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跨过鸭绿江》的剧情简介
影片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视角讲述,全面展示了从战前国际形势的快速演变到板门店停战协议的签署,涉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对战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整个抗美援朝战争过程。
在讲述国际格局突变时中、苏、美三国领导人作战指挥思想博弈的同时,影片展现了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略思维,也展示了以彭德怀为统帅的指挥员们的战场谋略,以及全体志愿军战士用生命捍卫和平正义、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全方位呈现出我们为赢得这场艰苦卓绝、震撼人心的伟大战争的最后胜利所做的牺牲和努力。
二、观看电影《跨过鸭绿江》观后感(通用7篇)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是时候写一篇观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观看电影《跨过鸭绿江》观后感(通用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观看电影《跨过鸭绿江》观后感1
看了电影跨过鸭绿江,我感到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那些悍不畏死的军人形象深深扎根在我脑海中。虽然他们的生命还那样年轻,但在军人的职责使命面前他们毅然慷慨赴死。黄继光用胸膛堵枪眼;邱少云为了完成潜伏任务,烈火焚身丝毫不动;杨根思为了坚守阵地拉响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冰雕连”战士们留下了“为了祖国和人民我们一定能战胜冰雪严寒”的遗书并赢得了敌人的尊敬。
那一刻,他们在想什么?想到了自己吗?也许想到了,但更多的应该想到的是祖国和人民,想到的是军人的荣誉和使命。他们心中始终燃烧着一团火,一团使命之火、爱国之火,即便“饥无食、寒无衣”,这团火仍然支撑着他们克服一切困难,去战胜一切敌人。也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这样的志愿军战士,才战胜了武装到牙齿的美帝国主义为首的西方联军。“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一拳打得漂亮,打出了中国军人的威风和骨气。
我曾经也是一名军人,一名愿意用生命去拼的战斗机飞行员,最能体会到军人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当今的军人同样怀有祖国和人民的“大我”,从容面对生死考验,曾经有多少个优秀的飞行员因空中突遇特情在生死抉择面前,为了避免地面人员和财产损失进行规避而丧失了最后的跳伞机会,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正如有人所说“你之所以岁月静好,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因为中国军人们深知,在祖国和人民的召唤之时,一定会发出了雄狮般的呐喊:“请祖国放心,戍边有我”!
观看电影《跨过鸭绿江》观后感2
电影《跨过鸭绿江》是一部反映中国人民志愿军不畏强敌、壮我军威、可歌可泣的巨作、力作。
一是主题鲜明。该片以精品的艺术形式、国际化的表达视角、生动详实的历史资料,真实再现了艰苦卓绝、震撼人心的抗美援朝精神,目的是让中国人民永远铭记抗美援朝战争所取得伟大胜利的艰辛历程,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对进一步凝聚起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是艰难抉择。出兵朝鲜实属不易。新中国刚刚成立,祖国百废待兴,国力十分有限,但为了祖国今后有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也为了世界人民的和平安宁,毛主席在深思熟虑、权衡利弊后还是果断决定出兵朝鲜——抗美援朝。
三是英勇顽强。面对装备精良强大的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我志愿军在装备十分有限的情况下,靠顽强的战斗意志,用血肉之躯书写了“决不放弃阵地、决不后退一步”的战斗史诗,后经五大战役较量,最终将美军赶出了“三八”线。一组组数据创造了威武雄壮、以少胜多的战争伟业,谱写了以弱胜强、感天动地的威武之师英雄壮歌。
四是信心百倍。在今天的和平环境里,我们要缅怀英烈,宏扬好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立足当下、立足本职,淬炼好斗争意志,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执着,不惧艰难险阻,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勇往直前,助推“中国号”巨轮继续破浪前行!
