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千米和吨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

发布时间:2016-8-24编辑:互联网数学教案

 

千米的认识

上课时间:4月13日, 累计课时:30。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P44~46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

操作活动中建立l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l千米=1000米。能进

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

米的应用价值。

    2.在课前课后的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

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

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互动对话--生成“千米”的概念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用你喜欢的

方式表示1厘米、1米。

    2.填空:给下面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橡皮长4(    );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

    安镇到无锡的公路大约长14(    )。

我们安镇到无锡的公路长度,为什么要用千米做单位? 

 3.讲述;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介绍千米的符号。(板书:千米km)学习千米的读法。    ,

 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二、实践体验--建构“1千米”的概念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猜测: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较广泛,那么1千米究竟有多长呢?猜猜看!    

    (2) 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教师举例。 

    (3)提问:你知道,1千米里面有几个100米吗?

    (4)小结:1千米=1000米。

2、回忆课前活动--进一步体验“1千米”的概念。

(1) 算一算:课前已经量出我们学校的跑道一圈有多长,几圈是1千米?明确250米一圈的跑道,4圈是1千米。

    (2)估一估:课前已经请大家去操场走了走,一圈大约走了多少步,大约用了多少分钟?你能估计出大约走多少步是1千米吗?

走1千米大约要用多少分钟呢?

 (3)说一说:你感觉1千米长吗?

 (4)找一找:从学校到附近什么地方大约是l千米?你还能在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

三、生活应用--活化“千米”的知识    

  1.进一步认识“1千米”。

(1) 做“想想做做”第1题。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引导学生说出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求什么。

 

  2.进一步理解“1千米=1000米”。

  做“想想做做”第3题。

 

  组织交流。

  3、进一步明确各种长度单位。

  做“想想做做”的第4题 。

  4.综合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1)做“想想做做”第5题。

    

    

(2)做“想想做做”第6题。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又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和以前学习的哪些知识有关?学了有什么用?

学习过程:

(学生用手势、米尺或身边物体的长度表示1厘米、1米)

学生讨论,全班交流。

学生举例回答。

学生猜想。

学生体验1千米到底有多长。

学生自由交流。

让学生独立描出1千米的长度。

  交流从哪里到哪里是1千米,请其余学生参与评价。

独立练习,组织交流。强调米与千米的换算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

说一说是怎样思考的。

学生讨论用什么长度单位比较合适。

让学生直接比较河流的长短。

    说一说每一条河流大约有几千米。

第l小题让学生直接算一算,第2、3小题组织学生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交流想法。

认  识  吨

上课时间:4月14日, 累计课时:3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7~49页。

   

教学目标:

    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像

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

物体质量的能力。

    2.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吨与千克的简单换算。

    3.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

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挂图出示水果贸易市场中有一箱箱、一筐筐的水果,然后从一筐中挑出一个苹果,请同学们说出这个苹果重200(    ),一箱苹果重15(    )。

    2.接着有一辆装满苹果的大卡车开进水果贸易市场,请学生估计这一车的苹果重3(    )。

    3揭示课题:吨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参与实践,充分体验

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

    ①算一算4个学生的体重大约是多少千克。(100千克)

    ②再推算一下,40个这样的同学大约重多少千克?

    ③40个同学站起来排成8人一队,前后看看,再想一想1000千克有多重。

(1)讲述:为了简便计量1000千克,我们把1000千克规定为1吨。

(板书:1吨=1000千克)

吨也可以用英文字母“t”来表示。

(2)谈话:请同学们再看看40个同学排成的队,看一看、想一想1吨有多重。

2、结合实际,进一步认识吨。

谈话:我们教室里的桌、椅、书本等,你认为用吨做单位合适吗?你认为多少张桌子或者椅子合在一起,大约重1吨?

   

(1)提问: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物体是用吨做单位的呢?  

    讲述: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有多重,通常用吨做单位。

(2)看一看,算一算。挂图演示

    ①1棵白菜重1千克,多少棵白菜重1吨?

    ②1袋大米重100千克,多少袋大米的重量是1吨?

    ③1头奶牛的重量是500千克,多少头奶牛的重量是1吨?

    ④1袋水泥重50千克,多少袋水泥的重量是1吨?

    ⑤1桶油重200千克,多少桶油的重量是1吨?

(3)照样子填一填。

    1头猪重100千克,那么10头猪重1吨。

    一箱苹果重10千克,一副哑铃重5千克,一袋面粉重25千克,那么     重1吨。

(5)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①卡车载重4(    )。

    ②小明体重35(    )。

    ③一块橡皮的重量是8(    )。

    ④浙江举重运动员占旭刚,在第二十七届奥运会上以挺举207.5(    )的成绩再一次获得冠军,为国争光。

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1、填一填。

5吨=(   )千克    9吨=(   )千克

3000千克=(   )吨  7000千克=(   )吨

2、试一试。

    出示一幅电梯照片,上面标注:限重量1t,13个成人。出示问题:

    (1)如果是孩子,每次可以乘坐几个?

