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柳曾巩赏析阅读答案

2024-07-11 曾巩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我们都离不开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的领会题意和知识点,有助于个人提升。一份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称之为好阅读答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咏柳曾巩赏析阅读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注:解:懂得,明白。

  译文

  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

  把它的飞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试题及答案

  (1)这首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2分)

  答:运用了托物寓意。以柳树隐喻奸臣和邪恶势力,讽刺、揭露生活中那些得势便猖狂的小人,警告他们人间自有正义,最终必无好下场。形象逼真,寓意深刻,别开生面。

  (2)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在文意上也通。你觉得哪一种更好?请简述理由。(3分)

  答:(天地好,“天地”是指代人间。“清霜”是指代正义。着眼于空间,有立体感,突出正义之气充满人间)(可从修辞、句式及写此诗的用意,主题来析)

  (3)根据你的物候知识,你觉得这首诗写的是那个季节的景象?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2分)

  答案:初春(或“春季”) 咏柳 未变初黄(或“犹未变初黄”) 飞花(任说两词即可)

  【相关阅读】

  解读

  早春时分,万物萌生,柳树发芽,但它的枝条尚未变黄的时候,由于倚靠上了东风,它便借势乱舞,甚为张狂。此后它更濛濛飞絮,遮天蔽地,连日月之明都被其完全掩盖,莫非它竟然不知道,一旦秋天降临,高霜飞下,它的一切得意、张狂之举都会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吗?

  此诗形似咏柳,实则咏人,借物寄托,深自有刺,不外乎正告那些得志一时的小人,正如天地有清霜,人间亦自有道义,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时候一到,立马玩完。

  一般而言,咏物诗宜处理好托物言志的“本体”和“像体”。本体即托物言志的“物”,像体即欲从中引申的“志”。以本首而论,本体和像体之间关联度紧吗?应该说确实是有的,柳条由于过于柔弱,风来便会狂舞一片;晚春时分,柳絮亦确实飞得不亦乐乎,举目天地,何处不柳絮迷蒙?由于这两种属性确实和小人得志便张狂的形象极为相似,因此诗人借咏柳直刺小人便显得天然合理,绝无任何的牵强穿凿之感。

  然而可能也正是因为相似度太高了,我读后却觉得此诗写得太透了,因为太透,所以便少了很多咂摸品味的空间。好的咏物诗,应该“物”与“志”之间,既千丝万缕,但又绝不可等同,中间要能相对清晰的分出“本体”和“像体”,似本诗,则“本体”和“像体”之间的距离几近于无,几乎完全可以用“像体”代替“本体”,恐怕这也正是本首虽然文采沛然却被不少宋诗选本漏掉的原因之一吧。

  阅读题

  1、两首诗运用了不同的修辞方法,前者主要用了_____________ ,后者主要用了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对柳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前者表现了_____________的态度,后者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的态度。

  3、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什么?

  4、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贺诗中"碧玉"是乐府所写的一位妙龄女郎,这里以此比喻高高的树干。"丝绦"即丝带,这里以翠绿的丝带喻写纷披下垂的柳条。

  B、贺诗中三、四句设问作答,"谁裁出","似剪刀",其意思是春风像碧玉手中的剪刀,剪出了千万条的柳叶。

  C、曾诗中"初黄"指柳枝初吐嫩芽, 呈浅黄色。"乱"、"倚"、"狂"表达了诗人愤怒、憎恶、嘲讽的感情色彩。

  D、曾诗中"解"读作"jiě",意思是散开、抛洒。“清霜”指秋天肃杀的'严霜。三、四句的意思是以飞舞的柳絮去遮掩日月的光明,忘了春夏之后,秋天的严霜将把柳叶剥得精光。

  5、关于这两首诗,分析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贺诗用梳妆打扮的碧玉少女为喻,描写了早春二月的垂柳。又以春风像少女纤纤素手中的利剪为喻,写出春风下柳芽萌发。这样写使诗的后两句与前两句紧密联系起来。可以说想象出奇,描写生动。

  B、曾诗一反"托物寄兴、言志抒怀"之常格,以所咏之柳比喻某些政治小丑得意忘形、猖獗一时的丑态;告诉人们那些得志小人以蒙骗手段为非作歹,总有一天失势遭殃,受到惩罚。与传统咏柳诗相比,可以说是反其意而用之的"别调"。

  C、两首诗同为咏物诗,构思均与传统咏物诗相异。贺诗咏柳而不抒离别思乡感伤之事,曾诗咏柳而不颂柳,却反其意以喻小人,进行贬斥、嘲讽。

  D、两首诗都为七言绝句,都以柳作喻,有深刻的寓意。贺诗颂扬了唐王朝兴盛、光明。

  咏柳曾巩古诗阅读答案

  1、比喻、拟人

  2、喜悦、赞赏 贬斥、嘲讽

  3、前者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姻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后者由柳枝的随风摇摆、披拂不定联想到没有节操、反复无常的小人。

  4、D(“解”字是“‘瞳得”、“矢口道”之意。)

  5、 D(贺诗没有颂扬唐王朝兴盛光明的明显用意。)

  (6) 两首诗的作者对柳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答:第一首诗的作者喜悦、赞赏柳;第二首诗的作者贬斥、嘲讽柳。

  (7) 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各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了什么。

  答: 前者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后者由柳枝的随风摇摆、披拂不定联想到没有节操、反复无常的小人。

【咏柳曾巩赏析阅读答案】相关文章:

曾巩《咏柳》阅读答案及赏析10-03

贺知章《咏柳》曾巩《咏柳》的阅读答案及对比赏析03-03

曾巩《咏柳》翻译及阅读答案11-28

曾巩诗词《咏柳》赏析03-06

曾巩《咏柳》原文及赏析10-10

曾巩《咏柳》全诗赏析05-06

曾巩《城南》阅读答案11-07

曾巩《咏柳》 古诗05-21

曾巩咏柳的诗意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