观看电影《跨过鸭绿江》观后感3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当《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在耳边响起,随着入朝作战的志愿军将士们的遗骸被接回祖国,一个个从荧幕上飞逝而过的部队番号,电影院的灯光亮了起来,我的思绪也回到了现实。
影片《跨过鸭绿江》从彭德怀的视角讲述,生动演绎了抗美援朝过程中将士们坚守飞虎山、激战黄草岭、血战松骨峰、寒战长津湖、上甘岭战役,穿插呈现了突袭战、防御战、运动战、阵地战和坑道战等多场不同特质的激烈战斗场面。
“饥无食、寒无衣”战士们嚼着石头以少胜多,连夜行军140里,3万志愿军面对9万装备精良的美军猛攻,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武器装备处于绝对劣势、缺衣少食的情况下,充分展示了为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
不忘来时路,方知向何生。追忆70载,多少艰辛路。正是前辈们浴血奋战、牺牲奉献,才换来了如今的山河无恙、家国安宁,才换来了我们今天和平幸福的生活。在与新冠肺炎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这是抗美援朝精神的延续。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70年的栉风沐雨,70年的风雨兼程,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不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黯然失色,并被岁月的长河赋予新的时代内涵。我们青年一代不仅要铭记历史、缅怀英雄,更要继承先辈遗志,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在各自的工作岗位脚踏实地、务实创新,为祖国的繁荣昌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观看电影《跨过鸭绿江》观后感4
《跨过鸭绿江》是一部“全景式、史诗性”展现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作品。相比以前的国产战争巨制多以系列电影的方式出现,《跨过鸭绿江》将横跨两年零九个月的恢弘战事浓缩在一部两个半小时的影片中,如此强度、密度和浓度,在国产电影领域堪称罕见。 影片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视角讲述,全面展示了从战前国际形势的快速演变到板门店停战协议的签署,涉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对战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 的整个抗美援朝战争过程。 影片不仅具备东西两线和五次战役的全时空格局,陆续展示了两水洞、黄草岭、飞虎山、 三所里、松骨峰、长津湖、汉江、铁原、上甘岭等标志性战役和战斗,宏观勾画出史诗般的战事全貌,还呈现了突袭战、防御战、运动战、阵地战和坑道战等多场不同特质的战斗场面,多角度再现了战士们浴血奋战的身影。
在讲述国际格局突变时中、苏、美三国领导人作战指挥思想博弈的同时,影片展现了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略思维,也展示了以彭德怀为统帅的指挥员们的战场谋略,以及全体志愿军战士用生命捍卫和平正义、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全方位呈现出我们为赢得这场艰苦卓绝、震撼人心的伟大战争的最后胜利所做的牺牲和努力。 影片的“全景式、史诗性”也是最为业界专家所称道的。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大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认为:《跨过鸭绿江》具有战争电影大片特有的史诗气质。在观影中有一种置身沙盘推演,纵横“游观”全局,领略战争起落,斗智斗勇的酣畅淋漓感。 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副主任周星表示:影片宏观展示抗美援朝的大全景和战略主帅们的运筹帷幄,中观把握各个战役之间大部队的调动布局与敌我双方对峙的惊心动魄,微观体现具体的基层部队将士们的品性血性和精神气质,栩栩如生,令人难忘! 中国艺术研究院原副院长、文艺评论家贾磊磊认为:电影《跨过鸭绿江》在一系列血火交织的镜头中表达了创作者关于国家的生死存亡、民族的安危荣辱、社会的强弱兴衰、军队的胜负成败这类重大历史主题的深刻阐述。影片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在71年前抗美援朝战争是如此地艰苦卓绝,如此地撼天动地!
