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创意行业处于技术创新和研发等产业价值链的高端环节,是一种高附加值的产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化创意产业方案(精选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文化创意产业方案1
第一章概述
智慧园区是以互联网为载体,“互联网+产业”融合产业模式为手段,面向园区提供全产业链支撑服务的解决方案。能够帮助园区在信息化方面建立统一的组织管理协调架构,业务管理平台和对内对外服务运营平台。将相关资源形成紧密联系的整体,获得高效、协同、互动的的整体效益。
1.1建设背景
在经济快速发展和政府政策的推动下,以产业聚焦为手段的园区经济发展迅速。各地园区经济呈现出覆盖区域不断扩大,产值越来越集中,GDP占比越来越大的趋势。
xx港位于,项目总规划用地约3000亩。一期建设用地1303亩,总建筑面积245平方米,投资额约65亿元人民币。包括农产品物流园、xx港商业综合体、商住配套三个板块;项目主要建设以国际xx文化、国际食品交易为核心,集食品、民俗、文化艺术、金融服务、星级酒店、商务办公、配套居住、xx旅游、电子商务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功能建筑群及现代化农产品商贸流通体系,并致力于发展成为国家级绿色食品交易示范基地、国家级农产品研发创新基地和国家级特色旅游基地。
结合各类农产品物流园的现状和发展方向,充分考虑市场的实际需求, 建立农产品物流园信息平台,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信息管理、信息采集发布、电子结算、质量可追溯、电子监控、电子商务、数据交换、物流配送等应用系统的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化、网络化管理。,企业对园区信息化要求越来越高,同时对园区服务和管理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园区信息化现状
产业园区是产业集群发展的有效途经,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而园区信息化的建设情况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园区经济的发展。提高园区信息化建设水平,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成为当前园区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园区管理支撑、服务创新以及品牌营销等方面的整合应用存在不足;园区企业规模化IT应用、特色化专业示范需要进一步提升。融合前沿技术的智慧园区成为中国园区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
园区管委会部门之间,以及各企业信息系统建设水平和应用层次不齐、相对孤立。这导致政府部门、企业与园区、企业与企业之间沟通障碍与资源独立。
相较于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园区信息化投入以及整体信息化应用不足,特别是基于园区管理服务以及SMB应用平台成为园区信息化重要瓶颈。
大多数园区在IT硬件、网络、通信设施建设方面已经基本成形,为推动信息化建设奠定了物理基础。
1.3信息化发展趋势
1.3.1服务网络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的发展,园区入驻企业越来越重视园区网络覆盖程度,网络覆盖已经成为园区信息化建设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基础建设。
宽带、无线、移动的融合,多种接入方式、高带宽,无所不在的网络及其应用已经是园区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1.3.2应用智慧化
物联网、云计算的规模应用促进信息化的深度化、智慧化。在园区这种大区域管理的过程中,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运营效率,同时降低管理成本。
物联网技术应用到智慧物流、智能监控等管理中,传感技术采集数据和视频信息,帮助园区更高效而合理地进行创新管理。
通过云计算技术搭建企业管理服务平台,帮助企业实现现代化高效运营,同时降低管理成本。
1.3.3平台集约化
园区的管理和运营将从分散向集约转变,基于云计算的大平台集约,数据的集中共享,是园区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发展方向。
平台集约包括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横向把园区管理内部各个系统集成起来,统一入口统一认证,数据集中。纵向将园区管理与上级部门、企业对接起来,实现真正的园区公共大平台,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
1.3.4运营社会化
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参与园区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和运营模式趋向多样化,光靠园区管理者很难完成整体运营,园区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园区管理部门统筹管理,园区企业、服务提供商、应用提供商多方合作共建。
园区信息化建设不仅要解决园区运营办公问题,提高管理效率,更要注重经济效益、品牌效益和社会效益,将园区信息化建设推向更高的层次和水平。
1.4建设目标
智慧园区是在园区搭建的IT基础设施之上,构建一个基于WEB/Portal的虚拟园区,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园区在信息化建设方面构建统一的组织管理协调架构、业务管理平台和对外服务平台,为园区管理者以及企业提供创新管理与运营服务,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1.4.1资源整合
搭建统一入口的信息平台,使园区管理者、园区企业、员工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盘活园区内各方角色的资源,获得高效、协同、互动、整体的效益。
1.4.2管理服务
为园区管理服务,进一步提升园区内部的政务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同时增强园区在推动企业创新上的服务能力。
1.4.3企业服务
为产业提供服务。通过企业管理云的搭建和物联网传感技术的配置,为园区企业提供信息收集、传输和反馈通道。通过对这些信息的汇总分析,为园区的安全管理,风险控制和应急指挥建立决策支持平台。
1.4.4品牌宣传
通过搭建园区门户平台,利用信息检索、虚拟展示等功能,可以让公众了解园区及企业,在更广阔的范围内提升园区知名度,促进园区品牌宣传,有利于园区形象树立和招商引资。
1.4.5创新能力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扩大服务的覆盖面和受益面,同时,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促进园区信息化建设,打造高科技、智能园区,提升园区层次和服务水平。
第二章智慧园区需求分析
2.1园区涉及主体
园区通常涉及两类主体,即园区管理委员会(或称管理中心)和企业,他们在园区内是管理与被管理、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管委会一般属于园区租赁者的派出代表机构,主要职责包括园区的整体规划、道路建设、用地管理、招商引资、园区居民管理等等。
园区企业一般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进驻园区,主要从事食品、民俗、文化艺术、金融服务、星级酒店、商务办公、配套居住、xx旅游、电子商务等相关工作。管理与被管理、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2.2园区主体的信息化诉求
管委会与企业在管理与生产运营过程中分别存在不同的信息化诉求,主要集中在信息发布、基础通信、园区安全、资源管理等方面
从管委会与企业双方的诉求来看,管委会主要关注如何提升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高效管理园区、成功的招商引资等,归结起来就是使园区效益最大化。而企业主要关注日常生产运作的安全和高效、企业内外部沟通的顺畅、企业产品及形象宣传等,归结起来就是在保障管理与经营活动高效有序的同时使生产成果能够获取最大利益。然而,满足这两类诉求的信息化手段,无非是在基础设施、管理应用、信息沟通这三个领域的信息化。
2.3园区信息化需求
园区对信息化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基础网络覆盖,二是园区管理信息化,三是沟通信息化。
园区对基础网络的要求越来越高,早期只是对固话和宽带等业务的承载,后期为适应信息化技术的发展,网络不断升级,网络架构不断完善,网络带宽不断加大,从有线过渡到有线与无线的融合,从大网过渡到专网,对网络的安全性要求也是越来越高。
从提高效率、节省资源、方便快捷的角度看,管理信息化是必然的需求,随着园区的不断扩大和发展,管委会对信息化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复杂。内外部管理信息化系统不断推陈出新,管委会需要更贴近工作流程、应用性更强、更综合的新型管理信息化产品,帮助其管理园区内的资源和设施、环境、企业,维持园区的安全高效运作。
同样,沟通领域的信息化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早期是一些门户网站,电子政务,OA系统等成熟的基础应用,然而这些已经不再适应园区企业的发展需求了,目前园区对网上展厅、视频会议、智能楼宇等信息化应用需求旺盛。
第三章智慧园区平台总体构架
3.1智慧园区弱电系统建设
根据公司运营需要及业务扩展需要,弱电系统作为园区信息化基础平台建设的重中之重,关系到未来各信息系统建设的开展,因此在前期规划中,要求弱电系统规划考虑其合理性、前瞻性和冗余性。园区的弱电系统,应能支持多种计算机数据系统和电话系统,还应支持视频监控、语音广播等系统需要。弱电系统规划组成如下:综合布线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综合网络、业务网络、安防专网),有线电视系统,远程水电抄表系统,公共广播系统,会议系统(多功能厅、报告厅、圆桌会议室、远程视频会议),无线对讲,一卡通(档位租赁、电子结算、进门收费、综合物业、餐饮售饭)及地下车库管理系统,安全防范(门禁、电子巡更、无线对讲、紧急报警、楼宇对讲),机房工程,供电系统,综合管路系统。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根据园区的规模及业务特点将计算机网络系统规划为综合网和业务网两张网,其中综合网用于承载办公网、电话网、视频监控、应急广播等园区管理类系统,业务网用于承载收费类信息化运营管理系统,两网进行物理隔离,或通过网闸、防火墙等技术手段,以确保运营类管理系统安全、可靠运转。
3.1.1综合布线系统
(1)功能简介
为信息网络,监控、广播、公共显示等系统提供信息高速公路(物理通路)。
(2)系统设计
