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

2021-12-01 12:32:36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二、教学设计的特征

  教学设计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第二,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第三,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第四,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三、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通用13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通用1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1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4、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挂图,揭示课题

  1、出示教学挂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花?谁能看图说说杏花的样子?

  画上的三个人分别是谁?他们在讨论什么问题?

  2、读“竺、桢”2个字,能读准字音即可。

  3、讨论第二题,相机板书课题:第一朵杏花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出示投影片上自读要求:

  (1)轻声自读课文两遍

  (2)画出生字词,结合生字表读准字音

  (3)标出自然段序号,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抽读字音。

  (2)指导读长句子。

  指名读句子,相机指导停顿断句。

  (3)指名朗读课文

  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三、范读课文

  1、范读课文

  出示分段提示:

  (1)按时间先后顺序,本文应该如何分成两段?

  (2)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能不能独立成一段?

  2、范读后根据提示讨论分段。说说段意。

  第一段(1-5):竺可桢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孩子不明白什么原因。

  第二段(6-15):第二年在孩子的帮助下,竺可桢爷爷准确地记下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

  第三段(16):竺可桢爷爷通过长年精确观察,掌握了气候变化规律。

  四、指导书写生字

  五、布置作业

  搜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下一堂课交流。

  第二课时

  一、导入

  1、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板书:竺可桢]

  人物简介竺可桢。

  2、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两次)分别是什么时间?(一年前,一年后)

  二、第一次(学习第1---5 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讨论(学生可相互解答,教师只作点拨)。

  3、指导朗读。

  4、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体会带点词的作用。出示投影片:“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弯下腰来:说明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习惯地问”说明竺可桢在坚持长期物候观测的日子里养成了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5、四人小组练读。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

  6、指名练读。

  三、第二次(学习第6---15自然段)

  1、师述: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

  2、指名读,突出“绿、皱、鼓”等关键词。

  3、齐读

  4、重点放在对话朗读上

  (1)读第一遍:自由轻声读,想想这是谁说的?帮它加个提示语。讨论之后,出示投影片。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竺爷爷(  )地问:“什么事情呀?”小孩子(  )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竺爷爷(  )地问:“什么时候?”小孩子(  )地说:“刚才。”竺爷爷(  )地问:“是第一朵吗?”小孩子(  )地说:“是。”

  (2)读第二遍:同桌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指名说说,归纳答案: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3)读第三遍:根据提示与读出语气,指导朗读。

  (4)读第四遍:指名生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子的话,其余读旁白。(7---14)

  5、师述: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那王老师不禁要问小孩子为什么高兴?竺爷爷为什么高兴?(小孩子是为自己终于完成了竺爷爷去年交给的任务而高兴,竺爷爷是为自己终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而兴奋。)

  6、除了对话部分,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出示投影片,朗读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竺爷爷顷刻间象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7、“郑重”什么意思?你从“郑重地计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郑重”的意思是严肃认真。从“郑重地计下”可以看出竺可桢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

  [板书:一丝不苟]师述:是的,“一丝不苟”,竺爷爷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

  四、点明中心(学习第16自然段)

  1、出示投影片:“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

  2、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你怎样理解“精确”一词?(非常准确)能不能结合前文来说说。

  4、指导朗读

  5、竺爷爷作为一名物侯学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你找到原因了没有?

  6、小结:正如竺爷爷所说的,他正是通过长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花的规律。[板书:精确观察]师补充《竺可桢和自然日记》:竺可桢精确观察大自然:什么时候第一朵花开,第一声蛙鸣,第一次雷声,第一次落叶,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

  7、再读读竺爷爷的话,加深体会

  五、总结迁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课文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3、学了本文,你觉得应向竺爷爷学些什么?

  六、作业搜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下一堂课交流。

  板书设计:

  第一朵杏花

  竺 精确 观察

  可

  桢 一丝不苟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学会四个生字,会认“竺”、“桢”。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顷刻、估计、推断”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体会竺可桢爷爷的语言和动作,了解他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治学态度。

  3、从竺可桢爷爷和小男孩儿身上得到启示,激发学生从小爱科学地兴趣和,对科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正确评价人物,激发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强烈兴趣。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在课前搜集竺可桢或其他科学家的资料,如:文章、生平简介、事迹、肖像、图片等,对竺可桢有一个初步的整体的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师: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人类文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人们的生活、学习也越来越离不开科学,这一单元的五篇文章将带我们走近科学、了解科学。你将会听到享誉世界的科学家竺可桢的故事,还会身临其境地感受潜艇发射火箭的壮观场面。这些科学故事将会给你耳目一新的感受。今天我们走近科学家竺可桢。竺可桢是一位我国乃至世界都很了不起的科学家,许多同学在课前已经收集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一些资料,谁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

  2、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读一个发生在竺可桢爷爷生活中的小故事,我相信:读完之后,同学们一定会有一些感受,也一定会得到一些启发。

  (板书课题:17 第一朵杏花)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大意,学生说一说,读完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2、认真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三、再读全文,进一步感知人物。

  1、默读课文。想一想:他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集体交流。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一朵杏花》。

  二、评议人物,激发情感。

  本文有两个主要人物:竺可桢和小孩子。仔细读课文,你认为他们是怎样的人呢?从文中找一找。

  1、学生默读课文,整理自己的想法,组织语言。

  2、小组交流。教师适时点拨,抓住细节把握人物。

  (1)竺可桢爷爷两次观察杏花的样子,以及观察的经过,可以发现竺可桢有着良好地观察习惯和方法;

  从他得知第一朵杏花开放的准确时间后的兴奋中流露出的对工作的深深热爱。

  (2)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老少二人的对话,仔细体会竺可桢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治学态度。

  (3)抓住最后一段中竺可桢说的“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 重点体会,深刻理解含义。

  (4)师生一起总结竺可桢的性格特征。

  3、想一想:小男孩听了竺可桢爷爷的话后,他是怎样想的,在第二年杏花开放前的一段时间是怎样做的,这件事将会对他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4、你喜欢竺可桢爷爷和小男孩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谈谈学了本课后的感性,可以从人物入手书法对科学家的崇敬和赞美之情,也可以表达自己对科学领域的神往。

  三、向课外延伸。

  你知道哪些科学家?他们有哪些突出成就呢?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读了竺可桢爷爷的故事,也了解了一些其他的著名科学家,我们深深地认识到: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无论是谁,无论从事的是那一方面的研究,都需要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治学态度。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从竺可桢掌握气候变化规律的过程中,学习他对待科学研究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从“第二次看花”中,体会竺可桢对科学一丝不苟的态度,并学会练写人物对话片段。

  教学时间:

  两个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初识竺可桢

  1、师谈话:

  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你一定了解过一些科学家,谁来说说你最佩服的科学家是谁?佩服他什么?