观看电影《跨过鸭绿江》观后感5
作为一部抗美援朝题材影片,电影《跨过鸭绿江》用“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全景记录,使得作品有如一本“影像”历史。大到风云诡谲的国际格局和战役布局,细至有血有肉的英雄群像和战斗故事,都有极强的历史揭秘感和现场还原感。
同时,作品在追求史实性的基点上展现艺术的表达力,力求达到历史真实和想象真实的平衡与交融,有温度、有亮度、有浓度地传递家国情怀。
在上甘岭战役中,敌人先后投入三个多师六万余人的兵力,发射炮弹一百九十多万发,投掷炸弹五千余枚,山头被削低了两米。电影《跨过鸭绿江》不仅高燃再现了这场悲壮的'战役,还用镜头深情致敬了不容忘却的英雄们:以身体堵住敌人机枪眼,为冲击部队打开道路的黄继光;双腿被打断仍坚持指挥战斗,用尽最后一口气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的孙占元;在全班战友伤亡的情况下一人毙伤敌人280余名的新战士胡修道……视死如归的壮烈与坚守阵地的顽强,使得上甘岭成为中国人永远敬仰的精神高地。
带领观众重返真实场景,回顾立国之战,正是为了让观众感同身受地体会英雄的勇敢无畏、胜利的来之不易,珍惜我们当下的幸福生活,更以史为鉴,从中汲取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力量。
有别于同类型同题材电影,《跨过鸭绿江》是一部“全景式、史诗性”展现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作品。影片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视角讲述,全面展示了从战前国际形势的快速演变到板门店停战协议的签署,涉及中国人民志愿军对战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的整个抗美援朝战争过程。
影片不仅具备东西两线和五次战役的全时空格局,陆续展示了两水洞、黄草岭、飞虎山、三所里、松骨峰、长津湖、汉江、铁原、上甘岭等标志性战役和战斗,宏观勾画出史诗般的战事全貌,还呈现了突袭战、防御战、运动战、阵地战和坑道战等多场不同特质的战斗场面,多角度还原了战士们浴血奋战的身影。
在讲述国际格局突变时中、苏、美三国领导人作战指挥思想博弈的同时,影片展现了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略思维,也展示了以彭德怀为统帅的指挥员们的战场谋略,以及全体志愿军战士用生命捍卫和平正义、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全方位呈现出我们为赢得这场艰苦卓绝、震撼人心的伟大战争的最后胜利所做的牺牲和努力。
如此超大的体量,在国产电影领域堪称罕见。项目的难度和强度、内容的浓度和密度可想而知。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首部影片,《跨过鸭绿江》浓缩了总台“锻造精品,重塑高地”的信念和热情。近年来,总台在制作推出优质内容的同时,不断扩充创作题材及体裁品类,努力完成破圈层的爆款传播,将“总台出品”这个金字招牌打磨得更加闪亮。
在已经上线的电影《跨过鸭绿江》预告片中,激烈恢弘的战争叙事、感天动地的英雄群像,深深震撼了无数观众。彭德怀司令员用军礼向战士们致敬,经历了残酷战斗的战士们哪怕是冻死,也要高傲地耸立在自己的阵地上,为身后的祖国和人民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铁血长城,这是最壮阔的军容,亦是最盛大的军威!
观看电影《跨过鸭绿江》观后感6
电影《跨过鸭绿江》是一部“全景式、史诗性”展现抗美援朝战争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作品。影片兼具史实性、艺术性、思想性,从国际视野出发,以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的视角讲述,从中央领导的战略思维、志愿军将领的战场谋略、前线志愿军战士的浴血奋战等多个维度,再现了东西两线和五次战役中一场场可歌可泣、荡气回肠的战斗,全面还原了71年前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历史,全方位呈现出我们为赢得这场艰苦卓绝、震撼人心的伟大战争的最后胜利所做的牺牲和努力,弘扬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权霸权、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钢铁意志和顽强品格。
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首部故事片电影,《跨过鸭绿江》浓缩了总台“锻造精品,重塑高地”的格局和情怀。经过十个月的努力,电影《跨过鸭绿江》在坚持历史纵深、国际视野、美学品格、史诗风范的基础上,优化内容、打磨细节,基于历史背景与事实,强化有利于调动观众情绪的故事场景,在追求史实性的基点上展现艺术的表达力,力求达到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平衡与交融。