1)综合布线系统是将语音信号、数字信号的配线,经过统一的规范设计,综合在一套标准的配线系统上,此系统为开放式网络平台,方便用户在需要时,形成各自独立的子系统。本设计仅考虑布线不涉及网络设备。
2)本工程计算机和电话采用非屏蔽综合布线系统,水平选用 六类电缆,PVC管暗敷。计算机垂直干线选择十二芯室内单模 光缆,电话垂直干线选择三类50大对数电缆,配线架在竖井内明装。竖井内竖向线槽应与水平线槽连接。楼层弱电间安装网络设备。
3)一般按20m2 左右设置一组信息点。
3.1.2计算机网络系统
(1)系统概述
本系统采用下述层次结构建立计算机网络平台的概念模型:
核心层Core
核心层网络高速互联的主干,由于核心层对互连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必须用冗余组件设计核心层。应具有高可靠性,并且应能快速适应变化。同时实现第三层交换,得已优化分组吞吐量;同时通过核心层与外部网或Internet进行连接。
汇聚层Distribution
汇聚层是网络核心层与接入层的分界点,汇聚层扮演许多角色,包括由于安全性原因控制对资源的访问,汇聚层可以配置为VLAN之间的路由。汇总接入层的路由,设计时考虑汇聚层与核心层有冗余的链路。
接入层Access
最终用户的网路接入点。它可以共享、独享或交换带宽的方式为用户提供入网的接口。
这种层次型的结构,不仅提高了整个网络的可用性、可靠性、并为网管提供良好的基础。
(2)功能简介
为市场业务管理(业务网络)、其他管理和信息查询(综合网络),及监控系统(监控网络)提供网络平台。
(3)系统设计
综合网络和业务网络
综合网络和业务网络采用物理合一,逻辑隔离的网络架构,两个网络采用网闸和VLAN逻辑隔离,但采用一套硬件网络设备。
本网络系统采用3级星型拓扑结构。在核心网络机房配置万兆核心层交换机,在2个分机房设置上行万兆,下行千兆的汇聚层交换机和全千兆接入层交换机,构成汇聚到核心10000M汇聚, 汇聚到接入千兆,千兆到桌面的网络拓扑结构。
交换机容量考虑10%冗余。
监控网络
用于网络型监控系统的监控网络采用3级星型拓扑结构。在核心网络机房配置万兆核心层交换机,在2个分机房设置上行万兆,下行千兆的汇聚层交换机和全千兆接入层交换机,构成汇聚到核心10000M汇聚,汇聚到接入千兆的网络拓扑结构。
3.1.3有线电视系统
(1)功能简介
转发卫星电视节目
适配SDH网上的电视节目
非实时的自办节目——如NVOD、大片播放、精彩节目回放等。
(2)系统设计
本系统采用数字电视系统。
数字电视系统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前端系统、传输系统和用户端系统。
前端系统有卫星接收机、编码器、复用器、加扰器、QAM 调制器等设备,主要对模拟电视 AV 信号进行数字编码、转换、复用、QAM 调制及加解扰, 使用模拟信号变为能够传输的数字TS 流。
传输系统将前端系统输出的数字 TS 流传输到用户端,供用户接收、收看。本方案将采用 HFC网络作为传输系统。
用户端系统包括机顶盒和电视机,用以将数字 TS 流转化为模拟 AV 信号得 以直接收看。
本系统关键部分为前端系统设备和用户端的机顶盒。它们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 TS 流(或将数字 TS 流转化为模拟信号)的性能优劣将直接影响整个数字电视系统的好坏。
3.1.4远程水电抄表系统
(1)功能简介
实现预付费或是远程在线能量管理和计费管理。
(2)系统设计
水电抄表系统分在线式抄表和离线式预付费系统。
其中在线式抄表系统在管理中心利用简捷直观的抄表软件,可以准确地采集基表数据并传给管理中心,自动生成各种数据报表和交、催费通知单,可以对基表异常情况进行监测,并能有效防止干扰,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可实时观察水电用量,可用于分时段,分季节的用水用电量分析。
在线式抄表系统建议水电表集中管理。
离线式预付费抄表系统结构简单,可利用IC充值卡方便的实现水电收费管理。
离线式预付费系统建议水电表安装到户。
本方案建议使用在线式抄表系统。
3.1.5公共广播系统
(1)功能简介
本广播系统提供公共广播,背景音乐,并提供消防广播功能。
(2)系统设计
采用网络型公共广播系统系统,其网络借用综合网络平台,功放到前端采用100V定压传输。
中心机房为消防控制室(未明确),功放等设备位于综合网络配线间。
3.1.6会议系统
(1)功能简介
会议是整个整个XX弱电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数字信息时代电子会议的需要,需建设一套高度集成的现代化会议信息系统,这些高科技的会议设备将为与会代表迅速、直观地提供、发布、传输各种信息,提高领导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管理的工作效率和水平,节约费用。多功能会议系统综合利用现代音视频技术、数字化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智能控制技术达到完整、高效、及时的信息沟通与交流效果,与整个弱电的智能化相协调。
(2)系统设计
1)会议室
含如下子系统:
发言系统(可带表决)
音频扩声系统
视频系统
同声传译系统
远程视频会议系统
集中管理系统
2)多功能室
多功能包括舞台表演功能、卡拉OK功能、会议功能、报告厅、电影厅等功能。
含如下子系统:
发言系统(可带表决)
音频扩声系统(带舞台表演和电影功能音频需加强)
视频系统(带舞台表演和电影功能视频需加强)
同声传译系统
远程视频会议系统
卡拉OK系统
舞台灯光系统
集中管理系统
3)报告厅
含如下子系统:
发言系统
音频扩声系统
视频系统
同声传译系统
远程视频会议系统
集中管理系统
3.1.7无线对讲
(1)功能简介
无线对讲系统具有机动灵活,操作简便,语音传递快捷,使用经济之特点,是实现生产调度自动化和管理现代化的基础手段。无线对讲系统是一个独立的以放射式的双频双向自动重复方式通讯系统,解决因使用通讯范围或建筑结构等因素引起的通讯信号无法覆盖,便于在何时何地精准使用于联络如保安、工程、操作及服务的人员,在管理场所内非固定的位置执行职责。
(2)系统设计
本园区不超过2000米的通讯半径,可不设无线通讯基站。如考虑到二期三期的扩展,也可考虑设通讯基站。
本设计未考虑通讯基站,手持机根据实际数量设置。
3.1.8安全防范系统
3.1.8.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
功能简介
系统主要由摄像部分、图像记录等部分组成,并通过在出现危险情况时的实时录像,为消除危害后的犯罪惩罚提供有力的证据。上述各部分由保安监控中心进行智能化管理,摄像机配合探测器进行联动,系统对各个区域进行全面监控,控制中心系统主要由管理服务器、IP网络硬盘录像机及显示设备等组成。
设计说明
(1) 设防区域和部位
在园区的周界、出入口、停车场的通道及出入口、建筑物楼内主要通道、大厅、电梯厅、电梯轿厢、设置视频安防监控。
(2) 安装不同类型的网络摄像机,例如;400万像素彩色半球摄像机,400万像素枪式彩色摄像机,电梯专用摄像机,星光级网络高清球形摄像机等监控设备。
(3) 视频安防系统采用全网络架构,传输线路采用六类非屏蔽双绞线,成星型结构布线;显示部分由多套客户端电脑及软件组成,实现视频系统进行图像调用和查看。
(4) 在监控中心分别设计了采用了集中存储管理监控系统,监控画面只传送至各楼层的管理办公室内。
(5) 系统预留室外部分的通道,保证后期室外新增点位可以正常接入系统。
3.1.8.2门禁管理系统
功能介绍
门禁管理系统是企业安保管理的基础平台,是以无人值守的方式限制人员出入的技术手段。CPU卡门禁管理系统是结合了CPU卡智能卡、门禁控制器和管理软件的综合管理系统。同时也是集通道安全、自动化控制、报警联动等多系统为一体的主动安全防范系统。
设计说明
在综合楼和所在的楼层出入口及关键部门、配套服务楼出入口设置门禁控制系统。
3.1.8.3紧急报警系统
功能介绍
防盗报警系统是用探测装置对建筑内外重要地点和区域进行布防,它可以探测非法侵入,并且在探测到有非法侵入时,及时向有关人员示警。一旦报警,可记录入侵的时间、地点,同时向监视系统发出信号,录下现场情况。
设计说明部分
确定本系统采用以有线报警为主,结合双鉴探测器建立全方位的安全防盗报警系统。为了更加完善防盗报警系统的功能及防范的多层面,报警中心设于监控中心,配置一台报警主机,主机接收总线信号,再通过串行接口模块把防区的状态信息传送到监控矩阵,主机之间通过接口模块实现联网。由报警系统软件完成所有事件的监控和管理,并可连接继电器模块进行联动处理。在各大楼建筑内的楼层出入口(包括楼梯间和电梯前室)等位置设双鉴探测器。
3.1.8.4电子巡更系统
功能介绍
该系统主要是针对保安巡逻、设备巡检的管理系统。根据巡线方案,在指定路径的关键控制点安装电子信息源。保安人员通过巡检记录管理软件设定巡检路线和计划时间表后,把特定编号的巡更机及巡检时间表一起发放到指定的保安人员手中,保安人员按计划巡检。保安人员每次到达巡检点后用巡更机采集信息源信息,巡更机内会记录下保安人员到达的时间和巡检点的特征编码。保安人员根据需要在一定的时间周期内通过无线通讯座将每个巡更机中的巡检记录收集汇总存入计算机。管理人员用巡检管理软件汇总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考核保安人员的工作情况。
设计说明
在园区在所有建筑楼层安保关键点设置电子巡更点。
3.1.8.5楼宇对讲系统
功能介绍
在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和维护社会安定起到重大的作用。楼宇对讲系统是当今小区普遍应用的管理手段之一。它能够在第一时间以图像、声音形式告知管理和保安人员现场所发生的任何情况,以及业主与访客之间进行沟通,从而有效地做出快速反应。对于社区的安全与管理提供了极大方便。
设计说明
生活配套楼采用数字楼宇对讲系统,采用网络架构组成,能够实现每栋单元楼用户与管理中心联网管理的功能。
3.1.9一卡通(档位租赁、进门收费、综合物业、餐饮售饭)及地下车库管理系统
(1)功能介绍
园区一卡通系统采用了平台+组件的设计思想,覆盖了企业园区内常见应用,包括门禁、考勤、消费、停车场、出入通道、访客、会议签到,电子结算综合物业系统等。用户可将企业内的人、财、物的管理和服务纳入 一卡通平台,统一进行管理,完成企业内部的身份认证类应用和消费类应用,同时系统可实现与OA、ERP、MIS、IBMS 等系统灵活对接和数据交换,为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
3.1.10机房工程
(1)功能简介
机房工程是一个集装饰、电气、安装、网络等多个专业技术于一体综合性工程。机房设计与施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机房内智能化系统是否能稳定可靠地运行,是否能保证各类信息通讯畅通无阻。
由于机房的环境必须满足各种微电子设备和工作人员对温度、湿度、洁净度、电磁场强度、噪音干扰、安全保安、防漏、电源质量、振动、防雷和接地等的要求。所以,一个合格机房,应该是一个安全可靠、舒适实用、节能高效和具有可扩充性的机房。
(2)系统设计
本项目包括如下几个机房:XX机房、XX机房、XX分机房。
具体请甲方指定。
含如下子系统:
装修子系统(墙面、吊顶、地板)
防雷及接地子系统(联合接地,信号防雷,电源防雷)
机房供配电子系统(含UPS)
机房综合布线子系统
机房安防子系统(门禁、监控)
机房空调、新风子系统
机房环境监控系统
机房消防子系统
3.1.11供电工程
(1)功能简介
众所周知,在公共电网中存在着电源污染较为严重。如:电源过压、欠压、电压下陷、电压浪涌、电压瞬变、电压尖峰、频率偏移、谐波失真等,这些现象都会严重影响我们的工作和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行。特别是一些重要部门的主要机器、设备和仪器对工作环境要求严格的更显突出。
