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听课心得体会

2021-07-12 17:53:21 新课改听课心得体会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到底应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新课改听课心得体会(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新课改听课心得体会1

  11月17日前往暨阳湖实验学校进行课改听课活动,听完两位老师上的《营养物质的作用》后,我觉得要上好一堂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前准备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课标、做课件等等。作好充分、足够的准备教师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挥洒自如。在听课的过程中,我发现教师们都对本堂课进行了精心的设计,他们采用图片、实物、多媒体等多种手段创设情景,多渠道地给学生供给教学信息,拓宽视野,从而激励学生学习的强烈兴趣,积极主动参与各项学习活动。比如陶老师用减脂餐引入课堂内容,在讲解完所有营养物质的作用后,让学生对减脂餐是否健康做出评估并提出改善的建议;蔡老师用零食来引入,用比较新颖的形式让学生对为什么父母总不让我们吃零食有了更好的理解。

  第二,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课堂教学要努力到达主体与主导的和谐统一。竭力回避那种教师讲、学生听、满堂灌的陈旧讲课方式,经过各种教学手段努力唤醒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启发他们独立思考的自觉,从而点燃他们对所学的兴趣,激发出由衷的热情。在这两节公开课上,老师们都采取进行验证实验的方式,通过燃烧来验证食物中有能量。

  第三:必须要有必须的驾驭课堂的本事。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所以上课必须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在我听的这么多课中,但凡是成功的课堂,上课资料皆丰富、现实,教师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面,更重要的是这些教师都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一进课堂便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自然事半功倍。

  经过听课,我开阔了眼界,同时也看到了自我的不足,使我更加明确了今后教育、教学的方向、方法,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任重而道远,应不断学习、提高以完善自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更上一层楼。

  新课改听课心得体会2

  18日上午,我和师傅张老师,以及同校的陈琦老师、卢丹老师,乘着陈祥老师的车,一起去了塘市初中听课改示范课。上午一共听了两节课,分别是梁丰初中彭昀蕾老师的《苏州园林》、凤凰中学杨桐老师的《背影》。课上老师呈现了不俗的表现,学生的参与也时不时涌现亮点,两节课的课堂氛围都十分活跃,其中我学习到最多、感触最深的是:创设合适的情境活动可以促进语文课堂的互动与生成。

  以彭老师《苏州园林》为例,她通过创设如何写园博会申办文的创意情境,巧妙地将现实和文本结合起来,通过初稿、二稿、收尾三个主要环节,促使学生在活动任务中,一读感知二读品析三读文化,不仅了解掌握了说明文的对象与说明方法,也在品析中感悟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文化韵味。

  先是初稿活动,调动学生的图文表达能力,生成了许多图画和内容相得益彰的作品,这种创设活动,使学生加深了对园林布局及组成部分的直观了解,原始的文字经过再创造成了一幅幅图文并茂的作品,看似只调动了美术爱好者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实则不然,说明文作为一种应用类文本,本身很多同学一见就犯怵,更不要说沉浸式阅读,如果有活动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何乐而不为呢?

  初度感知之后,需要细读品析。彭老师设计的活动是:如果只选一个景点进行展示,小组会筛选哪一个进行展演。这就要求学生在充分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探究,为什么它具有代表性呢?在导学案上,彭老师展示了设计者的“匠心”和作者的“匠心”,实则是对园林的设计理念和作者的编排写法进行了包装,难得的是班级学生能给在白板上给出自己组的选择,并能够充分运用说明方法来论述,从中感受说明文语言的科学与严谨、简练与优美。

  易稿精择后,进行文案的收尾。这里,彭老师引用了知名机构对苏州园林的评价内容,择取了“取法自然”“超越自然”这八个字,进而和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在文字背后感知苏州园林体现的文化内涵,其中她旁征博引,充分发掘课文中的一词一物,让说明文中的苏州园林,园林中的一草一木一楼一阁,在同学们的眼里心里形象地活了起来。

