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教材新启示(北师大版教学论文)

发布时间:2016-5-10 编辑:互联网 手机版

   

    伴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改革,新课程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受到广大一线教师们的广泛认同。打开新教材(北师大版的数学),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清新的气息。课程的开放性、综合性、灵活性、直观性令人耳目一新。大家不难发现,新教材无论从内容的选择上,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新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这些都无可厚非。然而,当我们真正走进课堂才发现,存在着许多困惑。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理念是新的,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受着旧教材的影响,一时半会还跳不出旧的框框,感到很茫然、很苦恼;还有的教师认为,现在都课改了,以前的方法都得换掉。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只有认真研读教材、感悟教材、领会教材,才能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其实,教材只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的文本体现,是一个载体,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做得就是:去挖掘、去创造。新教材在遵循科学性、思想性的基础上,较老教材更注重可读性、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新教材通过其题材选择、结构编排等充分体现了最新的数学教育理念,同时又启示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去实践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很好地引领我们走进新课程。

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把钻研教材,研讨教法做为切入点,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资源,总结教材教法,从中获得了不少启示。也为我们教学提供了可循的路子。

启示一:教材紧贴学生生活,教学要基于学生生活。

随手翻开北师大版新教材,不难发现一幅幅熟悉的画面都来源于学生熟知的生活。如一年级教材中“比长短、高矮”,教材中出现的是几个小朋友在桌上比自己的铅笔、尺子的长短,教师按小朋友的高矮来排队,“第几”中出现的是公园售票处的排队场景,“9加几”是以学校运动会的画面切入;二年级下册中,“方位”的教学选取的就是教室的场景,在“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中,主题图提供了买气球、套圈游戏、捉迷藏、丢手绢等许多孩子们喜爱的游戏场景,“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一系列学校生活内容(发新书、联欢会、作业评比等)为素材引出计算问题,使原来比较枯燥的计算有了丰富的现实背景。

书中大量的习题也是学生在校内和校外生活中亲身经历的,如“快乐的星期天”(认识时间)、电影院找座位(位置)、邮递员送信(位置)、作业评比(比多少应用题)、“小小商店”(数学实践活动)、到商店购买学习用品(认识人民币),医院病人的气温变化图(学习统计)等等。这样的题材选择体现了新课程提出的“有意义的数学应该是现实的”这一理念,同时也启示我们: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我们的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

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呈现材料的兴趣,选取他们身边熟悉的例子现身说法,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使知识得到较持久的保持,以便深入理解。为进一步构建知识奠定较好的基础。把生活搬进课堂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一堂好的数学课就是把生活带进数学,把数学融入生活。我听得一节观摩课《方位》老师先让同学们找窗外的太阳,确定了东面,继而确定了对面就是西面,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了南北,这样一堂课的教学就有了明确的方位,孩子们很快认识了周围物体的方位。不言而喻,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涨,收效非常好。下课后还在和同学们玩方位的游戏,这样对知识不仅能很快地理解,还能正确地加以运用。所以,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孩子们的生活,找准教学的“切入点”,会使我们的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启示二:突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

解决问题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围绕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交流,归纳,实践等丰富的数学活动,是新教材的又一亮点。

例如:六年级上册推算圆的面积公式,就是先让学生进行观察,长方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这些面积之间的互推关系,猜想圆的面积会不会也跟这有什么关系?下一步验证推理,把圆等分成4份掺起来接近什么图形?,再等分成8份,16份掺起来,发现等分的份数越多就越接近于长方形,最终是会得到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下来交流探讨拼成的长方形跟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归纳出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交流,得出结论的过程。

从上例中不难看出,教材在提供清晰生动的场景后,非常注意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力求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该为学生创造探索数学知识的机会和条件,关注学生每一个新知识的获取,在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中,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让学生经历这一过程,不仅可以体验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而且通过在这个充满探索和自主体验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如何用数学去解决问题,并且获得成功的体验。

启示三:注重问题的设计,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新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编者精心设计的问题。如“图中还可以比什么?”“还可以怎样分?”“看到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还可以怎样算?”“你是怎样想的?”“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数比较快?”......从这些问题的设置,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是开放性的,既无标准答案,又无固定模式,由此可见是编者对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积极引导,对学生自主意识、创新意识的鼓励。那留给我们教师的启示就是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学会提问,在提问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在提问中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学生能否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和周围事物,从而发现和提炼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是其数学意识强弱的重要标志。学生的问题意识越浓厚,意味着对数学现象、成因、规律、关系的探索越深刻、越充分、越独特,也就越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我们要指导学生,从这些资源中发现信息,选择信息,利用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例如:六年级进行总复习时,复习到简单应用题时,在给出两个基本条件后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如:饲养场养白兔30只,养黑兔20只,---------------------?补充问题。学生一下子可以提出十几个问题

1、 黑土比白兔多多少只?