一方面,UPS是在市电发生故障时(停电或异常时),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提供一定能量的备用电力,从而使我们能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并确保了我们的工作质量和人民生命财产不受影响,机器、设备、仪器不受损害。另一方面,UPS是确保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能享用高质量电力的前提下,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同时也延长了机器、设备、仪器的使用寿命。综上所述,为保证我们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正常生活不受干扰,以及确保机器设备能安全、正常的运行不受影响。提高在紧急事件电力中断时应对能力,将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以利于从容地面对电力灾难。
(2)系统设计
所有网络(业务网、综合网、监控网)交换机、报警系统、门禁系统、采用UPS集中供电。UPS供电时间为2小时。
3.1.12综合管路系统
(1)功能简介
综合管路系统是各个智能化弱电系统设备连接及集成的.桥梁,由弱电桥架、线管及其相关的辅助材料构成。综合管路系统的设计以弱电系统的整体规划和施工设计为基础,使整个弱电系统达到结构完善、扩充及维护方便的目的。
(2)系统设计
在本项目涉及综合管线配套的系统包括综合布线系统、公共广播系统、有线电视系统、综合安防系统(闭路电视监控、防盗报警、电子巡更)、UPS系统等子系统。
考虑到安全、高性价比及便于管理的原则,将有些相近系统的垂直线槽合并,即节省了材料、又便于管理。线槽材料为镀锌铁质线槽,经接地处理后有极强的屏蔽效果。
水平金属线槽:水平部分线槽规格分为100mm100和200mm100mm。(蔬菜大棚和加工配送区)
垂直金属线槽:垂直桥架使用规格分为100mm10mm和200mm100mm。垂直桥架分布在弱电井。(蔬菜大棚和加工配送区)
管路部分:地下暗埋的线管采用110MM波纹管,地上部分所有的穿线管均采用PVC聚氯乙烯管。
垂直线槽位置暂定在弱电井内,该垂直线槽位置将根据将来的结构调整及出墙预留孔位置的确定来进行调整。
3.2智慧园区信息管理平台建设
为了配合公司“打造绿色交易高端批发市场和现代农产品物流综合服务平台”的目标,使客户享受信息化成果,使员工提高工作效率, 未来将在园区区建设若干个信息管理系统,在建设过程中,主要考虑系统的实用性、扩展性、先进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体现如下方面:
实用性:在功能方面能满足现有的业务需要即可,在使用方面要使用户(员工、商户)易上手、易操作。
扩展性:在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中要考虑预留二次开发接口,便于将来业务扩展需要。
先进性:在园区各个信息化建设环节,将渗入绿色、 环保、 节能的设计理念,在设备设施维护、财务管理、水电管理等角度, 多方面具备“绿色交易” 的衡量标准。
信息管理平台在实现上,以农产品一体化平台为目标,囊括各业务部门需要的信息管理子系统,包括:门户网站、OA办公系统、电子结算系统、 信息发布系统、园区物流管理系统、仓储管理系统、 电子交易系统、 智能配送系统、农产品溯源防伪系统等。农产品园区信息管理系统平台的建设,整合农产品系统现有的各业务系统模块, 同时各模块根据角色赋权访问、管理。各个业务系统模块在建设的同时,预留与大平台的接口,做到单点登录、 统一管理。同时, 信息管理平台将整合各系统的共用信息,如客户信息、资金库等,园区的交易数据将作为市场运营的关键指标,在数据挖掘、商业智能方面大有文章可做。
3.2.1门户网站
信息平台门户建设,包括园区展示、业务介绍、网上信息采编发布、电子商务、以及业务应用系统接口等。通过园区区门户网站,提升园区知名度、展示园区信息、展示园区商户信息、发布政策法规、发布招商信息。
3.2.2OA办公系统
从园区内部企业管理方面来看,园区有必要新建自己的IT系统。建立管委会对企业的服务、支撑、联系平台,对内主要是为了满足内部管理、日常办公的要求,提高上下级沟通、跨部门沟通的效率。OA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一个集成的协同办公平台,让所有人员能够利用网络实现协同工作和知识管理。
与此同时系统支持移动办公,满足各种手机终端,提供有基于WAP、Linux、WindowMobile 手机终端操作系统的移动办公系统,提供公文流转、企业通讯录、移动邮件、办公管理(审批)、企业短信等方面的功能模块,支持客户端程序自动升级。
(1)建设目标
建立管委会内部协作平台。使组织内部的通信和信息交流快捷通畅。
建立信息发布平台。在内部建立一个有效的信息发布和交流的场所,例如电子公告、电子论坛、使内部的规章制度、新闻、技术交流、公告事项等能够在企业或机关内部员工之间得到广泛的传播,使员工能够了解单位的发展动态。
实现工作流程的自动化。这牵涉到流转过程的实时监控、跟踪,解决多岗位、多部门之间的协同工作问题,实现高效率的协作。各个单位都存在着大量流程化的工作,例如公文的处理、收发文、各种审批、等,都是一些流程化的工作,通过实现工作流程的自动化,达到可以规范各项工作,提高单位协同工作的效率的目的。
实现知识管理。使各类文档(包括各种文件、知识、信息)能够按权限进行保存、共享和使用,并有一个方便的查找手段。为建立学习型组织打下基础。
辅助办公。实现日常办公、及时通信等日常事务自动化管理。
实现分布式办公。企业单位的地域分布越来越广,移动办公和跨地域办公成为很迫切的一种需求。系统应支持多分支机构、跨地域的办公模式以及移动办公,能够很好的解决分布式办公的问题。
(2)系统结构:
3.2.3电子结算系统(信息点位、软件)
(1)功能简介
1)系统简介:
电子结算系统是批发市场业务管理平台的核心,它掌握批发市场中的.全部市场交易和供求信息,便于为客户提供服务,建立科学、严谨的结算和交易方式,满足交易管理、资金结算及市场各项费用的收缴,同时为信息发布提供准确及时的交易信息和供求信息。可实现中央结算方式、交易现场结算方式、电子地磅结算方式、进出门收费方式等。
2)系统结构:
电子结算系统结构图
3)系统功能:
对账系统、市场统计、客户管理、外设支持、银联转账、农残超标追溯。
包括IC卡管理、会员管理、交易管理、交易结算、费用管理、使用者管理、综合统计查询、票据打印、品种管理等部分。
4)系统意义:
本系统在保证交易速度、提高交易效率的基础上,增强了市场管理方对市场运营情况的全面了解;在保障商户资金安全、方便商户资金周转的基础上,提高了商户对市场的信赖程度;公开的交易统计信息促进了农产品的有效交易和流通,丰富了市场的交易功能。
(2)系统设计
1)进门收费
进门收费点位初步设计在八车道进门处。
2)手持收费
每档位一个信息点,用于结算一体机。
其他点位为确定。
3)电子地磅
每档位二个信息点,用于电子地磅。
4)软件
建议甲方另行采购
3.2.4信息发布系统
(1)功能简介
系统能够及时地将各种信息发布给市场相关的商户、涉农企业、农产品生产者,方便不同层次的用户了解市场信息。系统提供标准信息接口,可方便发布市场各信息平台的相关信息。
具体功能:
行情信息自动发布功能
供求信息自动发布功能
重要通知自动发布功能
交易公告自动发布功能
市场介绍自动发布功能
办事指南自动发布功能
气象预报自动发布功能
法律法规自动发布功能
(2)系统设计
在综合楼的外墙设置一台P6全彩屏,面积为23.55213.312 ,用于供求信息发布和行情信息发布,市场介绍等。
在每个市场设置四个查询机(46寸)用于供求信息查询,设置2个5米2.9米的P4全彩屏用于广告信息发布。
3.2.5园区物流管理系统
主要针对园区区中的各种自然对象和对象间产生的业务关系来进行信息化管理。主要涉及对象有:各区域管理企业、设施、设备、经营商品、入驻经营企业、工作人员、买家人员、资金、运输货物、交易活动、合同协议、物业活动、资信活动等。
(功能结构图)
3.2.6园区仓储管理系统
(1)系统概述
仓储管理,是指对仓库及其库存物的管理。现代的仓库已经称为物流的中心。物资的存储和运输是整个物流过程中的两个关键环节,被人们称为“物流的支柱”。
仓储管理信息系统是用于管理仓库中货物、空间资源、人力资源、设备资源等在仓库中的活动,是对货物的入库、检验、上架、出库及转仓、转储、盘点及其它库内作业的管理系统。
仓储管理信息系统按分类、分级的模式对仓库进行全面的管理和监控,缩短了库存信息流转时间,使企业的物料管理层次分明,井然有序,为采购、销售和生产提供依据;智能化的预警功能可自动提示存货的短缺、超储等异常状况;系统还可以进行材料库存的汇总,减少资金积压。完善的仓储管理功能,可对企业的存货进行全面的控制和管理,降低库存成本,提高企业客户的满意度,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仓储在物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效率,产品整合,支持企业的销售服务,调节供应和需求。
(2)系统功能框架
3.2.7配送管理系统
(1)系统概述
物流配送系统是按照客户的配送订单需求,到指定的地点提取货物,通过车辆调度、运输等过程,将货物送达指定的目的地的过程。配送系统前端可以与分销系统等ERP子系统互连,也可以单独形成系统,独立运行。
(2)系统功能
①车辆动态管理
包括车辆可用状态设定、车辆可用状态查询、车辆动态报告和查询等功能。
②派车计划管理
根据车辆情况、配送要求和配送内容,安排车辆按照一定路线和顺序配送一定的商品。
③行车日志管理
记录运输配送的过程及其发生的成本。
④配送事故管理
提供记录配送事故的发生和直接损失的功能,以及赔偿处理登记和查询,以及责任处理登记和查询等功能。
⑤货物交接管理
记录货物交接情况,并安排被拒收或者未送达货物的处理情况。
⑥货物中转管理
对于需要经过在临时仓库中转后再运输和配送的作业过程进行管理。包括货物临时堆存管理、临时卸货登记、货物分拣装车等功能。
⑦业务单据管理
包括网上业务单据、业务单录入、业务单审核、业务单分解、业务单下发、业务单反馈接收和业务单追踪等功能。
⑧财务结算管理
根据往来业务统计,最终核算与客户的定期结算金额,形成结算账目,并提供按条件统计查询功能。
3.2.8电子交易系统
(1)系统介绍
电子交易系统是农产品流通业务运行的核心系统,利用现代电子商务手段来推动现货交易、网上交易的共同发展。主要为商户提供科学、严谨的`供求信息发布、竞价、交易服务。
(2)系统功能
3.2.9农产品溯源防伪系统
(1)系统介绍
系统综合运用了多种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实现了对农产品生产、流通、物流过程的追溯管理、农产品生产档案(产地环境、生产流程、质量检测)管理。
(2)功能模块
①农产品安全生产管理:
以农业生产者的生产档案信息为基础,实现对基础信息、生产过程信息等的实时记录、生产操作预警,生产档案查询和上传功能。
②农产品流通管理:
以市场准入控制为设计基础实行入市申报,对批发市场经营者进行管理,记录其经营产品的交易情况,实现批发市场的全程安全管理。
③农产品质量监督管理:
实现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措施的宣传与监督功能;同时完成企业、农产品信息库的组建、管理和查询及分配管理防伪条码等功能。
④农产品质量追溯:
综合利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实现网站、POS机、短信和智能手机终端于一体的多终端农产品质量追溯。
第四章项目建设理念
(1)创新
在传统园区信息化建设经验基础上,打破固有思维,创新思路,以超前的眼光预见园区信息化发展趋势,创新园区管理服务模式,提升管理服务水平,打造现代、高效、互动的智慧园区。
(2)咨询
资深IT行业咨询专家,在IT行业战略、商业模式、品牌营销与市场创新方面具有深刻的洞察和理解,丰富的政府组织与大型企业信息化规划实施项目经验.
