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五(下)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6-8-20编辑:互联网数学教案

 

 

万州区鸡公岭小学   郭峰

教学内容

最简分数的意义和约分的意义。(教材第4页例3、教材第85页例4及教材第85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概念。

2、 掌握约分的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约分。

教学重点

掌握约分的方法 。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并能够准确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互质数。

教具准备

投影设备等。

教学过程

一、 基础练习

1、 口答下列各题。

(1) 说一说2、3、5的倍数的特征。

(2) 说出下面每组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数。

18和24     12和30      9和72     11和7

2、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明理由。

                     

              

二、 探索新知

1、 最简分数。

(1) 投影呈现情境图。

师:小红说小明游了全程的几分之几?小青说小明游了全程的几分之几?你能猜到吗?

生1:小红说小明游了全程的 ;

生2:小青说小明游了全程的 。

(2) 提出问题。

师: 和 是一回事儿吗?为什么?

(3) 分析,讨论。

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所以,他们不难发现 和 是一回事。

让学生说出理由,教师板书分析过程。

 = = ;

师: 和 的分数大小是相等的,但是,它们的分子、分母之间的数字有什么不同?

生: 的分子、分母含有公因数含有1、5、25等,而 的分子、分母公因数只有1。

(4) 揭示最简分数的概念。

(5) 师:像 这样,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这样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不是最简分数。

板书: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6) 即时练习。

完成教材第84页的“做一做”。

① 第1题,让学生判断哪些分数是最简分数,并说明理由。自己说几个最简分数,看看对不对。

② 第2题,学生自己连一连,并和同学交流。提问说一说思维的过程。

2、 约分。

(1) 出示教材第85页例4。

把 化成最简分数?

师: 是不是最简分数?什么叫最简分数?

(2) 学生化简。

由学生独立思考,想一想可以如何化简,教师巡视课堂,注意提醒学生化简的最后结果要最简分数。

(3) 情况反馈。

① 提问学生说说化简的方法。

生:可以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去除分子、分母。

师:那太好了,我用公因数1去除。 

这时,学生会一致反应,不对,1要除外,应该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数(1除外)去除。

② 说一说,怎么除。

方法一:         。

方法二: 。

如果学生没有出现第二种方法,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说“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用什么样的公因数,能一次除尽?”

(4) 揭示约分的概念。

师:像这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的,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让学生指出这一句话中的两个重要词语。

①“和它相等的”,即与原分数相等;

②“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数字要变小。

(5) 约分的方法 。

(6) 通过教师的示范、讲解,使学生掌握约分的方法。

(7) 师:约分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去除。也可以这样写:

 

         

教师示范后,让学生也尝试约一约。

在学生练习中,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约分后的数位是否对齐,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同时,要引导学生用最大公因数“6”去除分子、分母,然后板书约分结果。

(7) 即时练习。

完成课文第85页“做一做”。

练习要求:

① 先判断是否为最简分数,并说明原因;

② 把不是最简分数的化成最简分数;

③ 检查最后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

三、 巩固练习。

课内作业。

完成教材86而练习十六第1-4题。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