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有效地培养小学生数感

发布时间:2017-10-11编辑:互联网教学文摘

 所谓的数感,它是一种主动地、自觉地或自动化地理解和运用数的态度与意识,从数学教育心理学角度来看。具体表现为:善于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学关系建立起联系;善于从现实情境中提出问题,从复杂的情境中提出问题,找出数学模型。它是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加强数感的培养,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呢?我认为:应该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实践经验和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进行数学教学,从而促进学生数感的建立和数学素养的提升,具体做法如下:

一、在生活体验中培养学生数感,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有位教育家指出:数学知识不是一人简单的结果,而是一个过程,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去教学数学知识,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能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学习中去,要在体验中培养数感。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例如,我在教学“克、千克的认识”时,我就让学生寻找并掂量1克与1千克的物体,寻找哪些物体分别用“克、千克”作单位,像新版的一角的硬币约重1克,4粒黄豆约重1克,两袋奶粉重1千克,一袋糖重约1千克。像黄金,药品等细小物体用克作单位,体重、水果等用千克作单位,这样学生在生活体验中理解了克、千克的概念。

又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动手平均分3块饼,并让学生边动手边思考:你们有几种方法?平均分成几份?一份占整体的几分之一?学生在动手实验中充分体验,逐步认识到平均分不仅可以是一个物体,还可以是几个物体。这样学生对单位“1”就有很清楚的理解,很容易地、顺理成章地联系实际,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分数的意义,对分数也有了初步的理解。学生对分数的意义是否真正的理解,还表现在学生是否能用多种方法表示分数,所以,我又启发大家想一想生活中哪些事物能用分数表示?举出生活中的分数,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在身边、在生活中找到各种各样的分数,学生在根据不同事物说出不同的分数时,不仅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实际意义,而且也了解分数产生与发展的过程。当学生能够主动地或自动化的在生活中找到分数、运用分数时,说明学生切实把分数同生活联系起来,真正理解了分数的意义。在培养了学生数感的同时也提升了数学素养。

二、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数感。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不仅是理解数的需要,同时也会加深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使学生有了大一些,小一些,大的多,小的多等数概念的理解,使数感得到培养,数学素养也得到提升。

 例如:在进行数大小比较的教学时,我出示43 、 98 、49 、7这些数时,请学生比较大小,学生很快能用“ > ”或“ <”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于是我引导学生:98与7比较,你觉得他们之间的关系又怎样?学生很快就会用“大得多与小得多“等语言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大小。我又引导:49与43两个数比,怎么样?和三个数比,又怎样呢?学生明白了49>43.

49<98.同样的方法也可以用在分数意义的教学上,教学时,请学生说出分数,我把一块饼平均分成2份。每份占这块饼的几分之一?把一盒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占这盒饼的的几分之几?为何都可以用二分之一表示?请你比较一下,这两个二分之一表示的大小一样么?为什么?学生通过深入理解发现,1/2这个数,它们所占的单位“1”不同,大小也不同。只有在具体的情景中,学生才能知道数的大小的相对性,从而加深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又如:在进行数目估算的教学时,我请学生试着估算一下一把大米有多少粒?10000粒大米能堆多高?一页书刊有多少字?2000张纸有多厚?全校有多少名男生?学生在估算时很少有人会凭空估计,大多数学生都自觉地把估算的数平均分成若干份,数出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在看看大数相当于一份的多少倍,用这种方法估算这些大数。当学生把一份的量与大数进行比较时,观察并感受大数相当于小数的几倍,体会了大数的多少,也了解了大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学生要这样估算训练中,估算能力逐渐提高,能够见到生活中的事物,很快和数建立起联系,体会了数的大小,多少的实际意义,学生对数的感知能力也会逐步提高。

因此,在学生对数的初步的体验时,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加深对数的理解,体会数的大小,多少不同能够以小数感知大数,以及辩证地看待一个数,从而使学生数感得到培养,数学素养得到提升。

三、在表达与交流中培养学生数感,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同学之间相互启发、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信息,使学生在交流对数的感知时,拓展思维,丰富自己对数的认识,体会数学的价值从而能促进数感的形成。

例如:在讲“升与毫升”时,我出示练习图:装有1000毫升与400毫升的2个量筒,要求学生看图后说说把两个量筒的水合到一起是多少?学生看图后想出很多种方法,有的说1升400毫升,有的说1.4升。有的说1400毫升。学生用多种方法表示同一个数量,通过

判断这些方法都正确的。说明同样表示一副图中水的体积可以用整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和分数表示。这样学生就把分数小数和整数之间建立了联系,知道了能从多方面了解一个数,丰富了对数的认识。学会倾听,从别人对某种的数量的描述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也是一种交流。如我在教学“千米的认识”时,让学生回家量一量1千米有多长?在课堂交流的时候,学生展示了多种多样“量”的策略,以及各具特色的算的方法,有的直接量,有的先量出100米有多长?10个100米就是1千米;有的在公路旁看里程碑,两个之间就是1千米;有的量出自己1步跨多长,再通过步测估计1千米有多长;有的说学校跑道一圈400米,2圈半就是1千米。在交流中,大家将自己的想法与别人交流。也体会别人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从不同的角度感知了一定的长度,在表达交流中,也培养了数感,提升了数学素养。

四、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数感,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数感说到底是一种心智技能,如果说动作技能主要靠肌肉运动,表现于外部行动,那么心智技能主要是意识活动,它存在于人的头脑中,有良好的数感的人在需要数感发挥作用的时候,它就会自然出现,仿佛不需要有人有意识的探索一般,要达到这境界需要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

因此,培养学生的数感还要让学生更多的接触和理解现实的问题。有意识地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建立起联系,要使学生会从现实的情境中提出问题,从一个复杂的情境中提出问题,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并对运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这就需要具备一定的数感,同时也使已具备的数感得到了强化。例如:在教学我们去春游的实际问题活动中,我问:我们要郊游会遇上哪些问题呢?或者你能用数学知识解决什么问题?同学们纷纷想出很多问题,如寻找合适的旅行社,租帐篷问题,购票的问题,安排旅程的问题。学生从多角度考虑。设计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对自己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作出解释。学生解决问题时,运用了自己原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细致周到地考虑到每个方面,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完善自己对原有的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并不断建构起来,培养数感。所以说,人们只有将知识运用于解决现实生活实际问题,才能真正的理解它,才能使数学知识真正有用武之地。这样,学生能够用自己对数的理解去认识与解决社会生活,反之,学生对社会生活的认识与了解又会强化数感的形成

总之,学生数感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实际出发,结合具体地教学内容,创设有助于培养学生感受的情境,让学生在操作、观察、交流、反思等活动中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以促进学生数感的建立与数学素养的提升,使“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个数学教育理念落到实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