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举身边的道德模范人物及先进事迹

2021-11-09 15:52:03 列举身边的道德模范人物及先进事迹

  一、什么是道德模范

  道德模范,指的是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在中国古籍中,最早是把“道”与“德”两个词分开使用的。“道”表示道路、以后。“道德”一词起源于《道德经》,在拉丁语的“摩里斯”(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引申其义,也有规则、规范、行为品质和善恶评价等含义。

  二、列举身边的道德模范人物及先进事迹(精选7篇)

  作为模范道德人物,不仅要工作积极,表现突出,而且要热爱公益事业、助人为乐,起模范带头作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列举身边的道德模范人物及先进事迹(精选7篇),欢迎阅读!

  列举身边的道德模范人物及先进事迹1

  孔凡成,男,汉族,1954年5月生,中共党员,中国铁建十八局集团隧道公司四川锦屏二级水电站项目经理。

  作为一位资深隧道工程施工专家,孔凡成40年如一日奋战在施工生产第一线,先后参与16项国家重点工程建设。他带领的团队攻克高埋深、高地应力、高压涌水和高水头等世界级隧道施工难题,为我国超长隧洞建设和国家水电建设作出重大贡献。

  2015年6月,孔凡成临危受命,接手遭遇大塌方的四川锦屏电站交通公路牦牛山隧道工程。从签下“军令状”那一刻起,他就冒着塌方、岩爆和大涌水等各种危险,整天泡在隧道里,摸索治理大塌方的最佳方案,一天三顿饭也在隧道里吃,实在太累了就在车上睡会儿。在他的带动下,项目部奇迹般地创造了月开挖288米的记录,提前17天完成合同。

  在业主心目中,孔凡成是不可替代的“金牌项目经理”和专家型人才。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隧洞是水电站的核心控制工程,具有“埋深大,地应力高,岩爆强,涌水多”等特点。施工现场一边是悬崖峭壁,一边是滔滔江水,在这样的环境下采用TBM挖掘机作业被美国专家认为是不可能的,但孔凡成和他的攻关小组经反复论证,硬是在大山里开凿出一个组装洞,经过149天的安装调试,TBM挖掘机成功掘进。美国监理竖起大拇指说:“中国人,真了不起!”8年来,孔凡成率领团队,在锦屏水电站中标工程14项,中标额从最初的1700多万元增加到30多亿元。他屡创纪录,为企业和个人树起了金字招牌。同事说:“有他在,多难的隧道都能成。”业主单位领导说:“这里没有他,我们不放心。”

  2015年1月20日,孔凡成老伴被查出患上了癌症。他强忍泪水对老伴说,他现在还不能赶回来,因为工地上千头万绪,他不能摞下摊子不管。2015年,他母亲病重的时候,他正组织大会战,等他忙完工作赶回家时,母亲已经离开人世,他连最后一面都没见上。他兄弟姐妹8人,多年在外四处打工,没有一人从他那得到过任何好处。

  孔凡成荣获天津市“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天津市廉政勤政优秀党员干部”。

  列举身边的道德模范人物及先进事迹2

  许张氏,女,汉族,1916年4月生,安徽省亳州市谯城区西关社区居民。

  她没有坚实的臂膀,却四十年如一日为瘫痪儿子延续生命;她家庭贫困,却回绝了10万元的爱心捐款。许张氏,一位连名字都没有的97岁老人,用自己的坚持和无私书写着人世间最伟大的母爱。

  因为生在旧社会,17岁时嫁给了同村的许奎元,人们就叫她许张氏。40年前,小儿子许全意不幸患上精神病,连家人都不认识,全家倾其所有为其治病,使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从那时起,许张氏就衣不解带地照顾儿子。1990年,老伴去世,年过七旬的许张氏只能独自担起照顾儿子的重任。1994年,许全意病情恶化完全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

