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应台《蝉鸣》阅读答案

2022-11-22 阅读答案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题意和知识点,有助于个人提升。还在为找阅读答案而苦恼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龙应台《蝉鸣》阅读答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龙应台《蝉鸣》阅读答案1

  蝉鸣

  盛夏,整个北京城响着蝉鸣。穿短裤球鞋的妈妈骑着自行车穿梭大街小巷,到市场买菜、听北京人卷着舌头说话、和小贩吵架,看起来她在做这个那个事情,其实她心里的耳朵一直专注地做一件事:听蝉鸣。那样骄纵聒噪的蝉鸣,整个城像个上了发条的闹钟,响了就停不住。仅只为了这放肆的蝉鸣,妈妈就可以喜欢这个城市。

  妈妈一个人逛市场。买了个烙饼,边走边啃,发觉北京的茄子竟然是圆的,葱粗大得像蒜,番茄长得倒像苹果,黑糊糊的东西叫炒肝,天哪,竟然是早点;调羹不叫调羹,叫“勺”,理发师傅拿着剃刀坐在土路边的板凳上等着客人……

  她突然停住脚步。

  有一个细细的、幽幽然的声音,穿过嘈杂的市声向她蒙绕而来。

  不是蝉。是什么呢?她东张西望着。

  一个打着瞌睡的锁匠前,悬着一串串拳头大小的细竹笼,声音从那里放出来。妈妈凑近瞧瞧,嘿,是蟋蟀——

  蝈蝈!

  打瞌睡的人睁开眼睛说:蝈蝈,一块钱一个,喂它西瓜皮,能活两个月。

  妈妈踏上自行车回家,腰间皮带上系着两个小竹笼,晃来晃去的。

  刚从动物园回来的孩子正在说熊猫。“妈妈,”安安说,“有一只熊猫这样——”

  他把两只手托着自己下巴,做出娇懒的样子。

  “这是什么东西?”飞飞大叫起来。

  “安安,”妈妈解下竹笼,搁在桌上,“你说这是什么?”

  两兄弟把脸趴在桌面上,好奇地往笼里端详。

  “嗯——”安安皱着眉,“这不是螳螂!因为螳螂有很大的前脚,这不是蚱蜢,因为它比蚱蜢身体大,这也不是蝉,因为蝉有透明的翅膀……是蟋蟀吗妈妈?”

  “对,”妈妈微笑着,“北京人叫蝈蝈。”

  “叫哥哥?”飞飞歪着头问。

  黄昏出去散步,兄弟俩胸前脖子上都圈着条红丝线,丝线系着个小竹笼,竹笼跟着小兄弟的身体晃来晃去。

  入夜,小兄弟闭上眼睛,浓密而长的睫毛覆盖下来,使他们的脸庞甜蜜得像天使。蝈蝈开始叫,在安静的夜里,那叫声荡着一种电磁韵律。小兄弟沉沉地睡着,隔着的妈妈却听了一夜的叫哥哥。

  早餐后,兄弟俩又晃着竹笼出门。经过一片草坪,三两个小孩和大人用网子正捕捉什么。小兄弟停下脚步观看。

  “外国小孩好漂亮!”手里拿着网子的一个妈妈踱近来,“您是他们的阿姨吗?”

  在北京,“阿姨”就是保姆或者佣人的意思。妈妈笑着回答:“是啊,我是他们的保姆,也是佣人,还是他们的清洁妇、厨娘。”

  “来,送给你一只。”一个大一点的孩子对安安伸出手,手指间捏着一只硕大的蜻蜓。

  安安却不去接。这么肥大的蜻蜓他可没见过,他犹豫着。

  “我要我要——”飞飞叫着。

  “不行,”妈妈说,“你会把它弄死。”她小心地接过蜻蜓,像小时候那样熟稔地夹住翅膀。

  走了一段之后,妈妈说:“你们看够了吗?我们把蜻蜓放了好不好?”

  好!

