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作为一门知识与艺术相完美结合的学科,它的价值已不再是单纯的语言交流。文学是众多学科的集大成者,完美的结合了理学、美学、工学等众多学科,研究文学、探索文艺之路无论是对于学科发展还是学术传承都十分重要。对于文学的研究,不得不说文学史、文学教育和文学读本之间的关系。中国文学史诞生于20世纪初西学东渐的过程,1902年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在高等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师范学堂设置“中国文学课程”,从此文学从经学致世的教育中分化出来,逐渐演变成为一门系统性学科。
一、文学史的发展历程
文学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文学的内容、形式以及创作方法等,都要受到一定时代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在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呈现出纷纭复杂的现象。研究文学的发展,就是用历史的观点考察文学现象,探讨其发展的原因及规律,从而对文学的发展作出科学的说明。首先,是文学内容的演变。文学作品是作家对一定时代的社会生活的审美反映。每当社会生活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就给文学提供了新的社会内容和新的表现对象,同时,作家的审美意识也是随时代而变化的`。因此,文学的内容总是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演变的。
文学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革新,文学发展不但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和影响,而且还有自身继承与革新的规律。同时,各民族的文学之间也会发生相互影响。各个时代的文学,都是在批判地继承本民族的文学遗产,并吸取其他民族文学的影响的基础上,根据反映现实生活的需要不断地进行革新与创造而向前发展的。这是文学发展的内在的基本规律。各民族文学之间的交流和影响各民族的文学之间相互交流和彼此影响,对文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每个民族的文学都有自己的独特性,都对丰富的世界文学宝库作出各自的贡献。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和各民族经济、政治、文化上的交往,各民族文学的相互影响也越来越大。中国文学的发展,就曾不断地受到外国文学的影响;同时中国文学对亚洲和世界各国文学也发生了积极的影响。
二、文学史、文学教育与文学读本的关系
文学的发展离不开对文学史、文学教育和文学读物的探究。文学史是文学流传的溯源,文学传播使文学积淀在历史中,成为一个研究文学起源、文学传播、文学发展的历史性科学。研究文学史离不开对文学读物的研读,文学读本记录着文学发展的历程,呈现了文学的历史性、集中展示了文学的美学魅力,文学读本是社会发展下,人们对于世界观、历史观、人身观的现身解说,完整的记录了社会在各个不同时期的发展。而在文学成为一门学科时,文学教育从中衍生出来,文学教育是传播了文学的实用和艺术,在以前,文学单纯的作为一门工具,作为一门基本技能,在传播与教育的世代背景下,逐渐发展成一种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教育,文学教育传承的不仅是文学本身,更是对整个文化精髓的传播,结合文学读本与文学史的发展,使文学教育在文化传播中凸出来。文学读本记录着文学史,很好的促进了文学教育的发展。
三、如何继承和发扬文学魅力,促进文学教育的发展
(一)文学的实用和艺术价值不言而喻,如何在快节奏生活的今天,回味文学的魅力,更好的传承文学教育成了一个重要课题。现代社会是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人们已无法感受传统文化潜在的威胁,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而文学的发展也受到影响。所以,不遗余力的发展和传承传统文化显得尤为重要。
(二)广泛宣传传统文化没落的危机意识,让更多的人重视文学、重视文学教育,在此基础上,提倡全民阅读,让人们从阅读中找到乐趣。在阅读中感受文学艺术魅力,继承和发扬优秀文学传统,讲好每一个文学故事,收藏经典文学读本。在这其中,不难发现,如今大火的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就是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重新拾起。
(三)在文学教育再次兴起的大背景下,更多的是让更多的文学读物得到保护,保护一段流传至今的文学史,文学读物没有太多的实用效应,它的价值体现在对故事、对历史的记载,保护这本书,就是对整个事件的再次还原,对历史的尊重。文学教育作为传统教育,应该从青少年抓起,培养一个孩子阅读文学的精神,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也是对文学教育的再重视。
四、结语
文化发展离不开文学的发展,文学带动的不仅仅是文化繁荣,更是社会生活的写照。文学教育在历史发展中,遗失又重新拾回,是对整个文学史的拾回,也是对文化传承的推进。文学教育不仅仅是停留在传统教育之上,文学教育的发展更应该创新,探索出一条既能保护又能传承的新路子。最重要的人们的思想意识,只有从根本上挖掘民众的喜爱与保护,让文学根深蒂固,才能让越来越多的人喜爱文学,喜爱文学史、喜爱文学读物。
【参考文献】
[1]陈平原.史识、体例与趣味:文学史编写断想[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2]陳平原.四代人的文学史研究图景[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
【文学史文学教育与文学读本的探究论文】相关文章:
柳永文学史地位05-18
张爱玲小说对“五四”文学的继承与深化论文08-22
陶渊明文学作品中的玄学思想的文学论文08-14
母辈家庭教育与鲁迅及其文学创作的关系论文08-22
《滕王阁序》为何在文学史上享有盛名11-19
文学积累:孟郊与《游子吟》12-09
傅雷论张爱玲之我见文学论文08-24
老舍的庶民文学11-21
辛弃疾词化用苏轼的文学分析论文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