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大赛心得体会

2023-03-13 心得体会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可以记录在心得体会中,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相信许多人会觉得心得体会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学大赛心得体会,欢迎大家分享。

教学大赛心得体会1

  很荣幸学校给我一个机会去台山师范学校参加了20xx年度江门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大赛的观摩活动。此行使我受益匪浅,虽然我教的是低年级,而参赛的课堂既有面向低年级的,也有面向中高年级的。这使我对小学各个阶段的教学有了个整体的认识和学习,就像其中一位老师说的“课文只是一个例子,我们是借其学习的工具”,学生用来学知识,学分析、阅读等等,而我是来学教学方法的。各位老师的授课课都精彩之极,而且各具特点,我从每位老师身上都学到了不同的教学方法,为我所用,并深有感触,体会如下:

  一、教学风格朴素。

  从各位讲课老师的整体教学设计来看,要想在40分钟的有限时间里把重要的知识传授给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相对简单的小学生,又能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中学习,那么,设定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要简明,环节要简化,方法要简便,教学语言更要简要。这里我要说的是“方法简便”,回顾在课堂教学中我走了不少弯路,一年级也好,教过的二年级也好,不会的让他们查字典,找资料,而且因为他们的遗忘还会大动肝火,由此耽误了课堂教学进程,浪费了时间,引导启发无效果,能告诉就告诉吧。“用语简要”,主要体会导入新课,讲解过程。一堂课的精彩,导入很重要,可有时候一个简单的课堂教学,却左拼右凑,多媒体都用上了,还有过多华丽的词点缀其中,结果真是任何作用没起到,反而悖离了课程标准。媒体当用则用,当省则省。

  二、“语文教学重在读”。

  六位老师在授课中都不约而同的重视学生的“读”。第一位讲《钓鱼的启示》的老师要求学生阅读时读出感受,读出疑问,从中发现问题能够清晰完整的表达出来。第五位讲古诗词的老师重视朗读技巧,强调读诗进行断句的方法,并且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诗歌描述的画面。从中我看出,做一名语文教师,知识的功底必须扎实、丰厚,即教师具有一定的知识素养。“深挖‘洞’,广积‘梁’,备战备身备课堂。”在这里有了深刻的体现。讲四年级课文《生命,生命》的老师不但注重学生的课内阅读,同时更注重学生课外阅读。她告诉我们,首先教师自己要用喜爱的情感,来建议学生朗读、背诵。要让学生爱上阅读,阅读中,教师带学生走向思想的高处,对孩子生命的成长有着真实而深远的'意义。带领学生细读文本,站在一定的高度,从中发现别人不曾留意的细节,才能有机会与许多美景不期而遇。所以要深入文本,从多角度去解读。介绍儿童文学作品,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阅读,用热情去点燃热情。讲中国古代神话《盘古开天地》的老师在孩子面前将生动的神话故事通过分析人物的态度、动作、表情完整的表达出来,让学生对神话故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盘古开天地这则神话故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语文教学重在“积累”和“语言表达”。

  为什么这两点要放在一起,我认为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小练笔,提高写作水平的前提是养成积累的好习惯。讲《坐井观天》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井沿”的“沿”的意思,让学生说出了“床沿”、“窗沿”、“桌沿”等词语,这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此外让学生们根据《坐井观天》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续编第四次对话,即当青蛙跳出井底看到天空时,与小鸟发生的对话以及他们之间的故事。只要有平时的学习积累,再加上教师适当的引导,低年级的学生也能够做到。果然,孩子们的表现真让在场的观众惊喜万分,他们有着无穷的想象力和发挥空间等待着我们引导开发。如果在课堂上能坚持像这样的小练笔过程,我想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都会有惊人的提高。

  四、教师要抓教材。

  第二位老师让我学会如何设计教学流程。首先,要确定导入(有的放矢),忌华而不实。段与段的过渡和衔接要简明自然,先思考什么,问什么,结合学生的实际略作调整。第五位老师让我学会如何传授学生学习方式及知识的拓展。学习方法有背诵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方法,朗读的方法,练笔的方法。知识的拓展,相对于低、中、高年段所关注写法,结构分析,以及用修辞方法都各有不同。也就是该哪年段的学习任务,就有哪个年段来完成,一年级的孩子问他某个为什么加引号,就有些太深奥了,超过了本年度按所学的任务,教师应充分了解汉语言文字的特点,根据年龄的特点,琢磨编者的意图而进行因材施教。这些老师的教学都是如此的生动,让我知道了为什么有些老师讲课学生不爱听,学生能听懂;有些老师讲课为什么学生不爱听,学生难听懂。学习语文就是学习语言,教师也要有正确的教学语言。一个筛选,一段朗读,胜过千言万语,教学中确定学生为主体,分析阅读学会跳出语文来联系生活,联系以往素材积累,就是一个圆满的解答过程。

  五、教师要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从我做起,语文老师是学生最好的榜样。平时积累深厚的知识,那么备一堂课只需15分钟,也就是“为这堂课我准备了一生”!看目标,课文讲什么,教什么,怎么做,由此促进学生的发展。那么课才能上得具有“语文味”。教师首先要爱读书,注意积累随时随地的书,所到之处,处处留心,培养一双慧眼,体会人生百态。只有具备扎实的文学功底,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不会出现“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局面。课堂上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妙趣横生,学生钻心致志,兴趣盎然,每一节课会因“问”的精彩,“答”的精彩而掌声不断,同时知识水平检测的那张试卷都是我的理想目标。