    (2)如果全班同学(56人)都要乘电梯,至少要乘几次? 

四、全课总结,布置作业

 想想做做第4、6题。www.xkb1.com

学习过程:

学生回答。

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体重,请出4个体重大约是25千克的同学站在一起。

学生独立思考。

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学生举例说明。

学生讨论后回答。

小组合作。

学生回答。

填好后,分别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练习六(一)

上课时间:4月18日, 累计课时:32。

教学内容:P50--51 第 1--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千米、吨的大小,能正确地使用有关单位。

2、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口算训练

 78×2    4×19   50×30   40×23    50×60    480÷6   52-27     56+36    102-96

二、复习有关单位名称及其进率。

 1、我们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

   千米 1000 米  10  分米  10  厘米  10  毫米

 2、我们学过了哪些重量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

   吨  1000  千克  1000  克

三、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练习六的第1题  

   四、单位互化

4吨=(   )千  6千米=(   )米

8千米=(   )米  9000千克=(   )吨

5米=(   )厘米   3000=(   )千克

五、解决问题

 1、练习六第3题

  图中告诉我们什么信息?你能用线段表示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可以解决什么问题?书中要求解决什么问题?

2、练习六 第4 题

3、练习六 第5题

 图中告诉我们哪些信息?你可以提出哪些用除法计算的问题?

4、练习六 第6 题

六、全课总结。

七、布置作业

练习六 第2 题

学习过程:

学生口答。

新课标第一网

学生在书上填写后集体讲评。

学生回答。

学生看图理解题意。

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学生看懂题意,了解题中所提供

 的信息,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然后再组讨论。

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

学生先要认真观察图形,从图中获得哪些信息?再由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交流。

练习六(二)

上课时间:4月19日, 累计课时:33。

教学内容:练习六 第7---9 题。

教学目标:

  进一步巩固千米、吨的有关知识,能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 口算:

  880÷4    300×9    50×60 

25+76    20×34

  750-340    0×800    120÷8    39×30   960÷6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条公路长城5(  )

 (2)一袋盐重500(   )

  (3)一辆货车的载重量是6(   )

 (4)小红的身高142(   )

  (5)一个西瓜重4(   )

  (6)一幢楼房的高40(   )

三、练习六的第7题

   图中给了我们哪些信息?怎样求生产5吨石油用水多少吨?又怎样求生产5吨钢材或纸呢?

通过这一题的练习,你发现了什么?(水资源在工农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四、练习六第5题

  

对学生进节约用水的教育。

五、练习六 第9题

 对学生进行节约木材保护环境教育。

六、思考题

  重视对学生解决问题方法和策略的训练。

  怎样才能正好运完?怎样才能安排车辆用的运费最少?

  

七、全课小结。

学习过程:

学生口答。

学生回答。

学生独立解答后集体讲评。

学生先认真审题,再独立解答。

在小组里交流你家每月用水大约是多少吨?然后说说你你家有哪些节约用水的办法。

学生认真审题后独立解答,最后集体讲评。

学生可先在小组里讨论,然后在班上汇报交流。

了解千米

    

上课时间:4月20日, 累计课时:34。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4~5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感知、了解千米的含义,建立l千米的长度观念。

  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查找资料,学会与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谈话:同学们喜欢上室外课吗?今天这节课就和同学们出去走一走,看一看,了解千米。

 教师把学生带到100米跑道的起点处,告诉学生两面彩旗之间的长度就是100米。

 2.看一看。

 3.估一估。

  谈话:如果让你沿着100米跑道走一走。估一估大约要走多少步?   

    

二、实践活动

 1.走一走。

 

 2.说一说。

  问题一:谁来告诉同学们,走100米大约走了多少步?用了多少分钟? 

谈话:刚才同学们都走了100米的路程,知道了走100米大约需要多少步,用了多少时间。如果让你在100米的跑道上走一共要走多少个来回,知道走了多少米吗?走几个来回就是l千米呢?

 3.算一算。

  谈话:照这样的步子,算算大约走多少步是1千米,走l千米大约要多少分钟。

 4.分组活动,进行验证。

  谈话:你们计算出的走1千米的步数和所用的时间对吗?想验证一下吗?

  5.分组活动,再次体验l千米的实际长度。

  谈话:你们现在估计一下,从学校大门口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究竟从校门口到哪里是1千米呢?大家按刚才在跑道上走1千米的时间和速度或步数走一走,看能走到哪里。

三、全课总结:

  提问:今天我们一起去室外了解了千米,你有什么收获?,

学习过程:

让学生观察100米的实际长度。

学生估一估。

分组让学生沿着100米跑道走一走,边走边数出走的步数,并记录所用的时间。

分小组在跑道上来回走走,验证走1千米是不是需要这么多步,是不是需要这么多时间,并把得到的数据记下来。

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留在学校大门口,一组走出1千米。

两组学生在距离1千米的地方互相看看,挥挥手,说说话,看能不能听到对方的说话声。

单元测试+试卷讲评

上课时间:4月21日, 累计课时:35。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