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判断句高中

2021-07-09 文言文

  文言文判断句高中

  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表示判断的句子,叫判断句。

  现代汉语一般是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判断动词是来表判断。但在古汉语里,是多作代词用,很少把它当作判断词用。因此,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借助语气词来表示判断。

  常见的判断句式有以下几种:

  1.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这种判断句式,是古汉语中表示判断的`典型格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

  2.主语后面用者表示停顿,而谓语后面不用也,即者式。这种判断句式中的者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加判断词是。如:柳敬亭者,扬州之泰州人,本性曹。

  3.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在谓语后面用者也表示判断,即,者也式。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4.主语后面不用者表示停顿,只在谓语后面用也表示判断,即,也式。这种判断句式中也同样不译,翻译时只在主谓之间加是。如: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

  5.者也都不用,即,式。译成现代汉语时,只需在主谓语之间加是。如:刘备,天下枭雄。

  6.用动词为表示判断,即为式。如: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司马迁《鸿门宴》)

  7.用乃、即、则、皆、必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用副词非表示否定判断。

  ①今公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范仲淹《岳阳楼记》)

  8.用是作判断动词,文言文中也有,但出现较晚并且少见。如:巨是凡人,偏在远郡。(司马光《赤壁之战》)

  附:中考语文文言文判断句详解

  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 …也”。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1)“为”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

  (2)“乃”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 例: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3)“即”表肯定判断,可译为“就是”例:吟鞭东指即天涯。

  (4)“则”表肯定判断,可译为“是”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是”做动词,表肯定判断 例:斯是陋室,惟吾德 闻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6)“非”表否定判断,可译为“不是" 非天质之卑 兵革非不坚利也。

  (7)“……,……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8)“……者,……也”。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9)“……者,……" 例: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10)“……,……也" 例: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夫战,勇气也。

  (11)“……也”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文言文判断句高中】相关文章:

判断句高中文言文02-28

高中文言文判断句总结12-01

高中语文文言文的判断句06-12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判断句06-12

文言文判断句类型09-06

文言文判断句的格式06-14

关于文言文的判断句06-13

在文言文中判断句的用法06-13

文言文判断句的标志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