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侯与虞人期猎》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2022-10-21 文言文

  在日常过程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文言文就是白话文的提炼跟升华。你知道的经典文言文都有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文侯与虞人期猎》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欢迎阅读与收藏。

  原文

  魏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

  (1)魏文侯:战国时期魏国国君,在诸侯中有美誉。

  (2)虞人:管理山泽的官。

  (3)期猎:约定打猎时间。

  (4)焉:哪里。

  (5)是: 这

  (6)罢:停止,取消。

  (7)之:到……去

  (8)强:强大。

  (9)期:约定

  (10) 雨:下雨

  (11) 岂:怎么

  (12) 可:能

  (13) 乃:于是就

  (14) 身:动身,名次作动词

  (15) 自:亲自

  译文

  魏文侯同管理苑囿的官约定了打猎的时间。这天,魏文侯与百官饮酒非常的高兴,天下起雨来。文侯要出去赴约,左右的侍臣说:“今天饮酒非常快乐,天又下雨了,您要去哪里呢?”魏文侯说:“我与别人约好了打猎的时间,虽然现在很快乐,但是怎么能不去赴约呢?”于是文侯停止了宴席,亲自前往。魏国从此变得强大。

  中心

  约定相会的日期,如果不能如约,应该在事前通知对方,免得人家苦等,这是守信,也是对别人的尊重。有人以为这些是小事,尤其是对待下属人员,失约似乎更不当一回事。魏文侯因为下起大雨,不能与虞人践约所定的打猎日期,即使左右劝阻,仍坚持亲自赶到虞人那里取消打猎活动。认真对待双方约定,这是我们传统的美德。战国初期,魏文侯之所以受到各国的普遍敬重,从期猎这件事上,也能看出他的为人之道了。

  启示

  做人要讲究诚信,不能因为自己的快乐或其它事情就违背承诺。

  开口相约,是一件最简单不过的事,但要信守约定、践行约定,就不那么容易了,这是只有诚信之人才能够做到的。守约是诚信的要求和表现,魏文侯信守约定,冒雨期猎,体现了他的诚信。君王的诚信对一个国家是至关重要的,魏国能成为当时的强国,与魏文侯的诚信有关。

  作品人物简介

  魏文侯(公元前472年―公元前396年),名斯,战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战国时魏国国君,在众诸侯中有美誉。公元前445至前396年在位。

  练习(选自优化学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魏文侯与虞人期猎( ) ②是日,饮酒乐,天雨 ( )

  ③公将焉之 ( ) ④岂可不一会期哉 ( )

  2.与“公将焉之”中“焉”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且焉置土石 B.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D.不复出焉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乃往,身自罢之。

  ②天又雨,公将焉之?

  ③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4.这则小故事中,魏文候表现出来的什么的品德至今还值得我们学习?

  参考答案:

  1、①期:约定 ②雨:下雨 ③之:到……去,往 ④岂:难道,哪里

  2、A

  3、于是前往,亲自取消了约定。

  天又下雨了,您将要去哪里?

  虽然快乐,怎么可以不遵守约定的会面的期限呢?

  4、魏文侯他讲诚信,不因自己的快乐或事情而违背承诺。

  作品出自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原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作者简介

  刘向(约前77—前6) 原名更生,字子政,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祖籍沛郡丰邑(今江苏丰县)。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刘向是楚元王刘交四世孙,历经宣帝、元帝、成帝朝历任散骑谏大夫、散骑宗正、光禄大夫等职。宣帝时,为谏大夫。元帝时,任宗正。后因屡次上书称引灾异,弹劾宦官外戚专权,反对宦官弘恭、石显下狱,旋得释。后又因反对恭、显下狱,被免为庶人。成帝即位后,得进用,任光禄大夫,改名为“向”,官至中垒校尉,故又世称刘中垒。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为我国目录学之祖。治《春秋谷梁传》。据《汉书·艺文志》载,刘向有辞赋33篇,今仅存《九叹》一篇。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等书,《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原有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楚辞》是刘向在前人基础上辑录的一部“楚辞”体的诗歌总集,收入战国楚人屈原、宋玉的作品以及汉代贾谊、淮南小山、庄忌、东方朔、王褒、刘向诸人的仿骚作品。

  成就:校书存经

  从《汉书·艺文志》的序言来看,诸子百家书籍的命运多舛,书籍的来源驳杂:

  《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易》有数家之传。战国纵横,真伪纷争,诸子之言纷然淆乱。至秦患之,乃藩灭文章,以愚黔首。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叹日:“朕甚悯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

  在“真伪纷争”、“藩灭文章”、“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求遗书于天下”的背景下,书籍的流传、创作和整理都会受到影响,产生一些不正常的现象,需要仔细辨别。王葆弦先生指出,汉成帝时篇籍大增,各种书的藏本颇多。

  刘向自恃为《谷梁传》学名家及朝野公认的宿学通儒,又属刘氏宗室,借整理皇家藏书之机,以及与元成两帝接近的便利条件,自然要在重要典籍的整理上自成系统,与经学的其他派系分庭抗礼。他所拟订的篇次、篇数都是与旧本不同的,就连书名也要重新拟就”。

  熊铁基在《刘向校书详析》说:后世流传乃至我们看到的西汉及其以前的古书,其篇章、文字甚至某些书名都是刘向他们校定的。当时几乎所有的图书都经过了他们的理解、认定乃至改造,当然免不了打上时代的烙印。但是长期以来这一点未得到充分认识,以为所读的先秦古籍就是原来的样子,这就难免产生这样那样的误解,得出与历史真实不符的结论。

  历代学者中有不少人发现了一些问题,于是产生疑辨,因而有指伪之作。从现存的《书录》及有关记载看,有的书完全是新编定的。如《列子书录》……可见,刘向完全新编了一部《列子》书。而诸子百家被称为中华文化正统渊源,刘向当时整理了已濒临亡佚的散乱诸子残篇,虽然这些诸子典籍十不存一,但是刘向整理先秦诸子古籍贡献功不可没。

【《文侯与虞人期猎》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相关文章:

文言文《文侯与虞人期猎》原文及翻译09-19

文言文《文侯与虞人期猎》翻译04-06

文侯与虞人期猎文言文翻译04-01

文侯与虞人期猎文言文翻译09-08

《文侯与虞人期猎》原文翻译及赏析03-11

文侯与虞人期猎原文翻译及赏析01-24

文侯与虞人期猎原文翻译赏析02-28

《文侯与虞人期猎》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12-03

《文侯与虞人期猎》阅读答案及文言文翻译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