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生命》的阅读试题及答案

2022-08-19 阅读答案

  生命阅读

  小编导语:这是一篇关于2015年高考语文《生命》的阅读答案,怒江不保。昆明危在旦夕。整个大后方已感触到战争的迫近。更多关于生命的阅读答案尽在巨人高考网。

  生 命

  曹德权

  血色黄昏,硝烟滚滚。

  日军56师团长驱直入,已彻底切断滇缅国际通道,进占怒江西岸,在惠通桥沿岸同中国军队接火,中日双方几十万部队摆开了决战架势。

  怒江不保。昆明危在旦夕。

  整个大后方已感触到战争的迫近。

  距惠通桥不到50公里的泥泞公路上,开来5辆重型卡车。第一辆车上,坐着一个穿着少校制服的大胡子。两小时前,他接到集团军总部的命令:不惜一切代价,将一及食品送上惠通桥南高地。这里,国军耿振华师已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一个师打到不到一个团的兵力了,全体官兵已有4天没进过一口食物,士兵们连枪都端不起来了,而他们接到的命令是必须再坚守24小时,不惜一兵一卒。

  惠通桥不保,怒江防线必毁于一旦,后果将不堪设想。

  卡车在公路上疯狂地弹跳着向前冲去。大胡子少校手提一挺轻机枪,两眼血红。作为带队长官,他明白迟到一个小时的后果是什么。

  不该发生的事发生了,第一辆卡车扎进炮弹坑里,熄火了。随后的4辆卡车也被迫停下来。前面的路面都布满炮弹坑。押车官兵全部下了车,奔跑着搬石头填炮弹坑,推车,累得气喘吁吁。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四野里聚集来不少饿得皮包骨头的饥民,怯生生地围着卡车转,也不知是谁喊了一声:车里有白馍!顿时,四野里的饥民打了强心针般振奋起来,呼啦啦冲上去钻进车厢,抢吃起馒头来!

  大胡子少校手提轻机枪冲到被抢的车前,嘴角抽搐着,两眼滴血,一咬牙将枪端起来对准饥民,只听一片哗啦啦的枪栓声,全体押车官兵持枪围住了饥民。就在这时,大胡子少校的双眼直直盯着车尾,然后痛苦地闭上了双眼。在车尾,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女孩,饿得双眼深陷,浑身瘦骨骇人地撑着肉皮,一双脏兮兮的手抓住馒头,嘴里还咬着一只馒头,遮住了半张瘦脸,双眼惊骇而哀怜地望着大胡子少校。大胡子少校浑身战栗着,两幅画面在眼前交替晃过:一边,是饿着肚子同鬼子拼命的国军兄弟;一边,是手无寸铁饿得只剩一口气的小女孩!他丢下机枪,面对饥民跪了下去,一拳砸在头上:“乡亲们哪,前面守怒江的弟兄们已经4天没有吃饭了,他们空着肚子在和鬼子拼刺刀啊!你们……”

  四野霎时一片寂静:所有人如石雕一般。

  小女孩怯生生地挪到大胡子少校面前,将手里的馒头递到大胡子少校手上,然后取下嘴里的馒头也递上去:“叔叔,我不知道这些馍馍是送到前线去的,这个馍馍我咬了一口,请他们别嫌弃,请他们吃饱了多杀鬼子……好吗?”

  大胡子一下抱起小女孩,只一个劲点头。他将脸贴着小女孩的脸:“你叫什么名字?”小女孩有气无力地答道:“我叫尤小翠。”大胡子颤声说道:“好妹妹,等我们打败了鬼子,我一定要让你吃上白馍。一定让你吃饱好吗?”小女孩吃力地点点头,脸上露出稚气的笑。所有的饥民们此时都将拿在手里的馒头默默地送回了车上。然后用最后一点力气抱起一块块填弹坑的石头……。

  车队终于怒吼着向怒江方向冲去……。

  一周后,大胡子少校和耿振华师长来到陷车的地方,大胡子少校手里提着一小袋馒头,耿师长手里也有一个馒头,一个发黄的有一个缺口的白馍。他们找一个叫尤小翠的小女孩。一个老大娘将他们引到一座新的小坟包面前,老大娘说:“她家7口人,她是最后一个死去的,她在3天前饿死了!”大胡子少校和耿师长咚地跪在新坟前。 凄厉的枪声伴着一声嚎叫:“小翠妹,所有的中国军人会为你报仇!——小日本,中国人是不会死绝的!”