  此时,许张氏的其他子女都各有家庭,生活都不宽裕。体恤儿女的许张氏硬是咬着牙自己坚持照顾许全意,喂饭、喂药、洗澡、端便盆等都是许张氏自己动手去做。有时许张氏累得不想动,但是一想到儿子没吃上口热饭,心里就难受起来。每一天晚上,老人都要起身好几次,看看儿子冷不冷、热不热,有没有尿床。儿子的头发、胡子都是她亲手修剪。老人如今已是白发苍苍,腰背累得深深地弯了下去。病床上的许全意虽然瘦弱,但身上干干净净,没有一点褥疮,双眼有神。虽然不能言语,但会用眼神与母亲交流,完全没有久病之人的那种木讷。

  “二哥是我母亲的全部,她也不愿意拖累我们,我们想搭把手都不允许,更别说把二哥接到家里照顾了。”女儿许长荣说。许张氏说:“为了孩子,我要好好活着,活着一天就要照顾孩子一天。”也以前有人提议出资帮忙许奶奶的小儿子住进福利院,减轻老人的负担,让她安享晚年,但被许张氏一口回绝了。老人认为福利院的护理人员虽然不错,但自己在家里亲自照顾儿子就应更好些,她不愿意儿子受任何委屈。“我活一天,就带着他一天。”老人眼神格外坚毅。

  虽然家境贫困,许张氏却有自己的原则,好心人送来的钱物一概不要。上海的一家企业老总在微博上看到许张氏的故事后,派安徽分公司的工作人员送来10万元爱心捐款,但老人婉拒了。当地民政部门为老人和她的小儿子分别办理了低保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这让许奶奶每当和人聊天时,总是不忘念叨几句感谢的话:“给政府添负担了,共产党好啊!”

  许张氏荣获第三届安徽省道德模范荣誉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

  列举身边的道德模范人物及先进事迹3

  XX,女,现年66岁,中共党员,是一名极其普通的农民,在日常生活中,她默默无闻地恪守着“事父母能竭其力”的人生格言,在漫长的三十三载岁月中,以拳拳之心、眷眷之情,无怨无悔地侍奉于婆婆身旁,给予她无微不至的照料。她以实际行动为家庭其他成员做出了表率,赢得了邻里和亲朋好友的称道,同时也塑造了一个“现代孝廉”的典范形象。

  原本有一个很幸福的家庭,原丈夫在部队,自己在家操持家务,侍奉公婆,养育儿女,其乐融融。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丈夫在部队突然患病,于1979年去世,公公也于1981年病逝,所有的家庭重担一下子落在了她一个人的身上。多重的打击并没有击垮这个女人,这时的上有婆婆,下有三个儿女,为了更好的照顾婆婆和儿女,她与小自己七八岁的小叔子结了婚,一起侍奉着婆婆。

  婆婆出生于1921年,自丈夫去世后身体就一直不太好,为了能让婆婆活的更开心,总是耐心的开导她,见她心情好了以后才去干农活,一日三餐也总是按时做饭,做好饭后总要先给婆婆盛好饭,让她先吃,然后儿女们才可以吃。谁知好景不长,在2006年,婆婆突然得了中风,俗话说:“病起如山倒,病去如抽丝”。那时的农村,治疗中风尚无良方,只能靠吃吃一些中草药来延缓病情的蔓延,病情一直不见好转,年底就开始卧床不起,也就开始了漫长的护理。随着病情的加重,婆婆吃饭、喝水、大小便,完全不能自主。为了让婆婆吃得卫生、吃得不可口,每次做饭,双手都洗得干干净净,米淘过多次,菜反复择洗才能下锅,然后端到床前一口一口的喂。由于长年卧病在床,大小便完全不能自主,为保证婆婆的床铺干燥,隔一二天就要给婆婆换洗床铺,开窗通风;尤其婆婆要洗澡就成了最头疼的问题,当家人都不在家时,只能自己一人给她慢慢擦洗,特别是婆婆的大小便经常弄得整条裤子都是,这时是她最难受的时候,常常是澡未洗完自己就已经呕吐得不行了,即使这样,硬是没吭一声,一直坚持到婆婆去世。

  在XX的精心照料下,婆婆的病情虽然没有好转,但却生活得很舒心,婆婆于2013年冬天去世。婆婆去世了,儿媳无怨无悔地侍奉婆婆的精神,却赢得了邻里和亲朋好友的称道。

  列举身边的道德模范人物及先进事迹4

  她,女,生于1975年,大学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会计师,县级骨干教师。曾教学胜利中学职高财经专业课程,现教学胜利中学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同时兼职胜利中学主办会计及食堂会计。

