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别康桥》诵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2022-05-13 再别康桥

  以《再别康桥》一文的教学实践为例,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陶冶情操等方面概述诵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文无定法,教亦无定法。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众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教法。就阅读教学而言,就有研究性阅读法、概括综合法、质疑释疑法、整体把握法、拓展研究法、触发联想法、开拓想象法、引申法、欣赏评价法、点拨法、三主四式导读法、六步法、教以致学法等等,形式可谓多样。但作为传统的教学法――诵读法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多数学生对诵读缺乏正确的认识,把诵读等同于背诵,甚至认为诵读就是死记硬背。

  诵读法虽是传统之法,但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小视。在语文教学中,诵读教学以其声情兼备的独特方式,创造性地再现作品,还原生活,拉近读者与作者的距离,与创作者气息相通,心灵相融,实现学习者对作品的感知、理解和体验,从而为课堂教学注入更为强烈的人文色彩,进而在开发学生心智、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方面发挥无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笔者在教授《再别康桥》一文时,没有把教学重心放在品析诗歌的语言上,而是放在诵读涵泳、体味情感上。通常讲授诗歌的惯常做法是:导入课文、作者及背景介绍、学生齐读或教师范读、从诗歌内容和形式入手赏析诗歌、教学小结、课外拓展、布置作业。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把诵读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首先,在课前布置了熟读诗歌、把握节奏、体味情感的预习任务,其次,上课初始先由学生们推荐一位代表朗读课文,学生代表的朗读未能把握住作品的情感和节奏,然而我并没有急于做出评价,而是进行范读,由于我很好的把握了节奏和情感,读得轻柔舒缓、低回婉转,深深感染了学生,把学生们带入了诗歌美好的情境之中,教室里静悄悄的,只有我诵读的声音,当我读完“不带走一片云彩”,学生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接下来我告诉学生,老师能读好这首诗在于节奏、重音、停顿、语气、语调等方面有很好的处理。然后我顺势问学生有没有兴趣练习朗读,当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我在诵读技巧方面进行了指导,我告诉学生:第一节中“轻轻的我走了”要读得低缓在于作者留恋、不忍心离去,“作别西天的云彩”要注意停顿,在于表现依依不舍之情;第二节中“金柳”要重读在于展现夕阳照射下的柳条妩媚的景色,“新娘”要读出幸福感,“波”、“影”读得轻柔些,仿佛眼前真的有一片波光,“荡漾”要读得陶醉些;第三节中“油油的”与“在水底招摇”之间停顿,突出了水草的润绿,“招摇”要重读在于仿佛水草在向诗人招手示意。“甘心”要重读在于表现了诗人对康桥的永久恋情;第四节中“天上的虹”要读得比较欢快,“彩虹似的梦”声调要读得高昂些;第五节中诗人的情感达到高潮,“寻梦”应轻读一些,似乎真的到梦境中了,“更青处漫溯”声调稍高昂,“满载”、“星辉”、“放歌”要读出豪迈之情。第六节诗人由梦幻回到现实,想到今晚要和康桥离别,情绪低落,充满愁绪。因此“但我不能放歌”应读得低缓,“悄悄”、“别离”、“笙箫”要读得伤感些,“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应读得愁情满怀;最后一节回应首节,节奏应一致,比较低缓,“悄悄”应慢读,突出不忍离去的情感,最后一句“走”、“一片”、“云”、“彩”之间要注意停顿,表现不愿惊扰诗人心爱的康桥。在进行完诵读指导后,我让学生跟着我一节一节的读,边读边纠正诵读中存在的问题。之后我让学生们自己进行朗读练习,我注意到学生们练得非常认真,读得非常投入,教室里书声琅琅。接下来我问谁愿意起来朗读,学生们是争先恐后、积极踊跃。起来诵读的同学很好的把握了节奏、语调和情感。最后,我讲述了诗歌的艺术特色,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为了巩固课堂上取得的成果,课后我组织了一次徐志摩诗歌朗诵比赛,学生的诵读水平得到了提高。从整个教学过程看,教师、学生、文本三者达到了一种融合,课堂上充满了轻松、和谐和融洽的教育气氛。