2、 白兔是黑兔的几倍?

3、 黑兔是白兔的几分之几?

4、 白兔比黑兔多百分之几?

5、 白兔占饲养总数的几分之几?

6、 黑兔比白兔少几分之几?

7、 白兔黑兔一共有多少只?

8、 白兔与黑土的最简比是多少?

。。。。。。

这些问题的提出是学生发散思维的活跃体现,也是对学过的数学知识一个很好的总结和梳理,这些问题解决了,简单应用题的思路就眉目清晰了。起到了“学一儆百”的效果。

再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挖掘。一个古老的问题:树上有10只鸟,打死一只还剩几只?○1简单数学计算思想会说还有9只,10-1=9,○2智慧型思维会说:没有了全飞了。○3创新型思维会说:还有一只是鸟妈妈在哭孩子。从以上三种答案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同样一个问题会有三种甚至更多的答案,说明我们往日的教学在这方面还是压抑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如果没有教材的开放性设计,如果教师没有认真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如果我们的实验教师没有认真将新理念落实到每一节课,哪里会有孩子们如此之多的思维火花迸发?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给他阳光、雨露,他就会生根发芽。因此新教材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到位,注重了问题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也为我们教师指引了数学教学的新方向。随时随地要把问题贯穿于教学当中,一节好的数学课就是一节问题链条的数学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深化问题。要多鼓励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启示四:体现算法多样性,要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这一理念在新教材的计算教学编排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鼓励算法多样化”这是“课改”的又一亮点,这为教师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思考提供了空间,也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如:一年级(上)“有几瓶牛奶”一课中,计算“9+5”,书中给出了把9或5凑十的两种算法。教学中,学生又说出了9再数5个数的数一数的方法。三种算法与以往教材中单一的算法对比,大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感受到方法的不唯一性。但是,同时三种方法的对比,明显将9凑十的方法很具优越性。那么,这个时候要不要择优呢?在教学中,我并没有在新授中马上择优出唯一的方法。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所学的知识成为学生真正需要的时候,它才具有真正的价值。”“新课标”中也明确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那么,对于“凑十法”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及时接受,面对差异的个体,如果硬将“凑十法”强加于学生脑海中,这样的学习不是我们所要的。于是在教学中,当学生提这三种方法时,我并不争于择优,而是让学生将三种方法都掌握明白。在之后的练习中,进行一系列的计算抢答竞赛,每次都让前几名的学生说说为什么计算得这么快。用了什么好方法。这样算的慢的学生就会自动的向快的学生学习,自然而然就择选出最佳的方法了。而将择优的权力还给学生,学生才能学到真正有价值的数学。

算法多样化的实质是希望每个学生能独立思考,拿出体现自己个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因此教师要解放思想,开放学生的思维,只要是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想出来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好方法。教师不要急于评价,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法。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这样就会给他们带来成就感,渐渐地对数学产生兴趣,主动地去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以上四点启示也是我在教学实践中与同行们探讨出来的,新教材给予我们新活力,但也给予我们新挑战。我们别无选择,只有认真的去解读,扎扎实实的去搞教学研究,上好每一节课,上出自己的特色教出自己的风格。“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理解。新课程理念下,更提倡教师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但对教材的研读和感悟是第一步。只有品出了其中的内涵,悟出了其中的精髓,把握住了新课堂的脉搏,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这一“再创造”的过程。