  她自觉饯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模范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恪尽职守。在领导心目中,她吃苦、虚心、诚信肯干;在老师及教辅后勤职工眼中,她热情、温和、真诚待人;在学生的记忆里,她严厉、慈祥,以身作则。自1995年走上讲台至今,15年风雨,她在教育系统这块园地里坚持信守承诺,默默奉献,成长为极具高度信誉的教育工作者。

  1998年那年的寒假的一天,她答应图书管理员(路途遥远她提前回家)帮她代理发放学生寒假作业,记得那天天下着大雪,年关街道做生意的摊位十分拥挤,占据了进学校大门的道路。

  当时一车寒假作业书无法进入校园,学校教师已放假离校,她为了及时地发放学生寒假作业,二话没说,向总务主任汇报后,及时搬运了那一车的书,因为一天的劳累过度,身怀三个月的孩子流产了,晚上当她的丈夫看着刚从医院清宫回家脸色苍白的妻子,夫妻二人紧紧抱作一团痛哭一场,她这时唯独的是感到对丈夫的愧疚。第二天,她没有把此事告诉学校领导,还坚持在两天后把那一车的作业书发到了来校领成绩单的所有学生手里,看着师生接过寒假作业,欣喜的她将泪水化作了满脸的笑容,同时也承诺了朋友的嘱托。她一向是只要教师请教帮忙的事,只要是她能够办得到的,她会承诺并守信地办好,譬如,指导雷老师等教师制作课件,她会尽心尽力,直帮忙到课件完成,她时时如此实心办事,真诚待人,得到了同事的好评。

  她由于长期在繁杂的事务中劳累工作,患上了颈椎病,经常带病工作。2006年,她带高三(8)班的专业课,自开年后旧病复发了,整天的头晕眼放花,县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诫地对她说:“你的病很严重,务必住院理疗。”为了信守承诺,圆满地送走这届学生这个信念,让所带学生高考取得好成绩,一向坚持到高考结束后的那一天,晕到了直接被送到了罗田县万密斋医院。那一年高考成绩,她所带的专业平均分居全县职高第一,激励了许多学生,其中,方浩同学专业高考成绩296分(总分300分)居全省高考专业总分第一名。

  多年来,她一向战斗在高三专业学科教学的第一线,同时兼学校主办会计、食堂会计等职,虽然负担重,但教学成绩一向很突出。胡水凤十分吃苦敬业,并一向克服多重困难,因材施教,如每年在高考前她都要给学生打印100多条课本上的名词解释,她总是带头先示范背一遍给学生听,然后让全班每个学生都背完。记得有一个学生方某记忆不好,在专业课早自习上连续两周都背不下十条,胡老师于是找他谈话,教他巧记、活记,千方百计激励他努力,并承诺牺牲自我休息时光给他辅导,直到他背完为止。说到的事她能做到,她一向利用课余时光到班级辅导学生。这一举措,她一向都能落实践行,从没失言,与她同教学高三的老师都有目共睹,一向在教师和学生心目中信守承诺,言行一致的好教师。

  无论工作多么忙,她坚持业余学习,感染师生勤奋好学,为此,近五年来,她还学与写合作,教与研合作,取得了许多奖项,如:公开课证书1个(2006年县一等奖),论文证书16个(其中国家级3个、省级4个、市级3个、县级6个),教学设计及案例证书7个(其中国家级2个、省级1个、县级4个),课件证书10个(其中省级2个、市级2个、县级6个),高考试题评析及预测证书1个(国家级),课题论文证书1个,辅导学生获奖证书2个(省二等奖)。辅导学生在市级报刊发表习作2篇,罗田县科学发展笔谈论文1篇。同时在市级以上报纸发表教育类论文9篇;经济类论文5篇,在专著书刊上发表教育论文7篇;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教育新闻宣传300余篇。