  语言大师庄文中说过:“诵读是一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间,心通其意,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是从字、词、句到段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深层含义、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通过上述教学实例可知,诵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诵读法的运用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可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陶冶情操。具体作用如下:

  1.可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所谓兴趣,是一种内在学习动机。这是学生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它是在过去知识经验,尤其是愉快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令人乐于积极而持久的接触、认识某类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具有浓厚学习兴趣的人通常会废寝忘食,津津有味地去学习,并从中获得巨大满足。如果教师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扎实的诵读功底,那么婉转流畅、感情充沛的范读,就会像优美的乐曲一样给学生带来深刻的、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汉语言文字作为一种古老的语言,既是表意文字,又是有声语言,它具有富于音律性的发声特点。诵读作为一种最基础、最有效的语言学习方法,可以把平面、静态的书面文字变成立体、动态的活的言语。诵读是短时间接受和输出信息量最大的阅读方式,也是语言信号变化形式最多的阅读方式。反复诵读诗文,语言感受能力就会得到提高,语感就会在反复品味、涵泳中得以形成。

  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人的综合素质有了很高的要求,而语言表达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诵读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通过长期的诵读训练,不仅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提高普通话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通过口诵心维,积累大量的语言知识,并逐渐内化为语言材料,提高对语言的敏感度,从而实现在语言表达交流中对语言的灵活运用。

  4.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情操。中学语文教材在选文方面十分注重人文资源的开掘,选文大多文质兼美,经久不衰,艺术价值、人文价值颇高,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反复诵读这些篇章,人文精神便在潜移默化中得以熏陶,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反复诵读这些篇章,与作者心灵沟通,精神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启迪。

  文无定法,教亦无定法。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潮流,众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丰富教学教法。就阅读教学而言,就有研究性阅读法、概括综合法、质疑释疑法、整体把握法、拓展研究法、触发联想法、开拓想象法、引申法、欣赏评价法、点拨法、三主四式导读法、六步法、教以致学法等等,形式可谓多样。但作为传统的教学法――诵读法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多数学生对诵读缺乏正确的认识,把诵读等同于背诵,甚至认为诵读就是死记硬背。

  诵读法虽是传统之法,但其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小视。在语文教学中,诵读教学以其声情兼备的独特方式,创造性地再现作品,还原生活,拉近读者与作者的距离,与创作者气息相通,心灵相融,实现学习者对作品的感知、理解和体验,从而为课堂教学注入更为强烈的人文色彩,进而在开发学生心智、陶冶学生情操、健全学生人格方面发挥无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笔者在教授《再别康桥》一文时,没有把教学重心放在品析诗歌的语言上,而是放在诵读涵泳、体味情感上。通常讲授诗歌的惯常做法是:导入课文、作者及背景介绍、学生齐读或教师范读、从诗歌内容和形式入手赏析诗歌、教学小结、课外拓展、布置作业。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我把诵读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首先,在课前布置了熟读诗歌、把握节奏、体味情感的预习任务,其次,上课初始先由学生们推荐一位代表朗读课文,学生代表的朗读未能把握住作品的情感和节奏,然而我并没有急于做出评价,而是进行范读,由于我很好的把握了节奏和情感,读得轻柔舒缓、低回婉转,深深感染了学生,把学生们带入了诗歌美好的情境之中,教室里静悄悄的,只有我诵读的声音,当我读完“不带走一片云彩”,学生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接下来我告诉学生,老师能读好这首诗在于节奏、重音、停顿、语气、语调等方面有很好的处理。然后我顺势问学生有没有兴趣练习朗读,当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我在诵读技巧方面进行了指导,我告诉学生:第一节中“轻轻的我走了”要读得低缓在于作者留恋、不忍心离去,“作别西天的云彩”要注意停顿,在于表现依依不舍之情;第二节中“金柳”要重读在于展现夕阳照射下的柳条妩媚的景色,“新娘”要读出幸福感,“波”、“影”读得轻柔些,仿佛眼前真的有一片波光,“荡漾”要读得陶醉些;第三节中“油油的”与“在水底招摇”之间停顿,突出了水草的润绿,“招摇”要重读在于仿佛水草在向诗人招手示意。“甘心”要重读在于表现了诗人对康桥的永久恋情;第四节中“天上的虹”要读得比较欢快,“彩虹似的梦”声调要读得高昂些;第五节中诗人的情感达到高潮,“寻梦”应轻读一些,似乎真的到梦境中了,“更青处漫溯”声调稍高昂,“满载”、“星辉”、“放歌”要读出豪迈之情。第六节诗人由梦幻回到现实,想到今晚要和康桥离别,情绪低落,充满愁绪。因此“但我不能放歌”应读得低缓,“悄悄”、“别离”、“笙箫”要读得伤感些,“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应读得愁情满怀;最后一节回应首节,节奏应一致,比较低缓,“悄悄”应慢读,突出不忍离去的情感,最后一句“走”、“一片”、“云”、“彩”之间要注意停顿,表现不愿惊扰诗人心爱的康桥。在进行完诵读指导后,我让学生跟着我一节一节的读,边读边纠正诵读中存在的问题。之后我让学生们自己进行朗读练习,我注意到学生们练得非常认真,读得非常投入,教室里书声琅琅。接下来我问谁愿意起来朗读,学生们是争先恐后、积极踊跃。起来诵读的同学很好的把握了节奏、语调和情感。最后,我讲述了诗歌的艺术特色,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为了巩固课堂上取得的成果,课后我组织了一次徐志摩诗歌朗诵比赛,学生的诵读水平得到了提高。从整个教学过程看,教师、学生、文本三者达到了一种融合,课堂上充满了轻松、和谐和融洽的教育气氛。