  放了的蜻蜓跌在地上,大概翅膀麻痹了。挣扎了一会,它才飞走。孩子的眼睛跟随着它的高度转。“妈妈,”安安解下胸前的小竹笼,“我要把我的蝈蝈也放了。”

  他蹲在路边,撕开竹笼,把蝈蝈倒出来。蝈蝈“噗”一声摔进草丛,一动也不动。安安四肢着地,有点焦急地说:“走啊!走啊蝈蝈!回家呀!不要再给人抓到了!”_

  蝈蝈不知是听懂了,还是受到那熟悉的草味的刺激,它真抬起腿来开始迈动,有点艰难,但不一会儿就没入了草丛深处。

  安安如释重负地直起身来,转头对飞飞说:“底笛,把你的也放了吧?它好可怜!”

  “不要不要不要——”飞飞赶紧两手环抱竹笼,拼命似的大喊。

  1993年

  (节选自《孩子你慢慢来》)

  15.根据小说的故事情节,安安对蝈蝈等小昆虫态度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4分)

  好奇、喜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珍爱生命,如释重负

  16.赏析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4分)

  (1)那样骄纵聒噪的蝉鸣,整个城像个上了发条的闹钟,响了就停不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安安四肢着地,有点焦急地说:“走啊!走啊蝈蝈!回家呀!不要再给人抓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安安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龙应台以一位母亲的亲身经历写下《孩子你慢慢来》,她在书中写道:“谁能告诉我做女人和做个人之间怎么平衡?我爱极了做母亲,只要把孩子的头放在我胸口,就能使我觉得幸福。可是我也是个需要极大的内在空间的个人……女性主义者,如果你不曾体验过生养的喜悦和痛苦,你究竟能告诉我些什么呢?”请从文中找出两处龙应台觉得当母亲很幸福的语句,并说明理由。(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5.好奇而犹豫;珍爱而焦急。(每点2分)

  16.(1)运用比喻修辞手法,把到处能听到蝉鸣的北京比作上了发条的闹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蝉鸣的特点,(1分)也写出了妈妈对这放肆的蝉鸣的喜爱之情。(1分)

  (2)运用动作和语言描写,生动地写出了安安急切希望蝈蝈能够平安回家的情态,(1分)刻画出安安童真善良的形象特点。(1分)

  17.安安是一个有好奇心、爱思考的孩子,他会运用自己所知道的知识进行分析,正确判断妈妈带回来的蝈蝈;(2分)同时,他还是一个善良、珍爱生命的孩子,当听到妈妈说不要拿蜻蜓来玩,这样有可能弄死蜻蜓的时候,他就想到将自己喜爱的蝈蝈也放走,让蝈蝈回家。(2分)

  18.示例:“ 入夜,小兄弟闭上眼睛,浓密而长的睫毛覆盖下来,使他们的脸庞甜蜜得像天使。”看着睡在身旁的两个孩子,妈妈觉得他们就是她的天使,感觉很幸福; (2分)在北京,“阿姨”就是保姆或者佣人的意思。当妈妈听到别人问她是不是两个孩子的保姆时,妈妈笑着回答:“是啊,我是他们的保姆,也是佣人,还是他们的清洁妇、厨娘。”从妈妈的笑容和回答中,可以感受到妈妈为两个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是心甘情愿、无比幸福的。(3分)

  龙应台《蝉鸣》阅读答案2

  ①炎热的夏日午后,蝉振动着它那薄薄的羽翼,像是在弹奏一曲动人的乡村音乐,琴音从树林里发出,像长了翅膀一样,旋即传遍村庄里的每一个角落。古井边的林子里,也有蝉的鸣叫声,从村庄到庄稼地,到处都是蝉的声音,这悠长而渺远的声音,竟是发自微小的蝉,这着实让我吃惊,让我感动。