  她在财务工作十五年中,廉洁自律,以身作则,认真遵守财务人员廉政规定,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防微杜渐,维护财务会计声誉,筑牢廉洁思想道德防线,工作中始终注意不与食堂采购实物单位及个人拉拉扯扯,不借付款之机谋取私利,吃请不到、送礼不要、不拿原则做交易,也决不去乱收费,以自我的实际行动树立起学校会计人员的良好形象,在近几年的“普九”攻坚工作中,她作为此项工作的重要成员会计,她常常加班到深夜,她严格按照各项规章制度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自我,她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准则,做到从大局出发,服从领导安排,对社会负责,将“勤俭节约,用心服务,取信于师”的宗旨贯穿于财务工作始终,努力做到及时报帐、认真做帐,她廉洁自律。多年来,她的财务工作一向得到上级好评,多次被县教育局评为计划财务先进个人,十几年来财务成绩居全胜利镇第一,食堂财务会计业务精通,自我根据学校自身状况,设计了一套适合学校食堂的财务电子帐本,试试用了几年,效果很好。在教辅后勤人员心目中具有公正、廉洁、为民的良好形象。

  有风有雨有阳光,有汗有泪有欢笑,这是她工作十几年来的真切感受,工作虽然艰苦,但她更多感到的是爱的快乐。用她自我的话说:我饯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模范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恪尽职守,永不言悔。她先后被评为县级骨干教师、高中学科先进带头人、县级优秀教师、教育宣传工作模范通讯员。

  列举身边的道德模范人物及先进事迹5

  李成环,女,汉族, 1987年6月生,中共党员,生前系甘肃省兰州市二十四中学生活指导老师。

  李成环作为一名热心公益事业的志愿者,把帮助他人当成自己最大的快乐,在赴青海玉树地震灾区关爱孤残儿童返回途中,不幸遭遇车祸,献出了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兰州市二十四中是一所寄宿制学校。作为生活指导老师,她和其他几名同事一同照顾着全校600多名学生的生活起居。尽管岗位平凡,尽管自己家里并不富裕,但李成环总是尽力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一次下了几天阴雨,学生宿舍被褥受潮,李成环一个人将几个宿舍的被褥拿出去晾晒,自己累得满头大汗。学校地处农村,女生宿舍楼上下用水不方便,楼内厕所不能正常使用,学生夜间上厕所要到1000米以外的旱厕,很多女生胆小不敢去。李成环知道后,不管下雨刮风,都拿着手电筒一路护送。她用自己的热心、细心和善良赢得了学生们的尊敬和爱戴。

  李成环和丈夫龚大锬都非常热心公益,夫妻俩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无论在恋爱期间还是婚后,只要是关于孩子们的公益事业,他们都积极参与。得知青海玉树震区结古镇八一孤儿学校缺少过冬棉鞋和学习用品,李成环和丈夫多方募集善款,购置了700余双棉鞋和电脑、书籍等物品,打算在入冬前送到孩子们手中。

  当时李成环和丈夫还在蜜月之中,且已身怀有孕。由于路途遥远,丈夫曾劝她不要亲自去。但李成环坚持要和丈夫一起看望灾区的孩子,度过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新婚蜜月。20xx年11月22日,她和丈夫与另外3位爱心人士前往玉树结古镇八一孤儿学校,返回途中遭遇大雪发生车祸,李成环因受重伤抢救无效,于20xx年xx月4日15时许不幸去世。李成环去世后,人们赞誉她为“最美新娘”、“爱心天使”,以多种形式进行悼念追思和慰问。

  李成环先后被追授青海省红十字优秀志愿者、甘肃省“五四”青年奖章、兰州市杰出青年志愿者、兰州市优秀青年、兰州市“三八”红旗手、甘肃省优秀青年志愿者、兰州市道德模范、甘肃省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

  列举身边的道德模范人物及先进事迹6

  孙三华,1979年出生,于2002年嫁到孙村乡新建村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与韦培琦结为夫妻。婆婆老实淳朴、厚道正直,丈夫韦培琦是一名手艺工,勤劳爱家。孙三华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在父母亲的教育熏陶下,自幼就是一个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爱幼、和蔼可亲的女孩。从嫁过来起,婆媳关系一直很融洽。婚后尽管家境一般,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谐,一家人其乐融融。