  34年后,一位国军起义将军临终前拿出一个有缺口且发黄的馒头。说:“把这馒头的故事……讲给……小青年们……听。”

  (选自《微型小说三百篇》)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田野里聚来不少饿得皮包骨的饥民”,说他们“皮包骨”是为下面他们抢馒头做铺垫,因为饿所以才抢,这是很正常的。

  B.大胡子少校见到百姓抢馒头,“嘴里抽搐着,双眼滴血,一咬牙将机关枪用手端起来对准饥民”,这里运用了肖像、动作、心理描写。

  C.大胡子少校“丢下机枪,面对饥民跪了下去,一拳砸在头上”这些举动表明了他认为自己无能,让百姓挨饿,从而深感愧疚。

  D.当大胡子少校对小女孩说会让她吃饱时,小女孩吃力地点点头,露出稚气的笑。说明小女孩还小,并不知道大胡子是在骗她。

  E.当大胡子少校与耿师长拿着那个缺口的馒头来找小翠时,我们可以推想,大胡子少校肯定跟前线战士们讲过这个故事。

  (2)文章前四段的叙述和描写有什么作用?(6分)

  (3)文章结尾:“34年后,一位国军起义将军临终前拿出一个有缺口且发黄的馒头。说:“把这馒头的故事……讲给……小青年们……听。”这个结尾有什么深意?(6分)

  (4)文章标题是“生命”,但有人认为以“小翠”做文章标题更合适。请就此问题进行探究。(8分)

  生命阅读答案语文

  生命的力量

  刘庆邦

  作为作家,我觉得作家本人应该有一种生命的力量。

  这种力量体现在作家的人格方面,即作家应该有善良的天性,高贵的心灵,高尚的道德,悲悯的情怀和坚强的意志。当然,说一个作家有没有生命力量,当然不是指他个人的体力,而是指其智力、感悟能力和思想水平。此外,一个人只有对世界有他独特的看法,独立思想的习惯,其生命才可能是有力量的。相反,如果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世界观,那就没有力量。

  我们中国的作家,我首推鲁迅。鲁迅个子不高,瘦小,但我们不得不承认鲁迅是非常有力量的。他可称为思想的巨人。他对现实的看法,他的杂文,都体现出他伟大的、不可战胜的力量。我们无论何时看鲁迅都是高山仰止,就是因为其思想的高度与深度。

  ④ 那么,当代作家中还有谁称得上“生命有力量”?我觉得应该推史铁生,他曾是我的同事,我们同岁。我们交往比较多,我称他铁生兄,我对他一直怀有敬意。他去世后,我们给他开作品研讨会。大家是完全发自内心的一种需要与表达,来追思史铁生。史铁生坐在轮椅上,生活不能自理。可是从精神上,他比我们每个人都高大。我们的身体没有毛病,铁生受限制,哪里也不能去。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正是铁生向内挖掘,他的许多思想都上升到生命哲学的高度,因此他的艺术光辉越来越灿烂。因此,作家要使自己的生命变得有力量,就得向鲁迅学习,也应该向史铁生学习。

  ⑤当然,这种力量和分量肯定不是先天就有的,一个作家如果没有阅历,没有经历,其生命肯定是没有分量的。沈从文说,司马迁之所以写出《史记》,在于他对生命的忧患不是仅靠积学成就的。学问大,可能成为一个学富五车的学者,不一定能成为一个作家。司马迁被处以宫刑——我们说士可杀不可辱,宫刑显然就是一个很大的侮辱。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他发愤图强,通过《史记》为生命赢得了尊严。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很大因素取决于其不同寻常的生命分量。

  ⑥当代作家也一样,比如莫言,也是经过很多苦难,才写出优秀的作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因此,凡是写出好作品的人,其生命的分量都是很重的,其生命的力量都是很强的。

  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

  2.根据文章内容,请概括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生命力量的作家?(3分)

  3.第⑤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4分)

  4.请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5分)

  (1)但我们不得不承认,正是铁生向内挖掘,他的许多思想都上升到生命哲学的高度,因此他的艺术光辉越来越灿烂。(2分)

  (2)学问大,可能成为一个学富五车的学者,不一定能成为一个作家。(3分)

