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本书》课后习题答案

2022-11-02 习题答案

《我的第一本书》课后习题答案1

  【基础练习】

  1、下列加黑字中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酷似(kù) 盈眶(kuànɡ) 马鬃(zhōnɡ) 塾师(shú)

  B、晾晒(shài) 磨蹭(cenɡ) 苦楚(chǔ) 背熟(shú)

  C、红薯(sǔ) 驮灯(tuó) 奥秘(mì) 愣了(lènɡ)

  D、掺和(chān) 愁苦(cóu) 崇敬(chónɡ) 沙哑(shā)

  2、下列句子中与原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A、我以为父亲要凑我了,可是没有。

  B、父亲摸摸我额头上的马鬃,欣慰地夸奖了我一句:“不错。”

  C、这就是我的第一本书。对于元贞来说,是他一生唯一的一本书。

  D、他一辈子挎着蓝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

  3、下列各句中,说明父亲回家次数最少的一句是()。

  A、我父亲在离家十几里地的崔家庄教小学,不常回家。

  B、我父亲在离家十几里地的崔家庄教小学,极少回家。

  C、我父亲在离家十几里地的崔家庄教小学,少有回家。

  D、我父亲在离家十几里地的崔家庄教小学,很少回家。

  4、下列词语中词性完全一致的一组是()。

  A、愁苦 崇敬 赞美 晾晒

  B、掺和 奥秘 凄惨 酷似

  C、温厚 欣慰 荒寒 幽默

  D、昏黄 磨蹭 金黄 稀奇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是开春上的小学,放暑假的第二天,父亲回来了。

  B、通过一晚上的修修补补,让书成了完完整整的两本。

  C、前几天一位诗人来访,看见我写的这个在稿纸上的题目,以为是写我出版的第一本诗集。

  D、父亲在北京大学旁听过,大革命失败后返回家乡,带回一麻袋书和一箱红薯。

  6、元贞“一辈子挎着篮子在附近几个村子里叫卖纸烟、花生、火柴等小东西”。造成他这种境况的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高练习】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父亲把我喊醒,我见他用手翻着金黄的麦粒,回过头问我:“你考的第几名?”我说:“第二名。”①父亲摸摸我额头上的“马鬃”,欣慰地夸奖了我一句:“不错。”祖母在房子里听着我们说话,大声说;“他们班一共才三个学生。”父亲问:“第三名是谁?”我低头不语,祖母替我回答:“第三名是二黄毛。”二黄毛一只手几个指头都说不上来,村里人谁都知道。②父亲板起了面孔,对我说:“把书本拿来,我考考你。”……③父亲看着我拿来的所谓小学一年级国语第一册,愣了半天,翻来覆去地看。我垂着头立在他的面前。

  我的课本哪里还像本书!简直是一团纸。书是拦腰断的,只有下半部分,没有封面,没有头尾。我以为父亲要揍我了,可是没有。他愁苦地望着我泪水盈眶的眼睛,问:“那一半呢?”我说:“那一半送给乔元贞了。”父亲问:“为什么送给他?”我回答说:“他们家关不起书,教师规定,每人要有一本,而且得摆在课桌上,我只好把书用刀裁成两半,他一半我一半。”父亲问我:“你两人怎么读书?”我说:“我早已把书从头到尾背熟了……”④父亲深深叹着气。他很了解乔元贞的苦楚,说:“元贞比你有出息。”

  晚上,我看见父亲在昏黄的麻油灯下裁了好多白纸。第二天早晨,父亲把我叫到他的房子里,把两本装订成册的课本递给我。父亲的手真巧,他_____把我们两个的半本书_____,装订成了两本完完整整的书,补写的字跟印上去的一样好看。

  7、①、②两处描写了父亲的哪些方面?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通过③、④两处的描写,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给这段文字拟一个恰当的小标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元贞比你有出息”指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填入文中空格处恰当的一组词是()。

  A、竟然 缝缝补补

  B、居然 缝缝补补

  C、竟然 修修补补

  D、居然 修修补补

  【热点考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祖母的呼唤(节选)

  童年时,每当黄昏,特别是冬天,天昏黑得很突然,随着田野上冷峭的.风,从我们村许多家门口响起呼唤儿孙回家吃饭的声音。男人的声音极少,总是母亲和祖母的声音。喊我回家的是我的祖母。祖母身体病弱,在许多呼唤声中,她的声音最细最弱,但不论在河边,在树林里,还是在村里哪个角落,我一下于就能在几十个声调不同的呼唤声中分辨出来。她的声音发颤,发抖,但并不沙哑,听起来很清晰。

  有时候,我在很远很远的田野上和一群孩子逮田鼠,追兔子,用锹挖甜根苗(甘草),祖母喊出第一声,只凭感觉,我就能听见,立刻回一声:“奶奶,我听见了。”挖甜根苗,常常挖到一米深,挖完后还要填起来,否则大人要追查,因为甜根苗多半长在地边上。时间耽误一会,祖母又喊了起来:“狼下山了,狼过河了,成汉,快回来!”偶然有几次,听到祖母急促而愤怒的呼吼:“你再不回来,不准进门!”①祖母的声音拉得很长,充满韧性,就像她擀的杂面条那么细,那么有弹力。有时全村的呼唤声都停息了,只我还没回去,②祖母焦急地一声接一声喊我,声音格外高,像扩大了几十倍,小河、树林、小草都帮着她喊。