(3)专业
专业的团队、专业的技术、专业的流程控制,迅速响应客户需求的能力,丰富的咨询、实施经验,为园区信息化建设提供专业、高品质的服务。
(4)安全
安全与稳定是保障系统高效运作的基础。在系统设计与开发方面,充分考虑系统、信息、数据的安全性,以严谨的系统设计、先进的开发技术、规范的服务流程,保障信息平台的安全性。
第五章项目实施效益
(1)管理服务
利用信息共享平台整合园区、企业信息,并且构建相互的信息交换和工作通道,从而形成整体的信息优势和有序的工作机制,让园区管理层能够从战略宏观角度掌握园区建设和运营情况。
(2)企业应用
面对新的经济环境和竞争形势,园区结合自身的特点,通过技术、服务和商业模式的创新,为企业提供多元化、高效率、高品质服务,提升园区软实力,增强对企业的吸引力,助力企业成长。
(3)营销展示
利用先进理念和技术,将产业园区和入驻企业在信息平台上进行整体包装和推介,集中打造具有独特影响力和特色功能的国内先进园区信息平台。
文化创意产业方案2
一、定义
创意产业是以创意为核心,以城市独特的信息流、人才流、现代物流、资金流等社会资源为依托,为工业、文化等服务的智能创造业。
创意产业园区是依托我市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基础,利用城镇中心区工业建筑为主要改造和开发载体,以创意产业链为聚合,所形成的以都市型工业、创意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为发展重点,并经市经贸局会相关部门共同审核认定的功能区域。
二、创意产业园区的认定标准
(一)新建创意产业园区认定标准
1.园区注册地和经营地要位于XX市辖区内。
2.园区要有明确的招商规划和产业定位。园区建设要符合全市城建规划总体要求,并逐步按照产业定位形成区域特色,园内80%以上的入驻企业为从事都市型工业、创意产业、生产性服务业等经营活动。
3.园区可以在原有已形成一定规模集聚的区域或街道基础上进一步加以整合,具备一定的建筑规模,一般应在1万平方米以上,入园或已签订入驻协议的企业在20家以上或出租建筑面积率经核定超过50%以上。
4.园区的建筑外型应与城镇建筑形态、周边环境相和谐,园区的房屋建筑结构应符合本市相关建筑标准。园区入驻企业不得擅自改变建筑结构和使用性质,入驻企业的二次装修应按规定上报有关部门批准。
5.园区消防、安全、卫生、环保等应符合相关规定。园区入驻企业的一切活动不得干扰周边居民、企事业单位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
6.园区管理制度健全,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管理人员。园区管理机构负责园区的统筹协调、对外招商、物业管理和提供配套服务,管理人员分工明确,职责到位。
7.园区能提供适合创意企业发展的工作环境、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园区内水、电、通信、道路等公共设施完善,能根据客户需求和自身条件提供宽带网络、会务、展示等配套设施及服务功能。园区应设有为创意企业、设计人员提供交流、互动、集聚和各种创意作品展示的场所。园区内的配套服务设施占用面积原则上不超过园区总面积的25%。
8.园区应建立入驻企业档案,配合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做好园区统计,并配合所在镇(街)相关职能部门对入驻企业开展管理与服务。
(二)改建创意产业园区认定标准
1.所谓改建创意产业园区是指符合各镇(街)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并纳入各镇(街)“退二进三”规划内,利用各镇(街)中心区的旧工业区、旧厂房、旧大楼等“三旧”建筑物作为建设载体的创意产业园区。
2.改建创意产业园区应有明确的投资建设和经营管理主体,明确的总体规划和功能定位,以及阶段性工作目标和计划进度安排等。
3.对改建创意产业园区的认定标准要求可适当放宽,按照“三个不变”的原则,即:房屋产权关系不变、房屋建筑结构不变、土地性质不变,予以提前认定并给予园区两年筹备期,筹备期内只发文认定并不进行授牌。
三、创意产业园区的行业范围
结合我市产业发展实际,我市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应重点发展与工业八大支柱产业相关的创意产业,重点涵盖了研发设计创意、咨询策划创意、文化传媒创意和时尚消费创意等四大领域。
四、创意产业园区的认定和管理
(一)管理部门
根据《关于促进创意产业园区发展的实施意见》,市创意产业发展领导小组要统筹全市创意产业园区的布局规划、产业导向、政策协调,市经贸局负责牵头制定创意产业园区认定管理办法等扶持政策,并具体负责有关扶持政策的组织实施、检查和监督。
(二)认定程序
1.由相关园区的管理主体向所在镇(街)经贸部门提交创意产业园区认定申请报告。
2.根据认定标准,由相关园区管理主体提供以下证明材料:
(1)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和招商规划;
(2)创意产业园区房产、土地权属证明;
(3)园区管理主体营业执照及有关管理制度;
(4)所在镇(街)国土、规划、环保、安监等部门出具的国土、规划、环保、安全证明;
(5)园区内入园注册的创意产业企业名单及其营业执照和相关资质证明复印件;
(6)园区内入园注册的创意产业企业上财务指标完成情况(当年入园注册企业提供当期财务指标完成情况)。
3.由园区所在镇(街)经贸部门根据认定标准对园区申报资料进行初审,审核批准后推荐上报市经贸局。
4.经市经贸局组织对申报园区审核合格后,报市政府核准认定,市政府委托市经贸局授予其“XX市创意产业园区”的牌匾。
5.改建创意产业园区在筹备期结束后由市经贸局按照新建创意产业园区认定标准进行复审,复审合格者继续予以支持,正式授予牌匾。在筹备期内已达到要求的,可提前申请授牌。
6.各类经国家和省认定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经市经贸局局和文广新局共同审核后,符合条件的报市政府核准认定,授予其“XX市创意产业园区”的牌匾。
7.所有经认定的创意产业园区实行动态管理,有效期为三年,有效期满后由市经贸局进行复审,复审合格者继续予以支持,不合格者,撤销其资格,收回牌匾。
文化创意产业方案3
一、位置及交通
鄂尔多斯文化创意产业园是为适应鄂尔多斯市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和东胜区实际发展需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对东胜打造“服务自治区、连接晋陕宁”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定位,启动建设的大型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园区位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哈巴格希街道办事处达尔汗壕四社、考考什纳水库附近,该地块景观独特,是一块如半岛般的独立区域,东南西三面环水,南面与康巴什新区隔水相望;总规划面积200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
园区有着良好的区位交通优势。位于东胜区与阿镇之间,距东胜25公里、阿镇仅3公里,距机场仅15公里,鄂尔多斯机场已经了开通鄂尔多斯至北京(每日两班),鄂尔多斯-西安-深圳,鄂尔多斯-郑州-上海航线。形成了包西和东乌铁路、210和109高速公路、东康一级快速通道纵横交汇的立体交通优势。
鄂尔多斯文化创意产业园所在区域内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地质构造稳定,基本上与康巴什新区相同,适合产业园建设。
二、作为背景的鄂尔多斯市情况简介
鄂尔多斯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南部,与宁夏、陕西、山西三省区毗邻,同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共同构成内蒙古自治区黄河“金腰带”上的“金三角”。全市辖7旗2区,总面积万平方公里,人口万人。鄂尔多斯市地上、地下资源十分丰富。其中煤炭探明储量1496亿吨,约占全国的1/6。鄂尔多斯市境内有我国目前最大的世界级整装气田--苏里格气田,探明天然气储量5000亿m3,是我国实施西气东送的战略要地。市境内还有探明天然碱储量6000亿吨,食盐1000亿吨,芒硝70亿吨,石膏储量35亿吨,石灰石65亿吨,高岭土65亿吨。全市有可利用草场470万hm2,年产阿尔巴斯白山羊绒70多万公斤,羊毛1000万公斤,皮张230万张。市境内有全国旅游胜地“四十佳”之一的成吉思汗陵和响沙湾、恩格贝等驰名中外的旅游景点。
在这一片土地上,诞生了“鄂尔多斯经济现象”。“十五”期间,鄂尔多斯累计实现GDP1586亿元,2005年,鄂尔多斯财政收入达亿元,为“九五”末的近6倍,年均增长%,2006年更是以56%的增速和亿元的总额跃居全自治区第一位!鄂尔多斯的高速发展刺激了包头老工业基地的重新振兴,有效促进了呼和浩特市的经济增长,已成为拉动自治区经济增长最具动力的火车头。
三、产业园的定位、规模及建设情况
鄂尔多斯文化创意产业园“以建筑创意带动文化经济的发展,推动鄂尔多斯文化经济建设,构筑鄂尔多斯文化新地标”为定位,立足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与国内、国际著名建设师事务所合作,聘请国际著名大师及专业团队进行规划设计,计划建设成为一个以创意建筑艺术为载体,集创意企业孵化、产品设计制作、文化人才培养、文化产品展示、交易、服务及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创意产业发展平台。目前,已有来自美国、德国、瑞士等多个国家的优秀建筑事务所为鄂尔多斯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献上了他们优秀的建筑设计作品,而邀请100位优秀国际建筑师在产业园进行创意建筑设计的计划也已进入实施阶段。
产业园总规划面积200公顷,规划总建筑面积146万平方米。由鄂尔多斯市江源水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约45亿元,计划分三期建设。一期开发面积为57公顷,建筑面积约40万平米,计划投资约15亿元,主要建设文化产业服务区、音乐厅及露天音乐广场,建筑艺术博物馆及企业商住建筑等,一期已于20xx年7月份开工,园区主干道路已经建成通车,鄂尔多斯美术馆已于20xx年8月投入使用,近万平米的艺术家工作室已建成,国画院、音乐厅、艺术酒店、园区办公楼及景观绿化工程等已进入开工筹备阶段,计划20xx年建成完工。二期开发面积约46公顷,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计划投资约20亿元,主要建设创意企业孵化区、文化产业教育基地、配套公寓及商住建筑等,计划20xx年开工,20xx年建成。三期开发面积约45公顷,建筑面积约41万平方米,计划投资约10亿元,主要建设配套公寓、学校、幼儿园、大型停车场、水岸公园、游乐场及商住建筑等,计划在20xx前全部建成。
四、产业规划