  5.请你简述本文的论证过程。(5分)

  参考答案

  1.作家应有一种生命的力量。

  2.有高尚的人格。有智力,感悟能力和思想水平。有对世界的独特看法及独特的思考习惯。

  3.举例论证,举出司马迁受宫刑而完成史记的实例,具体有力的论证了没有经历,其生命肯定是没有分量的这一观点,增强了说服力。

  4.(1),双重否定,强调了正是铁生…(2),表不确定,未必之意。体现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

  5.先提出中心论点…,再阐述怎样才有生命力量。接着举出鲁迅,史铁生,司马迁的事例来阐述。最后总结全文,强调文章最后一句话。

  生命阅读答案语文

  ·温州第一次适应性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个诗人的生命

  [加拿大]迈克·弗洛里安

  建筑物的大片的墙皮已经脱落,露出红砖和白色的墙体。窗户上连玻璃也没有。三月的雨一直下着,地面上积了一个个小水坑。很久以前战斗刚打响时村民们就离开了这个名叫罗斯多夫的小村庄。村子里有二十所小房子、一座东正教教室、一口井和几条泥泞的小道。一百公里之内几乎看不到人。

  有两个俘虏坐在泥地里,低头盯着自己的膝盖。因为他们的其中一只手被一根粗的绳子和旁边站着的伙伴的手紧紧地绑在了一起,所以不得不举着它。

  一百米开外处,一个黑衣女人站在一辆马车后面默默地看着他们。那匹没有上套的马背风立着,长长的马尾被风吹得飘了起来。女人把马拴在村中央的一口老井的手柄上,朝这群俘虏走来。

  获胜的一方的十个士兵和他们的队长全身也都被雨淋透了,制服上沾着泥水和血渍。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佩带一,有些人端的是左一,还有几个人的身边放着步枪。队长的左肩上缝着一块黄色肩章。右肩上的衣服被撕破了,露出了光光的皮肤和血淋淋的伤口。这个孤单的黑衣女人朝他走来。

  队长几天前就注意到她了,她牵着马车,远远地站着。

  “同志,”女人走到队长身边用俄语喊道。队长吃惊地看着她,发现她并不漂亮。她上身穿着黑罩衫,脚上是一双平底宽靴子。一只靴子的前头被磨破了,露出了乌黑的指甲和弯曲的脚趾头。她的两只手共用一只手套,抵御着冰冷的雨水的袭击。她的头上顶着一块破布,眼睛和她的靴子一样黑,四周有深深的黑眼圈。

  “就是那个人,”她指着其中一个俘虏说,“他不属于他们的队伍,我要把他带回家。我已经把马牵来了。他不会给你们惹麻烦的。”

  队长低头看看她的靴子,转过身对他的士兵们说:“准备列队。”

  “他和他们不是一类人,”她又重复了一遍,“他和其他人不一样,他是俄国人,和我一样,是我的丈夫。”

  队长没有搭理这个女人,而是背对着她,对他手下的士兵说:“站好队,每个人瞄准一个人头。”

  “我已经跟踪你们五天了,他真的不是和他们一伙的,他是一个诗人。”她用俄语说。

  队长仍然没有转过身来,他的士兵们排成了一行。

  这个阵势把女人吓坏了。她看着她的丈夫,那一排被绳子连在一起的人中的倒数第二个。他站在那里,是唯一一个没有倚着墙的人。他的两只手臂被旁边的或坐或躺的人直直地朝下扯着。有些俘虏在抽泣,有些在祈祷,还有几个也像她丈夫一样沉默地站着。

  她用一种被克制的急促的腔调说着克罗地亚语、匈牙利语、奥地利语、斯洛伐克语等等,甚至尝试了俄语和捷克语。当她用斯洛伐克语说“他和他们不是一伙的”时,似乎看到队长动了一下,因此她就继续用那种语言说:“那个人两边的队伍都帮。他没有枪,只是给两边的伤员们提供药品和酒。他是一个和平主义者,只是正当他在那边的队伍里时被你们的人抓到了,是运气不好。同志,他不是你们的敌人。”

  队长仍然背对着她坐着。女人不敢接近他或碰他。她继续说:“他救了很多你们的人,也救了很多你们的敌人。他就像一个傻瓜一样带着酒不顾一切地穿越前线去救那些伤员。当他的马被一颗地雷炸死之后,他就跑着去那儿。”