  ②多年来,我一直对我熟悉的'乡村的蝉鸣充满了敬意,它们就像我童年飘飞的梦影,在我记忆的数据库里一幕幕地回放,声音一浪高过一浪。那时候的乡村,天青水蓝,芳草如茵,看不见一丝的污染,蝉鸣就像漫山遍野生长的庄稼,永远充满生机。从初夏到深秋,我不知道,那些一天到晚都在聒噪的蝉声,究竟是在为成熟的季节喝彩还是在为丰收的美景奔走呼号?我惊讶那些蝉们的执着,坚韧。许多时候,乡村的蝉鸣总会让我想起热烈的夏天来,我喜欢乡村的蝉鸣就像喜欢儿时母亲给我做的千层底布鞋,那感觉带着泥土的韵味。我总觉得那撩人心扉的蝉鸣只有在我的乡村才可以肆意地放大,而城市的蝉鸣是微弱的,那声音甚至带着几分的虚假,虚假的蝉声怎么会引起我们心灵的共鸣呢?

  ③小时候,村庄里的蝉多得数不胜数,初夏时节,一场喜雨过后,我便会看到村庄的大树下爬满了幼蝉,它们从深深的地下钻了出来,那些刚从地下爬出的幼蝉,身体非常孱弱,它们慢慢地从地下爬到树上,把大树做为它们的依托,过了一段时间它们就会脱掉一次壳,进行它们生命的蜕变。说来蝉这一生也非常不容易,每一次的蜕变应该是艰难而痛苦的,为了增加生命的活力,它们一生中必须要蜕变几次,这是自然赋予它们的生命规律。我们古代三十六计之一的“金蝉脱壳”,大概说的是蝉也会用一种假象来迷惑人,殊不知,蝉是没有那么高的智商的,甚至没有一点自己的思想,它之所以脱去躯壳完全是生命过程中的一次痛苦蜕变,这本不足为奇,只是人们对它的认知还停留在一种表象上。

  ④我曾经在古诗里寻找过一些蝉鸣的影子,比如白居易的《早蝉》:“六月初七日,江头蝉始鸣。石楠深叶里,薄暮两三声。”六月初七日,时令应该是在初夏吧,初夏听到的蝉鸣也算是早蝉的声音了,所以,白居易把这首诗命名为“早蝉”不无道理。当然,古代将蝉鸣写进自己诗歌中的诗人远不止白居易,多情的诗人们早已把蝉鸣美化成一种高度,而今我循着它们思想的足迹,在亦步亦趋中打捞着我心中的蝉鸣,这多少有些东施效颦的嫌疑。

  ⑤一个夏日的午后,我走进一座寂寥的山林,偌大的一座空山,没有人语,山林静寂,树影婆娑,只有花香鸟语,溪水叮咚,像是在诉说着这个热情夏天的静态之美,而四面起伏的蝉鸣正在穿越山涧,声音带着些许的夸张,那拖着长音的嘶鸣在山谷久久回响,就像大山拟就的宣言,气壮山河,激越豪迈。我听着鸟声、蝉鸣,感受着自然的天籁之音,心中的红尘物欲正被这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意境所净化。

  ⑥而今,在乡村,蝉鸣日渐稀少,人们已很难看到蝉的踪影,许多村庄已成了废墟,那里再也听不到蝉在枝头歌唱,村庄的水塘干涸见底,没有了蛙鸣,过去村庄里茂盛的树木全被砍伐一空,废旧的村庄里也很少看到飞鸟,许多村民住进了钢筋和水泥建造的楼房里,他们远离了村庄和树木,远离了曾经生活过的多情的土地,过去曾经以蛙鼓蝉鸣引以为豪的乡村开始变得沉寂起来,加之化肥、农药的滥施滥用,乡村许多曾经美好的物种正在消逝,人们很难再听到那飘渺在村庄的蝉鸣了。

  ⑦一个失去了树木的村庄该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这是蝉的悲哀还是人的悲哀。

  11.请赏析 文章第一段关于蝉声描写的表达效果。(4分)

  答:

  12.结合文章内容,概括乡村蝉声的特点。(6分)

  答:

  13.文章第四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

  14.作者在文章最后说:“一个失去了树木的村庄该是什么样子?我不知道这是蝉的悲哀还是人的悲哀。”请联系全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8分)

  答:

  11.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通过景物描写,生动形象写出了夏日午后的蝉声像乡村音乐一样优美而动听,蝉声悠长渺远,(2分)表达了作者对乡村蝉声的喜爱之情。(1分)

  12.悠长而渺远(2分);充满生机,不虚假,撩人心扉;(2分);激越豪迈,能净化人的心泉。(2分)

  13.内容上,说明蝉鸣也是诗人的钟情之物,它在诗词中为诗人所美化;(3分)结构上,引出下文“我”对蝉声的寻觅和“打捞”。(3分) 仅答引出下文得1分。

  14.一个村庄失去了树,蝉没有了鸣唱的地方,这是蝉的悲哀,也是村庄的悲哀。(2分)作者为在乡村很难听到蝉鸣而伤感,更为人们滥砍乱伐,污染环境,让蝉等物种失去栖身之所而痛心,人类的行为最终会影响自己的生存,这又是人类的悲哀。(4分)这句话深化了文章的主旨,发人深省。(2分)

  龙应台《蝉鸣》阅读答案3

  蝉 鸣

  我家屋后有株高大粗壮的皂荚树,盛夏时,飞来许多蝉儿,躲进浓阴之中,发出阵阵鸣响。

  蝉鸣很有规律。第一声蝉鸣总由一只蝉开始,很像交响乐的前奏曲,幽远、清晰。紧接着大批的蝉儿一齐鸣叫,“叽-叽-”的声音汇成气势磅礴的交响曲,霎时间占据了整个世界,为夏天满目葱绿的环境配上充满激情的音乐,声画同步,真正的夏天在这里。三五分钟以后,蝉鸣由强到弱,最后完全终止,像乐队指挥落下指挥棒,世界沉寂了,阳光晃荡,热风徐徐,真正的夏天也在这里。经过几分钟休息,领头的蝉又一声高唱,千军万马又附和开来,如海潮,潮涨潮落,周而复始,从清晨一直要演唱到傍晚。

  清晨的蝉鸣孤单而悠长,和声少,形不成大潮。中午,骄阳如火,酷热难当,蝉鸣便显得急躁,庞大,有点刺耳。当人们热得大汗淋漓时,蝉鸣便显得有些疯狂了。只只蝉儿像对天呐喊、抗议,其声势好像要把夏天翻过来。经过无数次翻腾,傍晚的蝉鸣疲倦了,有气无力的,像一个小孩拉着大风箱,勉强几下便拉不动了。闷热难耐的夜晚,总有几只余勇未尽的蝉在叫,一阵阵低沉的鸣叫在深更半夜,像在演奏舒缓、忧伤的“小夜曲”。夜,更神秘了。

  阅读题

  1.给加“_"字注音。

  前奏曲( ) 勉强( )

  2.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低沉( ) 忧伤( ) 清晰( )

  3.用“——”画出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4.文中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按短文内容填空。

  文章写蝉鸣,把开始的蝉鸣比作________________;紧接着,________________;三五分钟后,蝉鸣由________到________,最后________。如此周而复始。文中第三段写蝉鸣,分作四个阶段:清晨的蝉鸣________,中午的蝉鸣________,傍晚的蝉鸣________,到了夜晚,________。

  参考答案

  1.zòu qiǎng

  2.高昂 快乐 模糊

  3.清晨的蝉鸣孤单而悠长,和声少,形不成大潮。

  4.蝉鸣很有规律

  5.交响乐的前奏曲

  大批的蝉儿一齐鸣叫,“叽-叽-”的声音汇成气势磅礴的交响曲

  强

  弱

  完全终止

  孤单悠长,和声少

  急躁,庞大,有点刺耳

  有气无力

  低沉的鸣叫

【龙应台《蝉鸣》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蝉鸣的阅读答案03-24

《蝉鸣》阅读答案09-16

《莫干山的蝉鸣》阅读答案04-01

《莫干山的蝉鸣》阅读答案10-10

《远去的蝉鸣》阅读答案11-10

龙应台《目送》阅读答案12-20

龙应台《目送》阅读答案04-01

散步龙应台阅读答案06-10

《目送》龙应台阅读答案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