有别于同类型同题材电影,电影《跨过鸭绿江》引领观众走近真实的`英雄,重返真实的战场,整部影片犹如一本“影像”历史,具有极强的历史揭秘感和现场还原感。定档主海报将戎装严整、汇集成铁流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这一气吞山河的历史画面定格。人物版海报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彭德怀目光如炬、神态坚定,方寸之间彰显大将运筹帷幄的谋略和底气,密切关注着朝鲜战场的每一项战报。志愿军38军军长梁兴初、50军军长曾泽生、63军军长傅崇碧三位军长战场指挥、知难而上的刚毅神态也在海报中生动展现。同时,镜头还深情致敬了不容忘却的英雄们:抱着炸药包冲向敌群的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口的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烈火烧身也不暴露目标的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以石头充饥死守阵地、率领全团浴血奋战,打出志愿军军威的战斗猛将范天恩,展示出一线战场的极度残酷,彰显出革命先烈“人生无处不青山”的伟大品质。从预告片中可以看到国际格局的波云诡谲、一线战场的惨烈恢弘、复杂战事的瞬息万变,更能感受到我军应变之迅速、应对之从容,经历了残酷战斗的战士们哪怕牺牲,也要高傲地耸立在自己的阵地上,为身后的祖国和人民筑起一道坚不可摧的铁血长城!感天动地的英雄群像,深深震撼着无数观众。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际威望,奠定了新中国在亚洲和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打破了美国不可战胜的神话,为中国赢得了和平建设的环境,使中国人民志愿军经受了现代战争的锻炼,特别是取得了现代条件下依靠劣势装备战胜优势强敌的宝贵经验。同时,我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锻造出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国际主义精神构成的“抗美援朝精神”将永远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电影《跨过鸭绿江》用光影纪录历史,再现了71年前的硝烟烽火和可爱可敬的革命先烈,有温度、有亮度、有浓度地传递家国情怀。让观众感怀先辈们舍生忘死捍卫国家主权的同时,将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历史经验和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融入到不断的探索和创新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观看电影《跨过鸭绿江》观后感7
作为一部抗美援朝题材影片,电影《跨过鸭绿江》的故事走向、历史事件、领袖人物和相关的重要形象都本着尊重历史、忠于历史的创作原则,大到风云诡谲的国际格局和战役布局,细至有血有肉的英雄群像和战斗故事,都有极强的历史揭秘感和现场还原感,这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中是一次新的尝试。 中国文联电视艺术中心副主任赵彤认为:自1956年电影《上甘岭》出品以来,在抗美援朝专题影片创作中,以“实名制”来塑造角色,《跨过鸭绿江》是笔者所见的唯一一部。 影片在追求史实性的基点上还力求达到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平衡与交融,有温度、有亮度、有浓度地传递家国情怀。据悉,为拍好这部作品,主创团队在筹备期间认真研读史料、仔细对待每一个拍摄细节,大到一场战斗设计,小到一封电报,都力求真实还原。全片无论是人物造型、空间场景,还是最终的视听呈现,都体现出了极高的专业水准和敬业精神,以此作为对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最好的致敬!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王一川认为:影片《跨过鸭绿江》应是第一部将纪实性、全景式、传记性和心灵性汇为一体去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故事片。它有突出的纪实风格,尝试以全景再现战争奇观;它还是传记性的,以彭德怀司令员为主视角去透视战争中人的境况,尤以“心灵辩证法”的笔触去摹写人物内心世界的波澜起伏,产生出直指灵魂深层的强劲力道,表明国产战争片在人物形象塑造上迈出了新的有力步伐。 电影《跨过鸭绿江》在展现中央领导战略思维的同时,还深情致敬了浴血奋战的志愿军将士:从志愿军38军军长梁兴初、50军军长曾泽生、63军军长傅崇碧,到抱着炸药包冲向敌群的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用胸膛堵住敌人机枪口的特级战斗英雄黄继光、烈火烧身也不暴露目标的一级战斗英雄邱少云、以石头充饥死守阵地的战斗猛将范天恩和全体335团指战员......激烈恢弘的战争叙事、感天动地的英雄群像,深深震撼着无数观众。
硝烟已散,山河无恙,昔日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卫家国的英雄儿女,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正如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原副主席、文艺评论家毛时安评论所言:激烈恢弘的战争叙事,饱满地凸显了那些永远屹立在天地之间“最可爱的人”感天动地的英雄群像。白雪丹心,悲壮的呐喊、深沉的表白,回响在我们的心间。胜利高地的每一寸土地,都是青春、热血和生命的坚守。过江的不仅是一支威武之师、正义之师,更是一个伟大的战无不胜的民族!
【观看电影《跨过鸭绿江》观后感】相关文章:
关于《跨过鸭绿江》电影心得体会12-16
《跨过鸭绿江》电影心得体会范文12-16
电影《跨过鸭绿江》的观后感12-17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12-17
跨过鸭绿江电影观后感12-17
电影跨过鸭绿江的观后感12-17
观看电影《跨过鸭绿江》观后感12-16
观看电影《跨过鸭绿江》观后感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