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淡黄柳》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2023-06-20 阅读答案

  (三)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淡黄柳

  姜夔

  客居合肥①南城赤阑桥之西,巷陌凄凉,与江左②异,唯柳色夹道,依依可怜。因度此阕,以纾客怀。

  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酒、小桥③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注】①宋光宗赵淳绍熙二年(1191),姜夔寄居江淮一带的合肥。金人入侵,由于南宋朝廷偏安江南一隅,江淮一带在当时已成边区。②江左:泛指江南。③小桥:后汉乔玄次女为小桥,此或借之谓姜夔在合肥的情人。

  1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晓角”的声音因“空城”而异常突出,词的前二句与《扬州慢》“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意境相近,传达的都是羁旅之苦和感世伤时的情怀。

  B.词的上片描绘景色,抒发情感,以一个“空”字,写出了荒凉寂静、萧条冷落的空城氛围,又抒发了词人内心飘零无依、空落寂寥情感。

  C.上片“空城晓角”、“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是从听觉、触觉、视觉三个角度形象地写出了客居他乡的岑寂之感。

  D.全词从听角看柳写起,从合肥之柳到江南之柳,从今朝到明朝,从眼中之春到心中之秋,写出了词人深切入骨的愁思。

  17.词的下片是如何表达诗人的“岑寂”之情的?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答案:

  16.A(《扬州慢》没有传达客居他乡之苦)

  17.①直抒胸臆,“怕”、“强”二字分别表现词人伤春之情及无心情而勉强邀游,载酒寻欢不过是在凄凉寂寞中强遣客怀。(2分)②寓情于景:把情感放在特定的时令中,心情寂寞之际,又逢“寒食”,更显凄凉;移情于燕,以燕子之口抒发伤春之情;以景结情,以“唯有池塘自碧”景语代答“问春何在”,池水无情,自顾自一片碧绿,衬托人的孤寂伤感。(情景关系答对2点给4分)

  • 相关推荐

【姜夔《淡黄柳》阅读练习及答案二】相关文章:

姜夔扬州幔阅读答案03-11

《江南陶公柳》阅读练习及答案07-07

《五柳先生传》的阅读练习和答案07-08

《周亚夫军细柳》阅读练习及答案07-15

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阅读答案及赏析06-16

姜夔《点绛唇·丁未冬过吴松作》阅读答案及赏析06-16

墓柳 阅读答案09-24

淡黄柳·咏柳原文及赏析07-16

姜夔词翻译及赏析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