  “我跟着他翻过一座座高山。他想阻止杀戮和死亡,这个傻瓜。他是一个诗人,而不是一个士兵。看,这里有他写的诗。”她轻轻地挪到队长跟前,把一摞写满字的纸放在他身边的泥地上,纸上有不知是被雨水还是被泪水冲出的一道道水渍。

  队长站起来走开了,那些写满诗行的纸被他的靴子踩进了泥地里。他走向那个人——女人的诗人,她的爱人、丈夫、傻瓜,她的生命。他从枪套里拔出左一,命令他的士兵们站在每个俘虏的身后照着他的样子做。

  当他发布枪决令的时候,黑衣女人目击了这一幕情景。但是她的眼里只有队长、队长手里的枪以及她的丈夫。当蓝色的硝烟在一片血淋淋的尸体上方飘浮的时候,她的男人……

  (选自《译林》2012年第6期,有删改)

  6.概括小说首段环境的特点并指出其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简析“女人”的语言在小说中的作用。(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分析作者把俘虏的身份安排为“诗人”的深意。(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语境,用一句话在文末省略号处补写出小说结局,并说明补写理由。(6分)

  补写小说结局:她的男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写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环境特点:破败、阴冷、荒凉。作用:为全文营造悲凉、压抑的氛围,突出战争的巨大破坏性。

  7.①丰富小说内容。正是女人的叙述,让读者了解了诗人及女人的故事。②塑造女人形象。女人的语言表现了她当时恐惧、焦急的心情,展现其勇敢、执着的一面。如答出以下内容,也算正确:③影响故事结局,改变诗人被枪毙的命运。(这样答的学生可能会认为作品结局“光明”;如果学生认为诗人是会被枪毙,那么女人的话对故事结局就没有“作用”)。④从侧面衬托队长冷酷(或“外冷内热”)形象。

  8.用名词罗列的方式,从不同角度解释女人心目中的男人;说明他在她心目中是有才华、爱好和平、天真的人,他对她极为重要。

  9.“诗人”才会有文中这么“傻”“天真”的行为,符合作者情节安排的需要;“诗人”代表着理想、才华等,能和战争、死亡等形成鲜明对比,更能突出战争毁灭一切美好的残酷、罪恶。

  10.“倒下去死了”。因为从上文情节看,队长对女人的话根本就无动于衷,比如“那些写满诗行的纸被他的靴子踩进了泥地里”等描写。无论怎样的哀求,在战争中都是苍白无力;无论怎样的美好,在战争中都可以“一枪击毙”,这样的结局更能突出战争反人道、反人性的一面,给读者以心灵的震撼。

  或者:“却没有被枪毙”。因为从上文情节看,队长虽然一言不发,但很可能已被女人的话打动,从“几天前就注意到他”“吃惊地”“动了一下”等处都可以看出。小说这样处理,能给作品增添亮色,给读者留下希望,说明战争虽然罪恶,但爱情的力量依然伟大,人性的光辉没有泯灭。

  生命阅读答案语文

  《经营生命》阅读答案 小编整理了关于《经营生命》阅读答案以供各位同学参考和学习,希望对于大家的阅读水平和阅读练习有所帮助和裨益,关于《经营生命》阅读答案我们一起来分享吧,祝大家学习进步!

  我第一次感悟生命,那是十年前的一个冬天。

  许多人,从那间屋里接出了妈妈,我拉开车门,连忙用我的羽绒大衣和羊绒围巾把车座及靠背铺得温暖舒服。我叫了一声 妈 那声音在风中抖动一下,旋即撕扯断了,只见两位工人师傅戴着手套机械而利索地把妈妈推进了汽车后备箱里。在寒风中我茫然了,一个面对的真实的残酷令我僵硬,尽管我来时原本是知道的。

  人的生命竟如此难以把握,昨天晚上妈妈还对我说, 待我出院要买一盆大朵的黄菊花 。只过了一夜,妈妈就走了,走得急切仓促,生命原本那样没有耐性,匆匆滑落像一颗飘落红尘的尘埃。我木然地坐在汽车里,妈妈在汽车后备箱里颠簸,我的心骤然荒凉而麻木,像是历经沧桑的老人。

