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倾城之恋读书笔记

2021-01-30 张爱玲

  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是时候写一篇读书笔记好好记录一下了。千万不能认为读书笔记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张爱玲倾城之恋读书笔记,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张爱玲倾城之恋读书笔记1

  1

  高三毕业的暑假,我推掉各种聚会,打开被塞到柜子最里边角落里的一打藏书,窝在家里,从白天晚上,从晚上到深夜,捧着书不肯下楼,直至母亲来房门口念念叨叨,加上又怕农村的夜深人静引发的各种鬼故事的遐想,才不得已熄灯睡下。

  那时,看三毛,看亦舒,看张爱玲。最羡慕三毛的洒脱,最欣赏亦舒的犀利,最不懂张爱玲笔下的爱情。

  倾城之恋,在情窦初开的年纪里,看的感觉很晦涩。当时觉得如果这就是成年人的爱情,那也太过迂回了,简直算不得是爱情。

  如今,已人近中年,再次翻开倾城之恋,除了对张爱玲文字的迷恋,对白流苏也多了份理解,更对范柳原多了份同情。

  白流苏和范柳原,从相识到确认关系,中间充满试探和拉锯,在张爱玲笔下,细致入微地渗透到一言一行当中,像两个商人在各怀心思地谈判,一进一退之间都是斟酌和智慧。正是这些智慧,透露出成年人面对感情过于世故的考量,现实而无奈。

  成年人的爱情,大抵如此。有所图,又忧有所失。虽然最先暴露的一方不见得会输,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荷尔蒙的褪去,他们已经很难像青春期对待爱恋的态度一样会不顾一切地投入。这就是成年人的世故,是各怀心思的患得患失。

  白流苏对牢固婚姻的渴望,之于范柳原对真挚爱情的向往,在这段亲密关系里,是冲突的焦点。

  然而看似一场无法达成一致的谈判,却因张爱玲的有意成全,一场轰炸,用一座城换得一个姻缘。由此可见,张爱玲是偏心白流苏的。也正因为这种偏心,成全了这部耐人寻味的倾城之恋。

  张爱玲说:到处都是传奇,可不见得有这么圆满的。对于白流苏而言,这正是她一直期盼的结局。尽管范柳原也不跟她闹着玩儿了,也不跟她说俏皮话了。但在白流苏看来,这也是值得庆祝的现象,因为这表示他完全把她当自家人———一名正言顺的妻子来看待了。虽心有惆怅,但手握这一纸婚约,她也总能笑意盈盈。

  2

  前段时间,吴佩慈发布了一条长微博,讲述她是如何进行产后保养的,并且透露出想生第四胎的愿望。让一大波吃瓜群众吃惊地满地找眼镜,毕竟这距离她产下第三子不到半年。

  身为人母的过来的人都知道,即便有数个保姆帮着照看,应付熊孩子的各种折腾也一定是比上班更为难做的功课,更何况吴佩慈还是养育着三个不足四岁孩子的新手妈妈。

  吴佩慈从14年到17年,四年剖三胎,为纪晓波生下两儿一女。纪家为感激她的功劳,也连续奖励豪车豪宅和钻戒,但却只字不提结婚的事。没有母凭子贵得以晋升纪夫人的吴佩慈,又因媒体爆出纪晓波携带新欢出游的新闻,豪门梦暂时搁浅。

  这几天,一篇文章刷爆朋友圈,说是根据一个科学调查,女人生一个孩子会老11岁。且不说这个数据是如何得来的,但女人生孩子会变老,却是每天早上吃的馒头那么真实。生完孩子,身材会变形,脸上会长斑,对爱美的女性来说,这绝对是一件特别残忍的事情。但吴佩慈却愿意再生四胎,也许她真的特别喜欢孩子,但不可否认的是,她也一定很期待那纸婚书。

  对于一个愿意为男人生儿育女的女人来说,婚姻的承诺是再好不过的一颗安心丸。所以,浪漫的求婚会是女人最感动的时刻之一。

  3

  婚姻,对于女人来说,为何会这么重要?

  父系社会以来,几千年的历史,传统文化教导我们的,是男耕女织,男人在外头博取功名,养家糊口,女人在家里生儿育女,相夫教子。由此可见,一个家庭,生活水平的高低,基本取决于家里的男人。所以,嫁一个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的男人,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成为女人的头等大事,甚至是终生大事。

  这时,婚姻关系实际上是一种依附关系,家庭基本的功能是繁衍后代。

  倾城之恋的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中国,出生于没落的封建大户家庭的白流苏,基本就是遵从这样的原则,她的第一任老公,是一个烟鬼暴力狂,就是当时所谓的门当户对的富二代。他们的'结合就是典型的封建社会婚姻的缩影。

  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白流苏也习得了一些新式思想,比如,在忍受不了丈夫的暴力之后,她敢于提出离婚结束关系。但这种改变也只是在某些极端事情上,影响到基本生存时,她迫不得已才会做的选择。在大体上,她还是一个处于封建思想包裹下的女子。比如,她第一次从香港回来之后,在经济上被兄嫂逼迫得走投无路时,仍不愿出去工作。因为工作有失“淑女的体面”。

  对于现代女性来说,为何仍这么在意婚姻?