根据多方位的考证和分析,结合城市总体规划,鄂尔多斯文化创意产业园以创意建筑为核心产业类型,衍生出创意产业展示、创意产业交流、创意产业服务、创意产业交易、创意产业孵化、创意SOHO办公、现代艺术基地、创意产业教育、创意休闲旅游等九种形态。建筑创意产业是整个园区的发展主线,九种形态为其衍生模式,主次分明,网络连接互动性强,共同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文化创意产业园。
五、产业园的体制和开发模式
鄂尔多斯文化创意产业园由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政府与鄂尔多斯市江源水务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开发。采用“管委会+开发公司”的开发管理体制,建立鄂尔多斯文化创意产业园管理委员会,由江源水务工程有限公司作为发起人成立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开发公司。管委会作为管理鄂尔多斯文化创意园的行政机构,开发公司负责园区的开发建设和招商工作。
鄂尔多斯文化创意产业园开发公司作为土地开发的主体,也是融资主体,并承担最终的损益。
六、招商方案招商方式
1.合作开发2.租赁入住招商对象
各类时尚设计、影视传媒、广告传媒、软件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工艺品制造、数字网络、摄影美术、动漫游戏、文化出版、信息咨询、知识产权服务、印刷包装、玩具礼品;工程管理服务、家居设计、建筑设计管理、城市绿化管理、建筑装饰业;市场调查、市场营销、专业咨询、会议及展览服务、文化艺术经纪代理等企业及个人工作室。有特色及个性的餐饮、娱乐等传统服务行业。招商流程
客户咨询、接待→实地参观→选择场地→洽谈→提供企业相关资料(发展计划、盈利模式、纳税等)→审查→签订合同→签订物管协议→场地交付使用→客户档案建立、存档。
文化创意产业方案4
方案概述
智慧园区是以通信网络建设为基础,具备快速的信息采集,高速信息传输,高度集中计算,来实现园区全面的信息感知、传输和数据处理能力。针对目前园区内存在众多的安防弱电子系统以及有对应的人,车,物的管理业务,我们结合最新的AI+物联网技术理念,提出一套智联、互联、物联的综合管理可视化平台建设方案,该方案整合园区内的视频监控,出入口,一卡通,周界报警,消防,能源能耗等10余项弱电子系统,打破过去的弱电系统孤立、单一的弊端,快速推进园区统一融合的智能化发展进程!
总体设计
这套智慧园区业务系统以园区人,车,物连接为出发点,设计出全新的框架,提供一套可扩展的智能园区应用平台,统一底层基础服务接口、标准化汇总数据,智慧园区的总体业务架构包括感知层,IAAS层,PAAS层,SAAS层。
系统介绍
人员通道管理系统
园区出入口是安全防范的重点区域,在园区出入口部署人脸通道闸机,进出人员通过刷脸认证,授权认证成功后可自由进出园区,无需保安人员二次确认,明显提升保安人员工作效率,同时人脸通道闸机还能进行黑名单设置,将惯犯,危险人员录入人脸黑名单数据库(可与公安进行人脸数据对接),一旦发现可疑人员闯入园区,可进行人脸路径追踪,并把告警信息推送到指挥中心,指挥中心通过手机APP,短信,电话等方式通知相关负责人及时妥善处理,有效加强园区安保强度。
人员通道管理系统
车辆出入口管理系统,利用高清高识别率摄像头,并配置触发雷达和防砸雷达,大大降低施工成本和难度,当车辆进入/离开时,车辆进入触发雷达检测区域,产生触发信号控制抓拍机抓拍,数据传输到控制终端比对,比对成功后自动开闸。对于一些无牌的车主,通过公众号也能实现自助查询和缴费。在出口处扫描二维码一键缴费出场,无需车主在出口输入车牌号、手机号等操作,大大简化出场时的操作流程,缩短车辆滞留时间。
访客管理系统
在园区保卫处办公室部署一套访客管理系统,现在最新的访客机,都是人证合一的访客机,加入人脸识别的技术,可以读取身份证信息,可以扫描证件,还具有抓拍摄像头,当访客进入园区时,访客机读取访客身份证信息并抓拍访客人脸,进行比对。比对成功后,可对访客进入园区进行授予不同的进出权限。
访客管理系统
在园区制高点部署安装AR云镜系统,AR云镜系统可以实时采集全景视频监控画面作为电子地图,实时掌握园区内车辆,人员,区域客流,重点人员追踪,紧急报警等信息,既能兼顾园区的全景动态,又能对园区重点人员、车辆细节进行重点追踪,把控。在园区的主要出入口部署高清摄像头,进行全天录像,实时采集图像,作为园区事后取证的重要依据。
园区周界系统
在以往的周界安防系统中会采用红外对射和摄像头结合的模式,但这种方案容易受到环境干扰造成误报和漏报的现象,事后查询取证效率低,而电子围栏的方案由于存在安全隐患,造价偏高,现在一些主流的安防厂家比如海康都陆续推出了自己的智能警戒摄像头,智能警戒摄像头可以部署在园区周界或者禁入区域,智能警戒摄像头采用AI智能算法可以对人体进行精准检测分析识别,实时预警周界区域内的人员入侵事件,当有可疑人员进入预先设置的区域后,摄像头可以对可疑人员进行自动跟踪识别,并输出报警信息,可以排除下雪下雨、风吹草动、猫狗闯入等室外干扰产生的误报,同时对闯入人员能发出声光报警和现场喊话,进行威慑,报警信息能推送到园区指挥中心管理平台,指挥中心会将告警信息通过手机APP、短信、电话的方式通知相关负责人及时妥善处置告警信息,相比传统的周界系统具有很大的优势。
传统周界系统
园区人员较为密集,也是火灾高发的单位,智慧消防系统在园区内部署也显得非常重要,在园区建筑物内部署物联网化的消防设备,实时在线监测现场消防设备的运行情况,可以将火警信息通过有线网络或者4G网络直接上传到指挥中心管理平台,指挥中心会将报警信息通过手机APP,短信,电话等方式通知相关负责人,防范园区火灾的发生,极大的保障园区内人员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能源能耗管理
能源能耗管理系统,是园区内的重要的一个子系统,能对园区能耗状态进行在线监测,进行趋势分析管理和能源成本数据统计。在确保园区内供电设备安全运行的同时,还能对设施和设备的整体能耗进行自动管理,为设备和设施节能管理和改造提供依据,对一些重点能耗设备进行重点监控管理,当有重点设施和设备出现故障时,会将设备出现故障信息及时推送到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将告警信息通过手机APP、电话、短信等方式通知相关负责人,进行及时处理。
系统优势分析
统一管理平台,提供一站式服务
方案采用统一的智慧园区综合管理平台,集成园区的各个系统模块,实现一站式的服务和统一的运维管理。
开放的体系架构,方便系统扩展
平台采用SOA架构设计,可以直接作为基础中间件被其他行业的应用平台集成。SOA构建层对外提供标准的协议接口,提供Paas服务,用户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行业应用的二次开发。
可视化运维管理平台
智慧园区可视化管理平台支持智能运维管理系统,能非常直观的显示设备运行状态信息,支持多种图表形式的可视化展现功能,可以在视频上叠加数据信息,支持GIS和三维地图的可视化,支持大屏的可视化指挥,还可以将告警信息推送到指挥中心大屏上墙显示。
总结
智慧园区综合管理可视化平台,能集成园区内10余个独立的安防子系统,并能接入消防子系统和能源能耗子系统。在此基础上这套智慧园区管理平台能通过前端传感器采集数据,并在后台能对数据进行精准分析,以可视化的图表进行信息展示,为园区管理人员指挥决策提供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参考。
文化创意产业方案5
一、建设目标
1、资源整合:建立统一的组织管理协调架构、业务管理平台和对内对外服务运营平台,统一入口,使园区管理者、园区企业、员工形成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盘活园区内各方角色的资源,获得高效、协同、互动、整体的效益。
2、云运维服务:建立立体化、三维一体的无感知信息化运维服务体系,覆盖日常运维管理、故障维修、集中监控服务等各层面,通过云端运维的信息化工具,云端工具打通运维服务端,实现园区统一运维,降低维护成本,提升运维效率。
3、聚合支付体系:通过打通线上、线下支付渠道,构建无现金支付的聚合支付体系,为园区提供统一支付、结算中心,做到消费过程透明化,多方位监控,提高账务流转处理速度,规范财务管理安全,实现后勤财务的统一监管。
4、创新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扩大服务的覆盖面和受益面,同时,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促进园区信息化建设,打造高科技、智慧园区,提升园区层次和服务水平。
二、具体场景解决方案
1、安防场景
(1)智能访客:通过访客系统的建立创新性的实现了来访登记数字化、信息化的科学管理。使用该系统后,通过人防和技防相结合,用户可实现 “数字化登记、网络化办公、安全化管理”,大幅提升用户接待工作效率、服务品质和单位形象。
(2)车辆出入:停车场出入管理系统共为五进五出,两边为无障碍通道系统。大门月卡车辆可由远距离不停车自由进出停车场,临时车辆到自动发卡机有车取卡进入停车场或工厂内。车场内部人员通过无障碍通道系统,自由进入厂内。外来人员到值班岗亭,通过访客系统发卡给临时用户后,刷卡进入车场。其他四进四出为标准分车来停车场系统。
(3)综合门禁:新开普门禁系统的每次开门记录均可明确分为合法开门、非法开门和试图开门等详细情况,以备管理人员随时查询;完善的授权认证机制,各类持卡人员进行有效的出入控制;卡片采用三级加密认证方式,几乎无法伪造。
(5)出入闸机:适用于如企业或园区大门口的人员出入身份管理,解决人员身份难以准确、高效判定,远距离识别,并快速通过,以及自行车无障碍通行等问题。
(6)智能门锁:采用荷兰PHILIPS公司的非接触式Mifare感应卡作为开门卡。产品采用先进的电镀工艺,欧美风格的豪华外观,具有防磁、防水、可靠性高,操作简单,使用寿命长等特点。感应卡内置全球唯一序列号,不可复制、安全可靠、读卡速度块、使用安全、方便是目前安全性和智能化程度优先的门锁系统之一。
(7)巡更巡检:离线式电子巡更系统集安全巡视、员工工作考勤于一体,使管理者即便稳坐办公室,也能确知员工们尽职于工作岗位。它不仅让你掌握保安人员的巡更情况,同时还可以考核员工的迟到早退,它保证了园区安全,使园区井然有序地完成工作,无疑为带来了间接的经济效益。
2、办公场景
(1)员工考勤:人员考勤管理系统包括考勤管理软件、考勤机,考勤机通过RS485网络或者TCP/IP网络连接到一卡通中心考勤软件中,可实现与客户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对接。
(2)会议管理:先进的刷卡记录手段、便捷的会议向导输入模板、可脱机刷卡、人事部门无须手工记录,只需查看某一会议的到会情况便可准确无误的统计出所需到会记录,与会人员的迟到、早退、未参加等各种会议状态。
3、生活场景
(1)食堂餐饮:消费管理系统通过独有的数据库,实现食堂综合楼餐饮区的员工及客户商务消费功能,主要应用于食堂的餐厅、卫生所购药等消费。系统主要功能包括消费扣款、发放福利补助、现金充值、挂失、解挂、报表统计、餐次设定管理等。
(2)补助管理:园区一卡通还可以确定福利补助对象、标准及调整,实现生活福利(餐饮、淋浴、各种小额津贴等)补助的下发、停发、扣发、补发。依据福利补助类型的标准,生成员工每月的福利补助金额,并具有授权POS机何时发放的功能。福利补助的生成两种方法,一种是依据福利补助类型,别外是一种外部导入的方法。
(3)园区班车:新开普提供的班车收费系统方案,采用无线采集数据方式,通过无线基站和接收器来完成数据传送的过程。系统可根据不同的员工类别,按预先设置的免费乘车刷卡次数, 扣减各类员工卡内免费乘车刷卡次数;当月免费乘车次数刷完时,再按照预先设置的乘车票价扣除相应的金额。
