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教案设计)

发布时间:2016-7-7编辑:互联网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教材70-71页的例1一例3,完成“做一做’及练习十九的习题。

    (一)知识教学点

    1.学会用坚式计算三、四位数的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

    2.理解并掌握三、四位数的笔算加法法则。

    (二)能力训练点

    l.初步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德育训练点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三、四位数的笔算加法法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进一。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准备例1的信封图。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卡片出示,学生判断正误)

      50+ 70         300+ 600          800+400        90+ 30             2.求38加 25的和,用坚式该怎样算?(一人板演,全班齐练)

    3.指板书提问:笔算两位数加法时,列竖式时首先要注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两位数的笔算加法,三、四位数的笔算加法又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板书课题: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

    2.教学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

    (l)教学例1(不进位加法)

     ①教师出示例1的信封图片:先出示10个一扎的,(教师在磁力板上贴出4扎);再贴上3个单张的。提问:这里一共摆了多少个信封(243个)教师再贴信封,问:第二行贴了多少信封?(132个)共摆了多少个信封?怎样列式?

    ②借助信封图,让同学们说说怎样算出有多少个信封,为列坚式做准备。从学生想法中选择最优答案:单个和单个合起来,10个一扎和10个一扎的合起来,100个一扎的和100个一扎和合起来。

    ③引导学生列竖式。

     教师引导:(教师根据板书的提示)怎样用竖式计算243和132的和呢?先想一想两位数笔算加法的列式方法。这道题怎样列竖式?

    ④教学笔算方法。

    A、联系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位数的笔算加法,想一想这是几位数加几位数,这个竖式该从哪位算起?学生试做。

    B、集体订正,强调:三位数的笔算加法也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2)教学例2

    教师板书:   270+ 58=

    提问:270+58该怎样列竖式,又该怎样计算呢?

    ①学生操作计数板:先摆出第一个加数270,(提示学生整百和整十的分开摆)。在270的下面摆出58。

    ②启发提问:

    A.怎样列坚式,5和8分别写在哪里?为什么?(使学生知道: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B.在坚式中该怎样写呢?   

    C.从哪位算起?你发现了什么? (十位相加满十)

    D.让学生尝试计算。

    ③完成做一做,把结果直接写在书上,订正时让学生详尽说是怎样计算的。

   (3)教学例3

①     指名列出横式、竖式。

讨论:刚才例2你们发现了十位满十要向百位进一,这道题目你又发现了什么?    

思考:百位应怎样算?学生自己完成。然后说一说是怎样算的,并注意提示学生把横式上的结果填好。

    3.小结:

    概括三、四位数的笔算方法和两位数加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4.齐读法则。

    5.看书质疑。

    三、巩固发展

    1.基本练习:(小黑板出示)

    (l)口述结果,教师板书在小黑板上,学生判断正误。

    (2)笔算下列各题,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练习,然后集体订正。

      238+ 326=             1629+ 527=             715+ 8605=

    (3)填空:一个加数是239,另一个加数是6805,和是(    )。

    2.发展题:最大的三位数和最小的三位数的和是多少?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笔算三、四位数的加、减法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五、板书设计

                        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

例1:      2  4  3

+ 1  3  2

3  7  5

例 2:    270+58=328                          

           2  7  0 

+    5  8

           3  2  8

例 3:   809+ 3764= 4573

          3  7  6  4  

       +    8  0  9

          4  5  7  3

               

加法的验算

    教学内容:教材第73-74页例4,完成“做一做”中的练习和练习二十中的习题。

    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掌握加法验算的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加法验算的灵活性,提高计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认真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加法验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在原竖式进行验算的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口算卡片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投影片)

    30+ 70+ 10        50+ 60+ 10        200+ 500+ 100             

200+300+ 100

    2.坚式计算,把例3中两个加数调换位置相加。

3.讨论:你们从中发现什么?

    使学生明确:调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让学生知道:用调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计算,可以知道原来计算得对不对。

    我们可以调换加数的位置再加一遍的方法进行验算,如果两次计算结果一样,说明我们计算的正确,这种方法在数学上叫做验算。

    今后我们进行加法计算时,要用这种方法进行验算,养成好习惯,提高

计算的正确率。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例42423+856=

    2.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

    3.启发学生进行验算。

    4.提示学生,不写第二个竖式,是否也可以验算,学生讨论:

    使学生明确:也可以用原来的坚式,把每位上的数从下到上再加一遍。

    5.反馈练习“做一做”第3题。

    6.看书质疑。

    三、巩固发展

    1.基本练习

    计算练习二十第2题的前两题,口述验算(两种方法)

