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小题1】解释划线的字词。(3分)
①略无阙处( )
② 夏水襄陵 ( )
③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小题2】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小题3】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 , ”描写水势盛大,又用“ , ”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用原文的语句填空)(4分)
【小题4】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突现了三峡的什么特点?(4分)
答案
【小题1】①通“缺”,中断 ② 上 ③快
【小题2】①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②时常有高处的猿猴放声长叫,声音连续不断,异常凄凉怪异。
【小题3】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小题4】一是突现了三峡秋季凄清肃杀的环境特点;二是突现三峡山高、峡长、岭连的地形特点。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文言词汇的理解应注意:“阙”在这里通“缺”,中断的意思,不能与诗句“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中的“阙(借指宫殿或京城)”的意思相混;“襄”古意是指“冲上”的意思,今意一般只作地名,就是指襄阳或荆襄一带;“疾”在这里是“快”的意思,不能与“寡人无疾”《扁鹊见蔡桓公》中的“疾(疾病)”意思相混。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言字词的理解能力。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考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在理解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①句中的关键词有“自(这里是如果的意思)”,不能与“自三峡七百里中”中的“自(在)”意思相混。“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这里指太阳)”;②句中的关键词有“属(这里是连续的意思)”“引(延长)“异(怪异)”等。另外,①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运用了互文,理解时要按照“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的结构理解。最后把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翻译语句的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3】试题分析:题干中“水势盛大”和“江水清澈”是审题的.关键。文中用“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两句描写水势盛大;用“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两句描写江水清澈。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点评:做题时,要先审题,再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确定答题范围。文言文和现代文的做题道理是一样的,只不过文言文理解起来更要根据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来做推断,做到整体感知。另外,在确定答案后,书写时不能写错别字。
【小题4】试题分析:作者写秋峡以代表性事物“猿”来表现,“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是直接叙述猿声的凄凉怪异。写猿又围绕着“山”和“哀”两个重点,从而显示秋峡的特色。以“高”形容猿,指明是高山上的猿,以“长”形容啸,送声长远,暗示是在长峡之中。“空谷传响”,直言在山中。“久绝”,照应前文“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从猿鸣之中,使人进一步体会到山高、岭连、峡窄、水长,同时山猿哀鸣,渲染了秋天的萧瑟气氛。
考点:这是对文章句子进行赏析的考点。
点评: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一般来说,要求学生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这就要求学生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三峡阅读及答案最新】相关文章:
《三峡》阅读答案11-08
三峡阅读答案03-29
三峡的阅读答案06-11
《三峡》的阅读答案02-18
三峡阅读及答案03-20
三峡阅读答案01-23
《三峡》阅读答案03-14
三峡阅读附答案10-18
三峡的阅读理解及答案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