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和正方体 教案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6-9-14编辑:互联网数学教案

      数学       课程教案

年级:  六     主备者:   蒋天锋    备课时间:2010-9-19

周次 4 课次(本周第几课时) 3

授课课题 整理与复习(1)

教学基本

内容

P33

教学

目的

和要

求 1、组织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梳理本单元的主要知识点,进一步完善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知结构。

2、通过练习巩固本单元所学的最基础的知识,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3、引导学生学会有条理的反思和罗列知识内容,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及难点 梳理和巩固本单元所学的最基础的知识。

有条理的罗列知识和与他人交流自己的学习体验。

教学方法

及手段 讨论、梳理、练习

学法指导 通过四个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回顾与整理”,自主完善有关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知结构,然后在基本练习中发现问题,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努力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进步。

集体备课 个性化修改

预习 布置学生预习书P33问题:

1.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哪些特征?有什么联系?

2.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分别是什么?常用的体积(或容积)单位有哪些?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3.怎样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解决有关表面积的实际问题要注意什么?

4.你是怎样发现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与它有什么联系?

一、整理完善。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选择最优小组汇报:学了哪些知识?经过怎样过程?解决怎样问题? 

相机归纳展示知识图表。(略)

二、反馈练习。

1.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

(1)出示书P33T1.

问:上面各个形体是正方体还是长方体?你是怎样判断的?

教学环节设计 (2)问:长方体有些什么特征呢?教师直观演示:出示一个长方体,上下面(红色)、前后面(蓝色)、左右面(黄色),并使画面上下、前后、左右移动,接着微机显示12条棱、8个顶点,使学生观察长方体的特征。

    (3)把这个长方体怎样变化可以得到正方体?教师演示正方体特征。

(4)问: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相同与不同? 

    2. 长、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1)问:长方体和正方体直观图最多可以擦去几条棱而不影响形体大小的确定?长方体、正方体的大小是由什么决定的?

(2)(书P33T1)先估计哪个形体的体积最大?再分别计算它们的体积和表面积。怎样表示长方体、正方体的大小?

    3.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单位。

    (1) 书P33T2。学生说出图意,观察放入左、右两边的量杯里有多少毫升水?思考这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2)书 P33T3先说出要转化单位之间的进率,再确定转化方法。

三、针对练习。

教学

环节

设计

1.判断。(对打"√",错打"×")

(1)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叫做长方体的长、宽、高。( )

(2)正方体的六个面都必须是正方形。( )

(3)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是6厘米,它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

    2.选择正确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做一个长方体的铁皮桶,要用多少铁皮,是求这个长方体的( ),能装多少水是求( )

A.体积 B.底面积 C.容积 D.表面积

(2)做一个棱长是4分米的鱼缸,需要( )平方分米玻璃。

A.4×4×4 B.4×4×6 C.4×4×5

(3)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它的体积扩大( )倍。

A.2 B.4 C.8 D.9

(4)一块长方体木板,长2米,宽5分米,厚8厘米,它的体积是( )立方分米

A.2×5×8 B.20×5×0.8 C.(2O×5+5×8+20×8)×2

四、评价总结。

作业

板书

设计

1.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哪些特征?有什么联系?

2.体积和容积的意义分别是什么?常用的体积(或容积)单位有哪些?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

3.怎样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解决有关表面积的实际问题要注意什么?

4.你是怎样发现长方体体积公式的?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与它有什么联系?

执行

情况

与课

后小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