  窗外的世界依然精彩,依然喧哗,依然热闹,天还蓝,太阳还灿烂,它们对一个突然离去的人完全无动于衷,街上的人流五颜六色,他们大步流星地向前奔着,他们在奔钱、奔名。奔利、奔一切可以抓到手的好东西。车流在鸣叫中涌动,无论是奔驰、宝马、桑塔纳、夏利还是 小面 ,它们急赤白脸地向前冲着,像是争先恐后地抢一张巨额一。这时,我对众生突然产生一种莫名的悲悯,悟得原来大家在同一人生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人是达官显贵,有人是平民百姓,彼此的不同仅在于角色的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那就是可怜可叹的演员,在生命的过程中充满了同样的焦虑、痛苦与渴求。人们手里抓着、肩上扛着、头上顶着、腰上拽着各种装满财富的布袋,他们上气不接下气地往前奔着,沉重而辛苦却一刻也不肯放松。更令人惊异的是大家奔向的目标是共同的也是惟一的,终点一到所有的装满金银财宝的布袋都统统地掉下了。

  人们不同的主要是不同的人生阶段,各自不同的感受。年轻人由于人生的终点于他们遥远而飘渺,他们以为拥有的是生命的永恒。中年人辛苦奔劳、野心冲动,生活把他们历练得粗砺而务实。老年人因已看到了不远的地方就是归宿,他们或悲哀或恐惧或无奈,当然也有人能超越红尘而归于平淡自然。

  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捧在手里的水,从我们拥有生命那一刻起,我们的十指无论怎样拼命地靠拢,怎样小心翼翼,水还是一点一滴地渗漏,这是挡不住的丧失。

  生命又是一笔上帝给每个人放在银行里的储蓄。究竟它有多少?没有人在生前知道,但有一点是真实的,我们都在一天天地消费它,直到有一天生命出现了赤字。生命是不确定的,我们惟有分分秒秒地把握,把每一个日子都当成一个快乐而充实的节日。

  人生有不同的地段,青春正如王府井大街这块黄金地段,不仅要开拓,同时也要学会节俭含蓄。青春是经不起挥霍的,它不仅太少太贵而且又薄又脆。青春是回眸醉心的一瞬。

  中年的发展基础是稳定,中年的大禁在于夸张生命,中年的市场时而会出现假冒青春的品牌,这不仅滑稽而且悲哀。分手荒苁侵心辍V心甑奈笄潜冉希擞肴酥涫敲挥锌杀刃缘模匾氖墙ㄉ枘谛牡淖孕拍赜氚蚕辍V心甑拿髦窃谟诟勺约合敫傻模勺约耗芨傻模灰傻煤茫墒裁炊己谩?/p>

  人生最难耐的是老年,一个女人从姑娘到媳妇到老太太,这意味着一个女人的路已走到尽头。男人也是如此。不过一个女人的老年比男人的老年要好过得多,当女人退回到家庭的王国她会依然自信与快乐。而男人往往无所适从,因为他们太看重社会舞台。这时一种可怕的心理补偿及返老还童的心态油然产生,如果这种心态过于强烈,就不仅荒唐而且有损健康, 冬行春令实属不祥 ,优雅庄严的老化是老年自爱的选择。

  老年人你们手捧的水及银行里的储蓄都所剩不多,你要节俭生命开支,要小心翼翼关照自己的身体,要尽力收敛你的阳光,让它尽量温暖自己,惟恐不及,能够健康、自理、自得其乐的老人是幸福的。

  老年人最富裕的就是时间,让日子悠悠地过吧,慢慢地会澄清出一种醇香,岁月筛下的是生命的真情,这时,展现在你眼前的是生命的全景图,清新明朗。所有的秘密都已揭开,所有的乌云密布的日子都已云淡风清。

  • 相关推荐

【最新《生命》的阅读试题及答案】相关文章:

《生命 生命》阅读试题及答案09-24

《生命的高度》阅读附答案试题01-06

从容品尝生命的滋味的阅读答案及试题10-02

生命的品格阅读答案最新 生命的品格阅读理解12-10

阅读试题及答案09-24

阅读试题及答案06-16

不需要注释的生命阅读试题及答案06-19

中考试题《生命的囚笼》阅读答案05-18

现代文阅读试题生命赋(附答案)09-24

阅读试题《爱莲说》及答案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