教学大赛心得体会2

  “杏坛佳木同竞秀,金秋硕果满枝头。”20xx年11月1日至11月3日上午,第五届“七彩语文杯”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苏教版)课堂教学大赛在江苏南京举行,本人有幸参加了此次观摩活动。“七彩语文”杯全国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今年已是第五届,本次大赛主题是识字写字教学。短短三天的行程,让我受益颇多。

  一、扎实的教学基本功

  整个竞赛过程,选手们竞相展现识字教学理念。教师教态亲切、自然,看似平淡,却彰显出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他们围绕参赛课例,在充分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精心安排、巧妙设问,各环节层层递进,丝丝入扣,展示了优良的教学水准和课堂驾驭力。陈林校长表现出高超的教学技艺,课堂亮点纷呈,高潮迭起。课堂中,陈老师让学生看图组词,用汉字种子“包”开出汉字花。随着课件的显示以及学生的回答,由“书包”“包子”“包菜”解释说包可以做名词,“包饺子”“包粽子”此时的包当做动词,“一包薯片”中的包是量词,“包公”中的包又可作为姓氏。简简单单的几张图片就把“包”字进行了诠释。在这节课的最后,陈老师又展示了“一字开花”,随着“汉字花”的不断增多,学生越来越惊叹。不仅是学生,连听课的老师们也连连称赞。“生字花”中的汉字有许多我们一线的小语老师都没见过,这样的设计大大激发了学生对中国汉字探索的兴趣。张盈老师在上《梅兰芳学艺》一课中,通过“游动的鱼儿”“没有神儿”“不是料子”等儿化音及轻声的指导,充分体现出其语言的魅力。汪东玮老师教学五年级上册《清平乐村居》为诗词配乐唱词、用吴音方言朗读课文,设置情境,加深了文本理解,也增强了学生自主表达的欲望。张盈老师上《梅兰芳学艺》时,用写信的方式练习书写生字,同时理解课文中心思想。凭借生动的课堂氛围,灵动的教学智慧和扎实的课堂效果,老师们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

  二、精彩的评价语言

  讲课老师评价学生的语言是那么贴切、适时、到位,丰富多彩。让我记忆深刻的是黄兰老师在上二年级上册《识字6》的评价语言:当一个学生读“塞”字时,夸其“字音读得准,声音也洪亮”;当一个学生记忆“塞”时,夸其“你学会了用熟字换部件的方法,真好”;当一个学生大声的读“椰树”时,夸其“哎呦,椰树长得可真挺拔!”……这些激励的语言没有任何浮夸之气,听起来顺耳、自然,孩子的内心深受鼓舞、激励,积极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在以后自己的课堂上,也要让我的学生感受到这样的语言。

  三、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教材的一项重要目标。老师们特别关注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例如:刘琴老师在教学二年级上册《大禹治水》,待学生齐读课题之后要求看课题质疑,再带着疑问读文章,培养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在让学生初读课文时就强调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培养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学生写《夕阳真好》这一课生字时,白洁老师提醒学生要做到“三个一”,并且学生齐声喊出口号:头正、肩平、臂开、足安。对学生的习惯培养贯穿于每一位老师的每一个课堂的细节处。

  四、注重识字写字教学

  大赛中,选手们将“认认真真读课文,扎扎实实学写字”落到了实处。讲课老师在指导写字这一环节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书写规律,从字的间架结构、字形特点进行分析,找出关键笔画,老师进行范写,在小黑板上洋洋洒洒、挥笔一蹴,有的苍劲有力,有的俊美清秀,字体结构合理,规范美观。用笔轻重适宜,顿挫分明。使听课的老师叹为观止!因为那是板书艺术的完美体现,充分展示了语文教师的文化修养。细节的处理无不蕴藏着选手的智慧:殷岚老师在上二年级下册《识字6》教学象形字“鹿”时,以图画的形式展示,这样不仅便于学生认识,而且还让学生感受到了中国汉字的奇妙,“开小火车”的方式令学生喜闻乐见;沙彩虹老师教学三年级下册《石头书》中的生字“煤”时:一个瘦一个胖。火做偏旁瘦又长,最后一捺变为点。教学“炭”时:火在右下坐稳当,最后一捺要舒展。这些写汉字的小口诀,琅琅上口,简单易学;陈林老师在投影仪下现场进行示范书写,学生临摹例字,练习书写。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作为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我的教学理念还有待更新,课堂教学基本功还有上升的空间。通过本次观摩学习,我深深体会到,只有立足于课堂,脚踏实地,苦练基本功,勇于探索创新,不断追求进步,才能和学生一起实现我的七彩梦想!

【教学大赛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教学大赛心得体会11-12

教学大赛心得体会范文03-19

教学大赛后心得体会01-04

关于教学大赛的心得体会(精选7篇)02-24

小学数学教学大赛课心得体会12-30

教学大赛获奖心得体会五篇11-01

教学能力大赛培训心得体会(精选15篇)01-27

技能大赛教学设计03-30

征文大赛的教学体会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