  然而,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2005年丈夫外出做生意,亏了不少钱,不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而且在外面还欠了不少钱。丈夫从此变得消沉起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呆在家里。孙三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生怕丈夫想不开,从此消沉下去。于是苦口劝导,耐心疏导,对他说“我跟了你,并不是看中了什么东西,而是看中了你这个人,你的不服输的性格。”在孙三华的鼓励劝导下,韦培琦慢慢摆脱了阴影,从老本行开始,生活慢慢步入了正轨,债务很快就还清了,而且日子也一天天红火起来了。但是祸不单行,又一次的灾难又降临到他们的头上,2008年5月,孙三华的婆婆因病高烧三天不起,家里人看遍了附近的大小医院都没有起色,最后送到了芜湖弋矶山医院,高烧是退了,但从此却落下了后遗症,从此半身不遂,说话口吃、手脚僵硬,吃饭、穿衣、梳头、起床这些最简单的事都不能自理。于是,她开始担负起了给婆婆喂饭、喂水,洗脸、穿衣等繁琐的护理工作。

  自2008年5月婆婆生病至今已四余年,孙三华一直待在婆婆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从不言弃。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老人却是久病床前有孝媳。当初,孙三华既要服侍婆婆,又要把家里农活也带上,农忙季节她不得不天未亮就起床,做好饭菜送到婆婆手上,然后出去做会儿事,晚上要收拾家务到很晚才休息,她起早贪黑,任劳任怨,毫无怨言,没有抱怨,她知道:自己还年轻,只要吃点苦,一切都会有的,日子也会好起来的。她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全家人都健健康康的,多么简单而又现实的要求。婆婆大小便不方便,便放了一个便桶在墙角,每天一次清洗;婆婆洗澡要备好衣物、洗澡水;吃喝拉撒无一不安排得妥妥当当。看着婆婆表达不准确,生活无法自理,难过又痛苦的样子,孙三华心疼极了。她不辞辛苦,四处奔波,寻医问药,只要对婆婆病情有疗效的药,不管多贵,她都省吃俭用买来给婆婆服用。

  四年多来,孙三华很少在外过夜,都要赶回家侍奉婆婆,否则心理不踏实。有次内侄结婚,要到娘家帮几天忙,她硬是把婆婆带到了娘家。为了让婆婆过得舒心,她买了一台电视机放在婆婆床头,替她清寂解闷。这些年,丈夫韦培琦在外面包工程,因为事情忙有时情绪不好语言上冲撞了老娘,孙三华劝他“家有一老就是活宝,我们也要老呀!”丈夫哭笑不得,心里暗暗敬佩自己的妻子真是耐得烦呀!雷锋同志曾说: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

  孙三华同志用十年来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为妻为媳之道,印证了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尊老敬老、淳朴真诚的博大情怀,塑造了一个农村媳妇博爱、仁慈、善良的光辉形象。孝在传颂中放射光芒,在孙三华的精心照料下,婆婆活得很开心,虽然生过大病半身不遂,口齿不清,仍然每天精神很好,身上干干净净。她经常用别人几乎听不懂的.话说:“儿媳妇好啊,儿媳妇好啊!”

  现在整个村的人都知道,都说没有孙三华的孝敬之心,她婆婆就活不到今天呀!这个家也就不像个家。孙三华的孩子,在她的感染下,勤奋学习,在学校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十分尊重孝敬自己的母亲。尊老爱幼成了这个家庭的家风,代代相传,根深蒂固。孙三华孝顺婆婆,敬重婆婆的举动,深受周边群众的好评,也深深感染了周边村民,孙三华的事迹在周边村队广为传颂,大家在传颂中受教育,在传颂中受感动,在传颂中升华思想,在传颂中学习榜样。有力地倡导了尊老爱老,敬老养老的优秀传统美德,为创建和美家庭、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表率,为新建村树立了榜样。

  而孙三华却说“我是普通的农民,没什么文化,靠的是没日没夜的辛勤劳动过日子。我的愿望就是希望全家人都能平平安安、和和睦睦的,婆婆就是我的亲娘,我只是做了一个女儿应该做的。”