  2、出示照片,简介竺可桢。

  科学家所取得的成就,以及他们身上所焕发出的人格魅力,都值得我们去赞叹。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第一朵杏花》,写的也是一位科学家的故事,这位科学家(出示照片)叫竺可桢,他是我国近代地理学、气象学、物候学的开创者。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1、出示自读提示,学生自读课文。

  (1)标出自然段序号,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思考:课文写了竺可桢爷爷几次看花?分别是什么时间?

  2、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1)这些词语会读了吗?

  一株 泛出 仰起 吹皱 精确

  估计 掌握 绽开 明媚 兴冲冲

  程度 大概 规律 郑重 顷刻间

  指名练读。这里要特别注意“吹皱、郑重、兴冲冲、顷刻间”等词语的读音。重点指导理解“郑重、顷刻间”的意思。

  (2)下面请同学们把这些词语再带到课文中,四人一小组合作读一读,努力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逐段检查学生朗读情况,相机指导停顿断句。

  3、感知课文大意,理清文章脉络。

  (1)请同学们迅速浏览课文,想想:课文写了竺可桢爷爷几次看杏花?(两次)分别是在什么时间?(一年前,一年后)你是怎么知道的?

  相机出示课文第6自然段,指名读。

  教师指出:这里的“转眼又是一年”(相机点红),就告诉我们竺可桢爷爷第二次看杏花是在一年后。

  (2)下面,请同学们再默读一遍课文,思考:哪些自然段叙述的是竺爷爷第一次看杏花?哪些自然段叙述的是竺爷爷第二次看杏花?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根据提示概括课文内容。

  课文主要叙述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前后次向孩子查询并郑重记下,告诉了我们他正是通过,才。

  三、指导写字,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

  (2)熟读课文想想竺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第二课时

  一、课文回顾,导入新课

  1、说说这篇课文写了哪位科学家的故事?(板书:竺可桢)

  2、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两次)分别是什么时间?(一年前,一年后)

  二、品词赏句,感悟人物形象

  1、出示探究话题: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说说竺爷爷是个什么样的人。

  认真读读竺爷爷两次看杏花的部分,边读边圈画出重点词句,细细品味,体会人物思想感情,并在课文空白处写上简要的批注,然后在小组内说一说。

  2、学生根据学习提示自读课文,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交流“第一次看花”部分,体会竺可桢观察的精确、细致。

  (1)同学们,竺可桢爷爷看杏花和别人有什么不同?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1-5自然段。(出示课文)

  (2)组织学生交流:谁来说说你找到的表现竺可桢爷爷看花时特点的词句?说说自己的体会。

  (3)教师相机点拨:“数了数”、“四朵不同程度地”、“又”、“习惯地问”可以体会出竺可桢爷爷坚持长期观察,养成了认真观察的习惯。“弯下腰来”说明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体会出他观察的精确、细致。

  (4)分角色练读:一个扮演竺可桢爷爷,另一个扮演孩子,叙述部分老师读,要注意读出竺爷爷看杏花的与众不同。

  (5)同学们,你们在读他们对话的时候注意提示语了吗?一起来看看:

  ①“爷爷,您又看花啦!”那孩子仰起脸来天真地问。

  这里的提示语是“仰起脸来天真地问”。

  ②“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这里的提示语是“弯下腰来,习惯地问”。

  ③“哪天?今天开的。”孩子有些奇怪。

  这里的提示语是“有些奇怪”,提示我们孩子是用奇怪的语气说的。

  ④“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竺爷爷补充了一句。

  这里的提示语是“补充了一句”。

  ⑤竺爷爷告诉他:“我有用处,明年你可要留心点。”

  这里的提示语是“告诉他”。

  自由练习朗读以上的几个句子,读好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和神情。

  4、交流“第二次看花”部分,体会竺可桢对科学一丝不苟的态度。

  (1)竺可桢爷爷和孩子相约,明年留心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时间像飞箭,转眼又是一年,孩子有了答案。他和竺爷爷展开了一段对话。

  (2)组织学生交流:这一段对话有什么特点?哪些话是孩子说的?哪些是竺可桢爷爷说的?

  (3)下面,请同学们再读一读他们的对话,

  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

  竺爷爷( )地问:“什么事情呀?”

  小孩子( )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

  竺爷爷( )地问:“什么时候?”

  小孩子( )地说:“刚才。”

  竺爷爷( )地问:“是第一朵吗?”

  小孩子( )地说。“是。”

  ①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然后同桌讨论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教师相机出示六个提示语,学生选一选。

  ②指名汇报答案,师生评议。(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③根据提示语分角色练读,读出语气。

  (4)同学们,当知道第一朵杏花开了,竺爷爷表现得怎么样?读一读课文第15自然段,画出竺爷爷的动作、神态,说说你体会到了什么?

  ①教师相机点拨:“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郑重地记下”可以感受竺爷爷当时兴奋、激动的心情。

  ②说一说:这里的“郑重”是什么意思?你从“郑重地记下”又体会到了什么?(“郑重”的意思是严肃认真。从“郑重地记下”可以看出竺可桢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

  ③同学们,竺爷爷就是这样一个一丝不苟的人。(板书:一丝不苟)来,一起再把这一段话读一读,读出竺爷爷的兴奋和一丝不苟。

  三、整体把握,升华情感

  1、同学们,竺可桢爷爷就是这样的一丝不苟,他曾不止一次地说过这样的话。

  出示:竺可桢爷爷曾不止一次地说过:“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

  2、竺爷爷作为一名物侯学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你找到原因了没有?

  3、相机点拨:

  正如竺爷爷所说的,他正是通过长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花的规律。(板书:精确观察)

  4、请同学们再把课文默读一遍,想一想:课文明明写的是竺爷爷的故事,可为什么要以“第一朵杏花”为题呢?以“竺爷爷的故事”为题好吗?为什么?

  (用“第一朵杏花”做题目,点出了时间的精确,更鲜明地突出竺可桢对待科学研究一丝不苟的态度。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课后,请同学们搜集一些科学家的故事,读一读,去感受他们的严谨、一丝不苟。

  板书设计:

  第一朵杏花

  竺精确观察

  可

  桢一丝不苟

  <第一朵杏花>教学反思:

  《第一朵杏花》主要讲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这篇课文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字里行间一览无遗,所以,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引导分析,是我教学中的主要手段。

  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们找出描写竺可桢爷爷言行的句子,然后采用表演读、生活体验回忆等方式,感受“弯下腰来、习惯地问”等地方留给我们的感受。通过表演读,学生们能感受到竺可桢爷爷的平易近人,认真观察是长期养成的一种习惯。后面第二段中的“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走回书房,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等语句,通过分角色朗读,想想人物说话的语气和神情,感受到竺可桢爷爷得到准确时间后的激动心情,他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

  教学本文,讨论充斥着整个课堂,说、思、读等,给整堂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4

  设计理念:

  这是对学生进行科学上的"模糊与准确"的教育,读这篇文章,你传感到这篇文章写得很美,也很直白,孩子读完自会豁然开朗、而我认为,第一课时应该在定位上下功夫,所以我就从自己思考的定位说来设计这一课时、

  教学过程:

  师:谁能说出"模糊"的反义词是什么

  生:

  师:谁能说出"大概"的反义词是什么

  生:

  [以让学生说反义词来定位这一课,学生是喜欢的,因为学生愿意做这个活动,所以,在课堂上,学生是活跃的,孩子们是愿意把自己头脑中的思考表现出来的]

  师:在第三单元中,全班同学根据范文,模仿写出一篇观察植物的文章、这篇文章我已经批完了,同学们也读过了批改过的文章,你们观察能力怎么样 我想同学们心中有数、我尊重你们的隐私,在这里我不说每个同学的观察能力,今天我们来共同研究一篇特别有意义的观察文章——第一朵杏花(板书),我们一起来欣赏科学家的观察吧、

  [以欣赏观察定位此课,可以使学生轻松学生,让他们与自己的观察对比后,自己就十分清楚自己的观察是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师:请同学们先自已欣赏一篇吧!