  语言大师庄文中说过:“诵读是一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间,心通其意,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是从字、词、句到段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深层含义、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通过上述教学实例可知,诵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诵读法的运用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而且可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语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陶冶情操。具体作用如下:

  1.可以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所谓兴趣,是一种内在学习动机。这是学生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它是在过去知识经验,尤其是愉快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令人乐于积极而持久的接触、认识某类事物的一种意识倾向。具有浓厚学习兴趣的人通常会废寝忘食,津津有味地去学习,并从中获得巨大满足。如果教师有一口流利的普通话,扎实的诵读功底,那么婉转流畅、感情充沛的范读,就会像优美的乐曲一样给学生带来深刻的、愉悦的情感体验,从而激发语文学习的兴趣。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汉语言文字作为一种古老的语言,既是表意文字,又是有声语言,它具有富于音律性的发声特点。诵读作为一种最基础、最有效的语言学习方法,可以把平面、静态的书面文字变成立体、动态的活的言语。诵读是短时间接受和输出信息量最大的阅读方式,也是语言信号变化形式最多的阅读方式。反复诵读诗文,语言感受能力就会得到提高,语感就会在反复品味、涵泳中得以形成。

  3.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对人的综合素质有了很高的要求,而语言表达能力是人的综合素质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诵读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最基本、最有效的方法。通过长期的诵读训练,不仅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提高普通话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下,通过口诵心维,积累大量的语言知识,并逐渐内化为语言材料,提高对语言的敏感度,从而实现在语言表达交流中对语言的灵活运用。

  4.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情操。中学语文教材在选文方面十分注重人文资源的开掘,选文大多文质兼美,经久不衰,艺术价值、人文价值颇高,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反复诵读这些篇章,人文精神便在潜移默化中得以熏陶,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反复诵读这些篇章,与作者心灵沟通,精神得到陶冶、心灵得到启迪。

  • 相关推荐

【《再别康桥》诵读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作用】相关文章:

再别康桥中的意境10-28

《再别康桥》中的意象分析11-02

黄庭坚诵春秋10-28

鲁迅《故乡》中描写的作用04-29

《再别康桥》中的“轻轻”与“悄悄”解读04-14

从再别康桥到宇宙中的生命06-28

《再别康桥》语文课文09-06

《再别康桥》语文教案11-18

语文《再别康桥》教案(精选8篇)07-11

再别康桥语文教学设计11-14