(4)在线报修:简单化、可视化的报修流程服务,建立报修和运维之间的扁平化沟通桥梁,随时随地报修,可视化的自动派单及进度查询,提升企业园区的运行效率。
4、自助服务
(1)线上服务门户:建立线上移动端的自助服务平台,员工的各类生活服务转为线上,并由人工改为自助办理,大幅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后勤部门的业务办理效率。
(2)线下服务大厅:建立线下一站式服务大厅,例如在人员流量较大的区域配备圈存机与自助现金充值机,便于员工自助充值等服务,一站式统一办理,减少员工跑腿时间,提升公司的运行效率与员工满意度。
“人在干、数在转、云在算”是智慧园区建设方案的一个缩影,它将园区的各项基础设施连接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使各系统信息得到高效、合理的分配和共享,以及自动化完成数据采集、存储、分析、报表生成和打印,为管理层的决策提供依据,达到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科学技术水平和降低运行成本的目的。
文化创意产业方案6
一、前言
传统园区建设者对于园区建设只做到九通一平,即基本的水电气、交通、建筑等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智能化都由入驻企业自行完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种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入驻企业、园区管理方的需求,亟需一种能解决传统园区缺乏整体规划、信息重复建设、信息服务薄弱、资源浪费等问题的方案。
智慧园区采用“云”技术架构,通过“云-管-端”的承载方式,构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型园区。 感知层采用多种行业终端、家庭终端、个人终端,采集信息;通过园区网将数据信息传送到系统的核心――云平台,在云平台完成对园区业务的统一管理、统一处理、统一存储,消除信息孤岛,实现园区智能化管理。在云平台上运行丰富的云应用,满足不同的行业需求。
智慧园区产业属于综合集成方案项目,包括基础通信网络建设,软件中间件,应用APP,感知终端等各个模块系统的有机集成,项目前期资金投入相对较大,主要投入基础网络建设,中间件,感知终端。建议可以分期建设,逐步投资,根据园区的规划,以及政府的政策支持力度,决定建设的范围 。智慧园区一旦建设完毕,对园区内企业的经济发展,以及招商引资都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二、智慧园区建设内容
信息化未来的最大价值在于使资源的供应方和需求方通过网络云服务平台联系在一起,这些资源包括传统的自然资源、社会人文资源、各行各业的工业企业资源和信息资源。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以云计算、物联网、运营支撑三大技术平台为基础,能够快速、方便地创建各类云应用和物联网的应用,并且云应用和物联网应用的各个系统能够互通互联,各个系统达到有机的结合, 面向园区基础建设提供新一代绿色云计算数据中心及宽带承载、接入和室内覆盖网络,为园区打造基础网络平台,提供无缝数据接入。通过园区服务平台为园区入驻企业提供各项服务业务应用。通过园区管理平台为园区运营管理单位提供各项运营管理业务应用。
三、智慧园区建设方案
3.1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基础云平台
对于数据中心的建设,云计算是多种概念和技术并行发展,融合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个多层次,多模式,多维度的复合概念,不同的企业应用可以选择使用不同的云计算技术来构建。云计算不仅有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节约成本,还能大幅度提高应用程序从设计开发到业务部署的速度,并有助于加快创新步伐,创造更大的业务成效。
针对智慧园区建设方案的分析, 应该从面向云服务和云计算的角度出发,搭建具有先进性的方案架构。 首先我们需要建设的是面向服务的、具有可扩展性,是一个弹性的框架的共享的云平台。
智慧园区信息化云服务平台架构主要由五个层次组成,分别是 IaaS 层,PaaS层,SaaS 层,运营管理层和用户层。
IaaS 层IaaS 层将硬件设备等基础资源封装成服务供用户使用,在 IaaS 环境中,用户相当于在使用裸机和磁盘,既可以让它运行 Windows,也可以让它运行 Linux,因而几乎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情。IaaS 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允许用户动态申请或释放节点,按使用量计费。运行 IaaS 的服务器规模达到几十万台之多,用户因而可以认为能够申请的资源几乎是无限的。同时, IaaS 是由公众共享的,因而具有更高的资源使用效率。
PaaS 层对资源的抽象层次更进一步,它提供用户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PaaS自身负责资源的动态扩展和容错管理,用户应用程序不必过多考虑节点间的配合问题。SaaS 层的针对性更强,它将某些特定应用软件功能封装成服务,比如提供在线客户关系管理 CRM(Client Relationship Management)服务或者 OA 服务等。SaaS 更面向园区企业,为不同行业的企业提供软件服务,使园区企业真正实现“拎包入住”。
企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既可以对底层架构的深入管理和运维,也提供如呼叫中心,体验中心,培训中心,控制中心等面向最终用户的服务,是连接用户与数据中心的桥梁。
云服务平台可满足入住企业不同的功能需求,通过 IaaS层可提供计算,网络以及存储的资源租赁服务,也可提供数据的管理,同步,备份等数据服务。在PaaS层,可提供应用程序的运行环境,用户可在 PaaS层进行开发和测试。用户也可通过 SaaS 层的软件服务进行企业的运营与管理。
3.2智慧园区解决方案总体架构
在基于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基础云平台的基础上吗,智慧的园区解决方案总体架构可以从五个纬度进行定义,第一纬度就是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基础云平台,包括了计算资源,存储资源,中间件,运营管理平台,园区综合服务门户等;第二纬度为园区网络服务商,也即是园区无处不在的网络;第三个维度是物联网体系,包括了终端服务、应用服务、定制业务等模块,集成了运营支撑、网络接入等模块,对外提供了管理门户和应用使用门户,第四个维度是运营支撑平台,包括IT资源的监控、资源的管理、运营管理、IT运维管理、业务运营门户等多个部分。该平台可以很方便地实现业务运营、主机托管、业务等多种应用的运维和计费等工作,使园区的管理方从园区建设中获益,从而达到企业和园区管理方的双赢。第五个维度就是园区安全和运营管理体系,这个属于园区建设和园区战略思路方面内容,不在此文中描述。
智慧园区解决方案的架构各个维度并不是相互隔离的,而是一个有机的结合体,通过各个硬软件平台可以迅速地创建各类融合云计算和物联网的综合应用,满足园区企业的各类ICT方面的业务需求,从而提高园区内企业的产业竞争力。
四、结束语
本文的智慧园区解决方案从基础云平台、总体架构和网络结构三个方面来阐述,部署智慧园区解决方案利用各种智能化、信息化应用帮助园区产业实现生产方式、经营模式及运营方式的转变,增强企业竞争力,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实现转型升级。
国内外智慧园区建设方面已经开始了新一轮的进展,新加入智慧园区建设行列园区更是斗志昂扬,美国硅谷以智慧化服务机制换智慧园区公共实体平台,印度班加罗尔科技园借助AT&T、印度电话工业公司、Tulip电信等电信企业巨头共建多样化数据中心,满足园区企业融合和经济高速发展需求。随着我国进一步加强城市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软能力已经是迫在眉睫,智慧园区的建设中注重公共领域管理与服务,紧紧围绕公众需求,积极协调各方力量加快推进教育、医疗、交通等公共领域的信息化建设,加快建设面向终端用户的社会信息服务网络,建立惠及人人的电子政务平台和公共服务体系。
文化创意产业方案7
第一章总 则
1.1适用范围
本指南所适用的园区是指由政府(民营企业与政府合作)规划建设的,供水、供电、供气、通讯、道路、仓储及其它配套设施齐全、布局合理且能够满足从事某种特定行业生产和科学实验需要的标准性建筑物或建筑物群体,包括工业开发区、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创意产业集聚区、软件信息园、科技创业园、商贸流通园等各类产业园区。
1.2总体目标
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效益为目标,以创新园区管理、服务产业发展为主线,运用信息化手段,整合园区内外部资源,提升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效率、配套服务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促进产业园区发展模式由企业集中型向产业集聚型、由资源招商型向品牌价值型转变。
1.3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深刻把握新时期城市发展对园区提出的新要求,以企业为主体,以需求为导向,立足产业发展,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模式创新在提升园区服务与管理中的作用,围绕基础设施集约化、信息应用平台化、投资运维多元化等目标,推进互联网与产业深度融合,促进园区健康可持续发展。
本指南旨在为园区管理智能化、沟通高效化、环境生态化发展提供规划、建设、运营等指导意见,各园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实施相关内容。
1.4建设原则
(一)统筹规划,标准先行
充分结合园区内外部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强化标准及数据规范,最大限度地降低园区管理和企业运营成本,避免资源浪费。鼓励以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和基础数据库为依托,搭建市级或区级统一的智慧园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办公管理、物业服务、生态环保、产业服务、生活服务、产业发展等专项应用,促进园区向资源集约、环境友好发展。
(二)企业主体,需求导向
立足产业发展,以促进企业发展作为智慧园区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科学管理和人性化服务为需求导向,确保提升园区协同管理和集约建设。