  列举身边的道德模范人物及先进事迹7

  辽河头村保管员、农经、图书管理员牛良则同志,1938年二月出生,1985年6月担任辽河头村保管员、农经管理员、图书管理员。由于业务出色,当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1987年又被授予辽河头村工作劳动模范,近30年来担任辽河头村管理员,他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尽职尽责,为推进辽河头村的管理员和其它各项工作,为农民群众解疑释难,把党的方针政策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因此干部群众都称他是辽河头村的明白人、贴心人、知情人,大事小事都找他求助。也正是这样,他为辽河头村群众送知识、送政策、送温暖,他在本职岗位上默默地工作、无私地奉献。

  伴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国家实行粮食直补政策、退耕还林政策、惠农政策、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六村联创”等许多政策的推行。很多农民多种经营的积极性热情高涨,在此情况下许多村民多次到村委会找他详细了解相关情况和政策,他每次都是认真学习,深入各户调查详细说明情况让每一户都是带着问题来、带着满意走,每次都是起早贪黑,很晚才回到家里。为了核实土地面积退耕还林面积,他和村里同事一起深入田间地头丈量核实,不知去了多少户,走了多少路,一天下来腿酸痛不止,可他却不吭一声。为了方便群众,他把电话号码贴在办公室的门上,每月话费高达一百多元,为此,他常常做出无私奉献,却无怨无悔。近年来,每到粮食直补发放时、退跟还林补助款、产业结构调整补助款发放时,都是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业务量大。这些款项的发放工作和农民的利益息息相关,为了做好发放工作,事前他和村内同事深入到全村去调查核实,摸清底数和详情。为了把直补政策落到实处,他对村干部上报土地面积的工作进行细心布置和指导,对个别农户不理解、不配合,他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耐心讲解直补政策,让广大群众都知道。

  牛良则同志又兼任村图书管理员,为方便广大村村民学习新知识,了解新政策,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和精神素养,他每天都盯在文化活动室为广大村民提供无偿服务,完善借阅管理制度和学习制度共同促进辽河头村文艺、文化活动,积极推进文明和谐先进村的建设工作。

  辽河头村是户多、人多、地多的大村,因为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形成了多重矛盾和问题,情况比较复杂。为了做好这个村的各项直补发放工作,他带领同事,到村部办公,和村干部分工合作,登记表格、发放现金,进行咨询服务,通过耐心周到的服务,不但理顺了村民心里的怨气,而且还落实了党的惠农政策,调动了村民的生产积极性。

  他不仅是财务工作的助手,而且还是民主理财小组成员。他积极参加辽河头村的各项工作,在护林防火、防汛救灾等工作中埋头苦干,无私奉献。

  他不仅工作积极,表现突出,而且还热爱公益事业、助人为乐。每年向灾区捐款、捐物,他都积极参与,起模范带头作用。每到年节假日,他经常到村里的孤寡、残疾老人家里去走访慰问。谁家遇到困难,他知道后都尽几所能伸出援助之手。今年七月,辛安村一名大学生身染白血病,家里为他治病花去几十万元,正在患者家属愁眉不展、万分焦急的时候,乡领导号召乡机关干部捐款,他听说以后当时主动找到村支部书记要求捐款二百元。然而熟悉他家情况的人都知道他家里生活并不宽裕。他说:“二百元钱微不足道,但捐献的是我的一片爱心!”

  事业无止境,追求无止境,学习也是无止境的。他积极参加村里举行的各项先进教育活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他的学习笔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既然我是一名管理员,就应该勤勤恳恳工作,认认真真办事,堂堂正正做人,立足岗位,无私奉献。”他是这样写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近三十年的平凡工作中。他工作平凡、默默无闻,却像阵阵清风鼓荡着片片征帆,破浪远航,如同一颗闪烁的红星,在夜空里和亿万颗星星一起无私地闪烁着光亮,展示出一名普通农村干部的人生价值和时代风采!

【列举身边的道德模范人物及先进事迹】相关文章:

1.身边的道德作文

2.700字道德作文:身边的道德榜样

3.身边的道德模范作文

4.身边的道德作文「精彩」

5.身边的道德模范的作文

6.我身边的道德故事作文

7.关于身边道德模范的作文

8.学生身边的道德模范

9.身边的道德初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