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广誓死不屈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2022-03-10 文言文

  在学习中,大家都背过文言文吧?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到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你还记得哪些经典的文言文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赵广誓死不屈文言文翻译及注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赵广誓死不屈文言文

  赵广,合淝人,本李伯时家小史。伯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亦善画,尤工画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掳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协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姆指遣去。而广平生实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又数年乃死,今士大夫的藏件时观音,多广笔也。

  赵广誓死不屈文言文翻译

  赵广是合肥人,原本是李伯时家里的书童。李伯时作画的时候,每次都让(赵广)在周围侍候,时间长了(赵广)也擅长作画,尤其擅长画马,(赵广画的作品)几乎能以假乱真。宋朝建炎年间他落入金兵手中。敌人听说他擅长作画,就叫他画掠夺来的妇女。赵广用不会作画毅然拒绝,敌人用锋利的'刀子威胁他,(赵广)不屈从,(敌人)就将他的右手拇指砍去打发他离去。而赵广平时是左手作画的。动乱平定后,赵广只画观音菩萨。又过了几年,赵广死了,如今有地位的文人及官僚家中所珍藏的李伯时的观音菩萨画,大多是赵广的手笔。

  赵广誓死不屈文言文注释

  (1)本李伯时家小史:本来是李伯时家的小书童。李伯时,北宋名画家,名公麟,字伯时,号龙眠。

  (2)每,常。

  (3)遂:就。

  (4)善:善于,擅长。

  (5)尤:尤其,特别。

  (6)工:善于,擅长。

  (7)几能乱真:差不多能和李伯时的真迹相混。几,几乎,差不多。乱真,模仿得很像,使人不辨真假。

  (8)建炎中:建炎年间,建炎是南宋高宗的年号。

  (9)陷贼:落入敌人之手。贼,这里指金兵。

  (10)闻:听说。

  (11)使:让。

  (12)图:画。

  (13)掳:抢走。

  (14)辞:推辞,拒绝。

  (15)胁:威胁。

  (16)白刃:快刀。

  (17)遣去:打发。

  (18)实:其实,本来。

  (19)乱定:局势平定。

  (20)又数年:又过了几年。

  (21)乃:于是,就。

  (22)士大夫:有地位的知识分子或官吏。

  (23)合淝:合肥古称

  (24)小史:书童。

  (25)观音大士:观音菩萨。

  人物介绍

  赵广

  〔宋〕合肥人,一作安徽舒城人。本李公麟家小史。公麟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作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掳妇人,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实用乃死。今士大夫所藏观多广笔。舒城孙玠受笔法於公麟,广又受於玠。其落墨尤超诣,尝令其摹庐棱伽罗汉,磨墨之次,连饮数觥,笔如风雨,为近时所未有。《宋史王翊传、画录广遗、老学庵笔记》

  第二版

  原文

  赵广者,合肥人,画家李龙眠之僮也。龙眠作画,则使其侍左右。久之,亦善画,尤工作马。金人南下,赵广被执,贼闻其善画,使图所虏之妇女,欲以之媚上。广不肯,贼胁以刃,不从,遂断其右手姆指而遣之。后广以左手作画,其所画几可与龙眠乱真。(据陆游 《老学庵笔记》改写)

  译文

  赵广是合肥人,原本是画家李龙眠家的书童。李龙眠作画时,每次都让他在周围侍奉,时间长了(赵广)也能作画了,尤其擅长画马。宋朝建炎年间他被金兵捉拿,金兵听说他擅长画画,便叫他画掠夺来的妇女,想要用它来讨好上级。赵广毅然拒绝,金兵就用刀威胁他,(赵广)依然不屈从,(金兵)就将他的右手拇指砍去打发他走。后来赵广用左手作画,他画的作品几乎可以与李龙眠的画乱真。

  文言知识

  工。“工”除了作“工作”、“工人”解释外,文言中它还有一个特殊的含义,指“好”、“巧妙”、“擅长”。上文“尤工作马”,意为尤其擅长画马。成语“异曲同工”(或“同工异曲”),意为曲调虽不一样,但同样美妙,形容两种不同的物品或手艺同样好。

  文化常识

  1. 上文的“金”,指金国,公元1115年由女真族头领阿骨打创建,后灭辽,灭北宋。宋王朝被迫过长江迁到杭州。上文说“金人南下”,即金兵往南攻打。

  2. 古代没有照相机,人的容貌是画出来的。皇宫中有不少画师,把宫女的容貌画出来,让皇帝挑选。上文说金兵有个头领要赵广把所俘获的女子的像画出来,目的是献给上司,让上司挑选喜欢的美女。

【赵广誓死不屈文言文翻译及注释】相关文章:

文言文《郢书燕说》翻译及注释06-04

公输文言文翻译及注释05-17

《越州赵公救灾记》注释及翻译11-13

赵普宋史文言文原文及翻译05-16

《杨氏之子》文言文翻译及注释06-04

晏子善辩文言文翻译及注释05-31

曾巩文言文翻译及注释10-22

掣肘难书文言文翻译及注释01-26

滥竽充数文言文翻译及注释01-13

小石潭记_柳宗元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 方山子传_苏轼的文言文原文赏析及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