  (学生自读课文)

  师:合上书本想一想这一课,然后谈谈这篇阅读的感受好吗

  生:

  师:看来大家第一遍阅读知道了许多东西,其实欣赏科学的观察一遍是不行的,看看再读一遍或者再读两遍,会有怎样的感觉

  (生继续读,此时我也与大家一起读,因为我本人也需要欣赏呀!好的文章谁不喜欢 )

  师:请同学再一次谈谈,看看有什么新的感受没有

  生:

  [这两次阅读可以把孩子定位在一个较高的层次,这也为第二课时的冲动教学打好基础,当然这也是对孩子进行一次有意义的提供材料式说话训练]

  师:我轻轻地放一遍标准的朗读,哪个同学愿意与录音比读

  (放光盘中的读)(一学生同读,大家共同欣赏两种读)

  [这是一种朗读定位,过去我常常让学生听后再读,训练一段时间后,发觉效果不好,所以想到了用这种复合式读,效果很好,孩子的辨别能力提高较高]

  师:(读完后)请同学们静静倾听一遍录音吧!

  (重放录音)(我与师生共同倾听欣赏)

  师:哪位同学愿意为大家诉说第一朵杏花

  生:

  师:(放一段轻音乐)其他同学闭上眼睛,一个同学在那里诉说"自己心中"的第一朵杏花、

  [三次倾听,学生的欣赏定位可以达到了第一课时的高潮]

  师:读完这篇文章,你想研究哪些问题 请提出来好吗

  生:

  师:请大家把这些问题写在自己的小本子上,课后自己或者与同学研究研究,看看能否解决这些问题 不管找到怎样的答案,都是你们努力得来的,建议你们最好把寻找的过程作为日记记下来,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这是第一课时与第二课时相接的定位,也是让学生自行发现问题的定位,这也是在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写当天语文方面日记的定位]

  第一朵杏花

  一,词语训练、

  1,

  珠( ) 泛( ) 仰( ) 精( )

  株( ) 眨( ) 抑( ) 晴( )

  佑( ) 掌( ) 确( ) 皱( )

  估( ) 堂( ) 嘴( ) 破( )

  2,

  ( )粉红 ( )小草 ( )花苞

  ( )柳梢 ( )河水 ( )桃红

  一,填空、

  1,这篇( )的故事叙述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 )前后两次向孩子

  查询( )并郑重记下,赞扬了他( )的科学研究

  态度,说明( )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2,课文以"第一朵杏花"为题,是因为( )、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5

  知识与技能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 16 个生字,掌握9个生字。

  2、理解课文内容,能通过竺可桢爷爷的动作和语言体会他对科学的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想象对话时的情景,从而感悟竺可桢爷爷的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各种朗读训练,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增强对文章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们从竺可桢爷爷和小女孩身上受到启发,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准确地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策略与方法: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想象训练。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竺可桢所说的含义深刻的句子。

  2、通过对人物神态、语言、动作的品析,体会人物的内心和品质,

  教学准备: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可以是竺可桢生平资料、故事或者关于气象学方面的资料)

  教师准备:课件、小黑板

  课时划分: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预习作业:

  1、正确流利地读会7课课文

  2、自学本课生字,要求会读会组词。

  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一、展示资料,了解竺可桢,导入新课

  1、教师出示竺可桢的照片:同学们,你们认识他是谁吗?(竺可桢爷爷)

  2、老师:我知道,同学们在课前已经搜集了不少关于竺可桢爷爷的资料,能拿出来展示给大家看吗?(学生展示搜集到的资料,说中加深对竺可桢爷爷的了解。)

  3、教师:竺可桢爷爷为什么能够成为我国著名的气象学家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第一朵杏花》要告诉我们的正是这个答案。

  (引导学生在搜集、展示资料的过程中,了解竺可桢,体会他在气象学上做出的突出贡献。同时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教师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课文内容的积极兴趣)

  二、出示要求,学生自读

  1、自读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想一想课文围绕“第一朵杏花”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集体反馈,检查自读的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教师强调要点。

  字音:“载”是平舌音,“绽”“皱”是卷舌音;“律”的声母是“l”。

  字形:重点指导“惯”的笔画顺序;注意区别“梢”和“稍”。让学生注意观察“搬”“撒”的字形结构,注意各部分的书写比例。“钓”字右半边是“勺”,不要写成 “勾”。“雁”半包围结构,注意里面的写法。

  2、教师再次出示含有这些生字的词语,大家一起读一读,在读中巩固生字,积累词语。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帮助把课文读得更好。

  4、指名反馈:课文围绕“第一朵杏花”写了一件什么事?(竺可桢向一个孩子了解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孩子答不上来。于是,竺可桢让孩子留心观察,来年告诉他。第二年,孩子准确地观察到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并立即告诉了竺可桢,竺可桢郑重地记下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以学生自读为主,读后交流,检查学生自读的情况。在自读中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在交流中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作者围绕第一朵杏花所叙述的这件事情和竺可桢爷爷成为一名著名的气象学家有什么关系呢?下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

  第一课时课后检测

  1、给下列生字组词

  搬( )( ) 钓( )( ) 雁( )( ) 惯( )( )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立即( ) 著名( )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关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3、品读第一次看花的情景,练习分角色朗读,感受竺可桢精确细致的观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1、读通课文、理清脉络。

  2、品读第一次看花的情景。

  教学难点:

  感受竺可桢精确细致的观察、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赏花导入:

  1、出示杏花图:师: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瞧,多美的杏花呀。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描绘一下吗?(学生自由描述)

  2、出示句子: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红。喜欢这句话吗?为什么?(相机学习生字:泛)

  3、引出竺可桢:美丽的杏花吸引了我们,也吸引了一位老爷爷,他就是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出示人物简介)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关于他的一个小故事:(指课题)谁能来读一读。

  【设计意图:在课堂开始,以随和的谈话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条件与课文相联系,运用媒体进行图片展示,引领学生感悟杏花之美,极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表达欲望,让学生渐入学习佳境。

  二、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一个字,读通每一句话。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读一读:

  一株吹皱曾经精确仰起脸

  估计掌握绽开明媚兴冲冲

  大概规律郑重程度顷刻间

  (2)读好长句。(课件出示)

  3、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竺可桢爷爷几次看杏花?找一找,分别是那几个自然段写的?

