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庄《古离别》阅读答案及赏析

2023-06-13 阅读答案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我们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阅读答案,阅读答案是教师进行阅卷打分时的参考,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你知道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是规范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韦庄《古离别》阅读答案及赏析,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晴烟漠漠柳毵毵①,不那②离情酒半酣。

  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在江南。

  【注释】①漠漠,弥漫;毵毵(sān)柳叶纷披下垂的样子。

  ②不那,同“不奈”,即无奈。

  【试题】

  1.首句,请合理运用想象,用生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这一面。

  2.请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参考答案】

  1. 示例一:淡淡的烟岚弥漫晴空,垂柳柔条迎风轻拂,多么骀荡的春光,多么融和的初日。

  示例二:这天,晴空一洗。不远处,淡淡的云烟穿林如织;近处,柳条将舒,披风撩人。真是日丽风和,一片明媚。

  2.作者通过描述在春意盎然的景色中设宴置酒与友人分别的情景,表达一种淡淡的惜别之情。

  【作者简介】

  韦庄(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的四代孙,唐朝花间派词人,词风清丽,有《浣花词》流传。曾任前蜀宰相,谥文靖。

  【古离别赏析】

  写文艺作品的人,大抵都懂得一种环境衬托的手法:同样是一庭花月;在欢乐的时候,它们似乎要为人起舞;而当悲愁之际,它们又好像替人垂泪了。韦庄这首《古离别》,跳出了这种常见的比拟,用优美动人的景色来反衬离愁别绪,却又获得和谐统一的效果第一首:的美景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心灵的愉悦,可是对离别的人来说,这样的美景却使人产生一种无奈。韦庄的《》写的正是这种无奈。

  诗的第一、二句写眼前离别时的情景。春光明艳,晴空上飘浮着一层淡淡的烟云,在柳枝披拂的大道口,正举行着一场送别的酒宴。无奈分别在即,愁肠百结,这酒也喝得不畅快。第三、四句继而写想象中离别后对江南春景的感受。“更”与前面的“不那”构成了递进关系,加重了离别时内心的感伤之情。离人举起华贵的马鞭指向他此行将往的远方—江南。想到此去江南,那里草长莺飞,桃红柳绿,春色更美。只是良辰美景难有人与之共享,因此江南春色愈美愈增加人的愁苦,使人痛断肚肠。

  这首诗虚实相生,成功地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把离人的悲苦之情表达得含蓄而婉转。

  晴烟漠漠,杨柳毵毵,日丽风和,一派美景。作者没有把和挚友离别时的故意写成一片黯淡,而是如实地写出它的浓丽,并且着意点染杨柳的风姿,从而暗暗透出了在这个时候分别的难堪之情。第二句转入“不那离情酒半酣”,一下子构成一种强烈的反跌,使满眼春光都好象黯然失色,有春色越浓所牵起的离情别绪就越强烈的感觉。“酒半酣”三字也下得好,不但带出离筵别宴的情景,让人看出在柳荫之下置酒送行的场面,并且巧妙地写出人物此时的内心感情。因为假如酒还没有喝,离别者的理智还可以把感情勉强抑制,如果喝得太多,感情又会完全控制不住;只有酒到半酣的时候,别情的无可奈何才能给人以深切的体味。“酒半酣”之于 “不那”,起着深化人物感情的作用。

  三、四两句再进一层。此地明媚春光,已使人如此不奈离情,那么此去江南,江南春色更浓,更要使远行人断肠了。所以临别时,送行者用马鞭向南方指点着,饶有深意地说出“断肠春色在江南”的话。

  这首诗色调鲜明,音节谐美,浅而不露,淡而有韵,予人以一种清新的美感。淡淡的晴烟,青青的杨柳,衬托着道旁的离筵别酒,仿佛一幅诗意盎然的设色山水。诗中人临别时扬鞭指点的动作,又使这幅画图显得栩栩如生。读着它,人们很容易联想起宋元画家所画的小品,风格和情致都相当接近。

  • 相关推荐

【韦庄《古离别》阅读答案及赏析】相关文章:

古离别_韦庄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08-03

韦庄《章台夜思》阅读答案附赏析06-13

清平乐韦庄阅读答案02-21

古离别原文及赏析05-04

严维《丹阳送韦参军》的阅读答案及赏析04-12

古离别原文翻译及赏析03-17

韦庄的简介02-27

《金陵图》韦庄唐诗注释翻译赏析04-13

《台城》韦庄唐诗注释翻译赏析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