为宗正寺修玉牒官。迁工部郎中,未及谢,卒。
扬休喜闲放,平居养猿鹤,玩图书,吟咏自适,与家人言,未尝及朝廷事。及卒,发楮中所得上封事十余章,其大略:请增谏官以广言路,置五经博士使学者专其业,出御史按察诸道以防壅蔽,复齿胄之礼以强宗室,择守令,重农桑,禁奢侈,皆有补于时者。然扬休为人慎默,世未尝以能言待之也。至于诰命,尤非所长。
平生好殖财。因使契丹,道感寒毒,得风痹,谒告归乡,别坟墓。扬休初在乡时,衣食不足,徒步去家十八年。后以从官还乡里,畴昔同贫窭之人尚在,皆日:“昌言来,必我矣。”扬休卒不挥一金,反遍受里中富人金以去。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
4.下列对文中面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县当国/西门衣冠往来之冲也/地瘠/民贫赋役烦重/富人隶太常为乐工/侥幸免役者/凡六十余家/扬休请悉罢之/
B.县当国西门/衣冠往来之冲也/地瘠民贫/赋役烦重/富人隶太常为乐工/侥幸免役者凡六十余家/扬休请悉罢之/
C.县当国/西门衣冠往来之冲也/地瘠民贫/赋役烦重/富人隶太常/为乐工侥幸免役者/凡六十余家/扬休请悉罢之/
D.县当国西门/衣冠往来之冲也/地瘠/民贫赋役烦重/富人隶太常/为乐工侥幸免役者/凡六十余家/扬休请悉罢之/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历数”指
观测天象以推算年时节候的'方法,主要运用的是历史和算术知识。
B.“孤”古时称幼年丧父或父母双亡的人,年老无子女的人称为“独”。
C.“有司”通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D.“五经博士”,学官名。五经即《易》、《书》、《诗》、《礼》、《春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石扬休,进士考试高等及第,入仕后能体察民生疾苦,因在开封府任职时失盗被追究,由开封府推官外调担任宿州知府。
B.石扬休上奏称记注官应当站立陪侍天子,皇宫内行香祭温成庙时,他对官员的失职也提出了批评,这些都得到了皇上的赞同。
C.石扬休性喜悠闲,和家人谈话从不涉及朝廷事务,也不以草拟诰命文书见长,但他关心朝政,所上奏章对时政均有补益。
D.石扬休早年家境贫寒,衣食不足,出仕后历任地方及朝中多职,十八年后才因病暂得归乡,却遍受乡里富人的钱物。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然扬休为人慎默,世未尝以能言待之也。
(2)后以从官还乡里,畴昔同贫窭之人尚在,皆日:“吕言来,必 我矣。”
参考答案
4.B
5.A(“主要运用的是历史和算术知识”错)
6.A(不是从开封府任上调任宿州,原文为:“坐前在开封尝失盗,出知宿州”)
7.(1)(5分)但扬休为人谨慎少言,世人不曾以擅长言辞看待他。(译出大意给2分;“慎默”“未尝”“能言”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2)(5分(石扬休)后以侍从官身份还乡,往昔一同生活贫苦的人还在,都说:“石昌言来,肯定会救济我们了。”(译出大意给2分;“畴昔”“贫窭”“ ”三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
- 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相关文章:
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06-14
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06-14
文言文阅读理解附答案06-14
文言文欧阳修阅读理解附答案04-26
海燕阅读理解附答案04-18
子规阅读理解附答案01-03
《孔乙己》阅读理解附答案03-19
雨阅读理解附答案04-24
校门阅读理解附答案05-07
医者的阅读理解附答案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