  (2)交流。

  小结:课文按时间顺序向我们介绍了竺可桢爷爷两次看杏花的故事。

  【设计意图:以人为本,遵循常态下学生的一般阅读规律。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遵循语文教学的一般规律,引领学生在对一篇课文充分阅读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品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品读课文——第一次看花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1—5自然段。思考:竺可桢爷爷看花有什么特别之处?圈一圈,说一说,竺爷爷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交流:(相机出示句子)

  (1)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看到杏花开了,便走近杏树数了数,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

  (2)“爷爷,您又看花啦?”

  (3)“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拓展了解竺可桢的习惯)

  (4)“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竺爷爷补充了一句。

  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竺可桢坚持长期仔细观察、追求精确的品质。

  3、分角色朗读:

  指名分角色朗读对话,简要评价,注意提示语。

  【设计意图:以真实的对话,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通过分角色朗读,品读字词,水到渠成地引领学生感悟竺可桢坚持长期仔细观察、追求精确的品质,由此引发更深一层的思考。

  四、总结本课。

  1、简要小结:

  2、作业:

  (1)把生词写正确,努力写得美观。

  (2)继续读课文,进一步了解竺可桢爷爷。

  附:板书设计

  一个中午

  第一朵杏花长期观察

  细致精确

  又是一年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7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继续学习齐读课题

  2、第一朵杏花和杏花有什么不同吗?

  (1)学生说:杏花开得最早的那一朵

  (2)这篇课文就是竺可桢爷爷观察第一朵杏花的事情,知道他为什么第一朵杏花这么感兴趣呢?

  (3)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文读读相关的文字就知道了。

  (4)学生读课文

  二、新授

  1、鼓励学生坚持读完课文。

  2、我觉得看完16自然段读完就可以知道原因了。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小节。

  (1)学生读课文

  (2)读完这一段,你觉得哪个词语有研究价值?

  学生说:我对精确观察这个词语有研究的意思。教师板书:精确观察

  3、竺可桢爷爷是怎样观察的?

  (1)请大家自己读读2—5自然段。

  (2)这些文字中,哪些能表现竺爷爷是在精心观察啊?(学生说:第一自然段)

  (3)再读第一自然段。哪些是竺爷爷精确观察的?

  学生说:

  (4)出示: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看到杏花开了,便走近……从哪里看出是精确观察?

  学生说:一朵一朵地数

  学生说:竺爷爷是走近了杏花才数的,这样可以数得更加清楚一下。

  学生说:四朵杏花开放的程度还是不同的。

  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程度的四朵花”,这样的观察才是“精确地观察”。

  (5)齐读这一个片断

  4、请大家接着往下读。

  (1)出示:“爷爷,您又来看花啦?”……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2)读完这个自然段,哪个词语给你的印象深刻啊?

  学生说:“又”,这里可以看出竺爷爷又来看花了……

  学生说:“习惯地问”

  竺爷爷看见桃花开了,会怎样问呢?

  (3)竺爷爷关注的是……(第一朵花开放的时间)

  这是一个优秀的科学家的优秀的习惯。

  (4)齐读这个段落

  5、学生接着读后面的段落。“哪天?今天开的。”……“我有用处,明年你可要留心点。”

  (1)学生读完,教师语言过渡

  (2)孩子发现了第一朵杏花的开放时间,这里有一段非常有趣的对话,你们想读读吗?请大家自己读读这个段落,分角色读(12—17小节)

  (3)学生分角色读

  (4)读出竺爷爷此时的心情了吗?(学生说:兴奋、高兴、欢天喜地、激动)

  (5)为什么高兴呢?孩子的高兴是什么?(学生说:上次他不知道杏花开放的时间,这次知道了。)所以孩子会喊;电脑出示……

  (6)竺爷爷的高兴是为了什么呢?(学生说:竺爷爷看到杏花开了)

  竺爷爷到底有没有看见杏花开呢?(课件展示)

  竺爷爷每年都知道杏花什么时候开?为什么要这么高兴呢?

  所以竺爷爷高兴地问:(学生读)

  (7)指导朗读

  孩子是想把第一朵杏花开的消息告诉竺爷爷,而竺爷爷则是想早点看见第一朵杏花。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师;觉得味道怎么样?)我们再来到读读,这次,女生来读竺爷爷的话,男生读小男孩。

  6、老师读下面的语言:……这里又有哪些词语给你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啊?

  (1)他仅仅记下来的是一个日子吗?

  (2)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

  (3)兴冲冲也能看出竺爷爷的心情非常好……

  (4)指导朗读,特别是把你感受比较深的词语读好,好吗?

  (5)学生读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清明节”。

  7、想想,在这些文字和那些精确的数据背后有什么呢?

  (1)出示:1974年2月6日,是竺可桢临终的前一天,在病危时,他还不忘作科学研究的记录……

  (2)师生交流。

  学生:在成功的背后是辛勤的汗水。

  学生:是他认真的态度。

  学生:这源自于科学的热爱(教师板书)。

  (3)每个观察,每个现象的出现能不让竺爷爷高兴和欣喜万分吗?所以当得知第一朵杏花开放了,他顷刻间……(电脑出示: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清明节)

  8、让我们再来读读这篇文章的课题

  (1)让我们带着……情感来读。

  (2)让我们带着……的感受来读。

  (3)带着竺爷爷的认真的态度来读。

  三、学生拓展练习

  1、孩子们连杏花都被竺爷爷感动了,不是绽放是捧出啊,捧出的是对竺爷爷的敬爱,对他的热爱。

  (1)齐读。

  (2)真想采集一朵杏花送给竺爷爷,我们读到的是杏花,我们想到的是杏花背后这位热爱科学事业的竺爷爷。

  (3)还记得竺爷爷的这段话吗?齐读“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样的词语”你们有什么想对竺爷爷说吗?请大家写下来,好吗?

  2、学生动笔练习。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8

  第一课时

  一、出示课题,介绍竺可桢

  板书课题,简介竺可桢。

  二、初读课文,直奔中心

  1、听了介绍,你觉得竺可桢爷爷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迅速浏览课文,找出答案来。

  (竺爷爷正是通过常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

  2、什么是“精确观察”?用竺爷爷的话说就是?

  (“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类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

  三、再读课文,品味关键词句

  1、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吗?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要求:

  (1)画出有关语句,思考画出它们的理由。

  (2)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结合课文内容自学生字新词。

  2、检查自学情况:

  (1)了解学生学习字词的情况:

  着重指导:仰(yǎng),不要多出一撇来;皱(zhòu),翘舌音,读准后再组成词语;曾(céng),平舌音。

  (2)交流所画句子,说说画出它们的理由来。

  1竺可桢爷爷从外面回来,看到杏花开了,便走近杏树数了数,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

  (“数了数、四朵花”可见竺爷爷观察认真,“不同程度地绽开”说明竺爷爷不仅观察认真,而且观察细致。)

  2“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习惯地问”说明竺爷爷不管观察什么,都需要精确的时间。)

  3竺爷爷走回书房,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清明节。

  (“郑重地记下”表明了他对于科学观察严谨而又一丝不苟。)

  四、三读课文,探究问题

  1、“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竺爷爷补充了一句。孩子答不上来了……那你们说竺爷爷自己知不知道第一朵杏花是哪天开的?

