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打虎教学设计(S版五年级上册)

发布时间:2017-12-12编辑:互联网

  武松 打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出11个字。2。能在充分默读课文的基出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能体会到武松机智敏捷、勇猛过人的英雄性格,武松在景阳冈上赤手空拳打虎的精彩情节能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武松的英雄形象。  教学难点:  读中感受作品的语言魅力,激发学生对打虎英雄的敬佩之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歌曲,激趣导入  播放《好汉歌》问:这首歌同学们熟悉吗?是哪一部电视剧的主题歌?关于《水浒传》你知道些什么?(学生结合自己的了解自由回答)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的一个片断--《武松打虎》。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1.自由读课文,自学文中的生字和新词。2.交流字词学习情况。  (1)比较组词。      岗()帐()耻()梁()堂()迸()      冈()杖()职()粱()膛()并()  (2)注意读音。       迸(bènɡ)、冈(ɡānɡ)(3)注意字形。巳:横折略向上斜,竖弯钩圆润,上钩出锋勿:撇画注意笔势变化,横折钩不要写的太长         (4)理解字词意思。  重点理解:  耻笑、存想、榜文、诈骗、霹雳、仗义、挣扎、胸膛、奈何、寻思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2.交流汇报。文章记叙了武松乘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故事。课文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即:  第一部分(1-5自然段)写了武松上冈,看到印信榜文,才知道真的有虎,但决定继续上冈。  第二部分(6-8自然段)写武松赤手空拳与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  第三部分(9自然段)写武松一步步捱下冈来。     第二课时 一、导入谈话:  今天我们学习《武松打虎》,这篇课文节选自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这部小说塑造了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深受大家的喜爱。明末清初的著名文学评论家金圣叹对《水浒传》做了详细而全面的点评。他说打虎这一篇啊,“人是神人,虎是怒虎。”老虎是发怒的老虎,而打虎的人呢那是个神勇之人。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是怎样的怒虎,武松又是如何的神勇。  二、直入重点,精读第二部分  1、刚才我们说到了虎是怒虎,我们先来看看老虎的出场,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这是对老虎的什么描写?  2、这样一只吊睛白额的猛虎突然随着一阵狂风出现在武松面前的时候,武松已经没有退路,他在打虎之时,使用了非常正确的战术。第四、五段都是写武松怎样打虎的,那么这两段武松打虎的战术有什么不同吗?  3、第一个阶段采用的什么战术?(守)。面对着来势汹汹的对手,他没有惊慌失措,也没有贸然出击,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武松怎么样?(十分机智)  4、默读。用--勾出老虎进攻的招数,标出序号;再用~~~~勾出武松应对的动作,标出序号。  5、老虎首先就使用了三招:一扑、一掀、一剪,这真是一只怒虎。不过,我有个疑问:既然是写武松打虎,应该突出武松多么神勇,为什么把老虎写得那么厉害呀?(写虎是为了写人)  6、而武松实际上用了几招?进一步说明了武松的机智。  7、过渡:等老虎这三招用完以后,老虎已经气性先自去了一半,而武松能够躲过这三招,他自己的自信心也会大长,所以这三招下来以后,他开始防守反击,反守为攻。  8、自由读第六段,看武松打虎分别用了哪几招,在课文旁边做上批注。  9、刚开始用什么打?结果呢?  10、武松没有了梢棒,第二招是什么?老虎的反应呢?  11、这时老虎还能咆哮,还能扒泥,武松仍然处在危险之中,这时他又使出了第三招,是什么?老虎又有什么反应?为什么说是“迸”出鲜血而不是流出?  12、虽然老虎已经七窍流血了,但武松还是使出了最后一招--?这时的老虎已经……彻底解决了老虎。  13、小结:我们看到,武松在梢棒打折的情况下,临危不惧,赤手空拳打死了老虎,表现得十分(勇敢)  三、回顾前文,学习第一部分。  1、指读提问: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具体写出了武松打虎的经过,我们仔细阅读过了同时也体会到了武松的性格特点,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有什么联系,省略掉可以吗?  2、默读第一部分,思考这一部分主要写的是什么?  3、武松的心理活动表现了他什么性格特点?用笔圈画出表现武松心理活动的句子加以体会。  武松明明害怕,却仍然不肯回去,还对自己说“且只顾上去,看怎地?”表现他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好面子)  4、作者写武松害怕、好面子是不是会有损于他的形象?(这样写使武松的形象更可信、更真实),所以说武松不仅是个神人,同时他也是个凡人。  5、武松虽然心中也会害怕,但他仍然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这也说明他还是勇敢,所以在后面打虎时才表现得那么勇敢。  小结:这一部分虽然不是重点,但是对于武松性格的刻画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使武松的形象显得更真实,也为下文做了铺垫。  四、总结全文,激励阅读  作者对武松打虎的过程和打虎前的心理活动做了细致生动的描写,栩栩如生地刻画了武松的形象,让我们感到真实可信,也使武松打虎的故事广为流传。《水浒传》中还有许多精彩的故事,等着同学们去细细品味。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