(三)政府引导,多元参与
在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法规及标准制定、资金投入和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引导和扶持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智慧园区的建设、运营和管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探索低成本、高实效的智慧园区发展模式。
(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趋势,把握园区产业特点和特色,突出重点和优势,分类指导,分步实施。
第二章总体架构与关键技术
2.1总体架构
智慧社区总体框架以“信息基础设施集约建设、信息资源共享利用”为原则,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新一代通讯网络等先进技术,采用面向服务的SOA架构设计,按照分层构架、模块化设计,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平台层和应用层。感知层包括对事物信息的感知、对人机交互信息的感知和对信息传递的感知,是获取信息的来源;网络层将感知来的信息通过通信网、互联网、物联网等各种网络传递;平台层是提供信息处理的能力;应用层提供园区各领域的应用。
2.2关键技术
2.2.1云计算(Cloud Computing)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计算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共享的软硬件资源和信息可以按需提供给计算机和其他设备。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等软件或者其他Web服务来随时按需获取计算资源,完成高效、低耗、低成本的计算活动。
云计算重新定义了信息化服务交互的模式,适合在多应用系统环境下,共享物理资源和系统软件资源,以及共享服务资源。
2.2.2物联网(Internetof Things)
物联网基于互联网等传统信息载体,通过各类信息感知设备,全面获取位置、环境、设施、人员信息并进行自动化数据处理,以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泛在链接,从而实现对物品和过程的智能化感知、识别和管理。
2.2.3大数据(Big Data)
大数据是由数量巨大、结构复杂、类型众多数据构成的数据集合,具有5V特点: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alue(低价值密度)、Veracity(真实性)。大数据分析基于云计算应用模式,通过多源融合和数据挖掘,形成有价值的信息资源和知识服务。
2.2.4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
移动互联网是指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并实践的活动的总称,是移动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继承了移动随时、随地、随身和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的优势,由运营商提供无线接入,互联网企业提供各种成熟的应用。
2.2.5面向服务体系架构(SOA)
面向服务体系架构是一个信息组件模型,它将信息化应用程序的不同功能单元通过这些服务之间良好的接口和契约联系起来,并可以根据需求,通过网络对松散耦合的粗粒度应用组件进行分布式部署、组合和使用。面向服务的体系架构使服务可以通过统一和通用的方式调用,有助于形成园区互联互通的信息化应用。
第三章建设内容
3.1信息基础设施
坚持规划引导、适度超前、集约建设、资源共享、规范管理、自由选择的原则,开展智慧园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信息网络综合承载能力和信息通信集聚辐射能力,提升信息基础设施服务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满足园区企业对网络信息服务质量和容量的要求。
3.1.1光纤宽带网络
建设光纤宽带网络和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实现千兆进企业、百兆进桌面,提供高速、安全、优质的宽带网络服务,满足园区信息通信服务需求。
园区驻地网的管路、线缆、桥架系统建设应符合GB50373-2006和GB50374-2006、GB/T50311-2007、QB/T1453-2003(2009)的规定,符合网络接入的技术与安全要求、保留一定余量并预留相关数据接口。
3.1.2移动通信和无线局域网络
建设园区移动通信网络,实现移动通信网络园区深度覆盖,保障通信质量,提供稳定优质服务。
根据用户需求和从提高园区服务品质要求出发,规划园区的无线局域网覆盖系统,实现公共区域及重点场所的无线局域网全覆盖,平均上联带宽达到20Mbps.
园区应配合电信运营商建设和优化移动通信网络。其建设应符合YD/T5120-2005、YD5191-2009、DG/TJ08-1105-2010的规定。园区的无线局域网建设应符合DB31/T370.2-2006的规定。应基于同一个无线网络,采用多SSID方案,为各运营商分配独立的服务集标识(SSID),并预留园区管理所需的服务集标识;应通过VLAN划分接入到不同运营商的宽带网络。
3.1.3公共数据中心
设置集约化信息通信机房,按照园区不同的功能区域,进行通信机房布局规划;汇聚光缆、传输、无线宏站、室内覆盖设备等,满足用户接入,汇聚和转接服务的需求;并按需配置话音、数据业务节点,适当预留通信机房面积,满足各运营商对设备安装和维护的要求。园区的通信机房、数据机房、安防控制机房(园区集中监控机房和区域弱电管理机房)、区域内有线电视前端设备机房等的建设,应符合GB50174-2008的规定,楼层设备间布局应满足机柜数量和维护需要,并预留可扩展的面积。
根据园区产业特点和规模,构建园区数据机房或者在运营商租用IDC机房,提供主机托管、整机租赁、虚拟主机、网络存储、软件租用等IT云服务,为园区综合信息管理和园区信息化服务提供支撑环境。
园区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构建安防控制机房,用于园区安防、弱电以及消防的集中监控。对于分期建设的大型园区,应对园区集中管理的安防控制机房,以及各分区管理的安防控制机房进行规划,安防控制机房应位于建筑物的底层。
3.1.4数据采集实施
数据采集系统由数据采集子系统和传输子系统构成。数据采集子系统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视频摄像机、移动终端和手持设备、电脑和多媒体终端等构成。传输子系统应使用符合行业标准的物理接口和通信协议,并可使用无线方式接入信息通信网络。
数据采集系统向园区各业务系统和相关数据中心报送业务办公、招商管理、视频监控、防盗报警、设施状态、物业服务、资源能源、环境监测、交通状况等信息。
3.2业务支撑体系
建设园区业务支撑体系,保障系统与系统间的交互性与开放性。在不需要修改感知层和园区应用服务软件等系统架构和数据结构的条件下,在用户界面、应用系统、业务流程、数据等多层次实现集成。
3.2.1应用门户集成
提供对多种客户端设备的支持;提供与底层认证服务、授权服务、加密服务、签名服务等的调用;提供对于应用服务、业务流程、信息资源的整合,以及对于服务元数据、流程元数据、信息元数据的搜索功能。对园区内各信息系统、内部系统门户、对外信息系统实现具有统一用户权限管理、统一信息发布、统一搜索引擎等功能的统一门户管理。
3.2.2应用服务集成
按需要提供不同程度的应用功能的封装,以适应不同规模、不同耦合程度、不同效率要求的应用集成需要。根据园区自动化控制需要,采用统一格式接口描述构件,实现园区内安防、智能卡、二维码标示、楼宇自控等数据采集感知层的应用集成。根据园区运营管理的需要,采用总线的基础架构,实现智能抄表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环境监控系统、智能交通系统等园区管理系统的信息交互。满足园区应用服务的功能封装,以及不同园区信息化服务的需要。实现统一消息服务、统一日志服务等应用服务集成。
3.2.3业务流程集成
提供动态监控和可视化与互动功能;可实现常规业务流程的定制要求,并能提供相关的工具组件,支撑常规流程的设计、调试、部署、变更等功能。实现统一工作流引擎等业务流程集成。
3.2.4信息资源集成
支持多类型的数据源转换和连接,包括关系数据库等结构化数据,以及XML文档等非结构化数据,在这些数据源的基础上建立统一的数据视图,提供对信息资源的透明访问;以及数据共享、数据复制和数据迁移。根据园区的管理和业务发展需求,构建建筑能耗数据库、交通信息数据库、会展数据库、环境信息数据库、公众服务类数据库、规划管理类数据库、基础地理信息类数据库、商务数据库、政务管理类数据库。实现内部数据传输和交换、统一数据存储等信息资源集成。
3.2.5外部接口
提供各个层次面向外部的标准化交互接口,包括消息传递的格式,传输协议和位置等。外部接口应实现技术中立,可选用XML、JCA、Web Service、BPEL4WS、XDDL等主流技术。根据园区业务、行政管理等需求,提供给相关政府、银行、供应商等外部系统交互接口,实现统一的开发接口。
3.2.6安全保护
建立完整的安全架构,包括物理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安全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安全要求;提供统一监管服务管理,基于应用日志和系统日志等提供应用安全服务;提供统一安全机制管理,可以支持认证授权(CA)、数字签名、电子印章等多种安全措施,并可以与统一身份认证相结合,实现统一的安全服务。
3.2.7两化融合支撑体系
有针对性的建设企业制造执行系统(EMS)、供应链管理(SCM)、商业智能(BI)等集成应用。结合园区特点,鼓励开展智慧工厂(智能制造)建设,促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信息技术和3D打印、工业机器人等先进制造技术在工业领域的融合创新。建设基于产品智能化在线检测、在线维护、在线增值服务等产品服务一体化系统建设。
3.3园区管理平台
3.3.1园区事务管理
通过应用信息化手段,提供园区各部门的办公效率。
(1)综合信息门户
依托公共数据中心,汇集园区简介、企业宣传、项目招商、政策法规、产业资讯、活动通知、生活服务等各类可公开信息,集中统一发布。提供园区事务咨询办理、投诉建议、进度查询与结构推送等在线服务。
支持可公开信息网站、短信、WAP、微信、微博等跨平台发布,支持特定对象分类信息的智能推送。支持个人电脑(PC)、平板电脑(PAD)、智能手机等多终端访问。支持通过单点登录方式,进入园区办公管理、物业服务等业务系统处理相关事务。
(2)办公管理
建设或共享使用地理(GIS)、建(构)筑物、经济、法人、信用等园区基础数据库。建立电子文档管理制度,实现园区规章制度、电子期刊、业务资源等的共享使用。实现公文报批、事务审批等自动流转和网上办理。实现基于各种智能终端的互联网原创办公和移动办公。