  2、学生三读课文后,布置学生课后讨论。

  第二课时

  一、围绕关键问题,讨论探究。

  1、抛出问题:竺爷爷自己知不知道第一朵杏花是哪天开的?

  2、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品味以下语句,理解竺爷爷是知道的,他是在借机培养孩子良好的观察习惯、严谨的科学研究精神。

  (1)“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

  (2)“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的。”

  (3)“我有用处,明年你可要留心点。”

  (4)竺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二、分角色练习朗读,升华情感。

  三、品位语言,练习仿写

  1、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你还发现有哪些好词佳句值得我们去咀嚼与品位?

  2、交流:

  (1)这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红。

  (“泛”字用得好,正因为是露出、透出,所以才是“淡淡的粉红”。)

  (3)春风吹绿了柳梢,吹青了小草,吹皱了河水,吹鼓了杏树的花苞。

  ①这是个排比句,句式整齐,朗读上口;

  ②通过写春风“吹绿柳梢,吹青小草,吹皱河水,吹鼓花苞”将看不见的春风写活了,既形象,又生动。

  ③“皱”用得神奇。说到“皱”,人们想到的往往是皱纹、皱眉等,很难将它和美好的春天联系到一起,但作者在这里化腐朽为神奇,不仅写出了轻风轻抚河面的暖暖春意,而且让人头脑重立即就呈现出了微波粼粼的图画。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9

  一、导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一朵杏花》,这篇课文写了哪科科学家的故事?(板书:竺可桢)

  2、课文写了竺可桢几次看杏花的情景?(两次)分别是什么时间?

  课文的第一部分写的就是一年前的事,现在请大家自由读读第一部分,也就是1-5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二、学习第一部分

  1、刚才大家都在津津有味地读着,还不时地在书上做着记号,这样的习惯很好,希望一直保持下去。谁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回答)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讨论,解决疑问)

  ☆竺可桢在问:“杏花哪天开放”时,为什么一定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哪天开放的?”第二朵、第三朵为什么不行?(因为第一朵杏花对竺爷爷的研究有用处,他需要的是杏花开放的精确时间,第一朵杏花开放时间就是杏花开放的精确时间,这正如他自己所说的:搞科学研究绝对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代替观察。)

  2、出示课文第3自然段

  ①请一个同学来读这小节,注意突出加点的词。

  ②这里的“弯下腰来”说明了什么?“习惯地问”说明了什么?(作为一个研究物候的科学家,他只要一看到开放的杏花,就要进一步探究其开放的精确时间,这种主动探索的一丝不苟的科学行为已成为他的一种“习惯”)板书:一丝不苟

  ③这里竺爷爷问孩子的话应该怎样读?(亲切)

  ④练习用亲切的语气读竺爷爷的话。谁来试试。你们觉得他读的怎么样?那你再来读读。你们觉得他把这种亲切的语感读出来了吗?好,我们一起学着他来读好这一小节。(齐读)

  3、你们的朗读中,老师听出来了,这是和蔼的花。下面我们就以学习小组为单位练读每一部分的对话。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子的话,一个是旁白,还有一个就当评委吧。开始练起来吧。

  △哪个小组想来汇报你堑亩潦槌晒?ㄖ该?粒??愕挠锲?芟耋靡??浊小⒋认椋??惆研∨?⑺档幕岸恋煤芴煺妗⒒钇茫?⒁饬擞锏鞯谋浠???园滓埠芰骼?⑷险妫?牢?拖窀鲂±鲜γ?赖暮艿轿唬?娌淮怼?br> 过渡: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一幅春景图,谁来美美地读好这一节。

  三、学习第二部分(6-15)

  1、你觉得他读的美吗?美在哪儿呢?评一评。(指名评)那你能比他读的更美吗?好,那请你来读。

  △同学样比较一下他俩的朗读,谁读的更美?(指名说)好,那我们就学着它来读好这段话。

  2、第二年春天,杏花开了,小孩子通过精确地观察终于发现了第一朵开放的杏花,他迫不及待地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竺爷爷呢。(出示对话)当时他们的一段对话少了提示语,大家分小组合作先根据课文内容补上语气词,再根据提示语分角色练、读这段对话,一个小组里选出一个同学专门记录讨论结果,并给你的组员安排角色,等会儿汇报学习成果。

  3、刚才同学们讨论很激烈,读书也很认真,我已经让xx上来板演了他们小组的结果,那现在就请你们小组的成员到前面来读这段对话(学生分角色读)

  4、下面请评委们来给他们小组的表现打分。

  你们有没有跟他们不一样的答案?好,那我们根据提示语一起来读这段对话,1、2大排读竺爷爷的话,3、4大排读小孩子的话,老师读旁白。

  5、从大家的朗读中,老师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他们的激动和兴奋不仅通过对话表现出来,还从哪儿看出来呢?

  (学生回答,出示15小节)

  ①哪些词句看出竺爷爷很兴奋?(点出“倾刻间像年轻了许多”“立即兴冲冲地快步”)你能用你的朗读来表现这种激动心情吗?(指名读)谁还想读?(指名读),我们一起激动地来读好这一小节。

  ②这段话中的“郑重”是什么意思?(严肃认真)你从“郑重地记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可以看出竺爷爷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搞科研的就需要这种精神。)

  ③你们能通过朗读把竺爷爷的这种一丝不苟的精神表现来出来?自己先练着读读,谁想读?(指名读)还有谁能读好这段?(指名)我们一起读这段话,感受竺爷爷得到准确时间后的激动心情,感受他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齐读)

  过渡:竺爷爷对科学研究长年不懈,精确、细致的观察,这正如竺爷爷曾不止一次说过:“……”(引读)

  四、总结全文

  同学们,竺爷爷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我们应该把这种精神用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

  五、作业

  这一堂课就到这儿结束,结束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有关竺爷爷的故事,下一堂课交流。

  《第一朵杏花》是讲的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我在这节课中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10

  一、设计理念:

  课文《第一朵杏花》讲述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本课的学习,以不同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初读从画面入手,观察杏花是什么样子的,细读,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抓住自学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思想感情,此外课堂教学过程中还适当补充课外阅读资料。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凭借对语言文字感悟,体会竺可桢一些不苟的科学态度和治学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学会用心观注周围事物变化,懂得只有精确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三、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感悟人物思想感情。

  四、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如何养成精确观察、实事求是的态度。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春天到了,各种各样的花儿争先恐后地开放着,多媒体出示娇艳的玫瑰,富贵的牡丹,高雅的梅花,优美的图片博得学生惊叹,吸引学生注意。

  2、而有一种花却不起眼,多媒体出示一株淡淡的杏花,让学生说说画面,然而就是这样一株杏花却引起了一位大科学家的关注,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由此引出课题。板书:第一朵杏花。学生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3、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吗?请大家带着自己的疑惑到课本中去找答案。

  4、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设计意图,在课堂开始,以随和的谈话营造一种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条件与课文相联系,运用媒体进行图片展示,引领学生感悟杏花平常,极大限度调动学生表达欲望,让学生渐入学习佳境。)

  (二)图文对照,学习生字词。

  1、多媒体出示文中插图,指导学生观察图画,图上画的是谁?他们在干什么?