  这个课堂,活动设计环环相扣,浑然一体,恰如其分地把课堂的各个结构密切起来,在最后的板书环节,彭老师还留下了非常典雅的板书,意趣要旨和课题配套并存,作为一个聆听者,也是一个学习和收获者,我姑且东施效颦,以其形给本文收尾:

  新课改听课心得体会3

  本人很荣幸于11月18日前往市五中听课,通过本次听课,我觉得在教学方面收获很多,虽然只听了两节节课,尽管这两节水平不一、风格各异,但每节课都有很多值得我学习借鉴的地方。尤其是韩萍老师的这堂课,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一、课堂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这是师生配合默契,最直接的体现。良好的课堂习惯,是课堂顺利高效进行的前提。

  二、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是新课标的重要特点,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多采用小组竞赛的模式或创造一个语境,让学生展开联想,激起了同学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平时在这一方面我做得不够好。因此,听课时我特别注意各位老师调动学生的不同方式:积分奖励,卡片激励,口头表扬,物质奖励。形式虽不同,但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化难为易,指令明确

  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怎样保特下去也很重要。在这一方面,开课老师的课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一开始,我把原因归结于:韩老师是和自己的学生在配合,而其他老师是初来乍到,不熟悉情况。后来感觉这样理解有失公正,认真回忆了另一课的“预测未来"活动环节,发现还是有质的区别的,在这个活动中,其他老师只是出示题目,让学生畅想未来,但是未来面太大、太广,学生茫然不知所措,结果这个环节进行得不尽如人意。但是韩老师这个环节的设计就很巧妙,让学生从“工作,交通方式,居住地,环境”四个方面对未来进行预测,每组派代表上来“抢任务”,然后讨论。学生热情非常高,讨论进行得也非常热烈,

  我觉得老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中对学生的要求一定要清楚明确,而且难易一定要适中。只有学生清楚地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时,才有可能干好这件事;而问题太难面太大,学生会无从下手,太易又不用思考,这都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四、教师自身的良好素质是上好一堂课的基本保证

  在这两节的听课中,我发现优秀的教师都有几个共同特点:

  1.口语流利,发音准确。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学生对课程的理解,才能保证学生学到正确的知识,地道的语言。

  2.善于利用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辅助教学,使学生接触到的知识更立体,更直观,更生动。

  3.教态亲切,表情丰富,在课堂上能轻松,活泼,潇洒地进行授课,富有艺术性。

  4.有扎实的英语基础知识作为后盾,词汇丰富,课堂充实。

  通过这次听课,我学到了很多,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我也给自己提出了许多问题去思考:怎样让学生更喜欢上英语课?怎样提高课堂效率?怎样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成绩?

  新课改听课心得体会4

  在第二十三届课改经验交流活动中,孙洋和沈吉安两位老师分别围绕着《盛世。汴梁》这一课,进行了“同题异构”的教学研讨。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各有千秋,设计的教学环节有创意、有深度,让我有耳目一新的听课感受。

  孙洋老师的课前准备很充分,教学工具多样化,还准备了人手一份的“汴京一日游攻略图”,能够把“网红”流行元素融合到教学中,新颖又接地气,为学生深度地了解《清明上河图》做了铺垫。整堂课带领学生从题跋、城市规划、交通工具、商业贸易、人文风俗、工程防御这六个方面进行探究学习。通过这一课让我深切得感受到“在学习之路上,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这一句话,真正做到了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的课标理念。在作品呈现的环节,运用的是“剪、贴、拼”的方式,这也是在本次教学研讨活动中争议最大的问题,很多听课老师都认为这一技能练习过于简单了。针对技能练习这一环节,我认为可以利用“剪、贴、拼”的方式,但在拼贴时,可以制作成立体的画面呈现在底板上,从平面作品过渡到立体作品,运用现代人的创新设计向传统艺术致敬。