融合语音、消息、视频等综合通信手段,将电子邮件、系统消息、手机短信、视频电话等相结合,实现信息及时、准确送达。应用数据挖掘技术,分类整合园区信息资源,实现“一站式”信息展现、经济运行监测和辅助决策。
(3)招商管理
利用数据挖掘、辅助决策等分析项目发展潜力、环境影响、资源需求等基础数据,开展合规准入评估;智能匹配和推送招商政策、基础设施、园区产业链配套企业信息,开展产业链招商。
开展项目从登记、审核、签约到落地、实施等全流程在线跟踪和服务。对项目状态、经济运行、科技创新、环境影响等方面的数据进行归集,自动生成相关统计数据报表。
利用入驻企业人员、税收、生产时间和能耗等数据综合分析和预判企业经营状态及发展趋势,为下阶段园区主动服务和优化调整提供决策依据。基于GIS和BIM系统,动态掌握企业分布、投入产出、园区资产使用状态等资源现状信息,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盘活低效闲置资产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支持。
3.3.2综合物业管理
(1)物业管理
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园区监控、能源、照明、空调等重点物业设施的实时感知,根据设施状态主动提供物业服务。对物资、人员等资源进行动态调度,实现资源服务需求预测和存量预警。
在线受理服务申请,自动分配作业任务;实时跟踪服务状态,及时获取用户反馈。
(2)安防管理
部署电子围栏、红外探测器、视频摄像机等电子监控设备,实现非法侵入声光报警和信息传输,支持通过移动终端进行设备管理。基于图像识别技术,实现跨线检测、禁入区域检测、人脸识别与自动跟踪、拥挤报警、遗物报警等功能。支持基于移动终端和无线网络的巡更签到、路线调度、信息采集等智能巡更管理。
建设安防集中调度平台,以可视化方式展示园区人员分布、道路状况、电力负荷等运行数据,并通过语音、数据和视频等多种手段实施网格化管理,实现与120、110、119等紧急救护系统联动。
建设公共广播系统,实施园区办公区域、停车场、食堂等多区域广播,实现手机屏、LED显示屏、电视屏等跨屏信息发布,以及广播,短信,网站、电子邮件等多渠道信息发布。
园区的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应负荷GB/T50314-2006,园区的经济广播系统应符合GB/T 50314-2006,其中消防应急广播系统设计应符合JGJ 16-2008的规定在园区公共区域和智能建筑中布设扬声器,并与消防报警系统实现联动运行。
(3)交通管理
使用道路诱导、信号控制、实时交通信息推送等信息化手段实现智能道路管理;支持出租车、班车、工程车等智能调度。实时获取园区停车位信息,通过公共广播系统动态展示;支持停车位在线查询、预定、付费等;支持基于近场通信(NFC)、位置服务(LBS)、室内导航等技术智能寻车。
(4)地下管线(网)管理
对已建成园区,建设园区地下管线管理系统,开展管网设施分类管理、图档管理、附加记录信息管理、图示化设施管理、设施设备展开图、管网设施查询定位、管网设施综合查询、数据统计;对园区地下管网的安全性,包含爆管关阀分析、火灾抢险分析、管线预警分析等,实时反映管网设备运行情况。
对园区地下管网的规划、建设、改造施工等提供横、纵断面分析,管网净距分析、管网覆土分析、范围拆迁分析等辅助决策。
3.3.3生态环保
(1)能源计划与管理
开展园区对电力、天然气、新能源等多种形式能源的规划工作,对园区内各类能耗数据(如用电、供暖、供冷、用水、燃气等)进行分类、分项、分区域采集,可在入驻企业电表、水表、燃气表等旁安置采集器,针对各入驻企业的能源数据进行集中远程抄表;建议在分散的每块能耗表旁安置一个采集器,较集中的能耗表可共用一个采集器。开展能耗分析,结合不同的能耗价格和环境信息,实现园区内各类主要配电设备、用能设备的远程自动化监控和智能化控制,对能源使用策略进行优化管理,同时帮助用户进行能源消费分析,形成节能控制策略,降低能源费用。
(2)环境监控
在园区环境监测点安置水质污染检测仪、大气污染监测仪、噪声污染监测仪及传输终端设备等智能设备;通过自动采集监控点的环境数据,全面实时记录、跟踪环境变化情况,并对数据进行多维度、多层次的统计和综合分析,评估园区环境质量和变化趋势。动态发布各种环境信息,自动检测重大危险源、污染源等出现的异常变化,及时预警。
(3)绿色能源利用
建设园区组员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再生资源供求信息和在线交易服务。鼓励根据园区内电网规划,综合考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部署,布置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能源转换装置、相关负荷和监控、保护装置等设施,利用在再生绿色清洁能源形成分布式供电,提供可靠性和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量。
3.4公共服务系统
3.4.1企业服务
(1)信息化服务
搭建信息化通用办公环境,围绕企业服务器、办公系统、应用软件等信息化需求,发展园区云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硬件租赁、数据托管、软件租用等服务,实现企业“拎包入驻”和员工随时随地轻松办公。
鼓励建设“双向互动”型行业云服务平台,支持园区云服务平台使用企业向云端上传个性化、多样化应用软件,以及产品模型、工艺设计等知识库资源,为其他平台用户提供软件和信息服务。
(2)会议、会展服务
集约建设公共呼叫中心、公共展示中心(数字展厅)、公共商务中心、公共会议中心等具有较高信息通信能级的公用设施,满足商务会展、视频会议、远程培训等的应用需求。
(3)培训与外包服务
围绕信息化应用基础技能,开展培训和教育服务。针对企业需求,开展呼叫中心、企业资源管理、报关等业务外包服务,为园区内企业的非核心业务提供运作管理服务。
(4)电子商务
为企业提供综合性的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实现商务门户、主机存储、商业软件、电子支付、移动商务等电子商务环节的集成应用。
(5)区域物流
从园区整体层面布局共同配送体系,依托区域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和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企业提供合理化、高效化的物流配送服务。
(6)综合服务
以云服务平台为载体,通过资源整合,促进园区内外设计研发、管理咨询、人力资源、法律、金融支持、检验检测等专业服务资源的集聚,构筑完美的第三方服务体系。
3.4.2生活服务
构建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支撑的园区员工生活服务体系,提供各类生活服务信息资讯,为员工营造便捷、舒适、高效安全的工作生活环境。
(1)身份识别服务
推进基于园区智能卡、近场通信(NFC)等员工身份识别技术应用。有条件的园区可部署指纹识别、视网膜与虹膜识别、声音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应用。集成基于员工身份识别的生活服务应用,包括门禁、考勤、车辆通行等访问服务,以及生活消费、超市购物、停车计费等支付服务。
(2)员工信息服务
建设员工网上社区,员工及时、准确的获取由园区管理机构、入驻企业、社团、商业机构、物业等发布的资讯信息。促进园区社交网络形成。支持利用基于位置的服务(LBS)等信息技术推送园区生活类、周边服务类等信息。推广各类与员工衣食住行密切相关的信息化应用,满足企业员工教育、医疗、网上叫车、快递代收、预约取件等应用需求。
(3)广播电视服务
在宿舍楼内每个房间预留有线电视终端,在餐厅、咖啡茶座等公共休闲场所配置电视终端。园区的有线电视及卫星电视系统建设,应符合GB/T 50314-2006 中 3.3.8 和 3.3.9 的规定。
建设应急广播系统,在园区公共区域和智能建筑中布设扬声器,并与消防报警系统实现联动。园区的紧急广播系统应符合 GB/T 50314-2006,其中消防应急广播系统设计应符合 JGJ16-2008 的规定。
3.4.3产业服务
依托园区技术交流和商务合作信息平台,实现园区企业项目联合承包和企业间的项目转包。推动企业产业链互动信息化应用发展,以线上信息互动线下合作交流。支持园区间制造设备、商务信息共享,实现不同园区梯度产业转移、企业迁移等的对接。
3.4.4产业发展
(1)两化深度融合
针对园区功能和定位,深化制造执行系统(MES)、供应链管理(SCM)、商业智能(BI)等企业集成应用,推动企业数字化车间、数字化工厂(DF)建设。
大力倡导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和3D打印、工业机器人等先进制造技术在工业领域的融合应用,发展基于产品智能化的在线检测、在线维护、在线增值服务等产品服务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
(2)新业态发展
在园区企业间推广协同创新、按需制造、众包生产、众业协同、网络制造等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协同模式发展,促进网络制造、异业联盟、平台经济、众包众融等新经济业态发展。
第四章保障措施
4.1管理机制保障
建立健全园区服务机制,明确服务与运维管理职责,完善工作流程和规范。可在主管部门的引导下,建设系统集成商、电信运营商、科研院所、投资机构、园区经营主体“五位一体”的发展推进机制,在建设过程中,各单位共同响应、分工协作,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多元参与的智慧园区建设与运营模式。
4.2标准保障
建立智慧园区标准化体系。完善各类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服务标准,为园区运维、产业服务和员工生活提供高质量的管理服务。
4.3信息安全保障
建立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落实信息安全管理技术措施,保障园区基础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运行安全。
【文化创意产业方案】相关文章:
广告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关系12-28
北京文化创意产业中的地方文化元素12-09
国学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08-01
唐山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建议与设想12-10
文化创意产业及其评估实践研究05-30
文化创意产业的风险投资分析09-23
数字媒体在文化创意产业中的作用08-01
文化创意与家纺产业融合探索04-28
发展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对策探讨12-13
发展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对策探讨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