  12、解释下列词语。

  冷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韧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祖母呼唤的声音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中与标题相呼应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①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祖母怎样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②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了祖母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提示】

  1、B

  2、C

  提示:

  A、揍

  B、“马鬃”

  D、篮

  3、B

  4、C

  5、A

  提示:

  B、缺主语;

  C、语序不当;

  D、定中搭配不当,应为“一箱子书和一麻袋红薯”。

  6、

  ⑴、在他成长的第一阶段,就失学了;

  ⑵、当地文化、经济极度贫困落后。

  提示:此题要结合全文和写作背景来理解。

  7、行动、情态、语言等方面。爱孩子、关心孩子的思想感情。

  提示:此题可抓住文中关键词句分析描写角度,再结合人物形象来品析说话人的感情。

  8、温和、善良,理解并尊重孩子的友情。

  提示:此题要结合上下文意来理解分析。

  9、如“夜补课本”、“巧补课本”。

  提示:此题要综合概括文意,并抓住关键词作答。

  10、元贞家境不如“我”,成绩却比“我”好。

  11、D

  提示:此题要认真辨析各组词的词义差别并结合文意来选择。

  12、形容冷气逼人。指顽强持久,不易变化的特性。

  13、祖母的呼唤声最细最弱,发颤发抖而富有弹性,但不沙哑。

  提示:此题要抓住文中关键句子来分析。

  14、喊我回家的是我的祖母。

  15、比喻。通过描写声音的特色,传达出呼唤声中的真情。

  16、夸张和拟人。

  与15题相近。

  提示:此两题要结合修辞知识,抓住关键词辨析所使用的修辞,然后综合文意理解人物的感情。

《我的第一本书》课后习题答案2

  一、给同学复述这“第一本书”的故事,探讨下面的问题。

  1、“我的第一本书”仅仅指那半本课本吗?你还可以作怎样的理解?

  2、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追忆他的“第一本书”的?

  设置本题是希望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本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含。

  “我的第一本书”,不仅仅指那半本课本,也指“我”人生的第一课。这人生的第一课,蕴含着生活的艰辛,人间的温情,同学的友谊和上学的乐趣。

  作者追忆“第一本书”的心情是沉重的,他是怀着敬重、珍爱的感情追忆“第一本书”的,同时感情也是复杂的、百感交集的,因为那本书里深藏着苦难的生活和恶劣的学习条件与环境,同时也映照着那个时代人们不幸的命运,以及在那种荒寒背景下特别可贵的一点乐趣和温情。

  二、联系全文内容,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中的问题。

  1、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然间感应到的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怎样的?联系下文看,“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是什么?)

  2、我的第一本书实在应当写写,如果不写,我就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更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

  (怎样理解“枉读了这几十年的书”“枉写了这几十年的诗”?“人不能忘本”的“本”在这里指什么?)

  设置本题是希望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重点语句进行品评,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1、作者对童年的感觉是辛酸的,“童年没有幽默”,写其童年生活的艰苦而沉重,不仅自己家的生活是窘困的,几乎所有同学都在生存的底线上挣扎,哪有幽默可言?但是,毕竟是童年,无论生活多么艰苦,也抹不去与生俱来的童年的好奇、天真和淘气,能和小伙伴们在一起,和小动物们在一起,回到大自然中间,就是快乐的(这也许是他们觉得上学有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吧),而且童年时代只要玩起来,什么困苦都会忘。这就是生命最初的快乐。

  2、这里“枉”字可以理解为:白白地,无价值地,无意义地。作者的第一本书,意味深长。它不仅表明第一次跨进学校的大门,走进了知识的世界,更重要的是,那第一本书里镶嵌着父亲的深情、同学的友情、童年的乐趣和生活的苦难以及在苦难生活中抗争的一段心路历程。它既是求知的第一本书,更是人生的第一本书。如果这第一本书不写出来,那么这几十年的读书和写书(诗)则失去了意义,变得毫无价值,因为你忘记了知识的源头和人生的中国,你忘记了过去,即忘本。作者最后说“人不能忘本”,巧妙地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本”这里指课本,那第一本国语教材,也指人生成长历程中最初的最有价值的奠基性的东西。作者所指主要是后者。

  三、课文中的人物,除了“我”和“父亲”外,还有同学二黄毛、乔元贞和老师“弄不成”。这三个人的言行写得不多,却让人难忘。试从中任选一个,在课文提供的资料的基础上,发挥想像,虚构一个小故事(如《二黄毛的故事》)。

  设置本题是希望学生阅读课文有所感,有所悟,能调动、激活生活体验,展开联想和想像,并通过写作来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我的第一本书》课后习题答案】相关文章:

我的童年季羡林课后习题答案10-30

《背影》课后习题及答案11-12

《离骚》课后习题答案11-05

《离骚》课后习题及答案11-04

离骚课后的习题答案11-04

离骚课后习题及答案10-15

《观潮》课后习题及答案09-02

《我的第一本书》课后练习题06-13

课文《鲁迅》课后习题答案10-19

诗歌《理想》的课后习题及答案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