  集体潜意识:婚姻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已经存在了几千年。几千年来,男尊女卑,男人三妻四妾,女人作为男人附属品和传宗接代工具的思想,通过一代又一代的言传身教,已经刻入人格,内化为一种无需意识参与的潜意识里的自觉行为。

  这种潜意识告诉广大女性同胞,女人最终归宿肯定是要找个人结婚的,这个人最好有钱有势,像范柳原那样,这样在经济上可以依赖,保证所孕育子女的衣食无忧。

  所谓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婚姻的本质:是一种认可。“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我们相遇,还能彼此认可地相守走完这珍贵的短暂的一生。这是种何等的幸运和荣耀。

  一旦结婚,就意味着携手彼此,共建婚姻的以下几个功能,组成共同面对琐碎生活的亲密伙伴。

  婚姻大体有以下几个功能:性,人的生理本能;感情,婚姻的精神粮食;生育,繁育后代的本能;教育,对子女的教育;经济,经济共同体,增强个体的社会竞争力;娱乐,家庭是温馨港湾。

  婚姻,对于女人来说,是对自己的接纳和认可,更是瓜熟蒂落的归属感,是可以彻夜安眠的安全感。女人更喜欢被需要,也乐于被选择。

  婚姻,对于男人来说,把一个血缘上毫无关系的女人拉入自己的大家庭,为自己生儿育女,繁育后代,是对这个女人极大的认可,更是一种责任和担当。

  求婚,就是确定选择的行为。告诉对方,我选择了你,我认定了你。面对心仪的对象,被这么形式化的认可,女人内心怎么能不激动,不感动?

  从这个层面看,女人在意婚姻,是渴望被认可。

  为什么渴望别人认可?是因为自己不够认可自己,也就是自我价值感不高。被别人认可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但别人认可,只是因为你满足了别人的某些需求。当别人的需求发展到你不能满足的时候,这个时候他也许就不认可你了,那是不是这个时候你就没有价值了呢?自我价值感高的人,不会因为别人的不认可就妄自菲薄,也不会因别人的认可就沾沾自喜。

  从众心理:婚姻制度持续了几千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一直都是社会的主流思想。女人,过了三十不结婚,就会被当成异类,男人,过了三十不结婚也不怎么敢参加同学聚会。面对外有朋友同事的尊尊教诲,内有七大姑八大姨的喋喋不休的窘境,催生了颇具时代特色的职业,如租赁男友,女友之类。不得不说,这真是市场经济的黄金时代。

  这个现象反应出大龄男女,在面对到了适婚年龄却无法结婚的局面的焦虑。于是,就有首这么唱着:找个好人就嫁了吧。

  看吧,做个不结婚的异类多可怕,而从众,至少表面看是安全感了。

  那些深陷婚姻泥潭想离不能离的人,大致也是一样的想法。不管真实的日子过得怎么样,带着婚姻的壳活着,也总好过被别人贴个“离婚的女人”的标签。

  一纸婚书,就像成年人的社会生存入门手册,让人爱恨交加。

张爱玲倾城之恋读书笔记2

  说起张爱玲,大家想到的首先是她的文学,其次便是与胡兰成的一段婚姻。我是喜欢张爱玲文字的人。她的小说中把人性的弱点、黑暗硬生生的刻画出来了。但是每次读她的小说,读着读着,最后只剩下了悲凉。她笔下的众多人物,不是典型的才子佳人,不是盖世英雄,也不是革命热血青年,他们是生活在现实中,是我们身边每一个人,也可能包含我们自己。

  我一直不明白什么样的生活才能让一个二十岁出头的女子写出如此犀利洞察人性的小说?《倾城之恋》,一座城市的倾覆,成就了一对爱情,很美好的爱情。但是读过这篇小说的人都知道,这篇小说根本表达的不是这样的。一个落寞贵族的小姐想要找到一个长期饭票,而男人却不想结婚,两个各取所需的男女在情感上的互相较量,从他们的较量中,我们可以洞悉作者笔下每一个人物的灵魂以及面对当时社会现状的困难。谁也没有办法指责他们,当时的社会如此,混乱不堪。好在结局是好的,对他们来说,也只能如此了。

  张爱玲对胡兰成的感情,在世人看来,很匪夷所思。张爱玲一个出身贵族的世家小姐,为何会爱上风流成性的胡兰成呢?读张爱玲传记的时候,张爱玲第一送给他胡兰成自己的照片时候,照片背后写到:“见到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去,可她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了解张爱玲的人都知道,她是那样高傲的一个女人,在爱情面前也变成了一个普通女人,低眉顺眼,底到了尘埃里。从侧面也可以看出胡兰成是非常会讨女孩子欢心的。

  两人的结合在当时应该也是令人震惊的,毕竟当时张爱玲是文坛新秀,前途一片光明,而胡兰成就毕竟尴尬了。文人一向有着自己的铮铮铁骨,自己的傲气,面对大才女选择了一个汉奸,自然震惊了。其实张爱玲是那种缺爱的女子,从小受家庭影响,形成了独来独往的孤傲的性格。而胡兰成恰恰弥补了这些,他懂她的文字,懂她的人,更懂她的心。再加上,胡是那种特别会讨女孩子欢心的人,甜言蜜语是张口就来,张爱玲不动心都难。

  倾城之恋中白流苏和范柳原走在了一起,但现实中,张爱玲和胡兰成没有一直走下去。他们在婚姻的路途中,按下了暂停键。我一直认为这样做是明确的抉择,但是对于张爱玲呢?胡兰成爱过她吗?至少张爱玲为这段感情付出真的。

【张爱玲倾城之恋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1.倾城之恋 张爱玲

2.倾城之恋张爱玲

3.张爱玲倾城之恋

4.张爱玲《倾城之恋》

5.张爱玲倾城之恋

6.张爱玲《倾城之恋》赏析

7.读张爱玲倾城之恋有感

8.张爱玲倾城之恋经典语录

上一篇:张爱玲《红玫瑰与白玫瑰》读后感 下一篇:张爱玲《半生缘》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