  沈吉安老师的课程设计传统、细腻,课前资料准备详尽,围绕着《清明上河图》的郊野、汴桥、街市这三个段落进行探究学习,可谓是多层次地剖析了这幅创世名画。在课程环节中,对于作品中所蕴含的美术语言都有涉及到,真正从美术教师的角度,带领着学生去认识、理解作品中的绘画技艺。在课程教学中,最大的问题可能就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这一标准做得还不够,应多让学生参与到作品的分析中。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也使我深刻的认识到:我们要求学生用发现美的眼光看世界,同时我们更应该这样要求自己。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好的东西,教师要勇于突破成规,发现、挖掘身边的素材并用到实际教学中,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和表现美的欲望,从而达到完善人格、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这正是美术教育的特殊性所在。

  新课改听课心得体会5

  周三的时候,参加了市里面组织的第二十三届课改经验交流活动,听了两节名师的课,获益匪浅。

  初一的课程较为基础,但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因为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讲,对于初中数学的认识都来自于初一形成的第一印象和接受的初始方法,因而初一的教学更应该讲究方法和策略。这次展示的课程,初一讲解的'是图形的平移,翻转与折叠。那么课程内容虽然简单,但是里面的数学活动却非常的多,对于学生后续对于图形的变换的理解极其重要。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图像的运动,从而抽象出相关的只是概念,这其实就是一个深化知识的过程,也就是学会通过现象看本质。那么里面教师的引导就非常重要。细节处也就需要非常的关注,注意遣词造句。通过这样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活动获取经验,也是培养学生四基的方法和措施。

  初二呈现的是概念课。对于概念课,现在都在推行大单元教学。通过听课的学习,自己也初步的了解了什么是大单元教学。所谓的大单元教学就是要构建打的框架,审视当前的知识和之前的、之后的知识之间的联系。以《一次函数》为例,这一节课是一次函数的起始课,那么这一节课除了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一次函数以外,还应该让学生初步感知学习函数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具有什么内容、研究问题可以采用什么方法,从而对这一单元的内容有一个大体的认知和感触。再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对于框架里面的信息进一步完善。因此这一节课的设定,就应该先介绍定义,判断什么是一次函数,接下来通过一个情景一个例题进行设问实现上边的目标。例如可以设问为:

  1、给定X的值,如何去求y的值?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七年级学习的什么知识?

  2、给定y的值,如何去求x的值?你得到了一个什么式子?这其实就体现了函数与方程之间的联系。

  3、通过上边的表格,你能列出关系式吗?那么关系式对应的函数图像可以做出来吗?

  4、介绍函数与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5、通过图像观察函数与不等式,函数与方程。

  最后再以框架的形式,列出相关的知识。从而实现大单元教学这样才能让一个知识有前身有后续,知识才能形成一串一串的链条,而不是单个的独立的个体。

  通过听课学习,收获满满,希望自己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不断的成长!

  新课改听课心得体会6

  19日有幸去常青藤学校参加课改展示活动,听了两节课,《今天吃什么》、《打开父爱的密码》,两课的教学内容是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对算法及其描述,算法的优化进行讲解练习。

  两位老师选的课题都很贴近生活。所谓算法,就是我们拿到一个问题后,先要搞清楚做什么,再设计好一步一步怎么做的一个过程。

  两位老师都善于利用生活中的情境展开课堂教学,教学目标设计合理恰当,教学过程环环相扣,很好的体现教学目标,由浅入深,层层递进,教学任务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很好的提高了学生的探究能力,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听课最大的感受:教师的备课,教学设计要因不同学校的学生而异,对于好的学校的学生,考虑的因素要更多。

【新课改听课心得体会】相关文章:

新课改心得体会03-20

有关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模板新课改心得体会范文05-23

新课改工作心得体会08-24

新课改教学心得体会11-08

物理新课改心得体会11-22

政治新课改心得体会11-24

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06-10

语文新课改心得体会12-20

2023新课改心得体会02-09

新课改教学心得体会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