                                         蓝关镇中心学校

                                          张美莉

                                                        2010年7月8日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伴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改革,新课程走进了学校,走进了课堂,受到广大一线教师们的广泛认同。打开新教材(北师大版的数学),扑面而来的是一股清新的气息。课程的开放性、综合性、灵活性、直观性令人耳目一新。大家不难发现,新教材无论从内容的选择上,还是呈现方式上,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主体”的新理念。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充满时代气息,这些都无可厚非。然而,当我们真正走进课堂才发现,存在着许多困惑。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理念是新的,可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受着旧教材的影响,一时半会还跳不出旧的框框,感到很茫然、很苦恼;还有的教师认为,现在都课改了,以前的方法都得换掉。面对这样的现象,我们只有认真研读教材、感悟教材、领会教材,才能把握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其实,教材只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理念的文本体现,是一个载体,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做得就是:去挖掘、去创造。新教材在遵循科学性、思想性的基础上,较老教材更注重可读性、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新教材通过其题材选择、结构编排等充分体现了最新的数学教育理念,同时又启示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去实践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很好地引领我们走进新课程。

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把钻研教材,研讨教法做为切入点,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资源,总结教材教法,从中获得了不少启示。也为我们教学提供了可循的路子。

启示一:教材紧贴学生生活,教学要基于学生生活。

随手翻开北师大版新教材,不难发现一幅幅熟悉的画面都来源于学生熟知的生活。如一年级教材中“比长短、高矮”,教材中出现的是几个小朋友在桌上比自己的铅笔、尺子的长短,教师按小朋友的高矮来排队,“第几”中出现的是公园售票处的排队场景,“9加几”是以学校运动会的画面切入;二年级下册中,“方位”的教学选取的就是教室的场景,在“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中,主题图提供了买气球、套圈游戏、捉迷藏、丢手绢等许多孩子们喜爱的游戏场景,“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以一系列学校生活内容(发新书、联欢会、作业评比等)为素材引出计算问题,使原来比较枯燥的计算有了丰富的现实背景。

书中大量的习题也是学生在校内和校外生活中亲身经历的,如“快乐的星期天”(认识时间)、电影院找座位(位置)、邮递员送信(位置)、作业评比(比多少应用题)、“小小商店”(数学实践活动)、到商店购买学习用品(认识人民币),医院病人的气温变化图(学习统计)等等。这样的题材选择体现了新课程提出的“有意义的数学应该是现实的”这一理念,同时也启示我们: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应该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上,我们的教学必须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

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呈现材料的兴趣,选取他们身边熟悉的例子现身说法,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使知识得到较持久的保持,以便深入理解。为进一步构建知识奠定较好的基础。把生活搬进课堂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一堂好的数学课就是把生活带进数学,把数学融入生活。我听得一节观摩课《方位》老师先让同学们找窗外的太阳,确定了东面,继而确定了对面就是西面,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了南北,这样一堂课的教学就有了明确的方位,孩子们很快认识了周围物体的方位。不言而喻,学生的学习热情很高涨,收效非常好。下课后还在和同学们玩方位的游戏,这样对知识不仅能很快地理解,还能正确地加以运用。所以,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孩子们的生活,找准教学的“切入点”,会使我们的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启示二:突出了解决问题的策略,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

解决问题是数学活动的核心,围绕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推理、交流,归纳,实践等丰富的数学活动,是新教材的又一亮点。

例如:六年级上册推算圆的面积公式,就是先让学生进行观察,长方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三角形面积----梯形面积这些面积之间的互推关系,猜想圆的面积会不会也跟这有什么关系?下一步验证推理,把圆等分成4份掺起来接近什么图形?,再等分成8份,16份掺起来,发现等分的份数越多就越接近于长方形,最终是会得到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下来交流探讨拼成的长方形跟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归纳出了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个过程就是一个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验证,交流,得出结论的过程。

从上例中不难看出,教材在提供清晰生动的场景后,非常注意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力求体现“问题情境──建立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该为学生创造探索数学知识的机会和条件,关注学生每一个新知识的获取,在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中,让学生经历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让学生经历这一过程,不仅可以体验一个数学问题是怎样提出来的、一个数学结论是怎样得出来的,而且通过在这个充满探索和自主体验的过程中,使学生逐步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和如何用数学去解决问题,并且获得成功的体验。