  2、随机学习生字。

  一株(zhu)杏树 绽(zhàn)开词 泛(fàn)出 仰(yang)起脸

  (设计意图:将文中的生字新词与课文插图相联系,既避免了单一学习生字的枯燥,又给学生增添不少学习情趣,吸引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三)学习课文,精读感悟。

  1、过渡:多媒体出示第一自然段,提问:竺爷爷从外面回来,看到院墙旁杏花开了,他是怎么看的?他看到的杏花有什么特点?

  引导学生抓住“院墙旁”“淡淡的粉红”“走近”“数了数”“四朵花”“不同程度”等关键词句体会杏花的不起眼和竺爷爷看花时的认真态度。

  2、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初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3、自读2—5自然段,画出表示人物神态语言的词句。

  4、多媒体出示2—5自然段,学生自由练读。

  5、学生表演仰起脸,天真地问,感悟文中小男孩童真童趣。

  6、从两次提问感悟竺爷爷的优秀品质。

  ①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②我是问第一朵是哪天开放的?

  7、还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竺可桢爷爷优秀品质?从“又”“习惯”可以看出竺爷爷不是第一次看杏花,也不是第一次追问有关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这就说明竺爷爷注意实际观察,亲自调研,掌握第一手资料。

  8、从小男孩疑惑说起,联系学生实际,说说自己此时感悟,自己平时也注意过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吗?由此引发议论。

  9、强调句型,我有用处,明年你可要留心点,设置悬念,竺爷爷到底有什么用处?

  10、分角色朗读课文,感悟人物思想感情。

  11、学生读,学生评,老师评。

  12、补充竺可桢观察物候小故事。

  (设计意图:以真实的对话,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通过简单表演,适当的肢体语言,体会孩子的天真,通过竺爷爷两次提问,水到渠成地引领学生感悟作为一位特候学家,掌握第一手资料是多么重要,由此引发更深一层的思考)

  四、读中悟理,点明中心。

  1、作为一句物候学家,竺可桢对科学的追求做到实事求是,一丝不苟,他又是怎么说的?

  2、多媒体出示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结合这一段,学习生字新词(精确:估计、掌握)

  4、由“精确”再次感悟竺可桢治学态度。

  5、结合前文理解“估计、推断”,突出强调,不能使用,也不能用。

  6、学生读,学生评。

  (设计意图:由竺可桢所做,所问过渡到所说,让学生感悟出竺可桢是一个言行一致的人。结合课文学习生字新词,联系课文内容掌握精确、估计、推断)。

  (五)课外延伸,深化主题。

  1、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我们平时在哪些地方也使用估计和推断,今后又应该怎么做呢?

  2、文中描述的是关注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其实在平时我们还可以观察,春天,第一声鸣叫;夏天,第一声雷鸣;秋天,第一片落叶;冬天,第一场雪……发生在什么时间?

  3、生活中很多处都需要精确观察,也只有精确观察,才能搞科学研究,竺可桢这样做这样说,也是这样要求我们的,所以课文经第一朵杏花为题。

  4、冬去春来,第二年,出示第六小节,小男孩观察到了杏花开放的时间吗?他有什么表现?这是下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5、我们不仅要学会观察大自然变化,还要学会关注人与人,关注社会的发展。

  6、赠送名言:处处观察皆学问。

  (设计意图:由课文中第一朵杏花引发开去,引导学生对春、夏、秋、冬各具代表性景物观察,由关注大自然到关注社会。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滋生向他人表达欲望,感悟课文内涵,感悟对他人,对社会关注。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解决文中生字新词,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脉络,学会给课文分段,理解本文按时间先后顺序分段的特点。

  3、初步体会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初步体会人物品质特点。

  教学过程:

  一、谈话、图片导入

  1、同学们,有一幅春联写得很美,我出上联你们来对下联,好吗?

  又是一年芳草绿依然十里杏花红

  2、这是我们上学期的学习内容,你们真棒!是啊,春天快到了,花儿们都绽放出灿烂的笑脸,今天美丽的杏花也来到我们四(5)做客了,你们瞧

  3、出示杏花图

  谁愿意用一个词语来描述它的'模样?

  4、这么美的杏花吸引了我们,也吸引了竺可桢爷爷的目光,要知道竺可桢爷爷可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呢,让我们掌声有请我们的科学课代表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竺可桢爷爷吧。

  竺可桢:浙江人。中国卓越的科学家和教育家,当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他一生在气象学、气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很深。先后创建了中国大学中的第一个地学系和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担任13年浙江大学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

  师:听了他的介绍,你想说些什么?

  总结:每个人的成就都是与他的付出分不开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发生在杏花和竺可桢爷爷身上的故事。

  板书:第一朵杏花

  指明读题:美美地读,让我们闻到花的香气。

  二、解决生字新词

  1、杏花的花瓣化生出了一些美丽的词语藏在文中等着我们一一念出它们的名字呢,你们看(出示词语)谁能把它们念得又标准又洪亮?自己先试一试?

  2、XXXX你在读得时候觉得那些字音需要特别注意的?请带着大家读一读

  指名领读

  开小火车纠音、正音

  3、注意仰右边的写法,不能和柳混淆

  4、郑重怎么解释?带到文章中联系上下文理解。

  竺爷爷走回书房,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清明节。

  出示辨析:

  他()声明,这件事与他无关。

  他()地考虑后,决定拿出钱买下昂贵的货物。

  5、顷刻间用三字词语表式相同含义

  三、理清文章脉络

  1、逐段朗诵课文(边读边想,这篇文章里的人物一共看了几次杏花?)

  板书:初看杏花再看杏花

  谁能根据这些线索试着给文章分段?

  一(1-5)写竺可桢爷爷问孩子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孩子回答不上来。

  二(6-15)写第二年春天,孩子告诉竺可桢爷爷第一次杏花开了,竺可桢爷爷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

  三(16)写竺可桢爷爷正式通过常年精确、细致的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

  2、看来我们可以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给文章分段,有些记叙文就可以使用这种好的方法。

  过渡:你们知道吗?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有一处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红。

  你们看:(出示图片)

  3、你能猜猜它们是哪天开的吗?

  大概也许可能

  4、你们的回答,作为科学家的竺可桢爷爷能接受吗?你从文章那里找打答案的?