    2.综合练习

    投影出示练习二十第1题

    小组竞赛看哪组做得正确,练习二十第3题。

    四、全课小结

    教师明确:今后做练习时,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题目里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坚式;没有要求验算的,要自觉地验算,可以在原竖式上验算。

    五、布置作业

    1.练习二十第2题的后两个小题

    2.练习二十第4题

    六、板书设计

                                  加法的验算

       3764 + 809= 4573                         

       3  7  6  4

+    8  0  9                      

       4  5  7  3                                             

     例 4   2423+ 856= 3279

2         4  2  3

+      8  5  6

3  2   7  9

                                                     

连续进位加

    教学内容:教材75页例5,完成“做一做”中的练习二十一中的1-7题。

    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掌握连续进位加的计算。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通过类推,提高计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学生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连续几次运用进位加。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口算卡片等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投影出示)练习二十一第3题

    2.笔算(指名板演)

      385+ 705=                 596+ 83=

    订正时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二、探究新知

    1.导入新课

    我们复习了口算和不连续进位加的笔算,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它们的计算方法。如果把笔算的第一题改变一下数字,会发生什么情况?你还会计算吗?

    2.教学例5。

    出示例5:求385和765的和。

    让学生自己试算。

同桌讨论:在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

    订正时,使学生明确: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百位满十向千位进1、不论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都要把进上来的1加上。

    2、“做一做”第2题

    3.看书质疑

    三、巩固发展

    1.练习二十一第2题,订正时并说一说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2.分组练习,练习二十一第4题。

    四、全课小结

    师生针对计算过程和应注意问题共同小结。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一第5-7题

    六、板书设计

连续进位加

    例5         385  + 765=  1150

                       3   8   5

                  +   7   6   3

                    1  1   5   0 

                      

 

连加

    教学内容:教材78页例6,完成“做一做”中的练习和练习二十二中的第l-5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l.比较熟练地用一个竖式计算三个数连加。

    2.进一步运用凑十法进行加法的简便运算。

    (二)能力训练点

    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计算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初步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三个数连加笔算方法及凑十的简便算法。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三个数连加。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连加口算,粮食图,学生用的空白没影片若干张等)

小黑板。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投影分别出示)

    6+4+9   7+4+3   6+2+4   6+8+2    3+6+7   6+5+8

    口答结果,并说出算理。

    指名口答得数,并说出你是怎样计算的。

    引导学生找出简便的算法。

    强调:以后口算几个一位数连加时,能简算的就简算。

     2.用竖式计算

        88  +  185    97 + 105

    指定两名学生在小黑板上计算。

    集体订正。订正时提问:你是怎样计算的?重点强化“满十进一”的法则。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6。教师投影出示粮食“口袋”图片。

    引导学生看图说图意,根据图意列算式,

    使学生口述:有三袋粮食,分别重88千克,97千克,105千克。求一共重多少千克?

    列式:88+ 97+ 105=

    教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三个数连加的新方法。(板书课题:连加)

    2、回想:按照以前学的怎样笔算三个数连加。

    启发学生同桌先互相说一说。

    引导学生明确: 用两个竖式计算,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把得出的结果与第三个数相

加。或者把两个竖式连着的简便写法。

        3、点拨算法:

    教师:以前计算三个数连加要用两个竖式计算。从这节课起,为了简便,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进行计算。

    教师进一步强化,写竖式时也要相同数位对齐。计算时也是从个位加起。

    4、学生试做。

    让学生动笔试算,如果在计算中发现问题同桌可以商量。

    教师巡视,搜集反馈信息。

    5、指导算法。

    提问:在计算时有什么问题吗?

    引导学生明确:

    个位上的三个数相加,和满20,向十位进2。

    引导学生小结: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提问:三个数相加,有没有向前一位进3的可能?

    学生讨论后回答。

    引导学生知道:

    最大的一位数是9,三个一位数相加的和最大是27,所以最多只能向前一位进2。

  6、反馈练习。

    ( l )教师板书例 7        702+ 2984+ 368=

    ( 2 )引导学生交流,在计算中应注意的问题。

    应注意的问题:

    1.三个数相加,能简算地要简算。

    2.三个数相加,和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教师巡视,如果发现问题考虑的不全面,教师可适当提示。

    汇报交流情况。

    (3)学生尝试计算。

    (4)让学生说算理。    

    启发学生表述:每一位上的数相加时,先把能凑成10的数加起来,比较简便。

    完成94页“做一做”。

    三、巩固发展

    1.分组完成练习二十二第2题。

    2.完成练习二十二第3题文字题

    四、全课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用一个坚式计第三个数连加,相加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有时还可以用凑十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

    五、布置作业

    练习二十二第4题。

    六、板书设计

                                  连加

例   6:     88+  97 +105  ==  290(千克)

                  8  8

9  7

+  1  0  5 

2  9  0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