启示三:注重问题的设计,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新教材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编者精心设计的问题。如“图中还可以比什么?”“还可以怎样分?”“看到每一组,还能想到什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还可以怎样算?”“你是怎样想的?”“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怎样数比较快?”......从这些问题的设置,我们不难发现它们都是开放性的,既无标准答案,又无固定模式,由此可见是编者对学生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积极引导,对学生自主意识、创新意识的鼓励。那留给我们教师的启示就是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学会提问,在提问中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在提问中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学生能否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和周围事物,从而发现和提炼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是其数学意识强弱的重要标志。学生的问题意识越浓厚,意味着对数学现象、成因、规律、关系的探索越深刻、越充分、越独特,也就越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我们要指导学生,从这些资源中发现信息,选择信息,利用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例如:六年级进行总复习时,复习到简单应用题时,在给出两个基本条件后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如:饲养场养白兔30只,养黑兔20只,---------------------?补充问题。学生一下子可以提出十几个问题

1、 黑土比白兔多多少只?

2、 白兔是黑兔的几倍?

3、 黑兔是白兔的几分之几?

4、 白兔比黑兔多百分之几?

5、 白兔占饲养总数的几分之几?

6、 黑兔比白兔少几分之几?

7、 白兔黑兔一共有多少只?

8、 白兔与黑土的最简比是多少?

。。。。。。

这些问题的提出是学生发散思维的活跃体现,也是对学过的数学知识一个很好的总结和梳理,这些问题解决了,简单应用题的思路就眉目清晰了。起到了“学一儆百”的效果。

再之,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也是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挖掘。一个古老的问题:树上有10只鸟,打死一只还剩几只?○1简单数学计算思想会说还有9只,10-1=9,○2智慧型思维会说:没有了全飞了。○3创新型思维会说:还有一只是鸟妈妈在哭孩子。从以上三种答案我们不难发现,学生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同样一个问题会有三种甚至更多的答案,说明我们往日的教学在这方面还是压抑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如果没有教材的开放性设计,如果教师没有认真领会教材的编排意图,如果我们的实验教师没有认真将新理念落实到每一节课,哪里会有孩子们如此之多的思维火花迸发?每一个孩子都是一粒种子,给他阳光、雨露,他就会生根发芽。因此新教材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到位,注重了问题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也为我们教师指引了数学教学的新方向。随时随地要把问题贯穿于教学当中,一节好的数学课就是一节问题链条的数学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深化问题。要多鼓励学生收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启示四:体现算法多样性,要求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个性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这一理念在新教材的计算教学编排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鼓励算法多样化”这是“课改”的又一亮点,这为教师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思考提供了空间,也开拓了学生的思维。如:一年级(上)“有几瓶牛奶”一课中,计算“9+5”,书中给出了把9或5凑十的两种算法。教学中,学生又说出了9再数5个数的数一数的方法。三种算法与以往教材中单一的算法对比,大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学生感受到方法的不唯一性。但是,同时三种方法的对比,明显将9凑十的方法很具优越性。那么,这个时候要不要择优呢?在教学中,我并没有在新授中马上择优出唯一的方法。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只有所学的知识成为学生真正需要的时候,它才具有真正的价值。”“新课标”中也明确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那么,对于“凑十法”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及时接受,面对差异的个体,如果硬将“凑十法”强加于学生脑海中,这样的学习不是我们所要的。于是在教学中,当学生提这三种方法时,我并不争于择优,而是让学生将三种方法都掌握明白。在之后的练习中,进行一系列的计算抢答竞赛,每次都让前几名的学生说说为什么计算得这么快。用了什么好方法。这样算的慢的学生就会自动的向快的学生学习,自然而然就择选出最佳的方法了。而将择优的权力还给学生,学生才能学到真正有价值的数学。

算法多样化的实质是希望每个学生能独立思考,拿出体现自己个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因此教师要解放思想,开放学生的思维,只要是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想出来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好方法。教师不要急于评价,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算法的特点,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方法。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这样就会给他们带来成就感,渐渐地对数学产生兴趣,主动地去学习更多的数学知识。

以上四点启示也是我在教学实践中与同行们探讨出来的,新教材给予我们新活力,但也给予我们新挑战。我们别无选择,只有认真的去解读,扎扎实实的去搞教学研究,上好每一节课,上出自己的特色教出自己的风格。“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理解。新课程理念下,更提倡教师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但对教材的研读和感悟是第一步。只有品出了其中的内涵,悟出了其中的精髓,把握住了新课堂的脉搏,才能有效地实现教学这一“再创造”的过程。

                                         蓝关镇中心学校

                                          张美莉

                                                        2010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