  朗读第16自然段

  5、那竺可桢爷爷究竟是怎样第一朵杏花的呢?下节课让我们再去看杏花。

  6、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

  第一朵杏花

  初看杏花 再看杏花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12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

  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简介人物,揭示课题

  1、生分享交流搜集的有关竺可桢的资料。

  2、板题:第一朵杏花

  3、审题、释题

  二、重温故事,整体把握

  1、分组齐读故事(第一次看杏花  第二次看杏花),其余生认真倾听,评价朗读水平。

  师相机指导朗读,板书小结。

  2、叙事文,六要素小结。故事到此结束了,所以末了一段是多余的,你们认为对吗?

  师相机板书,齐读此段。

  三、合作探究、感悟文本

  A探究第一部分(第1---5 自然段)

  1、竺爷爷看到杏花开了,怎么做的?想想竺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

  2、竺爷爷和孩子的对话:

  过渡句,观察对话中提示语的不同位置以及标点符号的运用。

  从人物的语言中,哪个词语可以看出竺爷爷是一个怎样的人?还从哪些动作、神态中感受到竺爷爷是怎样的人?

  为什么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为什么嘱咐小孩子明年留心?从中体会人物的心情以及心理活动。

  3、小组分角色朗读此段,评价并相机指导朗读。

  B探究第二部分(第6---15自然段)

  1、过渡段

  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

  指名读,突出“绿、青、皱、鼓”等关键词。

  比喻、排比的好处?

  齐读

  2、重点放在对话朗读上

  出示课件:自由轻声读,想想这是谁说的?帮它加个提示语。

  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汇报。

  ( 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根据提示语读出语气。

  ④小组展示,对比评价,朗读指导。思考:加不加提示语,哪种写法好?理由。

  3、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除了对话部分,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

  4、竺爷爷走到前院干什么?文中是怎样描写这第一朵杏花的?(“捧” 双关)

  5、竺爷爷是怎么做的?“郑重”什么意思?你从“郑重地记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是的`,“严谨踏实”“一丝不苟”,竺爷爷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

  C探究第三部分(第16自然段)

  1、出示:

  “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

  2、自读思考:“精确”什么意思?能不能结合前文来说说。

  3、“不能……也不能……”竺爷爷是在强调“精确观察”的重要性。谁能读出来,指名读,评价,朗读指导。

  4、竺爷爷能掌握气候变化的规律,关键在哪里?体现了他的什么精神?看板书小结,完善板书。

  5、再读,加深体会。

  6、再读课题,深入思考:说说课文为什么以“第一朵杏花”为题?

  四、结合自己,谈谈收获

  1、我们从竺可桢的话中和取得的成就里,获得怎样的启示?

  2、送名言。

  【板书设计】

  第 一 朵 杏 花

  嘱咐留心     严谨踏实

  哪天开花     郑重记下     一丝不苟

  精确观察     坚持不懈

  教后反思:

  《第一朵杏花》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研究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课文按时间的顺序先写竺可桢问孩子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孩子答不上来。接着写第二年春天,孩子告诉竺可桢爷爷第一朵杏花开了,竺可桢爷爷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最后写竺可桢爷爷正是通过长年累月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两次对话是全文的主线索,虽极其简单,却是人物心灵的镜子,是阅读故事的眼睛。常言道:言为心声。细细揣摩文中对话,有助于领会人物内心世界,透视人物所思所想,传达人物所感所悟。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就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我在教学《第一朵杏花》这篇课文时,首先让学生比较“一朵杏花”和“第一朵杏花”的不同,从而引出课题。进而了解文中主人公竺可桢是怎样的人。

  教学时,我把体会人物的性格及形象,作为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及难点。在教学中,我利用课件出示了第一节和十五节的内容,抓住竺可桢看杏花时的句子,通过关键词句,来帮助学生体会人物的形象。如“……便走进杏树数了数,已经有四朵花不同程度地绽开了花瓣儿。”其中的“走进”、“数了数”,还有“竺可桢爷爷顷刻间像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这句中的“年轻了几十岁”、“兴冲冲”、“快步”等词语都能体会出竺可桢爷爷观察仔细,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教学中,我还注重对文中优美语句的品读,体会其用词的准确、生动。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在分角色朗读环节,因为赶时间,没能进行反复的朗读、品味,比较,进而突出竺可桢对科学研究的精神和态度,略感遗憾,将来希望能更加合理的调控时间,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结合教学效果,我对学生的表现非常满意,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小组协作意识强,参与面较广。师生互动充分,孩子们跃跃欲试。有思维的碰撞,有一定的课堂生成。但课后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感觉重点不够突出,究其原因是,问题的设计有些琐碎“面面俱到”。教师课堂语言还是显得多,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不够充分。今后需在这方面多琢磨,抓重点,让课堂思路更加清晰。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13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会8个字,认识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过程与方法:

  凭借对语言文字感悟,体会竺可桢一些不苟的科学态度和治学精神。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读懂课文内容,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词句,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读、画、标、问、查)。注意查找竺可桢的相关资料,为体会课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奠定基础。

  2、教师:资料,课件。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学习并书写本课生字词;学习1—5自然段,学习竺可桢爷爷和孩子的第一次对话,为学习第二次对话、体会情感做好铺垫。)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 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院墙旁的一株杏树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红。竺爷爷来到杏树下,只见四朵不同程度的杏花都绽开了花瓣。可惜的是小男孩没看到第一朵杏花,竺爷爷也很遗憾呀!上节课,我们认识了科学家竺可桢爷爷,并和他一起去看过一次杏花。这节课,我们还将再次和竺爷爷一起去观察杏花!今天这节课继续学习第16课,板书——不过,在赏花之前,咱们得先回顾一下昨天学过的词语。课件出示词语。

  2、 谁能用上几句话简单说说第一次看杏花的情景,尽量用上这些词语?阳光明媚一株杏花 淡淡、竺可桢 走进 绽开 习惯 错过 遗憾(脑海里的春天、与文本有关的内容。师:你不仅能准确地读出这些词语,还能看着这些词语回忆起我们前面学过的内容表达也很清晰,非常了不起。第一次看杏花留下了遗憾,今年,带着竺爷爷的嘱托,孩子会看到第一朵杏花开放吗?

  二、品读赏析,感悟体验

  (一)感受春天的美景

  师(激情):光阴似箭,转眼又是一年。阳光明媚的春天,百花争奇斗艳,多么令人神往啊!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第6自然段。你可以一边读一边想象这句话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还可以加上动作。

  生1 ——你眼里的春天真美!(你真会想象!)与文本有关的内容。读出你眼里的春天。2----3人

  点击图片——老师仿佛看到了在春风的召唤下,河水泛起了一层又一层、一波又一波的涟漪。

  生2读

  师(伸懒腰状):小草也不禁伸了个懒腰,准备向人们展示它优美的身姿。

  师(点击CAI):你们快看,柳树戴上了绿发卡,杏树慢慢绽放了灿烂的笑容。

  咱们再来读读,作者用了什么方法,把春天写的这么美。可要注意标红的字哟!(指名读句二与图)“春风吹皱了河水,吹醒了小草,吹绿了柳梢,吹鼓了杏树的花苞。”(把春风当人来写,显得多生动,多形象。)醒、吹皱,写活了。(你很会观察读书)拟人的手法

  同学们,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谁来说说春风轻拂,大地还会有什么变化?

  生1:春风吹醒了冬眠的小动物,它们蹦着跳着出来寻找食物。多有趣呀

  生2(争先恐后地):春风吹红了迎春花、吹黄了向日葵,它们迎着太阳要比美!多美的画面呀

  生3:春风吹开了小学生的笑脸,我们高高兴兴地去上学。

  此情此景多美呀……

  可爱的春姑娘,你吹啊、吹啊()……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的生机:河水——泛起了一圈圈波纹,沉睡的小草——抬起头来了,柳树——长出了嫩绿的叶芽,杏树的花苞——鼓胀得要破裂似的。大家都来做一回春的使者,也来这么吹一吹吧!“春风”——(齐读句二)。

  (二)学习第二次对话

  1、播放-第一朵杏花快开放吧,竺爷爷和孩子可都在期盼着呢!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去年杏花开放时,竺爷爷遗憾地说了什么吗?

  生:(回顾第一次对话内容)“可惜你错过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

  师:孩子今年还会错过第一朵杏花的开放吗?自由读7—15自然段。

  生:(自由读)

  师:孩子今年错过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了吗?你从哪里知道的?

  生:从竺爷爷和孩子的第二次谈话中可以知道孩子今年没有错过。

  (出示对话)自由地读一读。

  “竺爷爷!竺爷爷!”

  “什么事情呀?”

  “竺爷爷,杏花开啦!”

  “什么时候?”

  “刚才。”

  “是第一朵吗?”

  “是。” (同桌互读对话部分。)

  指名读---师:我听出来了,第一朵杏花开了,小男孩非常兴奋。

  师:一年前,孩子还不能确定第一朵杏花盛开的时间;一年后,带着竺可桢爷爷的叮嘱,孩子终于等到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他多想快一点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竺爷爷呀!。同桌读一读。

  3、谁来互评,评读。(从对话中的确感受到竺爷爷非常关注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孩子的心情如何!从哪里可以看出——)相机出示——孩子(急切)地喊:“竺爷爷!竺爷爷!”来,带着你的体会读一读。

  师:指名2人分角色读。(真会读书,此情此景表现的淋淋尽致)我听出了小男孩急切的心情,

  从这对话中你发现了什么,(没有提示语)联系第一次对话。(课文在第一次对话中细致的动作、神态描写是合适的,而在看到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激动时刻,孩子与竺爷爷的对话可比一年前急切多了。所以,这第二次对话确实没必要再添加提示语了。)你观察很仔细。还发现了什么?一个字,两个字或两个字以上都可以独立成为一个自然段。如果我们在写作时为了表达当时急切的心情时候就可以去掉提示语。分男女来对读。

  4、交流感悟。

  “什么事情呀?”竺爷爷(奇怪)地问。

  “竺爷爷,”孩子(高兴)地说,“杏花开啦!”

  “什么时候?”竺爷爷(急切)地问。

  “刚才。”孩子(激动)地回答。

  竺爷爷(半信半疑)地问:“是第一朵吗?”

  孩子(肯定)地说:“是。” ——不是“大概”?不是“也许”?为何如此肯定?亲眼所见!

  5、我听出来了,你多想把这好消息快点告诉竺爷爷。再请两名同学分角色朗读对话。

  6、孩子完成了竺可桢爷爷去年交给他的任务,多么自豪!竺爷爷终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多么高兴啊!当我们读懂了人物的语言后,就能走进人物的内心。听你们读得这么投入,我也好想当一回竺爷爷。

  师生声情并茂地分角色朗读对话。

  7、孩子为看见第一朵杏花的开放而欣喜,竺爷爷为孩子的执着而欣慰,看,连杏花也为他们高兴:(课件出示句三,老师有感情地朗读)“阳光下的杏树,捧出了第一朵盛开的杏花。”

  同学们,什么是“捧”,你能用动作表示吗。瞧,你这小心翼翼的样子,为什么这多杏花这么珍贵呢?联系上文:杏花一年只开一次,可遇不可求,等到的`时间很长,苦苦等待,终于等出了第一朵杏花,

  竺可桢爷爷那样重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小孩子盼了一年才等来了“第一朵杏花”的开放,这“第一朵杏花”的确珍贵啊!

  这么美的杏花,让我们在一起读一读吧!

  8、看到这美丽的杏花,竺爷爷不像我们常人一样只是欣赏,而是——(生)“走回书房,打开笔记本,郑重地记下了这个日子。”你又从这句话中的哪个词感受到竺爷爷的确关注这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郑重”,是严肃认真的意思,竺爷爷说过“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用处大着呢”,所以他很严肃认真地记下了这个时间。)

  9、从两次看杏花的经过中,我们印证了竺可桢爷爷关注的的确是“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

  (三)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正如他不止一次所说的——(齐读)“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

  2、他为什么会这样说呢?——(指名答)“竺爷爷正是通过长年累月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化的规律。”

  师:要掌握规律可不是一日之功呀!正如《课堂作业》上提供的资料所介绍的,竺爷爷在长达几十年的科学研究中一直坚持精确观察,精确记录。“第一朵花开,第一声蛙鸣,第一次雷声,第一次落叶,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好多好多个第一次……竺可桢爷爷的笔记本就是大自然的缩影啊!”竺爷爷的研究有的应用于指导农业生产,比如什么时候适宜播种,什么情况下该收割了等等。当然,有的还应用于天气预报等其它方面。

  三、回归整体,读写体验

  1、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和相关资料,你对竺可桢爷爷有了怎样的认识?(一丝不苟)把你的评价写在黑板上。

  2、这篇课文从第一次竺爷爷问孩子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孩子答不上来,写到第二年春天,孩子告诉竺可桢爷爷第一朵杏花开了,让你对这个孩子又有了怎样的认识呢?板书——(诚实守信)

  3、最后,让我们再读课题——“第一朵杏花”!学习本课,同学们不仅是从作者优美的描写中感受到了杏花的美丽,还从孩子的身上感受到了诚实守信的美德,更感受到了竺可桢爷爷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了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让我们牢记竺爷爷对我们的教诲吧!齐读

  4、课外,同学们还可以收集其他一些科学家或名人的故事,相信大家在阅读中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板书设计:

  16 第一朵杏花

  竺可桢 精确观察 孩子

  一丝不苟 郑重记下 诚实守信

  掌握规律

【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1.《第一朵杏花》课件设计

2.《第一朵杏花》的课件设计

3.第一朵杏花阅读答案

4.四年级《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优秀课件

5.鄂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第一朵杏花

6.描写杏花好句

7.描写杏花的段落

8.新疆舞曲第一号教学设计

9.火烧云第一课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